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9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_苏教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律的应用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材第7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沟通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和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深化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3.通过一些变式训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简便方法提高运算技能。

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乘法中的应用。

计算题卡,投影仪。

1.口算。

12+0.12=7.2-0.2=3.5÷0.35=2.95+0.05=

5-0.6=2.8÷0.14=8÷12.5=1.2+2.8-3.99=

4×1.72=3.74+6.26=4.5×6=0.25×4÷0.2=

2÷4=20×0.2=20.75-9.5=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例题讲解。

赵大伯在一块长方形菜地里(如右图)种了茄子和辣椒。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如何计算这块菜地的总面积?

学生甲: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再求和。列式是6.5×3.8+3.5×3.8。

学生乙: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菜地的总面积,列式是(6.5+3.5)×3.8。

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他们两位同学列出的算式,看看结果是否相同?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学生:结果相同,都是38平方米,第二位同学的解法比较简便。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

怎样的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甲:应该和整数的一样吧。

学生乙: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第二级运算。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同时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先算一算,再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2+4.8○4.8+1.23.6+8.9+6.4○8.9+(3.6+6.4)

0.4×0.9×0.5○0.9×(0.4×0.5)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教师订正。

(3)师:仔细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第一个算式左右两边的加数交换了位置,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学生乙:第二个算式也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而且增加了小括号,但是得数也是一样的。

学生丙:第三个算式交换了乘数的位置而且增加了小括号,但是得数还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甲:第一个算式应该是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

学生乙:第二个算式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生丙:第三个算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使用运算律能使我们在计算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计算更简便。

教师:试着完成教材第76页的练一练,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成果。

3.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知识都迁移到了小数四则运算中,大家要好好地利用这一技能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

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0.78×402.78×7.3+7.3×7.22

课堂作业新设计

0.25×0.78×40=(0.25×40)×0.78=7.8

2.78×7.3+7.3×7.22=7.3×(2.78+7.22)=73

教材习题

教材第76页“练一练”

1. 6.721.4说运算顺序略

2. 0.732.797.6

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

1. 3.5120.020.0060.421.9

2. 0.9110212说运算顺序略

3. 6.78961298.62.448

4. 17.4+18.8+18.6+17.2=72(秒)

5. 0.25×400×0.35=35(千克)

6. 441.51.5

7. 4.5255300.01120.45

8. 8.5×6=51(cm2)

5×3.94÷2=9.85(m2)

(7.4+12.6)×5.8÷2=58(m2)

9. 12.5×44×80=44000(千克)44000千克=44吨

10. (59-4.6)÷3.2+1=18(层)

11. 40.80元1352.00元

12. (1)7×2+30×2=74(元)

(2)100-(6.9×2+29.8×2)=26.6(元)

24.6元<26.6元<35.4元,能买小袋的。

思考题

圆珠笔每支2.5元,铅笔每支0.6元。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6.5×3.8+3.5×3.8

=24.7+13.3

=38(平方米)(6.5+3.5)×3.8

=10×3.8

=38(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8平方米。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

法、乘法同样适用。

1.本课成功地将旧知识迁移过来,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比较顺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学生在练习计算的时候出现粗心马虎的情况,很明显是轻视了新知识的特殊性,要及时加以引导。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 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老师也爱看《西游记》,因为里面藏着一些数学小秘密呢!你能找一找吗? (出示课件中的文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的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得了一双火眼金睛。它看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挥起金箍棒打了过去。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2、说明:其中“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都是以前学过的关于7的乘法口诀。 3、提问:你知道“八九七十二和九九八十一”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找规律填表。 (1)出示10个方格,提问: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 (1、2、3、4、5、6、7、8、9、10。有10个) (2)点击课件,方格中出示9颗五角星,提问:不数,你能一眼就看出有多少个吗? (五角星的个数比10少一个,所以是9个) 明确:这里有1个9,比10少1,是9,所以五角星有9个。(板书:1个9,比10 少1,是9) 提问:如果我再添一条,现在有几个9了?你能看出有多少个五角星吗?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方法一:9+9=18 方法二:五角星的颗数比20少2,是18。 板书:2个9,比20少2,是18。 过渡:我们来看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我再添一条呢?现在是几 个9?(3个9)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板书:3 个9,比30少3,是27)小结:要求几个9是多少,除了可以用“每次加9”的方法,还可以想“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么你会用这种方法再算出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分别是多少吗? (3)学生独立填写数学书76页上的表,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集体校对并板书:4个9比40少4,是36;5个9比50少5,是45;6个9比60少6,是54;7个9比70少7,是63;8个9比80少8,是72;9个9比90少9,是81。 (5)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学会了用“比几十少几”的方法算几个九是多少,你能把结果快速的填在75页的统计表里吗? 生填写数学书75页的表格。 (6)那我们大声把你填的读出来吧。 (7)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从前往后结果一个比一个大9. 预设二::几个9比几十少几。 预设三:个位和十位加起来和是9,并且十位上的数比9的个数少1。 2、编口诀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练习贴近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如“分析质量问题,温度问题。“调查体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又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1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1、练习贴近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如“分析质量问题,温度问题。“调查体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又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这节课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个相对完整的事把温度、收入支出和海拔三个关键词串在一起。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更有兴趣。 3、这节课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理解相对意义的量。例如:,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照片,与海平面比,一高一低。

