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双作动器轨道车辆转向架试验台的研制

电液伺服双作动器轨道车辆转向架试验台的研制
电液伺服双作动器轨道车辆转向架试验台的研制

电液伺服双作动器轨道车辆转向架试验台的研制摘要:介绍了电液伺服双作动器轨道车辆转向架试验台的研制的用途、系统组成和测试原理。

关键词:轨道车辆动车组转向架电液伺服试验台

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转向架,转向架的装配、检测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舒适性、稳定性甚至安全性。这就要求设计一套静载模拟试验设备,在转向架未与车厢组装前,模拟车厢的状态,对转向架进行预压,以期在转向架组装前,将可能的问题发现。提高组装的成品率,使每列动车组更舒适、更安全。

1 设备组成

总体结构(见图1)。

1.1 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机部分、转向架支撑及称重平台和伺服油源。

其中主机包括主立柱、横梁、辅助导向立柱、伺服作动器、压梁和有充气功能的压头组成。

1.2 电气及气动控制系统

电控系统包括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和强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 组成部分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5 第3,4 节 授课班级14城轨13 课次第10 次课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 2 学时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 习题课□其他□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教学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教学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课后作业 与思考题 P112 三—3 教学后记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一、复习提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二、讲授新课 一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钩及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和辅助机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尽量减少风道弯曲,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车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以上海地铁为例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DC1500V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制动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ATC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适性较好 上海地铁车辆:A车—带驾驶室的拖车 B车—带受电弓的动车

电液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电液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机械电子工程10级机自103班王名洲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各类工艺过程的深入研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作为连接现代微电子技术和大功率工程控制设备之间的桥梁,已经成为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涉及流量、压力、速度、转速、位移等,能随控制信号连续成比例地控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起源于20世纪,并且经过了电液控制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以及电液伺服技术等发展阶段。电液比例技术覆盖很多工程机械,如起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液压系统,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工程简单化、高效化、信息化、安全化。[关键词] 电液控制技术控制工程机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机电一体化0.前言 在当前的形式下,电液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设机械及国防极端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以挖掘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火炮控制系统、导弹运输车中的电液控制技术则推动了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电液控制技术在机床加工、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等部门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就所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来讲,电液控制技术与其密不可分。电液控制技术的调控精密度对于机械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子计算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将电控、液压与机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新方向。 1.电液控制技术概述 1.1电液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液压技术早在公元前240年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液压技术的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许多非常实用的发明涌现出来,多种液压机械装置特别是液压阀得到开发和利用,使液压技术的影响力大增。18世纪出现了泵、水压机及水压缸等。19世纪初液压技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 其中包括采用油作为工作流体及首次用电来驱动方向控制阀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电液技术的发展加快。出现了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元件以及反馈装置等。20世纪50~60年代则是电液元件和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这些应用最初包括雷达驱动、制导平台驱动及导弹发射架控制等,后来又扩展到导弹的飞行控制、雷达天线的定位、

