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外某地块项目分析报告上

北京颐和园外某地块项目分析报告上

北京颐和园外某地块项目分析报告上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颐和园全景图: 忠告古代皇家圆林的典范--颐和园 传统做预案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圆林。万寿山 、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 面约占四分之三,院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 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大戏 台等都是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处处蕴含着 造园造景之精华。 昆 明 湖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谁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及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扰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由士气个卷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之。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 长廊 在颐和园循万寿山南沿昆明湖 北岸构筑。长廊东起邀月门, 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 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濂、 秋水、清遥四座重瞻八角攒尖 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 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 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 富的彩图而负盛名,是我国古 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万寿山前景区 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 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德辉 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 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 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 “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 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昆明湖景色。 佛香阁

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 在十月下旬的一个周六里,跟随着同乡的学姐学长们,来到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景区。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颐和园的前身为清漪园,清漪园本为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将北京西郊一带的四座大型皇家园林改建而成的,但在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在光绪十四年重建,才改称为颐和园。颐和园先后曾被破坏多次,经过多次重修才形成了当今的个规模样貌。与我们同行的学姐中有一个曾经做过颐和园的讲解员,在我们这次游玩中她作为我们的小导游带着我们参观。 来到颐和园景区门前,看着门前牌匾上颐和园三个大字内心说不出的激动,曾经多少次在课本上看过颐和园的名字及照片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颐和园的风采。在学姐得到带领下我们进入园内,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仁寿殿作为颐和园的政治区,是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它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远远的看着仁寿殿内的陈设,想象着当初光绪皇帝坐在大殿内处理政务的样子,内心万分感。听着学姐对其的讲解真切的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妙。离开仁寿殿,我们前往昆明湖,在去昆明湖的途中一群身穿校服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认真的观看着园内的建筑物,他们那认真的样子充满求知欲的迫切的小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看着他们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内心倍感欣喜。 来到昆明湖,看着广阔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样子,内心平静万分,但是看着那样的湖面,有种想要站在那里就那样一直静静的看着那湖面的冲动。在湖边有一个亭子,记不清那座亭子叫什么名字,只记得我们一行人在亭子旁边拍了照,身后便是那平静广阔的昆明湖望向湖面,可以看到远处的十七孔桥,在阳光的沐浴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万寿山页同样静立在那里,看着这样一番景象针对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湖边,大家一边欣赏着周遭的美景一边说说笑笑向昆明湖那岸的十七孔桥进发,途中我们陆续路过了几座牌坊,学姐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这些牌坊的一些知识,印象最深的是学姐介绍的那座春天牌坊,通过学姐的讲述内心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妙,愈加佩服古人。经过那些牌坊我们来到了十七孔桥,站在桥上看着广阔的湖面,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离开十七孔桥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好几处景点,最后我们来到了长廊,长廊作为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全长728米,共273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沿着长廊一路向前走,一路抬头欣赏着梁上的彩绘,再此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抬头看彩绘的过程中每当看到自己熟知的人物或情景都莫名开心。 游玩长廊我们的颐和园之行也接近尾声,临走前回首看了看远处的昆明湖,看着夕阳下的昆明湖水,波光粼粼,分外美丽。 颐和园之行对我的内心带来了不小的触动,惊叹于园内的一切,由衷的佩服古人的建造技术,赞叹于古人的智慧。此次颐和园之行真的收获颇丰,收获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心灵上的享受。

