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控制器产品

车门控制器产品
车门控制器产品

车门控制器产品APQP策划

技术中心电子电器部

2014年

目录

第一阶段:

新产品制造可行性报告

APQP执行步骤

过程设计开发过程关键路径分析图

全程APQP矩阵管理表

新产品项目APQP开发计划

新产品开发设计目标

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

新产品特殊特性清单

产品保证计划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阶段性总结报告-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

第二阶段: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

Dfmea框图/环境极限条件表

DFMEA

产品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产品设计输入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产品设计输出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产品设计输入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产品设计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控制计划表-样件

样件试作和试验验证计划

样件检验和确认记录表

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表

产品工程图样确认表

工程规范确认表

材料规范确认表

更改通知单

设计和开发更改记录表

新产品设备、工装、模具、夹具清单

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设备检查清单

新设备、工装、量具和试验设备开发计划进度表

量具、试验和检测设备要求

量具、试验设备检查清单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第二阶段

小组可行性承诺

阶段性总结报告-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第三阶段:产品包装标准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车间平面布置图

特性矩阵图

PFMEA表单

控制计划表-试生产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生产过程能力分析及结果

阶段性总结报告-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第四阶段:试生产作业计划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试验

零部件提交保证书

尺寸结果

材料试验结果

样件检验报告

性能试验结果

产品包装评价表

控制计划表-生产

过程流程图-试生产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报告

APQP问题清单

APQP&PPAP 检查表

阶段性总结报告-产品和过程认定阶段第五阶段:生产作业计划

产品交付绩效统计表

过程流程图-正式生产

过程质量控制图

过程质量异常清单

供应商质量控制计划审核表

文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综述

文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综述产品设计师通过以用户为主体的设计方法,归纳出产品设计的几大重要因素组成的体系(产品—人—环境)。其细分为:(1)用户相关的使用、心理等用户(人)核心体系;(2)产品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品质等产品体系;(3)产品外环境所承载的品牌、潮流等因素的环境体系。层次化结构则将该体系由表至里进行了区分与归纳。 层次化结构的构成 产品设计中,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主要特征代表的形态设计派的设计宗旨是从外观造型的线条、曲面、空间体上打造设计哲学理念,或是简洁、或是优雅、或是灵动、或是强悍,这些风格一旦被塑造定型并确定了它的文化性质,即成为了某个品牌某个风格的一种文化语言,有时,这些风格与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具有相同之处或者如出一辄,此时,设计便可相通。有时,设计师试图通过在产品表面贴纹样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产品设计的一个最简单的途径,也仅仅是文化传承的最浅层次,容易被认为是“俗套的设计”,因此其层次关系有待深入挖掘。层次化知识结构,将其解析为:基于层次构架与互通性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产品设计的知识结构。层次上的构架包括:表层、中层、内层、核层。表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纹样符号,而产品设计的表现为图形美化装饰;中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风格样式,而产品设计表现为形态样式;内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行为习惯,产品设计表现为方式、功能;核层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精神与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表现为品牌形象、理念、品质内涵。朴素简洁

的无印良品CD播放器无印良品CD播放器产品设计,通过一根拉绳操作音乐播放与停止,裸露的旋转CD盘面给人简单而美妙的观感。此设计无疑是对产品与文化深层次的挖掘与表现的设计构思。如此设计需要大胆与锐利的目光,传统文化中没有CD播放器,而CD播放器的操作一直都被认定为有几个按钮的操作方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并非仅仅对风格的追求,并非因为风格的框架所决定的,而是对文化与产品层次挖掘的成果。无印良品的产品包装以简单朴素为特色风格,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作为商品袋,给人以新鲜、纯粹的感觉[3]。从表1可知,该产品的设计是通过对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了文化的对等性,而将两者融合,最终在产品的外观中体现出融合的结果,这是文化在现代化产品设计上应用的典型例子。装饰华丽的诺基亚“回纹”手机曾盛极一时的诺基亚回纹系列手机,可谓文化(符号)与产品结合的经典,无论是纹样还是材质,无论是触感还是交互,这款手机的设计都给人强烈的文化刺激。虽然曾有人质疑其过于花哨的外表,但没有人怀疑它的商业成功。多少年后的今天,从另外一个新的视角去看,这款产品的设计,在设计手法上表达了“文化”的哪个方面、层面?用户体验设计的经典——iPhone手机目前依然风靡全球的苹果iPhone手机以独特的操作体验、简练的形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使用过的人无不被这种技术和设计带来的操作体验而折服。iPhone手机的成功更多的是对产品的理解,同时在工业设计上对用户为中心的PHE设计体系的客观分析。 基于文化应用层次化结构的产品设计方法

