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原因的分析

一起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原因的分析
一起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原因的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一起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原因的分析

作者:卢纯义, 张良, 杨金飞, Lu Chunyi, Zhang Liang, Yang Jinfei

作者单位:金华电业局,浙江,金华,321001

刊名:

电气技术

英文刊名:ELECTR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0(9)

参考文献(3条)

1.于立涛浦项站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方案与设计[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4(20)

2.陈建华接地变压器的应用 2007(06)

3.贺春Z 型变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6(1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梁金刚.刘勇.谢宜忠人体接地电阻检测议的设计与应用[期刊论文]-煤矿爆破2000(2)

2.刘昆.梁竞雷.Liu Kun.Liang Jinglei配电网两种常用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7(4)

3.吴卫民无锡电网35kV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会议论文]-2006

4.戚仕涛浅议铁路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5.朱孝军.谭志聪.莫颖生.ZHU Xiao-jun.TAN Zhi-cong.MO Ying-sheng探讨消弧线圈瞬时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期刊论文]-广东电力2009,22(8)

6.刘雪峰.王志强.LIU Xue-feng.WANG Zhi-qiang对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期刊论文]-电力设备2007,8(11)

7.杨水其人体电阻与测试安全[期刊论文]-实用测试技术2002,28(3)

8.吴卫民无锡电网35kV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会议论文]-2006

9.康秋勇.张旭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延时再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的采用[会议论文]-2005

10.韩冬.姚坚配电系统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应用[期刊论文]-电力学报2003,18(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78202586.html,/Periodical_dianqjs201009025.aspx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0月23日07时29分,网控值班员听见巨响声同时发现盘面柴发电源二103-16断路器跳闸,网控值班员立即前往网控10KV配电室发现浓烟,经检查柴发电源二103-16高压柜后盖已被甩出,柜内已烧黑。2号发电机纵差保护动作,2号发电机组跳闸。07时33分,低频保护动作,甩负荷至第5轮。07时33分41秒,1号、3号机组跳闸,全厂失电。 二、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人员随后调取事故动作报告,发现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时刻,差动电流确实已经远超过了整定值,说明在103-16柜故障时刻发抗组差动回路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电流。与此同时为验证发电机差动回路内一次设备是否有故障,对发电机绕组及其一次母线进行对地及相间绝缘检查,未发现异常。证明发电机等一次设备未发生故障,发抗组保护装臵本身在这次大修期间已经对保护装臵及二次回路连线可靠性及差动极性正确性进行检查均未发现有误之处。差动动作时间和103-16柜发生故障时间基本同时发生,但是就算在故障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大电流对发电机差动回路来说也应该是一个穿越性电流,不应该对发电机差动保护产生影响。随后保护人员调取录波图进行分析,发现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波形严重畸变。经过计算,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与发电机机端B相电流之差正好等于装臵

采样的差流值。 从录波图上可以看出,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畸变,且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与发电机机端电流在同一时刻的相位及幅值均不相同,说明故障电流对发电机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和发电机机端电流互感器造成的影响不同。 三、波形畸变分析 1、从录波图上可以看出,B相电流波形开始发生畸变前一刻波形

关于主变跳闸的整改措施1

关于主变跳闸的整改措施1 关于主变跳闸的整改措施1 次检修班主变跳闸事件整改措施 一,规范作业流程 规程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千百次血的教训换来的,是指导人们安全行为的水准.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大家都十分熟悉供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大致要求,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 在继电保护中,因工作中布臵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者工作终结时应恢复而未恢复接线及工作内容不细致具体等情形经常导致事故或障碍发生.在企业(公司)“两会”以及安全工作会,电工作会和生产工作会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宣贯和落实下,依照“强化反违章,实现无违章”,“精益生产年”活动,应强调了水准化作业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到现在为止应对每一个工作的危险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抓紧时间规范水准作业指导书.对于继保人员而言,只要仔细贯彻执行这些措施,将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并在工作中克服习惯性违章等病,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现场作业时,人员的作业行为除了受自身技术和安全素质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当天的工作状态,经验等.实际情形也表明,即使是一个作业经验很丰富的员工.在执行相同的作业任务时,处理的手段和步骤也不尽相同.因这,为了防止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受“情绪性,经验性,随意性”的影响.必须推行水准化作业,通过“作业指导书”及“二次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票”来规范作业行为,确保工作质量和现场作业的安全. X,正确编制和动态补充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一般于以下X个方面.一是对各类规程,导则和工作规定,去粗取精,合并而形成的针对具体工作的凭据;二是由每一种事故,障碍和工作失误提炼形成的规范和水准;三是依照作业人员自身技术素质和特点,以提升工作效能为目的,融合各方经 1 / 18

