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各国网络部队

揭秘各国网络部队
揭秘各国网络部队

揭秘各国网络部队

5月25日,中国国防部证实,广州军区为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建立了“网络蓝军”。消息一出,西方舆论又掀起一片质疑之声:这个“网络蓝军”是否是中国的网络部队,其成立目的是不是对他国实施网络攻击?

其实,一些国家拥有自己的网络部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美军就对伊拉克使用了网络战的手段。如今,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加强网络战的攻防实力,构建各自的“网络威慑”。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于这一新趋势也密切关注。

当今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社会领域,也影响到军事领域,“网络军事化”已渐渐走到台前来。

新闻背景:解读“网络部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便像一只无形的手伸向社会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的网络甚至成了无所不能的代表。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网络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如果说网络黑客的破坏与干扰还只是个体威胁的话,那么美国建立网络战司令部已将这种威胁升格为一种国家行为。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向伊拉克派出特工,将伊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含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美国对伊实施战略空袭前,美特工用遥控手段激活了这些芯片中的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伊防空C3I系统失灵。这次行动打开了世人的眼界,使人们开始重视网络战。大致从这时开始,网络安全开始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美国率先在全球开启网络较量

资料图片:美军网络战司令部内景

2009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四年任务使命评估》,将“网络中心战”列为美国的“核心能力”。

紧接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全国网络安全状况开展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并宣布设立“网络沙皇”这一职位,负责统管国家网络安全事务,为未来网络战做准备。5月29日,美军战略司令部对媒体宣布,他们正在征召2000-4000名士兵,组建一支网络战“特种部队”。

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创建网络战司令部,网络司令部将对美军现有的网络作战力量进行整合。

2010年5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网络战司令部正式启动。该司令部于10月全面运作。网络战司令部隶属于美国战略司令部,而后者是一个将空间、信息对抗和进攻打击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执行空间和全球打击、全球范围内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任务的一个机构。这表明美国将网络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作战方式来看待。

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作为一个整体空间内的网络战,实际上成为第一种全球性的战场。而美国组建网络战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打击“敌对国家和黑客的网络攻击”。为了这一目的,美国必然要在网络上展开进攻。

美国占有该领域的诸多优势

2007年8月10日,德国柏林附近的一个前苏联空军基地,1000多名电脑黑客来到这里参加为期4天的“2007黑客交流大会”(Chaos Communications Camp 2007),用最新的开发和安全工具交流着软件等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黑客可都是顶级高手。

一是美国作为网络发源地,成为全球应用最多、普及最广的因特网的起源地。

二是控制技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处理器的技术一直掌控在美国手中。

三是拥有最完善的网络。目前,美国拥有庞大的网络系统,仅仅国防部网络系统就有700万台电脑,运营有1.5万个计算机网络。其中,与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巡航导弹和后勤等有关的网络就高达170多个。美国的网络技术可以说是全球最成熟的。

四是拥有最强大的网络支持系统。全球13个域名根服务器中,唯一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另外12台中有9个在美国,1个在英国,1个在瑞典,1个在日本。美国还控制着网络连接需要的卫星和海底电缆。网络信息流的节点基本上都由美国控制。

五是雄厚的财力支持其持续领先。去年美国宣布组建网络战司令部后,一家美国军火巨头公司的官员曾说,美国政府在网络安全上的支出每年高达约100亿美元。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

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网络领域的结构重心是向美国一方倾斜的,美国有能力也有资本维护其网络霸权。

抵御“网络威慑”让北约重拾生存的理由?

资料图:美军网络战指挥中心

11月9日至20日,北约成员国的首脑们齐聚里斯本,为这个冷战“遗产”、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集团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会议最终通过的“战略新构想”耐人寻味,网络战被堂而皇之地纳入北约新任务。首脑们信誓旦旦,到2012年前要将北约“计算机应急响应能力”提升为“全面作战能力”。

“冷战”的结束使北约似乎忽然间迷失了自身继续存在的意义。十年前,它的领导者们费尽心思为北约寻找新任务,让这一失去对手的“战舰”摇身一变成为“世界警察”,北约的“战斧”由此伸向欧洲以外。十年后的今天,北约再次“转型”,所不同的是,它已不再满足于在陆海空天逞强,而将“战斧”伸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网络空间。

