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情宋理——唐宋诗风格比较

唐情宋理——唐宋诗风格比较
唐情宋理——唐宋诗风格比较

“唐情宋理”——微探唐宋诗歌特征

【论点梳理】

杨慎《升庵诗话》云: “唐诗人主情, 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 去三百篇远。”王士《答师友传诗录》云: “唐人诗主情, 故多蕴藉。宋诗主气, 故多径露。”吴乔《围炉诗话》云: “唐人以诗为诗,宋人以文为诗; 唐人主于达情, 宋诗主议论。”

钱钟书《谈艺录》云: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 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缪钺《论宋诗》云: “唐诗以韵胜, 故浑雅, 而贵蕴藉空灵; 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 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 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 故瘦劲。”

以上皆为古往今来,对于唐诗主情,宋诗主理的经典论述。随着时代的向前推进,政权的更迭所带来的文坛更迭,如同海潮般起落,后浪奔来,而前浪之水却仍然保留其中,虽经沙粒阻留,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掺入后浪之中。

对于唐诗和宋诗,先后的继承与高下的争论是这二者无法避免的问题。

从人类的心理演进来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有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这也不难解释,唐诗咏情于先,宋诗论理在后的逻辑。同为中华民族这一种群来看,由唐诗与宋诗所表达出的民族思想逻辑虽有朝代之分,但是却仍是一个种族思想的延续。

于继承一方,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云:“国初之时,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淡处。制动破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

于北宋初,诗人继承唐诗可分为三大诗派,崇尚“白体”的唱和诗,以隐逸为乐,孤峭苦吟的“晚唐体”,以及用典繁复,意象华美的“西崑体”杰克在其主导体系中,向上溯源出唐代诗歌的脉络。

于唐宋诗的高下之争,始于南宋。学诗者群驱于江西之一途,而南宋诗坛遂为其所笼罩朱熹、严羽等更为趋唐,而抨“江西”,但亦有陆九渊等极口称赞但声微,由此可知,南宋至金元,虽有“江西”宋诗盛名,但文人亦趋唐音。至于明,明初皆主唐音,前后七子甚有“诗必盛唐”直说,而虽有宋濂等鼓吹宋诗者,但只言片语,不成系统,后有“公安派”,方与七子争而能发起声。后至清,吕留良,吴代叔著《宋诗钞》,始对宋诗进行整理研究,影响诗坛极大,但倡唐诗者尤甚众。

同时,唐宋诗之分在于诗歌的类型,而与朝代的概念应有所区分,正如袁枚所说:“夫诗无所谓唐宋也,唐、宋者,一代之国号耳,与诗无也。诗者,个人之性情耳,与唐宋无与也。”

【印证与分析】

一、从诗歌的总体风貌看, 唐诗和宋诗气象迥异

唐诗的气象来源于诗经、汉魏风骨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精神, 形成于“潮平两岸失, 风正数帆悬”的盛唐时代环境, 体现了唐代特有的积极、乐观、向上和洋溢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光彩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 故唐诗的气象可用“雄壮浑厚”来概括。

最能体现唐诗气象的是李白和杜甫, 他们共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李白渴望建功立业, 抱负满怀, 纵情欢乐, 傲岸不驯, 大气磅礴, 冲破一切规范和约束, 美妙奇异, 酣畅淋漓之至。杜甫忧国忧民, 感时伤世, 深沉博大, 沉郁顿挫, 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基本原则。李白雄壮, 杜甫浑厚,李白和杜甫共同代表了“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 有金石声”的唐诗气象。

由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国势, 宋诗始终笼罩着沉郁悲凉之气; 同时也因为政治上重文轻武,士大夫地位的提高, 宋诗作者每每感到难以超越唐诗的焦虑, 刻意求工求新, 尤其是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注重诗文的法度, 在创作上体现为诗文的“终始”、“关键”和“开合”, 体现为句法的严谨和押韵的严密。