一起对过流后加速动作跳闸的分析

一起对过流后加速故障的浅析 郝志宇 (河南省电力公司辉县市电业局河南辉县 4536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及智能电网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网调度与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调度员应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本文结合在调度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由于过流后加速引起无法对线路送电的原因,并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 【关键词】过流后加速;微机保护装置;励磁涌流;供电可靠性 0 引言 过流后加速主要是在重合于永久故障时,无时限地断开断路器, 来减少对设备冲击带来的危害。过流后加速保护功能在使用上应注意 与线路励磁涌流的配合,避免因励磁涌流过大,超过整定值而无法送 电,给调度员带来误判断,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1 事故实例 1.1 吴街线参数: 吴街线线路长度16.97KM; 公用变容量:1760KVA,专用变容量:1780KVA; 线路变压器额定电流为:194A。 1.2 吴街1开关参数: 保护定值:速断为860A,过流为185A,t=0.8″; 微机保护装置型号:华星HLP-200,开关机构为弹簧储能机构。 1.3 故障特征 2010年8月22日值班调度员发现吴村变电站上传事件记录:10 千伏吴街1开关保护装置速断故障跳闸、吴街1开关分、重合闸动作

不成功。现场事件记录动作电流为1230A,开关在分位、线路无负荷。 2 处理经过 线路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在巡视中发现故障点,组织人员抢修将故障清除完毕。向调度请求送电,在对线路进行送电时,开关合不上,线路未能送电。吴街1开关保护装置报过流Ⅱ后加速动作信号,现场事件记录的故障动作电流为310A。调度值班员判断可能是站内开关、保护装置、控制回路等有问题,或者是线路上还存在隐性事故,未被发现。调度员又重新通知变电站值班人员、线路负责人再次对设备及线路巡视,经过仔细巡视排查,未发现异常。送电时,开关依然合不上,线路还是不能送电。 这时线路停电时间将近4个小时,为了尽快恢复供电,缩短停电时间,调度员果断采取对线路依次分段送电的方法,最后终于送电成功。这说明线路绝缘正常,站内设备良好,故障可能是其它原因。 3 事故分析 这几年象这样的故障发生过很多次,始终找不出问题的根结所在,供电可靠性明显降低,用户投诉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后来对这些有同样故障特征的线路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这些线路上负荷增长较快,保护装置的过流Ⅱ后加速控制字在投入状态,每次对线路送电装置都会报过流Ⅱ后加速动作信号,这会不会是过流Ⅱ后加速动作造成的故障呢? 现在,首先对我局的微机保护装置做个简单介绍:主要功能有,

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摘要]差动保护作为发电机的主保护,能否正确动作直接影响到主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篇主要介绍因线路遭受雷击引起发电机组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电流互感器对差动保护动作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0 引言 多年来,作为主设备主保护的纵联差动(简称纵差或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率始终在50%~60%徘徊,而零序差动保护甚至低到30%左右,这对主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都很不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各部门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实际工作中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原因不明”的主设备保护不正确动作事例仍然为数不少。发电机纵差保护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原因不明”的误动事故发生,比如在同期操作(人工或自动)过程,主要现象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偏离同期三要素(频率、电压幅值、相位)的要求,合闸时发电机发出轰鸣声,随即纵差保护跳闸。 1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情况 山美水电站#1发电机技术改造后于2005年8月投入运行,运行后一切正常。发电机所采用的保护为河南许继集团生产的WFB-800系列保护装置。中性点和机端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均为LZZBJ9-10 A2型,10P15 /10P15 级,变比为1500/5,其中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发电机现场,机端电流互感器安装在新高压开关室,两者相距350m 。如图1 图1 8月23日由于35KV线路遭受雷击,A、B两相短路,雷电波虽经过了一台110KV三卷变的隔离,但还是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范围外的区外短路,导致机能差动保护动作。差动保护回路因差流存在并达到动作限值引起差动保护动作,