美国并非是在演“独角戏”。在美国的“模范”带头作用下,世界各国似乎不约而同地都嗅到了来自网络领域的危险,纷纷“招兵买马”扩网军,以维护本国网络安全。“网络建军潮”在全球范围悄然兴起。韩国要建网络战略司令部,印度要招募黑客组建网络部队的消息不绝于耳,伊朗首设互联网警察打击网络间谍,北约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北约将网络安全纳入其未来十年的任务清单。

日本自卫队将组建“网络部队”

新华网2010年1月1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决定,在2011年度建立一支专门的“网络空间防卫队”,以防备黑客攻击,加强保护机密信息的能力。

据日本《读卖新闻》1日报道,“网络空间防卫队”计划设置于自卫队指挥通信系统部之下,初期人数约60人。这支“网络部队”负责收集和分析研究最新的病毒信息,并进行反黑客攻击训练。

防卫省2010年度预算中已包含总额约70亿日元(约合7525万美元)的“应对网络攻击”项目。防卫省将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筹建“网络空间防卫队”,培训具备专门知识的队员。

其重要作战指导思想是通过掌握“制网权”达到瘫痪敌人作战系统的目的。

日本在构建网络作战系统中强调“攻守兼备”,拨付大笔经费投入网络硬件及“网战部队”建设,分别建立了“防卫信息通信平台”和“计算机系统通用平台”,实现了自卫队各机关、部队网络系统的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成立由5000人组成的“网络空间防卫队”,研制开发的网络作战“进攻武器”和网络防御系统,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网络进攻作战实力。

同时,日本注重与美国联合发展,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网战”能力。

韩军网络司令部从民间招募黑客主要为应对朝鲜

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2009年7月,韩国国防部官员说,韩国军方将于2010年成立网络司令部,以提高网络作战能力,包括应对网络攻击威胁并在遭攻击后实施反击。

国防部网络司令部项目负责官员金载明(音译)说:“这个司令部将于2010年1月1日成立,预计将从同年6月开始执行全部功能。”

韩国总统府、国防部等主要机构网站2009年7月起连续遭遇大规模黑客攻击。韩国联合通讯社说,这一事件在国内引发对网络战争的恐慌。

韩国防务安全司令部发表声明说,国防部网络系统平均每天受到黑客攻击1.5万次,其中有11%“试图使用尖端技术窃取军事情报”。

韩国防部日前计划将目前500多名的网络司令部人员增加一倍,并加强其组织和功能。另有韩国媒体指出,韩军方还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网络司令部的兵力再翻一到两番,而长远计划更是要打造成一支由大将指挥、兵力数万的网络战部队。

主要应对朝鲜黑客

对于此次网战司令部的大幅扩军,韩国军方表示是为了应对来自朝鲜黑客的攻击。韩军方消息人士称,朝鲜军方正在大规模培养专业黑客人员,提升网络战能力。但以韩军目前的水平最多只能进行监控和防御。韩国《每日经济》网站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说,为了积极应对朝军的网络战威胁和执行未来网络战任务,韩国军方要达到美国网络部队作战的水平。韩国总统府则认为,即便赶不上美国的网络司令部水平,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伊朗网络部队终于“露脸”

美军的网络战平台资料图片

伊朗官方通讯社14日证实,伊朗已建立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网络部队,用于反击网络攻击并摧毁“敌人网络”。这是伊朗首次正式承认拥有网络军团。

伊朗民兵团体“伊朗动员穷人组织”负责人阿里·法兹利称,这支网络部队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伊朗军事专家组成,包括“伊朗动员穷人组织”的老师、学生和神职人员等。此前,伊朗一些官方网站遭到黑客的频繁入侵,这支新成立的网络部队将“对敌人网站发起反攻”。

今年1月,《纽约时报》曾报道过一个自称“伊朗网络军团”的黑客对“美国之音”等机构下设的波斯语网站进行攻击的消息,但当时并没有得到伊朗官方的证实。伊朗官方媒体称,由于伊朗政府等机构的网站经常受到黑客的攻击,从今年开始,伊朗开始对黑客采取行动,屏蔽大肆攻击伊朗的美国、以色列和英国媒体的网站,加大对网络的保护。伊朗首设互联网警察打击网络间谍

伊朗建首支网络部队用于攻击“敌人网络”