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仪器设备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1、50吨电液伺服作动器:2套 配可拆卸前后高精度球铰、内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轮辐式高精度负荷传感器和相应的连接件。最大试验力:±500kN;试验力测量范围与精度:4%--100%FS,示值的±1%;作动器行程:±250mm;采用美国进口MOOG 伺服阀,作动器频率:0.1-10Hz,5Hz时,振幅±2mm 2、100吨电液伺服作动器:1套 配可拆卸前后高精度球铰、内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轮辐式高精度负荷传感器和相应的连接件。最大试验力:±1000kN;试验力测量范围与精度:4%--100%FS,示值的±1%;作动器行程:±250mm;采用美国进口MOOG 伺服阀,作动器频率:0.1-10Hz,5Hz时,振幅±2mm 3、200吨电液伺服作动器:1套 配可拆卸前后高精度球铰前球铰后法兰连接、内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高精度油压传感器和相应的连接件。最大试验推力:2000kN,拉力:1000kN;试验力测量范围与精度:4%--100%FS,示值的±1%;作动器行程:±100mm;采用美国进口MOOG 伺服阀 4、50吨电液伺服作动器:1套 最大试验力为500kN、最高工作频率为10Hz、双出杆双作用,用于结构拟静力、拟动力和疲劳试验;配可拆卸前后高精度球铰、内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轮辐式高精度负荷传感器和相应的连接件;最大试验力:±500kN,试验力测量范围与精度:4%--100%FS,示值的±1%;作动器行程:±100mm;作动器频率:0.1-10Hz,5Hz时,振幅±2mm 5、组合式加载试验框架及辅具系统1套 采用Q235钢板焊接结构,整体回火去应力处理。 组合式加载框架尺寸:(长×宽×高) 6000mm×2800mm×8000mm 单品垂向加载框架最大承载试验力:1000kN 双品组合式加载框架最大垂向承载试验力:2000kN 作动器承载连接板、框架与反力地基连接的锚栓以及水平作动器与反力墙连接的水平连接板、试验力分配梁、弯曲支滚与支滚座等连接附件组成 提供钢结构框架的有限元分析报告 6、200L/min电液伺服油源系统1套 智能油源电控柜以PLC控制器为核心,与控制室中的主控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既可以本地控制又可以远程监控和操作。 油源额定流量:200L/min,采用进口德国力士乐恒压变量泵。 配有油泵电机组所必需的进回油管路、调压阀组和相应液压附件及全套电气系统。 具备温度测量、空气过滤、油位显示功能; 具有温度过限、滤油器堵塞、液位过低等自动停机或报警功能。 配有吸油滤油器和高压过滤器,油源吸油口和出油口应采用二级过滤装置(油泵吸油口过滤精度100μm,油源出口过滤精度5μm),以保证伺服阀在高清洁度的环境下工作。液压动力源能长期可靠使用并无任何泄漏。 带有独立循环过滤与冷却系统,进口冷却器。 配单输入四输出液压分油器两套 油箱至主机系统的管路以及主机上固定部分的管路采用无缝钢管连接,主机移动横梁、

电液伺服作动器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属于飞行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液伺服作动器。在现有伺服作动器的基础上,增加模态转换组件和系统背压组件实现多模态的控制转换。满足了基于飞机舵面作动架构的安全性需求。 技术要求 1.一种电液伺服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单向阀(1)、电液伺服阀(2)、模态电磁 阀(3)、模态转换阀(4)、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5)、液压作动筒(6)、两个抗气穴阀(9)、蓄能器(13)、回油背压阀(14),其中,两个抗气穴阀均为液压单向阀;回油背压阀是溢流阀,在固定的压力下打开提供油路背压;模态电磁阀(3)为两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控制口与 高压油接通,断电时控制口与回油接通;

进油口通过管路与进油单向阀(1)进口连接,进油单向阀(1)出口通过管路与电液伺服阀(2)进油口连接,电液伺服阀(2)的回油口通过管路与回油背压阀的进口连接,回油背压阀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油口连接,电液伺服阀(2)的两个负载口分别通过两条管路与模态转换阀(4)的两个进油口连接,模态转换阀(4)的第一负载口和第二负载口分别通过两条管路与液压作动筒(6)的第一油管嘴和第二油管嘴连接; 模态电磁阀(3)进油口通过管路与进油单向阀(1)出口连接,模态电磁阀(3)回油口通过管路与回油背压阀进口连接,模态电磁阀(3)控制口通过管路与模态转换阀(4)液压控制口连接; 液压作动筒(6)的第一油管嘴和第二油管嘴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两个抗气穴阀的出油口连接,两个个抗气穴阀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回油背压阀的进口连接; 蓄能器(13)通过管路与回油背压阀的进口连接; 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液压作动筒(6)内部,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5)铁芯与作动筒活塞固连,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5)线圈与作动筒筒体固连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差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7)和压差作动筒(8),其中,液压作动筒(6)的第一油管嘴和第二油管嘴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压差作动筒(8)的两个油管嘴连接,压差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压差作动筒(8)内部,压差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7)铁芯与压差作动筒(8)活塞固连,压差作动筒线位移传感器(7)线圈与压差作动筒(8)筒体固连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压差作动筒(8)内部设置有对中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其特征在于,蓄能器(13)为弹簧活塞式或气压活塞式的蓄能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模态转换阀(4)是液控的两位四通阀,在接收高压油控制时为正常工作位置,没有高压油输入时为阻尼工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电磁阀(11)、阻尼切换阀(12)以及两个高压选择阀(10),其中,