10KV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

2、故障跳闸原因分析 (1)漯河供电公司郊区10KV线路大都分布在野外、点多、线长、面广、受季节性影响的特点比较明显,6-8月这3个月累计跳闸达109次,占线路跳闸总数的%,期间正是迎峰度夏高峰期,雷雨大风天气多、温度高、湿度大、树木生长旺盛,易于发生各类跳闸故障。 (2)从各类故障跳闸比例中可以看出,因线路配电设备自身原因,占线路跳闸总数的31%为最高,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80%以上的线路设备是农网前两期时代的产物,受当时资金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标准起点低,网架结构薄弱,装备水平差,近年来负荷发展快,导线截面小,极易引发线路故障,如跳闸次数最多的商农线、姬工线等大都因负荷电流大,而烧坏刀闸和烧断跳线弓子等故障。 二是由于线路年久失修,加之部分线段污染严重,一遇恶劣天气易发生绝缘子击穿放电、避雷器击穿损坏、跌落保险熔管烧毁、引流线断落等故障引起跳闸。 三是线路导线80%以上为裸体线,档距大,弧垂超标,遇大风时易造成导线舞动,引发相间短路故障。 四是由于郊区负荷年增长率在35%以上,配电变压器的增容布点远远跟不上负荷的发展速度,由此屡屡造成因配变过负烧毁引起线路跳闸,据调查统计2011年烧毁各类型号的变压器62台,烧毁配变的主要原因固然有设备过负方面的(如某些厂家的变压器短时过载能力较差),但也有管理方面的,所烧毁的变压器80%以上是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单相线圈烧毁。 (3)因用户配电设备原因,占线路跳闸总数的%。仅次于公用线路配电设备,分析其原因在于乡镇供电所对专变用户的设备疏于管理。 (4)因外力破坏原因占线路跳闸总数的%。如因司机违规驾驶撞击电杆,高架车挂断导线,施工取土挖断电缆等事故,如3月7日9点零7分Ⅰ姚工线被吊车撞断杆子,导致线路短路跳闸。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 二、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保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过热或因绕组接触不良造成的过热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反应不出。而瓦斯保护虽然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引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四、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有无损伤、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无因内部故障引起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无异常,瓷质部分是否完整,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回路有无断线接地。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 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1、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如果同时有瓦斯保护动作,即使只报轻瓦斯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前如变压器套管、引线、CT有异常声响及其它故障现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及对策(一)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及对策(一) 要:文章对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从事件的形成以及保护的原理给予了详细地分析。对新建的、运行的或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动作特性电流互感器 0引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主设备之一,它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并提供电力服务。因此,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是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主设备主保护的微机型纵联差动(简称纵差或差动)保护,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进,但是还存在一些误动作的情况,这将造成变压器的非正常停运,影响电力系统的发供电,甚至是造成系统振荡,对电力系统发供电的稳定运行是很不利的。因此对新建或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变压器差动误动的对策。 1变压器差动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包括:差动速断保护、比率差动保护、二次(五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不管哪种保护功能的差动保护,其差动电流都是通过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向量和得到,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或者保护区外部故障时,该差动电流近似为零,当出现保护区内故障时,该差动电流增大。现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进行说明。

1.1比率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比率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见图1。当变压器轻微故障时,例如匝间短路的圈数很少时,不带制动量,使保护在变压器轻微故障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在较严重的区外故障时,有较大的制动量,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二次谐波制动主要区别是故障电流还是励磁涌流,因为变压器空载投运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励磁涌流,并伴随有二次谐波分量,为了使变压器不误动,采用谐波制动原理。通过判断二次谐波分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来确定是变压器故障还是变压器空载投运,从而决定比率差动保护是否动作。二次谐波制动比一般取0.12~0.18。对于有些大型的变压器,为了增加保护的可靠性,也有采用五次谐波的制动原理。 1.2差动速断保护的作用差动速断保护是在较严重的区内故障情况下,快速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切除故障点。差动速断的定值是按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最大运行方式下穿越性故障引起的不平衡电流,两者中的较大者。定值一般取(4~14)Ie。 2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可能性的大小,大致分为新建发电厂和变电站、运行中发电厂和变电站、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绝对相互区别,只是为了便于在分析问题时优先考虑现实问题。 2.1新建发电厂和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新建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在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中占了较大的比

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分析报告模板)

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分析报告(模板) XX月XX日XXXkVXXX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分析报告(模板) 1 线路概况 1.1 简介(电压等级、线路名称、线路变更情况、线路长度、杆塔数、海拔、地形、地质、建设日期、投运日期、资产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 1.2设计气象条件 1.3 故障点基本参数 1.3.1杆、塔型。 1.3.2导、地线型号。 1.3.3 绝缘子(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绝缘子型式、外绝缘配置) 。 1.3.4基础及接地。 1.3.5线路相序。 1.3.6线路通道内外部环境描述。 2 保护动作情况 保护动作描述、重合闸动作情况、保护测距情况、重合不成功强送电情况、抢修恢复时间。 3 故障情况 3.1 根据保护测距计算的故障点 3.2 现场实际发现的故障情况 3.3 现场测试情况 4 故障原因分析 4.1 近期运检情况 4.2 气象分析故障(当日天气情况) 4.3 故障点地形、地貌 4.4 测试分析(雷电定位、接地电阻测量、绝缘子检测、绝缘子盐密和灰密(绝缘子污秽程度)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绝缘试验情况、在线监测等) 4.5设计校验(故障点基本参数、绝缘配置、防雷保护角、鸟刺加装、弧垂风偏校验) 4.6现场走访情况 (向故障点周边群众了解故障当时的天气、外部环境变化、异响、弧光等) 4.7其它故障排除情况(故障排除法) 5 故障分析结论 6 暴露的问题 7 防范措施 7.1 已采取措施 7.2 拟采取措施(具体措施、措施落实责任人、措施落实时限) 附件一:现场故障现象(故障周边环境、故障点受损部件、引发故障的外部物件)图片 附件二:现场故障测试图片 附件三:现场故障处理图片 附件四:相关资质单位的试验鉴定报告 附件五:保护动作及故障录波参数 附件六:参加故障分析人员名单 单位:日期:

高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咼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时间:2016/1/30 点击数:526 高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改造初次投产时会因接线不正确、变比选择不匹配及其他疏漏,引起电机、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便会影响到油气生产。我们在实践中找到了很多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供大家共享。 1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1.1已经投产运行中的电机 已经投产运行的电机当岀现差动保护动作时,大都不是因为接线错误了,而是因为电机、电缆或保护装置岀现了问题。解决办法:对电机差动保护的定值和动作值进行比对,就能大致判断岀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决定先对那些设备进行检查。一般来说,依次对电机、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直阻测试,对差动回路包括电流互感器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有异常,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也可分班同时进行检查。根据我们的经验,主要是电机内部短路、电缆短路特别是有中间接头的地方以及 CT和二次回路的问题。 投产后的电机也会因外界因素或运行方式的改变,造成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我单位卫二变电所就出现了这 种问题。卫二变高压622注水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给2号主变充电,造成622注水电机差动保护动作。 这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操作却引起了差动保护动作。后经分析、查找、试验,发现差动电流互感器开关侧其 二次线错接在了测量级上,其电机两侧CT的特性不一致。当给 2号35kV主变充电时就会有直流分量和 谐波串到6kV电机保护回路中(具体分析不在这里赘述),造成差流过大(动作值 1.6A左右,动作整定 值1.02A )。更改后,再次启动电机并用钱形电流表(4只表)检测二次回路,其差流正常,保护不再误 动。 2改造或新设备第一次投产时,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由于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是粗心或是对设备了解不够、理解偏差,对电机、保护装置改造后或是新设 备第一次投产试运行时,往往会岀现差动保护动作的现象。下面就介绍我供电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变电所岀现过的几种情况。 ⑴郭村变624高压注水电机改造后,几乎每次启动都会出现差动保护动作(动作值 6.2A-7.2A。动作整定 值5.2A )。对装置的参数整定,CT的极性、接线进行反复检查均没问题,电机试验也正常。后来确认, 由于电机距离开关柜较远(1000m ),电机中心点CT的带负载能力不够,从而在电机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6倍)造成差流岀现。测量电动机尾端到开关柜保护装置的接线直阻为 3.5欧,CT带 负载能力为2.2欧。我们从厂家制造了两只专用CT,二次绕组都制成保护级且变比相同,把其副边串接起 来,在不改变变比的情况下,提升了带负载能力。改造后正常。 ⑵郭村变624电机再次改造后,第一次试运行出现了差动速断跳闸,动作值30.2A,动作整定值21.7A。我们对电机、电缆、CT变比、极性及二次回路进行了检查,都没有问题。对差速的动作值与动作整定值进行比对分析,不该是电机差动CT极性接反(相角差180度),接反后其动作值应在 42A以上,更像是差 动回路或一次回路相序不对,其动作电流肯定大于 21.7A,一般小于42A。其动作值与启动电流 258 2015年9月下 的大小成正比,也可以每次启动时,用四只钳形电流表测得数据,再根据余玄定理大致算岀来理想状态下

