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 (2)

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 (2)
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 (2)

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北大附小王帆

中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数学游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的背景,整理了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对游戏、数学游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游戏是文化娱乐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资源。数学游戏是指那些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寓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于其中的游戏。其次,分析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即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以及教师在选择数学游戏时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即数学游戏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最后,就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有效”性界定为:第一,引入数学游戏的目的与数学教学目标一致;第二,引入的数学游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第三,教师要领略数学游戏的内涵,并在游戏中扮演一定角色。

引言

2005年9月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1

首先,新课标中的要求面向学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其次,新课标的要求也面向教师,“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要求再次向教师宣告传统教育必须结束,迫切地使“新的”教育从书本中走进课堂;最后,新课标的要求也面向数学知识本身。新课标要求的提升,使数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面临挑战。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诸多挑战,数学游戏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的发展,又考虑到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推广。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能让教师的教学增加生命力,同时促进数学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游戏是儿童为满足自身需要的自发的活动;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2所以,游戏是儿童熟悉并喜欢的活动方式。同时,数学游戏是促进数学的发展和推广的有效手段。由于数学游戏的加入,数学的趣味性增强了,更多的人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加入到数学的研究中。所以,数学游戏的加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和推广。再者,数学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其一,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以其严谨性和演绎推理而著称,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不感兴趣。但数学游戏却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令人耳目一新,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二,数学游戏蕴含了深奥的数学原理和丰富的数学思想,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数学游戏时不但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所以,数学游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由于数学游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将许多深奥的数学原理以妙趣横生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到新的知识。所以,数学游戏有助于数学教学。基于这个背景,笔者认为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内,有一些关于游戏教学理论的研究,如吴也显的《小学游戏教学论》,刘炎的《儿童游戏通论》和周建平的《游戏教学观论要》等。其中,很多研究是针对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对于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游戏的研究,大多是对一堂课的记录,如张静的《浅谈数学游戏教学法》;也有对数学游戏及其功能的简单分析,如夏艳清、王青建的《试论数学游戏的功能》。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发现,教师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效果参差不齐。小部分教师运用的很好,真的能够做到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并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对后继知识有一定的渗透和铺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价值;然而,大部分教师运用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

2谢丹.《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教学,2006(2) .58

的不好,课堂上只是形式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领略到数学游戏背后的价值和内涵,盲目地游戏,只求一个热闹的场面没有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在国外,数学游戏在课堂上用的比较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针对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的研究很少。

数学游戏是指那些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寓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于其中的游戏。3这是数学游戏的定义,笔者也将根据这个定义,对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进行研究。

三、数学游戏概念的界定

(一)对游戏概念的界定

在《尔雅》书中,分别解释了“游”“戏”的原意。《尔雅》曰:“游,戏也。”“戏,谑也。”“游戏”连成词,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楚威王想要使高薪聘请庄子为相。庄子笑着对楚王派来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位尊也。……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表现出一种不以物喜,不恋权势,逍遥自在的志趣。

印度梵文中kridati一词,既指风的拂动、水的流动,也指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还指人的跳跃,舞蹈。

希腊人表示教育有一个词是Paideia。Paideia一词来自pais和paidia。Paidia意为儿童。Paideia意为儿童运动或游戏。Paideia并不包括强迫儿童做些什么,而更多地是指导儿童的自发活动,其中包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和培养,又包括儿童在活动中,在受教育中,身心得到自然而然和谐的发展。

英语中与游戏有关的词,如“play”,“game”。“game”多指有规则的竞技活动,与汉语中“博弈”、“搏斗”等词相仿。而play与playing则有玩和游戏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通行的“游戏”一词意义相通。英语中更有“fun”一词蕴含了多种“乐趣”之意。把game, play, fun联合起来,便构成游戏本质的素描;“游戏”是饶有趣味的玩乐活动;“玩”是游戏的具体行为;“乐趣”是从游戏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游戏在1999版的《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文化娱乐的一种,有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两类。前者包括文字游戏、画图游戏、数字游戏等,习称“智力游戏”。后者包括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等)和非竞赛性体育活动(如康乐球)。

(二)对数学游戏概念的界定

“数学游戏”名称应是“舶来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用mathematical recreations表示,定义为“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娱乐活动”。4数学游戏属于智力游戏,凡是蕴含着数学原理,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到数学知识或数学方法的智力游戏均可归结为数学游戏。它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让人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狭义地说,数学游戏只包括运用到数学知识,或是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的智力游戏,这其中包括一些逻辑悖论游戏、棋类游戏和计算机游戏等。广义地说,数学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游戏,只不过这种游戏要涉及科学、哲学、艺术等更广泛的人类文化范围。5本文所论述的数学游戏是指那些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寓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于其中的游戏。6

