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绪论

第一节人与文化

?“在大地上所有的生物中,没有哪一种比人更痛苦的了。”

?“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我乃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说:人是能运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一、个人与文化

?文化先于个人存在。每个人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他不断地从周围的文化中学习,被文化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加工。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化”。

?“文化化”是一个使人习得特定类型的社会人格的过程。通过文化化,个体对外界形成一整套特定的反应模式,如言语、观念、知识、礼节、生活方式等,也表现出特定文化上的才智、技艺和德行。

?文化化的早期场所首先是家庭,

?其次是与游戏伙伴的接触,

?再次是学校的教育(如果他所在的文化中已经有了学校这种机构的话)。

?晚期场所,是个体自己所身处其间的各个心理集团。

美国女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呀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且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是他的戒律。”

二、民族与文化

?“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个陶杯,他们从各自的陶杯中饮入了自己的生活。”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酋长曾这样说。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经过许多代人无意识的集体选择而形成、积淀起来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传统,就会对该民族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性格昭示了她的命运。

三、人类与文化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代: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三个时代有三种不同的文化。

?现代人面临着三重疏离。

?首先是与大自然的疏离。

?其次,现代人也与社会疏离。

?最后,现代人也与信仰疏离。

?在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许多冲突皆由文化引起。民族战争、宗教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人权之争硝烟四起……都往往包含着文化冲突的因素。

第二节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功能与发展的规律

一、文化的定义

(一)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

1.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

2.道德、伦理、修养等个人素质;

3.语言文字、思想学术、文学艺术,以及各种出版物。

(二)典籍中关于文化的解读

“文”、“化”的合用,见于《周易·贲卦·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刘向《说苑·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萧统《昭明文选》:

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

从自然的纹理中,逐渐引申、演化出自然规律,从纹理一样繁富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找出教化人群的规律。

(三)中外学者对于文化的解读

在西方,Culture的早期意思和汉语相近,源于拉丁语Cultura,含有耕作、垦殖、育种之义,后来泛指农业和园艺。

以农业、园艺一词作为词根,引申出神明祭祀、性情陶冶、品德教化。

把文化当做精神、人文,西方最早记载于1510年的《牛津词典》。

从上述情况可见,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创造性劳动使人从依靠本能的自然人成为改造自我、主动创造的文化人。

1871年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启示下,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原始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指出:

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中国学者如是说

著名学者钱穆主张: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的文化化,是离开动物本能的人的思想和创造的集合。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书》则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文化”的定义众说纷坛,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

?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狭义的文化强调与社会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

(一)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器物性成果,它们当中也凝聚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精神因素,但主要显示物的实体性质,它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观化程度。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的现实生产力和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的消费资料。

(二)中层文化(又称为制度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以及在人际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构成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

(三)底层文化(又称为精神心理文化)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潜伏在整个文化系统的深层。精神心理文化又分为与制度文化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层,与风俗习惯行为文化相对应的社会心理文化层。

?意识形态文化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基础意识形态和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更具观念特征的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文化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社会形态下长期形成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

是风俗习惯等行为文化的内化方式。它特别表现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宗教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不同。

文化层级间的关系

?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底层内涵渗透于表层和中层。

?表层和中层的变化渗透到并影响着底层,底层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

?表层和中层相互影响最为直接,它们相互牵动和制约。

?总之,表层、中层和底层是彼此交互的。

?从理论上讲,文化的三层应该是完整的一体。

?社会是复杂的、文化是复杂的,这三个层次就不会是完整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层级之间要容纳不同的东西。但是,如果各个层级之间出现断裂的话,就要造成社会的断裂。

三、文化的特征

(一)人为性与群体性

?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人为性。它是人创造的,人工实现的,它只与人、人的活动及结果相关。

?文化是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体现的,是为满足群体的需要而创造,为群体所享用,通过群体而传播与继承的。

(二)普同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普同性由人类的类本质所致,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民族、时代、阶级的背景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现象。

?而另一方面,文化在不同条件下又有相当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等。

(三)继承性与变异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对个体来说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文化是继承的。然而,人类的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的变化,文化会不断发生变迁,这又是它的变异性。

(四)功能性与系统性

?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任何文化必有特定的功能。失去了功能的文化,迟早会变异或消亡。

?人类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文化系统是由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要素按一定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四、文化的功能

(一)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就通过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受,代代相传。各民族的文学几乎都是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的。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

?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从而使自己认识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

(三)传播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象,它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和发展,就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传播。

(四)教化功能

?文化被创造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文化环境。文化一旦产生就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其教化功能。

?文化不仅自觉教化人,而且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着人,使之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亦可使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发生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教化功能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五)凝聚功能

?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紧紧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

(六)调控功能

?任何社会群体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都会要求其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使人们明是非、辨善恶,使某种价值观、审美观趋向一致。这就是文化的调控功能。

?文化的调控功能主要靠精神型文化和行为型文化来实现。

五、文化发展的规律

(一)变动不居

?文化变化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成正比。

?文化变化的速度是国家活力的表现。文化发展慢,反映国家活力不足。

?文化相对停滞和过速都是危险的。文化相对停滞,国家就处于相对危险的时期了。但文化发展过快也不好,在快速发展中最容易丢失的就是精神和传统,就要迷茫和迷失。

?文化变动的动力,从社会上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是,文化作为复杂的系统,还有其内动

