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

重庆市第八届中职技能大赛

工程测量项目竞赛理论考试题库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A.水平面

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3.大地水准面是通过()的水准面。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

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4.大地水准面是()。

A.大地体的表面

B.地球的自然表面

C.一个旋转椭球体的表面

D.参考椭球的表面

5.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6.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7.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假定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平均海水面

8.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9.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高差没有正负之分

E.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

10.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B. 1956年黄海高程系

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D.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12.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13.目前我国采用的统一测量高程基准和坐标系统分别是( )。

A.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

B.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5国家高程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D.1985国家高程基准、WGS-84大地坐标系

14.若A点的绝对高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相对高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假定水准面的高程为()。

A. -32.000m

B. 1516.762m

C. 1580.762m

D.72.260m

15.已知A点高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高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B点的高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

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16.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以()为假定水准面,设其高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底层室内地坪

B. 院落地面

C.基础顶部

D.地基最底部

17.某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其绝对高程为46.000m;室外散水标高为-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m。

A. -0.550

B. 45.450

C. 46.550

D. 46.000

18.若A点的高程为85.76m,B点的高程为128.53m,设假定水准面高程为100m,并设为±0.00标高,则A、B点的标高为()。

A. 85.76m,128.53m

B. 14.24m,-28.53m

C. -14.24m,28.53m

D. -85.76m,-128.53m

19.由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A.象限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象限编号及顺序方向一致

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

C.方位角由纵坐标轴逆时针量测0°~360°

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20.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有3点不同:①测量坐标系以过原点的子午线为X轴,

②测量坐标系以X轴正向为始边(),③测量坐标系原点坐标为两个大正整数。

A.逆时针定方位角与象限

B.逆时针定象限角与象限

C.顺时针定方位角与象限

D.顺时针定象限角与象限

21.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向东为正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向东为正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向北为正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向北为正

22.下列关于建筑坐标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筑坐标系的坐标轴通常与建筑物主轴线方向一致

B.建筑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应设置在总平面图的东南角上

C.建筑坐标系的纵坐标轴通常用A表示,横坐标轴通常用B表示

D.建筑坐标系的纵坐标轴通常用B表示,横坐标轴通常用A表示

E.测设前需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系统的变换

23.坐标换算的基本公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指()。

A.建筑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

B.建筑坐标系中坐标原点的坐标

C.测量坐标系中坐标原点的坐标

D.测量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建筑坐标系中的坐标

2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

A.先控制后细部

B.先细部后控制

C.控制与细部并行

D.测图与放样并行

2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B.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C.次序上先测角后量距

D.布局上由平面到高程

E.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26.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差

27.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A.水平角

B.竖直角

C.坡度

D.水平距离

E.高差

28.在测量的基础工作中,确定地面点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方位角

C.测量竖直角

D.测量高差

E.测量水平角

29.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这三项工作也称为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

A.地形测量

B.角度测量

C.控制测量

D.高程测量

E.距离测量

30.下列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工程勘测阶段,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

B.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总体规划及技术设计

C.工程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放样

D.施工结束后,测量工作也随之结束

E.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

31.水准测量原理要求水准仪必须提供一条()。

A.铅垂视线

B.水平视线

C.平行视线

D.切线

32.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读取水准尺读数

D.测定点的高程位置

33.从水准测量的原理中可以看出,水准测量必需的仪器和工具是()。

A. 水准仪、垂球

B. 经纬仪、觇牌

C. 水准仪、水准尺

D. 经纬仪、钢尺

3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DS3水准仪。

A.高于

B.接近于

C.低于

D.等于

35.DS3水准仪,数字3表示的意义是()。

A.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超过3mm

B.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mm

C.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mm

D.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极限误差不超过3mm

36.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A.内圆弧的半径大

B.其灵敏度低

C.气泡整平困难

D.整平精度低

E.整平精度高

37.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平时用的是()。

A.自动补偿装置

B.管水准器

C.圆水准器

D.微倾螺旋

38.微倾水准仪由()组成。

A.望远镜

B.水准器

C.照准部

D.基座

E.脚架

39.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D.用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

40.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物像

C. 使视准轴水平

D.使十字丝横丝水平

41.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水平

B.看清十字丝

C.使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D.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42.水准测量中,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竖轴竖直

