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

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

(1)1级 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

(2)2级 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 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2)氧含量 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

(3)惰性介质 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4)压力 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5)容器 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6) 能源 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7) 此外,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二、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指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液体。

大部分液体的燃烧形式是液体受热后形成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进行的。液面上的火焰向液体内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实现

的。

1·可燃液体的闪燃和闪点

当可燃液体的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因遇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小于5秒)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可燃液体的闪点。

2·可燃液体分类:

国家标准GB6944-86将可燃液体分为:

低闪点液体((-18℃);

中闪点液体(-18℃(23℃);

高闪点液体(23℃~61℃)。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燃烧。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位于原来两液体的闪点之间,且低于二者闪点的平均值。

3·液体火焰

主要有沸溢火焰、喷溅火焰和喷流火焰。

三、可燃固体

可燃固体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固体物质。

不同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也不尽相同。

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是受热后首先熔化,再蒸发产生蒸气并分解氧气,例如沥青、石蜡、松香、硫、磷等;

复杂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是受热时直接分解析出气态产物,再氧化燃烧,例如木材、纸张、煤、塑料、人造纤维等。

四、爆炸性粉尘

爆炸性粉尘指与空气均匀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粉尘。

1·分类

目前已发现的爆炸性粉尘有以下7类:

(1)金属类 如镁粉、铝粉、锰粉;

(2)煤炭 如活性炭、煤等;

(3)粮食 如淀粉、面粉等;

(4)合成材料 如染料、塑料;

(5)饲料 如鱼粉、血粉;

(6)农副产品 如烟草、棉花;

(7)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等。


2·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1)空气中存在分散的可燃性粉尘云;

(2)可燃性粉尘云浓度处于爆炸范围(爆炸上下限)内。一般地,粉尘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原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及惰性粉尘和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一般粉尘的爆炸下限为20~60g/m3,上限为2~6kg/m3;

(3)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4)有足够浓度的氧气;

(5)粉尘云必须在相对密封的包围物(房屋或设备)中,这样粉尘云的急骤燃烧才能使包围物中的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当压力增高到大于包围物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包围物即被炸裂而发生粉尘爆炸。

3·粉尘爆炸特点

(1)二次爆炸的破坏力更大

闪点高的粉尘开始爆炸时(原始爆炸)的破坏力并不很大。但爆炸后气浪搅起附近处于堆积状态的粉尘,形成了新的粉尘云,而原始爆炸的火焰又成为了点火源,从而引爆了被搅起的粉尘云,这种爆炸称

为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因粉尘多破坏力更大。

(2)粉尘爆炸一般发生在筒仓、料斗、粉碎机、斗提机、干燥机、输送机、混料机、除尘器以及管道、地沟等储存及输送、加工过程中。

4·预防粉尘爆炸

主要措施:

(1)避免可爆粉尘云的产生;

(2)避免点火源。点火源一般包括明火(如电焊、气焊与抽烟等)、机械火花(如冲击火花、摩擦火花等)、热表面、静电火花、电气火花、自源火源及其它火源(如雷电火源及一些未知的火源)等;

(3)惰化预防。惰化包括气体惰化、真空惰化和粉体惰化。

a·气体惰化,即将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含氧和其它可燃气很少的炉气等,引入易发生爆炸的设备,使设备内的氧含量至少比该粉尘的最大允许氧含量低2%,降低爆炸发生的概率。此法多用于火花不可避免,爆炸感度和强度较大的粉尘;

b·真空惰化,即将设备内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使该设备内的爆炸危险降低,甚至不发生爆炸。此法需密封设备,且需消耗动力,一般用于小型设备;

c·粉体表面惰化,即向可燃粉尘中混以惰性粉料,使其爆炸性降低。防止爆炸发生所需惰性物质的浓度与点火能有关;

d·粉体惰化。即将易爆粉尘的表面涂包一层惰化的固体表面。如向粮食中加入2%的豆油,使粮食颗粒表面和颗粒间的粉尘进入豆油中;在纺织工业中,喷水雾于粉尘中等。这些办法可降低爆炸的可能性;

(4)泄爆技术。只适用于无毒的可燃粉尘;

(5)隔爆技术。容器之间由长导管连接时,必须采用隔爆技术以防止爆炸的传播。隔爆装置有自动快速阀门(分闸阀式和蝶式)和人动式快速切断阀门;

(6)抑爆技术。抑爆系统包括:爆炸探头、抑爆装置和控制单元。当控头(即传感器)测到粉尘初始的爆炸时,控制抑爆装置用抑爆剂在爆炸压力升高到容器抗爆强度以前熄灭爆炸。比较有效的抑爆剂是磷酸铵或碳酸氢钠粉剂,卤化物(Halon)和水效果差些,但水和岩石粉常用于矿山抑爆。抑爆剂装在高压缸中,缸中有60巴或120巴的氮气作推进剂,当缸的出口被雷管炸开,抑爆剂被高压的推进剂氮气喷入设备内进行抑爆;

(7)封闭技术。将粉尘爆炸封闭在设备内而不使之传播称为封闭技术。这时设备应进行最大爆炸压力的耐压与耐震设计。此方法一般用于小型有毒粉尘的生产中。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必须根据各自不同的危险特性,按项分堆、分间

、分库储存,不得混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以防止不同性质的危险品相互接触发生反应引起火灾或由于灭火方法不同给火灾扑救工作增加困难,甚至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其它地下建筑内,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仓库内严禁设员工集体宿舍。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养护管理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通风:及时散热、驱除库内积聚的易燃、可燃气体和驱散库内的潮湿空气;
②控制温度:通过加冰、通风、喷水等方法降低危险品仓库内温度,减少环境温度对危险品的影响;
③控制湿度:通过通风、使用干燥剂、密封包装等方法降低危险品仓库内空气湿度,减少水份对危险品的影响。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出厂时有哪些要求?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出厂时必须附有燃点、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注明防火、灭火、安全储运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4、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经营、储存设施;
②有熟悉专业技术并经过培训合格的业务人员;
③有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有哪些要求?
①必须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准运证》;
②配备驾驶员、押运员并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
③运输车辆的机械部分、车厢、底板和隔热、静电导除、熄灭火星装置必须完好,配置“危险品”字样标志牌、标志灯和相应的灭火器材。

6、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行车有哪些防火要求?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控制车速,保持车与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尽量避免急刹车;应按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尽可能选择宽阔平坦的道路,避开繁华的闹市城镇;运输途中不得在居民聚居点、行人稠密地段、行政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以及道路交叉口、桥梁、隧道、急弯、狭窄道路段等地点停车。

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装卸作业有哪些防火要求?
①认真检查装卸货物的包装及标志的完整状况,对破损、散漏的应拒绝装车;
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装卸,轻装轻卸,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
③装卸人员应严格穿戴口罩、手套、工作服等防护用具,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子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④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对遇水易燃易爆的货物还要采取完善的防雨措施。

8、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般不得使用哪些运输工具?
一般不得使用拖拉机、全挂货运车、摩托车、畜力车、机动三轮车、自行车等运输易燃易爆

危险物品。

9、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由于因质量不合格或因失效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稳定性差,火灾危害性大,所以销毁处理时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须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和环保部门同意才可进行销毁。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①销毁场地四周和防护措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②销毁方法正确、安全、易操作,不污染环境;
③销毁方案完善,防范措施周密、落实;
④销毁人员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