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大学840电路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1年浙江大学840电路考研试题(回忆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b7860682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78606820.html, 2011年浙江大学840电路考研试题电路考研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2.7 求题2.7图所示各三角形联结网络的等效星形联结网络。 解 题2.7图 )(a Ω=++?= 1530205030501R Ω=++?= 1030205020502R Ω=++?= 630 205020303R )(b 和)(c 的解法类似。 2.8 求题2.8图所示各星形联结网络的等效三角形联结网络。 解

题2.8图 )(a 1 23 Ω=?+?+?= k R 33.53 2 2233212 Ω=?+?+?= k R 82 2 2233223 Ω=?+?+?= k R 82 2 2233231 )(b 和)(c 的解法相同。 2.9 求题2.9 图所示各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 )(a 将结点1、2、3上半部分的3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 由于三

角形的3个电阻值相同,故等效星形的3个电阻值也相同,为: Ω 100 Ω Ω 题2.9图 Ω ? = = =100 3 1 3 2 1 R R R,等效后的电路如右图,故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 + + =100 3 100 ) 3 100 100 ( 2 1 eq R ) (b 解法与) (a相同,将Ω k 21、Ω k 7和Ω k 15三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变换成星形,或将Ω k 7、Ω k 15和Ω k 2三个电阻组成的星形联接变换成三角形形,即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2.10 求题2.10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解 (a)

2 12 1R R R R + (b) (c) 2 121R R R R + (d) 题2.11图 2.1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比 S u u 0,已知Ω=21R , Ω==132R R 。

浙江大学电路原理离线作业解析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 姓名: 学 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第一章 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 路电流I 。 解:I=Us/R=12V/12?=1A 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 设如图电流方向为正, 则支路电流I 为-1A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a R=(10-4)/2=3Ω b U=10+2×2=14V c U=2×2+10=14V 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 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解: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题图1-1 U s I I U U =?4V 2Ω10V Ωa b c 题图1-2

1-4.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 i U U,再求电源发出 的功率和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 解:i I I K I- = R R K R I R I U U L I i L i - = =0 电源发出功率:UiIi P Ui- = 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i i L I L R U I R R K R I P L2 2 0= = 1-5.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 S I A =,电阻 1 1 R=Ω, 2 2 R=Ω, 3 3 R=Ω,4 6 R=Ω,求电流 I。 解: S S S I R R R I I R R R I I I I + = + = + = 1 1 2 2 1 2 1 2 1 ,可得 A I A I 2 4 2 1 = = 题图1-3 题图1-5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装备与控制。世界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力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国际趋势,电力市场的运作涉及电气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技术领域。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包括电力市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广泛交叉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领域之一。电气装备与控制方向着眼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还极少,许多领域近于空白,诸如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等还多数依赖进口,电气装备与控制是为国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加入WTO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专业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17名,所在的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特点是强电

与弱电、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本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本专业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继电保护、高压、电机及其控制、电气装备及其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元件等实验室。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机及其控制、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四个研究所。毕业生有广泛继续深造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去向,不仅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有大量需求,还受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技术领域行业的欢迎。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课程。高年级根据社会需求,分设电气装备的控制与设计分析、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黄进,男,招生专业:电机与电器;研究方向:电气装备的计算机控制,电机控制与电气传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为研究生新开设并主讲课程两门。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同事一道,成功地将传统的电机制造专业改造成电机及其控制专业。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90年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科研成果1项获国家教委科

2008考研浙江大学电路试卷

浙 江 大 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电路 编号: 840 第一题(20%)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11R =Ω,22R =Ω,54R =Ω,62R =Ω,控制系数2k =, 310S U V =,欲使 3c a U U =,试确定4S I 的大小。 第二题(20%) 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1210R R ==Ω,0.1L H = , 3()100100sin100sin300s u t t t = V ,电阻1R 上的电压有效值 1U = ,3()sin100i t I t =。求:1)电压源()s u t 发出的有功功率;2)求电容1C ,2C 的值。 +U R2- 1C 1 C 2 i 3 图(1) 图(2)