力,这就是层级和系统内部的彼此冲撞。

?文化的外动力,就是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

(二)多元多彩

?文化多元多彩是必然的,这也是文化发展所必须的。多元多彩是文化内动力的基础。

?如果文化发展停滞了,多元多彩的性质就会减弱。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时代是不是多元多彩,可以从文化是快速发展、还是相对停滞中看出来。

(三)吸收异质

?基于不同地理、历史、文化、生产等因素而形成的文化就是异质文化。“质”的差异有程度的不同,近缘和远缘的不同。

?远缘可以变近缘。

?“质”的差异最主要在底层,越趋向底层“权重”越大。

?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有战争、商贸和移民三种方式。

(四)雅俗互动

?雅文化与俗文化是互动的,二者没有高低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在于百姓是否欢迎,内容是否引人向上,是否能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雅文化加工精细,欣赏者少;俗文化加工比较粗,和原生态距离不远,容易取悦受众,欣赏者多。俗文化是艺犬的源头之一,雅文化是在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五)表动底静

?底层就是本性,最为稳定;表层、中层要向下渗透,久则撼基,其中中层尤其关键。一个社会文化的断裂与否,主要要看中层和底层的关系。

?如果中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相抵触,这个断裂就将形成社会的危机,

第三节文化学的兴起

一、文化学的性质与分支学科

?文化学是一门以人类文化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文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

?1.文化学原理

?2.文化志与文化史

?3.文化学说史与方法论

?4.分支文化学——包含两种方式的研究:一种是从文化现象的各个子系统出发,研究该子系统与文化整体之间关系的学问,如民俗文化学。另一种是从文化学的整体规律出发,将文化学理论应用于特定的文化子系统的研究,如文化政治学。

二、文化学的倡导与建立

?一门学问的兴盛,一是时势需要,二是条件允许。

?文化学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是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已有非常深厚的学术积累。

?曾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会长的怀特,1949年出版了《文化的科学》一书,也提出要建立一门独立的文化学。由于他在倡导和促进这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贡献,他被人们称为“文化学之父”。

三、学习文化学的基本方法

?1.“他者”的眼光

?对于一个学习和研究文化学的学生来说,他首先要使自己从这种以“我”为中心观察世界的心理习惯中独立出来,将“我”的眼光改为“他者”的眼光。所谓“他者”眼光,就是用被研究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文化,追求一种人类学家所谓“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境界。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参与观察法

?对职业的文化人类学家来说,必须进行科学的田野工作训练与实践,在参与特定文化社区的生活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文化现象,感受特定文化的心理体验。

?对于学习文化学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条件像职业文化学者那样进行专门的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文化现象留心观察与思考。

?3.历史溯源方法

?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小同时期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面貌,因此历史溯源方法是认识文化的常用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不仅可以使我们能看到不同时期的文化形态及文化变迁的轨迹,而且能增进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4.跨文化比较方法

?对学习文化学的学生来说,跨文化比较方法是打破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接触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们对人类文化的多元特征会有更多感性认识,有利于我们对不同文化形态、不同文化价值(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念)的理解和宽容。

第一章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第一节文化符号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

(一)符号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符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

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

符号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抽象性

2、普遍性

3、多变性

(二)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人类借助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的标志。

?符号与文化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而符号则是文化的形象化或抽象化。

?符号是人类全部文化的体现;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即是人类一种最为独特的文化形态。

文化符号既可表示一种集合,也可指称具体的、直接的事物。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是由一个社会的象征符号(如语言及其结构、事物及人物的称谓、宗教意识等)表现出来的。

二、文化符号系统

★人类的文化符号系统非常丰富、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文化行为都可视之为文化符号,如语言、行为及各种综合的形态。

★文化符号系统的作用

●记录文化;

●传承文化;

●交流文化。

★文化符号只有在运用的特定语境中,才显示出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一)文化符号系统的主要形式

1.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在人类的文化符号系统中占有最重要的作用和位置。

?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

?人类为什么选择用声音做表达材料作为交际的工具?

?简便、容量大、效果好

(1)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

(2)语言的符号的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的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强制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2. 非语言符号系统

(1)内涵:

指人类在交往过程中除语言之外能表情达意的各种外在的具体的形态标记。

(2)分类:

体势符号——脸部表情、手势、姿态;

实物符号;

艺术符号——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

体势符号的特点:

?第一,体势符号的意义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即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文化内容;

?第二,体势符号是一种既可单独也可综合地加以表达的文化符号;

?第三,体势符号具有外显性和多意性,需在特定语境中解读。

实物符号的特点:

第一,实物符号具有固态性(相对于体势符号而言,其变化少);

第二,实物符号变化性(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第三,实物符号的文化意义大于实物本身;

3. 综合符号系统

含义:一种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并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了的综合结构式的文化符号系统。

综合符号系统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可或缺的形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分类:电影符号、电视符号、多媒体及网络符号

“中国文化符号”,就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文化软实力正是通过文化符号表现出来。