常用技术标准文件

常用技术标准文件 (国标、汽标、部标清单) 说明:为确保设计人员所有标准是现时有效,特编制本企业常用法规、标准清单。在标准修订或作废后,及时更改清单,并下发每个设计人员,并将就清单回收销毁。

第一部分 管理标准分体系 法规、基础与通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GB/T19000-1994-GB/T19004-1994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6378-2002 质量体系设计、卡法、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1-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排列图 GB/T 3736.1-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因果图 GB/T 3736.2-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波动图 GB/T 3736.3-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直方图 GB/T 3736.5-1994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5058-1994 企业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2部分:标准出版印刷规定 GB/T 1.2-1996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T 1.2-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规定方法第22部分:引用标准规定 GB/T 1.22-1993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Q/HLJ 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LJ XXX.X-2012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试用版) 2012-XX-XX发布 2012-XX-XX实施 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定义 (2) 3.1 组 (2) 3.2 分组 (2) 3.3 零部件 (2) 3.3.1 总成 (2) 3.3.2 分总成 (2) 3.3.4 单元体 (3) 3.3.5 零件 (3) 3.3.6 零部件号 (3) 4 汽车零部件编号 (3) 4.1 零部件编号的构成 (3) 4.2 组成代号的定义 (3) 4.2.1 企业名称代号 (3) 4.2.2 组号 (3) 4.2.3 分组号 (3) 4.2.4 零部件顺序号 (4) 4.2.5 结构区分号 (4) 4.2.6 变更代号 (5) 5 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见附录A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6)

前言 本标准是编制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的指导性文件,自实施之日起执行。本标准在编写格式,结构和表述上,是按照GB/T1.1-2009中的要求起草的。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淑琴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客车、专用车、半挂车、货车等产品的总成、装置及零部件的编号。 本标准不适用汽车标准件的编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QC/T265-2004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组 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的分类。 3.2 分组 表示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 3.3 零部件 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 3.3.1 总成 由数个零件、数个分总成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一定装配级别或某一功能形式的组合体,具有装配分解特性。 3.3.2 分总成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与子总成一起采用装配工序组合而成,对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 3.3.3 子总成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经装配工序或组合加工而成,对分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

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doc

旅行车分公司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旅行车分公司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旅行车分公司的整车和底盘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 1-1992 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 QC-T 2-1992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3总布置图绘制 3.1 总布置图定义 表达客车车身或底盘结构概况、各部件之间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能参数的图样。 3.2 总布置图的功用 3.2.1.表达客车车身总体结构的概况、主要尺寸参数、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等; 3.2.2 明确底盘各系统间的匹配关系,指导各系统细节设计; 3.2.2 开发阶段性评审和分系统设计的依据。 3.3 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1客车车身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1.1产品设计任务书; 3.3.1.2造型设计图; 3.3.1.3底盘图或相关资料; 3.3.1.4相关的法规要求。 3.3.2底盘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2.1产品申请、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3.3.2.2产品设计任务书; 3.3.2.3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4 客车车身总布置图所要表达内容 3.4.1.车身外形 准确的绘出车身外部外部形状,即至少要表达出沿0X、0Y、0Z面剖切后的车身曲线形状。 3.4.2车身结构 主要需要表达的结构,见表1:

3.4.3车身参数 所要标注的主要参数,见表2: 3.4.4座椅布置 绘制出座椅布置形式、座椅间距、座椅安装方式等。 3.4.5驾驶员视野校核 A、校核驾驶员前方视野,画出上视角、下视角、车身前部盲区; B、校核后视镜安装位置。 3.5 底盘总布置图所要表达内容 3.5.1根据底盘产品开发要求,总布置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5.1.1 方案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主要是根据产品申请或市场调研情况,绘制的一个初步可以满足需求的总布置图,主要用于方案设计评审。布置图至少包括五大总成元素,即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车架、轮胎,及其相对位置关系。 3.5.1.2 技术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经过方案设计评审通过,并对总布置图进行细化,各系统间相互关系得以表达,此时可以满足各系统设计匹配。 3.5.1.3 样车评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主要用于检验样车实测数据与产品理论设计数据偏差,便于及时修正或修改方案,几项关键参数(前后轴处车架离地高、传动轴节间距、传动轴摆角等)实测数据需记录在总布置图上。 3.5.2结构元素 底盘总布置图需由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特殊情况需增加前视和后视图,并增加局部视图,以下元素根据各阶段总布置图的需求绘制,图中各元素尺寸必须是一比一,主要结构元素见表3。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2012-02-15发布2012-03-01实施

前言 产品图样是产品制作的重要依据。产品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Q/XW J10001-2012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的总则、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单位、制图规则、互换性要素、焊缝表示、材料标注、表面保护、图样绘制、技术要求的书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 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 GB/T 4457.5-1984 机制制图剖面符号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1

QCT4-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QC/T 4—92 采用与更改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的采用、 取消与更改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与更改和底图的复制。摩托车产 品为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ZB/T T04 005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 QC/T 2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3 术语 3.1 影响互换:更改前后的零部件不能相互代替。 3.2 不影响互换:更改前后的零部件能相互代替。 3.3 需准备:更改需做生产准备才能实现。 3.4 不需准备:更改不需做生产准备即能实现。 4 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及更改原则 4.1 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及更改必须填写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 与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 4.2 通知书由产品设计部门填写,由资料档案部门管理。 4.3 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量,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更 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 4.4 新产品投入生产准备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尽可能一次采用完毕。 4.5 一个更新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成套改全。 4.6 一个更改项目涉及到几个专业时,通知书可由各专业室填写,总布置编

页次,发一份通知书。 4.7 凡更改项目不需准备,且不影响互换的正式生产图样,允许将几个项目编 在同一份通知书中,但每个更改项门间应用贯通横线分开,以示区别。 4.8 凡更改需准备,且能独立实现的更改项目,应分成独立投产的最小单元分 别编制通知书。 4.9 已发出的通知书如发现错误,在生产准备期间,可采用补充更改通知书将 错误内容作废;对同一更改项目的遗漏也可采用此法给予增补。 4.10 当一个零件结构有较大改变(如铸件改成冲压件等)图样需要更换时, 应改变图样编号中的变更经历代号,其变更经历代号按ZB/T T04 005中3.5条的 规定。 4.11 生产试制阶段的图样及文件,采用、取消和更改一律不填写通知书,需 更改时,由有关人员直接在复制图上更改和签字,底图则在试制总结后一次更改, 并不加任何更改标记。 4.12 新产品投人生产准备,图样及文件需更换、更改时,不考虑是否影响互 换。 4.13 对正式生产中出现的临时性有关图样及文件问题(如加工尺寸有误、材 料代用等)一律不填写通知书,不改图样,可用其它方法处理。 5 通知书(格式见表) 5.1 通知书的作用 作为采用、取消或更改图样及文件的依据。 a.当“生产准备”栏注明:“需准备”字样时,通知书做为生产准备、生 产计划调整、协调生产配套关系……的依据; b.当“生产准备”栏注明:“不需准备”字样;或生产准备完成通知书号 栏填写后,通知书做为更改图样及文件的依据。 5.2 通知书的填写方法 5.2.1“类别或编号”栏

