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实验诊断讲稿

第四单元实验诊断

总论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多专业的边缘性学科,是临床医学在诊断治疗、予后判断和预防方面必不可少的实用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不断发展,使检验医学的面貌日新月异,已从化学定性的筛选试验发展到高度精密的定量试验;使手工操作发展为高度自动化分析,以及检验用血的微量化,目前实验诊断已成为发展最迅速,应用高科技最为集中的学科之一。

实验诊断学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手段,以手工操作或自动化分析方式,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进行检查,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及其它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便能起到下述重要作用:

1. 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2. 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3. 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4. 所涉及到的操作手段对开展医学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复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外,主要要求重点掌握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了解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这些检验项目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血液的一般检查(一)

一、红细胞计数

(一)参考值:

男: 4.0-5.5×1012/L

女:3.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二)临床意义:

1.红细胞升高:

(1)相对↑:由于血液浓缩造成,及时补充水可纠正。见于: 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造成的失水现象,如多汗、多尿、腹泻等;②甲亢危象造成的失水现象,如多汗;③糖尿病铜症酸中毒;④其他如严重烧伤、禁食、绝食、上吐下泻、长跑、剧劳大汗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均可使机体脱水使血液浓缩。

(2)绝对↑:由于缺氧而造成,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缺氧与RBC升高呈

正比绝对升高可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①生理性:新生儿、高山居民、长跑、劳动后出汗等;②病理性:肺心病、梗塞性肺气肿、紫绀性先心、慢性心脏病等;③另: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绝对增多,但非缺氧所至,目前认为是骨髓的一种良性增生。

2.红细胞减低:

(1)生理性:①高龄孕妇 (5个月以后);②生长期儿童

(2)病理性减低见于各种贫血:①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铁、巨贫等;②由于造血功能障碍,再障、骨髓纤维化、白血病等;③由于RBC破坏增加,如大量失血、溶血等;④继发性贫血,肝病、肾病、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二、血红蛋白定量:

(一)参考值: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二)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多或减少与红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大致相同(≌RBC1.0×10 /L: HB30g/L),但可因造成贫血的原因不同,两者在减低的程度上可不呈比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比RBC↓更明显。这类贫血如不是十分严重,HB可以↓而RBC 可正常也可稍高于正常。而大细胞性贫血HB↓则不如RBC↓明显。

三、有关贫血的其它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成熟的红细胞.

[参考值] 成人:0.005-0.015 绝对值(24-84) ×109/L

新生儿0.02-0.06

[临床意义]

1. 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协助贫血诊断.

(1).增生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增高.

溶贫时大量的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高达0.2或更高;急性失血后5-10天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 缺铁贫、巨幼贫网织红细胞仅轻度↑或正常范围

(2). 增生性不良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降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常小于0.001,绝对值<15×109/L.诊断再障的标准之一。

2. 贫血疗效观察.

凡是骨髓增生良好的病人,在给予抗贫血药物后,其网织红细胞在一周左右可达高峰(网织红反应),贫血越严重,网织红细胞数升得越高,而且其升高往往在红细胞恢复之前.若治疗中不升高,说明治疗无效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因此,网织红细胞计数是贫血病人经常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ematocrit,Hct)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积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目及其大小有关,常用来诊断贫血有无及其程度.

[参考值]0.37-0.50 男0.40-0.50 女0.37-0.48(温氏法)

0.467±0.0390.421±0.054(微量法)

[临床意义]

1. 红细胞比积增高可见于大面积烧伤和各种脱水病人.测定红细胞比积后,可了解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补液计算的依据.

2. 在各种贫血中,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比积亦随之减少.

(三).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MCV即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

[参考值] 82-95 fL

[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MCH即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

[参考值] 26-32pg

[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每升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

[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障或单纯的小细胞性贫血MCHC正常.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性的参数,多数仪器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RDW-CV)

参考值:(RDW-CV)<14.9% 11.5-14.5

临床意义:

1.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使用MCV对贫血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忽略红细胞体积的变异对MCV值准确性的影响,为使贫血分类更客观实用,提出用MCV、RDW-CV作为贫血形态学分类依据。

2. 有助于鉴别缺铁性贫血和轻型β-海洋性贫血

3. 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五)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

反应外周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异质性参数,用所测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差来表示。

参考值:24-34 g/L

临床意义:IDA时HDW和RDW均增高;轻型海洋性贫血HDW大致正常、RDW正常;低色素性贫血时,HDW、RDW、MCV均增高;遗传性椭圆性红细胞增多症时,HDW、RDW明显增高,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红细胞沉降率检查(ESR)