四、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

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对于小学而言并不是件难事。由于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活泼、好动、爱思考的天性,与数学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思考性的特点恰好一致。因此,数学游戏是一种非常迎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数学游戏这一形式适合在小学生中开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

将数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宣告教学任务的结束,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有效地”。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地”,首先,教师要明白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的作用;其次教师要遵循选择数学游戏时的原则;最后,教师要理解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的标准。(一)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笔者认为,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数学教学有辅助作用。

第一,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儿

3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4简明不列颠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69

5王青建.《数学史简编》.科学出版社,2004. 358

6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7。所以,让孩子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亲手实践,亲身参与并体验数学游戏,不但能从数学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从数学游戏中挖掘数学道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由于某些数学游戏所隐含的知识点恰好与数学内容本身所涉及的知识点吻合,数学游戏恰为知识点所用,且能更好的起到演示、说明的作用。使原本枯燥的数学顿然生动活泼了起来,学生不但爱学了,而且乐于参与,掌握起来也不那么费力了。

第三,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几乎总是处于一种游戏状态中。正如荷兰社会学家胡伊青加所说,“人是一个天生的‘游戏者’”。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学习着,这种学习也是一种游戏。可以想象,一个长时间处于游戏状态的孩子,一定会把在游戏(包括数学游戏)中的知识不同程度的迁移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上,而这些从做游戏中迁移过来的知识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理解数学教学内容。

第四,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处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不稳定的时期,一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仅为15分钟。小学课程的设置是一节课40分钟,如何才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使学生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集中精力参与并进行数学学习。这时,在课堂上引入数学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放松的教学情境下去思考数学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学生自然喜欢,而且乐于参与,这样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统计与猜测》这一单元时,在这节课上,教师遇到了两个困难:其一,部分同学不能准确地理解“一定”、“可能”或“不可能”这些抽象的词语。其二,课程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而且第二天孩子们要去春游,学生的心思早已飞出了课堂。为了解决这两个困难,教师想到了数学游戏。在课前,教师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亲手实践,具体操作,并在游戏中体会、感知。

师说: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和你们来玩,这个游戏叫做掷骰子游戏,在我每次掷骰子之前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来回答好吗?

生说:好!( 学生很高兴)

师问:我可能掷出7点吗?

生说:不可能。(学生很肯定地回答)(结果当然是不可能,孩子很得意。)

师又问:我可能掷出3点吗?

生回答:可能。(结果掷的是5点,有许多学生连忙举手)

生解释说:虽然掷出的是5点,但是可能掷出三点。(其他同学默许的点点头)

师又问:我可能每次都掷出3点吗?

生回答:不可能。

这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掷骰子来初步感受可能性的知识。当教师在课上讲授《可能性》这一新课时,许多学生精力集中,课堂气氛很活跃,不但能把心思从“春游”的事情上收回来,而且还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游戏。通过游戏,学生接受新知识非常的快,最终能够很好地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绘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达到了教学目标的最高要求。由此可见,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有辅助作用。

当然,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也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甚至未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因为,当规则制定的全面、具体、明确的前提下,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可以很好地辅助数学教学,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的。

(二)教师对数学游戏的选择

数学游戏的内容在整个数学游戏教学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游戏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同时,它还决定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实施的成功与否。可以说,数学游戏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数学游戏教学的质量。要想让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那么,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就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内容要具有知识性

数学游戏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并反映出数学内容的本质。这是游戏选择的前提。只有数学游戏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并反映数学内容的本质,才有可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换句话说,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目的就是为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游戏内容的选择首先应具有知识性。

2. 游戏内容要具有趣味性

7王双成.《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2006(2)

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游戏的选择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进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可以体现在情景设置、规则设置方面,比如游戏情景的设置具有趣味性——在认识三位数、四位数这一内容时,许多教师都创设了数字小朋友玩累了找不到家,请同学们帮助数字小朋友找到家和爸爸妈妈团聚这个游戏情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积极性很高,不但课堂变得活跃,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掌握知识也更深刻了。比起简单、枯燥的传授三位数、四位数的知识的教学效果好很多,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3. 游戏内容要有挑战性

在课堂上引入数学游戏,还应注意游戏内容的选择要具有挑战性。游戏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能够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体味到数学原理。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位于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以及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笔者认为,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其内容的选择也应是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带有难度的游戏内容让学生进行游戏,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其思考、发挥其潜能。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游戏公平》中,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可能性这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游戏,并制定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这样的游戏即使游戏的内容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又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必须通过努力才可以有所突破,必须通过动脑并经过填密的思考或者讨论交流才能解决。