第二节文化象征

一、文化具有象征性

●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而这种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

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而象征行为的特点正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转化。

二、符号化和象征化是现代文化的一大特色和发展趋势

(一)现代社会文化不断的充满着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性原因:

?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

?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二)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带来的问题

1、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1)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2)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现象的丰富多彩及各种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且众多象征符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时代特色,也是时代精神的注脚。

?(3)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们生活和现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留下了切入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2、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首先,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其次,随着现代文化的象征性和符号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我们会完全过分地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从而我们最初所创造的语言就回到了原点,甚至,我们有可能会渐渐地失去这种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文化象征的具体分析

●形态(形式)和表意(内容)是建立象征的必要条件。文化符号从象征来看,其意义大于形态本

身。

●象征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组织中普遍地存在。

●象征的表示:

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数字、语言(谐音);

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姿态、色彩、行为。

●象征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得尤为丰富;非语言符号的象征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象征文化的存在表明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之外,还表明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第二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引言

简介:文化环境是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赖以依托的各种文化条件的总和,是由人创造的、与人发生效应的人的境遇。

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更是人的生命和文化的展开方式。

文化时间和文化空间是构成文化环境的两个维度。

第一节文化的时间

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的时间性直接表现为文化的时间性。作为个体

的人,他的一生是划分为阶段的,作为人类的总体同样以阶段来划分。到目前为止,人类至少已

有300万年的历史,经历若干发展阶段。文化时间并不在人与文化之外,而是内涵于人的文化存

在方式中,文化时间与人的生命存在即人的文化存在内在一致。

?每个民族或地域,都有着由自身的历史生态、人伦和宗教等因素共同建构起来的“文化生物钟”,它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保证和协调着生产生活的运行。

一、文化的时间观

在文化出现的早期,人类对于事件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在时间表述上,没有具体的过去。这从神话中可以感知到。

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人类社会进入文字时代后,时间观念开始有极大地改变。每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类型都保留着自身原始文化对于时间观念的影响。

人类最早的时间观念来自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与认知, 首先有日和月的单位概念; 在对寒暑, 雨旱以及草木枯荣, 动物迁徙等的观察与模索中, 产生了年的时间单位, 同时发展了对星象的观测与计量。

二十四节气七言句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蜇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现代世界中的时间生活和时间制度往往是多元并存的,不同的文化时间表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发挥着各自的文化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文化层

1.概念的提出:

1904年,德国文化学家格雷布纳——《埃塞俄比亚文化圈及文化层》

(1)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或物质组成的文化丛,丛内的各种文化特质

均散布于该文化圈的地理空间之中。

(2)文化圈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中部分重叠,部分分离,而相互重叠的文化圈便形了文化层。

(3)文化层的层序反映文化发展的时间顺序和传播路线。

2.定义:

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

?叠压关系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总的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

?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

?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

?一般地说,人类的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质到异质不断向前发展的。

?愈是远古的文化层,其文化特质愈简单、粗糙;愈是离现代较近的文化层,其文化特质就愈复杂、精细。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文化史比作一个逐级建造的殿堂,你拾级而上就会发现人类文化的创造愈来愈奇特,愈来愈美妙。

按出土器物分4个文化层

第1文化层、第2文化层、第3文化层、第4文化层

从本质意义上说,文化层是文化积累的结果。文化层所代表的是一个历史时期,其重心是指向时间维度,它反映着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3、文化层形成、演变的动因

?首先,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次,地震、洪水、瘟疫等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

?再次,种族或民族之间的战争、掠夺、迁徒的影响。

?最后,新的与旧的、土著的与外来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导致的文化变迁。

三、文化丛

?1、概念

?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丛体,它通常是以某一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别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

2、文化丛的相关理论

?(1)在人类历史上,一种文化特质产生出来了,伴之而来的会产生许多相近的文化特质,文化丛

是各种文化特质持续发展、相互整合的结果,它住往形成一个文化特质交错的体系。

(2)文化丛表示着人类依据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创造能力。

(3)文化丛最早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丛研究人类文化史上不同区域环境中的文化特质,并通过比较、分析,从中看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文化丛并不是—些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机械地堆积或毫无联系的任意分在,而常常是围绕一种中心文化内聚起来的。

第二节文化的空间

一、文化生态

生态学可以简单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后人又将生态学纳入了人文学科的研究范畴。文化生态学是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的涵义: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

(一)关于社会文化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几种理论

1、环境决定论

2、环境可能论

3、文化生态论(试图调和环境与文化之间关系的二元对立关系论)

环境既包含了:自然环境人造环境

1、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体质特征、心理素质、民族特征、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极大地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的支配。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希腊气候温暖→人们能彼此自律→民主政体

热带气候炎热→人们性情暴戾,缺乏对自由的热爱和精神追求→专制体制

寒冷地区→人们拙于思想与艺术,长期处于自由散漫状态→无任何形式的政体

2、环境可能论

维达尔?白兰士在20世纪初, 提出了与环境决定论不同的另一种人地关系论, 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 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 按照自己的需要, 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3、文化生态论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认识的加深与扩展, 到了20世纪30年代, 文化生态学应运而生, 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特, 在1955年出版的著作, 《文化变迁的理论》为该分支学科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文化生态学不再生硬地将文化与环境, 看作独立, 而是将二者的关系视作具有辩证式的相互作用, 难以分割, 人们通过文化认识和了解自然。