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体外试验时自然下沉的速度叫血液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形成Zeter电位,使它们在血管中随着血液流动而保持同性相斥的分散状态,使红细胞不会很快下沉。如果某些原因改变了红细胞表面的电荷,使它们相斥的能力减低而互相形成缗钱状聚集,使沉淀的速度加快。影响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因素可以是红细胞本身的,也可以是血浆成分改变,或体温升高的因素造成的。

参考值: 男:0 - 15 mm/h 女:0 - 20 mm/h

临床意义: ESR减低无意义

1.生理性↑:儿童、月经期、妊娠>3个月、老年人、1%健康者

3. 病理性↑:①各种炎症导致高热、风湿热、活动期的风湿或结核病;②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心梗、大手术后;③恶性肿瘤 (良性瘤正常);④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⑤心内膜炎、肾炎、肝硬化、严重贫血、SLE等。

五、血型与配血

血型是各种血液物质的遗传标志.(血液成份的遗传性多态标志)鉴定血型可用于输血,器官移植,法医鉴定,亲子鉴定和考古.主要介绍与临床有关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鉴定

1. ABO血型的抗原抗体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种抗原,而血清中是否又存在相对应的抗体所决定的.将ABO血型分为四型

ABO血型鉴定:

直接试验:标准抗A、抗B血清鉴定被检者RBC上的相应抗原

间接试验:标准的A型及B型RBC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加用O型血清主要用于检出抗原性较弱的AX亚型,以免误认为O型;加用O 型RBC在于检出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ABO血型系统无关的RBC异常抗体。若被检者血清与O型RBC凝集表明其血清中可能含有非典型的冷凝集素或自身抗体,需进一步鉴定。

(二).Rh血型系统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macaca rhesus)的红细胞免疫家兔所得的血清能与85%白人红细胞起凝集反应,当时认为人的红细胞与恒河猴的红细胞有相同的抗原,命名为Rh血型。

1. Rh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

抗原主要有C c D d E e六种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通常将红细胞上有D抗原者称为Rh血型阳性,而红细胞缺乏D抗原者称为Rh血型阴性。抗体有抗D抗d抗C抗c抗e五种,其中以抗D抗体常见,且免疫性最强。Rh抗体大多数是通过输血或妊娠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性抗体,都由D抗原引起。我国Rh阳性常见。

抗原主要有C c D d E e六种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通常将红细胞上有D抗原者称为Rh血型阳性,而红细胞缺乏D抗原者称为Rh血型阴性。Rh血型系统的鉴定

采用正定型:用已知的标准抗血清检测红细胞上的抗原。

3.

2. 临床意义:

Rh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不会发生Rh血型不和。

(1)病人输入 Rh阳性血液后便可刺激病人产生免疫性抗体,当第二次在接受血液时即刻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2) Rh阴性母亲孕育胎儿,第一胎多不发生溶血反应,但第二次孕娠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若孕妇原曾输入过Rh阳性血液,则第一胎即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三).交叉配血试验

1. 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必做的试验,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供血者和受血者ABO血型鉴定是否正确,以避免血型鉴定错误而导致输血后严重溶血反应;未避免输血反应必须坚持同型输血,而交叉配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此外也可检出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凝集素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主试验: 供血者红细胞 + 受血者血清;

副试验: 供血者血清 + 受血者红细胞.

2.同时注意同型血亚型间的输血反应,同型血也要认真配血.

结果判断:同型血之间做交叉配血时,主侧管与次侧管均无凝集反应,则表示配血完全相合可以输血,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有凝集时均不可输血。

1. 配血方法的选择:过去使用生理盐水配血法,只能用于无输血史者及妊娠史者,只能检出不相符的完全抗体,不能检出不相符的不完全抗体,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抗体或多次接受输血者及多次妊娠者产生的抗体大多数为不完全的IgG,应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法。

2. 临床意义:(1)输血

(2)母婴ABO血型不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3)器官移植

(4)亲缘鉴定法医鉴定及某些疾病的相关性调查

3. 为什么O型不能作为万能输血者?

(三)输血

现代输血的内容已不仅是输入自然的血液成分,它还包括以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与血液相关的制品,如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各种造血因子等.即使是血液成分,也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再输入,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先在体外对血液进行处理后在输入.例如用紫外线照射血液,分离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等后再输给患者,以达到特殊的治疗目的.此外,对现代输血的理解,除了“给予”外,还有“去除”的含义.即利用某些手段将患者血中病理成分加以去除,如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和血浆置换术等.

