102089《软件指导应用综合实践》课程实用标准化(已审核)

102089《软件指导应用综合实践》课程实用标准化(已审核)
102089《软件指导应用综合实践》课程实用标准化(已审核)

《软件应用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02089

参考学时: 78

学分: 4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2013年 1 月编

一、适用专业

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应用方向)。

二、开课时间

第4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软件应用综合实践》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应用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侧重实践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本课程主要根据学生实际应用需要而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所学的软件开发语言和数据库软件结合在一起,以案例形式,实践软件开发的各个流程,通过操作讲解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更加熟练的运用各种开发平台开发各种类型的软件。

2、教学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使用各种开发平台来开发各种软件,例如:网上考试系统、B2C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开发软件的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技能的课程。

主要针对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这些工作岗位的通过计算机开发、完善、维护各种类型的软件,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编程风格。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口头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制定需求分析的方法;

(2)掌握软件设计中功能模块划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掌握运用SQL SERVER 2000创建数据库;

(4)掌握B/S结构的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方法;

(5)掌握运用https://www.360docs.net/doc/b718048375.html,+SQL SERVER 2000开发B/S的过程和方法;

(6)掌握C/S结构的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方法;

(7)掌握运用.NET技术。

(8)掌握软件开发的一般性流程。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

六、教学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容与学时分配

七、教学容和进程

1、项目一

表7.1“项目一:网上考试系统”

2、项目二

表7.2“项目二:B2C电子商务”

3、项目三

表7.3“项目三:酒店管理系统”

4、项目四

表7.4“项目四:工资管理系统”

5、项目五

表7.5“项目五:物业管理系统”

102055《包装设计》课程标准(已审核)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055 参考学时: 60 学分: 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1月修订

一、适用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 二、开课时间 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需要全面介绍相关的概念、实践运作过程等。注重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从包装设计理论和设计实际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包装设计的实用知识、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作为一名包装设计师,必须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熟悉与商品包装设计有关的的法律法规。通过简练的理论介绍,使学生能很快拓展知识面,对包装设计理论构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注重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课程设计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也安排穿插一些经典案例,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 作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两大部分。课堂教学以真实案例和理论教学为主,目的是借助丰富的案例评析,通过课堂上的教师讲授、师生研讨互动和学生为主的作业练习,揭示包装设计基本理论、创意的一般原则与规律、表现方法和技巧等,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包装设计在整个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意理念,让学生系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对包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创意思维方法,以及基本创意技巧和表现原则等有较全面的把握。实践环节则本着遵循行业规律和学习规律,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将课堂学得、研讨获得或课后习得的理论知识投入真实、具体案例的创意分析、包装设计参赛或广告行业实干中。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平面设计公司的包装设计师、书藉装帧设计师及创意表现师等相关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包装设计相关的创意能力和工作要求,具备独立完成设计方案与设计作品制作的能力,实现培养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102021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标准(已审核)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021 参考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1月修订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 二、开课时间 第3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与计算机有关的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英语专业基础词汇、计算机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联系实际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和计算机应用中所面临的英文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求学和做事态度;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上进的良好作风;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训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6)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7)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词汇; (2)比较熟练地理解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英语环境; (3)比较熟练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学习和应用中的英文软件; (4)能阅读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文章; (5)掌握计算机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6)掌握计算机英语的翻译技巧; (7)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 (8)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英语课程,后续课程有“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网络实用技术”等专业课程。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常用办公软件测试题汇编

常用办公软件测试题 一、综合部分 1.对于Office XP应用程序中的“保存”和“另存为”命令,正确的是___。 A.文档首次存盘时,只能使用“保存”命令 B.文档首次存档时,只能使用“另存为”命令 C.首次存盘时,无论使用“保存”或“另存为”命令,都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D.再次存盘时,无论使用“保存”或“另存为”命令,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2.对于Office XP应用程序中的“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命令按钮和“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项,不正确的是___。 A.都可以建立新文档 B.作用完全相同 C.“新建”命令按钮操作没有“模板”对话框,使用空白模板 D.“文件”后“新建”命令可打开“模板”对话框,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 3.不能在“另存为”对话框中修改文档的___。 A.位置B。名称 C.内容D。类型 4.Office XP应用程序中的“文件”菜单底端列出的几个文件名表示___。 A.用于切换的文件B。已打开的文件 C.正在打印的文件D。最近被该Office XP应用程序处理过的文件 5.在文本编辑状态,执行“编辑”到“复制”命令后,___。