某主变跳闸事故分析与处理

某主变跳闸事故分析与处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主变出口短路跳闸事故,引起变压器油中色谱数据异常,介绍了如何结合油中溶解气体检测、电气试验数据等判断、分析事故原因的过程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总烃电弧放电空载电流 1 事故概述 某35千伏主变压器型号为SZ10-10000/35kV,接线组别为YNd11,额定容量为10000千伏安, ±?kV。该变压器2003年11月生产,2013年8月该主变差动保护动作额定电压为(354 2.5%)/10.5 跳闸。次日电气试验人员对主变进行了诊断性试验及油色谱分析,初步判断线圈存在故障点,返厂 解体后发现A相高压线圈中部有放电痕迹。 2 故障的分析判断过程 2.1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该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后,现场对该主变压器外观进行检查,无明显异常,受到雷雨天气影 响,不具备开展现场电气诊断性试验条件,仅对该主变进行本体油色谱分析,该变压器油中溶解气 体分析数据见表1。 μL/L 由表1可以看出,其总烃、乙炔及氢的含量均远远超出注意值,计算其绝对产气速率,总烃 15.6mL/d(注意值12mL/d),乙炔9.0mL/d(注意值0.2mL/d),氢43.0mL/d(注意值10mL/d), t/m,两次取样时间间隔为94天。) 均超过注意值。(总油量重4.69t,油密度0.893 通过分析,三比值编码为(2,0,2),故障性质为“电弧放电”,典型的故障实例有:线圈匝 间、层间短路,相间闪络、分接头引线间油隙闪络、引线对箱壳放电、线圈熔断、分接开关飞弧、 引线对其他接地体放电等。由于此次故障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也明显增加,且△CO2/△CO<3,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跳闸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09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跳闸分析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跳闸分析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郑州热电厂3号发电机为典型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发变组)单元接线,发电机为东方电机厂生产的QFSN-200-2型,机组于1992年投运,现处于稳定运行期。2001-11-18,3号发电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当时机组带有功负荷125 MW,无功负荷25 Mvar,对外供热量160 t/h。 1 事故经过 凌晨01:35,3号机集控室铃响,中央信号盘发出“保护回路故障”和“故障录波器动作”光字,随即喇叭叫,中央信号盘又出“发电机定子接地”、“主汽门关闭”、“断水保护动作”、“远方跳闸动

作”、“6 kV配电装置故障”光字,发变组表计无明显冲击,发变组控制盘发电机出线开关Ⅲ建石1、灭磁开关Q7、励磁调节柜输出开关Q4绿灯闪光,除副励电压表外,发变组其它表计均无指示;厂用电盘6kVⅠ、Ⅱ段出“BZT动作”光字,6 kV高压厂用电备用电源进线开关6107,6207红灯闪光,6kV 高压厂用电备用变压器高压侧开关建备1绿灯平光,6 kVⅠ、Ⅱ段电压表指示为0,高、低压厂用电失电,集控室工作照明失去,保安电源联动正常,值班人员立即退出6107,6207联动开关,将上述跳闸开关复位后,发现Ⅲ建石1、Q7、6 kV高压厂用电工作电源进线开关6104,6204均为绿灯平光,红灯闪光,由于灯光指示异常,为防止扩大事故,在确认6104,6204断开后,于01:38,手动合上建备1,高、低压厂用电恢复正常。到保护间检查,发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文章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率较高的现状,阐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探究了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设备性能欠佳、区外故障、电流互感器局部暂态饱和及和应涌流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和应涌流 变压器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的运行,通常给变压器安装差动保护装置,目前多数变压器都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为主保护。然而运行时,差动保护引起的保护误动时常出现,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某区域在2010~2013年,变压器差动保护共动作1 035次,其中误动作有237次,误动率高达22.9%,部分误动原因没有查清楚,就允许变压器继续运行,给整个配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用 1.1 基本工作原理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高低两侧的不平衡电流近似于零,若保护区域内发生异常或者故障,同时不平衡电流数值达到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时,保护装置开始动作,跳开断路器,切断故障点。 1.2 保护作用 差动保护是相对合理、完善的快速保护之一,能准确反映出变压器绕组的各种短路,例如:相间、匝间及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等,避免变压器内部及引出线之间的各种短路导致变压器损坏的重要作用。 2 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设备性能欠佳 经过多年运行统计可知,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一个原因是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者二次设备性能欠佳。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接线线路复杂,通常要进行三角形和星形接法的变换,现场调试时工作人员一疏忽就极易将接线弄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组别和相别错误。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加强对调试安装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调试运行时,关键环节要重点进行检查。 2.2 区外故障

(完整word版)漏电跳闸原因分析

0前言 漏电保护器在人身安全、设备保护和防止电气火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使用安全方便得到广泛应用,而使用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从使用者的角度介绍它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故障处理。 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开关、它有电磁式、电子式等几种: 1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1.1电磁式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由高导磁材料(坡莫合金)制造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和常有过载及短路保护的断路器组成、全部另件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被保护电路有漏电或人体触电时,只要漏电或触电电流达到漏电动作电流值。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就输出一个信号,并通过漏电脱扣器使断路器在0.1秒内切断电源,从而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当被保护的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或短路时,断路器中的电磁式液压延时脱扣器中热元件上的双金属片发热动作、使开关分闸,切断电源。 1.2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由零序电流互感器,集成电路放大器,漏电脱扣器及常有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断路器组成。被保护电路有漏电或人体触电时,只要漏电或触电电流达到漏电动作电流值,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就输出一个信号,经过集成电路放大器放大后,使漏电脱扣器动作驱动断路器脱扣,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如果使用兼有过压保护是利用分压原理取得过电压信号,使可控硅导通,切断电源。 2漏电断路器的选用原则 2.1根据使用目的和电气设备所在的场所来选择 漏电断路器用于防止人身触电,应根据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触电防护的不同要求来选择。 2.1.1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 因直接接触触电的危害比较大,引起的后果严重,所以要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漏电断路器,对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和临时线路,应在回路中安装动作电流为30 mvA,动作时间在0.1 s之内的漏电断路器。对家用电器较多的居民住宅,最好安装在进户电能表后。 如果一旦触电容易引起二次伤害(比如高空作业),应在回路中安装动作电流为15 mA,动作时间在0.1 s之内的漏电断路器。对于医院中的电气医疗设备,应安装动作电流为6 mA,动作时间在0.1 s之内的漏电断路器。