教师将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要注意以上几点:既要考虑到游戏本身的科学性、趣味性、挑战性;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觉得有意思、乐于参与,并能促进其思维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了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目的。另外,在选择数学游戏题材时,除了考虑游戏可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外,还要考虑到游戏内容的开放性。开放性的内容可以给学生极大的自由与开放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点正是课标中大力提倡的,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三)教师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教师在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游戏后,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进行数学教学呢?笔者认为,第一,引入数学游戏的目的与数学教学目标一致;第二,引入的数学游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第三,教师要领略数学游戏的内涵,并在游戏中扮演一定角色。

笔者在此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借用案例来说明教师是怎样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进行数学教学的。下面借用的案例都是关于可能性这一知识点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对可能性这一知识点在整套小学教材(借此仅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中的设置及教学目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1. 知识背景分析

下面我们以可能性这一知识点为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出现时间。可能性这一知识点在北师大教材中的出现的时间,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出现,随后三年级上、下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都有涉及,一共四个学年的时间。

其次,涉及的游戏。由二年级出现的简单的抛硬币游戏、两个球的摸球游戏,到规则逐渐增加、难度逐渐上升的摸球游戏,再到比较复杂的罗盘游戏、掷骰子游戏和扑克牌游戏。可以看到,涉及的游戏难度增加了,形式也多样了。

第三,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对游戏的操作要求来讲,先由“在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到“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从“感受—经历”的过程,是让学生由客观的感受到亲自动手操作,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对知识的理解要求来讲,由“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绘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到“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又到“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再到“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最后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并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从会用—知道—分析、判断—解释,由浅层的理解到深层的分析层面,再到高层次的解释,历经了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分析的过程。从解决问题的要求来讲,由开始的初步体验、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到自己探索并分析试验数据,最后到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可能性的事件。要求一步步增加,由书本上的理解上升到生活中的应用,要求面向生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更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见,教师要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必须以熟悉知识点为前提,并且清楚明白这一知识点在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能够整合知识点,把知识点看成线、看成网,能居高临下地分析知识点,并尽可能的与其它知识构成联系,使数学知识以整体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一个个的零散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教师在充分领悟了知识后才有可能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

2. 案例分析

摸球游戏是一个很简单、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数学游戏,而且不会耗费很多时间,作为导入环节,恰到好处。首先,简单的游戏规则能够让学生快速、清楚的明白游戏的目的,这一点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其次,摸球游戏所蕴含的知识点与所要学习的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恰好吻合,即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一方面,教师全面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增强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操作并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这也是一个用摸球游戏进行导入的教学片段,教师全面操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游戏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以“如果摸到红球的次数多, 算女生赢; 如果摸到黄球的次数多, 算男生赢”这样的规则来规定游戏的结果,全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了进来,充分地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在游戏教学中的组织者身份。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同学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做个游戏来证实。”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从简单的玩游戏的操作层面引导到验证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理性层面,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操作游戏时目的明确,而且对结论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教师在游戏中很好地发挥了引导者身份。可见,教师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做好游戏的组织者,又要做好游戏的引导者。

8孙敏(执教)凌国伟(特级教师评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小学教学设计,2006(11)

这节课共经历了3次摸球游戏,第一次是验证,第二次是设计,第三次是拓展。目的是通过验证、设计和拓展,让学生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同摸到的红球、黄球的可能性以及红球、黄球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即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就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从开始的带着同学一起来验证、到设计简单的两个球的游戏规则,又到设计较复杂的三种颜色的球的游戏规则,难度逐渐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增加。可以看到教师不但领略了游戏的内涵,而且对于整个知识点的把握非常清楚、透彻。这个时候,在运用数学游戏,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在领略游戏的内涵,做到统观整套教材并分析课本上的知识点的前提下,运用数学游戏,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数学游戏有效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三个教学片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遵循了“有效”的三个方面:第一,引入数学游戏的目的与数学教学目标一致;第二,引入的数学游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第三,教师要领略数学游戏的内涵,并在游戏中扮演一定角色。如果教师在运用数学游戏教学时,能够做到以上这三个方面,那么,数学游戏就会有效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结束语

这就是笔者对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的一些研究,可以说,将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游戏为数学教学服务,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而且,笔者发现,对于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无休止的问题,仍然值得后人深刻的研究。在此,由于篇幅有限和笔者能力有限,对数学游戏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这一点分析欠缺、不够深入,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