17春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总体与转向架》在线作业1

17春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总体与转向架》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指仅在构架与轴箱间设有第1系弹簧的弹簧悬挂,一般用于低、中速机车车辆。 A. 空气弹簧 B. 减振器 C. 二系悬挂 D. 一系悬挂 正确答案: 2. ()是指建筑物在线路横断面方向侵入线路的最小尺寸,也就是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 A. 设备限界 B. 车辆限界 C. 建筑限界 D. 限界 正确答案: 3. ()主要利用车辆底部超导电磁线圈电流产生强磁场,车辆运行时切割地上线圈,使之产生感应磁场。 A. 长转子短定子磁浮 B. 超导磁斥式磁浮 C. 常导磁斥式磁浮 D. 长定子短转子磁浮 正确答案: 4. DK3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纵向力的传递过程为()。 A. 轮轨间黏着车轮—>构架侧梁—>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车轴—>轴箱—>八字形橡胶弹簧—>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B. 轮轨间黏着车轮—>车轴—>轴箱—>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C. 轮轨间黏着车轮—>车轴—>轴箱—>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构架横梁—>车体—>车钩 D. 轮轨间黏着车轮—>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车轴—>轴箱—>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正确答案: 5. ()是一种车辆在特制轨道梁上运行的中运量轨道运输系统,是车辆与其专用轨道组合成一体的交通工具。 A. 地铁 B. 单轨交通系统 C. 轻轨

正确答案: 6. ()抑制从高压电源流入的电流脉动成分并设定值以限制特定频率的电流。 A. 滤波电抗器 B. 制动电阻器 C. 断流器 D. 制动斩波回路 正确答案: 7. 按照牵引电动机横向布置的轴悬式驱动的是()。 A. 轮对空心轴架悬式驱动 B. 单电机弹性轴悬式驱动 C. 单电机架悬式驱动 D. 对角配置的万向轴驱动 正确答案: 8. 自动导向系统与单轨交通系统相比的相同之处为()。 A. 客运量一样小 B. 导向机构简单,道岔动作时间短 C. 可实现无人自动运行 D. 采用高架专用轨道。 正确答案: 9. 下列选择为车辆性能参数的是()。 A. 车辆外形尺寸 B. 构造速度 C. 车钩高 D. 车辆定距 正确答案: 10. 下列选择为车辆主要尺寸参数的是()。 A. 构造速度 B. 车钩高 C. 每延米轨道载重 D. 轴配置 正确答案: 11. DK3型地铁车辆转向架垂向力的传递过程为()。 A.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轴箱->车轴->车轮->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定位销->钢轨 B.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钢轨 C.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钢轨 D.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摇枕->构架侧梁->空气弹簧->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钢轨 正确答案: 12. 车辆供电额定电压为()。 A. DC2000V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检修教学指南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器基础知识、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的检修、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的检修、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部分车辆电气设备的操作运用案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学习具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的基本组成、作用原理和主要技术性能等主要内容; (2)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辅助逆变器的检修维护; (3)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照明系统和列车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应达到的技能点 (1)能识别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说出基本部件的名称及使用功能; (2)能够初步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作业,具有运用专业工具对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列车照明系统设备等进行检修的技能; (3)初步具备列车电路故障诊断分析的技能。 3.课程的后续基础应用 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地铁车辆驾驶,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轨道车辆电气分析及故障处理等课程以及参加专业实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4轨道车结构原理(电气系统)

(四)电气系统 金鹰系列轨道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特点: 1.24V直流电,电源为蓄电池、发动机带发电机 2.单线制,负极搭铁,各支路均有保险, 3.各用电器均并联 本车供电为直流24V负极搭铁的单线制供电系统,主要包括起动机、发电机、蓄电池、灯、控制开关和仪表等。本车可根据要求安装空调、发电机组、电取暖器,空调和发电机组的使用维护保养参阅其相应说明书。电路图见图2-19。 1.起动机 起动机为直流自激励磁式,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起动发动机,有关内部结构详见发动机说明书。 2.发电机 发电机为整流调压一体式,它是本车电系的主要电源。它在正常工作时,对所有的用电设备供电(除起动机),并向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在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 3.蓄电池 蓄电池的主要用途是起动时供给起动机强大电流。另外在发动机停转或发电机电压较低时,它向各用电设备供电,而在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它又能将发电机的一部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当发电机超载时,它又能协助发电机供电。本车配有两只6-QA-200的蓄电池。使用中应按规定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和维修。

