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5cm

B. 10cm

C. 15cm

D. 25cm

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A. 缩小、正立的虚像

B. 放大、正立的虚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放大、倒立的实像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A. u<f

B. f<u<2f

C. u=2f

D. u>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2cm B. 2cm<f<4cm

C. 4cm<f<5cm

D. 5cm<f<8cm

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

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

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

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

F

F

F F F

F

F

F

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

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 刻度线处,

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 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

焰的 、 的 像。

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乙视力。则通常情况下, (选填“甲” 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 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

的焦距更 。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大约在 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 外,以避免 干扰。 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 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 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 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共14分)

21.(6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22.(4分)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F

23.(4分)在下列方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四、探究与创新题(共24分)

24. (4分)小红的爸爸是近视眼,要戴近视眼镜矫正;爷爷是远视眼,要戴老花眼镜矫正。爸

爸和爷爷的眼镜外形一模一样。有一天,两只眼镜放在一起无法判别,于是小红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来辨别。请你帮小红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栏。

用手触摸眼镜名称镜子类型判断依据近视眼镜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

观看报纸眼镜名称镜子类型判断依据近视眼镜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

25.(6分)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e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点时,屏上出现

的像最大;

(2)蜡烛放在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3)蜡烛放在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

(4)蜡烛放在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26. (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

烛焰的(选填“实”或“虚”)像。

(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选填“C”、“D”或“E”)处

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 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 位置 (选填“能”或

“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27. (4

28.(5分)给你一副老花镜、一把刻度尺、一张白纸片,请你在晴天里测出它的度数,完成下列简要实验步骤:

① 把老花镜的一块镜片 着太阳光,移动镜片后面的白纸片,直到上面出现一个 、最亮的亮点。

② 测出小亮点到镜片的距离即 。 ③ 由D = 100Φ= 求出这块镜片的度数。

④ 换用另一块镜片, ,可求出另一块镜片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4.凸透镜,焦点。 15.ABC ,DE ,BD ,CE 。

16.缩小,倒立;放大,倒立;放大,正立,虚。 17.甲,甲,短。

18.无限远,10 cm ,25 cm 。 19.大气层,大气层。 20.小,大。 三、作图题 21.略。。 22.略。

23.提示:凹透镜,凸透镜, 四、探究与创新题

24.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字变小,字变大。 25.呈现在光屏中央;d ,a ,d ,e ,放大。 26.(1)倒立,缩小,实。(2)D 。(3)能。

27.(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等。 28.① 正对,最小。

② 焦距f 。 ③ 。 ④ 重复前面的步骤。

100 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编号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 小丽同学拍了一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5cm B. 10cm C. 15cm D. 25cm 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A. 缩小、正立的虚像 B. 放大、正立的虚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放大、倒立的实像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围是() A. u<f B. f<u<2f C. u=2f D. u>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2cm B. 2cm<f<4cm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A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单元测试题(A) (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别学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有1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③Al(OH)3 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4.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5.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B.Cu2+C.Al3+D.Mg2+ A.AlO 2 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8.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 、、、、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 Na SO MgCl FeCl Al SO NH SO 2422243424是 A.Ba(OH)2B.H2SO4C.NaOH D.AgNO3 9.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A.Cu、Fe3+B.Fe2+、Fe3+C.Cu、Cu2+、Fe D.Cu、Fe2+、Fe 10.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5cm 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 A. 缩小、正立的虚像 B. 放大、正立的虚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放大、倒立的实像 7.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7题图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 所在的范围是( ) A. u <f B. f <u <2f C. u =2f D. u >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D.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是( ) A. f <2cm B. 2cm <f <4cm C. 4cm <f <5cm D. 5cm <f <8cm 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二、填空题 9题图