不过,通过这次写论文我真的体会到了搞研究的不容易,还有做学问应该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在职小学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附录

注:由于印刷原因,不能表示出球的颜色,特在此说明:

(1)3个蓝球、3个黄球、3个红球

(2)0个蓝球、3个黄球、2个红球

(3)4个蓝球、2个黄球、2个红球

(4)2个蓝球、2个黄球、4个红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2] 徐军.《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J]. 辽宁师大硕士生学位论文,2002(11)

[3] 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J].上海师大学报,2005

(04)

[4] 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夏艳清.王青建.《试论数学游戏的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报) .第25卷第1期.2002

[8] 张静.《浅谈数学游戏教学法》[J].上海中学数学,2005年第2期

[9] 薛奇峰.《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4期.2004

[10] 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 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一二年级课堂小游戏

每当看着幼小的孩子入学后握笔做作业的痛苦,我们就在思考:用什么方式可 以让孩子学得快乐点、轻松点,又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呢? 翻看了很多数学教育和传播史方面的书籍,这些书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在教 科书之外,数学别有洞天:数学是可以玩的,游戏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 于是,我们将游戏和数学结合起来,把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加以整合,设 计以扑克牌为主,飞行棋、蛇棋等游戏为辅的数学课堂游戏。而在课表上,我 们的数学课也明确地标注成数学游戏。 我们将数学游戏分为两大类:知识性游戏,比如扑克牌、飞行棋、蛇棋等游戏;益智性游戏,比如拼摆类、聪明格等游戏。 知识性游戏根据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以北师大版数学教 材为例,归纳一、二年级“数的认识”及“数的运算”知识点如下: 册别数的认识数的运算 一年级上10以内数的认识。 理解符号>、<、=的含义,10以内 数的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认识加法和减法。 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0以内数的加法。 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年级上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 二年级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有余数的出发。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根据以上知识点,我们开发了63个知识性游戏。同时,我们结合一、二年级孩子所学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情况,还开发、收集了古今中外的25个益智性游戏。 课堂游戏教学时,我们把知识性游戏和益智游戏穿插进行。根据益智游戏的难度,我们会安排3-4周的时间玩一种益智游戏。每玩一种游戏,教师会讲解并

数学课堂小游戏

数学课堂小游戏 课堂的小故事,小游戏能很好的提起学生的兴趣,我搜集了几个数学小游戏: 1、关于“左右”的 学生对“左右”的区别,总是不那么准确,于是,上课临时编了几句,效果还不错,故记之。 师:伸出你的左手来 生:我的左手在这里(边说边伸手) 师:伸出你的右手来 生:我的右手会写字(边说边伸手) 其实这几句,很多地方有类似的,觉得比较有效果的是后面那句“右手会写字”,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左右”的区别了。 2、关于数的“分与合” A、猜拳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关于“6”的游戏 我出2(手势:伸两个手指) 生:我出4(手势:伸四个手指) 2和4合成6 先是老师和学生猜,然后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猜,最后布置回家和爸爸、妈妈猜。 B、拍手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关于“7”的游戏 师先拍3下,要求学生不说话,只拍手,拍完后,才说“几和几合成7”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小朋友“听”的专注能力。 3、抢卡片 游戏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4、听反话 游戏目的: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 1.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2.做错动作的学生要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纵队),面向教师站好. 2.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如:教师说:“向左看”,学生就把头转向右边;教师说:“向前一步”,学生就向后一步;教 师说:“摸左耳”,学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戏说明: 1.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 2.在操场上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 “蹲下”等等. 5、找朋友 游戏目的: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 朋友来搭救自己.

小学数学课前小游戏

数学课前小游戏集锦 1、讲“方程”一课,采用数学游戏“猜你心中想的数” 师: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运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看哪个先想好。 生:一个数乘以3,加上7,减9,再减去所想的数结果是10. 师:你想的数是6. 2、传话游戏。 课前:把同学分成几组,然后你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小声说,不能让别的同学听见。然后同样让那些同学去转告第二个同学。传到最后看看那组完成的最好!之后把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话连到一起说。(当然,那几组的话连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诗或短文)看看到最后变化成了什么样。 规则: 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告诉下一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改变)。不可做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前面的同学说的时候后面的都闭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学招呼的时候才可睁开。以免互相看口型! 3、听指令,快速反应。指令由慢到快,难度逐渐加强,最后则是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做错的同学淘汰,很快就能决出第一名,稍加奖励。这个游戏的优点是身心结合,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身体。 4、反口令。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说“大西瓜”,手时却做出小西瓜的动作。教师说“站”,说生坐下,反之,教师说“坐”,学生站起来。 5、一边说一边示范做:(师)请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道:“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