1.起动回路 GB1、GB2---- F1----QS1----F2----(SA打到A端)----PA1---(把SA1.10打到A41)--K1—--------------------Q1---Q2—起动指示—A43—K1断开 2.工作回路 A43—KJ1—各仪表传感器 、GB 2 其他用电器 3.气动换向回路 A4--(1、2通)--YM2工作—换向箱一轴拨叉杆拉动一轴齿轮与二轴齿轮啮合 (电控、气动换向) 4.控制开关及仪表布置 本车设有两个操纵台,上面均有控制开关、仪表板和速度表,仪表板上有电流表、水温表、压力表、柴油表、发动机转速表、报警灯等。 操纵面板布置见图2-20。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故障分析与处理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类型:专业独立实践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城轨车辆维修与管理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独立实践课。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城轨车辆塞拉门设备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城轨车辆装配与检修工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能力为载体,以训练学生对车辆电气电路的搭建、保养、维护和故障诊断为目标,选取塞拉门设备电路的搭建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理论及实际应用能力。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在掌握轨道交通车辆部分电气电路的基础上,掌握塞拉门电路的组成、动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对塞拉门电路进行搭建、维护和故障诊断。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城轨车辆塞拉门电路直流传动控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车辆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塞拉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路回路分析的方法并能查找故障原因。

2、能力 (1)能对塞拉门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全面检查; (2)能比较熟练地对塞拉门设备进行规范操作; (3)能比较熟练地对塞拉门电气故障进行应急处理; (4)能根据塞拉门电路图对车辆电气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故障现象查找原因及故障处理。 3、素质 (1)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团队合作精神; (3)能严格遵守轨道交通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技术参数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技术参数 一、招标设备 2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1台。 ★该产品须为国内知名品牌厂家生产的市场成熟稳定产品。设备生产厂家必须具有该设备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资质及通过相应质量体系认证;必须具有同型号设备在近3年内案例至少五家以上(提供合同复印件。 二、产品适用标准 JJG 556-2011《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机》、GB/T3075、HB5287、ASTM E647、ASTM E399、GB/T4161、GJB715、NASM1312标准等。 三、应用范围 该设备主要用于对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及零部件进行疲劳试验、断裂力学性能试验、拉压弯剪等静态性能试验等。可配备高温炉、高低温环境箱等还可进行多种环境条件下的动静态力学性能试验。 四、主要技术指标 1)最大试验力:±20kN。 2)最大动态幅值:20kN。 3)有效测量范围:2%~100%F.S。 4)静态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0.5%;动态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1%。 5)作动器行程(位移):±50mm。 6)位移测量精度:≤±0.3% F.S;位移分辨率:≤0.001mm。 7)变形测量精度:≤示值的±0.5%,有效范围为满量程的2%~100%F.S。 8)试验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斜波、梯形波、锯齿波、半正弦波、脉动三角波、脉动锯齿波、脉冲波、自定义波、组合波等;频率范围为0.001Hz ~ 50Hz;分辨率≤0.001Hz。 ★9)最大载荷20kN,振幅±2mm时,可达到的最大频率不小于4Hz。

10)最大记数范围:109-1;计数误差:≤±1次。 11)控制模式:具有位移、负荷、变形三种控制模式,且模式可平滑转换。 ★12)受力同轴度:≤6%。 ★13)夹具形式:采用液压夹具,配置棒材及板材夹块各1套,三点弯家具1套。 ★14)夹头间距:700mm。并带T型槽工作台(有效工作长度≥800mm、宽度≥600mm)。 ★15)液压泵站:应采用进口液压泵组,额定流量不低于20L/min、额定压力不低于20MPa。 五、性能要求 1)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油源过压保护,油温互锁保护,滤芯堵塞保护,位移、负荷、变形上下限设定超限保护,伺服阀失控保护,电机过流保护等,试验过程中可做到无人值守。 2)计算机系统应操作直观便捷,能轻松完成试验参数设置、试验控制、数据分析与处理;负荷、变形、位移具有多种显示模态,如瞬时值、峰谷值、平均值和幅值、循环次数等;统计、打印试验结果及试验曲线等;可用常规数据处理软件对存储记录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等。 六、主要配置及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管理制度