A.被选定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B.被选定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 C.被选定内容的格式复制到剪贴板 D.剪贴板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6.当“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和“复制”命令呈浅灰色而不能被选择时,表示___。A.选定的内容太长,剪贴板放不了 B.剪贴板里已经有信息了 C.在文档中没有选定任何信息 D.选定的内容三图形对象 7.Office XP应用程序中的工具栏可以___。 A.放在程序窗口的上边或下边 B.放在程序窗口的左边或右边 C.作为一个窗口放在文本编辑区 D.以上都可以 8.可以从___中选择Office XP应用程序中的命令。 A.菜单B。工具栏 C.快捷菜单D。以上都可以 9.Office XP应用程序中使用鼠标进行复制操作应___。 A.直接拖动B。按住键拖动 10.使用“剪贴板”进行移动操作应选择___命令。 A.“剪切” B。“复制”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在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正常人体机构》、《正常人体功能》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四、设计思路 《健康评估》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临床常用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身体评估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掌握正确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评估; (4)能运用交谈技巧,正确地收集护理对象健康史的有关资料; (5)会根据不同症状的特点,全面、准确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并能正确作出护理诊断; (6)能正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身体评估; (7)能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具体病人的特点分析、判断病情并解释其临床意义,并能根据不同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会操作心电图机; (2)使学生能对疾病做出初步评估。 (3)学生能将交谈、身体评估及其他检查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按要求的内容及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病历以及对常见疾病作出健康评估; (4)学生会识别正常心电图图形并能按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健康评估理论课,充分意识到健康评估知识的桥梁作用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2)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健康评估学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参考学时60 ,参考学分4 七、课程内容 1.课时分配表 2. 项目/单元设计

计算机教学计划5篇汇总

计算机教学计划5篇汇总 教师需要制定好教学计划,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导好学生。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计算机教学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上学期对14级计算机、客服和酒店三个班的教学情况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上机课爱玩游戏,故本学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点,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操作能力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二、本期大纲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excel 工作表的创建、编辑及格式化;能够使用公式和函数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计算;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学会建立图表并能够打印工作表。 2、熟练掌握powerpoint__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及播放。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发展史;了解互联网的网络协议;掌握ip地址的分类和域名;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ie 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管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三、各章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4章excel __的使用: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及打开;工作表的选定、重命名、插入、删除、移动及复制;工作表内容的建立与编辑,工作表的格式化;公式及函数的使用;excel工作表中数据的管理;图表的建立。 第5章powerpoint __的使用:演示文稿的创建;内容的添加及编辑版面设计;动画设计及放映。 第6章计算机网络及安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互联网的基本功能、tcp/ip协议、域名、ip地址和接入方式;ie 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四、主要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练习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行为;

102119《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已审核.docx

102119《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 已审核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02119 参考学时:56 学分:3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2013 年 1 月编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 二、开课时间 第2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计算机操作员、文秘岗位开设,主要培养计算机从业人员通用能力。主 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办公软件应用意识,培养学生 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精选,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总结学习和工作经验,进行 资料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 习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办公软件应用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独立学习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5)决策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 (5)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 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6)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7)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并进行个性化设置。 (2)掌握资源管理器及附件的使用。 (3)掌握文档编辑排版基础知识。 (4)掌握表格、样式基础知识。 (5)掌握图文混排及基础知识。 (6)掌握邮件合并、创建题注、书签、创建目录、创建主控文档、子文档的操作。 (7)掌握 Excel 的基础知识。 (8)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的基础知识。 (9)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应用及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图表、数据透 视表、数据合并计算对数据的管理功能。 (10)单应变量和双变量分析、图表与外部数据的联系。 (11)能制件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个性化设置幻灯片。 (12)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13)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循环播放、插入各类文件等。 (14)掌握 word、excel 和演示文稿的联合应用。 (15)掌握桌面信息的管程序的应用(如收发邮件、安排约会以和会议等) 五、课程衔接 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继课程有“高新技术考证专周实习”、“文书与档案管理”。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 6.1 所示