集合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高一数学集合测试题 总分150分 第一卷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1.下列集合的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实数集可表示为R ; B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可表示为{} (,)0,,x y xy x R y R ≤∈∈; C .集合{}1,2,2,5,7; D .不等式14x -<的解集为{}5x < 2.对于{,(3)0,(4)0,x x Q N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4 B. 3 C. 2 D. 1 3.集合{},,a b c 的子集共有 ( ) A .5个 B .6个 C .7个 D.8个 4.设集合{}{}1,2,3,4,|2P Q x x ==≤,则P Q =( ) A .{}1,2 B .{}3,4 C .{}1 D .{}2,1,0,1,2-- 5.下列五个写法:①{}{}00,1,2;∈②{}0;??③{}{}0,1,21,2,0;? ④0;∈?⑤0??.=?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全集{}{}|09,|1U x x A x x a =<<=<<,若非空集合A U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9a a < B .{}|9a a ≤ C .{}|19a a << D .{}|19a a <≤ 7.已知全集{}{}1,2,3,4,5,6,7,8,3,4,5U A ==,{}1,3,6B =,则集合{}2,7,8C =是( ) A .A B B .A B C .()()U U C A C B D .()()U U C A C B 8.设集合(]{} 2,,|1,M m P y y x x R =-∞==-∈,若M P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m ≥- B .1m >- C .1m ≤- D .1m <- 9.定义A-B={} ,,x x A x B ∈?且若A={}1,2,4,6,8,10,B={}1,4,8,则A-B= ( ) A.{}4,8 B.{}1,2,6,10 C.{}1 D.{}2,6,10 10.集合{}{} 2 2 ,1,1,21,2,34,A a a B a a a =+-=--+{}1,A B ?=-则a 的值是( ) A .1- B .0或1 C .0 D . 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含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 A.硅酸钠溶液B.石灰水C.氯化钡溶液D.氯化钙溶液2.工业盐酸常呈黄色,其原因是 A.Cl-被空气中的O2氧化 B.混有可溶性杂质如Fe3+ C.溶有Cl2D.HCl在溶液中呈黄色 3.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次氯酸钙B.氯化钙C.次氯酸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5.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A.钠元素B.氯元素C.碘元素D.铁元素 6.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NO3B.FeCl2C.Na2SO4D.AlCl3 7.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NH3B.N2 C.N2O3 D.HNO3 8.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B.BrO3->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D.Cl2>BrO3->C1O3->IO3- 9.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10.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二.填空题(14分) 11.防治碘缺乏病的碘添加剂是KIO3(如加碘盐),可用盐酸酸化的KI淀粉混合液检验食盐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及答案.docx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试题1: 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 .潜望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试题2: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试题3: 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 砖 D.冰三棱镜 试题4: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小孔成像 B.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 C.影子的形成 D.太阳灶 试题5: 一束光线跟水面成450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是 ( )

A.等于900 B.小于900 C.大于900 D.1800试题6: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试题7: 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试题8: 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试题9: 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 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 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试题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 试题11: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集合基础知识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集合单元测试卷 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法;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理解。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的集合;理解空集的含义;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其区别联系。 基础知识: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下列经典例题中 例2 (2)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_______ ;正整数集______、______;整数集_____; 有理数集_______ ;实数集_________。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及意义:如: }12|{2++==x x y x A ;}12|{2++==x x y y B }12|),{(2 ++==x x y y x C ; }12|{2++==x x x x D ;},,12|),{(2Z y Z x x x y y x E ∈∈++==; (4)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φ和}{φ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2)交集}{________________B A =?;并集}{______ __________B A =?; 补集_}__________{_________=A C U (3)对于任意集合B A ,,则: ①A B ____ B A ??;A B ____ B A ??;B A ____ B A ?? ②U A C A ?= ,U A C A ?= ,()U C C A = . ③()()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金属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Word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2湖南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2.(2012江苏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 3.(20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 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 4.(2011·湖北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5.(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6..(2012四川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2011·山东枣庄)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是三(1)班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 1.三(1)班共有学生69人。() 2.三(1)班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的人最少。() 3.三(1)班语文及格的人数比数学及格的人数要少。() 4.语文成绩良好的人数比数学成绩良好的人数多2人。() 5.三(1)班语数都及格的有6人。() 二、下面是小猴、小兔、小狗摘的水果记录表。(每题4分,共12分) 1.小兔摘的()最多,()最少。 2.()摘的橘子最多,()摘的桃最少。 3.小狗一共摘了()个水果。 三、某商场今年6、7月份家电销售情况如下表。(每题3分,共15分)

1.7月份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多?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少? 2.这两个月电视机的销售量相差多少台? 3.这两个月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好?一共有多少台? 4.从6月份到7月份,()的销售量增加得最多,()的销售量减少了。5.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8月份你会怎么进货?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438÷6=△908÷3= 400÷9=△553÷5= 五、下面是三(1)班同学动手操作的得分情况。(1题6分,4题4分,其余每空2 分,共18分) 第一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杨涛刘刚沈阳黄楠 成绩96889778 第二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陈新张力李欢夏天 成绩75949691 1.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2.第一组得优的有()人,及格的有()人。 3.第二组得优的有()人,得良的有()人。 4.如果三(1)班一共有这样的9组,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2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 16分) 三(1)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304510 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451540 1.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4套试卷】第9章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测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第9章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1. . (1)小刚买了( )种文具,小娜买了( )种文具,两人一共买了( )种文具。 (2)两人买的相同的文具是( )。 2. 把他们爱吃的水果填在下面圈里合适的位置。 两人都爱吃的水果有( )种。 3.三(1)班有25人订了《数学王国》,有18人订了《作文天地》,其中有9人两种杂志都订了,没有一种都不订的。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4.“六一”前夕,同学们组织开联欢会,第一小组有16人。 如果有3名同学两个节目都不参加,两种节目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5.三(3)班有28人去过西湖,有2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9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3)班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 1. (1) 4 4 6 (2)橡皮和铅笔 2. 梨香蕉李子苹果枣桃草莓葡萄 2 3. 25+18-9=34(人) 4. 16-3=13(人) 10+9-13=6(人) 5. 28+20-9=39(人)