XX城市轨道交通YY号线一期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构件有限公司 二〇年月

目录 1.本工程管片设计特点及要求 (1) 2.本工程管片生产管理要求 (4) 2.1标准的执行: (4) 2.2任务量划分: (5) 2.3管片使用时间: (5) 2.4管理模式: (5) 3.管片生产的基本规定 (6) 3.1管片企业的基本要求 (6) 3.2检验标准 (7) 3.3质量验收 (8) 3.4管片生产场地的要求 (8) 4.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 (9) 4.1原材料要求 (9) 4.2原材料的检验 (10) 4.3混凝土配合比 (11) 4.4拌和及配合比设计 (11) 5.钢筋的制作及入模 (12) 5.1 钢筋原材料 (12) 5.2钢筋的制备和安装 (13) 6.管片的浇筑、成型 (20) 6.1管片的浇筑 (20) 6.2管片的成型 (22) 7.管片养护 (19) 8.管片的脱模、吊运 (20) 9.管片贮存与运输 (23) 9.1管片的贮存 (23) 9.2管片运输 (24) 10.管片的标识及出厂证明书 (24) 10.1管片的标识 (24) 10.2出厂证明书 (24) 11.钢模 (25) 11.1钢模的一般规定 (25) 11.2钢模的检验 (25) 11.3钢模合模与脱模要求 (26) 12.管片的检测检验 (27) 12.1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质量要求 (27) 12.2检验及判定 (27) 12.3各种检测试验要求 (29)

技术管理制度 为适应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管片生产的需要,确保管片生产质量,结合将要颁布实施的《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及《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等国家标准,特编此管片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1.本工程管片设计特点及要求 1.1各种控制要素: 设计标准:主要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7度;人防6级;防水等级为二级;砼管片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2mm。 主要参数:外径6.0m,内径5.4m,宽度1.2m,厚度为0.3m的平板式单层预制钢筋砼管片衬砌。C50, P12。钢筋为HPB300、HRB400级;焊条:E43-、E50-系列;环向和纵向连接螺栓(M24)采用强度等级5.8级的钢材。 分块及组合:衬砌环由1个封顶块(C型中心角22.50)、2个邻接块(B型中心角67.50)、3个标准块(A型中心角67.50)共6块。并有左、右转弯楔形环。 楔形环为:双面楔形,楔形量平分为两部分,对称设臵于两侧环面。本次设计按最小平面曲线半径R=300m计算。楔形量△=48mm,楔形角β =0.460。 表 1 管片型号类型分类表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技术参数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技术参数 1) *静态载荷:高于或等于±100kN指标(范围更大) 2) *动态载荷:高于或等于±80kN指标(范围更大) 3) *载荷测量范围:满量程的4%-100% 4) 载荷精度:优于示值的±1%指标 5) 应变精度:优于示值的±1%指标 6) *行程范围:高于±50mm(范围更大) 7) 位移精度:优于示值的±1%指标 8) 函数发生器可发生波形:正弦波、方波、斜波等;并可进行外信号输入 9) *试验频率范围:0.01-50Hz,需提供详细的频率与振幅的关系 10) 需配备液压夹具及适配器套件 11) 夹头夹持范围:采用液压夹具,厚度范围3mm-20mm,垂直空间:高于或等于100mm-500mm指标(范围更大) 12) *采用静压伺服作动器:最大振幅±50mm(范围更大); 13) 油源规格:总流量需大于40L/min,工作压力不小于21Mpa。 14) 控制方式:位移、负荷二种控制方式,并可平滑切换。 15) 控制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斜波等。 16) 可电脑实时控制动态疲劳试验机进行响应操作,本身配备打印机。具备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存储;实时绘制多种曲线;分段控制功能.和循环控制功能等功能。 17) 高性能电脑硬件配置、高速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人性化人机交互界面 18) 具有自保护功能,遇以下情况需报警且自动停机:电机缺相保护、电机过流保护、油温互锁保护、急停保护、滤芯堵塞等情况; 19) *为保证配件和售后服务的延续性,要求投标厂家伺服作动器以及负荷传感器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如计量器具许可证; 20) *一年质保。 备注:*为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轨道交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轨道交通的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大力兴起,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作为交大学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导论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重要且必要,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快速。从1909年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到1961年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建成,再到2003年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建成的第一条进入高速序列的电气化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体现了我国几代铁路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远居世界首位,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速铁路的总和。如今高速铁路在我国建设得如火如荼,极大地方便和缓解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压力。高铁已成为我们国家的名片,享誉国内外。作为交大学子,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轨道交通的相关知识。 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地铁、轻轨、空中轨道列车、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作为电力负载的一部分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我国建立了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组成的牵引供电系统来为轨道交通提供动力。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是在铁路沿线建立若干个牵引变电所,将110kv或220kv进线电压经牵引变压器降为27.5kv后通过牵引网向电力机车/动车组供电。电力机车/动车组采用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压,经全波整流后驱动直流牵引电动机,或经过交-直-交变换驱动异步电动机。牵引供电系统分为交流牵引供电和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我国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交流牵引供电,而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其中,交流牵引供电方式按分区所运行状态通常分为单边供电、双边供电方式;按牵引网设备类型可分为直接供电方式、带回流方式的直接供电方式、吸流变压器(BT)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同轴电缆(CC)供电方式。其中AT供电方式在世界上广泛使用。对于牵引电流又建有接地与回流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为电力机车/动车组提供电能,电力机车/动车组是一个变化剧烈的移动负荷,牵引网断路故障比电力线路更为频繁,因此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尤为重要。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的基本要求。这四项基本要求是评价和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继电保护包括了馈线保护、阻抗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瓦斯保护等。直流牵引供电吸引系统的继电保护包括电流上升率保护、大电流脱扣保护、双边联跳保护等。此外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可实时采集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事故时可及时了解事故原因,缩短事故处理时间。供电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遥感、遥信、遥测、遥调、遥视。因此对牵引供电系统的检测十分重要。 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电力机车/动车组的受流方式依赖于弓网系统即受电弓和接触网组成的系统。弓网受流过程是通过升起的受电弓从接触网上滑动接触来取电的。弓网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决定了受流质量。受电弓是从一根或多根接触线上取流的设备,接触网则位于车辆上部限界的上方或侧面,经由受电弓向电力牵引单元提供电能,是一种应用于电气化铁道的特殊供电设备。接触网由支柱与基础、定位装置、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和供电辅助等几部分组成。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有以下几个特性:几何特性、材料接口特性、动态相互作用特