B.视准轴水平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十字丝竖丝竖直

43.微倾式水准仪观测操作步骤是()。

A.仪器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B.仪器安置粗平调焦照准读数

C.仪器安置粗平精平调焦照准读数

D.仪器安置调焦照准粗平读数

44.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操作步骤是()。

A.仪器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B.仪器安置粗平调焦照准读数

C.仪器安置粗平精平调焦照准读数

D.仪器安置调焦照准粗平读数

45.普通水准测量时,在水准尺上读数通常应读至()。

A. 0.1mm

B. 5mm

C. 1mm

D. 10mm

46.微倾水准仪精平是通过转动(),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来达到目的。

A.微倾螺旋

B.脚螺旋

C.制动螺旋

D.水平微动螺旋

47.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

B.目镜调焦不正确

C.前后视距不相等

D.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48.目镜对光和物镜对光分别与()有关。

A.目标远近、观测者视力

B.目标远近、望远镜放大倍率

C.观测者视力、望远镜放大倍率

D.观测者视力、目标远近

49.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50.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

C. 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无法判断

51.微倾水准仪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

A.易于观察气泡的居中情况

B.提高管水准器气泡居中的精度

C.保护管水准器

D.提高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的精度

52.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上。

A.水准点

B.转点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

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53.设H A=15.032m,H B=14.729m,h BA=()m。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

54.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A. 1.870

B. 2.882

C. 2882

D. 1870

55.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有()。

A.几何水准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GPS测量

D.重力高程测量

E.气压高程测量

56.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的作用。

A.高程

B.水平角

C.距离

D.方向

57.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每测段测站数应为()。

A.奇数站

B.偶数站

C.不作要求

D.视环境而定

58.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四等水准测量中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mm。

A.2

B.3

C.5

D.10

59.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四等水准测量中红黑面读数之差不得超过()mm。

A.2

B.3

C.5

D.10

60.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应包括()检核。

A.前后视距差

B.视距累积差

C.红黑面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高差闭合差

61.四等水准测量时要求每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站,主要目的是消除()。

A.i角误差

B.标尺零点差

C.读数误差

D.视差

62.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A. 闭合水准路线

B. 四等水准路线

C. 附合水准路线

D. 等外水准路线

E. 支水准路线

63.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支导线

64.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6测站完成,观测高差总和为+12mm,其中两相邻水准点间2个测站完成,则其高差改正数为()。

A. +4mm

B. -4mm

C. +2mm

D. -2mm

65.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 0

B.与路线长度有关

C. 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起点高程值确定

66.下列选项属于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内容的有()。

A.∑a-∑b=∑h

B.fh计算

C.高差改正数计算

D.高程计算

E.水准路线长度计算

67.水准测量过程中,若标尺倾斜,则读数()。

A.偏大

B.偏小

C.均有可能

D.无影响

68.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小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小

E.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都是错误的

69.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 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

A. 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

B. 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5m

C. 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

D. 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

E. 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70.两次仪高法观测两点高差得到两次高差分别为1.235m和1.238m,则两点高差为()。

A. 1.236m

B. 1.237m

C. 2.473m

D. 0.003m

71.水准测量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m,式中L的单位为()。

A.米

B.厘米

C.毫米

D.千米

72.已知AB两点高程为11.166m,11.157m。今自A点开始实施水准测量观测至B点,得后视读数总和26.420m,前视读数总和为26.431m,则闭合差为()。

A. +0.001m

B. -0.001m

C. +0.002 m

D. -0.002 m

73.水准仪读得后视读数后,在一个方格的四个角M、N、O和P点上读得中丝读数分别为1.254m、0.493m、2.021m和0.213m,则方格上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

A. P、O

B. O、P

C. M、N

D. N、M

74.水准测量计算校核∑h=∑a—∑b和∑h=H终—H始可分别校核()是否有误。

A.水准点高程、水准尺读数

B.水准点位置、记录

C.高程计算、高差计算

D.高差计算、高程计算

75.自水准点M(H M=100.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 MA=+1.021m;再由A 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 N=105.121m),得h AN=+4.080m,则平差后的A 点高程为()。

A. 101.029m

B. 101.013m

C. 101.031m

D. 101.021m

76.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

77.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时,高差闭合差采用()计算。

A. fh=∑h测-(H终-H起)

B. fh=∑h测-(H起-H终)

C. fh=∑h测

D. fh=(H终-H起)-∑h测

78.测得有三个测站的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各站观测高差分别为+1.501m、+0.499m和-2.009m,则该路线的闭合差和各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

