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思想

胡适思想
胡适思想

胡适“暴得大名”靠的是什么?

2015-05-11 09:58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叶胜舟286次点击:我要评论

胡适有才、有名,是个细心帅哥、体贴绅士,一生非常有女人缘,他也擅长关心女性。据说胡适在北大教书时,课堂上若有风,临窗又有女生,他就会走过去关上窗户。1955年11月,张爱玲到纽约,与胡适见面两次后恰逢感恩节,胡适打电话约张爱玲跟朋友们一起去中国餐

胡适(1891年-1962年),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入康乃尔大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7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文学革命暴得大名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名叫《兰花草》,改编自胡适1921年10月4日写的白话诗《希望》。

胡适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影响最大、最深、最远的贡献,是他首倡了白话文运动,掀起了“文学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第一部白话学术论著,他的《终身大事》是第一部白话戏剧,他的《短篇小说》是第一部白话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集,他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诗集,白话诗《希望》就是其中一首。这些均为开山之作。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是胡适的成名之篇。先在《留学生季报》发表,反响风平浪静,泡沫都没起一个,又抄了一份寄给国内的《新青年》。陈独秀独具慧眼,在1917年1月1日《新青年》上发表后,文章轰动全国,胡适风靡学界,成为文学革命的“宣言书”、“播种机”。胡适当初没想到,“一稿两投”竟然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吊诡之处在于,这篇大作拉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帷幕,却用文言文来写。

胡适打响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枪”。陈独秀接着写了篇《文学革命论》,首提“文学革命”概念,狠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比胡适的“火药味”更猛。胡适继陈独秀之后又写了篇《建设新文学革命》,他刚出道、出名,典型的文艺“小鲜肉”,鼓吹“革命”还有些心虚,所以标题中加了“建设”两字缓冲。

陈独秀、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双子星座”,或者说是“双发动机”。两人带领志同道合者推波助澜,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1920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自1920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 4月再发通告,分批废止旧国文教科书,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其他各科教科书也“参改语体文”。流行了几千年的文言文,仅用3年多时间,就被白话文取代了。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演讲中认为,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周策纵在《胡适对于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中评价,“白话文在一切写作文件上都成了正宗,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是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中感慨:“胡适以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回国不到两年便一跃而成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这样…暴得大名?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梁启超外,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胡适也不矫情,毫不吝啬地称赞了白话文的作用和地位。认为语言的形式不打破,思想内容的更新无从谈起。白话文运动就是中国人精神解放的第一步,破除掉第一层“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在《尝试集自序》中写道,“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在《口述自传》中又说:“这一个转变简直与西洋思想史上,把地球中心说转向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的思想革命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新旧文化难免有碰撞、有火花。蔡元培主掌的北大“兼容并包”,各式学术大腕云集,趣闻逸事也多。黄侃推崇“国故”,师从章太炎,瞧不起新文化。这个“狂狷”思维敏捷,口才了得,与胡适泾渭分明,互存芥蒂,常调侃胡适。

例如,黄对胡说:“你口口声声说要推广白话文,未必真心。”胡不解,问何故。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不应叫胡适,应叫…往哪里去?才对。”又如,黄侃常在课堂上大骂新文化,大骂胡适和师弟钱玄同。“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用白话文发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个字,而用文言只须…妻丧速归?即可,光电报费可省2/3。”

清华出身北大栋梁

胡适与中国的两所名校清华、北大渊源很深。1910年,胡适考中游美学务处(筹备清华学堂)第二批庚子赔款留学生。同批金榜题名、后来担任浙大校长13

年的竺可桢保留了一份榜单,其中赵元任列第二,竺可桢列第二十八,胡适列第五十五。

1924年2月22日,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致函胡适,聘请他“担任筹备大学顾问”。同时动员他出任筹建的清华研究院院长。胡适有自知之明,表示只做顾问不做院长,清醒又谦虚地推辞:“非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同时他建议清华研究院采用宋、元时代书院的导师制,兼取外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专题研究的办学方针。

胡适的真知灼见,曹云祥深以为然。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如日中天、辉煌难及,背后其实有胡适这位伯乐“推手”。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有“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诗句,说的就是胡适推荐王国维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故事。

中原大战结束后,清华大学呈文,请示在周贻春、赵元任和胡适三者中选一位校长,政府以“赵元任非办事人才,胡适议论乖谬,碍难予以任命,而周贻春又坚辞不就”为由全部否决。1931年3月17日,清华派三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愿,蒋介石接见时干脆回应:“胡适系反党,不能派。”胡适哭笑不得,3月18

日的日记中记录:“今天报载蒋介石给了我一个头衔(反党)。”