德国FORM+TEST公司常规-特殊涂层-静压支撑电液伺服作动器

System components Individual testing tasks can be performed using a broad range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Standardised products from a modular system are combined into new applications. This means they can be used for modular expansion, moderni-sation or customer-specific applications. We are happy to advise you on the configuration or combination or existing components. The aim is the optimum expansion stage with maximum productivity. FORM+TEST also develops specific, non-standardized adjustments. 111

112 System components Test cylinder Individual Test Cylinder EPZ-D Individual test cylinder EPZ-D Application For static, dynamic material and component testing as a individual test cylinder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test frame or a test portal depending on the application.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ests up to a test frequency of 5 Hz Features Double-acting cylinder Low friction for fully reproducible test results Compact design à low weight Integrated and protected indu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position measuring system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control Modular configuration with adapted design of additional components and options Compatible with the standard load cells and servo-valves (5-340 l/min) Standard connection size for use in existing test frames Description Double-acting cylinder Piston rod precision-ground and hard-chrome plated Piston rod end with pitch circle, spigot and internal thread Cylinder barrel in honed design Guide belts and sealings with low friction are used to guide the pistons Test cylinder are delivered after a rinsing process and function test Fixing options Top flange design Bottom flange design with high stiffness Spherical plain bearings Data Choice of test load between: 5 … 10000 kN Standard stroke lengths: 50 / 100 / 250 / 400 mm System pressure 210 or 280 bar Special sizes / customer-specific configured special cylinder on request Connection block Valve block to accommodate standard servo-valves (5-340 l/mi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test performance, pressure storage and connection to hydraulic lines Standard hole pattern to facilitate 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cylinders of the same stroke Flushing plate to combine the pressure oil and return oil connection Adapter plates for the respective servo-valve type 1 pressure oil and return oil storage to smooth pressure surges Options / accessories Load cell Servo-valve Hydraulic aggregate Compression plates Spherical plain bearings Spherical joints Distributor station Hydraulic hose kit Fast couplings Adapter parts for mounting in existing test frames EPZ-D 300 EPZ-D 1500 11.11.21.322.22.3 2.42.5 2.62.7 2.82.9 2.102.112.122.132.143 3.13.2 3.33.44 55.15.25.35.4 5.5 5.65.7 5.85.9 5.106 6.16.26.36.4 2.1