血液的一般检查(二)

一、白细胞计数(WBC):

(一)、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11.0-12.0×109/L

新生儿:15.0---20.0 ×109/L

(二)、临床意义:

白细胞升高或减低受占白细胞总数50-70% 的嗜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后述)。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计数时不仅仅计算各类细胞的百分比,而且要识别各类细胞的形态、发展情况和质量的变化。人类的白细胞可根据其形态、作用和染色特性的不同分成五大类。

(一)嗜中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粘附、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为机体防御和抵制病原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值:

50 - 70%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升高:

(1)生理性↑: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后)、分娩、剧劳、饱餐、疼痛、恐惧、暴冷、暴热等。

(2)病理性↑: ①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化脑、化扁、肺炎、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猩红热等;②急性内出血性疾病:如脑溢血、肝脾破裂、宫外孕等;③中毒性疾病: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子痫、急性工业、安眠药、洋地黄、有机磷中毒等;④组织损伤或坏死性疾病:如烧伤、心梗、恶性肿瘤、大手术后等;另外:血液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移植后排斥反应、溶血等。

2.嗜中性粒细减低

病理性↓:①病毒性感染:流感、流脑、流腮、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等;

②某些细菌感染:伤寒、疟疾、黑热病、粟粒性结核等;③慢性理化损伤:放射线、抗癌药、抗甲状腺药、氨基吡啉、磺胺类药物等;④败血病骨髓失代偿期;⑤某些血液病:再障、淋白、粒细胞缺乏症、脾亢等;

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

(二)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 0.5--5 % (0.02--0.5 × 109/L)

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升高:①过敏性疾病如:变态反应、如哮喘、寻麻疹,鱼、虾、蟹、花粉、药物过敏;②血管性水肿、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③寄生虫病肠道以外较明显如:血吸虫、华支睾、肺吸虫、丝虫、包囊虫等,肠道内的钩虫较明显;④某些皮肤病、猩红热急性期(其它传染病急性期↓);⑤血液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低:①百分比计数减低意义不大,绝对值减低甚至无嗜酸

细胞见于:伤寒,副伤寒;②传染病急性感染期,恢复期可暂时↑;③休克(轻度↓)。

(三)嗜碱性白细胞

参考值: 0 - 1%

临床意义:

(1)嗜碱性粒细胞升高:①过敏性疾病;②血液病。

(2)嗜碱性粒细胞减低无意义。

(四)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有胸腺依赖(T)和骨髓依赖(B)两种,胎儿和幼儿期胸腺较为发达,所以淋巴细胞要高于成人。

参考值:

成人:20 - 40 % 儿童: 可达 50 -70 %

临床意义:

1. 淋巴细胞数量变化:

(1).淋巴细胞增多:

1. 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麻疹、风疹、流腮、传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明显↑

2. 某些慢性感染:结核病L↑但白细胞正常

3. 某些血液病:急淋,慢淋,白血病性淋巴肉瘤,再障(相对性增多)、粒缺.

4. 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

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相对性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

2. 淋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1).异型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认为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外周血中少见〈2%传单,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时或过敏原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按形态分为三型: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电离辐射,理化因子.

临床意义:

1. 病毒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

2. 输血血透与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3. 其它疾病:免疫性疾病,粒缺,放射治疗后也可出现异淋。

(五)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主要功能有三:①诱导免疫反应;②吞噬和杀灭病原体;③清理炎症反应组织和细胞等。

参考值:

成人: 3 - 8 % 儿童 :可达 9 - 15 %

临床意义:

(1)单核细胞升高: ①某些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如活动性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肝、疟疾、黑热病、腮腺炎等;②血液病。

(2)急性感染恢复期

三、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

血小板在止、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营养血管内皮,充填血管内皮缝隙,有利于微血管的完整性.

2. 微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聚集变性形成血小板栓,起暂时止血作用.

3. 表面可粘附多种凝血因子,其本身的F3因子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血小板检查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用药.

