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段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2稿

工务段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2稿
工务段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2稿

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中心组学习交流

——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自2013年路局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段认真贯彻落实路局各项部署,结合实际,先后推进了月度考评、计划与完成、目标管理,不断提高了标准化创建水平。按照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要求,结合近4年来的推进情况,对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标准化工作提出对策。

一、通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的阶段性成果

1、坚定了信念。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构建机制、抓好落实,抓两头、带中间,坚持激励约束机制、平台推进机制、标杆管理机制等各种有力手段,把创建成果清清楚楚的展现给大家看,坚定了标杆更进一步、后进迎头赶上的信念。

2、提高了业绩。一是安全持续稳定;二是生产任务全面完成;三是设备质量全面提高;四是环境建设极大改善;五是职工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六是部分团队业绩得到认可。

3、提升了管理。一是车间闭环管理的意识得到大幅提高;二是车间计划产生质的飞跃;三是生产组织改革逐步到位;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氛围得到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1.目标问题。

⑴目标不清晰。一是当前各项目标如队伍素质以定性目标为主,

不同车间、班组之间,车间、班组同历史成绩可比程度不高;二是工务系统的关键业绩指标尚未建立,往往在工作中单一以轨控水平评价车间管理业绩;三是目标的上下沟通机制尚未确立,段与车间对目标的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⑵目标体系性不强。一是对构建哪些指标、指标的数量幅度不清晰;二是指标之间的结构比重不清晰;三是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清晰,现实因素与驱动因素不了解。

⑶目标对结果与过程的配比问题。一是科室、车间、班组评价是结果为主还是过程为主?二是过程结果各占多少为宜?三是过程红

线划定的充分必要性如何认定?

⑷不同基础的目标评价方法。特别是部分车间既有设备基础、作业条件、人员素质基础大不相同,评价指标如何让人信服?相对值还是绝对值?如何设计?

⑸不同资源投入的评价公正性。部分车间、科室在推动工作时积极争取各项资源,资源支持力度不纳入评价体系有失公允;目标设计在导向资源节约型,注重效果与效率上不够。

⑹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关系不清晰。部门与段总体目标之间逻辑联系不够?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区别不够?部门与车间

之间的定位,责权利相互交叉?

2.当前各项基础比较薄弱。

⑴人的因素来看;一是职工队伍素质方面,职业素养高、能力强的职工较少,劳动效率低下、出工不出力的还占相当一部分比重;二

是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岗位资格能力欠缺较多,相互攀比,贪懒散的干部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⑵设备的因素来看,主要是装备水平,技改推进缓慢,信息化程度不高。

⑶制度的因素来看。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等方面缺

乏体系性。

⑷环境的因素来看。苏北高速铁路发展必将产生极大影响,对我

们队伍素质、管理基础、设备稳定性都提出了极大挑战。

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导向关键业绩指标与平衡积分卡管理体系。

一是要梳理工务段核心指标。安全、任务、质量、效率、效益、素质、科技。

二是要建立工务段关键业绩指标。安全风险控制度、任务兑现率、均公里扣分、桥涵设备裂化率、定额完成率,有权支出控制程度,职工素质测评分值、科技创新率。

三是要建立各级组织关键业绩指标。新机制一次受检考核率、验收合格率、生产任务人工定额、作业定额完成率、技能鉴定通过率,技改投入产出率作为车间、工区关键业绩指标群。其中,前三项作为当前重点权重。

四是要建立各专业部门、综合部门业绩指标。

五是建立部门、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评。逐步推进到以关键业绩指标为主、关键行为控制为辅、能力评价作为重要参考的

评价体系。

2.绘制战略地图。一是将目标分解为结果指标、流程改造、驱动因

素三类。二是形成互为因果的地图;三是划分现实指标与驱动指标;四是层层分解。

3.确定近3年工作重点。总体目标是质量优先、兼顾效率,不断提

高管理绩效。一是要科学计划、组织、分析用工;为质量控制留足空间;二是抓好验收及反馈工作;三是划分作业性价比,为车间计划科学性提供依据;四是制定段及各车间、工区的质量目标,既要盯控完成,又要杜绝盲目追求;五是要监控效率指标。六是严格落实安全关键卡控制度,狠抓红线、确保目标的均衡。

4.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组织结构的责权利,二是不断配齐配强

各级管理人员;三是设计科学的保障机制;四是聚焦关键目标,形成各级各层对关键目标的认领与保障;五是通过实战提高团队发展能力;六是强化否决条件与行为红线的刚性。

5.建立自我评价与管理诊断制度。一是提高自我评价的认知程度,

只有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提高才能提高组织绩效,通过自我评价来监测管理人员履职能力;二是落实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管理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任职资格及培训制度;三是设计岗位任职评价机制;四是组织对标杆岗位样板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