软件测试常用术语表

第119贴【2004-10-12】:常见测试术语一 Acceptance Testing--可接受性测试 一般由用户/客户进行的确认是否可以接受一个产品的验证性测试。 actual outcome--实际结果 被测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实际产生的结果。 Ad Hoc Testing--随机测试 测试人员通过随机的尝试系统的功能,试图使系统中断。algorithm--算法 (1)一个定义好的有限规则集,用于在有限步骤内解决一个问题;(2)执行一个特定任务的任何操作序列。 algorithm analysis--算法分析 一个软件的验证确认任务,用于保证选择的算法是正确的、合适的和稳定的,并且满足所有精确性、规模和时间 方面的要求。 Alpha Testing--Alpha测试 由选定的用户进行的产品早期性测试。这个测试一般在可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 analysis--分析 (1)分解到一些原子部分或基本原则,以便确定整体的特性;(2)一个推理的过程,显示一个特定的结果是假 设前提的结果;(3)一个问题的方法研究,并且问题被分解为一些小的相关单元作进一步详细研究。 anomaly--异常 在文档或软件操作中观察到的任何与期望违背的结果。

application software--应用软件 满足特定需要的软件。 architecture--构架 一个系统或组件的组织结构。 ASQ--自动化软件质量(Automated Software Quality) 使用软件工具来提高软件的质量。 assertion--断言 指定一个程序必须已经存在的状态的一个逻辑表达式,或者一组程序变量在程序执行期间的某个点上必须满足的 条件。 assertion checking--断言检查 用户在程序中嵌入的断言的检查。 audit--审计 一个或一组工作产品的独立检查以评价与规格、标准、契约或其它准则的符合程度。 audit trail--审计跟踪 系统审计活动的一个时间记录。 Automated Testing--自动化测试 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进行测试,这类测试一般不需要人干预,通常在GUI、性能等测试中用得较多。 第120贴【2004-10-13】:常见测试术语二 Backus-Naur Form--BNF范式 一种分析语言,用于形式化描述语言的语法 baseline--基线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课程学分6学分课程学时96学时 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 合作开发企业一汽启明股份有限公司 执笔人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软件测试》是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示范校建设中建设课程之一,通过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针对“软件测试”岗位,依据职业活动领域(岗位)的内在联系与互相关系,与其它课程一起共同打造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前修课程:界面设计、数据库技术、软件设计、软件编程 后续课程:项目实训课程”。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软件测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以软件测试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将教学内容确定为一个学习情境:网上购物系统的测试活动,本课程主要围绕这个情境展开教学和训练。将“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与吉林地区软件行业特点相结合,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化知识为内容,以工作过程流为结构,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本课程的参考学时是96学时。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知道软件测试的企业级流程 (2)知道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总结的详细设计过程(3)知道业界主要的测试工具

2.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针对某个项目进行完整的测试活动能力(2)能够使用测试工具进行相应的自动测试的能力 (3)能够针对测试结果编写测试分析报告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2)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总结的能力 (4)具有沟通的能力 (5)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内容 根据《软件评测师》(国人部发[2003]39号)的要求,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企业调研,同时参照软件评测师标准,以及前续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软件测试员这一岗位紧需人才。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引进了学习性工作项目,通过在软件实习工厂—软件测试实训中心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与环境,有机将所学的技能融入到实践中去,使学习过程变得真实化,实践化。 “软件测试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分为需求评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回归测试、测试总结,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102119《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已审核)

