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学课程(doc 7页)

物流管理学课程(doc 7页)
物流管理学课程(doc 7页)

物流管理学课程(doc 7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熟悉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业务运作过程与设备,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适应信息化、国际化需要,熟练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物流业务管理、规划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化、物流设备、物流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知识;了解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企业政策,了解国际物流业的最新动态;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动态。

4、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

(1)通过实习基本能进行独立的物流企业业务管理,了解现代物流设备的用途。

(2)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管理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流程。

(3)能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物流业务分析。

(4)能进行简单的物流方案设计。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7)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进行国际物流业务会话。

三、主要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学、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国际物流学、物流运筹学、仓储管理、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系统工程、物流技术与装备、运输与配送、物流管理英语。

四、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

根据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组建各类协会组织,并借助于这些机构,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从第一学年就开始),开展演讲比赛活动、市场调研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交流活动;利用院系的实验室和研究所,引导学生协助教师开展社会咨询服务。

五、实践环节

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学生在读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附表一: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分析表附件: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一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时间分配表

项目周数

学年学期理论

教学

考试

入学

教育

军训

实习

毕业

论文

及鉴

毕业

教育

一1 13 2 3 1 4 23

2 18 2 0 8 28

二3 18 2 0 4 24

4 18 2 0 8 28

三5 16 2 2 0 4 24

6 18 2 0 8 28

四7 18 2 0 4 24

8 0 8 7 1 1 0 17

合计119 14 3 10 7 1 2 40 196

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

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类别选修课)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选修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