QCT7_1992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

中华人民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QC/T 7—92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不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企业标准、明细表、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通知书的编号。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9417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ZB/T T04 005汽车产品零件编号规则 3 基本要求 汽车产品的每个设计文件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4 设计文件编号的构成 设计文件编号由文件类别代号、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及序号组成,形式见图。其中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根据设计文件是属于整车还是零部件分别选取。 4.1 文件类别代号

文件类别代号是分别选取该类文件名称中,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组成的。常用的文件类别代号按表选取。 4.2 汽车产品型号 汽车产品型号按GB 9417的规定编制。 4.3 零部件分组号 零部件分组号按ZB/T T04 005的规定选取。 4.4 序号 序号按文件所属类别存档的顺序依1、2、3……由小至大编制。

注:1)整车及独立销售总成的技术条件按企业标准编号。 2)表可加以补充,但代号不得重复。 附录A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举例 (参考件)

例1.CK6560型汽车第1号设计任务书,其文件编号为:SR一CK6560-1或CK6560一SR-1 例2.1700010一02 (变速器总成)的第1号说明书,其文件编号为:SM一1700-1或1700一SM一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传禹、力、东、朱锡全。

工业设计文献综述

儿童滑板车改良设计文献综述 学生:学号:指导老师: 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摘要:本毕业设计的设计目的在于对普通儿童滑板车和儿童拉杆书包的结合与改良,使其别具一格,并且在外形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方面保留了滑板车的基本功能和可折叠的特性,另一方面对折叠方式进行了改变,使其很好的实现的拉杆书包的功能。滑板车和书包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改良的滑板车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合儿童使用。可爱的外形加上特殊的功能,这款滑板车主要面向8-12岁的儿童。 关键词:滑板车拉杆书包功能结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过去大不相同,对产品的功能要求也不是单一而简单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对设计者的要求就提高了。不仅在在功能设计方面要求产品的功能可以多样化,和组合化,而且在外形设计方面要求产品的色彩和外形都能体现产品的人文特色和时尚特色。 1.产品设计中的造型问题 赵得成的《产品造型设计》从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出发,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理论和技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系统的阐述介绍。书中融入了编著者多年从事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部分成果,既有专业性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实践性技法探讨的广度。作者围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论述了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的造型理念、特征与创意法则以及程序与方法,介绍了工业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技法、工业设计的风格等。本书使我了解到产品造型设计在充分考虑提高产品结构性能指标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产品与社会、产品与市场以及产品与人的生理、心理相关的种种要素,它在强调现代工业产品形态艺术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产品形态与功能、产品形态与生产相统一的经济价值。 2.产品设计的心理学要求 《工业设计心理学》的作者李乐山指出了在当今经济繁荣的信息化时代,

结构优化设计的综述与发展

结构优化设计的综述与发展 摘要: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了提升机械产品的性能、工作效率,延长机械产品的工作寿命,对机械产品的尺寸、形状、拓扑结构和动态性能进行优化的过程。这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结构优化设计,必须在保证机械产品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计算来实行。文章将简单对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列举几种优化设计方法,以及讨论未来优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结构优化设计发展优化设计方法 1 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简单来说就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变结构的设计参数,以达到节约原材料或提高结构性能的目的。结构优化设计通常是指在给定结构外形,给定结构各元件的材料和相关载荷及整个结构的强度、刚度、工艺等要求的条件下,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元件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一般由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三要素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标准,在优化设计中称为目标函数;结构设计中以变量形式参与的称为设计变量;设计时应遵守的几何、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条件称为约束条件,而设计变量、约束函数与目标函数一起构成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结构优化的目的是让设计的结构利用材料更经济、受力分布更合理。 结构优化设计根据设计变量选取的不同可以分为截面(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三个层次。尺寸优化是选取结构元件的几何尺寸作为设计变量,例如,杆元截面积、板元的厚度等等[1]。而形状优化是选取结构的内部形状或者是节点位置作为设计变量。拓扑优化就是选取结构元件的有无作为设计变量,为0-1型逻辑型设计变量。 2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概况与现状 结构优化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伽利略和伯努利对弯曲梁的研究从而引发了变截面粱形状优化的问题。后来Maxwell和Michell提出了单载荷仅有应力约束条件下最小重量桁架结构布局的基本理论,为系统地分析结构优化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速可靠的计算手段和理论,结构优化设计一直无法获取较大发展。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限元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60年Schmit在求解多种载荷情况下弹性结构的最小重量问题时,首次在结构优化中引入入数学规划理论,并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应用,形成了全新的结构优化思想,标志着现代结构优化技术的开始[2]。 1973年Zienkiewicz和Campbell[3]在解决水坝的形状优化问题时,首次以节点坐标作为设计变量,在结构分析方面使用了等参元,在优化方法上使用了序列线性规划的方法。其后,众多的学者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使用边界形状参数化方法描述连续