(二)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1、总生命网中的生物层和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

2、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只有把各种复杂因素联

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说明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怎样受制于环境。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看:

?与自然环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学技术,它与自然环境强相关;其次是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最远的是价值观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显示出弱相关,它是通过经济体制、社会组织等中间变量来实现的。反过来看,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直接的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二者表现出强相关;其次是社会组织、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最远的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一类中间变量来实现。

3、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

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文化生态的污染和破坏是隐性的,它对社会精神的腐蚀、国民素质的凌夷,乃至对人性的残害,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其危害,那只有用理性鉴别才能察知。

二、文化圈

(一) 概念

culture circle ,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包含相同文化要素的地理区域的最大范围。

(二)影响文化圈的形成和特点的主要因素

?1、地理环境

?文化圈的形成,离不开地球上人类生活居住的一定地域,离不开一定地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山林、江河湖海、矿产资源等等,因而一般说的文化圈就是地理文化圈,或者就叫作地理文化带、地理文化区。

?2、语言体系

?在划分文化圈时,语言体系,包括语系、语支、语族等,是重要依据之一。一般说来,相同语系的地区,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圈,而相同语支、语族的地区,则属于小一些的文化圈。属于同一个语系、语支、语族的地理文化圈,在文化上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别的语系、语文、语族的文化围也总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3、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大体一致是文化圈的特点和标志之一。

?在自然灵物崇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神教,明显地具有地区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神灵体系,有自己的供奉祟拜对象,也有自己的宗教祭祖仪式。

?4、文化精神

?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围绕着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和行为状态,涉及人们共同性的视角选择方式、思维认识方式和实践行为方式。

(三)世界文化圈

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来说,学术界基本上一致公认,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起源先后主要有五大文化圈。

1、西欧文化圈(拉丁文化圈)

2、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东亚文化圈的区域,主要是以东亚为主,以中国为核心,包括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正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会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设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

东亚的广义界定

“东亚,从地理上讲,指的是欧亚大陆太平洋岸的边缘及大陆地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区域;从文化上讲,大体上是汉字文化圈影响所及地区”

东亚文化圈的四条纽带

1)汉字的使用奠定共同心理基石;

2)儒学促进精神文化整合;

3)汉传佛教维系共同信仰;

4)天朝礼治体系维系区域政治秩序。

文化特质

? 1.保持了源于中国文化的某些带有根本性的传统精神。

? 2.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内在的张力

? 3.具有长期稳定的独立自主性

3、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

?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是典型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区,阿拉伯民族占主导。

?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

?圆顶尖塔的清真寺,向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伊斯兰文化风景。

4、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

?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在印度半岛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其特色就是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5、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

?东欧文化圈的范围: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而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产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而且在经济方面实行共产主义,但这些现象已随著共产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

靠拢。

世界五大文化圈的其他说法

?汉字文化圈

?印度字母文化圈

?阿拉伯字母文化圈

?斯拉夫字母文化圈

?拉丁字母文化圈

?这五个文化圈说法不一样,但代表意思基本相同

三、文化区

(一)概念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就是说,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

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

功能文化区是受政治、经济或社会职能的影响,内部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分布范围。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乡土文化区:

1、乡土文化区的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除在居民的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符号作标志。

2、人们对于乡土文化区的认同,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人们的广泛认可。

3、乡土文化区的文化特征存在于区域内人们的思想或行为中,并成为维系某一群体或区域的内在能

量。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

?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二)中国的文化区

第三章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

第一节文化类型

一、文化类型的概念

?所谓文化类型是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化共同体最本质的特征。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文化类型是由众多的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体系。

?第二,不同的文化类型是各种文化体系结构与功能差异的结果。

?第三,文化类型是指各种文化形态体系最有特色、最能显示一种文化本质属性的特征,而不是指它的全部特征的总和。

二、文化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独特的发展道路。

?第二,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导致差异产生的缘由和揭示人类文化发展、变迁的共同规律。

?第三,文化类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文化类型的划分

(一)以文化生成的地域背景为划分依据,文化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

1、大陆文化

?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

?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同时陆地又是稳定的,造成要求稳定的农业社会,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

?大陆文化的特点:厚重、典雅、精致,局限性: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

大陆文化的代表首推中国:“中国”的含义及“中国”的多种引申义..文化中心论..中国人天下观念的演变中国具有大陆文化形成的必备环境条件:

(1)幅员辽阔

(2) 环境封闭

?中国大陆三面封闭或半封闭的独特地理环境

(3) 水源充裕

?任何一种农业文化没有比较充裕的水利资源都不能生存,更难有发展。

(4)气候适宜

?否则会出现农不如猎或种不如采的现象。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

?由于有大海、沙漠、高山等自然屏障的保护,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同时,也造成相对封闭性。

?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造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小结:

地理环境造成中国文化的特色:连续性、封闭性、多样性。

大陆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是印度。

古印度地理范围—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早期佛教的主要思想:

?早期佛教的教义很多,但其基本教义是“四谛”和“十二因缘”。

?四谛,即四条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对集、灭二谛的详细说明,告诉人们万事皆有“缘”,人生痛苦也有缘,只有皈依佛法,消灭痛苦之缘,才能得到解脱。

佛教使古印度人反身向后

1、大陆文化

特点:1、内向性2、重农性

2、海洋文化

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城市文化、市民文化,有鲜明的时代标志。代表是西欧文明、或者说是基督教文明。海洋文化具有强悍、机智、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海洋文化的三大特点:开放性、多元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海洋对希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1)地理位置:

多山环海,形成小块的平原,

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2)商业贸易

平原少,土地贫瘠,有利于种值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看,决不是东方式的农业民族,而是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古希腊曲折的海岸,众多的海湾良港,晴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又为这种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

(3)平等观念

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主政治

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及频繁的航海贸易,使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繁荣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加上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使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小结:

希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她所处的特殊的海洋地理位置:

(1)由于海洋的交通便利,古希腊人能够吸收沿地中海各个文明的先进生产技术;

(2)由于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人口的增涨使古希腊人处于不断迁移的过程中,而后来处于希腊文明中心的雅典,则以其特有的吸纳外族移民的态度;

(3)海洋和高山又成为希腊各城邦的自然屏障;

(4)在古希腊早期传统文化中,对海洋有着特殊的精神寄托。海洋对希腊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挑战,他们把征服海洋看成一种英雄行为。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3、岛国文化

幅员相对狭小,

生存背景:地理环境相对恶劣,

自然资源也相对贫乏。

必须向外发展

﹡内部容易团结

﹡学习、借鉴,竞争、自强

岛国文化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特点,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又有很强的开放性,代表首推英国和日本。

(二)以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为划分依据,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商业文化

?钱穆先生说:“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此三型文化,又可分成两类。游牧和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一类。”将商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归于一类,大抵是不错的。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

?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主要以粟为主要种植谷物,可称为种粟农业。从时间上分析,中国史前期出土粟的最早遗址,是距今7000 年以上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粟的种植最早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仰韶文化诸民部落是粟类谷物发明者和推广者。中国是世界粟类谷物的原产地。

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区别:

(1)有根与无根

?*.农耕文化的命根子是土地,农耕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这条根上了。从而便形成安土重迁观念、血缘伦理观念、群体至上观念、大一统观念等基本文化特质。

?*.游牧文化的命根子是在长期漂泊生活中形成的强壮体魄、彪悍性格、顽强意志,自由意识、英雄精神以及他们精心驯育的矫健马匹。

(2)自足与开拓

?*农耕社会大体是一个自足的生态循环封闭系统,因此,农耕文化大抵是一种内敛和自足型文化,只有当人口压力导致资源相对枯竭,败坏生态循环之时,它才不得不向外开拓,从而形成农耕、兼并、融合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模式。

?*属于游牧商业文化的国家也都是靠农业起家,却由于缺乏农业长足发展的条件,迫于人口压力和纵欲传统所造成的资源相对枯竭,只能先后继承骑马民族开创的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3)节欲与纵欲

?*自足的生态循环封闭系统,容不得浪费,任何过度的能源消费或消耗,必然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农耕文化必须提倡节欲,反对纵欲。

?*开拓的生态破坏开放系统,虽然并不提倡浪费,但其无根的特质,意味着能源的取之不尽,导致深藏于人内心的欲望的无限膨胀的。

(4)群体与个体

?农耕文化的所有制形式是血缘拟血缘群体共有制。核心家庭是最小的血缘共有制群体,家国同构的国家则是最大的拟血缘共有制群体。两间则是血缘和拟血缘共有制群体。也就是说,农耕社会不存在个体私有制,所有财产都是共有的,或者说,农耕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我”而是“家”。因而,中国的家庭中一切收入归公。

?正是这一共有制经济基础决定了农耕文化独特的群体共有观——从修身齐家、光宗耀祖、敦亲睦邻、积德行善、忠君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直至大同理想,无不都是共有观的产物。

(5)德治与法制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开宗明义》)

伦理从家庭扩展到国家,从治家扩展到治国。

小结: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以及与之同出一辙的商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确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概括地说,前者大抵是一种有根的内敛自足型文化,其核心就是血缘群体共有制基础之上的群体主义观念;而后者则是一种无根的外拓侵略型文化,其核心就是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个人主义观念。

东西方文化根源上的优势比较

?东方文化胜在秩序的稳定和对事物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上。

?而西方文化在人性的尊重,个性化创造力的培养,以及鼓励主动尝试等方面略高一筹。

(三)从文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雅文化,即高雅、优雅的文化,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是艺术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高度凝炼和结晶。

雅文化的表现形式:古玩、琴、棋、书法、画、诗书、茶。古琴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

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与雅文化相对。

?通俗文化的第一个优势是,他拥有极为广阔的受众群体。

?通俗文化的第二个优势,则在于对艺术手法的发展。

纵观自古以来的通俗文化,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命运不外三种:

?一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审美价值的流变,逐渐从俗文学变成了由少数人欣赏的雅文学了,《西厢记》《红楼梦》,乃至更古的《诗经》、汉乐府便是如此。