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一举成名后,趁热回国。1917年9月10日,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时年26周岁还差3个月。进北大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7年才学位到手),蔡元培爱才、惜才,帮他学历“造假”。1922年,胡适任北京大学教务长。1932年,又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按北大传统,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皆由国学功底深厚的名教授担任。胡适来北大后,重新编写讲义,摒弃远古“一半神话,一半正史”的记载,从西周晚年的老子和孔子思想开讲,把五千年历史“截断众流”去一半,听讲者大为惊骇,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胡说”,激进学生开始折腾赶走这位“胡说”教授。此时,顾颉刚建议学生领袖、同舍好友傅斯年听听胡适的课,看看是不是应该赶走。傅听了几天后,告诉伙伴们:“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傅斯年也成了他的得意门生,后来还成为《新青年》的得力助手。胡适晚年深情地回忆,“过了十几年以后,才晓得是孟真(傅斯年)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他对北大学生也颇为赏识,认为尽管“年轻但是却

相当成熟,而对传统学术又颇有训练”,有“几个学生的学问比我强”,其中就包括“傅斯年、顾颉刚、罗家伦等人”。

在众多的身份与头衔中,胡适对“北大校长”颇为看重。即使1949年4月离开大陆,无论寓居美国还是漂泊台湾,仍旧以北大校长自居。在1957年6月4日所立的遗嘱中,他将留在大陆的“102箱内全部我的书籍和文件交付并遗赠”给北大。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胡适在美国求学7年,受过严格的西方哲学和哲学史训练,特别是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论。他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宣称,“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 倡导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以免“被人蒙着眼睛牵着鼻子走”。

胡适在《我的歧路》中也说,“我谈政治只是实行我的实验主义,正如我谈白话文也只是实行我的实验主义。”“实验主义只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

在北大教了一年课,胡适以博士论文为基础,不断增改扩充,形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北大校长蔡元培为此作序,肯定了四处特长:“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平等的眼光”,老子以后的诸子平等,各有长短。自负的冯友兰也认可胡适的这本著作,“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 顾颉刚称赞胡适“有眼光、有胆量、有断制,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历史家。”

《红楼梦考证》是胡适的另一名篇,他率先将考证运用于古典小说研究,因此成为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旁征博引近二十种古籍,得出六条结论,确认了曹雪芹是作者,弄清了曹氏家族的来龙去脉和写作年代,认定了《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在作品版本问题上,确认《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他在晚年的多次演讲中,经常以《红楼梦》研究为例,阐释其实验主义的治学精神与研究方法。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21年7月11日,胡适撰写的《杜威先生与中国》中,有句经典──“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读者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穿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们是否有可能殊途同归?

多研问题少谈主义

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一针见血地抨击,“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种主义来欺人了。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他认为,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等等。“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李大钊看到此文后,随即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公开信,反驳胡适的观点,自白“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指出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同时“也承认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做”。胡适接着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和《四论问题与主义》,反驳李大钊等人的主张。

胡、李之争,用现代语言描述,其实争论的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两者不可偏废,但又往往过犹不及。

我的朋友名满天下

“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也是此后几十年社会名流互托身份的一个符号,凸显了胡适的名望之高、人缘之好。据唐德刚《胡适杂忆》,此语出处无考,但胡适颇为得意。一方面说明胡适朋友遍天下,天下无人不识君;另一方面也嘲讽那些招摇撞骗、欺世盗名之辈,动辄就把自己与胡适的大名联在一起,“拉大旗作虎皮”。

自1917成名至1962年去世,胡适在中国思想、文化、学术、政治上都一直笼罩于光环之中。他为人真诚、宽厚、热情,不及鲁迅尖刻,没有徐志摩花心,更不似郭沫若投机。回顾他热闹的一生,总是演讲多、客人多、宴会多、兴趣多。

1948年12月,胡适匆忙离开北平,留在东厂胡同寓所的物品中共有500多封信件,与其通信的人几乎全是当时活跃在政治、文化、学术、军事等领域的VIP。既有国民党要人,如蒋介石、汪精卫、廖仲恺、李宗仁、张学良等;也有共产党要人,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还有社会贤达,如梁启超、章士钊、宋庆龄、罗隆基、黄炎培等。

胡适与陈独秀半生情谊,一个温厚执着,一个激烈率真;一个钟情“问题”,一个钟情“主义”,最终因《新青年》的分歧而决裂。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我究竟不深怪你,因为你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好朋友。”陈独秀也坦诚忠告,“总是时时提心吊胆,恐怕我的好朋友书呆子为政客所利用。”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入木三分地评论陈独秀、胡适迥异的性情风格: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陈独秀一生多次被捕入狱,胡适每次必全力营救。商务印书馆碍于政治原因不能出版陈独秀的《拼音文字》,胡适不忍狱中的陈独秀失望,与赵元任私下里筹集了1000元,以出版稿费为名送给陈独秀,供他生活之需。