电液伺服拉扭疲劳试验机

一、产品用途: 馥勒电液伺服拉扭疲劳试验机系统由疲劳机主机、伺服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FULETEST 疲劳测试软件系统、恒压伺服泵站及管路系统等组成,应用于各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结构件、部件的动态性能、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试验。馥勒疲劳试验机可以完成以下几种试验项目:拉拉疲劳试验、拉压疲劳试验、压压疲劳试验、断裂韧度试验、裂纹扩展试验、应力疲劳试验、应变疲劳试验,符合GB/T2611《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16826《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GB3075《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JB/T9397《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GB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6076《金属薄板(带)轴向力控制疲劳试验方法》等试验标准要求。 二、技术参数: 2.1试验机型号可选:FLPL204、FLPL504、FLPL105、FLPL205 2.2.额定载荷试验力:50KN、100KN、200KN、250KN 2.3试验力精度:2%-100%FS范围内±0.5% 2.4试验力动态示值波动度:±0.5% 2.5作动器位移范围可选:±75mm;示值精度±0.5%FS; 2.6主要试验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斜波以及各类组合波等 2.7疲劳试验频率:0.01-100Hz 2.8试验机液压站:液压工作站是为试验系统提供高压油的动力能源设备,液压源由油箱、电机、高压泵、滤油器、阀组等组成,结构为封闭型,有利于散热及维护,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具有液压油限压保护、卸荷功能,高效率、低噪音,为系统提供动力。 三、疲劳试验机控制器组成及参数: 1.计算机单元:计算机屏幕显示试验参数,自动描绘试验曲线,数据处理方法多种国内国际标准规定的相关试验要求; 2.液压控制单元:力、位移全数字PID闭环控制,控制模式可平滑无扰切换; 3.信号发生器单元:信号发生器精度0.01%; 4.信号调理单元:试验信号测量分辨率:≥1/200,000,示值精度0.005FS; 5.伺服阀驱动单元:基于PCI总线的全数字液压伺服控制器; 6.测控系统:测控系统与软件系统相配合,集传感器信号放大、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曲线绘制、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 7、馥勒疲劳试验软件:在Windows 多种环境下运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完成试验条件、试样参数等设置、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能以多种文件格式保存,试验结束后可再现试验历程、回放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可导入在Word、Excel、Access等多种软件下,进行统计、编辑、分类、拟合试验曲线等操作,试验完成后,可打印出试验报告。 馥勒致力于成为您的疲劳力学实验室好帮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安全控制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安全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17-10-17T19:38:19.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廖权保[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安全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广州市世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安全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组成;安全控制策略一、概述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普遍的一种交通方式,并且具有快捷、方便、高效等一系列优点,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现如今各类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而且原因多种多样,而城市轨道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客运种类,其中电气设备设置也比较复杂,载客量也相当大,因此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研究不能从单一角度考虑。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时效性等特点,以此来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 通安全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安全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二、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的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主要由牵引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辅助供电系统、车门控制系统和牵引传动系统组成。(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电气牵引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主要是牵引系统的作用。电气牵引系统通常情况下会借助两种方式来驱动轨道交通车辆前行,一种是第三轨供电方式,另一种是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但是城市轨道交通毕竟不同于其他方式的轨道交通,所以在应用时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此保证电气牵引技术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技术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控制技术核心之一,该复合制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摩擦制动、空气制动、电制动以及制动指令系统。