参考值: 100-300 ×109/L

临床意义:血小板 < 100 ×109/L,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 < 70 ×109/L,易发生出血;

血小板 < 30 ×109/L,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1.生理变化:

(1)正常人每天可有6-10%波动,一般清晨较低,午后较高;静脉高于外周血;经后高于经前,运动后运动中较高孕最后两个月明显减低。

(2)药物有害物质对血小板影响:长春新碱使血小板减低,抗甲亢药物在治疗三周后升高,长期接触有害气体血小板减低。

2.病理变化:

(1)减少

1 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

2 破坏亢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进行体外循环时

3 消耗增加: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增高:

血小板 >400 ×109/L,为血小板增高.

一过性增高见于脾摘除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持续性增高见于真红,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此外,慢粒,多发型骨髓瘤的早期,寒冷,运动也可见血小板增高.

四、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指单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

参考值:7.2-13.2fl

临床意义:

1. 增高

1) ITP:PLT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代偿功能良好,有新生血小板出现。

2) 化疗患者Mpv可作为观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早期指标,当Mpv增高时,说明对造血功能的抑制已经解除。

3) 妊娠的晚期、巨细胞性贫血、血栓病Mpv也增高。

2. 减低:

1)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减低性疾病:如再障、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可持续下降。

2) 急性感染性疾病:50%败血症患者减低。

3) Mpv与PLT关系:呈线性负相关,但病理情况下无此规律。

五、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变异性指标,以单个血小板体积的变异系数表示。

参考值:14.8-17.2%

临床意义:

1. PDW↑: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粒、再障、巨幼贫、巨血小板综合症、脾切除术后。

2. PDW↓;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六、血小板比容(PCT)

指压积血小板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参考值:0.18-0.22%

临床意义:

1. 当血小板较明显增高时PCT↑: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白血病早期;

PCT↓:见于再障,化疗后。

微生物常规检验项目

一、形态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不染色标本

主要是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必要时也可采用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标本涂片直接镜下观察。通常用于检查动力。对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可采用压滴法(悬滴法);对厌氧菌可采用毛细管法。

(二)染色标本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

1.单染色

用于观察细菌形态,排列,大小及简单的结构,但不能显示不同细菌间的染色性差异。常用吕氏碱性美蓝染色观察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形态;碱性复红染色观察弧菌的形态等。

2.复染色

也称鉴别染色法。既可观察细菌形态、结构,还可根据染色反应鉴别细菌种类包括:

1.革兰通过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

2.抗酸染色通过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抗酸性细菌种类较少,如:结合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

3. 特殊染色

1、鞭毛染色

2、荚膜染色

3、芽孢染色

4、异染颗粒染色用于检查棒状杆菌

4.负染色p218 15-13

指背景着色,而细菌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方法。用于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的墨汁负染法。

二、细菌分离培养

(一)标本收集、运送及处理

(二)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的种类根据其目的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

1. 营养培养基:

2. 选择性培养基:

3. 鉴别培养基:

4. 增菌培养基:

(三)细菌培养方式

1.需氧培养

需氧培养是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适合一般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适合绝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35-37℃,少数细菌例外。

2.厌氧培养

诊断学-实验诊断-实验模板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 【实验目标】 1. 掌握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2. 熟悉血细胞分析仪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3.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4.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操作】 1. 检查试剂,如试剂不足,应按要求更换试剂。 2. 启动打印机。 3. 启动血细胞分析仪并进行开机后清洗及空白计数 4. 采集末梢血标本80-100μl放入加有抗凝剂的EP管中,混匀。 5. 上机检测并打印结果。 6. 进行关机前清洗。 7. 关闭仪器。 【结果】 ——————此处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 【结果分析】 ——————此处分析一下各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凝仪及血沉仪的检测 【实验目标】 1. 掌握血凝仪及血沉仪的基本操作 2. 熟悉血凝仪及血沉仪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3. 了解血凝仪及血沉仪的工作原理 4. 了解血凝仪及血沉仪的基本结构 【操作】 一、血凝仪操作过程 1. 打开电源开关。 2. 仪器进行自检并预热。 3. 准备试剂,并将一定量的试剂放入试剂杯中预热。 4. 将一定量的血清放入检测杯中,将检测杯放入检测通道,盖上盖子,按START键, 显示器相应检测项目后会显示预热倒计时,在仪器提示音发出后加入一定量试剂,仪器会自动混匀进入检测过程。 5. 检测结束后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6. 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 二、血沉仪操作过程 1. 打开电源开关。 2. 血沉仪显示器亮。 3. 将血沉管中的血液混匀后放置到血沉仪检测通道孔中。 4. 半小时后显示器对应检测通道孔的位置会显示出检测结果。 5. 记录检测结果。 6. 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 【结果】