这些都是相对意义的量。有了这些形象的照片,就更有利于学生相对意义的量的理解。 4、融入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充足时间去尝试,交流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交流,共同学习。 5、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安排时间,将知识落到实处?”“交流时,如何选择个别交流与集体交流?老师的评价怎么才能更到位。”我想这些都是今后我要努力的方向。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2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五年级上册) 学科 学校 教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

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 0℃ 师: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三亚 20℃ 师: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 20℃ 师: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样? 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20℃和零下 20℃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零上 20℃可以记作“+20℃”;零下 20℃可以记作“-20℃”。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 “-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 20。(教师板书) 师:现在,你知道“+20℃”和“-2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 4.尝试练习 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教科书上的例2情景图。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记9的乘法口诀有诀窍

其实记9的乘法口诀有诀窍,乘数加1,十位上的数字就会加1,个位上的数字会减1,依次类推就可以了。”小狮子用这种方法来记,果然成功了。巧记9的乘法口诀 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时,我们可以列出乘法算式,直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最近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那么怎样又好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欢欢:我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在9×1=9,9×2=18,9×3=27……中,发现9不管乘哪个数,它的积的十位上的数总比这个一位数少一个,而积的个位上的数又恰好与这个一位数加起来等于10。比如9×8的积十位上的数是7,恰好比8少1,而个位上的数是2,正好与8相加等于10。小朋友们也可以试着探索一下。如果你一时忘了乘法口诀,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轻易的推出来了。 贝贝:我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将积的各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9!一九得九的积就是9;二九十八的积是1和8组成,和为9;三九二十七的积是2和7组成,和为9……六九五十四的积是5和4组成,和为9;九九八十一的积是8和1组成,和为9!有意思吧? 迎迎:我呀,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总是记不熟,还常会出错。我的烦恼被细心的妈妈知道后,于是妈妈教给了我一种随身携带的好方法。小朋友们,你想知道吗?请跟我一起做。请把你的双手并排伸直,掌心朝自己,从左起每个手指分别代表1~10的数,依次从左向右弯曲1个手指,用没弯曲的手指数来分别表示9乘几的积。例如:9×3,我就弯曲第三个手指。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个数是2个,表示积的十位;右边的手指个数是7个,表示积的个位。所以9×3=27。小朋友,你会动手“做”9的乘法口诀了吗?这可是随身带着的乘法口诀啊! 有意思吧?请你也好好开动脑筋,说不定你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呢! 今天晚上,我在家自学9的乘法口诀。我的口中念念有词: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背着背着,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又好又快的方法。这个巧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我管它叫做“找朋友”。 在9的乘法口诀中,其中的一个乘数“9”是不变的,而另一个乘数是一直变动的,这个变动的乘数和后面的积之间是有规律的。一是变动的乘数与积的个位数相加所得到的和是10,如:1+9=10、2+8=10、3+7=10······9+1=10,所以,当我看到乘数是1时,我就会马上想到积的个位是9;看到乘数是2,积的个位就是8,依此类推。二是变动的乘数比积的十位上的数大1,如:1-1=0、2-1=1、3-2=1······9-8=1,也就是说:当变动的乘数是1时,积的十位上就是0,当变动的乘数是2时,积的十位上就是1······这样,随便从口诀中抽出一道算式,我就能马上说出它的答案,比如:8×9的积是72,7×9的积是63······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习之前,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口诀习得经验,本节课,我就是要启发他们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巧记口诀。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课一开始,我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口诀的最后一块内容——9的乘法口诀。对于9的乘法口诀,你了解多少?”正如我所预测的,学生根据学习经验,马上就说出9的乘法口诀有9句,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来介绍9的口诀是哪几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自主探索,突出主体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精品教案