光纤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关于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1、摘要 2014年5月30日晚22:57分,在内蒙杭锦旗源丰生物热电厂,发生两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事故;后经调度同意恢复线路供电,在操作1#主变进行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经检查1#主变没有任何故障,申请调度令再次恢复供电,调度同意并仅限最后一次恢复供电,当又一次次操作1#主变进行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至此,不能正常运行。 2、基本概况及事故发生经过 内蒙杭锦旗源丰生物热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高压侧为35KV系统,两路进线由上级220KV变电站引来,两路进线之间有母联开关,启动备用变压器由Ⅰ段母线供电。由于两路进线在上级变电站为同段母线输送,所以正常运行时母联合环,两台机组并列运行。听当值运行人员讲,5月30日晚22:08分,事故发生之前系统报出过TV断线、零序过压、主变过负荷故障,并且C相系统电压均为零的状况,即刻到35KV配电室巡视,最终发现在Ⅱ段主变出线柜跟前闻见焦糊味。当即汇报调度采取措施,申请调度断开35KV母联开关310,保证Ⅰ段发电机变压器组正常运行。然后意在使Ⅱ段发电机变压器组退出运行,以便检查Ⅱ段主变出线柜焦糊味的来源情况。结果在间隔50分钟后,当晚22:57分左右,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开高低压侧开关,发电机解列.Ⅰ段、Ⅱ段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莫名其秒的同时动作跳闸,1#主变高低压侧开关紧跟着也跳闸,造成全厂停电事故。

上述情况发生后,向调度汇报,申请恢复线路供电,以保厂用系统不失电安全运行。调度要求自行检查故障后在送电,在晚上23:50分,检查出2#主变出线柜C相CT接地烧毁,后向调度汇报并经调度同意恢复了供电。厂用电所带设备运转正常后,计划启动Ⅰ段发电机变压器组,调度同意.在3:49分,操作1#主变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同时向调度汇报。在检查1#主变没有任何故障后,申请调度令,恢复杭源一回线供电.调度同意并仅限最后一次恢复供电, 4:52分, 操作1#主变冲击合闸时, 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再次动作跳闸,11:33分申请调度恢复本厂厂用电系统,经调度同意,在11:39分恢复了厂用电系统. 根据其它运行人员反映,在此次事故之前,也有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事情发生,而且不只一次。并且奇怪的是,在两台机组并列运行时,想让两台机组分段运行。在分断联络开关时,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也会同时动作跳闸,两条线路全部失电。或是正常操作断开一条线路时,也会使另一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说明光纤差动保护动作非常不可靠,存在着巨大引患. 3、光纤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经过认真检查,2#主变出线柜C相CT接地烧毁(一次对二次及地绝缘为零),B相CT也有严重拉弧现象,C相CT二次侧也有拉弧过的痕迹.A、B、C相CT一次触头螺丝没有紧死,有不同程度的虚接现象。必须重新更换CT.这也说明相关装置报出TV断线、零序过压、主变过负荷故障的原因所在, C相CT接地并存在严重拉弧现象,那么 C相系

实验一 过电流保护实验

实验一过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器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进行实际接线操作,掌握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原理说明 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 与其他电气 设备相连接 的电路称为 叫二次接线。 二次电路图 中的原理接 线图和展开 接线图是广 泛应用的两 种二次接线 图。它是以两 种不同的型 式表示同一 套继电保护 电路。 1.原理接线图图1-1 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图1-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 的继电保护电路。

图1-2 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 从图1-1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KA2.KA1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KS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KM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KS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KM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和跳闸线圈YR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YR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QF 跳闸后,辅助触点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这套装置所需要的设备,它可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由于原理接线图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是用整体连接表示的,没有画出它们的 内部接线和引出端子的编号、回路的编号;直流仅标明电源的极性,没有标出从何熔断器下引出;信号部分在图中仅标出“至信号”,无具体接线。因此,只有原理接线图是不能进行二次回路施工的,还有其他一些二次图纸配合才可,而展开接线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2.展开接线图 展开接线图是将整个电路图按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别画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仪表和电器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和触点要分开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淆,属于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 展开接线图一般是分成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行,交流回路按a、b、c的相序,直流回路按继电器的动作顺序各行从上至下排列。每一行中各元件的线圈和触点按实际连接顺序排列,每