同为悲春伤秋之作,唐人杜甫,与宋人晏殊就表现了不同的气象出来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中秋月》晏殊

一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同样是写“悲”, 宋诗是“悲凉”, 而唐诗则是“悲壮”。

二、从表达方式来看, 唐诗主抒情, 宋诗则重在揭示蕴涵在诗歌形象之中的理趣

唐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辉煌,漫游名山大川的豪迈,行走江湖,执剑仗义的豪爽。丰富的物质生活,开明的社会制度,频繁的对外交流给唐代诗人一片更加宽广的舞台,来书写他们心中的“情”。统治者的开明,让文

人没了禁忌,直抒胸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句广告语,用于唐朝诗人可以说,“情有多深,诗作就有慷慨”。

就唐代文化思想对文人的个性及创作的影响来看,儒、释、道、侠兼行,而尤以儒、侠精神为重。儒侠结合,对唐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人提倡“不平则鸣”,他们不为“温柔敦厚”的诗教所束缚,冲破了传统儒家谨守的伦理纲常之所,或尽抒报国之志,或批判社会现实,抨击社会弊端,甚至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这种外向的性格和无畏的精神是特定思想文化与时代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大帝国的强盛刺激了诗人建功立业之心,纵横任侠又赋予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为使人们展示英雄壮志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这种一往无前的批判精神又赖于社会政治空气的宽松与统治者的胸襟,排除了诗人内心的畏缩。

宋人吸取了中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害处,赵宋王朝实施了“重文轻武”的政治模式与“守内虚外”的政策。“重文”使得各路文人的作用得到凸显,他们有更多的路数成为达官显贵,但是“受内”使得政治上,宋朝的皇帝谨记着唐人的教训,或许是物极必反,或许是蛇与草绳的语言,赵宋王朝高看文官的同时,却没有给他们在政治上大展拳脚的机会,中央的高度集权,让文人的官职虽多却难以实施他们心中的蓝图。同时“虚外”而又“轻武”让宋人失去了他们强大自信心的来源,唐朝的辉煌尤在眼前,外族的侵扰相对朝廷的软弱让他们无法施展的痛楚更加的深刻,唯有一声叹息。自信已经失去,和谈笑傲天下的外向进去?故而,与唐诗相比,宋诗在宋人的叹息声中内敛而深刻。北宋时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有名而无实;南宋时面对外族侵袭,主和派的主张却率占上风。担当重任却无所作为的宋朝文人怎能不尴尬?

如果说唐诗追求的是饮酒纵歌,笑傲天下的雄壮;宋诗追求的却是脱俗绝尘,超逸不凡的理趣。众人的天下无法由自己变革,那就从自身做起吧。这是宋人在高度集权的政治将他们架空之后所做的必然选择。而且受当权者的影响,道教的发展使他们更热衷于钻研玄理,对自身的要求也使他们更重节操、品格,强调道德涵养。

唐代文人受“儒侠”思想最为深厚的话,宋代文人却是在久久的空虚之中,将儒家的“兼济天下”、道家的因任自然与佛学的超尘绝俗、虚静明达结合起来,“修身已儒,治心以释”,用佛道旷达恬静的精神面对严酷的现实人生,去遣散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与悲凉,求得平和安宁的心境。

在登临庐山的时候,李白与苏轼这两位豪放与豪迈的人物却发出了不同的感慨:

《望庐山瀑布水》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李白的诗歌看的见庐山瀑布的壮景,“三千丈,落九天”大气磅礴不言而喻。心中有豪情,笔下才有如此的阔景。读这首诗,仿佛一位衣袂翻飞的谪仙就立在山崖之上,举手遥指轰隆作响的瀑布高声吟咏,物我两忘,浑然融入天地之间。

苏轼的诗,常被人称作一首“小诗”。他没有像李白一样,写出了庐山景色

的壮阔,可是细细读来,诗中蕴含的强大的精神世界会让人啧啧称奇。没有了衣袂翻飞,我们似乎也能看到一位仙人似的人物,在高于庐山之巅的地方,面前或许还有一盘棋局,嘴角含笑的看着庐山的山岭与高峰。为山中人争辩山峰形状而浅笑的苏轼,用他的哲理高声点醒世人,你呀,就在那山中。