A.+0.009;1.504、0.502和-2.012

B.-0.009;1.498、0.496和-2.012

C.-0.009;1.504、0.502和-2.006

D.+0.009;1.498、0.505和-2.006

79.水准测量成果校核的方法有()。

A.双面尺法

B.附合测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双仪器高法

80.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一般是以()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往返高差闭合差

81.水准仪的()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

C.十字丝横丝

D.管水准器轴

82.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有序

B.4舍5入

C.步步校核

D.预估结果

E.4舍6入、奇进偶舍

83.下列关于水准测量手簿观测数据的修改,说法错误的有()。

A.米、分米位数据不得连环涂改

B.厘米、毫米位数据可以划改

C.记错的数据不允许划改

D.记错的数据可以用橡皮修改

E.厘米、毫米位数据不得划改,若有错误应整站重测

84.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测量记录应保证原始真实,不得擦拭涂改。

B.测量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应填项目不能空缺。

C.为保证测量记录表格的清洁,应先在稿纸上记录,确保无误后再填写。

D.在测量记录时,记错或算错的数字,只能用细斜线划去,并在错数上方写正确数字。

85.闭合水准测法,若按顺时针施测到终点,则仪器与转点下沉将产生()累积性误差。

A.“-”号

B.“+”号

C.“±”号

D.“0”

86.水准仪i角是指()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夹角。

A.纵丝与视准轴

B. 管水准轴与视准轴

C.管水准轴与横丝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

87.水准测量中,水准仪的i角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用()方法消减。

A.求改正数

B.多次观测求平均数

C.后前前后

D.前后视距相等

88.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A.消除或减弱管水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管水准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89.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的作用在于削弱()影响,还可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光透镜运行误差的影响。

A.圆水准轴与竖轴不平行的误差

B.十字丝横丝不垂直竖轴的误差

C.读数误差

D. 管水准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90.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E.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91.关于水准仪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准仪检验,就是检验轴线之间的几何关系

B.自动安平水准仪没有i角检验

C.自动安平水准仪只需检验圆水准器轴

D.检验项目的顺序可以任意颠倒

E.每项检验都应在前面检验项目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92.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其内壁圆弧的纵向切线称为水准管轴,过圆水准器零点的球面法线称为圆水准盒轴。如仪器已检校,当气泡居中时,该两条轴线分别处于()。

A.水平、铅直

B.水平、倾斜

C.铅直、水平

D.铅直、倾斜

93.微倾水准仪应满足的三个几何条件中最重要的是()。

A. 管水准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

C.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竖轴

D. 管水准轴应垂直于视准轴

94. 水准仪置于A 、B 两点中间,A 尺读数a =1.523m ,B 尺读数b =1.305m ,仪器移至A 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 ′=1.701m ,b ′=1.462m ,则( )。

A.L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C

B.L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C

C.L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VV

D.L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VV

95. 水准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角检测中,前后视距均为42m 求得高差后,移仪器于一尺近旁求得远处尺上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与应读前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之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此仪器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角为( )。

A.-14.7″

B. +14.7″

C. -29.5″

D. +29.5″

96. 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124m ,前视读数b=1.428m ,则( )。

A.m h AB 304.0-=;

B. 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 若A 点高程m H A 016.202=,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

D. 若A 点高程m H A 016.202=,则前视点高程为202.320;

E. 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97. 在A 、B 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hAB=+0.005m ,hBA=-0.009m 。已知A 点高程HA=417.462m ,则( )。

A. B 点高程为417.460m ;

B. B 点高程为417.469m ;

C.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4m;

D. B 点高程为417.467m

E.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4m 。

98. 在水准测量时,下列选项属于测量员应遵守的要点的是( )。

A.应力求前、后视的视线等长

B.不准用手扶在仪器或脚架上,也不准两脚跨在一支脚架腿上观测

C.搬动仪器时,无论迁移的距离远近,无论地面是否平坦,均不允许用手握住仪器下部的基座或脚架

D.转点要先放置尺垫,立尺必须力求竖直,不得前后、左右歪斜

E.用塔尺时,立尺人要经常检查尺子接头的卡口是否卡好,防止上节下滑

99.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

A.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B.在水准尺上的估读误差

C.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D.仪器和水准尺的下沉误差

E.水准管灵敏度较低的误差

100.水准点宜设置在下列地点()

A.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上

B.地面坚实稳固之处

C.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便于观测之处

D.地势低湿、易于淹没之处

E.比较隐蔽、不易发现之处

第三章角度测量

101.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称为()