英国拟建英版网络司令部

由电脑专家组成的德国国防军网络战部队

英国国防参谋长戴维·理查兹告诉英国媒体,他有意模仿美国五角大楼新近设立网络司令部成立一个英国版本的网络战指挥中心。

《星期日泰晤士报》9日援引理查兹专访内容报道,在未来战争中,网络攻击将成为主要战斗武器,“正如今天的坦克和战机一样”。理查兹说,他希望英国具备网络攻击能力。

报道说,在接受专访前,理查兹刚刚参观过美国新近成立的网络司令部。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一年多前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以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安全、开展网络战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去年,战略司令部完成组建网络司令部,成为战略司令部旗下一个指挥网络战的次级司令部。

英国政府官员在过去一年间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英军加强应对网络战的必要性。去年10月,英国政府公布《国家安全战略》,将网络战列为英国今后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的同时,戴维·卡梅伦政府宣布投入额外6.5亿英镑(约合10亿美元)用于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发展军事电子防务。

先前,理查兹在就任国防参谋长后首次公开讲话中也强调,网络战是英军“优先考虑事项”。“与抱有类似想法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一起合作,我们会更积极地扩大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增加武器装备。”

印度:欲招募黑客组建网络部队

印度基于对网络技术的精通和利用网络能够达到何种战争效果的认识,坚持自主研发、军民合作的原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力求在网络技术、密码技术、芯片技术以及操作系统方面自成体系。

“闪光信使”高速宽带网络以及被称为“第三只眼”的海军保密数据信息传输网络的建成使用,将进一步增强印度军方应对未来网络战争的不对称优势。

除完善防御体系外,印军一方面将网络进攻写入作战条例,明确指出要建立能够瘫痪敌方指挥与控制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的网络体系,在陆军总部、各军区以及重要军事部门分别设立网络安全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吸纳民间高手入伍和对军校学员进行“黑客”技术培训等方式,逐步完成未来网络战的人才储备。

俄罗斯

上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信息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2002年推出《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将网络信息战比作未来的“第六代战争”。俄罗斯已经拥有了众多的网络精英,反病毒技术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遇到威胁或有需要时,这些人才和技术将能很快地转入军事用途。

以色列

在1998年就将成功入侵美国国防部的青年招入部队,并开始加大对网络作战的研究力度。在巴以冲突、黎以冲突中,以色列利用网络进攻的方式篡改网页、攻击电视台,以达到影响舆论导向的目的;侵入军方电脑窃取机密,以确定火力打击的重点目标和精确坐标;阻断敌人通信指挥系统,以掌握最佳的作战时机,这一切都是以军进行网络战真实写照。

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日前报道,澳大利亚国会高官们使用的电脑遭到黑客入侵,包括总理吉拉德、国防部长史密斯、外长陆克文在内的十多名政府高官的数千份电邮有可能被非法下载。该国媒体广泛引用一名匿名的政府官员消息称,这次非法黑客入侵事件从2月

份就已经开始,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根据从4个来源的情报依据,中国被列为怀疑对象之一。

无独有偶,法国财政部不久前亦透露,该部近两个月来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至少150台电脑被一种“木马病毒”感染,大量资料被非法下载。谁是始作俑者,财政部表示“不知”。但法国部分媒体已经找到“罪犯”:当然是“中国”,正如著名记者达尼埃尔·施纳德曼在一篇博文中所讥讽的那样:“不用找了,永远都是中国……”

在西方国家一旦出现涉外此类问题,无论是电脑黑客、雷诺汽车间谍案、李李工业间谍案,都与“中国”有关!尽管法国和澳大利亚官方都没有指定任何特定国家为怀疑对象,但两国媒体报道的方式,均使其民众得到“中国是罪魁祸首”的强烈印象。其中反映出来的某种潜意识里的定向思维,实乃耐人寻味。

媒体蓄意炒作素有传统

澳大利亚媒体热炒中国黑客入侵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3月就已经发生过该国网络运营商奥普图斯电信指控中国攻击其网络一事。事实上,仅从电脑入侵的方法和途径出发,很难确定攻击到底来自何方。但这并不妨碍该国媒体大肆攻击中国。

然而全球专家们都很清楚,在网络战中,谁是入侵者、甚至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到目前为止从技术上来说很难确认。受害者往往因缺乏足够证据而无法将指责的矛头对准某个国家或某个组织,或者某个黑客个人。尽管据《巴黎竞赛画报》引用匿名人士的“消息透露”,下载的数据有一部分是被输往位于中国的服务器。但因为真正的黑客往往躲在其他国家的服务器背后,因此匿名消息透露者亦表示,“不能据此而指责中国”。更何况,如澳大利亚一样,法国政府发言人、预算部长巴胡安代表官方已经明确声明,法国掌握的情况不足以指责任何特定国家。然而从事件被披露的一开始,如澳大利亚一样,部分法国媒体就不分青红皂白,蓄意将污水泼向中国。