电路如图(3)所示,外加正弦交流电压U ? ,已知电压有效值10U V =, 1210R R ==Ω,移动触电D ,当伏特表读数最小时,此时,32R =Ω,3DB U V =, 求4R 、C X 分别为多少? 第四题(20%) 电路如图(4)所示,无损耗传输线1l 和2l 的特性阻抗均为100Ω,设相位速度(波 速)8310/V m s =?,11 4 l λ=(λ为波长) ,2050Z j =+Ω,8()100sin(210)s u t t π=? V ,(1)若'33-端开路,为使1l 中无反射波,2l 的最短长度为多少?(2)若'33- 端接电容4106C F μπ -= ,为使1l 中无反射波,2l 的最短长度为多少? C R 3R 4 3' 2' 1' 图(3) 图(4)

电路如图(5)所示,已知1N 为只包含电阻和电感的对称双端口网络,2N 为只包含电阻的 双端口网络,2N 的传输参数3 42 122A B T C D ?? ?? ??==??????? ????? ,开关K 打开,在1N 对称双端口网络11'-施加单位阶跃电压()1()s u t t =,其零状态响应101()(1)1()t i t e t -=-?,10()1()t u t e t -=?。现把开关K 闭合,在1N 双端口网络11'-施加单位阶跃电压,求零状态响 应()u t 和 2()i t 。 第六题 (18%) 电路如图(6)所示,P 为纯电阻无源网络,已知130S U V =,210S U V =,11R =Ω, 210R =Ω,4α=,此时18I A =,0.2I A =-;当14R =Ω时,1R 上可获得最大功率。(1) 求当1R 上获得最大功率时,a-b 端左侧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此时1?I =(2)当1S U 为何值时,电流I 的值不受1R 变化的影响? DC k i 2 + u s - 图(5) +u s1- I 1 U S2R 2 R 1

浙江大学 海洋学院 工程水文学 作业1

水文基础 一填空(10分) 1.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2.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河床)。 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闭合)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 4.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流比降)。 5.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降水量+初始蓄水量=径流量+蒸发量+最终蓄水量) 二、计算题(40分) 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所示,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l1、l2、l3、l4分另为800、1300、1400、2000m,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1.974‰ 2.某流域面积F=30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MQ=2.8m3/(s·km2),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Qm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Q m=M Q*F=840m3/s

不行,不知道洪期持续的时常,无法求洪量。洪峰为瞬时值。 3.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试求: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模数。 W==1.418亿m3 y=W/F=177mm M=y/T=586L/(s?km3) 4.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767mm,多年平均流量Q=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Q*T=822*365*24*3600=25.92km3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Q*T/F=214mm 多年平均流量模数=Q/F=6.793 L/(s?km3) 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p=0.2793 三、简答题(50分) 1.什么是水文循环?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浙大电路原理作业四(二)

作业四(二) 4-1电路如图所示,已 知 100sin(), ()S t V t u ω=110,R L ω==Ω 241 10,L L C ωωω===Ω35,L M ωω==Ω 求电流1()t i 。 解:0 110sin(45)()t A t i ω=- 4-2 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R =∠=ΩU (99), Z j ?=+Ω求负载的相电流ab I 。 解:ab I A = 4-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001,C F =电源电压())S t t V u = , 开关闭合时,电流i 等于零。开关打开时,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求电感12,L L 的值。 解:3 3 1210,10L H L H --== i S u L 2

4-4电路如图6所示,已 知 100sin(),()S t V t u ω=5,M ω=Ω 1210,R L L ωω===Ω求电压0()t u 。 解:0 0()50sin(45)t t u ω=+ 4-5对称三相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相电压0 01000,1,a V R =∠=ΩU (99),Z j ?=+Ω 求三相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P 。 解:4800P W = 4-6 RLC 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R=100Ω,L=0.1H ,C=0.1μF ,则电路谐振角频率 ω0和品质因素Q 为 解:4 010,10Q ω== 4-7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Z =∠=ΩU (1010),Z j =+Ω求 电流0,I I 的值。 解:0,0I I A == i S u a b 0() t u I .