A.竖直角

B.水平角

C.方位角

D.象限角

102.水平角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B.确定点的高程

C.确定水平距离

D.确定高差

103.竖直角()。

A.只能为正

B.只能为负

C.可为正,也可为负

D.不能为零

104.在一个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

A.水平角

B.竖直角

C.天顶距

D.方位角

105.光学经纬仪的型号按精度可分为DJ07、DJ1、DJ2、DJ6,工程上常用的经纬仪是()。

A. DJ07、DJ1

B. DJ1、DJ2

C. DJ1

D. DJ2、DJ6

106.DJ6型光学经纬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基座

B.望远镜

C.水准管

D.水平度盘

E.照准部

107.DJ1、DJ2、DJ6型经纬仪,其下标数字1、2、6代表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的中误差值,其单位为()。

A.弧度

B.度

C.分

D.秒

108.经纬仪在必要辅助工具支持下可以直接用来测量()。

A. 方位角

B. 水平角

C. 垂直角

D. 视距

E.坐标

109.经纬仪整平目的是使()处于铅垂位置。

A.仪器竖轴

B.仪器横轴

C.水准管轴

D.视线

110.经纬仪安置包括()。

A.对中

B.整平

C.瞄准

D.读数

E.调焦

111.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112.经纬仪对中和整平的操作关系是()。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 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 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113.经纬仪精平操作应()。

A.升降脚架

B.调节脚螺旋

C.调整脚架位置

D.平移仪器

114.经纬仪粗平操作应()。

A.升降脚架

B.调节脚螺旋

C.调整脚架位置

D.平移仪器

115.经纬仪的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整平仪器的精确度关系为()。

A.管水准精度高

B.圆水准精度高

C.精度相同

D.不确定

116.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

A.防止倾斜

B.消除视差

C.瞄准目标

D.测量视距

117.下列关于经纬仪的螺旋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制动螺旋未拧紧,微动螺旋将不起作用

B.旋转螺旋时注意用力均匀,手轻心细

C.瞄准目标前应先将微动螺旋调至中间位置

D.仪器装箱时应先将制动螺旋锁紧

118.经纬仪望远镜的纵转是望远镜绕()旋转。

A.竖轴

B.横轴

C.管水准轴

D.视准轴

119.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A.水平度盘随照准部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B.水平度盘与读数指标都随照准部转动

C.水平度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

D.水平度盘与读数指标都不随照准部转动

120.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

B.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

C.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

D.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

121.水平角测量中,()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减。

A.照准部偏心

B.视准轴

C.横轴

D.竖轴

12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照准部应()旋转。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123.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误差的影响。

A.视准轴

B.横轴

C.指标差

D.度盘分划

124.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个水平角的方法是()

A.测回法

B.方向法

C.全圆方向法

D.任意选用

125.当观测方向数有4个时,测角方法应采用()。

A.复测法

B.测回法

C.方向观测法

D.测回法测4个测回

126.水平角测量通常采用测回法进行,取符合限差要求的上下半测回平均值作为最终角度测量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的误差是()。

A.对中误差

B.整平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读数误差

127.6″级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3个测回,第二测回度盘配置应位于()位置。

A. 0°稍大

B. 60°稍大

C. 90°稍大

D. 120°稍大

128.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应()处理。

A.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重测整个测回

C.对中后重测整个测回

D.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129.水平角观测短距离迁站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仪器固定于脚架,扛在肩上

B.一手托住仪器,一手抱住架腿,夹持脚架于腋下

C.双手抱住脚架,夹持于腋下

D.不作要求

130.采用2″级经纬仪进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同一测回2C互差要求不超过()。A. 2″ B. 8″ C. 9″ D. 13″

131.水平角测量时,角值β=b-a。现已知读数a为182°33′24″,读数b为102°42′12″,则角值β是()

A. -79°51′12″

B. 280°08′48″

C. 79°51′12″

D. -280°08′48″

132.采用测回法测水平角时,盘左、盘右2个半测回角值应()。

A. 相差40″

B. 是6的倍数

C. 为不等于0的常数

D. 理论值相等

133.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

()关系。

A.正比

B.无关

C.反比

D.平方比

134.下列记录格式正确的是()。

A. 28°6′6″

B. 28°6′06″

C. 28°06′06″

D. 028°06′06″

135.测回法测量水平角,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其原因在于()。

A.水平度盘刻度是顺时针增加的

B.右目标读数大,左目标读数小

C.水平度盘刻度是逆时针增加的

D.倒过来减可能得负数

136.用同一台经纬仪观测2个角,∠A=10°20′30″,∠B=80°30′30″,测角中误差均为30″,则2角的精度关系是()。

A. A角精度高

B. B角精度高

C.A角和B角精度相同

D.A角和B角精度不同

137.经纬仪的主要轴线为竖轴VV,横轴HH,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施行检校时,应先使()。