为何普患“中国综合症”

首先是对中国的强烈偏见所致。这种偏见存在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如去年初美国包括谷歌在内的33个组织和公司的网络遭到攻击,美国媒体立即将矛头对准中国,尽管统计证明,在美国每年发生的数以千计的网络攻击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国人自己的“杰作”。但一些记者承认,一读到这类消息,首先想到的确实就是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变成一种本能。

其次就是从这种冷战思维延伸出来的“政治正确主义”。世界上有能力进行网络战的国家首屈一指的是美国和其他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才是中、俄、印等国,在一些媒体看来,一旦出现网络攻击、出现间谍案、出现其他种种磨擦或冲突,首先就是“中国错”。

第三个原因,就是攻击中国没有任何风险。中国的宽容却被视为某种“理亏心虚”的表现。试试攻击一下其他国家,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法国总统萨科齐将“墨西哥文化年”“奉献给”一位在墨西哥被判60年刑的法国女子(因为法国认定该女子是被冤屈的),墨西哥的回答是:取消文化年!但媒体攻击中国,则不仅没有任何风险,相反还可以提高销售量。

中国应理直气壮发展网军

中国建立“网络蓝军”又受到西方媒体的质问,但西方舆论的骚扰显然动摇不了中国加强网络防护能力的决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安全与互联网关系日趋紧密的时代,中国应理直气壮地加强捍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的能力,把中国互联网的命运从别人的手中夺回到自己的手里。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中国是互联网技术的弱国,全球互联网的根服务器一台也不在我们这里,全球域名管理中国插不上手,但在西方舆论的描述中,中国被说成互联网世界的“孙悟空”,美国及欧洲遭遇的网络袭击,攻击发起地常常被指向中国。

我们有理由怀疑,对中国的这种舆论抹黑,是美国为发展更强大网络打击能力制造的舆论铺垫。为提升本国军力而宣扬外来威胁,美国对这样的操作已经驾轻就熟,由于美国的宣传机器十分强大,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把假的说成真的,或者把一枚鹌鹑蛋夸张成鸵鸟蛋那么大。

在美国毫无节制发展互联网攻击技术的情况下,中国应毫不犹豫地发展信息空间的战略威慑力,尽管很不浪漫,但当年的“核恐怖平衡”维持了现实和平,中国如果有对网络大规模攻击的报复能力,有利于维持信息空间的稳定。这和搞防火墙完全是两回事,防火墙是条“长城”,它能防小贼,却抵御不了大军的进攻。

“中国网络威胁论”不堪一驳

自2010年初谷歌高调声称“受中国黑客攻击”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网络审查”、“黑客攻击”、“组建网络部队”等的炒作纷纭杂沓,不绝于耳。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题为《网络正确与错误:互联网世界的选择与挑战》的演讲,大谈“网络自由”,并对中国进行指责。17日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称﹐加拿大政府网站遭到前所未有的黑客攻击﹐来源追

溯到中国的伺服器,黑客取得高度机密的联邦资料﹐加至少两个重要政府部门网站被迫紧急关闭。许多媒体对这两件事进行了密集报道,“中国网络威胁论”似有再度升温之势。

其实,一直以来西方针对“中国网络威胁”的几个主要说法,或属子虚乌有,或属双重标准,都难以站得住脚。

自从2002年美国布什政府秘密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至今,各国网络战作战力量的发展速度“让人吃惊”。

军事专家分析,不久的将来,网军将成为一个独立性兵种,其重要性甚至可能会超过陆海空等传统兵种。

著名军事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著作《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所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如今,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张召忠:建立网络部队是趋势

“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发展到这一步了,军队肯定要组建相应的机构,就是按照军事变革的原则,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是引发军事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武器装备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编制体制和作战理论就会有相应的发展,另外作战的战法也会有相应的发展,所以说网络部队的建立也是符合军事变革的这个特点。”

