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教学大纲

云计算教学大纲
云计算教学大纲

深圳市深德技工学校《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云计算

课程类别:计算机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三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

总学时:72理论,72实训

总学分:100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对云计算的由来、概念以及技术有

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今后

处理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系统介绍几种重要而成熟的

分布式系统模型和云架构,了解如何使用云计算和云存

储,使学生认识分布式系统和云架构在计算机应用中的

作用,领会其基本思想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1、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作为后面的基础知识; 2、

对云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3、介绍

云用户,客户-服务器端架构和对等模型两种分布式系

统模型 4. 介绍云计算架构及标准化的相关概念; 5、介绍云计算主要支撑技术。6、公有云平台的使用与

私有云的搭建;7、云计算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云计算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云计算的概念

【教学内容】

(1)云计算的概念与特征

(2)云计算的发展

(3)云计算的优势与劣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云计算的概念、服务类型、实现机制以及云计算的特点与优势。

(2)难点:云计算的实现机制。

第二章云服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云服务有哪些以及它的平台。

【教学内容】

(1)云服务简介与发展

(2)基础设施服务(IAAS)

(3)平台服务(PAAS)

(4)软件即服务(SAAS)

(5)更多服务(XAAS)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几种不同服务模型的定义域区别。

(2)难点:每种服务模型的架构。

第三章云用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云有那些用户、用户的特点以及服务模式。

【教学内容】

(1)政府用户

(2)企业用户

(3)开发人员

(4)大众用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用户视角对云计算的理解。

(2)难点:开发人员对软件开发模式的转变、云服务软件模式、云计算对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影响。

第四章云计算架构及标准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云计算的架构以及它的标准计算。

【教学内容】

(1)云计算参考架构

(2)云计算标准化

(3)如何实施云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云计算体系结构、云计算实施总路线。

(2)难点:云计算体系结构。

第五章云计算主要支撑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云计算主要有哪些技术支撑以及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

(1)高性能计算技术

(2)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

(3)用户交互技术

(4)安全管理技术

(5)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布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编程模型。

(2)难点:Hadoop开源项目的HDFS、MapReduce和HBase。第六章公有云平台的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云的应用。

【教学内容】

(1)云存储的应用

(2)云安全的应用

(3)云办公的应用

(4)云娱乐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不同云平台的结构区别。

(2)难点:某云应用平台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私有云平台搭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私有云平台的搭建以及配置。

【教学内容】

(1) VMware简介

(2)vSphere虚拟化架构简介

(3)ESXi 6的安装与配置

(4)vSphere Client的安装与配置

(5)虚拟机基本操作

(6)安装vCenter Server 6

(7)网络管理与外部存储的搭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虚拟机的安装的云平台的搭建。

(2)难点:掌握虚拟机的安装的云平台的搭建。

第八章云计算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云计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

(1)云计算的安全问题

(2)云计算的标准问题

(3)政府在云计算中的角色问题

(4)云计算其他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的概念。

(2)难点:应对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

第九章云计算的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云计算的应用。

【教学内容】

(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

(2)云计算与ERP

(3)云计算与物联网

(4)云计算与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云计算应用研究。

(2)难点:体系结构研究、关键技术研究、编程模型研究、支撑平台研究和云安全研究。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成绩分配比例(例:考试课)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云计算基础及应用》,郎登何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月。

2、主要参考资料:《云计算基础架构及关键应用》,陆平,赵培,王志坤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

七、审阅和审定:

2017级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人才培养方案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1021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熟练进行云计算的开发与测试、运营与维护、技术支持、云产品销售及客户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或同等学历者 2.修业年限:学制三年(2.5+0.5)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要求 掌握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网络技术知识、网络设备互联知识、网络服务器安装及配置的知识; 掌握企业云数据中心的组建、规划、设计、实施、故障诊断与优化等技能; 掌握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处理、分布式、安全、存储、虚拟化等实用技能。 2、能力要求 (1)社会能力 ①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 ②具有较好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④具有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2)专业能力 ①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能力; ②具备服务器管理维护的能力; ③具备云计算的测试能力; ④具备云计算运行维护的能力; ⑤具备云计算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⑥具备云计算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能力; ⑦具备云计算质量管理的能力。 (3)方法能力