有趣的课堂小游戏

有趣的课堂小游戏 1.课前小游戏: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伸出双手,我说一的时候,用右手拍左手,说二的时候,用左手拍右手。听清老师的要求,我说多快,你就拍多快。好吗?学生做小游戏,最后转变为掌声。师:谢谢大家欢迎老师的到来。开始上课。 2、传话游戏。 课前:把同学分成几组,然后你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小声说,不能让别的同学听见。然后同样让那些同学去转告第二个同学。传到最后看看那组完成的最好!之后把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话连到一起说。(当然,那几组的话连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诗或短文)看看到最后变化成了什么样。 规则: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告诉下一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改变)。不可做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前面的同学说的时候后面的都闭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学招呼的时候才可睁开。以免互相看口型! 3、听指令,快速反应。指令由慢到快,难度逐渐加强,最后则是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做错的同学淘汰,很快就能决出第一名,稍加奖励。这个游戏的优点是身心结合,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身体。 4、反口令。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说“大西瓜”,手时却做出小西瓜的动作。教师说“站”,说生坐下,反之,教师说

“坐”,学生站起来。 5、一边说一边示范做:(师)请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道:“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7、指指点点”的游戏。以人的五官为指点对象,教师

一年级数学课堂小游戏

1、关于“左右”的 学生对“左右”的区别,总是不那么准确,于是,上课临时编了几句,效果还不错,故记之。 师:伸出你的左手来 生:我的左手在这里(边说边伸手) 师:伸出你的右手来 生:我的右手会写字(边说边伸手) 其实这几句,很多地方有类似的,觉得比较有效果的是后面那句“右手会写字”,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左右”的区别了。 2、关于数的“分与合” A、猜拳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关于“6”的游戏 我出2(手势:伸两个手指) 生:我出4(手势:伸四个手指) 2和4合成6 先是老师和学生猜,然后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猜,最后布置回家和爸爸、妈妈猜。 B、拍手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关于“7”的游戏 师先拍3下,要求学生不说话,只拍手,拍完后,才说“几和几合成7”。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小朋友“听”的专注能力。 3、《找朋友》 游戏目的: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A.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B.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A.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B.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C.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4、《摸几何图形》 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用触摸的方法对看不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巩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辨认。 游戏材料: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硬纸片若干,一个纸盒,一块大手帕。 游戏过程: A.将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片放进纸盒里,用手帕盖好 B.纸盒外边分别放一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C..一个小朋友把一只手伸进纸盒摸图形,另一只手在纸盒外边拿一个与摸到的图形同类的图形,然后将摸到的图形拿出来进行比较。如两只手中的图形确是同一类型,得10分,并可继续摸一次;如两只手中的图形不是同一类型,不给分,且不再摸。注意事项:盒子里面的图形与盒子外边的图形尽可能大小相等,否则会给儿童做游戏带来难度。当然增加难度,可以加上各种立体图形。 5、《搭积木》 游戏目的: A.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B.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A.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B.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C.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D.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6、《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A.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B.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课前小游戏

1、讲“方程”一课,采用数学游戏“猜你心中想的数” 师: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运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看哪个同学先想好。 生:一个数乘以3,加上7,减9,再减去所想的数结果是10。师:你想的数是6。 2、传话游戏。 课前:把同学分成几组,然后你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小声说,不能让别的同学听见。然后同样让那些同学去转告第二个同学。传到最后看看哪组完成的最好!之后把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话连到一起说。(当然,那几组的话连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诗或短文)看看到最后变化成了什么样。 规则: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告诉下一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改变)。不可做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前面的同学说的时候后面的都闭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学招呼的时候才可睁开。以免互相看口型! 3、听指令,快速反应。 指令由慢到快,难度逐渐加强,最后则是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做错的同学淘汰,很快就能决出第一名,稍加奖励。这个游戏的优点是身心结合,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身体。 4、反口令。

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说“大西瓜”,手时却做出小西瓜的动作。教师说“站”,学生坐下,反之,教师说“坐”,学生站起来。5、一边说一边示范做: (师)请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道:“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