赵元任对杨步伟一往情深,紧追不已,但杨理性,“考验期”没完没了。赵元任心中焦急,向好友胡适倾吐苦衷。胡适去见杨步伟,大大夸了赵一番,把窗户纸捅破,成全好事。1941年6月1日,赵元任夫妇结婚二十周年,“红娘”胡适写了首风趣幽默的贺诗:“蜜蜜甜甜二十年,人人都说好姻缘。新娘欠我香香礼,记得还时要利钱。” “香香礼”是“吻”的意思,令人忍俊不禁。

胡适有才、有名,是个细心帅哥、体贴绅士,一生非常有女人缘,他也擅长关心女性。据说胡适在北大教书时,课堂上若有风,临窗又有女生,他就会走过去关上窗户。1955年11月,张爱玲到纽约,与胡适见面两次后恰逢感恩节,胡适打电话约张爱玲跟朋友们一起去中国餐厅“下馆子”,怕她“一个人寂寞”。

胡适奖掖后进,慷慨助人,佳话甚多。1919年秋,林语堂官费赴哈佛留学,一年后官方停止资助,胡适先后汇了2000美元救急,解释是北大给林语堂的工资“预支款”。四年学成后,林语堂回到北大就职,胡适正好不在北平,他向北大校长蒋梦麟致谢。蒋梦麟诧异地说:“什么两千大洋?是胡适自掏腰包。”林语堂才明白事情原委。他后来回忆,我们这些跟胡适相熟的人都叫他“大哥”,因为他总是随时愿意帮忙或提供意见。

自1930年始,胡适鼓励、帮助梁实秋一人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历时37年,实力、毅力久经考验,日后被称为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1948年,周汝昌还是学术新人,与胡适也不熟悉,冒昧写信借胡适珍藏的最古老《甲

戌本石头记》,他毫不犹豫就借了。季羡林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经陈寅恪向胡适、傅斯年、汤用彤推荐,35岁回国任北大教授,也深受胡适器重栽培。

胡适“暴得大名”,虽有运气,更是实力。他是中国新文化的引进者、启蒙者、开拓者,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先,其思想方法和学术观点影响深远,泽被后世。迄今为止,胡适是中国获得博士学位最多之人,有36个博士学位,其中35个是荣誉博士学位。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基于他的文化杰出贡献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国际文化界、学术界对胡适的尊重和认可,由此可见一斑。

(2015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之际,谨以此文纪念胡适先贤。在原创时政评论微信公众号“sswypl”发布时,题为《师表校魂(三):胡适(上-文化篇)》,敬请关注续文《师表校魂(三):胡适(下-政治篇)》。)

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2003年12月2次印刷。躺在书架上装逼多年了,一直未通读。是日取之读之,仍感困窘,原因在于,如果说胡适“书虽然读得不多(傅斯年语)”,那么自己就是文盲一个。于是先全力搜索相关评论资料。 《大纲》上卷自1919年2月出版后便不胫而走,不到两个月即再版发行,到1922年8月已出至第8版,两年内总计印刷7次,累计发行量达一万六千册。1932年13年的出版周期内,就再版达15次。仅民国时期对此书发表评论的大师级学者就有章太炎、王国维、陈垣、梁启超、陈寅恪、汤用彤、金岳霖、柳诒徵、蔡元培、冯友兰、李季、贺麟、顾颉刚、刘文典、容庚、吴虞、余家菊等30余位,可见其在学术界的影响。 蔡元培的“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梁启超欣赏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他认为,此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总说一句,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北大教授刘文典称赞之为“近代一部epoch making的书,就是西洋人著哲学史也只有德国的Windelband和美国的Thilly二位名家的书,著得同样的好”。冯友兰的“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 心中疑惑,有那么好么。再联系他“自吹”的“但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这本书虽然有不少缺点,究竟还有它自身的特别立场,特别方法”,“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以及搜出的一些八卦例如其活动能力,名望地位,半部先生