①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②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③具有通过网络等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⑤具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规划、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 3、素质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有良好的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精神。 ②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③具有献身制造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④具有不断积极进取、求变创新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⑤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就业面向与职业证书 1、就业面向: 根据云计算机产业对的人才需求,确定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毕业生主要职业面向是服务区域经济中的IT行业及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岗位是网络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云计算部署工程师、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云系统安全工程师、技术支持、云产品销售及客户经理等岗位。本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见下表。 表一、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

云计算基础考题

一、选择题30‘ 云计算 Software as a Service Platform-as-a-Service Platform-as-a-Service 云计算的特点:○1通用○2高扩展○3按需服务○4极其廉价 云计算的三大核心技术 GFS中的每一个文件被划分成多个Chunk,Chunk的默认大小是64MB,每个Chunk 又划分为若干Block(64KB),每个Block对应一个32bit的校验码,保证数据 正确(若某个Block错误,则转移至其他Chunk副本) 二、名词解释15’

1.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2.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在大量廉价的硬件设备组成的集群上运行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组稳定可靠的接口,旨在构建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 4.企业信息系统 P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4、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5.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在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范围内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软件系统,其中涉及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支持应用等软件 三、简答题30‘ 的三大关键技术,了解GFS的构成以及作用,实现机制。 三大关键技术:mapreduce,hbase,hdfs. ○1实现机制: 客户端首先访问Master节点,获取交互的Chunk Server信息,然后访问这些

《云计算基础》教学大纲

《云计算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 编写人: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 二、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1) 三、课程目标 (1) 1.知识目标 (1) 2.技能目标 (1) 3.态度目标 (2) 四、学时学分 (2) 五、内容要求 (2) 六、实施建议 (4) 1. 教学建议 (4) 2. 考核评价 (4) 3. 教材选择与简介 (5)

《云计算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从事云计算工程建设与运维、云计算应用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建设与运维等职业能力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其前导课程主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有《云计算工程》、《网络互联与配置》、《大数据开发与运维》、《网络安全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案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涩的专业理论、概念、原理等,与企业应用、岗位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学习模式采用“学教作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做好引导、重点难点讲解、检查和督促等工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以“云计算工程运维”、“大数据开发与运维”等职业岗位为依据,掌握云计算基本构成、技术架构、云计算分类以及云计算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 2.技能目标 针对学生将来从事云计算和大数据工程管理、运维、售前售后等工作岗位的

大数据算法实验教学大纲

《大数据算法》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 年 11 月课程名称:《大数据算法》课程编码: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 开课单位:理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信息与计算科学2017-2020版教学计划;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数据算法》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大数据算法》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大数据算法》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 大数据不论在研究还是工程领域都是热点之一,算法是大数据管理与计算的核心主题,通过上机实验,不仅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大数据算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题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本实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1.理解大数据算法的基本理论,训练运用大数据思想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践的基本技术,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提炼、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种大数据算法环境; 4.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概率算法、I/O有效算法、并行算法的设计方法; 5.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分析算法性能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大数据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大数据算法基本知识、MapReduce简单编程技术,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解决一定问题的小型程序。 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2)学会一种大数据算法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利用该环境编制简单的外存有效的算法以及并行算法,验证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并独立设计算法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3)能够独立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算法性能。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云计算基础作业

不定项选择题 1.云计算的产生是哪些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A.需求推动 B.技术进步 C.商业模式转变 D.行业变革 2.IT基础架构经历了下面哪几个时代: A.分布式计算 B.大型机时代 C.PC时代 D.云计算时代 3.云计算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并行计算 B.分布式计算 C.网格计算 D.云计算 4.云计算的关键特征有哪些: A.按需自助服务 B.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 C.按使用付费 D.快速弹性 5.某用户从云服务提供商租用虚拟机进行日常使用,外出旅游时把虚拟机归还给云服务提供商,这体现了云计算的哪个关键特征: A.按需自助服务 B.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 C.按使用付费 D.快速弹性 6.从商业视角来看,云计算与下面哪种事物比较相像? A.加油站 B.自来水管 C.信息电厂 D.水库 7.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有哪些?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8.某公司自己搭建了桌面云环境供员工办公使用,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9.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平时业务流量比较均衡,数据处理在其公司自身构建的云环境上;当节假日来临,流量增大,从云服务提供商租用资源进行处理。该电商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10.某公司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虚拟机资源供有需要的用户购买使用,此公司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11.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A.IaaS B.PaaS C.SaaS D.DaaS 12.某公司提供多种资源给客户使用,下面哪些形式属于IaaS? A.网络存储服务 B.应用系统 C.开发平台 D.裸虚拟化 13.某公司构建IT系统时,使用虚拟化平台把服务器抽象组合为多个虚拟服务器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该公司的云计算使用属于哪种流派: A.大分小 B.小聚大 C.一虚多 D.多合一 14.下面哪些技术属于云计算技术体系: A.虚拟化技术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MI332104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学时: 30 学分:2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开课学期:Y3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工程或物理中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任务: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培养数值计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编程作为先修课程,为求解复杂数学方程的数值解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引论(2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意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误差的基本概念,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1.基本要求 (1)了解算法基本概念。 (2)了解误差基本概念,了解误差分析基本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 难点: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说明:使学生建立工程中和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概念。 (二) 函数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8学时) 具体内容:插值概念,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插值,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插值概念。 (2)熟练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会用余项估计误差。 (3)掌握牛顿插值公式。 (4)掌握分段低次插值的意义及方法。