?二是没落消亡。

?三是按自己的路子传承发展下来,始终不失其本色当行。

?一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审美价值的流变,逐渐从俗文学变成了由少数人欣赏的雅文学了。

?第二种是跃龙门运动中的失败者。

?第三种是俗文化按自己的路子传承发展下来,始终不失其本色当行。

第二节文化模式

一、文化模式的含义

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文化或一种文化的各个文化特质丛(内容)相互联系整合成为协调一致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状态。

各种文化特质能不能实现整合,决定于这些条件:

?第一,这些文化特质、要素的发展水平相近似。

?第二,以现实的民族文化各要素和特质为整合基础。

?第三,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文化追求,

二、文化模式的划分

(一)从文化模式的结构成分上,依据文化特质的多少及方式的简繁程度,可分为简单文化模式和

复杂文化模式。

(二)从文化模式的共性与个性上划分,可分为普通的文化模式和特殊的文化模式。

(三)从文化模式的整体性上划分,又可分为全文化模式和基本文化模式。

(四)从文化模式的内容及其不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系统的文化模式。

(五)从文化模式的区域上划分,又可划分为西方文化模式和东方文化模式。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中国革命新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当时那些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力量中体会深刻。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亲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领导开始。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伦理道德一次沉重的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更迫切的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种各样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1919年5月5日,以北大学生为代表,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发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但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而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

那时,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并且产生着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并且确定了每年的五月四号是中国青年节。可见,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意义的重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刘杨 王立荣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框架,分析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改变中国“中国制造”的格局,构建“中国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理论,就成为目前设计艺术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艺术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 也都是在经济十分发达之后,才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 展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创意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 上海、长沙、深圳等,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相对东北较 高。因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第一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经济满足的人们,逐渐显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诉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就渗透到商品中在交换的各个环 节中产生改变社会意识的因素;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 的高涨催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能满 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都能通过引 入文化艺术创造力来提升它经济附加值。 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意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活 动结果,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生产创造性的文化 产品,促进社会整体生活环境的发展。英国在世界范围 内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其中它包含了 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音乐、 舞蹈、影象、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领域。之后, 创意产业又扩大到文化、艺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通过 英国的案例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创意产业立足于三个基 本条件;第一基于个人思维与创造力等相关领域。创意 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是个人思维的一种价值表达。第 二是符合自然资源的市场生产经营的产品。第三通过知 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流通获得的商业价值 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下,各个国家更加强 调个人创意思维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市场 和消费者自身的推动力,同时又在不断地策划市场,激 发市场活力,设计艺术产业也是如此。此外,创意产业的 发展呈现多维化多层次的趋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 拓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当做产业来组织、管理、生产和流 通,是商业化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 立在新经济全球化属性下,以创意、创造、创新为表达手 段的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为社会 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的新产业形态。由此可见,文化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王立荣(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1.1.2承办单位:某县某镇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 1.1.3拟建场址:某县某镇棋盘岭原第五陶瓷厂院内 1.1.4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某镇地处某中部,距县城7公里,交通和自然具有相对优势,是某古老的陶瓷文化发祥地,被誉为某陶瓷工业重镇。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东西横穿;宜沙公路南北沟通,石太高速公路在镇境内有东西双向道理口。石家庄市原火陶瓷有限公司、xx 常青集团、中国吉运集团、某县化工一厂、计划建设的大唐微水电厂、xx丰江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座落在镇境内。辖南某、北某、xx村、吴家庄、北张村、南横口、北横口、李家庄、张家庄、翟家庄、袁峪、马峪、铺上、庙岩、东山、梅庄、东柏山、西柏山、牛王庙、神堂寨20个行政村,总人口26925人,其中:城镇人口11995人。全镇总面积58.7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990亩,其中水浇地19393亩。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3200万元。 1.2编制依据 1.建设部1997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 2.国家建设部建质[2003]84号文关于颁布《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版)的通知;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及关于“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思想和使用要求。 4.我国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定额。 1.3编制原则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 2.积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项目现有的设施及用地情况。 3.根据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总平面布置,结合长远发展,合理进行布置,节约用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立面造型,进一步美化环境。 1.4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 本项目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地点选择、总图布置、建筑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及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5 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概况 我单位在接受了该项目进行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组成了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此项目基本情况,重点了解了“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对目前及以后发展的需求状况以及水、电、暖供应情况,收集了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定额等大量资料;根据该工程现状进行了多个方案的比较,并提出了推荐方案,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的建设规模及对水、电、暖需求进行了初期设计。重点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全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该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1.6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1.6.1 建设方案 本项目规划拟建三层,框架结构。 1.6.2综合评价结论 新建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某县某县某镇棋盘岭原第五陶瓷厂院内,不占用农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解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 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 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 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 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