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供电系统自动空气开关的失压脱扣器是一个电磁铁,失电瞬间会在弹簧的带动下衔铁释放,然后带动跳闸机构动作,空气开关完成跳闸操作。高压配电系统闪电时,失压脱扣器若能延时几秒钟后再起跳,在高压系统电压瞬间恢复正常后,供电系统才能够得以维持正常供电,从而显著降低闪电对轻烃装置生产的影响。为了防止高压系统闪电瞬间失压脱扣器衔铁释放,经过分析提出了以下三个技术解决方案: ①将电磁失压脱扣器的衔铁捆住,防止其释放,这样可以达到闪电时空气开关不起跳的目的,但在系统永久失电时,空气开关也无法动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故不可取; ②采用UPS系统给失压脱扣器供电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由于设备接线复杂、可靠性差、无法稳定实现延时起跳,故不可取; ③将失压脱扣器线圈电源改为直流电源,在该线圈上并联一只贮能电容,系统电压过低时,电容自动向失压脱扣器线圈释放电能,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吸合状态,待贮能电容放电结束后,失压脱扣器失电,空气开关自动完成延时起跳操作。其改造方法类似交流接触器的交流启动、直流无声运行,接线方式简单,经试验可靠性高,故被采用。 空气开关跳闸怎么办 首先判断跳闸的空气开关是家中配电箱内的总开关还是分路出线开关。如总开关未跳闸,只是分路开关跳闸,则说明大功率电器供电线路接线有问题,即多件大功率电器接在同一分路开关上,此类情况,将大功率电器线路调整至负荷轻的分路开关即可(建议大功率电器使用单独的分路开关);如分路开关没跳闸,总开关跳闸,则计算家用电器功率之和是否超出供电认可容量(可致电95598,通过客户编号查询供电认可容量),并检查总开关容量是否与供电认可容量匹配。如家用电器功率之和超出供电认可容量,则减少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数量(特别是大功率家用电器),并向供电公司申请用电增容;如家用电器功率之和未超出供电认可容量,但总开关容量小于供电认可容量,则需更换与供电认可容量匹配的总开关。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部分大功率电器启动电流较大,计算功率时应考虑启动电流造成的影响。