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电力系统综合分析使实验__ 指导老师: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___实验类型: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 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 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二.原理与说明 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根据并列操作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 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 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 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___xxxxx____ 学号:__0000000__ 日期:__2012.9.19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第1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浙江大学)

第1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 1,写出下列试验的样本空间: (1)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出现两次,记录 投掷的次数。 (2)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接连出现两次, 记录投掷的次数。 (3) 连续投掷一枚硬币直至正面出现,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4) 抛一枚硬币,若出现H 则再抛一次;若出现T ,则再抛一颗骰 子,观察出现的各种结果。 解:(1)}7,6,5,4,3,2{=S ; (2)},4,3,2{ =S ;(3)},,,,{ TTTH TTH TH H S =;(4)}6,5,4,3,2,1,,{T T T T T T HT HH S =。 2,设B A ,是两个事件,已知,125.0)(,5.0)(,25.0)(===AB P B P A P ,求 )])([(),(),(),(___ ___ AB B A P AB P B A P B A P ??。 解:625.0)()()()(=-+=?AB P B P A P B A P , 375 .0)()(])[()(=-=-=AB P B P B A S P B A P , 875.0)(1)(___ --=AB P AB P , 5 .0)(625.0)])([()()])([()])([(___ =-=?-?=-?=?AB P AB B A P B A P AB S B A P AB B A P 3,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任取一个3位数,求不包含数字1个概率。

解: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不包含数字1的3位数的个数为648998=??,所以所求得概率为 72 .0900 648= 4,在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中,任取一个三位数。(1)求该数是奇数的概率;(2)求该数大于330的概率。 解: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的个数有100455=??个。(1)该数是奇数的可能个数为 48 344=??个,所以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48 .0100 48= (2)该数大于330的可能个数为48 454542=?+?+?,所以该数大于 330的概率为 48 .0100 48= 5,袋中有5只白球,4只红球,3只黑球,在其中任取4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4只中恰有2只白球,1只红球,1只黑球。 (2)4只中至少有2只红球。 (3)4只中没有白球。 解: (1)所求概率为 33 8412 1 3 1 42 5= C C C C ;

武汉科技大学840数学分析考研真题及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840数学分析考研真题及答案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840数学分析》考研全套 目录 ?全国名校数学分析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网授精讲班【注:因第23章考试不做要求,所以老师没有讲解。】【54课时】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浙江大学819数学分析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浙江大学819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A)(819)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40分,每小题10分) (1); (2); (3)设,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计算二重积分; (4)设.求. 二、(10分)论证是否存在定义在上的连续函数使得. 三、(15分)讨论函数项级数的收敛性与一致收敛性.

四、(15分)设均为上的连续函数,且为单调递增的,,同时对于任意,有. 证明:对于任意的,都有. 五、(5分); (10分). 六、(5分)构造一个在闭区间上处处可微的函数,使得它的导函数在上无界; (15分)设函数在内可导,证明存在,使得在内有界. 七、(15分)设二元函数的两个混合偏导数在 附近存在,且在处连续.证明:. 八、(20分)已知对于实数,有公式,其中求和是对所有不超过的素数求和.求证: , 其中求和也是对所有不超过的素数求和,是某个与无关的常数.

浙大 电路原理作业一(第一次作业) 答案

第一章 作业 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解:以电压源为参考方向,I=-1A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 a R=(10-4)/2=3Ω b U=10+2×2=14V c U=14V 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 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解: 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U s R I 题图1-3 I I U U a b R =?10V 4V 2A 210V U =? 2A Ω10V 2A 2Ω U =? a b c 题图1-2 题图1-1

1-4. 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0/i U U ,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 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 解:00i L I i L I L U U I R k I R k R R ==-=-? 0L I i U R k U R =- 电源i U 发出的功率i i i P U I = 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0000I i I i P U I U k I k U I ==-=-2 L I i i R k U I R = 1-5. 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 I A =,电阻11R =Ω,22R =Ω,33R =Ω,46R =Ω, 求电流0I 。 解:R 总=R 1R 2/(R 1+R 2)+R 3R 4/(R 3+R 4)=8/3。I 0=1A 1-6. 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 I 发出功率为4W ,试求电阻R 的值。 题图1-5