(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最小二乘法。 难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 3.说明:插值与拟合是数值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 (三) 第三章数值积分与微分(5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划分节点求积公式(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 (3)掌握高斯求积公式的用法。 (4)掌握几个数值微分计算公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求积基本思想,等距节点求积公式,梯形法,辛普生法,数值微分。 难点:数值求积和数值微分。 3.说明:积分和微分的数值计算,是进一步的各种数值计算的基础。 (四)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5学时) 具体内容:尤拉法与改进尤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1.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求解一阶方程的尤拉法,改进尤拉法,梯形法及龙格—库塔法。 (2)了解局部截断误差,方法阶等基本概念。 (3)了解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尤拉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难点: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 3.说明:该内容是常用的几种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是工程计算的重要基础。 (五) 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具体内容:二分法,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方程求根的对分法和迭代法的求解过程。 (2)熟练掌握牛顿法。 (3)掌握弦截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迭代法,牛顿法。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教学大纲20170704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名称: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 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编号:B03050503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44(实验12学时) 学分:2.5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是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教育课,也是学生了解大数据和云计算基本原理,掌握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的基本架构,使学生从应用角度掌握基于MPI的高性能并行计算基本原理和Hadoop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培养学生具有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开发设计、搭建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同时为后续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基础,掌握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基础,使学生具有将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用于工程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 2. 学会高性能计算相关的软件、硬件的配置方法,能够针对工程问题提出以MPI高性能并行计算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3、5) 3. 了解大数据及云计算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支撑毕业要求12)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 1. 了解云计算的意义,了解云服务的定义和分类; 2. 理解云存储、云桌面、云安全等云技术的技术架构和技术特点; 3. 了解了解大数据的定义和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了解主要的大数据处理系统; 4. 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第2章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相关技术 1. 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 2. 了解云计算与物联网;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70%,兼顾学生的平时成绩3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庆扬.《数值分析(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2014年。 主要参考书: 1.朱建新,李有法.《高等学校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徐萃薇,孙绳武.《计算方法引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上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使用;同时对计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计算机常用数值分析的构造思想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慎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与数学结合的作用及课程的应用性。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误差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解非线性方程根的方法 3.熟练掌握线性代数方法组的解法 4.熟练掌握插值与拟合的常用方法 5.掌握数值积分方法 6.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综合课程,因此面授辅导或自学,将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并辅助上机实验,必须通过做练习题和上机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公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应注重面授辅导或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误差) 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误差与有效数字 3.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第三节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1.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2.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3.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难点: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云计算的总体架构