QC T 7-1992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

QC T 7-1992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QC/T 7—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不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企业标准、 明细表、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纳与更换通知书的编号。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9417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ZB/T T04 005汽车产品零件编号规则 3差不多要求 汽车产品的每个设计文件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4设计文件编号的构成 设计文件编号由文件类不代号、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及序号组 成,形式见图。其中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按照设计文件是属于整车还 是零部件分不选取。 4.1文件类不代号 文件类不代号是分不选取该类文件名称中,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汉字的第一个 拼音字母组成的。常用的文件类不代号按表选取。 4.2汽车产品型号 汽车产品型号按GB 9417的规定编制。 4.3零部件分组号

零部件分组号按ZB/T T04 005的规定选取。 4.4序号 序号按文件所属类不存档的顺序依1、2、3……由小至大编制。 注:1)整车及独立销售总成的技术条件按企业标准编号。 2)表可加以补充,但代号不得重复。 附录A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举例 (参考件) 例1.CK6560型汽车第1号设计任务书,其文件编号为:SR一C K6560-1或 CK6560一SR-1 例2.1700010一02 (变速器总成)的第1号讲明书,其文件编号为:SM一 1700-1或1700一SM一1 附加讲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起草。

汽车产品明细表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AG·0005·A2—2005 汽车产品明细表 (试行稿) 2005-10-10 发布2005-10-16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在TJI/AG·0005·A1—2001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在分类明细表中增加了沿用件明细表,明细表中增加“级别”一栏。 本标准于2005年10月16 日实施。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TJI/AG·0005·A1—2001即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永纯 本标准第一次发布于2001年2月28日。

汽车产品明细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用明细表的基本组成、类别、格式及其填写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图样用明细表。 本标准不适用于用户有专项要求的图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265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TJI/CZ·0001·A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签署规定 TJI/AG·0004·A1 产品图样标题栏 3.明细表 3.1产品明细表是指整车明细表、部件总成明细表等。 3.2分类明细表是按产品生产特性(自制、外购)及重要特性而编制的明细表。分类明细表有外购件明细表、标准件明细表、安全件明细表和沿用件明细表。 4.明细表的格式 明细表的格式见附录A。 5.明细表的填写 5.1产品明细表应按装配关系填写,含外购件、借用件、标准件。在反映零部件装配层次前提下顺序编制。 5.2代号 零部件按图样上代号(即图号)填写。标准件填写标准代号,借用件填原代号。外购件填顾客提供的代号或产品型号或标记。当零件代号与图号不一致时(如:表格图)则在备注栏内应标明其所在的图号。 5.3幅面 有图幅的零部件应在幅面栏内标明幅面大小,例:零图号→A0,无图零件

