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信息检索检索 向量空间模型

完整word版,信息检索检索      向量空间模型
完整word版,信息检索检索      向量空间模型

信息检索检索向量空间模型

一:算法描述

在文本挖掘、搜索引擎应用中,文本的特征表示是挖掘工作的基础,它对文本进行预处理,抽取代表其特征的元数据,这些特征可以用结构化的形式保存,作为文档的中间表示形式。向量空间模型(VectorSpaceModel)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文本特征表示方法之一,它是由GerardSlaton等人在1958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关于文献表示的统计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计算性和可操作性,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本检索、自动文摘、关键词自动提取、文本分类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领域的各项应用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document):泛指各种机器可读的记录,可指一篇文章或一个网页,也称为文档。

项(term):亦称索引项,是用来标引被检索内容的关键词等。

项的权重(termweight):对于有n个不同的项的系统,文献D=(t1,t2,,,tn),项

tk(1[k[n)常常被赋予一个数值Wk,表示它在文献中的重要程度,称为项tk的权重。

相似度(Similarity):指两个文档内容相关程度的大小。

确定权重的方法是运用TF-IDF公式,即Wik=tfik/dfk=tfik*idfk,其中tf ik 为特征项Tk在文档Di中的出现频率,称为项频率; dfk则是文档集D中出现特征项Tk 的文档的数量,称为文档频率; idfk为dfk的倒数,称为反转文档频率。

相似度是一个函数,它给出两个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常用的方法有:内积(Inner Product)、余弦(Cosine)。

对于二值向量, 内积是查询式中的词项和文档中的词项相互匹配的数量;对于加权向量, 内积是查询式和文档中相互匹配的词项的权重乘积之和。

余弦相似度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余弦相似度是利用向量长度对内积进行归一化的结果。

二:数据描述

建立10至15个文件,输入文档集,以供检索。

三:算法参数

文件、项的权重、tf ik、dfk、idfk、相似度

四:实验流程

1.输入文档集;

2.计算词项的特征权重;

3.输入要查询的内容;

4.计算余弦相似度;

5.根据相似度排序,找出相似的文档。

五:实验结果

实验生成result文件甲中的result.txt文件。

六:实验总结

向量模型是以假设向量空间的各维之间相互正交(即各关键字之间相互独立)为前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由此带来的损失关键字间的相关性的缺点,可它把对文档内容和查询要求的处理简化为向量空间中向量的运算,克服了布尔模型的二值评价的缺点,可以计算出文档与查询式的相关程度,因而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输出结果的排序,用户相关性反馈机制也很容易实现,尤其是具有对处理海量数据的适应性等种种优点使得它自诞生以来,至今都有很强的生命力。

检索语言的分类

检索语言的分类:按照揭示和反映信息内外部特征的不同,检索语言可划分为:分类语言:以数字、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结合)为检索标识,作为有关类目的代号。 主题语言:分为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和关键词语言; 名称语言:以人名、地名、机构名、篇名、书名等为检索标识; 代号语言:以文献特有的顺序号(如专利号、标准号、合同号等)为检索标识 邻近位置算符(W)W是with的缩写。(W)算符也可以简写为()算符,A(W)B,表示A紧挨着B,顺序不能颠倒。A和B之间除允许有一个空格、一个标志符号或一个连接号以外,不得插入任何单位或字母。 邻词位置算符(nw)A(nw)B,表示两个词的次序不变,其间可以插入n个词。 句子位置算符(S)S是sentence的缩写。A(s)B表A和B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能随意改变,A与B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字段位置符(F)F是field的缩写。A(F)B,表示A和B 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字段之中,但位置和次序不限,两者之间还可以任意加词。如Rice(F)Genetics/Ti 要求Rice和Genetics必在同时出现在篇名之中。 记录位置算符(C)C是citation的缩写。A(C)B 其作用等同于A and B,均表示A和B 同时出现在同一记录内,但词序不限,也不要求在同一字段内。 截词符号 常用的有“?”、“$”和“*”等,绝大部分数据库无限截词符用“*”,少数用“?”或者“$” 截词类型 (1)后截断,前方一致。如:“comput*”表示computer、computers、computing等。(2)前截断,后方一致。如:“*computer”表示minicomputer、microcomputer等。(3)中截断,中间一致。如:“*comput*”表示minicomputer、microcomputers等。 1 .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2 .引号引号内的检索项以整体形式出现。精确匹配: “”和《》号,给查询词加上双引号则不拆分查询词,加上书名号的查询词,一是书名号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二是被书名号扩起来的内容,不会被拆分。 3 .个别数据库使用的特殊符号 某些搜索引擎使用加号(+)表示该单词必须出现。 【实例】在某些搜索引擎中输入“+电脑+电话+传真”就表示要查找的内容必须要同时包含“电脑、电话、传真”这三个关键词。 个别数据库例如“国研网”、山东标准网使用“&”代替“and”;欧洲专利局光盘数据库的“without”、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的“andnot”就是通用的“not”。 1. 直接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 2. 追溯法