大师们的“无厘头”:胡适日记记录打牌和遗精

个人收集整理-ZQ 我们一直以为,学识渊博地大师,做人著文就应该是一丝一板,不苟言笑,端庄严肃.大师也是人,也有“无厘头”地一面.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在文学批评上造诣甚高,但他生性幽默,参加科举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个“动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答曰:“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主考官大怒,结果可想而知. 鲁迅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骨子里却也透着俏皮,看他地文集名字就知道:《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诸如此类,便透着好玩劲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而在《野草集》中,有一篇《秋夜》,先生这般写道:“在我地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到这里,方能明白他地幽默.而在这部文集中,他还破例写了一首打油诗,叫《我地失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地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如若在今天,直接发到网上,也许谁也不相信是他地大作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金石考古学家马衡,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按理,做考古地学者都很严肃,其实不然.他在北大讲金石学,带学生去故宫看青铜器.学生问他,何以知道是真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要知道什么是真地,先要知道什么是假地.”学生又问,那么,又何以知道什么是假地呢?答:“要知道什么是假地,先要知道什么是真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胡适留学时写下一本日记,内中颇为有趣:“二月廿日:连日似太忙碌,昨夜遗精,颇以为患.今日访医,询之,云无害也.四月九日:至沈君处打牌,十二时始归.四月廿九日:天时骤暖至八十度以上,不能读书,与沈、陈诸君打纸牌,又与刘、侯诸君打中国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仔细统计,只是月,他在日记中出现“打牌”地记录,多达天.大师这个月差不多有一半地日子在打牌.生活琐事,包括遗精这样地事,都记录在其中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巴西诗人卡洛斯·安德拉德,造诣之高,实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光看他出现在巴西钞票上地肖像就可知.按说这样地大师,应该形象端正,言辞严肃.他有一诗叫《在路中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有一块石头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我不会忘记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有一块石头在路中央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今天,估计大家也难看出什么头绪来. 1 / 1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私底下他们胜似亲人 陈独秀与胡适(右) “双峰并立,两水分流”,说的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曾是亲密的战友;他们初为同道,但后来走上不同的方向。他们就是陈独秀和胡适。 尽管在政治思想观念上分歧对立,但陈独秀四次被捕,胡适为救他绞尽脑汁。记者专门走访了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陆发春,听他讲述两人交往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接受采访的胡适后辈侄孙胡育凯也对胡、陈两人的关系做了详尽的解析。记者还查阅了《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从文献中找出胡适营救陈独秀的蛛丝马迹。 第一次被捕时,陈独秀手里拿的是胡适英文翻译的传单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就在6月11日这天,带着亲自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陈独秀和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分赴北京市内的一些重要公共场所散发。在此之前,胡适也已陪同陈独秀散发过,这份宣言的英文翻译正是由他撰写,只是这天的他,因有事不在现场。当晚,陈独秀把传单放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五层楼上时,已被北京警察厅跟踪的巡警和步军统领衙门便衣特工当场逮捕。 胡适听到消息后万分担心。他知道,此时陈独秀的社会声誉非同昔比,发动全社会的援救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胡适的焦虑不无道理。此时,同为安徽同乡的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军统领王怀庆衙门正在为何处关押陈独秀而争论,并上告到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案头。王怀庆是陈独秀《告北京市民宣言》要求罢免官职并驱逐出京的六人之一,对陈独秀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主张“非严办不可”;而步军的衙门牢狱是清朝所建,里面刑具和环境对犯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陈独秀若落入王怀庆之手,生还希望必定十分渺茫。最终陈独秀还是被关押在警察厅内。

2019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语文

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胡适(1891-1962)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倡导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一时享誉全国,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夏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20年代主办《努力周报》,30年代主办《独立评论》,40年代主持“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是早期提倡白话文的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以前,他就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第一部用白话文翻译的外国小说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第一部白话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纲》,第一部《白话文学史》。胡适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了文言文能做的事白话文一样能做,为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出了开拓性