A. LL⊥VV

B. HH⊥VV

C. CC⊥HH

D. CC⊥VV

138.下列关系中,()不是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

A.横轴垂直于竖轴

B.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D.视准轴垂直于竖轴

139.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检验校正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B.使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使视准轴垂直于水准管轴

D.使视准轴平行于竖轴

14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仪器误差的是()。

A.横轴误差

B.竖轴误差

C.目标偏心误差

D.视准轴误差

141.在实际测量中,根据角度测量原理,竖轴必须处于铅垂位置,而当仪器轴线的几何关系正确时,这个条件满足的主要前提是()。

A.垂球线所悬挂垂球对准地面点

B.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C.光学对中器对准地面点

D.水准管气泡居中

142.经纬仪如存在指标差,将使观测结果出现()。

A.一测回水平角不正确

中职试卷--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

2017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机电部期末试卷 <<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 2018年01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角度、直线的方向、高程。p14 2.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值为48 3.365m,后视读数a=2.432m,前视点B和C上竖立的水准尺的读数分别为b=1.897m,c=2.204m, B点高程为 483.918 m和C点高程为 483.593 m。p18 3.相位测距误差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误差,另一部分是比例误差。 p68 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p78 5.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之为控制测量。 P88 6.三、四等水准网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一般应布设成闭合环线,然后用附合水准路线和结点网进行加密。 P97 7.高级测量包括后方交会测量、放样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和悬高测量等内容。 p109 8.地面上自然形成或人工修建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地面上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势称为地貌。 p119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经纬网梯形分幅法和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p133 10.高程放样方法主要分为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和三角高程测量 方法。P151

11.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应根据 建筑物的分布 和 施工场地地形 等因素来确定 。p164 12.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轴线位置正确,可用 吊锤球 或 经纬仪 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P174 13.高层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主要有 外控法 和 内控法 两种。 14.建筑物及深基坑水平位移测量,根据场地条件可采用 基准线法 、小角法、导线法、 前方交会法 等进行测量。P193 15.全球定位系统(GPS )主要由空间卫星部分(GPS )卫星星座、 地面监控部分 和 用户设备 三部分组成 。p203 1.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 ) p156 2.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 √ ) p166 3.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平桩可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 p171 4.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级时适用于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 × )p189 5.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然相等。( √ ) p127 6.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图根三角高程测量。( √ ) p99 7.在各比例尺中,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 ) p119 8.地面点的坐标分为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 。p9 9.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 ) p40 10.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 × )p79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建筑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

建筑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 1)测定是指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获得观测数据,利用地形图图示,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按一定的比例缩绘成地形图,以供使用。 2)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高定于地面,作为施工的标志。(又称放线) 3)高差 4)建筑工程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定和测设。 5)测定地面点位是测量学的根本任务。 6)测量的基准面是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7)人们设想的一个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没有潮汐风浪的海洋表面,以及有它延伸穿过陆地并处处保持着与铅垂线正交这一特性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之处:一是坐标轴,纵坐标轴为x轴,x轴的正向为正北方向,横轴为y轴,正向沿正东方向;二是象限的规定是顺时针的;三是对角度的定义,起始边为纵轴,顺时针方向。 9)地面点间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是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为: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和水平距离测量。 10)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边工作边校核”。 11)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6371km。 12)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线,借助竖立在地面点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点的高程。 13)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等部件构成 14)水准仪基本操作顺序: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粗平)、调焦和照准、精确整平(精平)和读数。 15)在全国各点埋设了许多固定的高程标志并已测出其高程,称为水准点。(BM) 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水准路线主要三种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16)理论上,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附和水准路线各段实测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端水准点间的已知高差。 1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测量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轴表示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观测、建筑物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D、测区西北角 3、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D、点的距离和高程 4、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 6、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A、1/2000 B、1/3000 C、1/5000 D、1/10000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90°B、180°C、270°D、360° 第1页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的测量元素和单位。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2)难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的限度。 (2)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的基本工作、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常用的测量元素和单位。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 第一节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一、测量学的概念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1)测定测定是指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测设测设是指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测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 (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每一位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