信息检索模型研究概述

信息检索模型研究概述 【摘要】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用户要在巨大的信息海洋中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变得复杂,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相关性选择,以提高查询的检全率和检准率。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检索模型,本文介绍了这些检索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检索;检索模型;认知心理学;综述 一、引言 信息检索是寻找相关信息的过程,而检索过程始终都涉及相关性问题。相关性是信息需求内容与文献内容之间的一种关系,为了正确地解释检索过程,就必须给相关性一个合理的衡量。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检索模型,本文就讨论介绍了这些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的进展。文中笔者将检索模型分为基于系统的检索模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检索模型和基于本体的检索模型三大类。 二、基于系统的信息检索模型 在基于系统的检索模型中,可以分为逻辑模型、模糊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 1.逻辑模型及其发展 1957年,巴-希列尔(Y.Bar-Hille)提出布尔逻辑模型。布尔逻辑式构造简单,但其不易全面反映用户的需求,匹配标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且检索结果不能按照用户定义的重要性排序输出,很难控制输出量的大小,对用户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克服传统布尔逻辑模型的一些缺陷,Waller和Kraft在1979年提出了加权布尔逻辑检索模型。加权布尔逻辑检索模型通过对标引词进行加权,解决了传统布尔逻辑检索模型的一些缺点,比如无法排序、不能区分检索词的重要程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布尔逻辑操作算符在不加权布尔逻辑查询情形下的许多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已不再成立。 在Waller和Kraft之后,Salton于1983年提出扩展布尔模型。扩展模型是传统布尔逻辑检索模型完全匹配的严格性和向量模型提问的无结构性的折中,在保持布尔逻辑检索的结构式提问的同时,也吸取了模糊检索和向量检索模型的长处。而且该模型中巧妙地引入了一个模型参数p,通过适当调节这个参数,Salton 模型可以分别表现为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模糊模型。 2.模糊模型及其发展 布尔模型和扩展的布尔模型主要是基于康托(Contor)的经典集合论,但经典集合论容不得模糊的概念,这对于信息检索过程中所存在的模糊性的解释造成一定的困难,用户对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也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种模糊性引起的不确定问题,人们引入模糊集合理论来构建模糊集合模型。 模糊集合模型是基于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得(L.A.Zadeh)的“模糊集合”理论,模糊检索将文献看成是与某提问在一定程度上相关,对于每一个标引词,都存在一个模糊的文献集合与之相关;对于某一给定的标引词,用隶属函数表示每一文献与该词相关的程度,即隶属度,其取值在[0,1]上。在模糊集合检索中,对于布尔模型的用户信息需求的处理通常是把表达用户需求的布尔逻辑式转换成析取范式的形式。基于模糊集合模型的检索结果是建立在文献集上的,且其隶属度就是文献集对用户提问的相关程度的模糊子集。但目前而言,还无法十分精