《办公软件高级使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119 参考学时: 56 学分: 3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2013年1月编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使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 二、开课时间 第 2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使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计算机操作员、文秘岗位开设,主要培养计算机从业人员通用能力。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办公软件使用意识,培养学生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的综合使用能力。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精选,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让学生参和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总结学习和工作经验,进行资料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独立学习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5)决策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 (5)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6)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7)具有和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并进行个性化设置。 (2)掌握资源管理器及附件的使用。 (3)掌握文档编辑排版基础知识。 (4)掌握表格、样式基础知识。 (5)掌握图文混排及基础知识。 (6)掌握邮件合并、创建题注、书签、创建目录、创建主控文档、子文档的操作。 (7)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 (8)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的基础知识。 (9)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使用及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图表、数据透视表、数据合并计算对数据的管理功能。 (10)单应变量和双变量分析、图表和外部数据的联系。 (11)能制件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个性化设置幻灯片。 (12)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13)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循环播放、插入各类文件等。

常用通讯测试工具使用

常用通讯测试工具 鉴于很多MCGS用户和技术人员对通讯测试工具并不很熟悉,本文档将针对实际的测试情况,对串口、以太网通讯调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常用的测试软件进行相关的讲解。 1. 串口测试工具: 串口调试工具:用来模拟上下位机收发数据的串口工具,占用串口资源。如:串口调试助手,串口精灵,Comm等。 串口监听工具:用来监听上下位机串口相关操作,并截获收发数据的串口工具。不占用串口资源。如:PortMon,ComSky等。 串口模拟工具:用来模拟物理串口的操作,其模拟生成的串口为成对出现,并可被大多数串口调试和监听软件正常识别,是串口测试的绝好工具。如:Visual Serial Port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串口调试助手、Comm、PortMon和Visual Serial Port的使用。

1.1. 串口调试助手: 为最常用的串口收发测试工具,其各区域说明及操作过程如下: 串口状态 打开/关闭串口 十六进制/ASCII 切换 串口数据 接收区 串口参数 设置区 串口数据 发送区 串口收发计数区 发送数据功能区 保存数据功能区 操作流程如下: ? 设置串口参数(之前先关闭串口)。 ? 设置接收字符类型(十六进制/ASCII 码) ? 设置保存数据的目录路径。 ? 打开串口。 ? 输入发送数据(类型应与接收相同)。 ? 手动或自动发送数据。 ? 点击“保存显示数据”保存接收数据区数据到文件RecXX.txt。 ? 关闭串口。 注:如果没有相应串口或串口被占用时,软件会弹出“没有发现此串口”的提示。

1.2. PortMon 串口监听工具: 用来监听上下位机串口相关操作,并截获收发数据的串口工具。不占用串口资源, 但在进行监听前,要保证相应串口不被占用,否则无法正常监听数据。 连接状态 菜单栏 工具栏 截获数据显示区 PortMon 设置及使用: 1). 确保要监听的串口未被占用。 如果串口被占用,请关闭相应串口的应用程序。比如:要监视MCGS 软件与串口1设备通讯,应该先关闭MCGS 软件。 说明:PortMon 虽不占用串口资源,但在使用前必须确保要监听的串口未被占用,否则无法进行监视。 2). 运行PortMon,并进行相应设置。 ? 连接设置: 在菜单栏选择“计算机(M)”->“连接本地(L)”。如果连接成功,则连接状态显示为“PortMon 于\\计算机名(本地)”。如下图: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 关于计算机教学计划8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 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办公自动化 难点:计算机应用 五、方法措施 1、备课: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难易度,做到每节课,学员都能基本掌握。 2、多媒体教学:采用声音、图象、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习互助小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互助学习风气。 六、教学进度

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计算机教学计划篇2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一)招生对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及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处理、运行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宽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三、专业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系统及信息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财务会计及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配置及维护知识。 (1)基本掌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子技术、会计学及统计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知识; (3)掌握和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知识; (4)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应用知识; (5)掌握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 2、能力要求 (1)计算机硬件的安装、配置能力; (2)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力; (3)计算机的组建、维护的能力;