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地面点位的确定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水准面和水平面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2.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在测量中的作用: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3.铅垂线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在测量中的作用: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4.地球椭球体(地球的形状) 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致使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有微小起伏的复杂曲面。选用地球椭球体来代替地球总的形状。地球椭球体是由椭圆NWSE绕其短轴NS旋转而成的,又称旋转椭球体。 决定地球椭球体形状和大小的参数:椭圆的长半径a,短半径b扁率α。 其关系式为: a b a- = α (1-1) 我国目前采用的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值为: a=6 378 140m,b=6 356 755m,α=1:298.257。 由于地球椭球体的扁率α很小,当测量的区域不大时,可将地球看作半径为6371km的圆球。 在小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得分评卷人××职业技术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2014级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8 分) 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均 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A.90°/n B.180°/n C.270°/n D.360°/n 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 则水平角值为()。 A .58°13′24″ B. 58°24′13″ C. 58°24′24″ D. 58°13′13″ 5、在距离测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真误差 6、如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应调节()螺旋。 A、目镜调焦螺旋 B、物镜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测理始终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12 分)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3、水准仪的使用包括粗平、照准、()、读数。 4、圆曲线的三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的终点。 5、碎步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6、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b=1.288m,则 高差h ab=()。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试 卷 密 封 线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2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精编习题] 一、判断题 1(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 2(等高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 3(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地面坡度小,平距相同则坡度相同。 ( ) 4(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 5(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 6(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 7(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 8(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1:500、1:1000、1: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 ) 9(一幅地形图中能有两种不同等高距存在。( ) 10(地形图有地物、地貌、比例尺三大要素。( ) 11(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中误差的两倍为最大误差。( ) 12(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13(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意义。( ) 14(误差传播定律是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 15(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 16(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

17(地形的分幅图幅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 50cm×50cm。 ( ) 18(地形图的地物符号通常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线状符号三种。( ) 19(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距。( ) 20(根据比例尺精度δ=0.1mm×M,施测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距离测量的精度只需达到0.1m。( ) 21(鞍部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山谷是相邻两山头间的低凹部位。( ) 22(高程相等的点必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 23(一次测量的中误差为m,则n个测回的算术平均值比一次测量中误差提高倍。( ) 24(由于图纸伸缩而产生的误差基本上可以消除。( ) 25(可以减少估计误差的一种复式比例尺称为斜线比例尺。( ) 26(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是为了便于测绘、拼接、使用和保管。 ( ) 27(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0000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 28(某幅图西南角的坐标x=3530.2km,y=531.0km,则其编号为 3530.0,531.0。 ( ) 29(同一地物,在大比例尺图上采用依比例符号,而在中、小比例尺图上可能采用不依比例符号或半依比例符号。( ) 30(地形图上用文字、数字或注记符号对地物的性质、名称、高程等加以说明,称为地物注记。 ( ) 31(等高线是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最常用的表示地物的一种方法。( )

工程开工要放线,不会测量可不行!

工程开工要放线,不会测量可不行!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 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 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 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 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 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 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 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 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 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 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 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 封顶。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 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 封顶。

测量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知识点 测量学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内容: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工作基本内容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斜距、平距;角度—水平角、垂直角;高差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 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 参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并可用数学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 故又称旋转椭球体。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a(或短半轴b)和扁率α决定参数为:长半轴 a= 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 α=1/298.257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半径 R =6371km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 绝对高程(海拔)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高差: 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建立:x轴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 y轴 — 赤道的投影 原点O — 两轴的交点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原理: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特性: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度变形。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 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 6o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L。=6oN-3o(N为6o带的带号) 3o带自1.5 o开始,按3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docx

×××学校 2012---2013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测量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 轴表示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 3 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观测、建筑物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 D、测区西北角 3、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 D、点的距离和高程