“现在的网络战,我管它叫战略的网络战,它是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你很那找到它是从哪个地方对你发动的攻击,也很那找到发动攻击的这个人是谁,有可能是军人,也可能是老百姓,可能是成人,也可能是个孩子。还有,网络产品大部分都是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研制的,其他国家都对他越来越依赖,他有权力、有技术手段去检查你的东西。这和万丈高楼建立在沙滩上一样,所以这就非常的不安全,信息安全问题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世界各国频段划分

国际《无线电规则》广播业务频率划分表(米波、分米波) 注:Ⅰ区——欧洲、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 Ⅱ区——南、北美洲。 Ⅲ区——亚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除外)和大洋洲。

说明;1979年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修改了电际《无线电视规则》,自1982年1月1日起生效。新规则关于国际广播频率划分部分的修改如下:(1)中波广播段: 自525~1605kHz上移,成为~。东南亚五国和澳、新二国的中波广播又扩展了~1705kHz 一段,作为次要业务。 (2)短波广播段: 9MHz频段由9500~9775kHz扩展为9500~9900kHz, 11MHz频段由11700~11975kHz扩展为11650~12050kHz, 15MHz频段由15100~15450kHz扩展为15100~15600kHz, 17MHz频段由17700~17900kHz扩展为17550~17900kHz, 21MHz频段由21450~21750kHz扩展为21450~21850kHz, 新增13MHz频段——13600~13800kHz。 26MHz频段由25600~26100kHz压缩到25670~26100kHz。 (3)米波/分米波广播段: 我国米波段第1~12电视频道(~,76~92MHz和167~223MHz),调频广播频段(88~108MHz),以及分米波电视频道(470~566MHz和606~958MHz),均已列入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中,作为主要业务。只有第六频道(168~175MHz段)须与第三区可能受影响的邻国取得协议。 此外,有关620~790MHz卫星电视广播的条款无实质性修改(但应与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有关国家取得协议)。卫星广播频段(2500~2690kHz)在第三区未作修改。 (4)厘米波/毫米波广播段: 厘米波广播段在12GHz的卫星广播频段,第三区除~频段外,在~增加卫星广播频段,用于集体接受与卫星固定业务等。 此外,并划定~和~作为第三区卫星广播上行线用的频段。而14~频段也是可用频段,但须与其他卫星固定业务网路协调。 毫米波广播段将原41~43GHz卫星广播频段改为~,以保护射电天文业务。另划定~作为卫星广播的上行线用。

美国军队军衔中英对照

美国军队军衔 军衔 分6等25级: 将官5级(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6级(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准尉5级(一、二、三、四、五级准尉) 士兵3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美国军衔列表 军衔是军队中区分军阶高低的标志。军衔在军服着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军军衔设计精美,制作精良,堪称军队军衔中的精品。美军军衔分为3类11 级。军官军衔有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美军上将军衔一般授予军兵种最高军事长官。因为美国国防部长由文职官员担任,所以国防部长是不授衔的。美军中等级森严,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以此保证军队管理和作战的需求。 美国的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规定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种参谋长、战区司令官为上将;军种副参谋长、军长、舰队司令为中将;师长、航空母舰特混部队司令为少将;副师长、独立旅旅长为准将;团长、空军联队长、舰长为上校;营长、舰艇中队长为中校;副营长、舰艇分队长为少校;连长为上尉;副连长为中尉;排长为少尉。 Major general ------少将 美国陆军、空军或海军中在准将之上中将之下的军衔 Brigadier General -----准将 美国陆军、空军或海军陆战队军衔,级别高于上校,低于少将 Captain ------------上校; 上尉 上尉美军陆军、空军、或海军陆战队的经过委任授予的军衔,位居中尉之上少校之下 美军海军或海岸警备队的经过委任授予的军衔,位居海军中校之上海军少将之下 Lieutenant---------------海军上尉 a first lieutenant-------------[美]陆军[空军, 海军陆战队]中尉 a second lieutenant----------[美]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少尉; a lieutenant (of) junior grade-----------[美]海军中尉 lieutenant colonel------------陆军中校 lieutenant commander--------海军少校 lieutenant general----------------陆军中将, 海军陆战队中将