说课程标准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开展“说课程”活动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室): 根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说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教字1号)的精神,现将“说课程”的有关要求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说课程活动的时间 7月26日——31日 二、说课程要求 1、全院专任教师、“双肩挑”教师都必须选择一门课程进 行“说课程”活动。 2、各系(部、室)要高度重视“说课程”活动,要制定本部门说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于4月30日前报教务处。 3、各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要反复研讨所说课程的建设思路,总结提炼课程建设成果,在此基础上提交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课程改革论文。 4、“说课程”先由各系(部、室)在本单位进行,要求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7月10日之前按照本部门教师人数的20%推荐到学院,将说课程教师名单、所说课程、课程改革论文一并交教务处叶红老师处。 5、凡是进行“说课程”的教师均采用PPT在多媒体上进行,时间为20分钟。 三、说课程评委会 主 任:顿祖义

副主任:张 捷 委 员:吴 云 余启高 余明学 朱于平 陈玉平 陈兴无 龙长勇 附:说课程评审标准 恩施职业 技术学院 2010年4月15日 说课程评审标准 指 标评审标准分值得分 课程定位明确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 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到位。 5明确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分析学生对该课程的 了解状况、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方面比较透 彻。 5明确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5 课程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能够用 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 标,不是抽象的概念描述。 10 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内容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 规律,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以真 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 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项目。 15 教学内容赋予的项目载体具有实用性、典型 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 5 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 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 式。 15 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 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1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计划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邹念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基本上达到计算机中级维修工的国家职业标准。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主要原理、分类、性能、使用、选购方法,掌握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外设的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方法。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2. 初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3.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类型、性能和组成; 4.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5.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6. 了解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理解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 3. 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4.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5. 初步学会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能进行板级维修。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热爱本专业的工作; 2.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3. 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4. 能领悟到群体智慧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绪论 目的和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的重要概念内容和要点: 1.了解微型机的发展阶段与各阶段的特点; 2.了解微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微型机系统中各大部件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4.掌握微型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和主要软件组成; 5.掌握微型机各个部件的外观和主要作用; 6.了解微型机的类型和特点。 第2章微型计算机基本系统 目的和要求:掌握微型机硬件基本系统各个部分的外观、结构、分类、技术指标和作用 内容和要点: 1. 了解主板的分类方法和结构; 2. 掌握主板的各种插座和插槽的名称和作用 3. 学会安装主板的连接线; 4. 了解CPU插座的类型; 5. 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6. 了解内存条的类型和主要性能指标; 7. 电源、机箱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8.了解存储设备的类型和作用;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

镇江高专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不能只凭编写人的主观想象,或只依据某一教材进行编写,更不能将教材的目录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提纲。 (二)突出能力原则 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 习成果。突出能力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 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着眼于探索建立工 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 有效教学模式。 (三)可学习性原则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规范性原则 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力求文字严谨、术语规范、简明扼要,公共基础课 等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可对统一格式进行调整。 (五)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便于任课教师参照执行。 (六)创新性原则 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约束,构建适合现代职教理念的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职业发展 和个体职业生涯的需求。 二、课程标准的制订程序 1.课程标准的制(修)定由课程所属系(部)负责,在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学校制订课程标准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要在实 践专家研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由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设计工作。 2.课程标准应由对课程有研究、直接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负责起草,教研室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初稿。系(部)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技能能手参加的课程标准审核专家组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后,系(部)主任审批签字报送教务处备案(以专业为单位按以理论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实