4、水准测量时 ,由于尺竖立不直 ,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 6、xx 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 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A、B、C、 D、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 90°B、 180°C、 270°D、360° 第1 页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A、等高线密集,则等高线平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大,地形陡峭 B、等高线密集,则等高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小,地形陡峭 C、等高线稀疏,则等高线平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D、等高线稀疏,则等高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2、测水平角读数时,若测微尺的影像不清晰,要调节目镜对光螺旋。() 3、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瞄准目标时,应瞄准目标的顶部。()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基础知识试题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基础知识 训练手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 2010年 3月 1 日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第一篇:测量基础 (1) 第二篇:水准测量 (2) 第三篇:角度测量 (4) 第四篇: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5) 第五篇: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7) 第六篇:小区域控制测量 (8) 第七篇:全站仪使用 (9) 第八篇: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10) 第九篇建筑工程测量 (11) 第十篇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简介 (12)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题 (13) 第一篇测量基本能力 (13) 第二篇小区域控制测量能力 (25) 第三篇测设的基本能力 (31) 第四篇建筑施工测量能力 (33) 第五篇地形图基本应用能力 (37)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一篇:测量基础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差 D.差距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D.大地水平面 4、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A.水平面 B.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圆球面 5、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 A.测定 B.测量 C.测边 D.放样 6、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 B.坐标测量学 C.高程测量学 D.工程测量学 7、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 A.水准面 B.水平面 C.铅垂面 D.圆曲面 8、测量工作中,内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 A.水平面 B.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竖直面 9、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 10、在高斯3°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 11、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 A.东方向 B.南方向 C.西方向 D.北方向 12、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公里。 A.100 B.300 C.500 D.700 13、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 .. 2、简述已知水平角的测设方法。 3、简述水准测量外业施测步骤。 五、计算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附和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2、用DJ6光学经纬仪测角,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仪器度盘 得分 评卷人 1.6km +5.331m 2.1km +1.813m 1.7km -4.244m 2.0km +1.430m A B 01 02 03 > > > > H a=404.286m H b=408.579m

. .. 建筑工程测量A卷答案 一、单选题(3′×6) 1、D 2、D、 3、B 4、A 5、A 6、A 二、填空题(2′×6) 1、角度测量 2、附和水准路线 3、精平 4、曲线的中点 5、高程 6、-0.744m 三、判断题(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10′×3) 1、答:(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构筑物的放样工作;(3)施工总平面与竣工总平面图的绘制;(4)沉降、变形的观测。 2、答:(1)在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瞄准A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β值,在此视线上定出B1点。 (3)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2点。 (4)取B1和B2的中点B,则AOB 就是要测设的β角。 3、答:(1)将水准尺立于已知站点上,作为后视点。(2)在水准路线合适的位置安置测量仪器,沿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取仪器至后视距离大致相等的距离放置尺垫,确定转点并立水准尺作为前视。(3)观测员安置仪器的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操作过程读数,并立即算出高差,作为一个测站的工作。 五、计算题(10′×2) 1、解: 2、解: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第一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㈠ 知识目标:熟悉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工程测量的一般程序与工作原则 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简介 通过设疑、答疑引入工程测量的目的,对照课程目录解说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能力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概念 1.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含义——指的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测定和测设 工程测量学的实质——确定点的位置 测定——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设——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包括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 2.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⑴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 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图样要求实地标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⑶施工阶段——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 ⑷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大型和重要建筑物) 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测量放线工——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测量 3. 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 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高级到低级 ⑶先控制后细部 4. 测量放线工的工作原则 ⑴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⑵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进行有关测量工作 ⑶严格按测量规范和细则进行测量工作 ⑷边工作边检核 第二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㈡ 知识目标: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标准化做法图解

《建筑工程测量学》教学大纲

1目的: 明确、规范土建工程放线的标准动作,提升土建工程放线精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佛山公司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 3编制说明 本标准做法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 4、放线标准做法 4.1测量工作原则 审查图纸:所有尺寸、建筑物关系进行校核,平面、立面、大样图所标注的同一位置的建筑物尺寸、形状、标高是否一致;室内外标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 实施测量原则: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精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测量主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前测量方案审批通过(方案中要有:建立测量网络控制图、结构测量放线图、标高传递图、水电定位图、砌筑定位放线图、抹灰放线控制图等)。 4.2测量工具

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棱镜塔尺50m大卷尺线锤墨斗 5m小卷尺油漆毛笔铅笔对讲机4.3 测量设备管理 测量设备登记台账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编号检验日期检验状态合格证编号责任人备注 A1:所有精密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合 格后才允许在施工现场使用 A2:建立测量仪器台账统一管理,定期维护 与保养 4.4结构测量做法

A3:现场建立3个以上三级坐标、高程控制 点,采用钢管做维护、警示 A4:沉降观测点采用Φ20镀锌圆钢加工, 测量点位统一进行编号,沉降由第三方实 施观测,进入主体标准层开始观测 木桩 铁钉 混凝土 A5:临时测量控制点采用木桩制作,桩截面不小于50*50mm,木桩顶部平整;木桩周边浇筑混凝土避免扰动