(完整版)《颐和园》练习题

《颐和园》练习题 一、判断下面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痕迹(hén héng)佛香阁(gé gě)堤岸(dī tí) 横槛(kǎn jiàn)颐和园(yí yì)树丛(cōng cóng) 二、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几乎——()耸立——()玩赏——()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隐隐约约——()远——()细细——()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风景金碧辉煌的() ()的湖水郁郁葱葱的() ()的长廊姿态不一的() ()的湖面奇形怪状的() 四、给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好:①便于②表示数量多③跟“坏”相反④容易⑤很,特别 1、一阵风吹来,好凉快啊!() 2、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3、这道题真好做。() 4、我是班上的一名好学生。() 五、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内容。 “爽”字的音序是(),部首是(),“爽”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率直、痛快;②舒服;③明朗,清亮。在“神情气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种解释。在“豪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种解释。 “垂”字的音序是(),部首是(),“垂”字共有()笔,第四笔是()。“垂”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将近;②东西的一头向下;③流传。在“倒垂”一词中“垂”字的意思是()。在“永垂不朽”一词中“垂”的意思是()。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 1.这条长廊有____________长,分成____________间。 2.一座____________的三层建筑____________在半山腰上,____________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3.昆明湖静得像____________、绿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照样子,填一填,记一记 (闪)(闪)发光(斤)(斤)计较(高)(高)在上 ()()大方()()是道()()不舍 ()()不乐()()有条()()不入 八、填空并回答问题 1、______的柱子,_____的栏杆,______,这条长廊有__ ___长,分成_____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______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_________。 ⑴这条长廊上的画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这是一条的()走廊。 ⑵这一段话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全园占地3.08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一九〇〇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一九〇二年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修缮,颐和园陆续复建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dàn)宁堂、文昌院、耕织图等重要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予以如下评价:1)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2)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园史介绍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 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万寿山和昆明湖早在建园之前就已经是北京西北郊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自然景观以及某些人文景观都与此后的园

林造景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考查颐和园的历史也就不应局限于园林本身,而必须追溯其早年风景建设的情况。 一、建园以前 北京的西北郊,素称“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峦连绵自南趋北,余脉在香山的部位兜转而东,好像屏障一样远远拱列于这个平原的西、北面。在它的腹心地带,两座小山岗双双平地突起,这就是玉泉山和万寿山。附近泉水丰沛,湖泊罗布,远山近水彼此烘托映衬,形成有如江南的优美自然景观,实为华北地区所不多见。 早在辽金时期,香山、玉泉山就有了皇家行宫别苑的建置。 元代,万寿山叫做瓮山,以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山的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瓮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 北京城西南面的永定河,由于泥沙淤塞,河床极不稳定,河水经常处于暴涨暴落,难于控制的状态。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新的都城“大都”时,将玉泉山的泉水导引入城作为宫廷的专用水,百姓不能截取,甚至“濯(zhuó)手有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为了补给大运河北端的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在昌平的白浮村筑堰拦蓄神山诸泉之水,先西行然后转南,流经青龙桥再绕过瓮山而汇聚于瓮山泊,于瓮山泊往南开凿河道,沿河加筑大堤以障水南行,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之水门入城,在河道的南段先后修建了百座闸门——高亮桥闸和广源闸以控制水的流量,然后穿城而过,经通惠河注入通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一) 到北京的第四天,我们去了颐和园。我们乘车到码头,坐船去颐和园,河的两岸如诗如画,那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丽景色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我看见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从中间一孔向两边数去,每边都是九孔,既对称,又表示是皇家之桥。桥上的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有的狮子把小狮子踩在脚底,有的小狮子在大狮子头上嬉戏,有的大狮子把小狮子放在肚皮下玩耍,还有的把头顶在一起,像一对母子相依相偎,真有趣。 下船后,我们去了长廊,长廊有728米。据说一位皇帝到一个地方去玩,看到了许多美景,这时他要回京了,可他还想看美景,他就把景色画在长廊上,长廊上还画着四大名著的插图,美极了! 然后,我们去了光绪皇帝的家,屋顶上有龙、凤,屋外有一个大缸,是用来装水果的,屋内都是金的、陶瓷的、金丝楠木的,连洗手也用金盆。导游说,光绪皇帝因为不听老妈的话,被软禁在这儿,原来皇帝也不听话呀!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真是名不虚传啊。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二) 今天,我和妈妈,还有妈妈的同学和小弟弟一起来到颐和园。 我们先走了进去,那儿树木茂盛,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接着我们上了一座山叫万寿山。那儿花儿盛开,小草高高,一片美景。过了一会儿我们继续上路,他们呀,从楼梯上上去,登山我是能手,直接从山石上爬了上去,一下子就到了山顶。接着,我们休息了一下,又下山了。 然后我们走进长廊,上面都是画,每幅画都不一样。走着走着,我们走出长廊,来到昆明湖。一只只游船在湖面上飘荡。我和小弟弟见了,恳求妈妈和阿姨让我们去玩。她俩异口同声地答应了。我们跑了过去,租了船,踩着船上的脚踏板,船飞快地前进了。坐在船上,我看见了长长的十七孔桥,白而美丽,桥上人来人往,多么热闹啊!我还看见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和佛香阁。 今天,我玩得开心的不得了!大家也来颐和园玩玩吧!听说冬天的湖面结了冰可以滑冰,我期待爸妈冬天带我来这里玩。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三) 今天,我们游览颐和园。 首先,我们一起进入颐和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颐和园的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它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大家可以仔细找找看,这些画中没有哪一幅是相同的。 再往前走,就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许多树。抬头冲山上看,一