《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80、第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 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编制9的乘法口诀。 发现9与整十数之间的联系,巧妙地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我们班的同学在课下做了一幅图,漂亮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5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到每行五角星有9颗,一共有9行。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每行有9颗五角星,2行有多少颗? 生2:3行有多少颗?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主探究 1. 编制口诀。 师:是啊,我们可以问1行有多少颗?2行有多少颗?……9行有多少颗?你能根据刚才的问题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 师:你能结合之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制9的乘法口诀吗?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编制9的乘法口诀。 2. 教学“试一试”。 师:用刚才我们编的口诀计算下面的习题,并告诉大家用了哪句口诀?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试一试”。 生1:计算2×9时,是根据“二九十八”计算的。 生2:计算9×2也是用“二九十八”这句乘法口诀。 生3:计算18÷2时,我是想“二( )十八”,这样就知道商是9,因为口诀是“二九十八”。 生4:计算18÷9就要想“( )九十八”,因为“二九十八”所以18÷9=2。 3. 找规律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9的乘法口诀,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的规律? 生1:9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相差9。 生2:我们小组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是9、18、27、36……十位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个位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小1…… 生3:我们小组也发现了9的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都是9。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4:通过观察9的乘法口诀,我们发现,一九得九,得数比10少1;二九十八,得数比20少2;三九二十七,得数比30少3…… 生5:我们组还发现二九的结果和九九的结果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是反着的,三九的结果和八九的结果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是反着的,四九的结果和七九的结果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是反着的,五九的结果和六九的结果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是反着的。 师:我们班的同学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存在着很多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记忆口诀。你认为哪条规律便于记忆,你就采用哪条规律。老师也想交流一种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手指游戏”。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你知道吗”。 师:仔细看图,你学会了吗?然后跟老师一起学。 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学。

9的乘法口诀新授课练习题组

开展“优秀练习题设计”征集与评选活动的申报表

《9的乘法口诀》新授课的练习题组设计 教材简析与教学策略: 《9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的有关表内乘法的最后几句,也是学生感觉最难记忆的部分,但是,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充分经验和基础,所以学生只要得出了正确的乘法结果,在编制的过程中是不会有什么困难,9的乘法口诀会比较轻松和自然地总结出来。因此,本节课重点是要记忆这9句口诀,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性弱,持久性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记忆9的乘法口诀,因此在课堂上应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的练习题,如对口令、比赛形式背口诀、圈外填数、猜猜花儿后面藏着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体验学习的价值,通过以上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牢记和灵活运用9的乘法口诀。 一、基本题 在得出9的9句乘法口诀后,进行第一层面的练习,就是基本题。 1、同位对口令。 2、男女同学比赛背9的乘法口决。 练习题说明: 基本题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对口令1分钟,比赛1分钟,1分钟进行小结、评定比赛结果。 设计意图:新课中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背口诀,基本题是和同学合作,发挥学生合作精神;同时运用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练习。 二、综合练习题 通过基本题的练习之后,虽然不是全班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能脱口而出,但大部分同学已经可以记忆了9句乘法口诀。因此,接下来通过不同的题型进一步巩固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同时培养运用乘法口诀能力。 1、圈外填数 图1 图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XX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苏教版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寻找9的乘法口诀积的规律。 难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礼物,要把礼物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但礼物藏起来了,藏在什么地方了?(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 师: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师:(出示智慧星)看这里面藏了什么?有几个智慧星呢? ★★★★★★★★★ 生:9个。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 ★★★★★★★★★ 师:一行智慧星有1个9,那么两行智慧星是几个9呢?可以怎么算呢? 生:2个9相加,9+9=18. ★★★★★★★★★ ★★★★★★★★★ ★★★★★★★★★ 师:那3行智慧星是几个9呢?可以怎么算呢? 生:3个9相加,9+9+9=27. 生:18+9=27. 师:大家说的真好!那么4个9是多少?5个9、6个9……9个9分别是多少?请大家自己来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第80页。 交流展示。 师:横过来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竖着看这些得数,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2个9是多少,你能从图上直接看出来吗? 师:也就是说2个9比20少几?是多少呀? 生: 2个9,比20少2,就是18。 师: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你能看出来吗?从这些图的智慧星个数中,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几九”比“几个十”少几。 3、编制口诀 在这张表格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能根据刚才的观察和计算,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说出这句口诀表示什么含义?其余的几句9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你编的乘法口诀一共有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最新)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 乘法口诀》,课本第84页。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 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 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 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 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 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 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一)第一关,导入新课。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赛龙舟情景图)小袋鼠刚走了几步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幸好河上面有一条小桥,但是桥口有一个小兔子。小袋鼠正想从桥上走过去的时候,小兔子拦住了袋鼠说:“小袋鼠,你要是想过去,就必须完成两个任务:1、说出你在河面上发现的两个有关数学的信息,并且提出三个数学问题。 2、你必须完成跳远的任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2020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编排的一篇“你知道吗”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记载。 1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2)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 2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2)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本单元解决的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学段里没有出现的。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列算式解答,学生体会其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难度;如果用方程的知识解答,利用的是问题中最本质的数量关系,思路就顺畅得多。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教材作了三步安排。 (1)教学方程意义的时候,列方程表示简单现象里的等量关系,有第2页“试一试”,“练一练”第3题,练习一第1~3题等。 (2)教学解方程的时候,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例7和相配合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解决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里都有一个关于“相差多少”或“几倍”的已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二()十四 七()五十六()八四十 …… [设计意图]: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关表内乘法的知识。 。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准备题。(学生自制卡片) 拿出9张卡片,在第一张上写9,然后依次加9,一直加到和为81,把每次加的得数写在卡片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好。 把写好的卡片读一遍。 问:27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45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63呢? (2)自编9的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3)熟记口诀。 ①找规律。 看9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找一找9的口诀中其他规律。 三、积累运用 (1)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口诀。 9×7= 9×5= 9×3= 9×4=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八的1、2、3题。【教学目标】 1、学习并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 3、培养善于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 4、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表达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出所探索的规律,从中看出两种数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幻灯片,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用字母表示的名称或者标志吗?(学生回答) 看来,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些名称,还可以表示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自主设疑 预设: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呢?