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8072726.html, 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孟伟 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01期 数学作为我国教学的三大主要科目之一,一直备受教师的关注。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数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在课堂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直很不理想。我在仔细研读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学策略,以期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疑问是思考的源泉,思考是学习的前提。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一般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主要为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将问题情境生活化。下面,我将举例进行介绍。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我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除法的小故事,即:猪八戒去花果山做客,碰巧孙大圣不在,于是花果山的小猴子们便替孙大圣招待猪八戒。这时,一位猴管家为猪八戒准备了100个大仙桃,八戒客气地说道:“俺八戒怎好意思一人独享美食呢?大家一起吃吧!”可是花果山一共有30只猴子,这桃子该怎么分呢?这时八戒脑子一转,说道:“100÷30=3……1,你们每人吃3个,我吃一个便好。”花果山的猴子们都感激涕零。待到孙大圣回来后,猴子们都感激地向孙大圣讲述猪八戒如何之好,大圣大怒说道:“好个呆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小猴子们纷纷不解,大圣为何这么说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除法余数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小学数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数学游戏虽然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教师还应发挥自己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严格控制游戏的时间和课堂的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了“数青蛙”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为:10个学生一组,小组的第一个学生开头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二个学生要紧接第一个学生说:

数学公开课教学课前谈话和小游戏集锦

数学公开课教学课前谈话和小游戏集锦 1.讲“方程”一课,采用数学游戏“猜你心中想的数” 师: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运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看哪个先想好。 生:一个数乘以3,加上7,减9,再减去所想的数结果是10. 师:你想的数是6. 2.传话游戏。 课前:把同学分成几组,然后你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小声说,不能让别的同学听见。然后同样让那些同学去转告第二个同学。传到最后看看那组完成的最好!之后把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话连到一起说。(当然,那几组的话连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诗或短文)看看到最后变化成了什么样。 规则: 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告诉下一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改变)。不可做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前面的同学说的时候后面的都闭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学招呼的时候才可睁开。以免互相看口型! 3.听指令,快速反应。指令由慢到快,难度逐渐加强,最后则是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做错的同学淘汰,很快就能决出第一名,稍加奖励。这个游戏的优点是身心结合,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身体。 4.反口令。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说“大西瓜”,手时却做出小西瓜的动作。教师说“站”,说生坐下,反之,教师说“坐”,学生站起来。 5.一边说一边示范做:(师)请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 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道:“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我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7.指指点点”的游戏。以人的五官为指点对象,教师报到其中一个器官的名称,学生就快速指向哪里。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你的注意力也得高度集中。这个游戏我也曾经试用,学生非常喜欢,有时候会来不及往往把眉毛指向了眼睛,闹出笑话。在不经意的欢声笑语中间,消除了多少心理上的障碍,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放松警惕,很自然得让我们引进了课堂里来了。 8.“对号入座” 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效果却很好。就是教师在课前根据要求做各种卡片,发给学生,供上课

数学课堂小游戏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数学课堂小游戏(20191124173312)

数学课堂小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 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 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 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 1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 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 《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 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 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 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 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 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 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 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 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 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 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 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 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

小游戏-大智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巧用游戏

小游戏,大智慧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巧用游戏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狄娜摘要: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既能促进教师自主、灵活性原则的运用,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力,营造出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游戏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游戏设置要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效果,适当的游戏能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关键词: 数学游戏效果能力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学习和游戏一直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数学家陈省身的题词“数学好玩”揭示了游戏和数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游戏一直伴随数学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并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对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既能促进教师自主、灵活性原则的运用,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力,营造出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一、巧设计,数学游戏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好奇心和注意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奇心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良好心理愿望,而学生的注意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来设计游戏,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1、数学游戏要有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形式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设法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趣味性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形体的认识》中设计送图形回家,在讲台上放四个分别贴着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体的小篮子,音乐一起让学生把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圆柱体一一放在相对应的小篮子里并且告诉大家:“我把某某某送回家”。说的对的小朋友教师就奖他一颗五角星。这样学生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玩,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数学游戏要有生活性 所谓游戏要有生活性即指设计的游戏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知识中最牢固的部分来源于生活,要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利于学生接收、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能不断调节学生的注意心理,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循着游戏的情节去思考、探索,不断地产生思维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在讲台上放12个苹果,教师先每两个一份,分给了6个小朋友,让学生看到这六个小朋友手里的苹果同样多。接下去,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每几个一份的分给小朋友,学生们分出了每1个一份、每3个一份、每4个一份、每6个一份、每12个一份等多种方法,成功的分给了不同的小朋友。这堂课在分苹果的生活情景中展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了学习过程。 3、数学游戏要有竞争性 学生的学习注意只能维持在课堂前十五分钟左右,但他们的好胜心强,特别爱表现自己,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中期,教师可以设法穿插一些简单的竞争性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课堂中的小游戏