——————此处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 【结果分析】 ——————此处分析一下各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 【实验目标】 1. 掌握尿液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2. 熟悉尿液分析仪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3. 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4. 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操作】 1. 打开电源开关。 2. 仪器进行自检并预热。 3. 准备尿液标本并混匀。 4. 准备尿干化学试带。 5. 将尿干化学试带浸入尿样一定时间,取出,去除余尿后放到测试槽上,仪器检测到试 带并将其已送至检测部进行检测。 6. 检测完毕,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7. 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 【结果】 ——————此处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 【结果分析】 ——————此处分析一下各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完整升级版】实验诊断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撰稿人:钟宁王岩) 概论: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映、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已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和病因等客观资料(一)临床检验的进展和现状随着近几十年来医学基础学科和边缘 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核医学等,以及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等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临床检验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密切,相互交叉渗透日益深人,实验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已使临床检验逐渐从临床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间现代医学中新兴的独立的学科。配备微型电脑的各种自动化检测仪,逐步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普及应用,使临床医学检验的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己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快速的高度自动化分析;从化学定性的筛选试验发展到高精密度的定量试验;从应用常量标本一次检测一个项目发展到应用微量或超微量标本一次检验多个

项目;从必须采血标本检测发展到有些项目经皮肤就可检测的无创伤性检测方法等。大型实验室还设置电子计算机终端,以完成检验资料的处理、贮存和检索。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有关专业学科还建立起相匝的临床实验室,开展高难新尖实验项目的研究和推广,从而使检验内容更臻先进完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使临床医学检验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应用高新精尖技术最为集中的学科之一。这些变化推动临床检验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虽然同属 临床医学检验的范围但两者的研究和教学的目的各有所侧重。实验诊断学是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而检验医学则是以检验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目的。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解释疾病规律以及诊断和防治疾病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验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来判断健康状况以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检验医学则是着重在检验的仪器、试剂、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以及检验项目的开发、检验技术的思维和选择,以及检验的质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一)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全血稀释至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讲解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 某患,女,25岁 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 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 化验: RBC 3.1×1012/L RC 0.05 HGB 7.5g/L Hct 0.25% MCV 76fl MCHC 300g/L 思考题 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 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 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 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病例1讨论 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 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 (1)RBC形态检查 (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 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行鉴别 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 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 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 查体: 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呼吸急促,声音嘶哑。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RBC 4.80 ×1012/L,HGB 140g/L; MCV 96fl,MCH 30pg/L,MCHC 320g/L; WBC 12.0 ×109/L;Sg 0.72,St 0.08;L 0.19,E 0.01;PLT 320 ×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 思考题 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 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 病例分析 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

诊断学教案

湖北民族学院教案首页

教案续页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2学时) 一、概述 1、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是医师对病人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后,根据结果提出对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 2、学习检体诊断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良好的医德; ②要有良好的体检环境; ③操作要细致、精确、规范、全面而有重点;要遵循一定的体检顺序,养成良好的体检习惯; ④病情危重时,要遵循先抢救生命,后作补充检查的原则; ⑤随时复查,及时发现新的症状和体征。 二、视诊 ①全身视诊:如发育、营养、面容、表情、体位、步态、意识状态等。②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头、颈、胸、腹、四肢、肌肉、骨骼、关节的外形等。但视诊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医学知识及一定的临床经验之上。 三、触诊 (一)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 2、深部触诊法: ①深部滑行触诊法;②双手触诊法;③深压触诊法;④冲击触诊法。 (二)触诊注意事项 ①争取病人的配合;②医师与病人都应取适当的位置;③作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④强调手、脑并用。 四、叩诊 (一)叩诊方法 1、间接叩诊法(是最常用的叩诊方法) 2、直接叩诊法 (二)叩诊注意事项 (三)叩诊音(教学投影胶片-36) 1、清音:正常肺部叩诊音。 2、浊音:正常见于心脏或肝脏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异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 时,如肺炎等。 3、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异常见于肺内空洞、气胸、气腹等。 4、实音:正常见于叩诊实质性脏器如心脏或肝脏时所产生的音响。异常见于大量胸腔 积液或肺实变等。 5、过清音:临床上主要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时,如肺气肿。 五、听诊

实验诊断学(第4版)