浙大电路考研经验

浙江大学《电路原理》复习——附:数英政公共课 若感觉自己英语不好,请先看3。 1.专业课用书: a)范承志《电路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b)张红岩周庭阳《电路原理学习指导和考研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 c)李玉玲《电路原理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说明: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网站上有电路原理的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招生就业-研究生-有报考科目目录。总之把网站上的内容(历年分数线、学科介绍等)一项一项查看清楚,即使是去年的通知也很有帮助,因为每年变动不大。2010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分数最高,高分的也比较多;电力电子专业全国最强,分数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低不了太多;电机与电器也不错,分数也低不了太多。以上三个专业基本不会接收调剂,因为每年都能报满。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几乎每年招不满,比如2010年初试后上电气学院324分数线的只有6人,科学学位一共招10人,所以还剩下4个名额可以由院内调剂。 a)c)我是从卓越网买的,免配送费,不错。b)咱们学校图书馆可以借到,b)c)一共有01-06年的真题和答案。07年以后的真题日后我再帮你弄。保持联系。 建议从七月份开始(开始的月份依个人情况而定吧)有计划得看课本,请把计划写出来,想好每天每周看几章,用几个月看完哪本书。课本最好一共看两遍,第一遍可能慢些,第二遍在做完两本习题书后看会加深理解的。做习题时像在考试时一样把步骤写清楚,一来避免马虎出错,二来为考试培养好习惯,所以多准备几个练习本。有些知识咱们电路课时没学过,可是大纲上有,好好理解理解。可以阶段性地找咱电路老师答疑,但考研终究是要靠自己的。每做完几章的习题,将心得体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写一写,这都是临考前提醒自己的珍宝。 真题01-10十套卷子吧,建议从十二月开始做,每天三小时做题,可能要用长于三小时的时间琢磨答案。真题最少做两遍,必须掌握考过的方法。电路考试真题是最应该掌握的,但考试时每年都会有新题,所以课本的例题和习题书要利用好。如果做完真题仍感觉哪块知识不熟练,一定要看课本了。复习的过程是:看书——做题——再看书——更好得做题。 一月份(临考前的一两周)把做过的习题、真题、课本上的自己写的标注和理解再温习遍,很有成就感,能增强信心。 ** 关于复试: 复试占总成绩的35%。复试总分100分。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及英语能力。专业笔试(50分)和专业面试(40分)及英语能力(10分)(英语能力包含英语听力与口试)。笔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2小时)。复试范围:电力系统分析(稳态、暂态)、发电厂电气部分、控制理论(自控)。面试包括相关专业知识(电力系统分析(稳态、暂态)、发电厂电气部分、控制理论(自控)、继电保护)的掌握、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相关业绩、团队精神、基本政治态度以及道德品质等。(从官网上摘的,根据我的理解补充了些)。 特别提醒:大三(尤其是下学期)的专业课一定要学扎实! 2.数学 其实我这一年60%的时间在学数学,因为有学长告诉我数学及其重要。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习题