常用工具软件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Realone Player不支持多节目连续播放。(N) 2. 网际快车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N) 3. 天网防火墙的拦截功能是指数据包无法进入或出去。(Y) 4. SnagIt可以捕获DOS屏幕,RM电影和游戏等画面。(Y) 5. Adobe Acrobat Reader可以解压缩文件。(N) 6. 金山词霸2002支持Windows XP,但不支持office XP系统。(N) 7. 在用Ner-Burning Room刻录CD音乐时,若误将数据文件从本地资源管理器中拖入刻录机虚拟资源管理器中时,该文件将被添加到音乐CD中。(N) 8. Symantec Ghost 可以实现数据修复。(N) 9. Easy Recovery 可以恢复任何被从硬盘上删除的文件。(N) 10. Ctrem软件具有防发呆功能。(Y)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金山词霸所具有的功能的是:(C ) A、屏幕取词 B、词典查词 C、全文翻译 D、用户词典 2、东方快车提供了(C )种语言翻译。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Vintual CD 中的Creat按钮的功能为(B ) A、编辑映像文件 B、创建光盘的映像文件 C、映像文件的显示方式 D、将映像文件插入虚拟光驱 4、下列哪一个软件属于光盘刻录软件(A ) A、Nero-Buring Room B:Virtual CD C: DAEMON Tools D:Iparmor 5、下列不属于媒体播放工具的是(D ) A、Winamp B、超级解霸 C、Realone Player D:WinRAR 6、下列媒体播放器可以自由截取单个画面或整段电影的是非曲直(B ) A、Winamp B、超级解霸 C、Realone Player D、音频解霸 7、下列哪一个不是网际快车为已下载的文件设置的缺省创建类别( D) A、软件 B、游戏和mp3 C、驱动程序 D、电影 8、CuteFTP具有网际快车不具备的功能是( A) A、上传文件 B、下载文件 C、断点续传 D、支持多线程下载 9、如果在天网防火墙的ICMP规则中输入( B)则表示任何类型代码都符合本规则。 A、254 B、255 C、256 D、253 10、Norton Antivirus的安全扫描功能包括(D ) ①自动防护②电子邮件扫描③禁止脚本④全面系统扫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ACDSee不能对图片进行下列哪种操作(C ) A、浏览和编辑图像 B、图片格式转换 C、抓取图片 D、设置墙纸和幻灯片放映 12、SnagIt捕获的图片可被存为下列哪些格式(D ) ①BMP ②PCX ③TGA ④RS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3、WinRAR不可以解压下列哪些格式的文件( D)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2.5年制专升本业余)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比较系统的掌握了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软件技术人才。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具备一定的系统软件及平台技术的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为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泛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2)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了解计算机软件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学员遵纪守法,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省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毕业条件,方可毕业。 符合《南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的学员可授予学士学位。

三、课程结构比例 四、主要课程简介: (1)C++程序设计:本课程主要讲授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一些常用算法。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调试、应用能力。 (2)离散数学: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学基础,主要讲授集合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图论等四大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 (3)数据结构:本课程主要讲授几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线性表、堆栈和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树、图等,此外还讲授了查找、排序等基本算法。 (4)计算机组成原理: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及整机硬件组成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运算方法、运算部件、主存储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系统、外围设备等相关内容。 (5)操作系统: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相关内容。

102119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已审核)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119 参考学时: 56 学分: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2013年1月编

(4) (5) 、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 二、开课时间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 2. 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计算机操作员、文秘岗位开设,主要培养计算机从业人员通用能力。 主要 任务是加强学生的办公软件应用意识,培养学生 Win dows 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精选,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和 能力传授给学生,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 标的方法,弓I 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总结学习和工作经验,进行 资料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 习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办公软件应用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 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培养目标 独立学习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决策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⑵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1. 方法能力目标 2. 社会能力目标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 进行人际沟通; 5)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 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6) 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7)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3.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并进行个性化设置。 掌握图文混排及基础知识。 掌握邮件合并、创建题注、书签、创建目录、创建主控文档、子文档的操作。 掌握 Excel 的基础知识。 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的基础知识。 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应用及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图表、数据透视 表、数据合并计算对数据的管理功能。 2) 掌握资源管理器及附件的使用。 3) 掌握文档编辑排版基础知识。 4) 掌握表格、样式基础知识。 9) 10) 单应变量和双变量分析、图表与外部数据的联系。 11) 能制件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个性化设置幻灯片。 12) 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13) 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循环播放、插入各类文件等。 14) 掌握 word 、excel 和演示文稿的联合应用。 15) 掌握桌面信息的管程序的应用(如收发邮件、安排约会以和会议等) 五、课程衔接 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继课程有“高新技术考证专周实习” 、“文 书与档案管理”。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