实验诊断学(第4版) 引言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室医学结合的重要学科,通 过分析患者体内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本文将介绍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并以第4版为基础,详细讨论其中的内容。 一、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和意义 实验诊断学是指利用实验室方法和技术进行诊断和鉴定疾 病的科学。它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等实验室数据,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诊断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率,指导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治疗效果,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趋势,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二、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先进性、准确性、快速性和经济性。为了提高实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实验方法的标准化和全面性。 实验诊断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分析、免疫学检测、细胞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放射免疫测定等。这些方法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 三、实验诊断学的应用领域 实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疾病的预后评估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中的生化指标、免疫标志物和遗传物质等,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药物浓度、药物代谢产物、免疫抗体或细胞标记物等,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监测治疗效果。

在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疾病相关的标志物和遗传标记,预测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疾病相关的感染指标和免疫标志物,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防控措施。 四、实验诊断学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实验诊断学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校准、标本采集和保存、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质量控制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通过日常监测和定期参加质检,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包括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验证、试剂和标准品的选择和采购、实验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整理)实验诊断学终极版.

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白血病现象。包括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型、浆细胞型以及混合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碱性点彩红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再生加速紊乱,见于增生性贫血,骨纤维化,铅中毒等。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粒红比值G/E:骨髓中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为2~4:1。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 缺乏使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肥达反应WR:是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组织中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测定: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Ca2+,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APTT:延长见于见于血浆VIII,IX,XI因子严重减少,凝血酶原严重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DIC后期继发纤溶亢进.是检测肝素和诊断狼疮性抗凝物质的首选指标; APTT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如DIC早期,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定量凝血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g 的含量。增高:感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及长期局部炎症无菌炎症:肾病综合征、风湿热、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外科手术、月经期及妊娠期轻度增高。减少:DIC中晚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等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 time,TT):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要的时间 16~18S,较正常对照延长 3s以上为异常。时间延长:凝物质存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先天性或严重肝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DIC;抗凝系统检测;DIC诊断的确诊试验TT:延长(可由Fg减少,或FDP增高引起)FDP:增高; D-二聚体:阳性。DIC的筛选实验: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3P 实验阳性。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一期止血缺陷:指血小板和血管壁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常用筛选试验如下: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P);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血块收缩试验(CRT)。二期止血缺陷:指凝血和抗凝血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常用筛选试验如下: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P);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血块收缩试验(CRT)。外源性凝血途径:当组织和血管损伤后,TF 释放、Ⅶa 激活形成复合物(TF-FⅦa),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内源性凝血途径:当血管壁损伤后,Ⅻa 激活到形成复合物(FⅧa-Ca2+-FⅨa-PF3),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抗凝血系统:指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它们对血液中被激活凝血因子能进行灭活。蛋白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人进食糖类后血糖会暂时升高,0.5~1小时后升到最高峰,但不超过8.9mmol/L,2小时后回到空腹水平。糖尿病病人及糖耐量异常者则不遵循此规律,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 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称为细胞管型。颗粒管型:是由肾实质性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

西医诊断学实验诊断讲稿

第四单元实验诊断 总论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多专业的边缘性学科,是临床医学在诊断治疗、予后判断和预防方面必不可少的实用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不断发展,使检验医学的面貌日新月异,已从化学定性的筛选试验发展到高度精密的定量试验;使手工操作发展为高度自动化分析,以及检验用血的微量化,目前实验诊断已成为发展最迅速,应用高科技最为集中的学科之一。 实验诊断学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手段,以手工操作或自动化分析方式,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进行检查,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及其它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便能起到下述重要作用: 1. 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2. 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3. 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4. 所涉及到的操作手段对开展医学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复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外,主要要求重点掌握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了解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这些检验项目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血液的一般检查(一) 一、红细胞计数 (一)参考值: 男: 4.0-5.5×1012/L 女:3.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二)临床意义: 1.红细胞升高: (1)相对↑:由于血液浓缩造成,及时补充水可纠正。见于: 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造成的失水现象,如多汗、多尿、腹泻等;②甲亢危象造成的失水现象,如多汗;③糖尿病铜症酸中毒;④其他如严重烧伤、禁食、绝食、上吐下泻、长跑、剧劳大汗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均可使机体脱水使血液浓缩。 (2)绝对↑:由于缺氧而造成,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缺氧与RBC升高呈 正比绝对升高可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①生理性:新生儿、高山居民、长跑、劳动后出汗等;②病理性:肺心病、梗塞性肺气肿、紫绀性先心、慢性心脏病等;③另: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绝对增多,但非缺氧所至,目前认为是骨髓的一种良性增生。 2.红细胞减低: (1)生理性:①高龄孕妇 (5个月以后);②生长期儿童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第四篇实验诊断 第一章实验诊断学概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医院检验科(或实验诊断中心)的专业设置;医学检验(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景 熟悉:实验诊断的作用与检验项目的利用;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影响因素;检验结果的报告方法与结果分析;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教学内容 一般介绍: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医院检验科(或实验诊断中心)的专业设置;临床检验的进展与现状;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应用范围及学习要求 详细讲解: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影响因素;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三)重点讲解: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何为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第二章血细胞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血液一般检 查)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血细胞自动化分析的历史发展;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原理 熟悉:血细胞分布直方图的临床应用;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参数的参考值;相关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在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上的应用掌握: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参数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般介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类型;血细胞自动化分析的原理;细胞分布直方图 详细讲解:红细胞相关参数(MCV,MCH,MCHC,RDW)的临床应用 重点讲解:血常规分析的重要参数及其临床应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三章尿液常规检验与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液一般 检查)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尿液组成及性状与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尤其是泌尿系统的关系;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原理;尿液干化学分析各测定项目的测定原理(二)熟悉: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西医诊断学教学设计