的贡献。 他在《如何可使文言文易于教授》一文中指出了历来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一是“以为徒事朗诵,可得字义”,忽视了译释字义的重要;二是教者不懂文字学,不知推究字源;三是忽视文法探讨;四是不讲究句读、标点,致使文法不易解,字义不易定。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国文教学的四点设想: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与教外国文略相似,“需用翻译之法”;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古字与今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该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重视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些看法确实说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法。1920年9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的演说稿,对中学国文教育的目的、课程、教材与教授法、文法与作文等各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起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提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实际观察,胡适又做了若干修正,再次演讲整理成《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一)教学目的。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胡适认为,这个“要旨”本身是属于理想的,内容并无大错。但是考察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能不说是“完全失败”。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学术视点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29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张亚楠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胡适大力提倡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学翻译思想。梳理这些散见于胡适论著、书信以及译序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管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的发端,对于今天的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文学的功能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首举义旗者,胡适非常重视外国文学名著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借鉴作用,1916年他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3]具体到改造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问题,他主张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引进外国的文学方法,“……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我仔细想来,只有一条法子: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阐明上述主张的理由之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如果真要研究文学的方法,不可不赶紧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在一封有关戏剧翻译的答信里,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在于输入‘范本’。” 二、翻译选材 在翻译的选材问题上,胡适主张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他痛感当时中国的文学翻译充斥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外国作品,因此在给曾孟朴的信中说:“中国人能读西洋文学书,已近六十年了;然名著译出的,至今还不满二百种。其中绝大部分,不出于能直接读西洋书之人,乃出于不通外国文的林琴南,真是绝可怪诧的事……这也是我们英美留学生后辈的一件大耻辱”,并与曾氏共勉“各依性之所近而力所能勉者,努力多译一些世界名著,给国人造点救荒的粮食”。 胡适提倡多译小说、戏剧和散文,他认为,“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写情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三项,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向。” 另外,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胡适认为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赞同多翻译健全的,鼓舞人生向上的文学作品,并且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指出奥斯卡·王尔德的The Ideal Husband虽好,但《青年杂志》所载译文“似非吾国今日士夫所能领会也”。 可见,胡适在翻译选材上非常注重原著的质量和权威性,主张翻译作品的主题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体裁要紧跟世界文学的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以启蒙为己任的胡适,在翻译选材观上表现出来的功利性和紧迫性。 三、直接翻译和转译 关于直接翻译和转译的问题,胡适认为“不应该多费精力去做‘转译’的事业”。梁实秋在1928年《翻译》一文中也提到:“据胡适之先生说,法文、俄文作品译成中文的大半是自英文转译的;懂英文的人所以不直接译英文名著而要转译法俄文作品者,是因为英文名著的文字难,成语典故、俗话等等,都是我们一般略识ABC者所难得懂的,而法俄作品译成英文的率皆浅显易明”。 1933年胡适在其《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里又说:“我深感近年翻译外国文学的人,多是间接从译本里重译,很少是直接翻译原文的。所以我前几年在上海寄居的时候,曾发愿直接翻译英国和美国的短篇小说”。 赵文静在《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一书的第五章第一节谈到转译的时候认为:“对转译的批评本质上基于一种忠实于原文的思维。历史上不忠实的翻译作品似乎对目标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加重大的影响,如中国近代的林纾和美国的庞德。”鲁迅先生也曾经撰文指出,如果不通过转译,我们将和世界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缘。值得玩味的是,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大多是由英文本转译的。 四、翻译的语言形式 胡适提倡使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名著,他说:“用古文译书,必失原文的好处。”胡适肯定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还说林译的小说往往有他自己的风味,但因为他们用古文译书,结果“终归于失败”;并以鲁迅兄弟的翻译作品为例,说“他们的古文工夫既是很高的,又都能直接了解西文,故他们译的《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这种文字,以译书 044

胡适的哲理句子

胡适的哲理句子 1、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2、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4、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5、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6、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7、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8、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9、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 10、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

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11、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2、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13、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13、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4、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15、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16、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17、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18、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19、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20、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下山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

胡适先生的打牌日记

胡适先生的打牌日记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 《亨利八世》… …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公元前249年的时候,君王后去世了,田建就任命舅舅后胜为相国。但是后胜接受了 秦国间谍的许多金银,自己还派了许多宾客去秦国,秦国也给了这些宾客很多钱,让这些 宾客回去在田建面前讲一些让田建投降的话。后胜说服田建不和其他五国一起联合抗秦, 导致了其他五国都被秦国所灭。最后秦国派政客和田建说,只要投降秦国就能得到五百里 的封地,于是田建就投降了秦国。就这样齐国就灭亡了,秦国当然没有给给田建五百里地,而是让田建住到了边远的共地,还不给田建提供食物,田建就被活活饿死了。 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的找工作 的征程。一开始我期望很高,一心想怎么说,我也是个南邮的本科大学生,找个工作不在 话下,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大捞一笔,但当我真正开始时,发现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工作经验,那些端盘子,做促销的工作我又不想干,觉的不能真正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接触社会,每 天都以失败告终,在无尽郁闷的同时我开始了自我反省。关键在于我没有正确地摆正自己 的位子,放下一切,不在工资问题上纠结。以“我就是一位打工者的心态”重新开始。 打牌。 7月15日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茶 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叶掺和在一起替代:滇红取其香,湖红取苦,祁红取其色。 一一杨绛《我们仨》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4809311.html,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刘广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25期 摘; 要: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他对体育的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与观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与研究。研究认为,新式学堂教育和留美学习经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观点,胡适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团结精神的教育;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胡适; 体育教育;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096-02 胡适,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在文史哲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从1906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再到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最后1917年留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职。他把教育当作解救中国危难的根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关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但关于胡适在体育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尽管如此,依旧可以从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我对运动会的感想》等著述中找到关于胡适对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思想感受的篇段。那些寓意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字中所体现的体育思想与论述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深入探讨胡适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胡适体育思想的来源 1.1 新式学堂教育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很多文人大家都是从私塾学校开始早期学习的,胡适也不例外。当时的私塾学校只教“文”,没有体育课程,所以胡适小时候很少有体育活动。直到1904年,胡适到上海的“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求学,这两所学校是新式学堂,开设体育课,体育锻炼对胡适的健康和求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使他对学校体育有深刻的认识。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起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可以看出胡适小时身体十分的羸弱。“我小时身体多病,出门之后,逐渐强健。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在梅溪和澄衷两年半之中从来不曾缺一点钟体操的功课。我从没加入竞赛的运动,但我上体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 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 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 (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