云计算的总体架构、应用及模式探讨 1.引言: 云计算,是一种可用于商业化运作的技术架构。云计算是新一代的IT (计算机技术)模式,是IT发展历程的回归,自乔布斯创新PC(个人电脑)分散应用以来的IT领域第一次大集中应用。云计算的诞生,仍然得遵循经济规律,利用技术上的创新实现需求的增长和运营成本的降低。面对大量资源利用率不足的计算机,通过云的形式,利用富裕的已存在性能资源,使其虚拟成池以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软件化需求,这是目前IT业大举进攻的目标市场。云计算是技术,有自身的技术架构,通过对云计算架构中功能模块的解析和架构应用实例的列举,阐述了云计算实现的基本模型,并对云计算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展望。 2.云架构: 云计算经过初期的摸索,架构渐渐清晰,主流是分为两部分:服务和管理。 云架构的总体结构框如图1: 图1 云架构系统框图 服务分三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SaaS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云计算服务。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础网络条件的日益成熟,用户通过浏览器联网即能用云上的软件服务。SaaS最靠近用户,只需按需付费就能享受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软件服务,用户因此省去了前期软硬件和后期维护的资金投入,这种高体验性服务,促成了SaaS产品在云计算产品中的高市场份额。SaaS包含以下常见技术: (1)、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Web(网站)页面标准技术,现主流是HTML4,逐步会过渡至HTML5,视频的高品质需求体验是其推动力。 (2)、JavaScript(物件导向语言)。用于丰富Web页面功能的动态描述语言,提高人机交互时的动画体验。 (3)、CSS(级联样式表)。控制Web页面的外观,例如链接文字的变化,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62 代码: 适用专业: 制定: 审核: 批准: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虚拟化技术发展史、虚拟化技术分类、虚拟化架构特性并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化技术都有涉及,重点讲授虚拟化技术在服务器、桌面及网络上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虚拟化的基本知识,掌握虚拟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化产品进行熟练的使用、部署及维护,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守规范、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情况、虚拟化的技术分类及虚拟化的基本技术架构等知识。 2. 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及基础架构原理,了解市场主流虚拟化技术及产品。 3. 了解VMware ESXi的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VMware ESXi的安装、配置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VMware ESXi的重要功能并掌握VMware ESXi虚拟机的创建、定制技术。 4. 了解XenServer的功能特性、虚拟基础架构及XenServer系统架构,掌握XenServer服务器和XenCenter管理平台的安装、配置以及创建虚拟机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5. 了解Microsoft Hyper-V的功能特性及系统架构,掌握安装Microsoft Hyper-V服务器角色以及创建、定制虚拟机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6. 了解KVM的应用前景及基本功能,掌握KVM环境构建、硬件系统维护、KVM服务器安装及虚拟机维护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7. 了解Docker的功能特性及系统架构,掌握Docker的使用技术,包括Docker的安装与卸载、Docker镜像与容器以及Docker Hub的应用技术等。 8. 掌握虚拟机服务器的部署,包括虚拟服务器的配置、工具的部署、虚拟服务器调优、虚拟服务器安全性、虚拟机备份、虚拟机业务迁移及物理机转虚拟机的方法及技术。 9. 了解虚拟化终端的类型及其特点、熟悉常见共享桌面的种类。了解主流虚拟桌面的产品及其厂商,掌握VMware View虚拟桌面的部署步骤过程。 10. 掌握虚拟专用网络VPN的部署与使用方法,包括硬件VPN和软件VPN;掌握虚拟局域网(VLAN)的部署与使用方法,包括标准VLAN、VMware VLAN和混合VLAN;掌握虚拟存储设备的配置与应用,包括IP-SAN在vSphere平台的挂载方法。 11. 掌握虚拟化架构规划的需求分析及设计选型的一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项目需求给出虚拟化架构规划实施方案。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云计算主要基于资源虚拟和分布式并行架构两大核心技术,同时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开源软件为用户提供支撑,如Xen、KVM、Lighttpd、Memcached、Nginx、Hadoop、Eucalytus等。云计算技术有效地节约了云服务商的硬件投入、软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1.分布式并行架构 分布式并行架构是云计算的另一个核心技术,用于将大量的机器整合为一台超级计算机,提供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整合后的超级计算机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MapReduce技术,提供海量文件存储、海量结构化数据存储和统一的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方法和运行环境 2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物理资源池化和资源池管理。其中物理资源池化是把物理设备由大化小,将一个物理设备虚拟为多个性能可配的最小资源单位;资源池管理是对集群中虚拟化后的最小资源单位进行管理,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对资源的申请情况,按照一定的策略对资源进行灵活分配和调度,实现按需分配资源。 云计算的应用主要是:

云存储,将海量的用户数据存到云端,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己的数据和信息。 云游戏,将游戏的运行和存储放到云端,根据游戏的大小来申请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空间,可以弹性的扩展游戏的服务范围和运算能力。 云安全,通过云端将各个终端的安全情况记录下来,从而得到一个很大的安全应用数据库,从而可以很好的对付各种攻击和漏洞。 云教育,将各种教育服务放到云平台,扩展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基本上云计算的应用都是基于网络的服务,他将原来很多只能在本地完成的服务放到了网络,利用云计算系统的强大能力来扩展服务和应用。 本文内容由北大青鸟佳音校区老师于网络整理,学计算机技术就选北大青鸟佳音校区!了解校区详情可进入https://www.360docs.net/doc/b76437812.html,网站,学校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00号!