要知道,轨道车辆的牵引制动能力强弱会直接影响到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及运输能力。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两个站点间距短及停车频繁等特性,为缩短轨道车辆行驶时间来增强运输性能,所以轨道车辆必须可以拥有较高的制动减速度。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常采用减速度控制技术,制动指令需要通过电气系统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制动系统必须按照电气系统减速度的指令要求来施加制动力。司乘人员在站台两侧固定区域上下车,因此要求轨道车辆的停站方位必须准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ATO系统或者司机会按照停车距离长短来给定车辆电气系统减速度指令,这就要求轨道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一定能够根据减速度命令来快速产生相应程度的制动力。(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主要负责除了牵引系统主电路之外其余装置的供电工作,照明的电源、牵引、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电源、空调通风装置电源、通信信号装置电源等等都要通过辅助供电系统来工作。轨道车辆的辅助供电系统主要由直流供电系统和三相交流供电系统构成。其中的直流供电系统组成部分为由充电机、整流装置、蓄电池以及直流用电设备,通过充电机和蓄电池来提供电;而三相交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电热器、协助变流器以及三相辅助设备电机等种种交流负载设备,该系统由辅助变流器提供电。要想辅助供电装置的低损耗、高效率的特性发挥出来,就需要实现供电装置的高频化。供电装置的高频化还可以实现节能环保,减小所占空间以及减轻重量。(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门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主要包括各个车门的开和关。它们都是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不同的机械结构即控制开关组成。由于各个控制对象的模块信号采集电路都要与相应的执行机构连接,因此必须要考虑不同受控对象的机械组织。要想实现门的开关,重点是中央控制模块和子系统控制模块,轨道车辆总线连接着中央控制以及本单元控制,轨道车辆总线则是通过总线的收发器同各子系统传递控制数据和信息数据等,以此协助各子系统完成相应的功能,控制部分车门的开和关的状态。 (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对牵引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要求颇高,轨道车辆往往以固定的编组模式营运,具有两站间距离短,中间停靠站数量多,两站间运营时间少,因此轨道车辆的牵引传动系统的运行能力必须能够满足上述情况,并且具有较强的短时过载、断续工作能力等。而轨道车辆的牵引传动系统的选择是体现轨道车辆技术水平最为重要的标志。 三、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的安全控制策略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常用工具,而且都处于地下运行,因此,必须保证其运行安全,从而保证乘客们的生命安全。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安装的复杂电气装置必须与整个系统的电磁等具有良好的兼容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电气装置与地面进行连接。因为大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这个过程中地面可以作为等电位面或点进行使用,也可以为车辆运行的电路提供点位参考面或点,以供车辆释放运行时所产生的静电。只有将系统运行时产生的电流进行很好地释放,车辆才能够安全运行,二者要求电气设备的设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一般情况下电路的安全设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安全接地。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乘客及设备的安全而做,经分析直流电在接近0.1安并接触人体时会感觉到四肢发热,与电流直接接触的皮肤也会感觉到疼痛。随着电流的加大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会出现休克或死亡现象。人体自身对电流的阻抗能力会因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并且会随着电压及施压面积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因此为了放置交通车辆内人员不被通电设备所伤害,一定要将易于接触的设备进行安全放置,例如装在防电箱里或者外加其它防电措施。而车内其它金属材质的物体都要与接地线相连接,这样将车辆、轨道及车内箱体连接成同一点位,而轨道又与大地相连接,即使某设备在车辆运行中漏电也会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而不会对人产生更大的威胁;二是屏蔽接地。对信号频率较高电缆接地的接地线选取时,要采用表面积较大的编制类型,因为这样电流通过时会有很明显的肌肤效应。对电场进行屏蔽时要选用尽可能密的电缆,此外对磁场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接地保护。对于不同电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相应的屏蔽;三是工作接地,主要有车辆高压回流接地及车辆低压接地。首先高压回流接地是为了保障车辆运行电路的畅通而将接触网处的电流进行合理引入运行轨道,该过程要求电路的设计要具有严谨性,并且电缆的电阻要尽量小以保障电流能够完全回归到电源,而不会给车辆造成触电隐患。铁路车辆相关安全要求中也明确表明为了电流不产生泄露或者某一电路的损坏,一定要保证有两条及以上接通的电路。其次是低压接地,它主要为系统中的低压电路设置一个电位基准,以保障系统中散杂信号能够正常回流通道。低压工作接地在最初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将会产生干扰的电路进行分开,同高压回流电路设计一样要尽量采用阻抗较低的电缆进行接地。除了以上安全措施,城市内相关部门还要对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安全意识,对广大市民也要严格要求不能随便触碰车辆内设施,都要为交通出行安全做出力所能及的事。 四、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