《胡适自传》读后感

《胡适自传》读后感 在上陈教授的课之前,我对胡适并没有什么了解,在我的记忆中,他的名字只是出现在历史书上。但上了陈教授的课之后,我对胡适的思想产生了兴趣,想进一步地了解他。由于我对胡适尚未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并不敢轻易去读他的著作,只是借了本《胡适自传》来读,作为了解他的第一步。《胡适自传》分为“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四个部分,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胡适先生的一生。 胡适能成为著名文人,与其父母从小启蒙有很大关系。他在三岁零几个月就开始入私塾,而进学之前认字达千字了。胡适先生的父亲去世较早,他的母亲十分重视他的学习,尽管家业逐渐衰落,母亲还是为胡适多交学费,使得私塾的老师能在严加管教年幼的胡适,并倾尽全力教育好胡适。当其他的孩子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逃学的时候,胡适就已经学会自己读一些深奥的书了。在那个时代,胡适的母亲就已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不得不佩服胡母的远见!胡母不仅在学习方面对胡适起到了启蒙作用,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在为人方面对他的教育。 胡适四岁就丧父,母亲二十三岁就守寡,但是胡适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反,母亲对其在做人上的严格要求以及在求学上的大力支持,使得胡适渐渐地卓越于其他的孩子。在“先母行述”这一部分,胡适写到“在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胡适母亲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她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德国著名教育家德里奇·福禄培尔曾经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可见,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责任是多么的重大,而她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好母亲。胡适先生在十几岁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此他曾经发表过相关的一些文章,例如《敬告中国女子》和《论家庭教育》。他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其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一位受过教育的母亲,才能使其孩子有更好的家庭教育。”胡适先生还引用“三岁定八十”、“山树条,从小湾”说明了: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雄大豪杰,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字上分别出来。胡适之所以如此重视家庭教育,我想这必定是从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成就的对比中,以及自己母亲和别人母亲的教育的对比中总结出来的。 记得看过一个台湾学者的讲座视频,他推广幼儿诵读国学经典著作的,发出慨叹:中国自胡适以后再也没有大师了,为什么?因为自从胡适、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直至新文化运动,后来再没人自小熟读国学经典,对文言文了如指掌了,从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然胡适又留洋,所谓学贯中西者也。现在,如何继承乃至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典籍,国内宣传上是加强了,包括北大人大也搞国学研究院,但奈何没有群众基础,很难达到甚至超过胡适那个时代了。从这个角度说,确实是件令人悲哀的事。

刘半农的政治思想历程

刘半农的政治思想历程 专业:历史系年级:081 姓名:孔祥涛学号:080501110109 摘要: 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这就是刘半农。他生于1891年5月29日,猝于1934年7月14日,名复,字半农。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不可多得的干将,在这场斗争中,他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下冲锋陷阵。鲁迅说:“他活泼,勇敢,狠打了几次大仗”。①他的一生经过了从才子到闯将、从诗人到学者、从战士到名士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在风云变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代表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和生活归宿,有着突出的典型意义。刘半农一生的政治思想经历了几次变化,“五四”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从旧文学走向文学革命,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彻底与封建腐朽的传统文化划清界线,坚决反对军阀的反动统治,坚决主张抗击日寇,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认识到共产党是抗击日寇的中坚力量,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 刘半农“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主张抗日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思想天枰偏向共产党 正文: 他本是一个江南才子,欣赏的是“红袖添香夜读书”②,但旧中国的现实却让他不仅仅是一个文人学士,更是逐步成长为一名战士,一名闯将,一名革命者、一位“五四”新文化运动运动的先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时刘半农适值血气方刚之时,因此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大潮,怎么也不能安心蛰居故里,去过那平平稳稳的“粉笔生涯”。每天,他都和天华在一起议论国事、家事和自己的抱负与前途,不时从江北传来革命军节节胜利的大好消息,使他豪情激荡、心潮难平。两个人恨不得离家出走,投笔从戎,插翅飞往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用一腔热血去报效国家。但这一想法遭到父亲和妻子的一致反对,自古“忠孝难两