数学课堂中的小游戏 教学游戏主要指课堂教学时所采用的一些游戏,这种游戏可以放在课的开头,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学生任意报一个数,教师迅速“猜”出这个数是否能被2(3或5)整除,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都跃跃欲试,争着报出一个数来让老师猜。 受游戏的启示,部分聪惠的学生也许会猜想并提出:能被2(3或5)整除的数一定有什么特征,教师此刻便可以提出“到底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新课就这样在热闹的气氛中开始了。 游戏也可以放在新授后面,作巩固练习之用。儿童喜爱游戏也因为游戏中有竞赛,通过竞赛来表现和了解自己,象平时练习计算能力的口算比赛、夺红旗等形式,小学生就很喜爱。 我在教学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后,在练习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四人一组,每组发写好0、1、2、4、5、8数字的六张小卡片,要求组成例外的六位数,在规定时间内摆出,写在纸上,多的获胜。当时课堂气氛极好,连平时上课爱走神的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进去,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这样一道带“★”的思考题,就在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欢愉的课堂气氛中完满解答了。 当然,有些时候,游戏还可以在巩固练习之后,成为“学以致用”、“活活用”的手段。例如在“约数、倍数”一课巩固练习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抢三十。 这个游戏很多人都玩过,规则是这样的:两个人从1起轮流依次报数,每人每次报数必须少于三个,先报到30的为胜。我还补充说,看看有哪位同学能赢老师的。这下,全班学生都兴奋起来,先是同桌间比,再是前前后后比,忙得不亦乐乎。其实,在新授课的基础上,明确30是3的倍数,很多学生都能从中发现规律,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对方先报数,而自己,只要紧紧“咬”住3的倍数就稳操胜券了。所以到最后,全班的孩子都得意非凡,因为只要我先报数,他们都能赢我这个老师。在“其乐融融”中,我又趁势提出:“如果不是抢三十,而是抢

二年级数学游戏

二年级数学游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二年级数学小游戏1(大杨燕) 游戏棒 一、游戏材料: 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组成,其中有不同分值: 二、游戏规则: 1支带螺旋的“米卡多”游戏棒,每支20分;5支中间红两边蓝的游戏棒,每支10分;5支三节红两节蓝的游戏棒,每支5分;10支红黄蓝三色的游戏棒,每支3分;10支红蓝两色的游戏棒,每支2分。 三、游戏过程: 1、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决出轮流玩的次序。(学生四人一组) 2、第一人开始玩:把游戏棒用手握住竖在桌子上,然后突然放开,游戏棒越是散得开越是对自己有利,最好的就是开的太阳花,是单独的一根游戏棒最好了,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戏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戏棒在动就可以,然后还可以继续; 3、可以用得到的游戏棒去挑那些散开的棒;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轻按棒尖,等棒的另一端翘起一点,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 4、那些玩的时候取到的没动的游戏棒就归他所有。等到一人玩到棒动的时候,就依次有别的人接着玩。这样反复直到玩的游戏棒没有为止才告一段落。 5、谁挑到的小棒分数值相加最高谁获胜。 四、小组中计分评价,评出优胜者。一轮结束可以进行第二轮的比赛。 课题:坐如钟—数字传真—找文字中的字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 训练听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寻找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抗干扰能力和听记能力。 课前准备:铅笔、空白纸张 教学流程: 1、坐如钟 训练方法:班内比赛,分成两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每人坐1分钟,同桌可以做干扰动作,但不能接触对方的身体,看谁能保持不动坚持的时间最长,谁就获胜,然后交换继续比赛。