工业设计概述

1.1概述 工业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进入到现代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人们在该学科研究的侧重面不甚相同,因而对该学科含义的理解则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一般来说,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①工业产品设计;②视觉传递设计;③作业环境设计。狭义的理解则仅限于以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等方面。本书所涉及的正是这种以具体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有关内容。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需要各式各样的用品、工具和机器设备,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并受其制约而加工制造出来的,这种受人们的特定需要而加工制造出来的特定形式称为造型。造型一班可分为造型艺术和产品造型两类。 造型艺术是指在空间或平面对有形世界作主观的、明显的、为视觉所感受的描绘。一般多以自然物为表现对象,如雕塑、绘画、盆景艺术等。这些造型物所表现的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意识,是其心灵的表现。因此,造型艺术主要体现物品的精神功能,它供人们欣赏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造型艺术的优劣是以其艺术欣赏价值来衡量的。 产品造型主要是以工业产品为表现对象,在满足其工业品属性的前提下,用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这些造型物除了要保证产品物质功能的实现外,还要关心产品与人相关的一切方面,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使产品能适应和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因此,从现代设计的观点看,产品造型必须满足实用要求的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精神功能两方面的需求,最终是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机系统使用效能来衡量的。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产品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并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就要在设计中实现技术因素和艺术因素的有机结合,将过去的单纯工程结构设计改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的综合设计,从单纯助工程技术领域转入到与人机工程学、美学、心理学、色彩学、符号理论以及价值工程、市场销售等多学科相关的领域。显然.工业设计与传统的工程技术设计朽着明显的不同,在衡量产品质量指标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别。从工业设汁的角度看,现代工业产品的质量指标应包含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人机质量三个方面。 内在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物质功能,它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性能、使用寿命等。 外观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精神功能,它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浆饰等美感要素来体现的。 人机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使用功能,它主要是通过控制器、显示器、作业主间、作业环境等与人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来体现的。 工业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又受使用对象、经济成本、生产技术、材料工艺、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具体到每一件产品又各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同样是车辆,装甲车与旅游汽车的侧重面则不一样;同是服装,晚礼服与工作服的侧重点也显然不同。 由于习惯观念的影响,提到工业设计,有人则认为只是在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对成型产品进行一些美化工作而己,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著名美学家艾·苏利奥曾指出:把工业设计看作是来自工业产品的装饰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工业设计中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不是外在的,而是渗透在产品结构之中,目的在于获得尽善尽美的产品。这种完美不是在产品上再没有什么可以增添的了,而是再没有什么可以去掉的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m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Industrial design,简称ICSD)曾给工业设计学科作过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同时也给工业设计师作了如下的界定:“工业设计师应具有充分的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和视觉鉴赏力,能胜任于确定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材料、结构、机制、外形、色彩、表面涂敷和装潢。在不同阶段,可以侧重于工业产的上述方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处理包装、广告、陈列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时,除需要技术知识和经验之外,还需要视觉鉴赏,那么工业设计师也可以参与这方面工作。”

24、基础通用标准体系 2015.9.14.