胡适的教育思想

在我看来,胡适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胡适既承袭了我国古人的关于“教育是立国之本”,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胡适看来,教育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长远的打算,唯有教育能过正真拯救华夏的文明,并再造就一个新的文明。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唯一的救国方式。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In my opinion, Hu Shi's educationalphilosophy is very correct. Hu Shi inherited the ancient Chinese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In Hu Shi's view, educa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and the long-term plan to solve China's problems. Only education can really save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rebuild a new civilization. H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thinking, education a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country.He put his great mind, lofty aspirations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into the people's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ft us with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郭 静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 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 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 现代文化。胡适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继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进行探索。1919年12月,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现代化路线,就是既要引进西方文化,又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胡适身体力行,从1920年开始,先后整理了《水浒》、《儒林外史》等十余篇古典小说,并以“序云”、“导论”等形式写了近30万字的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据此质疑:“难道有这样毕生埋在故纸堆中的全盘西化派 吗?”[1](360) 总之,五四时期胡适的“愿望是想学习欧洲的文艺复兴, 专致力于新文化的运动,抛开政治,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 政治的文化基础”。[2](P 131)所以,胡适虽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无情 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但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胡适一生中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其特殊背景。1929年,胡适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中国的文化冲突》的文章,在表达其现代化思想时他同时使用了两个概念:W h olesale w es ternization 和W h ole hearted m odernization ,前者可译为“全盘西 化”,后者是“一心一意现代化”或“全力现代化”的意思。这是胡适第一次提出全盘西化,但是和“全力现代化”并列使用的,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再也没有提及它。同年胡适在其《新文化运动和国民党》一文中,主张“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 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1](P 356)1930年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中认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 可以充分采用,充分收受”。[3](P 640)1933年,胡适在《建国问题引论》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集合全国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 法,一步一步地作自觉的改革”。[4](P 315)可以看出,胡适在随后发表 的文章中有意避开了“全盘”两个字,而悉数采用“充分”一词。这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上,胡适是不会随便使用一个词的,他完全明白“充分”和“全盘”在含义上的差别。几年后胡适本人的解释更能说明问题:“五六年前我最初讨论这个文化问题时,因为用字不小心,引起了一点批评。那一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9 4

胡适自由主义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胡适自由主义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适作为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写过一本专门的政治法律著作,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他的政治法律思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针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所写的一系列政论体现出来的。他对政治的影响离不开他创办或者为骨干成员的报刊杂志。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首先分析胡适在不同时期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的核心内容及其所体现的胡适的政治理念,其次纵观胡适一生阐述他自由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论点。 (一)“好政府主义” 胡适在回国初期曾宣称他“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因为他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从思想文艺上为中国“造新因”。他回国时期对国内思想界很失望。在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归国杂感》中,他说中国的出版界在他出国的七年简直没有两三本可以看的书,不但高等学问的书没有,就连消遣的书也很难找到,中国人“时间不值钱”,中国的教育处处是弊病。因此,他决定潜心研究学术,提高国民的判断力,增进国民的道德和知识水平。但是我们切不可将它的“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理解为他对政治的冷漠。其实他一直对政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美国留学时他就十分关注美国的政治并曾在康乃尔大学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他的理解也许是,先提高国民的素质,当然包括政治素质,到了国民素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他们自然要参与政治也有能力参与政治活动了。这种思想与他在美国所学习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关系。实用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暴力革命,这也是他后来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辩论的理论基点。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充斥着各种思想,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在中国都有其代言人,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论战。这样的大环境使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的胡适无法像他所想的那样潜心学术研究。1919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使胡适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暴得大名”。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进行了一次交锋。正如欧阳哲生教授所指出的“近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它压倒一切、掩盖一切、冲淡一切,文化则始终难以摆脱这一中心环节获得其应有的独立地位。”[i]有很强的政治意识的胡适随后便放弃了他“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积极发表政治言论。他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活动为当时纷纷扰扰的中国政坛掀起了几次波浪。 1918年12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每周评论》。“五四”以后,陈独秀被捕入狱,胡适接办《每周评论》,但不久《每周评论》即被封禁。此时,包括胡适在内的一群知识分子对北京政府已经极其不满。于是在1920年8月,由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胡适,他的思想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并影响了一大批学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然而“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对于胡适思想的批判也从未停止过。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排除以往的历史偏见和现实的政治干扰,我们再心平气和的评价胡适,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就像欧阳哲生说的“我们今天来评价胡适,应该谈的主要不是确认胡适的文化学术地位,而应该理解、阐述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再现胡适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的历史价值,把堙没的半个胡适给发掘出来。” 关键词:通俗文化上层文化现实意义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其思想也具有全面性——几乎触及了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每一个方面。以他个人的研究业绩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余英时曾经利用思想史上所谓的“上层思想”和“通俗思想”的概念来解释胡适的思想。(或者再扩大一点,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概念。)认为其思想的影响不但冲击了中国的上层文化,而且也触动了通俗文化。 (一)通俗文化 胡适的“暴得大名”最初完全是由于他提倡文学革命。用白话来代替文言文,在胡适的构想中自始即是思想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条便提出“言之有物”,而所谓的“物”则包括二事:一曰情感,二曰思想。他显然认为只有新的白话文体才能表达二十世纪的新情感和新思想。提倡白话便不得不尊《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文学正宗”,这就把通俗文化提升到和上层文化同等的地位上来了。陈独秀完全了解胡适此文的命意所在。他在“文学革命论”中说: 孔教问题,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旗上大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 此话以“伦理道德革命”始,以“通俗的社会文学”终,不但把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联系了起来,也把通俗文化代替传统上层文化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胡适虽然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但他的思想影响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层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着 / 肖伊绯整理着作,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元,页数:423,小编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可以说,国内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与文化,并非持反对、完全否定的;甚至于得出过方皆本源于“迷信”的。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的章节,实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与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产生了怎样的力,该创见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有思想体系的着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着,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于是打算,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其实最早看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在大一上,是由讲中国思想史的夏极力的。除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有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记得当时从孔夫子旧书网、亚马逊网分别买来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蓬莱阁丛书系列,1997年版)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版)、《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三本书,用两个月看完,所获颇多,基本对中国哲学史有了大致的。是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确为力作,其对中国哲学史的划分,史料的应用严谨、,作为后辈学子的我甚是佩服。