信息组织与检索

《信息组织与检索》 一.名词解释 二.1.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它是作者以生产或科研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专着、期刊论 文、学位论文等。 三.2. 技术档案:指生产、设计、建设、科研等专业部门,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图书、照片、 数据等原始记录文献,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任务说明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实验计划等,具有保密性和内部使用的特点。 四.3. 目录:是图书、期刊或其他单位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与报道。它是以一本书、一种刊物为 着录的基本单位,记录图书、期刊、资料等的名称、着者、出版项与馆藏项等内容,并按照一定的编排体例进行编制,但不涉及书中的章节或期刊中具体的文章。 五.4.检索语言:又称为情报语言、情报存储和检索语言、信息组织语言等。它是根据检索的需要 而创作的人工语言,把信息的存储和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的语言。 六.5. 追溯法:以已获文献后面所附参考文献为线索进行追溯查找,又称为参考文献法。 6、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信息资源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7、信息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语言是用来描述信息的内容特征、外部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 8、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业务,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 9、INTERNET(因特网) Internet:因特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一个网络,它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采用TCP/IP协议。 因特网,源自英文的Internet,它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是“联接网络的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称为网络互联。作为专有名词,它所指的是全球公有、使用TCP/IP这套通讯协议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以及系统的用户。因此,世界上这个最大的互联网络也被简称为“互联网”(the Internet)。 二.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通过BA、ISTP、Kluwer online、Springer Link 数据库都能检索到外文期刊论文全文。(×) 2.??在重庆维普数据库检索系统中能查到企业名录。???????????????? (×) 3.??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刷型图书和期刊。(∨) 4.??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5.??联合目录可以帮助读者确定其所需要的文献收藏在那个情报机构。(∨) 6.??综述因附有大量参考文献,所以是二次文献。(×) 7.??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查找标准文献的全文。(∨) 三. 填空题 1.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文献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和电子型。

计算机信息检索02139自考资料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根据检索手段的不同,信息检索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 3.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与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源。 4.信息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语言是人们在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时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5.五个信息检索阶段:手工检索、机械信息检索、脱机批处理检索、联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后三 者统称为计算机信息检索。 6.与手工检索相比,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表现在: (1)速度快、效率高,仅几分钟就可以从成千上万条记录中找到所需信息; (2)检索范围广,可以迅速而方便地浏览相关学科或主题的所有数据库中的记录,在 网络中,几乎每一台个人计算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3)检索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拥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借助 光盘和通信网络查询所需信息。 7.信息检索的模型: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信息检索系统中的信息及其处理过程加以翻译和 抽象,表述为某种数学公式,再经过演绎、推断、解释和实际校验,反过来指导信息检索实践。 信息检索的三个经典模型是: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 8.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信息服务设施。 9.信息检索系统是信息检索所用的硬件资源、系统软件以及信息资源集合的总和。 10.数据库由字段、记录和文档构成。 11.根据载体的不同,数据库可分为: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三种。 12.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核心是检索性能评价。 13.检索性能评价: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实施信息检索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客观科学评价,以进一 步完善检索工作的过程。 评价检索效果的最主要的指标:查全率和查准率。 14.查全率 查全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存在的合乎该需要的所有文献的比例。 15.查准率 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第二章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术 1.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 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 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1)逻辑“与”。表示检索结果中必须包含所有的检索词;(2)逻辑“或”。表示检索结果中只要包含任何一个检索词即可;(3)逻辑非。表示检索结果中一定不能出现“NOT”后面的检索词。 2.邻近检索 邻近检索是用一些特定的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的顺序和词间距的检索。 3.短语检索:短语用“”表示,检索出与“”内形式完全相同的短语,以提高检索的精度和准确度, 因而也有人称之为“精确检索” 4.截词检索 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常用的截词检索方法有前截词、中间截词和后截词。 5.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为了提高查全率或查准率,需要将检索范围限制在特定的字段中,即字段限制 检索。 6.模糊检索:模糊检索是指使用某一检索词进行检索时,能同时对该词的同义词、近义词、上位词、 下位词进行检索,以达到扩大检索范围、避免漏检的目的。

信息检索的概率模型-

信息检索的概率模型 一、综述 一、信息检索技术 由于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工 作方式,我们真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方面,因特网上面蕴含的海 量信息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人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所谓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的现象。于是一个 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如何帮助人们有效地选择和利用所感兴趣的信息,尽量剔除不相关的信息。同时保证人们在信息选择方面的个人隐私权利?成为学术界和企 业界所十分关注的焦点。 随着在线文本的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闻、电子杂志、电子邮件、技术报告、文档以及网上图书馆。如此众多的信息,仅仅依靠大脑来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信 息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自动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成为信息产业面临新 的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演化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信息分类、问题回答等方向。 由于目前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大多数为文本,而且文本也是广大用户所习惯接收的形式。因此我们在下面主要讨论中文文本检索和相关的评价方案。 1、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 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 项目。1945年,Vannevar Bush的论文《就像我们可能会想的……》第一次提出 了设计自动的,在大规模的存储数据中进行查找的机器的构想。这被认为是现在信息检索技术的开山之作。进入5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为逐步的实现这些设 想而努力。在50年代中期,在利用电脑对文本数据进行检索的研究上,研究者 1