500kV主变压器跳闸事故分析

500kV主变压器跳闸事故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6T15:04:09.4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江琦[导读] 摘要:对一起500kV主变压器跳闸事故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模拟验证,事故原因为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中测量线误碰二次绕组端子导致主变压器跳闸。 (国网山西检修公司) 摘要:对一起500kV主变压器跳闸事故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模拟验证,事故原因为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中测量线误碰二次绕组端子导致主变压器跳闸。针对同类设备,提出反事故措施。 关键词:主变压器;事故分析;反事故措施 某主变压器冷却器全停保护动作,该主变冷却器控制系统使用可以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采用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电阻信号,送入到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由PLC进行A/D转换和标度变换等处理得到主变实际温度。另外采用温度开关采集主变的温度信号,并将信号送入PLC的开关量输入模块参与逻辑控制。电动机运行状态的检测,利用接触器及热断路器辅助接点输出的运行、故障等信号,引入PLC的开关量输入模块,在程序中实现故障电动机的自动切换和报警。系统对电机配置完成的控制、保护、测量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包括: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失压保护、缺相保护、相序保护、过载保护以及联锁保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及系统异常等情况,系统采用指示灯的形式报警,在运行过程中,若工作冷却器故障,PLC自动停止故障冷却器的运行,自动投入备用冷却器,并继续完成主变冷却器的控制。PLC软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对PLC模块故障、测量检测回路断线等故障能及时判断,通过PLC及时报警。 1事故经过 2006年5月13日,500kV磁湖变电站凤磁Ⅱ回停电进行修试校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停电范围内一次设备年检及预防性试验。500kV母线为3/2接线方式,主变压器高压接入第一串,停电期间安全措施主要有:(1)断开磁5012、5013开关、磁50132、50121隔离刀闸;(2)合上磁501327、501217、501367接地刀闸;在磁13LCVT侧挂一组临时接地线;(3)断开磁13LCVT二次小开关,磁50132、50121隔离刀闸的操作电源。13:30左右,磁5012TAC相测量一次对末屏介质损耗,测量完毕,工作班成员解除测量线,恢复TA末屏接地,在此过程中,主变压器跳闸。主控室监视屏显示主变压器第一套差动保护动作,主变大差动保护动作电流整定值为0.1A,后故障录波器显示磁5012TAC相TA第8个二次绕组有0.38A的扰动电流。 2测量接线及原理 磁5012TA末屏运行时是接地的,停电测量一次对末屏的介质损耗时,要解开末屏接地线,并将测量仪器的测量线接至末屏,一次导电回路加试验电压。测量仪器为光导介损电桥。测量TA介质损,实际是测量TA电容屏的容性电流的大小及与试验电压的夹角。测量中加的试验电压为45/55Hz频率的高压,测量2次结果取平均值。 3故障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3.1故障原因分析 桐柏500kV开关失灵保护盘安装在地面继保室,发变保护盘安装在地下主厂房运转层机旁,连接电缆采用阻燃屏蔽电缆,电缆长度约700m,按设计要求,屏蔽层为信号源侧一点接地。从以上事故分析(未出口跳相邻开关和发远跳信号)可以看出:MV AJ101具有较大的启动功率,其误动可能性不大,而启动主变压器保护的中间继电器其启动功率不足0.3W,连接电缆长度为700m,从地下厂房一直连接至地面500kV开关站,周围电磁环境复杂,存在扰动出口的可能。主变压器保护装置本身由于受到运输、调试或地下厂环境湿度高等影响也有误动的可能。 3.2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为了排除其他原因,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对连接电缆绝缘性能、屏蔽层的接地方式、接地点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其次对电缆回路再次进行了传动试验,动作正确。再者对继电器MV AJ101和中间继电器(K13/K14)现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要求。最后对主变保护装置DRS进行了清洁和除湿处理并对装置再次进行了单体试验,试验结果正常。为了证实长电缆分布电容对中间继电器(K13/K14)干扰,对安装在主变压器保护盘内的失灵启动中间扩展继电器线圈(K13/K14)、至光耦输入点的电压波形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监测。失灵出口主变保护逻辑说明:线路开关和桥开关失灵保护装置P141延时段动作后,启动各自的失灵出口继电器MV AJ101。发现主变压器保护盘中500kV开关失灵动作,启动主变压器保护的中间扩展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电压会发生大范围的跳变,监测到的最高跳变达106V,中间扩展继电器。现场实测的启动功率仅为0.3W,为此,基本可以判定主变压器保护收到开关失灵启动信号是由于长电缆分布电容干扰引起的。为此,采取了如下3项措施:(1)为提高抗干扰能力,现场对该继电器线圈两端并接合适电阻,以增大其启动功率,启动功率由原来的0.3W增大到约12W,经试验后,投入运行。(2)在合适的时候,将长电缆跳闸出口改为光缆跳闸出口。(3)作为后续的监视手段,将继电器的备用接点接入监控系统,用于长时间在线监视该继电器的动作行为。 4暴露问题 (1)变压器PLC控制器厂家对PLC控制器的动作逻辑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将“油温高、绕组温度高和冷却器全停”三种非电量保护的出口均启动同一只出口继电器,致使现场运行时没有办法对上述三种非电量保护分别进行投退,继电器出口动作也不便于判断是哪种非电量保护动作。(2)设计单位在对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二次回路设计时,没有理解和掌握变压器PLC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和逻辑,只是简单地将PLC控制器的开出接点设计引入到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冷却器全停”的开入端。在设计阶段没有发现PLC控制器动作逻辑的缺陷。(3)现场安装调试和投产验收时,没有对变压器PLC控制器的动作逻辑进行相关的试验验证,仅通过在PLC控制器上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验证二次回路的正确性。在投产验收阶段也没有发现PLC控制器动作逻辑的缺陷。 5感应电压及其现场模拟测量 5.1电场偶合产生的感应电势 测量TA用介损电桥的测量线为双芯线电缆带屏蔽层,测量时测量线一端芯线接TA末屏,屏蔽线悬空,另一端芯线接电桥,屏蔽线通过电桥接地。由于TA比较高,测量线比较长,约5m。当测量导线处于强电磁场环境中,带电导引线(临近设备)与测量线存在偶合电容C1,测量线与地之间也存在偶合电容C2,测量线的屏蔽线及芯线上会产生耦合电势,其值为:U=UNC1/(C1+C2)式中UN———带电导引线额定相电压;U———测量线中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C1及C2的大小与测量线的长度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由于A、B、C三相带电设备都对测量线屏蔽线产生偶合,但由于距离不一致,所以在测量线上的感应电压实际是三相耦合电压的向量和,即U0=UA+UB+UC。回路电流I=U0/R,R为继电器回路电阻。此电流可能就是扰动电流,导致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