LoRaWAN正式版说明书_全球各地区频段划分

1 LoRaWAN Regional Parameters 2 Copyright ? 2016 LoRa Allian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3 4 N OTICE OF U SE AND D ISCLOSURE 5 Copyright ? LoRa Alliance, In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6 7 The information within this document is the property of the LoRa Alliance (“The Alliance”) and its use and 8 disclosure are subject to LoRa Alliance Corporate Bylaw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Policy and 9 Membership Agreements. 10 11 Elements of LoRa Alliance specifications may be subject to third pa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12 without limitation, patent, copyright or trademark rights (such a third party may or may not be a member of LoRa 13 Alliance). The Alliance is not responsible and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in any manner for identifying or failing 14 to identify any or all such third pa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15 16 This docu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are provided on an “AS IS” basis and THE ALLIANCE 17 DISCLAIMS ALL WARRANTIES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BUT NOTLIMITED TO (A) ANY 18 WARRANTY THAT TH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HEREINWILL NOT INFRINGE ANY RIGHTS OF THIRD 19 PARTIES (INCLUDING WITHOUTLIMITATION 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20 PATENT, COPYRIGHT OR TRADEMARK RIGHTS) OR (B) ANY IMPLIED WARRANTIES OF 21 MERCHANTABILITY,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TITLE OR NONINFRINGEMENT. 22 23 IN NO EVENT WILL THE ALLIANCE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F PROFITS, LOSS OF BUSINESS, LOSS 24 OF USE OF DATA, INTERRUPTION OFBUSINESS, OR FOR ANY OTHER DIRECT, INDIRECT, SPECIAL OR 25 EXEMPLARY, INCIDENTIAL, PUNITIVE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OF ANY KIND, IN CONTRACT OR 26 IN TORT,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DOCUMENT O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EVEN IF 27 ADVISED OF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LOSS OR DAMAGE. 28 29 30 The above notice and this paragraph must be included on all copies of this document that are made. 31 32 LoRa Alliance, Inc. 33 2400 Camino Ramon, Suite 375 34 San Ramon, CA 94583 35 Note: All Company, brand and product names may be trademarks that are the sol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36 owners.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分类

一、军官的军衔 现役军官军衔共设三等十级: 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专业技术军官的军衔冠以“专业技术字样”。 军官佩带的肩、符号必须与其军衔相符。 二、士兵的军衔 士兵军衔是区分士兵等级表明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士兵的荣誉。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军衔(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衔(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 初级士官(下士、中士)、 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士兵必须按规定佩带与其军衔相符的肩章、符号。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 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 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 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 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 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 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 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 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 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 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 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 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

军队中军衔和职务的对应关系

军官军衔从小到大是: 一杠一星是少尉 一杠二星是中尉 一杠三星是上尉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金色的橄榄枝加一颗金星是少将 金色的橄榄枝加二颗金星是中将 金色的橄榄枝加三颗金星是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及武警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各国军衔等级一览(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

各国军衔等级一览(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 中国军衔: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中国预备役军官军衔为3等8级:预备役少将;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美国军衔设6等25级:五星上将(战时或战后对有特殊贡献的军官才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五级准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俄罗斯军衔设7等20级:俄罗斯联邦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朝鲜军衔设5等21级:大元帅、元帅、次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特务上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越南军衔设5等17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古巴军衔设6等16级:总司令(相当于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长、军士;上等兵、列兵。印度军衔设7等20级:元帅(只在战时授予有特殊功勋的军种参谋长);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韩国军衔设5等15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日本自卫队军衔设6等18级: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阿尔及利亚军衔设6等17级: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军士长、军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英国军衔设8等19级: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法国军衔设5等20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总军士长、军士长、准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列兵。加拿大军衔设6等17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列兵。附:中国士官军衔调整为7衔级士官将有住房公积金2010年7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公布了

世界各国运营商的WCDMA UMTS频段(非常全)

世界各国运营商的WCDMA UMTS频段(非常全) Africa Operator Country Launch Date Frequency (MHz) Emtel Mauritius November 2004 2100 Cellplus Mauritius March 2006 2100 Vodacom South Africa December 2004 2100 MTN South Africa June 2005 2100 MTC Namibia December 2006 2100 Powercom Namibia March 2007 2100 Unitel Angola June 2007 2100 Globacom Nigeria December 2007 2100 Etisalat Egypt May 2007 2100 Vodafone Egypt May 2007 2100 Safaricom Kenya December 2007 2100 Libyana Libya September 2006 2100 Meditel Morocco April 2007 2100 Maroc Telecom Morocco December 2007 2100 Airtel Seychelles December 2006 2100 Areeba Sudan2006 2100 Vodacom Tanzania February 2007 2100 Uganda Telecom Uganda November 2007 2100 Econet Wireless Zimbabwe December 2007 2100 Mobinil Egypt September 2008 2100 Asia Operator Country Launch Date Frequency (MHz) BSNL Mobile India2009 2100 MTNL DOLPHIN India2008 2100 Mobitel Iraq2007 2100 Etisalat United Arab Emirates January 2004 2100 Du United Arab Emirates February 2007 2100