胡适的博士问题

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 耿志云 问题的提出 胡适于1917年5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从而结束学业,于是年6月启程回国。 但是,事隔六十年后,胡适的博士学位竟成了台湾和海外一部分中国学人互相争论的一个问题。 原来,为纪念哥伦比亚大学建校二百周年,该校的东亚图书馆馆长林顿于1952年着手整理一份材料,叫做《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的博士硕士论文目录》。这个《目录》于1957年发表。该《目录》将胡适的博士论文系在1927年之下。这很使人迷惑。1961年,中国图书馆学家袁同礼也整理了一份材料,叫做《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他把胡适的论文列在1917年之下,但后面加注“(1927年)”字样,以示存疑。 费正清的学生格雷德1970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1917——1937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英文)一书中,明确提到胡适是1927年才得到博士学位的,此事均仍未引起中国知识界的注意。直到1977年10月,胡适死了十五年又八个月之后,曾与胡适颇有交谊的后辈学者唐德刚,在台北一家发行很广的杂志《传记文学》上发表回忆胡适的文章(《七分传统,三分洋货——回忆胡适之先生的口述历史之三》),其中写明胡适是1927年才拿到博士学位的。直到这时,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才为社会上广泛知道。于是议论和争论也就随之而起,差不多已经快要被人忘记了的胡适,又成了学界关心的对象。 这样,问题便归结为胡适为什么迟了十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呢? 唐、夏两氏的辩争 唐德刚,解释这个问题时说,胡适所以迟了十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哥大修业时间不足。但不久他就放弃了这个说法。他只是坚持认为,胡适的博士论文在当年的口试中没有顺利通过,这是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根本原因。他并且推断,主考的六教授所给的判决是“大修通过”,即须对论文作重大修改后才能通过。这就还需要补考,即交上改过的论文,重新经历一次“防卫口试”,合格之后,才可拿到博士学位。那么,胡适的论文何以没有通过呢? 唐德刚认为,胡适在美留学的最后两年,正在热衷于文学革命,经常写长信同朋友们辩论,写作论文送登国内报刊,还苦苦尝试作白话诗。这些都占去了他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这一时期胡适又因搞恋爱而弄得“神情恍忽”。鉴于这两种原因,胡适口试便没有考好,没能获得通过。 文学史家夏志清不赞成唐德刚的看法。他在《传记文学》第198号上发表《胡适博士学位考证》一文,与唐氏辩驳。他坚认胡适通过了最后考试,主要理由是:(一)胡适学习成绩优异,并已小有名气,杜威很喜欢他,其他主考教授不会逆杜威之意而投反对票。(二)胡适绝顶聪明,精力过人,搞文学革命和搞恋爱都不致影响他的学业和考试。 唐氏的推断,固欠说服力,但夏先生的考证,也没有提出什么有力的证据。 夏先生搬请一位证人出来。是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富路得。据说,此人于1927年参加了为胡适补行接受博士学位的仪式。富氏在回答胡适为什么1917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问题时说:“事实很简单。……缘于胡适攻读博士学位时,曾有一项规定,要求每位博士侯选人要向学校当局呈送论文副本一百份。我想,胡适当时认为,对他来说,在中国同侪中展露才华,定比集中精力去出版他的论文更为重要”。我们看,这位证人所提供的证据仍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一,现在要弄清的是胡适1917年5月是否通过了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而富路得先生不是当事人,对此,他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第二,他说到取得博士学位须交论文副本一百份,这一点诚然确凿可信。此外便是回忆加推理,都够不上可靠的证据。 以后,唐德刚在发表《胡适的自传》的第五章的译稿时,加了一条长篇注释。在这个注释里,他抓到了一个真正够得上证据的材料,这就是胡适《留学日记》中有关那次博士学位 ? ? 4 2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