三、探究交流 (一)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1、例题1:(出示课件)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提问:摆这样的2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该怎样表示? 思考:摆这样的3个、4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该怎样表示?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4 )×3…… 提问:算式中的2、3、4表示什么?后面的3表示什么? 三角形的个数与一个三角形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 继续这样依次摆三角形……如果摆了a个三角形,那么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可以怎样表示? 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a)×(3)。 思考: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5、6、7吗?可以表示10、100、1000吗?可以表示1或0吗?可以表示某一个小数吗? 指出: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小数。 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摆a个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怎样表示? 1个正方形需要用4根小棒。a个正方形就是a×4 2、例题2:(出示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P84例6。一、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84页的内容。教材用学生喜欢的、具有动感的、激人奋发的图画9条龙舟比赛的情境图引入教学,然后用袋鼠每次跳9格的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乘法算式及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就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2—8口诀方法的延用。初步形成开放式教学,培养了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3)会用9的乘法口诀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9的乘法口诀得来源,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教法: 教与学是共同体,教师的教是立足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唤起儿童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准教学起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2-8的口诀的编制经验,有些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入环节创设利用2-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抢答,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复习已有2—8的乘法口诀知识,激活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经验,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切入教学,为9的口诀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固着点和支撑。 2、提供恰当的“数学原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资料1份。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播放完后,提问:歌词中,你发现哪些数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或许这些数字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关呢。出示九个竖框,先写9,再写18,提问:9加多少等于18,18又加9等于多少?这样每次加9你能往下加下去吗?(学生加。) 2.问题: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一列数,看看有什么规律? 3.既然这些数都与9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思考,完成表格后比较。

我们数数的时候,当数到9,再往下数就是10了,也就是说,9与10很接近。 出示10个方格,学生数一数。再出示9个星星。问题: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星星吗?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说出一个9比10少1是9;在出示两个9,三个9,一直到十个9,让学生根据规律天下去。然后,说明1个9和10比,几个9和几十比得出了这些数,这些数与刚才每次加9得到的数有什么关系?(一样的) 2.编制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 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1)学生读口诀,找口诀中蕴藏的规律。 (2)看数字读记口诀。 (3)师生对口令,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4)介绍9的乘法口诀哪句最容易记住,哪一句或哪几句最难记?当我在记口诀时,如果六九不记得了,你能帮助我记一记吗?探索口诀与口诀的联系。 (5)介绍手指记忆法。 (6)背诵口诀。先指名背诵,再集体背诵。 (三)巩固强化、学以致用 1.教学试一试。 运用9的乘法算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比如:2х9=18,9х2=18, 18÷2=9,18÷9=2。 2.“想想做做”第2题。 你能够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用这句口诀计算的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在我们的教材上81页第二题。 3.找9的倍数的数,并观察规律。 4.“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运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吗? (四)拓展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