颐和园,北京城最美赏荷花的地方(图)

颐和园,北京城最美赏荷花的地方(图) 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这里是慈禧老佛爷晚年养身、做寿、避暑的地方,也是她进行内政和外交活动的行宫。 颐和园非常大,这里经典的历史故事也很丰富,很多游客用一天的时间很难游览完整个园林,在走出园子的时候难免有不尽意兴的感觉。颐和园的景色一年四季都有不同,三月堂前玉兰,四月西堤赏柳,五月湖上泛舟,六月里接天莲叶,腊月间皑皑白雪。但是去颐和园最好的时节还是阳光明媚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看到风吹浮云,湖面的光影变幻,登上颐和园的最高峰佛香阁,还可以遥望北京城的市容。 在夏天,北京赏荷花,想必不能少了颐和园。说道北京赏荷花的好去处,我首先要推荐的就是颐和园。 “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提到荷花,就会想起这句诗,夏日里颐和园的荷花,衬托着的万寿山、十七孔桥、西堤、昆明湖...更加的美丽。 每年6到8月都是颐和园荷花盛开的季节,不管是从绮春园宫门进园还是从长春园东门进园都可以立即欣赏到湖中

姿态万千的荷花仙子。荷花又名芙蕖、芙蓉、莲、荷、蓉、菡萏等。荷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中国人酷爱荷花由来已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以其清雅、高贵 的风姿,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被誉为君子之花,为世人推崇。 在颐和园的休闲区,游客可以荡舟于相互贯通的水域中,在圆明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领略泛舟听水,转山赏荷,蛙叫鸟鸣,浑然天成的意境。 在颐和园的西提,可以看到西边的水域中有着大片的荷叶、芦苇,荷花竟相开放。颐和园昆明湖自古就有种植荷花的历史,颐和园百亩荷花荡的历史则可追溯至元明翁山泊(昆明湖前身)时期,享有“莲红缀雨”美名,是当时著名的“燕京十景” 之一。走入颐和园的昆明湖西岸到西堤一带,就如同走进了荷花的世界,碧波荡漾,万绿流翠。尤其喜爱摄影的朋友们不容错过。 颐和园种植荷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清代慈禧时期就成为 昆明湖湖面独特的一景。与传统的池塘栽植不同,颐和园根据造景的需要,与岸边的建筑景物搭配决定其疏密程度和生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伙儿好!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是北京那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告诉大伙儿一个小知识;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大伙儿能够看看,这么多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另外,这条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站在那个地点,有时能够感受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那种感受会使人神清气爽。 好了,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足下。大伙儿抬头看一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大伙儿猜一猜那是什么对了!就是佛香阁。再看看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站在万寿山上了,请大伙儿向下望,颐和园的景前是不是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镜子,绿的象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告诉大伙儿,向东远眺,隐隐约约还能够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呢! 大伙儿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桥!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垂柳。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能够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客们!今天玩的快乐么欢迎下次再来,因为下次我要带您去兵马俑世界。再见! 【导游词二】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伙儿好!欢迎来到颐和园,我是导游崔嘉懿,非常快乐认识大伙儿。今天我将带领大伙儿游览颐和园,希望大伙儿能玩的快乐。在游览之前,我先强调一下游览中注意事项:第一,请大伙儿跟紧队伍,不要掉队;第二,请大伙儿爱护颐和园,自觉保持它的整洁。 现在我们在长廊。瞧。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了273间,廊上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上面的人物、花草、风景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下,大伙儿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