西医诊断学教学设计 介绍 西医诊断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西医诊断学教学设计的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本方案的教学目标包括: 1.帮助学生掌握诊断学相关基础知识,如病因、病理生理等; 2.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和专业诊断技能;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处理复杂的医学数据。 教学内容 本方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知识 诊断学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常广泛,包括中医、西医等各种诊断方法和技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教学: 1.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等; 2.临床诊断基础知识,包括病史采集、症状分析等; 3.各种诊断技术,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 4.多学科综合诊断,如内科学、外科学等。

实践技能 西医诊断学的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包括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和诊断技术操作。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1.模拟临床环境,提供真实病例进行学生操作和诊断练习; 2.定期进行模拟病例诊断演练,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鼓励学生参与真实医疗实践,提高实践技能。 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医疗实践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提供小组诊断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操作; 2.定期进行模拟团队协作实践,加强学生的沟通技巧; 3.鼓励多学科合作和跨学科交流,提高医疗团队的协作效率和质量。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讲授式教学,以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2.问题导向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 3.模拟病例练习,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4.PBL(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数据 处理能力; 5.群体辩论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诊断学》说课教案

《诊断学》课程说课讲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讲的是《诊断学》课程说课,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我们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课时间是第二、三学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两学期总共安排课时为120节次. 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施过程、教学考核、教学效果、改革思路等7个方面来阐述。一、本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是怎样一个定位?我们先来看一下针对三年制大专学生的岗位调研:我校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一步深造。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健康教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要承担上述任务,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的课程除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还包括我们的诊断学。刚过岗位调研,我们明确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定位,那就是《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课程作用是学习诊断的原理、原则及方法,学会采集分析人体资料,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课程定位、性质和课程作用也是与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相符的,那就是:培养出服务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二、明确了课程定位,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首先,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 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有分为三个层次: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表及诊治;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及健康指导;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健康指导能力,规范运用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对危、重症患者初步处理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实验诊断学 一、课程简介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涉及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专门讲授用实验室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分析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也为科学研究、预防疾病、健康普查和遗传咨询等提供实验依据。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实验诊断学,着眼于“掌握”和“了解”两个层次,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正确采集、保存和送检标本的方法,掌握各项检验的适应症,熟悉检验项目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其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并能运用这些检验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学习其它临床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 1.概论 掌握内容:临床实验室常用试验的分类、特征与应用;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分析。 了解内容:当前实验诊断学的发展趋势,实验诊断的应用范围。 2.血液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掌握内容: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检测,红细胞形态学参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着色反应异常、红细胞中出现结构异常和红细胞分布异常),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核象变化、棒状小体和异型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适应症、检查内容、临床意义);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物酶、酯酶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糖原染色、铁染色);铁代谢试验;叶酸与维生素B12 代谢试验;溶血性贫血的相关试验(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免疫性溶血检验、红细胞膜缺陷检验、红细胞没缺陷检验、异常血红蛋白检验);ABO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临床意义。贫血的分类及常见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特点;髓系肿瘤的实验诊断策略;淋系肿瘤的实验诊断策略;常见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实验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 了解内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计数;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大小、血小板分布异常,灰色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骨髓细胞学检查应用评价;骨髓和血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白血病相关基因检验(PML-RARA 融合基因、BCR-ABL 融合基因);Rh 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策略;常见白血病良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常见成熟淋巴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 自学内容:白血病相关基因检验(RUNX1 融合基因、CBFB-MUH11 融合基因、FLT3 串联重复、MLL 基因重排);假性佩尔格尔-休特异常;HLA 抗体及分型试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混合表型白血病的实验诊断;前体淋巴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 3.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掌握内容:凝血因子检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凝血功能试验(血浆抗凝血酶、血浆蛋白C 与蛋白S、血浆肝素、血浆狼疮抗凝物、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常见筛查试验的结果判断与临床应用;通过筛查试验对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分类;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抗栓和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了解内容:初期止血试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实验、出血时间、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自身抗体);凝血因子检验(单个凝血因子促凝血活性、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 124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备课讲稿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第一章 1.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 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 2.灵敏度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3.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4.参考值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5.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检测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 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90g/L:轻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 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 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 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 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 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 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 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 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 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蓝色颗粒。对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μ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卡波特环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 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 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 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 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 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 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 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计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 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 ×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 由u1换算成l 数据处理: rbc: ×l0/l 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 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 血 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 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3、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 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实验诊断学实验 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测定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2、掌握红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验仪器:试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计 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离子(fe3+),血红