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 英文名称:Distributed Systems and Cloud Computing 总学时:56 总学分:2 适用对象: 物联网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式计算提供了跨越网络透明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并协同处理的能力,是大规模网络应用的基础, 云计算是海量数据处理的支撑技术。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当前分布计算领域的主流技术,了解分布计算与云计算研究的方向,开阔视野,为从事分布式应用开发或云计算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掌握常见的几种计算模式,并明确优缺点,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计算模式进行开发。 了解三种典型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并能掌握其中一种进行程序开发。 掌握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了解当今各大公司主流的云计算技术。 了解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研究的发展趋向。 三、教学的基本内容 分布计算技术和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分布式系统的目标,云计算的优点和缺点,分布式系统层次结构,分布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基本概念,客户-服务器端架构和体系结构。 分布式对象计算:介绍三种典型的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DCOM和EJB,以CORBA 为主介绍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包括CORBA的基本结构、ORB之间的互操作,CORBA服务和公共设施以及CORBA编程。 当今各大公司主流的云计算技术介绍:Google文件系统,Bigtable技术,MapReduce 技术,Yahoo!公司的云平台技术,Aneka云平台技术,Amazon公司的Dynamo技术,IBM 公司的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的程序开发:基于Hadoop系统的开发,基于HBase系统的开发,基于Google App Engine系统的开发,基于Windows Azure系统的开发。

金融计算实验教学大纲

金融计算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34 学分数:1.0 适用专业:金融学各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介绍的理论与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包括现值与终值、年金、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摊销、按揭贷款的分期付款、投资项目评估等;债券、股票的价值评估模型;债券的久期和凸性理论及其免疫策略;证券组合投资有效前沿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期权及其交易策略、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策略等现代金融模型和理论的Matlab实现。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使学生在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数理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金融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有关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针对金融专业等开设的理论课程,《金融计算》每部分对应一个经济金融方面的专题,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包含了相关的金融理论、模型和思想,又能利用Matlab金融工具箱、金融衍生工具箱、固定收益工具箱、金融时间序列工具箱等工具箱中的内嵌函数,将抽象的金融模型通过Matlab的数据处理和图形形式来加以解释、验证和求解,旨在使学生既熟悉当前的金融理论、模型和思想,又能够熟练使用Matlab软件来处理经济金融中的定量计算与分析问题。 本课程按照实验的完成质量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考核。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大纲基本内容包括11个必做的实验,在规定的34个学时内完成。 实验一金融数据处理的Matlab基础计算实验(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目的: 要求学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掌握基本函数的使用。 实验内容: (1)了解《金融计算》的主要内容、金融计算的基础知识; (2)了解指令窗的常用控制指令;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简介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10213 专业名称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云计算、信息处理与安全等知识,具备虚拟化、数据存储及管理、云安全、云平台搭建与运维管理、大数据及云服务开发等基本能力,从事云计算的系统建设、运行维护、测试评估、安全配置、服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云计算集成商与服务提供商、IT 运维外包服务商,在云计算实施、运维、安全管理和开发等岗位群,从事云平台建设与运维、云安全管理、云服务开发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云计算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能; 3.掌握虚拟化技术,熟悉主流虚拟化平台的使用方法,掌握虚拟资源的管理技能; 4.掌握云计算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测试、验收及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5.掌握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具备多种系统环境的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6.了解云安全防护技术,掌握云安全管理基本技能,具备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与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7.了解大数据知识,具备基本的大数据应用开发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云计算技术基础、网络存储技术、虚拟化架构与实现、大型数据库应用、云安全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云服务软件开发、云平台建设与维护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云平台建设与维护实训、云计算技术等实训。 在云计算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IT 运维外包服务商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虚拟化与云计算》教学大纲

《虚拟化与云计算》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32 学分:1.5 授课学院:软件学院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教材: 1 《虚拟化与云计算》,王金波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主要参考资料: 1 《Hadoop权威指南》,Tom White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2 《互联网时代的软件革命SaaS架构设计》,叶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虚拟化和云计算是当今信息产业最受关注的两项新技术,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主要支撑技术。云计算的目标是将各种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用户,包括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个方面。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石,实现了IT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1)数据中心的概念、架构和主要支撑技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和挑战;2)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当前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业界动态,常用的虚拟化技术,在具体系统实例中虚拟器件的创建、部署、管理方法;3)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优势和意义,云架构以及架构中各个层次的核心功能,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当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业界动态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课堂授课16个学时,实验16个学时。