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考试大纲重点整理

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考试大纲重点整理

序移动,是一次、二次、三次文献信息的演变过程。对于“文献信息链”的研究,有利于从整体的角度了解文献信息的有序化、动态性特征,从而探索文献信息的产生、演变规律及其结构形态。 (1)信息检索:广义理解分为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信息的存储主要包括在某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信息选择的基础上对信息的内外特征进行描述、加工并使其有序化,形成信息集合。信息的检索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与工具,采用一系列方法与策略从信息集合中查询所需的信息。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该过程的后一部分。存储是检索的基础、检索是存储的反过程。信息检索的本质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一定的信息集合的匹配。 (2)信息检索系统:指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存储,经过加工了的信息集合,拥有一定的输入、匹配、输出的技术设备,提供一定的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实体。 (3)信息检索入口:又称检索点或检索知识,是指用以标识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属性值的集合。检索知识包括主题词、分类号、著者、标题、机构、代码等。 (4)信息检索的一般原理:P7 (5)检索系统由物理构成(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和逻辑构成(文献与数据的选择与抽取子系统、词表子系统、标引子

系统、查询子系统、用户与系统交互子系统、匹配子系统)(6)检索工具的构成:编辑说明与凡例、分类表与主题表、正文、辅助索引、资料来源目录与附录。 (7)检索系统的功能:报道功能、存储功能、检索功能。(8)信息检索理论:标引理论、检索模型、检索结果的可视化。 (9)现代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全文检索、多媒体检索、超文本及超媒体检索、联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智能检索、跨语言检索、跨平台检索。 第2章信息检索模型 (1)最初的信息检索模型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原因:第一,数学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学科,被大家所熟知,并且通俗易懂。第二,人们的信息有很大的模糊性,甚至用文字不能表达,而文字具有很大程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样就很容易表达出人们信息检索的需求,能够很方便快捷地组建信息检索模型。 (2)信息检索模型的类型:P18 (3)布尔检索模型:采用布尔代数和集合论的方法,用布尔表达式表示用户提问,通过对文献标识与提问式的逻辑运算来检索文献。 (4)布尔逻辑运算符: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

信息检索语言

第二节信息检索语言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的检索提问词与数据库文献记录中的标引词进行对比,当提问词与标引词匹配一致时,即为命中,检索成功。由此可见,能否准确地检索出用户所需信息,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选择检索词。这里所说的“准确”,是指用户所选的检索词必须与数据库中标引文献记录所用的标引词一致。然而实际工作中,从事信息存储的人员与从事信息检索的人员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因而会造成存储信息与检索信息所依据的规则不一致,导致存入的文献检不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信息标引人员与信息检索人员之间必须制定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即一种约定的相同标识和线路,这就是检索语言。 一检索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1 检索语言的概念 检索语言(information retrieval language),是信息存储与检索过程中用于描述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所谓检索的运算匹配就是通过检索语言的匹配来实现的。检索语言是人与检索系统对话的基础。 有了这种规则,信息标引人员在进行信息存储的过程中,就会对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能代表信息的特征与检索语言(检索标识系统)进行对照标引,然后纳入检索系统;而信息检索人员在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则先对待查课题进行分析,归纳出各种信息特征,使之形成能代表需要的检索提问,然后把这些提问与检索语言(检索标识系统)进行核对,标引成检索提问标识。 如果没有检索语言作为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的共同语言,就很难使得标引人员对文献信息内容的表达和检索人员对相同文献信息内容需求时的表达取得一致,信息检索也就不可能顺利实现。 2 检索语言的工作原理 (1)存储:检索系统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分析出若干能代表文献内容的语词,并赋予一定的标识,如题名、作者、主题词等,作为存储与检索的依据,然后纳入到数据库中。 (2)检索:检索人员首先要对检索课题进行分析,同样形成若干能代表信息需求的语词,然后通过检索系统在数据库中匹配具有同样语词和标识的文献,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 检索语言的作用 (1)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征文献信息的一致性。(2)使内容相同及相关的文献集中化。 (3)保证检索提问与文献信息标引的一致性。(4)保证检索者按不同需求检索文献信息时都能获得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二检索语言的类型 1 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检索用词是从信息内容本身抽取的,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自动抽词技术完成,辅以人工自由标引(非依据词表的标引方法),是非规范词(uncontrolled term)。 (1)关键词(keyword):直接从信息资源名称、正文或文摘中抽出的代表信息主要内容的重要语词。 (2)题名:信息资源的名称,如论文篇名、图书书名、网站名称等。 (3)全文:从资源的内部内容中自动抽取、查找,是目前网上各类搜索引擎使用的最多的方法。 (4)引文(quotation):将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篇名、来源出版物抽取出来进行标引。 自然语言的优点: (1)新颖性强:一旦文献中出现某个新词语,即可直接使用这一词语作为检索入口,根本无需像受控语言那样冥思苦想地将其转换成另一规范词用于检索。 (2)检索方便:它解除了人工语言的种种限制,不需要复杂的检索规则,使用者能较快适应,易用性强。 (3)标引准确度高:自然语言采用从文献中抽词标引的方式,不容易发生误标引,适用于计算机检索。只要数据库的文献标题中含有该检索词,即视为命中,健全率较高。 自然语言的缺点: (1)词汇量太大,给词汇的存储、加工和检索带来许多操作性方面的困难。 (2)当文献的主题很明白清楚地在标题或主题词中表达出来时,检索才会较成功,反之则失效。 (3)词汇具有模糊性,另外多义、近义、同义现象较多,给标引和检索带来困难。 2 人工语言 由人工创制的,采用规范词,用来专指某个概念或与之相应的概念。可以将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多义词及缩略词规范在一起,由人工控制。包括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代码检索语言。 (1)分类检索语言 按学科范畴及知识之间的关系列出类目,并用数字、字母符号对类目进行标识的一种语言体系,也称分类法。