(完整word版)诊断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发热

•诊断学是 论述诊断 疾病的基 础理论、 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 法的一门 学科. •诊断学是 医学教育 中从基础 过渡到临 床的桥梁 课程,是 临床各专 业学科的 重要基 础。 •诊断学是 培养医生 的临床实

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常见症状与体征 •问诊 •检体诊断 •实验诊断 •心电图检查、X线诊断、超声波检查 •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三、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指在患病状态下,病人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胸痛、恶心、眩暈等。 •体征是指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发现的异常表现,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四、问诊 问诊是以对话方式向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情或健康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五、检体诊断 •检体诊断医生应用自己的感官(如眼、耳、鼻、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如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等),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查找机体正常或异常,对其健康状态和病情进行评估后提出的临床判断. 六、实验室诊断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试验方法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的病理型态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再结合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七、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将被检者心电活动用心电图机描记下来的曲线图即心电图 八、诊断的种类 病因诊断根据致病以素所作出的诊断,它能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以素和疾病的本质 病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的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均能提出明确的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时器官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诊断 九、基本要求 ●独立问诊、系统体检 ●熟悉检验、 ●熟悉心电图机、了解B超、X线检查 ●系统整理 ●病历书写 ●初步诊断 十、注意事项: ✓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 ✓必须建立客观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 ✓最后,培养良好的医生素质也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十一、最终目的: 睁眼会看举耳会听伸鼻会嗅开口会问抬手会查静心会想提笔会写 第一节发热 一、发热的定义

西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一单元症状学 特点 内容又散又多,不宜记忆 所有临床课的基础 与各系统疾病密不可分 应对措施: 抓住重点 理解记忆 分析和应用 方法: 边听课边笔记 边做题边看笔记 成功=重复 内容 一、症状学 二、问诊 三、检体诊断 四、实验室检查 五、心电图 六、影像诊断 七、病历书写 概念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1.发热 2.头痛 3.胸痛 4.腹痛 5.咳嗽、咳痰 6.咯血 7.呼吸困难 8.水肿 9.皮肤黏膜出血 10.恶心、呕吐 11.呕血、便血 12.黄疸 13.意识障碍 14.抽搐 发热 要点: 1.发热的病因 2.发热的临床表现

3.发热的问诊要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二、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39~40℃ 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 >39℃ 波动范围>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败/湿/结/脓)拜师结盟。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诊断学讲稿

第四章常见症状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等;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有的体征患者自己能感觉到,医生也能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发热、水肿等。 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症状上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但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第一节发热 [概念] 正常人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发热(狭义):致热原作用,使体遍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遍升高。 •过热:体温中枢受损、散热障碍或产热异常导致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相应的调定点,为被动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发热: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导致体遍升高,是暂时性的。 •发热(广义):体遍超过正常水平。 [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不明原因 (一)感染性: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二)非感染性: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常可 引起发热。 常见于: 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 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痫,—般为低热 5.体遍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直接损害体遍调节中枢,使体遍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 动。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常伴有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三)不明原因:如感染后低热: 1).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体遍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 2).真季低热,多见于幼儿,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3).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彳氐热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