中国文艺兵的军衔级别

中国文艺兵军衔级别 文职干部的级别(特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9级)。特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上将军衔 1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中将军衔 2级文职干部相当于少将军衔 3级文职干部相当于大校军衔 4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上校军衔 5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中校军衔 6级文职干部相当于少校军衔 7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上尉军衔 8级文职干部相当于中尉军衔 9级文职干部相当于少尉军衔 刘敏少将我军最年轻的女少将-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王涛少将中国军人运动员中的第一名将军,目前担任八一乒乓球队总教练。 彭丽媛少将, 总政歌舞团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先后三次荣立二、三等功, 李幼容将军,总政歌舞团著名诗人、词作家 杨洪基少将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陈宝田少将总政歌舞团二胡专家

李双江少将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陈耀星、陈军父子将军,二炮文工团二胡表演艺术家,总政歌舞团青年二胡演奏家 傅庚辰少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耿莲凤少将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 马玉涛中将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刘大为中将中国美协党组书记著名军旅画家 张道兴中将著名军旅画家 李启科少将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社长, 臧东升少将全国著名作曲家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 韩静霆少将空军文艺创作室主任,专攻二胡、琵琶。儿子:雪村 古月少将原名胡诗学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克里木少将总政歌舞团维吾尔族表演艺术家享受正军级待遇叶瑾大校中国游泳队教练,在十运会上为海军夺取两枚金牌,按照规定,就能获一等功,就能晋升。即将换下两杠四星的军装,穿上一颗金星的少将军服了。 过去军队文艺界只有八一厂厂长王晓棠一位少将,也是演员出身。 相关内容 另外,此前,宋祖英是大校,25岁的时候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正师级军衔,副军级待遇,现为少将,副军级

全世界各国GSM手机频段

全世界各国GSM手机频段 GSM900/1800频段的国家有 亚洲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欧洲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非洲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未独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 大洋洲 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

中国军队军衔等级

解放军陆军军衔 (1)将官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 ②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校官 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9):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军衔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国家的武阶体制。近代军衔制度出现于15世纪的西欧。之后,经过二三百年的不断发展与传播,最终形成了现代国际上通行的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927年8月1日。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便于进行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9月首次在全军(包括现在武警部队的前身公安部队)实行了军衔制。 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2人少将军衔。以后,从1956年至1964年间,又陆续晋升了一批将军。到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总计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官军衔。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务院据此公布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装样式的决定,规定陆、海、空军和公安部队。一律佩带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我军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恢复军衔制度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0年3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 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同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由此形成了我军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度于198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

军衔大全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中国军队军衔制度

中国军队军衔制度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1 军衔等级设置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军衔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国家的武阶体制。近代军衔制度出现于15世纪的西欧。之后,经过二三百年的不断发展与传播,最终形成了现代国际上通行的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927年8月1日。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便于进行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9月首次在全军(包括现在武警部队的前身公安部队)实行了军衔制。 中国军队军衔制度- 军衔等级设置 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2人少将军衔。以后,从1956年至1964年间,又陆续晋升了一批将军。到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总计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官军衔。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务院据此公布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装样式的决定,规定陆、海、空军和公安部队。一律佩带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我军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恢复军衔制度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0年3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同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由此形成了我军完整

频率划分表

第三章世界各国及地区电视制式与频道 3.1 国际《无线电规则》广播业务频率划分表(米波、分米波) 注:Ⅰ区——欧洲、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 Ⅱ区——南、北美洲。 Ⅲ区——亚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除外)和大洋洲。 说明;1979年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修改了电际《无线电视规则》,自1982年1月1日起生效。新规则关于国际广播频率划分部分的修改如下:(1)中波广播段: 自525~1605kHz上移1.5kHz,成为526.5~1606.5kHz。东南亚五国和澳、新二国的中波广播又扩展了1606.5~1705kHz一段,作为次要业务。 (2)短波广播段: 9MHz频段由9500~9775kHz扩展为9500~9900kHz, 11MHz频段由11700~11975kHz扩展为11650~12050kHz, 15MHz频段由15100~15450kHz扩展为15100~15600kHz, 17MHz频段由17700~17900kHz扩展为17550~17900kHz, 21MHz频段由21450~21750kHz扩展为21450~21850kHz, 新增13MHz频段——13600~13800kHz。 26MHz频段由25600~26100kHz压缩到25670~26100kHz。