浅谈新文化运动之利弊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思考 知行1501 徐鹏宇XXX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思考: 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自然有它很成功的一面。首先,它对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批判,通俗易懂得向人民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即“德先生” 与“赛先生”,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民智。其次,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觉醒。除此,新文化运动还催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最后,关于文言文的简化,使得国文教育更加容易实行,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然,新文化运动还有着自己的弊端。新文化运动高举着反孔的旗号,一概反对任何与儒家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因此,才让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使得北洋政府关于封建礼教和封建王朝的复辟不能轻易得逞。然而,据我所知,陈独秀与胡适之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过于激烈。陈独秀曾经建议中华民国将英语作为国家的母语,废除中文。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纵然新文化运动是成功的,但其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看法过于偏激。更好的选择应该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看待,客观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是去自己国家根基和特色的基础上发展。 除了分析利弊,新文化运动带给我的感受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想要成长想要进步都是不容易的。然而,最重要和最不容易的是引领他们进步的鸣声者,他们往往看得比一般人更高,更远;并且他们还在不断得去努力通过自己的鸣声去影响他人,去引领整个民族。就如同伏尔泰之于俄国;卢梭之于法兰西;龙马之于日本,鲁迅之于中国。正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中高级知识分子对民众的启迪,对民智的开化才为了中国未来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才得以使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提升,让这个国家更美好。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要素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影响。这也启示了当今的我们,若想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以及文明程度,就不能放松对文化的培养和发展,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On the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new curricu lum concept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古树思语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 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 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 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 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 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 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 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 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 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 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 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 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 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 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 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 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 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 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 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 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 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 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

浅谈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oc

浅谈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学生:学号: 内容提要: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孔 孟之道。这是基于以下认识:第一,儒家学说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第二,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封建等级制度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及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不能相容。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民主在《新青年》创刊号中校称为“人权”。人权的含义,除了包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外,还包括个人人格的独立、个性解放。科学,是《新青年》提出的另一个响亮的口号。当时所提倡的科学主要还不是指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指发扬科学的精神,即反对鬼神迷信,宣传唯物论,反对偶像崇拜,树立对真理的信仰,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观念和一切社会问题。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民主和科学比作“舟车之两轮”,提倡“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敬告青年》 ) 。这种民主和科学仍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及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的范围,共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于此同时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批判封建文化思想的同时,又向其表现形式——旧文学发起攻。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并行。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先导。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局限 一、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国内背景 1.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而在经济上要求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代表的旧生产关系的束缚;政治上要求进步和改革,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提高自身地位。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这种要求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维护共和的斗争;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呼吁“实业救国”,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的民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她的伟大复兴,务必要求全民素质的提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深入学习、理解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随着不断的学习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尝试,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一.新课程改革将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暴露出“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对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等等。显然,如果不根治这些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顺利推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是绝对的权威。在大多数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静地听或记,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这充分说明,教师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效果显著。 又如,在一次班会活动课上,我谈到了座右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意义时,抛砖引玉地举证了一些受座右铭激励、造就的成功人士的例子。要求每位同学确立自己的座右铭,并将它们进行汇编,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起到相互激励、监督、鞭策的作用,同学们从不同座右铭中学习如何立志、如何奋斗、如何修养、如何学习、工作、如何惜时、如何处理人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马海霞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的行业分析、区域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等。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偏重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较少;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以及缺少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1-0089-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于是关于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加。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国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益显示 出对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等的积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本质特性、范围划分,结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联系区别,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解决方案及发展对策。 (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构建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畴。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如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 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无形性、地域差异性、更新和发展性、无限性的特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单项文化资源开发和多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吴圣刚提出, 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收稿日期:2007-09-14 作者简介:马海霞(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第29卷第1期 Mar.,2008Vol.29,No.1

文体活动中心介绍

文体活动中心介绍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光临新林区文体活动中心。 今天的中心来自于对破旧废弃的老电影院的改造,现在的中心是群众健身的重要场所、礼仪培育的重要窗口、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 乒乓球训练、羽毛球运动、篮球比赛、排球联谊、文艺编排、舞蹈教学、绘画培训等都可以在中心进行,北面是乒乓球训练专区,教练获得了大兴安岭地区女子单打38年冠军荣誉,和世锦赛冠军焦志敏是同期专业运动员,我们这是大兴安岭地区乒乓球训练基地,青少年乒乒球竞技水平一直列整个地区前茅。我们的舞蹈指导员曾获得省舞蹈指导教师一等奖荣誉,引领我们的少儿舞蹈艺术水平走在地区前列,今年她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领导岗位。 中心承担着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开馆三年来组织了内蒙大兴安岭两地区乒乓球俱乐部间的比赛,呼中新林两区之间的篮球友谊赛、群众广场健身操赛等各种活动近200场次活跃群众文体生活。乒乓球参赛人员达到200余人,篮球赛一组织就能进行10多天,特别受群众欢迎。 中心实行朝五晚九工作时制,面向群众免费开放,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多中心就迎来了第一支健身队,然后根据不同时间段,太极、秧歌、