颐和园的资料

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南坡与昆明湖之间的狭长地带,有一条全长728米,共273间的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那么,如此壮观秀丽,美不胜收的长廊是因何而建的呢? 风景秀丽的北京颐和园,有一条彩色的画廊,这就是名传天下的长廊。它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无比,风采迷人。那如此壮丽的长廊是因何而建的呢? 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慈禧每天要从寝宫乐寿堂出来到湖边散步,起初在路上还看一看左边的水、右边的山,到后来竟厌烦得哪儿都不想看了。慈禧心想:一眼望去山水全在眼前,四季不变,真是没意思,如果在湖边建造点儿什么,让我走一步就看一个景色该多好。那建造点儿什么呢?她一时也没有想好。一日,心情烦闷的慈禧又要出去散步,王公大臣们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下的南坡时,老天爷竟不分时候地下起了雨,太监李莲英慌忙上前撑起雨伞并顺势观察了一下慈禧的脸色。没想到,此时慈禧的脸竟由阴转晴了,李莲英正在纳闷,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回到寝宫后,慈禧立即召见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不久,在万寿山的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这就是由慈禧授意修建的既能挡风遮雨,又可以欣赏一步一景的颐和园长廊。那么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呢?请您收看2月18日《国宝档案》为您播出的《颐和园长廊》。

参观颐和园作文

参观颐和园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净如洗,我在北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一来到颐和园大门,只见华丽的屋檐下有一块牌匾,上面写三个刚劲的古文字“颐和园”。进入园内阁首先看到的是“仁寿殿”。听说这是乾隆时名为“勤政殿”,光绪时改为“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朝会大臣的场所。这里极为高雅别致。“仁寿殿”前有一条龙和一只凤。听导游说,这条龙代表当时的皇帝,那只凤代表当时慈禧太后。这两个雕像都是乾隆死后,皇后立位后慈禧太后叫宫中大臣雕刻成的。皇帝死后埋葬埋葬在土里的,所以这条龙穿着破衣服,像个乞丐。皇帝死后,慈禧地位最高,衣服的料也是最好的,所以那只凤穿高雅装。这真是个离奇的事啊!离开“仁寿殿”,我们不久便

到了长廊。这里珍藏着许多精美的图画,据说有一万四千多幅,又名“画廊”。我站在长廊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了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与龙王庙之间。它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桥长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这令我赞叹不已。导游介绍,昆明湖面积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可大了。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在蓝天和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接着我们又被带到了玉带桥。它真的好美啊!瞧它玲珑多姿,造型优美,平稳地架在西堤上。远看犹如白练镶嵌在长堤绿水之中。站在桥中央往下矗?一条条红艳艳的鲤鱼在清澈的水里游过,使游人们流连忘返。我们还参观了颐和园的听鹂馆、排云殿、败家石、乐寿堂等等古建筑物。观看了颐和园,使我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带着很大的收获离开了富丽堂皇的颐和园。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

颐和园

颐和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2.板书课题,认读“颐”字 3.简介“颐和园”。 介绍时出示“颐和园”的几处著名景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美景? 2.检查预习 ①出示生字新词:多种形式认读,及时正音。

颐和园游后感

颐和园游后感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首先从东宫门景区开始,东宫门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往北走进入乐寿堂,这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接下来,来到昆明湖北面的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通过长廊来到了排云殿前,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之后上到佛香阁上,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它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雄踞于万寿山上,巍峨壮观。在万寿山顶最高处有一座宗教建筑叫智慧海。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万寿山南面是宽广的昆明湖,它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doc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篇1: 项目工程实地考察汇报材料 一、感谢: 1、感谢各级各位领导来我校现场指导工作。 2、感谢为我校争得梦寐以求的项目工程。 二、汇报: 1、学校概况: 现在10个教学班,其中初二初三各三个班,初一四个班,在校师生800余人,其中在岗教师48人,学生760余人。现有两幢教学楼及宿舍,一幢师生食堂,建筑面积共2700㎡左右。 2、学校瓶颈: ①设施简陋破旧。近200㎡土木结构的师生食堂建于70年代初,基脚几经修复更替。无论风霜雨雪,师生就餐都挤靠在临时搭建的铁棚下,无教师集体办公室,无电教室。 ②生均面积不足。学校现有建筑面积2700㎡左右(教学楼、食堂、宿舍、公共卫生间),目前尚有150余名师生租住在民家,部分学生住在教室里,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教室就餐。 ③资金极度短缺,临时工友3人,代课教师5人,均由学校负责发放工资,还要支付民家租金,学校几乎每期都在负债运转。 三、学校设想: 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新建师生食堂和宿舍各一幢,遵循严控标准,严禁负债的原则,新建食堂三层