三、教学内容 1、云计算简介 a)云计算的定义和分类 b)云计算的优势和意义 c)云计算的应用 d)云计算的层次架构 2、云架构 a)资源调度与消息通讯 b)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 c)系统安全与数据安全 d)可伸缩性与性能 e)标准化 f)服务管理 3、云计算业界动态 a)IBM b)Google c)Microsoft d)Amazon e)https://www.360docs.net/doc/b76437812.html, 4、MapReduce介绍 a)MapReduce背景 b)算法介绍 5、Hadoop介绍 a)Hadoop简介 b)Hadoop应用 6、文件系统GFS和HDFS a)基础知识 b)GFS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教程文件

2016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二、竞赛目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紧密结合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人才措施要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云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计算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搭建、虚拟桌面、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存储等多种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方面的前沿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校限报一支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高职高专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 2.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提交相关文档。 3.裁判组对参赛队的操作规范、现场表现和提交的竞赛成果依据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二)竞赛内容 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平台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虚拟桌面、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撰写开发与工程文档。 考核内容包括: 1.在理解命题给出的云计算应用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2.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来配置、调试云平台网络,确保网络能正常运行。 3.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配置、调试云计算管理服务器和节点服务器的CentOS Linux(或REDHAT EL)操作系统。 4.在安装了CentOS Linux(或REDHAT EL)系统的云计算服务器上配置ftp、http、samba等服务。 5.基于yum、rpm,构建云平台软件安装包本地资源仓库。 6.安装配置数据库mysql服务端、客户端。 7.安装安全框架组件身份认证系统。 8.云平台用户账号、各类服务密码、网络地址、iptables安全配置管理。 9.安装配置基础架构云服务平台。 10.安装配置云存储、模板、监控等基础架构平台的扩展服务。 11安装配置大数据Hadoop平台。 12.安装配置开发服务云平台。 13.基于开发服务云平台,安装配置常用企业云应用。 14.基于云存储服务,开发云存储Web应用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 15.提交符合规范的工程技术文档,如:系统结构图、系统设计文档、功能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解答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70%,兼顾学生的平时成绩3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 李庆扬. 《数值分析(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2014 年。 主要参考书: 1.朱建新,李有法. 《高等学校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徐萃薇,孙绳武. 《计算方法引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上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使用;同时对计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计算机常用数值分析的构造思想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慎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与数学结合的作用及课程的应用性。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误差的概念2.掌握常用的解非线性方程根的方法3.熟练掌握线性代数方法组的解法4.熟练掌握插值与拟合的常用方法5.掌握数值积分方法 6.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综合课程,因此面授辅导或自学,将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并辅助上机实验,必须通过做练习题和上机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公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应注重面授辅导或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误差) 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误差与有效数字 3.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第三节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1.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2.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3.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难点: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教学建议: 了解数值分析的背景、对象与特点。理解误差的来源与分类、有效数字、误差估计、算法的数值稳定性与病态算法。熟练掌握与误差相关的概念以及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第二章插值法基本内容: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拉格朗日插值 1.线性插值与抛物插值 2.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3.插值余项、误差估计

《云计算基础》—教学大纲

《云计算基础》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 二、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1) 三、课程目标 (1) 1.知识目标 (1) 2.技能目标 (1) 3.态度目标 (2) 四、学时学分 (2) 五、内容要求 (2) 六、实施建议 (4) 1. 教学建议 (4) 2. 考核评价 (4) 3. 教材选择与简介 (5)

《云计算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从事云计算工程建设与运维、云计算应用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建设与运维等职业能力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其前导课程主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有《云计算工程》、《网络互联与配置》、《大数据开发与运维》、《网络安全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案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涩的专业理论、概念、原理等,与企业应用、岗位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学习模式采用“学教作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做好引导、重点难点讲解、检查和督促等工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以“云计算工程运维”、“大数据开发与运维”等职业岗位为依据,掌握云计算基本构成、技术架构、云计算分类以及云计算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 2.技能目标 针对学生将来从事云计算和大数据工程管理、运维、售前售后等工作岗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