羽毛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身操、体育舞蹈、器械锻炼等相继有序进行,直到晚九点半结束,每天接纳群众近400人。党和政府惠民利民的举措通过中心得到贯彻,群众在这里进一步获得了理性平和的心态,中心成为了稳定社会,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助推器。 中心对群众文体活动的组织主要采取中心指导与协会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兴翼羽毛球协会有自己的章程、帐号,通过了民政部门注册,成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正规的一个协会。中心什么时候来都干净整洁,一个在于管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于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监督,来到中心,每名群众都感触很有收获,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里,维护这里,珍惜这里,这里没有吸烟吐痰的,每个来此的群众都有专门的运动鞋,而且群众自己产生的废弃物从不在中心留下,都自行带走,从小处体现出的热爱新林建设新林的情怀,既可爱又感人。 我们区把文体事业当做一项很重要有民生工程做,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今年我区筹集资金重修了灯光球场、图书馆和健身广场,也正筹资建设生态文化公园,一个更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将铺展在五万新林人面前。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语言文化与节日文 化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方言和地点节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感受我国文化的区域性;明白推广一般话的重要意义; 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富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白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点节日,明白得推广一般话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一些地点节日和当地的环境、资源的紧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个脑筋急转弯:一只鹦鹉,你抓住它的左脚,他会说:“你好”!你抓住它的右脚,他会说:“再见”!问:抓住它鹦鹉的两只脚,他会说什么? 生:猜答。 师:说一句方言,(意思是指鹦鹉在说:我的乖乖,你想摔死我啊!但学生听不明白)问想不想明白鹦鹉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等学完了这节课《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就告诉你们。 二、新授 谈方言。 师:课前,老师让大伙儿查找了有关方言的资料,第一,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方言? (大屏显示方言的定义找学生念一下) 师:谁能说一说本地有哪些特色方言? 生:说一说。 师说一些外地点言引起的见笑。 三、观赏相声《戏曲与方言》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围绕方言的活动,大伙儿对方言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生:谈一谈。 师:给予确信、夸奖并补充。 师:说方言到底好不行呢? 生:答出好或不行。 四、讨论说方言的利与弊。 利:表达乡情,显得亲切。 弊:不同区域交流困难。 师大屏出示案例:嘲笑有乡音的同学。 五、讨论教材34页问题引出一般话。 师亮明正确观点: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话。 师:推广一般话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给予夸奖、确信并补充。 谈话。

浅谈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浅论新文化运动 对中国的影响 学院:XXX 专业:X 班级:X 学生姓名:X 学号:X 指导老师:X

浅论新文化运动 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摘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在二十世纪前期的启蒙运动。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1919-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它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五四爱国运动;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启蒙运动;《新青年》;中国传统文化;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

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处于内有外患的境况,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李大钊等。 新文化运动述论: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开始的,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

县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为支点,不断编织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文韵X、水墨X、舞动X、唱响X、幸福X”为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辖区群众享受优质的文化惠民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现就我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基本情况 努力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有去处 近年来,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了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和完善。完成区文化馆阵地提升改造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X个,培训教室X个,舞蹈排练厅X个,多功能活动厅X个,图书阅览室X个,改造建设后的文化馆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实现公共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和服务。X XXX年,顺利完成了原市人民会堂和原总工会办公楼的移交,使我区增加了近万平米的群众文化和服务的场所,目前正在对原市总工会办公楼进行加固改造和内外装修,建设成为X区图书馆,建成后的

X区图书馆将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以满足全区市民百姓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明年,还将对人民会堂进行改造,建设成为X区文化艺术中心。 辖区X个乡镇XX个街道综合文化站从无到有,全部设置标准化的室内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并有符合标准的室外文化活动广场。全区各街道综合文化站都拥有XX X平米以上的文化活动阵地,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舞蹈排练室等功能室齐全,免费向辖区居民开放,室外均具备XX X X平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广场,并配有各类文化体育健身器材设备,供群众进行室内外文体活动;XX个社区中有XX个建有文化活动室或文化活动中心,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均在XX平米以上,并配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区政府有效整合党建、文化、社会工作等资源,对辖区XX个基层服务点进行光纤接入,目前,光纤接入工作已完成,实现街道、社区内高速上网。 区、乡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阵地体系日臻完善,XX个广场公园、X所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各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免费向群众开放,便民利民的“XX分钟群众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有舞台 一是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多样。近年来,我区先后组织了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

红岗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 文化活动中心是我区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区内文化生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我区文化活动中心无房和面积不达标问题,改善我区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按照“四个结合”和“二个统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四个结合”即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相结合,与红岗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结合,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建设工程相结合。“二个统一”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二、建设要求 (一)选址要求。文化活动中心是公益性文化设施,选址综合考虑方便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文化活动中心设在五个街道或社区。 (二)面积标准。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

制宜,结合实际确定面积,本方案所确定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模应不低于200平方米。经济状况比较好、人口较多的街道(社区)可根据有资金的情况适当扩大面积。 (三)功能布局。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功能空间要求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室内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 1.多功能活动厅:主要用于开展小型演出、文艺排练、游艺等活动。 2.书刊阅览室:主要用于图书、报刊的借阅。 3.培训教室:主要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 4.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可以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微机室。 5.管理用房: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用房。 室外基本功能空间(文化活动广场)应当包括:篮球场、健身场地、露天舞台等配套设施,占地面积1500~20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室外部分属指导性和规划性标准,可利用辖区内原有的活动场地。 (四)基本设备配置标准。影视灯光音响设备、书刊资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乐器、体育活动健身器材等。 三、管理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