A6:场地内设置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采用混凝土浇筑,必须牢固、坚实 A7: 建立方格网控制图,占地面积≤1万 m2方格网间距10m ;占地面积≥1万m2 方格网间距20m ,地形复杂的可适当调整 工程基线复核表单位工程坐标定位 A8: 进场前,根据国土局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建筑物定位引测,并在场地附件建立施工期间坐标控制网、标高控制点 A9:施工单位在完成建筑定位、轴线引测后报监理公司复核 A10:基础施工轴线引测采用龙门桩

建筑工程的测量课后习的题目问题解释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

1.C 2. A 3. D 4. A 5. D 6 .D 三、简答题 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6. 为了确定地面点的高程位置,实际测量中是以铅垂线为基准线,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面。但是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A) 学号姓名成绩学好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水准线(B)中央子午线(C)法线(D)铅垂线 2,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 (A)轴系名称相同,象限顺序排列不同 (B)轴系名称不同,象限顺序排列不同 (C)轴系名称相同,象限顺序排列相同 (D)轴系名称不同,象限顺序排列相同 3,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b=1.288m,则高差h ab为()。(A)-0.744m (B)1.832m (C)-1.832m (D)0.744m 4,测量望远镜瞄准目标调焦时,若有视差,其产生的原因是() (A)十字丝未调节清楚(B)观测时瞄准有误差 (C)观测时光线太强或太弱(D)目标成像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5,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是按顺时针方向注记0o~360o,故计算水平角时,总是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如果所得水平角值为负,则应加上()。 (A)90o(B)180o(C)270o(D)360o 盘右读数R=277o12′24″,指标差应是6,在竖直角观测中,盘左读数L=82o48′00″, ()。 (A)+12′(B)-12′(C)+24′(D)-24′ 7,某一距离往返测,往测值为46.036m,返测值为46.048m,则丈量的相对精度为()。 (A)-0.012m(B)0.012m(C)-1/3800(D)1/3800 8,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称为()。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中误差(D)粗差 9,用测回法中误差为±6″的经纬仪测量某角,欲使其测角中误差达到±2″,则应测()。 (A)3测回(B)4测回(C)9测回(D)12测回 10,已知A、B两点坐标X A=118.13m、Y A=922.12m;X B=151.45m、Y B=976.36m;坐标方位角αBA应为()。 (A)238o26′14″(B)-238o26′14″(C)56o26′14″(D)-56o26′14″ 11,下列哪一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2m?() (A)1:500(B)1:1000(C)1:2000(D)1:5000 12,等高线平距是() (A)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B)相邻高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C)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等高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13,在建筑场地上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点?() (A)三、四等水准测量(B)三角高程测量 (C)工程水准测量(D)视距测量 14,建筑基线与建筑方格网的施工坐标系与其坐标轴应该()。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黄陂区军运会保障工程—美丽乡村带建设项目(EPC)总承包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9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测原则 (2) 四、测量准备 (3) 五、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4) 六、分部工程的测量放线 (7) 七、质量标准 (11) 八、施工管理措施 (12) 九、施工验线制度及资料整理 (13) 十、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和仪器保养 (14)

一、编制依据 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1.3 《建筑测量变形规程》(JGJ8-2007) 二、工程概况 黄陂区军动会保障工程——美丽乡村带建设项目(EPC)总承包,双拼联体和多拉联体建筑群。工程由武汉市黄陂区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总建筑面积43860平方米、建筑高度10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一级。 三、施测原则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时、省工、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测量题库(附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绝对高程答案: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二.填空题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答案: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2.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基准面是。 答案:铅垂线大地水准面 3.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轴,向北为正,纵轴为轴, 向东为正,象限按时针方向编号。 答案:x,y,顺 三.选择题 1.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 地理坐标 B. 平面直角坐标 C. 坐标和高程 D.绝对高程 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测量学任务范围内的是( A )。 A. 公路运营管理 B. 测图 C. 变形观测 D. 放样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室外进行的测角、量距和测高差成为外业工作 B.将外业成果在室内进行整理、计算和绘图称为内业工作 C.将观测结果记录在测量手簿上的工作属于测量内业工作 D.无论是外业还是内业,都必须遵循“边工作边校核”的工作原则 四.多选题 1.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CD )。 A.水平角 B.竖直角 C.水平距离 D.高差 四.简答题 1.简述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题要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2.简述测量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题要点:测量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边工作边校核。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名词解释 1.视准轴答案: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2.闭合水准路线答案:由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环线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的水准路线。 3.高差闭合差答案:在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两点间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不符,其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4.水准路线答案:由一系列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5.水准点答案: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