共700㎡,宿舍楼四层共840㎡,分别建于学校的西面和东面,另外要搬迁公厕一幢两层,这种设想也只限于缓解目前的生均面积的紧张状况。 四、学校请求: 1、恳请各级各位领导伸出援手,尽快解决落实项目工程,并尽力 增拨资金。(电教室、办公室仍未解决) 2、恳请各级各位领导能否让我校本期动工,实施食堂建设,以防 明年春季开学学生流失。 古井中学2011年11月9日 实地考察报告范文篇2: 消防公司考察报告 在前一阶段与多家消防安全工程公司接触面谈的基础上,工程部根据各家消防公司近年来的工程业绩,结合霄云路项目本身的功能特点,有选择性地安排了在京项目的实地考察,考察的项目中既包括已经验收投入使用的,也包括正在施工尾声的未竣工项目。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考察公司:北京市华盾消防安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简介: 北京华盾消防安全公司,1995年成立,消防施工甲级资质。二次深化设计主要与马建国际设计工程公司(甲级)合作完成。 公司现有各类管理人员约60多人。近年先后承接了天元港(07年)、静安中心(09年)、侨福芳草地、财源国际中心、金融街B7项目、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等多个大型项目的消防工程。施工

最新颐和园导游词_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最新颐和园导游词_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 我是一个小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宋导游,今天,我们大家要到北京的一个大公园-------颐和园,你们要记住: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下面,我们开始参观了。 话说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来没有名字,因辽金时期在这一带建有金山行宫,于是小山和小湖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个石瓮,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瓮山"和"瓮山泊"。瓮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娆,于是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

称。在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观。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改其名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积在瓮山需要修饰的地方,并改其名为"万寿山",用15年的时间把这里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取名为"清漪园"。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颐和园再次被毁。慈禧回京后,再次用巨款修复,但由于财力有限,只修复了部分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巨资对颐和园进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还原了清漪园时期的风貌。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其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组成。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坐西朝东,面阔五间,中间设三个门。正门匾额上"颐和园"三个字为光绪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的意思,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着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移至此处的。东宫门前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罨秀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中间

向外国人介绍北京著名景点颐和园等

Some advise for sightseeing Beijing City About the placesof interest Yuanmingyuan, The old summer palace, which was burned by the invitation army in 19th centry. Very good looking park, although they are ruins. A mystery atmosphere. Look up the pictures here: http://www.mafengwo.cn/photo/poi/6427.html

Beijing forbidden city palace. I t is where the kings and queens lived in almost 600 years. It is actually a museum of buildings and old items that are used by the king and the queen in the palace. Splendid. Look up the pictures here: http://www.mafengwo.cn/photo/poi/3474.html

798 Art district, full of status, paintings, exhibitions of modern arts. The buildings are transformed from some oldfactory buildings, makes people recalls the time when China in its 1970s, at the same time, mixed with very fashion art elements, it turned out to be attractive. Look up the pictures here: http://www.mafengwo.cn/photo/poi/21100.html

北京颐和园游览路线 颐和园游览路线推荐

北京颐和园游览路线颐和园游览路线推荐 颐和园游览路线是很多打算来北京皇家园林——颐和 园游览参观的游客迫切了解的,毕竟规模如此巨大的园林,怎么游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呢?颐和园有多个宫门,从哪个门进去游览才能看到最好的景致?今天就为您介绍颐和 园最佳游览路线推荐。颐和园游览路线图 如果您从颐和园的新建宫门入园,有两条推荐的游览路线: 1、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 此线游完全程需要2.5小时。 2、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

——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 此线游完全程需要4小时。 如果您从颐和园的北宫门入园,有3条推荐的游览路线: 1、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 此线游完全程需要3小时。 2、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

南如意门 3、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 此线游完全程需要2小时。颐和园更多的游客是从颐和园的东门入园,有多条游览路线可以推荐: 1、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南如意门 此线游完全程需要3小时。 2、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5篇精选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5篇精选 北京的颐和园很大很壮观,是值得去旅游的景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北 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颐和园来游玩,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 可以称我为“小廖”,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 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 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 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5万寿山丛林葱郁,昆明湖碧水 荡漾,构成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画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 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 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其中人物故事画 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观赏吧! 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 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 功能的集中体现。这里建筑宏伟,风景秀丽,充分展示了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各位 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 湖沿有石舫,湖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十七孔桥最引人注目,桥上有上百 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的数百只狮子,它们率真大胆,美不胜收,有的正在绣球上灵巧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有的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周围,欢 蹦乱跳,尽情玩耍,狮妈妈慈爱地抚摸着小宝宝,眼里流露出欢欣的喜悦,金色的阳 光洒在这些狮子们身上,像给予它们一种生命力,传续着人间动人的故事。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树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是颐和园最有名的景点。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观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里别有一番情趣。