有趣的数学课堂游戏

将球分城3堆。4,4,5 将两堆4个的分别放在天平两端 当天平平衡的时候:天平上八个球都为正常重量 所寻小球肯定在5个一堆里面 将五个球分两堆,2,3 将3个的那堆与正常球中取出的三个球分别放在天平两端 平衡:可得不正常球在剩下两个中,取其中一个正常与其比较重量,不等则为此球,相等则为另一个球 不平衡:则可知道不正常球在这三个球中,且知道比正常球重还是轻(已经与正常球进行过比较),此处我们设重(或轻),在此三球中取其二放于天平两端,若平衡,则为剩下那个小球,若不平衡,则重(轻)者为该小球 我们回到第一此之后,若不平衡: 则不正常小球在此八球中,其余5球为正常球,设原分左右盘,左盘中四球为A,又盘中为B,于A中任取3球放于外面,将B中任取3球放于左盘,取3个正常球放于右盘,不同情况有三种显现,一一讨论: 平衡: 此时球肯定在A中取出的3球中,且重量已知(通过第一次称量可得,若原A重,则为重球,若原B重,则为轻球),按前步骤可得结果。 天平安原方向倾斜: 此时,小球定在A,B 中没有动过的球中,可那一正常球与其一比较重量,可得结果 天平安与原方向不同方向倾斜: 此时可知不正常小球在从B中取出的右盘放到左盘的三个小球中,且知道轻重(于第一次称时得出),此时按平衡时的方法可得结果 聪明的猪 从前,有个叫二愣的屠夫,有杀猪宰羊的好手艺,又雇佣着十几个杀猪能手,在这方圆几十里,算是有名的大屠户了。 一天,二愣又要杀猪了。按照惯例,总是由二愣先杀第一头猪。哪知,“老虎也有大意的时候”,只见那头猪刚被翻倒在地,就狠狠地咬了二愣一口,急急地跑进猪圈了。 这还了得!二愣气呼呼地追进猪圈里,可是圈里有1000头猪,怎么认得出那头猪呢! “杀!”随着二愣一声吼,1000头猪全部被强行赶进屠宰场。 “都杀了吗?”伙计们怯生生地问。 “不。”二愣忽然想出个怪主意,“把这1000头猪排成一行,先杀第一头,然后隔一头杀一头;杀完第一遍后,还是原来的队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杀第二遍;这样一遍一遍地杀下去——”二愣停了停说,“最后只留下一头猪。” 二愣心想,1000头猪最后只留下一头,看你还能活! 哪里知道,这是一头聪明的猪,趁着混乱,它很快找到了避难的位置,居然躲过了这一刀。 请问,这头猪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上呢? 使用最笨的方法算: 第一轮大屠杀.1000/2=500 2的倍数安全 2.4.6.8........ 第二轮大屠杀.500/2=250 4的倍数安全 4.8.12.16...... 第三轮大屠杀.250/2=125 8的倍数安全8.16.24.32.... 第四轮大屠杀.125/2=62 16的倍数安全16.32.48.64... 第五轮大屠杀.62/2=31 32的倍数安全32.64.96.128... 第六轮大屠杀.31/2=15 64的倍数安全64.128.192.256... 第七轮大屠杀.15/2=7 128的倍数安全128.256.384.512.640... 第八轮大屠杀.7/2=3 256的倍数安全256.512.768. 第九轮大屠杀.3/2=1 512的倍数安全512 一道难倒公务员的趣味数学逻辑推理题 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过。如果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5、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所需的时间。问题是: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这四人尽快过桥。 假设这四人分别为A、B、C、D。很明显,开始两人拿着手电筒过桥后,手电筒就在桥的另一边了,此时需要已经过桥的那两人中的一个再把手电筒送回桥这边。送手电筒回来过桥

关于二年级数学学科课堂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

数学课堂小游戏

数学故事:0和它的数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 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 突然一只大象不小心掉进一个洞里面,洞很深,又很黑,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它只好在里面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他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了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它们一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同时也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们都来到0的身边,愿意和0做朋友。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愿意和它一起玩耍。 从此以后,0再也不自卑了,它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 一年级数学课堂小游戏 《猜拳游戏》 游戏目的:练习数的组成。 游戏过程:例如:师:下面我们做关于“6”的游戏 我出2(手势:伸两个手指)

小学数学公开课游戏开场白

数学公开课游戏开场白 在公开课上,利用数学游戏缩短因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通过数学游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借助数学游戏使学生明白一些数学原理...,无疑,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典开场白。 1、猜你心中想的数 背景:“方程”一课,采用数学游戏“猜你心中想的数” 师: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运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看哪个先想好。 生:一个数乘以3,加上7,减9,再减去所想的数结果是10. 师:你想的数是6. 2、传话游戏。 课前:把同学分成几组,然后你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小声说,不能让别的同学听见。然后同样让那些同学去转告第二个同学。传到最后看看那组完成的最好!之后把第一组到最后一组的话连到一起说。(当然,那几组的话连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诗或短文)看看到最后变化成了什么样。 规则: 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告诉下一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根据难易程度可以改变)。不可做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前面的同学说的时候后面的都闭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学招呼的时候才可睁开。以免互相看口型! 3、听指令,快速反应。指令由慢到快,难度逐渐加强,最后则是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做错的同学淘汰,很快就能决出第一名,稍加奖励。这个游戏的优点是身心结合,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迅速应变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身体。 4、反口令。教师说“大西瓜”学生说“大西瓜”,手时却做出小西瓜的动作。教师说“站”,说生坐下,反之,教师说“坐”,学生站起来。 5、一边说一边示范做: (师)请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