人教版人教新版三年级上学期《第9章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 ―、细心读题,谨慎填写。(每空2分,共16分) 1.明明排队,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列小朋友共有( ) 人。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 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 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三(1)班一共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从《漫画大王》和《红树林》中至少选一种订购,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看下图回答问题。 (1)一共调查了()人。 (2)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 )人。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 3 B. 5 C.7 D.9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D.9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D.9 4.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3 C.4 D.6 5.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 )人。 A.15 B.13 C.10 D.9 三、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共12分) 1.在圈中填上合适的数。(5分) 2. 4的乘法口诀得数有( )个,6的乘法口诀得数有( )个。(2分) 3.4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得数?(5分) 四、认真读题,快速解答。(共21分)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以及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 )1.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①延性②展性③导电性④传热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 )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镁在氧气中燃烧 C.碳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空气中燃烧(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球墨铸铁铁 B.氧化锌 C.不锈钢 D.硅钢( )4.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0.3%~0.6% B.O.5%~2% C.2.0%~4.3% D.1%~2% ( )5.在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A.仅与空气接触 B.仅与水接触 C.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D.不与空气和水接触( )6.以下列矿石(括号内为各种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原料,通过高温冶炼制取金属,在所产生的废气中,对 空气造成污染较少,并不易造成酸雨危害的是 ( )7.下列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Fe B.Fe2O3 C. FeO D. FeS ( )8.在下列铁的化合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S-32]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 )9.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铁矿石反应冶铁,在这个反应 里,CO作 2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10.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 B.不锈钢所含主要元素有Fe、Cr、C、Ni等 C.铁能跟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 ( )11.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铁有银白色光泽,铁属于黑色金属 B.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钢铁”多为铁合金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地壳中的铁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12.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 000,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 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Fe-56] A.1 B.2 C.3 D.4 ( )1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砂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 )14.为了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涂油②刷油漆③保持干燥④镀上其他金属⑤烤蓝⑥ 包塑料布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4Fe+3O 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 C.3CuSO4+2Fe=Fe2(SO4)3+3Cu D.Fe+H2SO4=FeSO4+H2↑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 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 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 )16.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3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 1.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 C.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D.发散光束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答案:B 解题思路: A: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该选项错误。 B:凸透镜的焦距越短,越早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即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故该选项正确。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若不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后,光线不一定会聚于焦点。故该选项错误。 D:必须是过凸透镜焦点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故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如图是需井中所使用的需灯,优点是光束射出去后非常集中,几乎相当于平行光,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则关于该灯头的镜头镜片和小灯泡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焦点上 C.凹透镜,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焦点上 答案:B 解题思路: 矿灯的灯泡发出的光是从一点出发的发散光束,经过镜头镜片后变成平行光,说明光束的发散程度减小了,即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镜头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可知,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束,故灯泡应该位于焦点位置。B 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 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 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 中后整个液体变 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 同温度下的运动 情况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 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 隙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

最新-实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实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易错易混点)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 D 2、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 B. 2 π C. 13 D. 12 3.(易错易混点)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9±= B 、 33-=- C 、39-=- D 、932=- 4 的绝对值是( ) A .3 B .3- C . 1 3 D .13 - 5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 2x ≥ B . 2x > C .2x < D .2x ≤ 6、若x y , 为实数,且20x +=,则2011 x y ? ? ?? ?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7、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当输入的x 为64时,输出的y 是( ) A 、8 B 、22 C 、32 D 、23 8.设0 2a =,2 (3)b =- ,c =11 ()2 d -=,则a b c d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A .c a d b <<< B .b d a c <<< C .a c d b <<< D .b c a d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9、9的平方根是 .

10、在3,0,2-,2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11、(易错易混点)3a =-,则a 与3的大小关系是 12小的整数 . 13、计算:=---0123)( 。 14、如图2的点是 . 15、化简:32583-的结果为 。 16、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 b a b a -+,如3※2= 52 32 3=-+.那么12※4= . 三、计算题 17、(1)计算:0133??- ???.(2)计算:1 021|2|(π(1)3-?? -+?- ??? (每题8分) 18、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每空2分) -7, 0.32, 13 ,0,π,0.1010010001… ①有理数集合{ … } ②无理数集合{ … } ③负实数集合{ … } 19、求下列各式中的x 。(每题5分) (1)x 2 -4x+4= 16; (2)x 2 -12149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