我是颐和园小导游(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是颐和园小导游(800字)作文 大家好!我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这次,我将要带领大家来到一个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都可以叫我张导游,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我会耐心地为您解答。下车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我到这边来参观,请自觉排好队。首先,我们要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景观天下第一廊,也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长廊。我们要绕过这座大殿,才能达到这条名垂千古的长廊。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望无际。这条长廊足足有七百多米长,还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横槛上都有玉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和风景。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这条长廊的两旁还栽着数不清的花草树木,这一种花还没凋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相信大家现在一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是啊!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为这条名垂千古的长廊旁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加上昆明湖上吹来的凉风,更使人神清气爽。现在,我们游览完了长廊,就该来到万寿山山脚下欣赏这里炫丽的景色了。大家请往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屋顶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那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佛香阁。下面有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我们现在就要登上万寿山了,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昆明湖平静的犹如一面未打磨过的镜子,绿得想一块纯净无瑕的翡翠。再往东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楼里白塔。现在的我们已经下山了,来!让我们走过这座石桥吧!这座石桥叫做十七孔桥,桥上的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他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各不相同。好了,今天的游玩就此结束了。颐和园的美景实在数不胜数,一时说不过来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颐和园的景色,不妨亲自到这来参观参观,一定会使您大饱眼福!流连忘返!初一:张婧敏 篇一:小学作文: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我国有名的文化遗产景地——颐和园。我是你们这次颐和园之旅的小导游程金华,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度过这一次愉快的旅程。 我们现在走上的是长廊。你们看这些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对面,其实这长廊有7百多名米长呢!长廊一共分为270多间,每间的上方都画着五彩的画。你们看,这些画中有人物画、花草画等等,仔细看这么多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还有许多花木,如果这时有一阵微风吹来,你一定会感觉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现在我们登上了万寿山。低头向下看,是不是只能看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呢?其实在大树下面还有着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再向正前方看,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穿在湖面上滑过,几乎没有一点儿痕迹。 下了万寿山,就到了刚才说过的昆明湖。堤上有几座样子不同的石桥。两岸中间有一座小岛,我们走过这一条石桥就可以到那儿去玩。这座石桥有17个孔,名叫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还刻有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不一,变化多端…… 一天的时间过的真快,我们的颐和园一日游已经过去了,可是颐和园的景色我们还有许多没有观赏。没关系,欢迎您下次再来游玩,祝您回程愉快。 篇二:小学作文:颐

北京地区风电项目调研报告

北京地区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 调研报告 2014年4月22日

按照新能源公司总体开发战略部署要求,开发部就北京地区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相关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风电项目情况: (一)、风资源情况 (1)风向季节交替 北京的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山区因地形复杂,风向与山脉、河谷的走向关系极为密切,有明显的地域性。延庆盆地有官厅水库,以西南—东北走向伸入盆地内,又有隘口与昌平县相通,因此冬季以西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古北口地处潮河谷地,该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房山区霞云岭为向南开阔的谷地,终年盛行南风。 总之,风向随地形而变化,最多风向常与河谷走向一致,南部平原区,地势开阔风向的季节性变化显著。 (2)风速 北京年平均风速在1.8—3米/秒之间。风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城区、谷地、盆地年平均风速较小,如霞云岭为1.8米/秒;城区为2.5米/秒;山区和风口处风速较大,延庆县、古北口都为3米/秒;海拔1000米以上的佛爷顶年平均风速最大为5.7米/秒(见表1-2-1)。

表1-2-1 北京地区风速(1955—1980年)单位米/秒 全年以春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夏季风速最小。以北京气象台为例:4月份平均风速3.4米/秒,8月份平均风速1.5米/秒,相差一倍以上,唯有延庆、昌平县冬季风速大于春季风速。 北京有三个风口,形成三条风带。一个风口位于康庄、八达岭经南口顺温榆河河谷而下,称西北风带;第二条是位于古北口的风口,顺潮河河谷而下到顺义天笠与西北风带汇合,经温榆河到东南平原称东北风带;第三条风带是顺永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