《应用电子学》总结 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1. (1)电流、电压实际方向的定义; (2)参考方向的定义;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 (3)关联参考方向; 例:图示电路中,已知I=0.2A ,则U S = 。 2. 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吸收和放出的判断 例:见上题,U S 和10V 电源的功率的计算和判断 3. 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a) 定义:注意是在关联情况下定义的; b) 常用元件的特性: 无源元件:R 、L 、C 理想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 实际电源:-伏安特性 -电压源模型 -电流源模型 - 例:习题1.3.1和1.3.4 二极管:(1)特性与模型 (2)如何判断二极管的通和断?可 与第三章的二极管组成的与 门和或门联系 例:习题1.4.2和1.4.3 例:右图所示电路,设二极管D 1、D 2、D 3均为理想二极管,则输出电压u o = 。A. -2V B. 0V C. 6V D. 12V 稳压管:特性与模型 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 1.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a) 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方法及适用范围。 b) 叠加原理:方法——如何通过除源,求单个独立电源的作用结果。 ——适用范围。 其通式为: I k =G k1.U S1+ G k2U S2+ …… G km U Sm +B k1 I S1+ B k2 I S2+ ……B kn I Sn 例:习题2.2.3 1. 例:右图电路中,A 为包含独立源的网络。当 U S =10V 时,I=2.5A ;当U S =20V 时,I=3.5A 。问,当 I=0A 时,电源U S = 。 2. 如图示电路,已知:U S2=U S3=24 V ,当开关S 合在A 点时,I=1 A ;当开关S 合在B 点时,I=- 1A 。试求开关合在C 点时该支路的电流。 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内容 ——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求取:U 0、R 0 诺顿定理:——内容 ——诺顿等效电路的求取:I sc 、R 0 R 0的求取:——串、并联法 ——取压求流法或取流求压法(含受控源电路必须采用该法) ——开路、短路法 ——实验法 例:右图所示电路中,D 为理想二极管,流过D 电流为 。 习题2.2.7 补充例题:(电路原理的期中试卷) 2.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a) 正弦量的三要素 b)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c) 正弦电路的相量模型 d) 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 a .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b . 无源网络的特性 c . 相量法的步骤(包括相量图法) 例1:右图电路中,设电流表 和 的读数均为1A ,电流表内阻为零,电阻R 两端的电压 V 010U R ∠=? ,则电容两端的电压相量为=? C U 。 + U 10V o U R 2kΩ 3kΩ +

放大电路实验设计ii浙江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电子电路设计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李锡华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放大电路实验设计II__ 实验类型:___电子电工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学习和研究由集成运放构成的积分器、比较器、波形发生器等应用电路的组成与原理,掌握其设计方法。 2、观察积分运算电路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积分漂移、积分误差等现象,了解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 反相积分器 1、输入输出电压关系 输出信号波形有 2、积分漂移及积分误差 (1)输入信号的直流分量、输入失调电压等会形成积分漂移。 专业:______信息工程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日期:____12.29____ 地点:____东4-216_____ 1A 2R C 2 T B

(2)实际使用时,常在积分电容的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f ,形成直流负反馈,用以限制电路的直流电压增益。 实验二迟滞比较器 (1)实验原理 输入输出波形 传输特性曲线

实验三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将积分电路和迟滞比较器连接起来就是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这种电路不需要信号源输入 三、主要仪器设备 信号源、示波器、稳压电源、电路板 四、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及处理 实验一反相积分器 (1)实验过程 1、设计反相积分电路,使方波–>三角波。(要求方波幅度2.2V、频率500Hz;三角波幅度2V 左右) 2、安装该电路,输入方波,用示波器双踪显示输入、输出波形,测量并记录波形,标示出各实 测参数。 (2)实验结果分析 选取R1=2.5kΩ,Rf=25kΩ。结果显示输入的方波和输出的三角波同相,示波器图如下所示。

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府专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府专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系中国教育部设立的全额奖学金项目,旨在支持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品牌。受中国教育部委托,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球招收全日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研究生。 一、奖学金内容及期限 1、奖学金名额:20名 2、奖学金内容:全额奖学金 —免交注册费、学费、实验费、实习费、基本教材费和住宿费; —提供学生在学期间生活费,硕士研究生1700元/月,博士研究生2000元/月;—提供校内免费住宿,硕士双人间住宿,博士双人间住宿; —提供门诊医疗服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综合医疗保险; —提供新生一次性安置补助费1500元/人。 注:详细的奖学金内容请查看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b78606820.html, )。 3、奖学金期限 奖学金期限与各专业学制相同(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3-4年)。汉语授课专业奖学金获得者,如其汉语水平未达到进入专业学习要求,来华后须先进行1年的汉语补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专业学习。凡需汉语补习者奖学金期限相应增加1年。 二、申请途径和申请时间 申请人直接向南京理工大学提出申请,通过本人递交或邮寄书面申请材料至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申请截止时间:2014年5月10日 三、申请人资格 1、申请人须为非中国籍公民,身体健康。 2、申请人须为非在华学习的学生(留华毕业生毕业年限须超过一学年)。 3、申请人学历和年龄要求: —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须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者,须具有硕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4、学业成绩优良。 5、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四、招生专业 鼓励申请人提前自行联系我校相关专业导师,如相关专业导师同意接收,请将导师出具的接收意向表(下载)随同申请材料一起递交。 硕士学位中文授课 (2.5年) 1、工程力学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 电路原理在线作业(2018 试 卷)