信息检索检索 向量空间模型

信息检索检索向量空间模型 一:算法描述 在文本挖掘、搜索引擎应用中,文本的特征表示是挖掘工作的基础,它对文本进行预处理,抽取代表其特征的元数据,这些特征可以用结构化的形式保存,作为文档的中间表示形式。向量空间模型(VectorSpaceModel)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文本特征表示方法之一,它是由GerardSlaton等人在1958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关于文献表示的统计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计算性和可操作性,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本检索、自动文摘、关键词自动提取、文本分类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领域的各项应用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document):泛指各种机器可读的记录,可指一篇文章或一个网页,也称为文档。 项(term):亦称索引项,是用来标引被检索内容的关键词等。 项的权重(termweight):对于有n个不同的项的系统,文献D=(t1,t2,,,tn),项 tk(1[k[n)常常被赋予一个数值Wk,表示它在文献中的重要程度,称为项tk的权重。 相似度(Similarity):指两个文档内容相关程度的大小。 确定权重的方法是运用TF-IDF公式,即Wik=tfik/dfk=tfik*idfk,其中tf ik 为特征项Tk在文档Di中的出现频率,称为项频率; dfk则是文档集D中出现特征项Tk 的文档的数量,称为文档频率; idfk为dfk的倒数,称为反转文档频率。

相似度是一个函数,它给出两个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常用的方法有:内积(Inner Product)、余弦(Cosine)。 对于二值向量, 内积是查询式中的词项和文档中的词项相互匹配的数量;对于加权向量, 内积是查询式和文档中相互匹配的词项的权重乘积之和。 余弦相似度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余弦相似度是利用向量长度对内积进行归一化的结果。 二:数据描述 建立10至15个文件,输入文档集,以供检索。 三:算法参数 文件、项的权重、tf ik、dfk、idfk、相似度 四:实验流程 1.输入文档集; 2.计算词项的特征权重; 3.输入要查询的内容; 4.计算余弦相似度; 5.根据相似度排序,找出相似的文档。