二十四、基础通用标准 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 GB/T 16735—1997、 GB/T 16736—1997 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 16737—1997 GB 30509—2014 车辆及部件识别标记 GB/T 16738—1997 道路车辆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WPMI) GB/T 18305—2003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 GB/T 18305—2001 织应用GB/T 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GB/T 18410—2001 车辆识别代号条码标签 GB/T 18411—200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QC/T 486—1999 GB/T 21085—2007 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GB/T 25978—2010 道路车辆标牌和标签 QC/T 1—1992 (2009) 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 QC/T 2—1992 (2009)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QC/T 3—1992(2009)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QC/T 4—1992(2009)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QC/T 5—1992(2009)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 QC/T 6—1992(2009) 汽车产品明细表编制规则 QC/T 7—1992(2009)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 QC/T 17—1992 (2009)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 QC/T 18—1992 (2009)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术语 QC/T 196—1994 (2009) 汽车工业科学技术档案分类表 QC/T 238—1997 (2009)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QC/T 262—1999 (2009) 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ZB T04 001—1988* QC/T 263—1999 (2009) 60°牙型角英寸制外锥螺纹零件的结构尺寸ZB T04 003—1988* QC/T 265—2004(2010)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QC/T 265—1999 QC/T 266—1999 (2009) 汽车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一般要求ZB T04 006.1—1989* QC/T 267—1999 (2009) 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ZB T04 006.2—1989* QC/T 268—1999 (2009)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ZB T04 006.3—1989* QC/T 269—1999 (2009) 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ZB T04 006.4—1989* QC/T 270—1999 (2009) 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ZB T04 006.5—1989* QC/T 272—1999 (2009) 汽车用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ZB T05 001—1989* QC/T 273—1999 (2009) 汽车用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ZB T05 002—1989* QC/T 276—1999 (2009) 汽车零件热处理硬度规范ZB/T T06 003—1989* QC/T 326—2013 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QC/T 326—1999 QC/T 327—1999(2009) 汽车用球头接头ZB T31 001—1987* QC/T 328—1999(2009) 汽车用螺杆式球销ZB T31 002—1987* QC/T 329—1999(2009) 汽车用球销球座ZB T31 003—1987* QC/T 330—1999(2009) 汽车用簧片螺母ZB T31 004—1987* QC/T 333—1999(2009) 内外锯齿锁紧垫圈ZB T31 010—1987* QC/T 336—1999(2009) 螺纹叉ZB T31 013—1987* QC/T 337—1999(2009) 焊接叉ZB T31 014—1987* QC/T 338—1999(2009) 铅封ZB T31 015—1987*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单位:km 注:1.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 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3.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1600kg时,Y≤0.005×m+13.7。 4.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 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满足与纯电动乘用车相同的要求。 三、新能源客车技术要求 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24Wh/km·kg。 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高于9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水平要高于40%。 四、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要求 1.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2.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49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0kWh。 五、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

产品概念设计综述

第21 卷第3 期运城学院学报Vol. 21 No. 3 2003 年6 月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J un. 2003 产品概念设计综述 陈周娟① (运城学院机电系, 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概念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阶段,已越来越受到广大设计人员的关注。文章从策略过程、模型过程、推理问题和研究现状五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概念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 TB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008 (2003) 03 - 0037 - 02 一. 引言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的核心就在于构思创新产品的概念,所以产品的概念发展与产品的设计是产品创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产品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体现在两各方面: (1) 概念设计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创造性、价格、市场响应速度和速率等。有关资料显示, 概念设计阶段实际投入的费用只占用产品开发总成品的5 % ,但它却决定了产品总成本的70 %。 (2) 详细设计阶段很难甚至不能纠正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缺陷和错误。 下面从几个角度具体阐述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二. 概念设计的定义 概念设计一词首先由Palh 和Beitz 于1984 年在《Engi2 neering Design》中提出,他们认为“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这一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策略可归为如下两类: (1) 设计过程要产生多个可能的解,经过分析、比较与评价,如果其中一个解是一个较好的解,则将此解作为目标解, 然后完成后续的设计内容。 (2) 设计过程只产生一个解,如果经过修改 后,觉得该解是一个较好的解则进行后续的设计,反之则重 新寻找一个新解,如此反复直到找到一个认为符合目标解的 较好的解。[4 ] 文献[ 4 ] 中认为第一类策略依据了“以问题为中心( Problem - Focused) ”的设计思想。该策略特别适合于新设 计,即产品或部件的核心技术采用了全新的原理。 第二类策略依据了“以产品为中心( Product - Focused) ” 的设计思想,即待设计产品的一个概念是对已有产品的工作原 理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策略特别适于适应性 设计及变参数设计,或改进设计。TRIZ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发 现和解决设计中冲突的过程,这种过程特别适用于第二类策略。 四. 概念设计过程 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过程称之为产品概念 设计过程。 French 也为概念设计下了一个定义“:概念设计首先要由于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所以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是产品 弄清楚设计要求和条件,然后生成框架式的广泛意义上的解”。 文献[ 8 ] 认为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楚,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的过程。上面每一种对概念设计的描述都是依据市场需求,符合人类思维的,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产生一个具体的、可生产的、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方案。 三. 概念设计策略设计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的设计阶段。同时这一过程又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因为,这一阶段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产品需求,在一定的、有规律的设计步骤和流程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灵感, 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概念产品方案。 概念设计可以被描述为从需求到概念产品解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时是极其漫长,为此将其分为几个子过程。 ①收稿日期:2002 - 10 - 18 作者简介:陈周娟(1973 - ) ,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机电系教师。 ·37 ·

