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战争观和军事思想

先秦儒家的兵学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孟
子》和《荀子》等儒学著作中。

列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周易》,所反映的时代远在
儒家形成之前,其中一些学说对儒家有较深的影响。
《周易》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共悦,对外亲善以求无
咎,对内紧密团结以求吉利。《周易》认为,军事行动
是不可避免的,但侵略别人是不利的,防御敌寇则是
有利的。为御敌求利,要注重军资的委积.不断改进
兵器和防构设施。

早期儒家的战争观,明显继承了《周易》的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读《周易》,韦编三
绝,《周易》里的一些军事主张成为他的学说的基础,
这些情况在《论语》里有充分的表现。如孔子论为政,
把足食、足兵放在重要地位,这与《周易》的主张一
脉相承。但孔子把取信于民故在第一位,把人心向背
视为估量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从而发展了《周易》
对内紧密团结以求吉利的思想。孔子反对用未经教练
的人民去从事战争,主张为将临事要有成惧之心,要
善于谋划并能够实现谋略,因而丰富了《周易》彻敌
求利的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发展了孔子的战
争观。他把早期儒家“取信于民”的基本主张发展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主张攻伐战
取之事是否可行,关键看是否符合仁义,是否符合民
意,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他以此来判断战争
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指出夏维、商封是众叛亲离的
独夫,成汤放逐夏柴、周武王讨伐商封是正义的战争。
但孟子在强调“仁者无敌”的同时,有忽视兵器作用
的倾向,对武器装备的改进也是彻敌求利的内容之一
缺乏认识。

荀子根据战国后期的新形势,发展和改造了儒家
的战争观。他认为以仁诛暴、以义诛不义出师一定奏
凯,主张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的以仁义服天下的战争。
这一点,基本是继承孔、孟的学说。同时,他从实际
出发,赞赏开辟土地、充实仓原、改进器械、募选材
士、推行赏罚的霸者的做法。这就比孟子通达得多。
由此可见,苟子的战争观兼容了法家等一些不同学派
的思想。

儒家治军思想的核心,是以“礼治”为根本。这
里有必要谈谈后来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司马
法》。 《司马法》成书于战国中期,但有古远的渊源,
其中包括不少春秋乃至西周的军礼条文。《汉书·艺文
志》把《司马法》列入礼类,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
取《司马法》中军礼条文,与《左传》、《周礼》中所
载军礼合观,可以看到,从西周到春秋以礼治军是一
个重要的传统

。这个传统被早期儒家继承并有所改造。

孔子以“克已复礼”为己任,十分重视礼治与用
兵的关系。他认为治理国家要以礼治为根本,国看首
先要关注的应是礼仪之事,而不是军旅战阵之事。因
为不懂得礼治,也不可能懂得治军用兵。孔子是以礼
治为足食、足兵的根本的。

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力主以礼义教化人民,
让人民平时培养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竭诚尽忠、
倍守信用的美德。他认为这样的人民可以用木棍击败
拥有坚甲利器的敌军。

荀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孟的治军思想。他认为礼
治是治国的根本.也是治军的根本,强国强兵要以尊
祟礼治和贤人为基础。他说:国君不尊祟礼义,兵力
就弱,只有重视礼义教化,养成仁义之师,方能威行
天下。值得注意的是,苟子把法家畜国强兵的基本主
张也纳入礼治的范畴,将礼和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
这种思想指导下,苟子提出“隆礼效功”为上的治军
原则。礼义与军功并重,兼容了儒、法两家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