几种信息检索模型比较解读

几种信息检索模型比较 摘要:对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构建策略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几种常用的信息检索模型相关性算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信息检索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检索模型;相关性;查询;搜索引擎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model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demonstrated a lot of methods in common usages,which is to calculate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And in this article,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analyzed,the problems that is still existing have been researched.In addi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were deeply summariza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Information retrieval models;Relativity;Inquiry;Search engine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信息检索系统及其核心技术搜索引擎的性能和效率问题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影响一个搜索引擎系统的性能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信息检索模型,其研究内容包括文档和查询的表示方法、评价文档和用户查询相关性的匹配策略、查询结果的排序方法和用户进行相关度反馈的机制。本文从研究文档与用户查询“相关性”匹配的角度出发,对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构建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几种常用的信息检索模型相关性算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当前信息检索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检索、查询的性能和效率。 一、构建信息检索模型的策略 当前,构建信息检索模型的主要策略有以下两个: (一)通用的信息检索模型

信息检索考试要点讲解

信息检索考试要点(Word版) 考试题型: 考试分试卷一,试卷二两部分, 试卷一:(客观题80分) (一)单选(20题,20分) (二)多选(20题,40分) (三)判断(20题,20分) 试卷二:(20分) (四)填空题(20空,10分) (五)实务题 1、写检索式(三题,6分) 2、调整检索策略(4分)

第一章绪论 信息素质: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认识、利用和创造信息的品质与素养,它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信息素质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素质四部分构成。 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 信息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价值性、传递性、开发性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知识具有意识性、信息性、实践性、规律性、继承性、渗透性 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激活了、活化了的特殊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三个基本属性。 文献:凡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均为文献。 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存贮知识、传递信息和交流信息;四个基本要素:知识内容、记录符号、物质载体和记录手段。 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划分标准: 一、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

类型1)印刷型 载体纸张等 记录手段手写、印刷、打印、复印 种类图书、报刊、特种资料等 优点便于阅读及广泛流传,成本低 缺点存储密度低,所占空间大,保管耗较多人力物力,难于实现自动化 类型2)缩微型 载体感光材料 记录手段缩微拍摄 种类缩微平片、缩微胶卷、全息胶片 优点体积小,存储密度高,成本低,传递较为方便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需要借助于缩微阅读机,存储要求较高 类型3)声像型 载体磁性、感光材料 记录手段机械装置输入 种类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优点高密度存储,直观、真切,图文并茂,制作快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制作成本稍高

计算机信息检索02139自考资料

计算机信息检索02139自考资料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根据检索手段的不同,信息检索能够分为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 3.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经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经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与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 得和利用信息源。 4.信息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语言是人们在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时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5.五个信息检索阶段:手工检索、机械信息检索、脱机批处理检索、联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后 三者统称为计算机信息检索。 6.与手工检索相比,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表现在: (1)速度快、效率高,仅几分钟就能够从成千上万条记录中找到所需信息; (2)检索范围广,能够迅速而方便地浏览相关学科或主题的所有数据库中的记录,在网络中,几乎每一台个人计算机都能够成为信息源; (3)检索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拥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就能够在任何地方借助光盘和通信网络查询所需信息。 7.信息检索的模型: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信息检索系统中的信息及其处理过程加以翻译 和抽象,表述为某种数学公式,再经过演绎、推断、解释和实际校验,反过来指导信息检索实践。 信息检索的三个经典模型是: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 8.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信息服务设施。 9.信息检索系统是信息检索所用的硬件资源、系统软件以及信息资源集合的总和。 10.数据库由字段、记录和文档构成。 11.根据载体的不同,数据库可分为: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三种。 12.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核心是检索性能评价。 13.检索性能评价: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实施信息检索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客观科学评价,以进 一步完善检索工作的过程。 评价检索效果的最主要的指标:查全率和查准率。 14.查全率 查全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存在的合乎该需要的所有文献的比例。 15.查准率 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第二章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术 1.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 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 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1)逻辑“与”。表示检索结果中必须包含所有的检索词;(2)逻辑“或”。 表示检索结果中只要包含任何一个检索词即可;(3)逻辑非。表示检索结果中一定不能出现“NOT” 后面的检索词。 2.邻近检索 邻近检索是用一些特定的算符来表示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的顺序和词间距的检索。 3.短语检索:短语用“”表示,检索出与“”内形式完全相同的短语,以提高检索的精度和准确度, 因而也有人称之为“精确检索” 4.截词检索 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常见的截词检索方法有前截词、中间截词和后截词。 5.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为了提高查全率或查准率,需要将检索范围限制在特定的字段中,即字段限 制检索。 6.模糊检索:模糊检索是指使用某一检索词进行检索时,能同时对该词的同义词、近义词、上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