电路原理在线作业(试卷) 单选题 1.【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中,电路出现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将取决于: A 电感值 B 电容值 C 电阻值 单选题 2.【全部章节】若要观测电路中的电流响应曲线,通常会用示波器测量哪个波形来间接获得 A UC B UR C US 单选题 3.【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中,判断电路是否出现串联谐振的实验方法有: A UL=UC B UR最小 C UR与US同相 单选题 4.【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中,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不取决于: A 电感值 B 电容值 C 电阻值 单选题 5.【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中,当串联电路中的R由100Ω变化为1000Ω时,电路的品质因数Q将会: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单选题

6.【全部章节】当把一阶电路的激励源由直流源换为交流源时,使用示波器通道的耦合方式应为: A 直流 B 交流 C 接地 D 直流和交流 单选题 7.【全部章节】相序指示电路实验中,灯泡较暗的一相应对应正序中的: A 第一相 B 第二相 C 第三相 单选题 8.【全部章节】无功补偿实验过程中,消耗有功功率的电路元件不包括: A 日光灯管 B 镇流器 C 启辉器 单选题 9.【全部章节】三相电路实验过程中,负载中的电容器所承受的最高电压大约在: A 有效值127V B 有效值220V C 有效值380V 单选题 10.【全部章节】无功补偿实验中采取的无功补偿方法是: A 并联电容器法 B 串联电容器法 C 并联电感器法 单选题 11.【全部章节】一阶暂态实验中,示波器的水平系统(时基)的比例刻度应选用:

A 1秒/格 B 500毫秒/格 C 1毫秒/格 D 1秒/格,500毫秒/格 单选题 12.【全部章节】三相电路实验中使用的相序指示电路,要求三相负载连接成: A Y0联结 B Y联结 C Δ联结 单选题 13.【全部章节】采用二瓦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时,负载可以连接成: A Y0联结 B Y联结 C Δ联结 D Y联结和Δ联结 单选题 14.【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中,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UR将会出现: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无法判断 单选题 15.【全部章节】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A 电容放电过程 B 电容充电过程 C 以上均可 单选题 16.【全部章节】串联谐振实验,谐振曲线中,截止频率所对应的幅值应为峰值的:

浙大管理学案例分析及实例

浙江大学管理学案例分析题解题方法与实例分析 1.1. 案例分析题特点分析 案例分析题是2002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新题型。这是考试的一个方向,这是考察考生掌握综合管理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题型,2005年有可能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考察。 案例分析题的测试是对考生相关理论掌握、系统思考与分析、观点组织与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检验。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考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熟悉管理学极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在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以及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由此 可见,要想取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案例分析题旨在测试考生对现实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分析题一般都给出了篇幅较长的仿真的情景材料。材料是经过命题者加工处理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认为编排的,但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概括提炼。案例分析题的出题和作答方式很有特点,它只针对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给出自己认为是合适的答案,是一篇完整的管理、策划、咨询报告。因案例分析题是开放式的无明确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其解答也可以是千姿百态。 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特点: 1、针对综合能力考查,要求分析详细,主观性较强。 2、答案要求:抓住本质,分析透彻,要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文笔 优美,规范整洁。 3、按一定的步骤解答。 1.2.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1、解题步骤 (1)、先看案例要求解决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2)、认真阅读案例 带着问题读案例,发现案例问题的本质是那一类大问题,如是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企业领导的用人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问题、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3)、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专业简介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 术学科专业简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于1981年在国内首批建立理论电工硕士点,1996年起获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今年来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共6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34篇为SCI、EI所检索,编著教材14部,获专利6项。学科实体建于电气工程学院所属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与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下设一个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 本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12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0%以上。94年以来,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0名。 主要研究方向 电磁装置中综合物理场效应与电磁参数研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电动车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磁测量技术;生物电磁场仿真研究。 主干课程 网络理论;电磁场原理;电工电子学;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电磁场数值分析;电气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指导教师 教授: 王小海,杨仕友(博导),姚缨缨,陈隆道 副教授: 范承志,孙盾,童梅,陈忠根,贾爱民, 姜国均,藩丽萍,王玉芬,应群民,张伯尧, 张兆祥 高级工程师: 汤巍松,黄海龙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电力电子技术学科是我国首批设立的重点学科,设有首批博士学位(1981年)和硕士学位(1981年)授予点和电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及浙江省重点学科。98年来,本学科共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共17项。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共4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70篇,ISTP收录14篇。出版著作教材4部。本学科负责组织了94年第一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97年11月在浙大主持承办了第二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协办了2000年第三届电力电子及运动控制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研究 实验类型:设计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3.3完整的实验电路……)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步骤与过程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的组成与功能,加深对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电路结构和性能特点的理解,掌握其设计方法。 2、研究放大电路增益带宽积与单位增益带宽的关系。 3、了解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在实际应用时的局限性和应考虑的问题。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总体要求: (1)实验电路的选择和外围元件参数的确定要有依据和计算过程。 (2)运放电源电压 ±(12~15)V 。 (3)原始数据记录要详尽。 1、反相放大器的设计研究 (1)设计一反相放大电路,要求10||,10=Ω=v i A k R 。 (2)安装该电路,加1kHz 正弦信号,研究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关系。 2、设计并安装一个算术运算电路,要求实现:)5.0(21i i o V V V +-= 1i V 用直流、2i V 用正弦信号在合适的幅度和频率范围内,进行验证并记录波形及参数。 3、增益带宽积研究 在合适的幅度和1kHz 的频率下,测出输出信号的峰峰值,然后逐渐加大频率,直至输出信号峰峰值变为原来的0.707倍,测下此时的电压。比较不同的反馈电阻(即不同增益)对上限截止频率的影响。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实验类型:探究类同组学生姓名: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3.3完整的实验电路……)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实验理论基础 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零输入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实际 上是 电容器C 的 初始电压经电阻R 放电过程。) 在图1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a ,使电容C 的初始电压值0)0(U u c =-,再将开关K 转到位置b 。 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方程是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衰减到1/e (36.8%))0(u c 所需要的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是 时间,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的快慢程度。τ越大,暂态响应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的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时间常数可以通过相 应的衰减曲线来反应,如图2。由于经过5τ时间后,已经衰减到初态的1%以 下,可以认为经过5τ时间,电容已经放电完毕。 图2 2、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一阶RC 电路在阶跃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实际上就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 向C 充电的过程。在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b ,当t = 0时,将开关K 转到位置a 。 电容器开始充电,充电方程为 图1 ) 0(0≥=+t dt du RC u C C ) 0()0()(0≥- =- =---t e R U R e u t i t RC t C C τ ) (u t C )0()0()(0≥==- - -t e U e u t u t RC t C C τ )(u t C 装 订

浙大电路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电路》考试大纲 (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 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 (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1. 图论 2. 支路电流法 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 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 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 6. 替代定理 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 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 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4. 相量形式的KCL/KVL 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 1. 电路的谐振 2. 互感耦合电路 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 4. 三相交流电路 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五) 双口网络 1. 双口网络Z、Y、T参数 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 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 (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 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

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 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 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 4. 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5.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 (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 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2. 运算电路模型 3. 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 4. 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 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 6. 状态变量法 (九) 网络的矩阵分析 1. 电路的矩阵表示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 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 4. 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 (十) 分布参数电路 1. 均匀传输线方程 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 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 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 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 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十一) 非线性电路 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 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 3. 分段线性法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电路原理?第二版, 范承志、孙盾、童梅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 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