车灯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参考资料讲解

某某某工业有限公司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内容书写 参考资料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前言 为配合公司进一步地搞好标准规范化管理,结合开发部产品图样设计存在的部份图样技术要求书写方面的不统一、完善问题,参照国家标准ZB/T J01035.2-90《产品图样基本要求》规定,并将标准中“技术要求”书写内容摘录于本资料中,供大家学习、领会、提高。 灯具是本公司主导产品,虽然品种繁多,但零部件功能分类大体相同,同类零部件技术要求也相差不大,所以就灯具的主要结构的零部件,编写了这份资料,供设计人员在书写图样“技术要求”时作为参考。设计人员可根据自己设计灯具的特殊结构参照其他标准,增加书写或更改书写内容,使“技术要求”内容更科学、更完善;更好地起到指导产品及零部件试制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新品开发朝着更迅速、稳健、科学地开展。 资料中的“技术要求”内容应根据产品要求及工艺性进行增减,另可根据客户或产品零部件的特殊要求,可根据要求增加书写内容。本资料如有不完善地方,请广大设计人员给予指正。 技术部 2015年5月15日

目录 一.按国家行业标准ZB/T J01 035.2-90《产品图样基本要求》书写技术要求。-----------------------------------------------------------------------3 二.灯具产品技术要求的书写--------------------------------------------------3 1.前照灯、组合前照灯、雾灯技术要求的书写---------------------3 2.信号灯及其它室内灯、位置灯、牌照灯等灯具技术要求书---4 3.灯罩技术要求书写------------------------------------------------------5 4.灯壳技术要求书写------------------------------------------------------6 5.冲压件技术要求书写----------------------------------------------------6 6.反射镜技术要求书写----------------------------------------------------7 7.金属切削件、压铸件技术要求书写----------------------------------8 8.橡胶件技术要求书写----------------------------------------------------8 9.点焊件、焊接件技术要求书写----------------------------------------9 10.铆接件技术要求书写----------------------------------------------------9 11.胶接件技术要求书写----------------------------------------------------9 12.超声波焊接技术要求书写---------------------------------------------10 13.弹簧件技术要求书写---------------------------------------------------10 14.橡胶手柄技术要求书写------------------------------------- ------10~11

某xx车辆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办法

汽车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确保公司技术文件资料的有效性、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产品设计开发文件、量产技术文件等的编制、发放、移交、更改、归档、回收、销毁等。 3 引用文件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产品明细表编制规定 汽车产品图样种类及基本要求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产品图样格式 量产车型设计更改管理规定 PDM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4 术语及定义 本文件引用的术语和定义符合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技术文件资料的保存形式包括电子文档技术文件资料和纸质技术文件资料、

实物样本等。 技术文件资料的分类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4.1 内部标准 内部标准包括企业标准、强制执行标准、技术条件等。 4.2 产品和工艺设计资料 是指根据《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中规定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设计资料、工艺设计资料等技术性文件。含明细表、产品使用手册、维修手册、结构图册和备件目录、工艺卡、工艺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产品图(包括纸质和电子版的产品图,含2D和3D数据)、生产/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辅料及工具消耗定额、整车配置编码、生产/检测设备操作规程、工装(含模具/夹具/量检具/工位器具等)图、效果图、专用设备制造安装图、道路试验标准/规范等。 4.3 技术协议 是指与供应商签定的产品开发技术协议、制造及工艺装备开发技术协议等。 4.4 记录资料 技术文件变更通知单、设计评审记录、设计验证记录、技术问题通知单、业务联系单、技术联系单、数模发放申请单、授权书、产品检测报告、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规定的各类记录等资料。 4.5 外来文件 4.5.1外来文件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法规性技术文件等。 4.5.2 外来文件还包括供应商向我司提供的图纸、检测报告等资料。 5 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