(3)米波/分米波广播段: 我国米波段第1~12电视频道(48.5~72.5MHz,76~92MHz和167~223MHz),调频广播频段(88~108MHz),以及分米波电视频道(470~566MHz和606~958MHz),均已列入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中,作为主要业务。只有第六频道(168~175MHz段)须与第三区可能受影响的邻国取得协议。 此外,有关620~790MHz卫星电视广播的条款无实质性修改(但应与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有关国家取得协议)。2.5GHz卫星广播频段(2500~2690kHz)在第三区未作修改。 (4)厘米波/毫米波广播段: 厘米波广播段在12GHz的卫星广播频段,第三区除11.7~12.2GHz频段外,在 12.5~12.75GHz增加卫星广播频段,用于集体接受与卫星固定业务等。 此外,并划定14.5~14.8GHz和17.3~18.1GHz作为第三区卫星广播上行线用的频段。而14~14.5GHz频段也是可用频段,但须与其他卫星固定业务网路协调。 毫米波广播段将原41~43GHz卫星广播频段改为40.5~42.5GHz,以保护射电天文业务。另划定47.2~49.2GHz作为卫星广播的上行线用。 原22.5~23GHz和84~86GHz卫星广播频段未变。 3.2 部分国家及地区电视频道与频段划分和接收机中频表 注:我国电视接收机中频标准在1982年4月修订为图像中频——38MHz,伴音中频——31.5MHz。3.3世界各国及地区采用的电视制式(见Excel文档) 3.4世界各国及地区电视频道划分表(见Excel文档)

军队各军衔的英文名称

美中军衔英文名称对照表[原创] 2007-07-16 17:50:1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U.S.ARMY 美国陆军 General of the Army (O-11)五星上将 General (O-10)上将 Lieutenant General (O-9)中将 Major General (O-8)少将 Brigadier General (O-7)准将 Colonel (O-6)上校 Lieutenant Colonel (O-5)中校 Major (O-4)少校 Captain (O-3)上尉 First Lieutenant (O-2)中尉 Second Lieutenant (O-1)少尉 Chief Warrant Officer 5 五级准尉 Chief Warrant Officer 4 四级准尉 Chief Warrant Officer 3 三级准尉 Chief Warrant Officer 2 二级准尉 Warrant Officer 1 一级准尉 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E-9)陆 军总军士长 COMMAND SERGEANT MAJOR(E-9)总军士长 (旅级单位) SERGEANT MAJOR (E-9)一级军士长(营级单 位) FIRST SERGEANT(E-8)二级军士长(连级单位 负责人) Master Sergeant (E-8)二级军士长(非负责人)Sergeant First Class (E-7)三级军士长 STAFF SERGEANT(E-6)上士 Sergeant (E-5)中士 Corporal (E-4)下士 SPECIALIST(E-4)技术军士 Private First Class (E-3)一等兵(上等兵) Private(E-2)二等兵 Basic Private(E-1)新兵U.S.AIR FORCE美国空军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O-11)五星上将 General (O-10)上将 Lieutenant General (O-9)中将 Major General (O-8)少将 Brigadier General (O-7)准将 Colonel (O-6)上校 Lieutenant Colonel (O-5)中校 Major (O-4)少校 Captain (O-3)上尉 First Lieutenant (O-2)中尉 Second Lieutenant (O-1)少尉 Chief Master Sergeant of the AirForce(E-9)空 军总军士长 Command Chief Master Sergeant(E-9)一级军 士长 Chief Master Sergeant(E-9)一级军士长First Sergeant(E-8)二级军士长 Senior Master Sergeant(E-8)二级军士长Master Sergeant(E-7)三级军士长 First Sergeant(E-7)三级军士长 Technical Sergeant(E-6)技术军士 Staff Sergeant(E-5)上士 Senior Airman(E-4)下士 Airman First Class(E-3)一等兵(上等兵) Airman (E-2)二等兵 Airman Basic(E-1)新兵

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

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

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第二次南北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获元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