三从审美感觉来看, 唐诗表现了音乐美, 而宋诗则表现为绘画美

李东阳云: “诗至唐, 古调亡矣, 然自有唐调可歌咏, 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 于是唐调亦亡。”( 《梅月先生诗序》) 。李东阳认为唐诗具有音乐性, 宋诗不讲求音乐性。但宋诗亦有唐诗所不及之处, 那就是宋代绘画艺术的发达为宋诗开拓了新境界。

唐朝的鼎盛,生活的丰足,文化交流的开放必然促使当时的娱乐生活向着歌舞升平的方向发展着,爱看霓裳羽衣曲的唐明皇,就是存活在诗文中最好的证明。当政者的爱好,不可避免的指导着他子民们的爱好。故而,唐诗中总是有着鼓舞人放声高歌的暗涌,或明或暗的上下翻飞在唐人的诗作之中。

而宋朝时,当朝者的爱好同理可证,宋徽宗对道家玄理的钟爱,对奇石异鸟的喜爱,对绘画的赞赏,也潜移默化在被他“束之高阁”的文人诗作中。画面的布局往往更容易与哲理相结合,这同样,也使宋诗将自己变成一幅色彩明艳,犹如奇石异鸟穿插其间的墨画,将哲理缓缓道来,不急而缓。

《春江花月夜》(节选)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海上明月的夜景。景色本就壮阔,然而诗句的韵脚读来却韵味十足。平仄相交,一唱三叹,往来回复的节奏,更显得余韵悠长。

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将六月的西湖写的生机盎然,按理说,三四月的西湖是最为美丽,让人流连的,而杨万里却将西湖的六月也夸的繁茂蓬勃。让人不得不去深究其中的原因何在。西湖名头在首句已经唱响,后面的“无穷碧”与“别样红”便跃然纸上了。红绿相映的西湖,不是人最爱的六月西湖,招人喜爱的原因在何处?读者,开始思考了。

正如唐人好饮酒,而宋人好品茶。这两种饮料带给人的感觉一静一动:一个可清可浊,独酌抑或与众人豪饮,都可以勾出人心中的情感来;一个用袅袅青烟,淡淡幽香引人深思世间哲理的玄妙。故而唐诗与宋诗就如这两种静静流淌的水流,在历史的长河里,时刻给着后人不同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忻.唐宋诗主体精神之比较[J].重庆师院学报,1995,(04):33-39.

[2]李春青唐宋诗的文本差异及其文化原因[J].学习与探索,2001,(05):104-109.

[3]刘顺.唐宋诗之分简述[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4):41-45.

[4]聂广桥.从几首小诗窥探唐宋诗的差异[J].职业技术,2008,(06):67-68.

[5]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M],岳麓书社,1983

[6]谭雯.从日本诗话看唐宋诗之争[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4):15-19.

[7]王基林.唐宋诗风之比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01):68-73.

[8]王园.唐诗与宋代诗学[D].导师:张毅.:南开大学,2009

[9]吴河清.从唐诗之变到宋诗风貌的形成[J].

古典文学知识,1996,(02):120-121.

[10]伍微微.情韵与理趣——论唐宋诗之别[J].贵州大学学报,2007,(02):67-72.

[11]杨景龙.主情、主知与主趣——试论新诗发展史上的唐诗、宋诗和元曲路径

[J].文学评论,2004,(06):23-33

[12]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以北宋前期为中心[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1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

唐宋文化差异

唐宋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就唐宋诗词方 面 中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唐朝与宋朝,更值得我们研究。这两个朝代在时间上上下承接,在文化上肯定有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那这相同与相异之处到底就是什么呢?又为何会有这些相同相依之处产生呢?我认为不同文化产生必然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必然由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接下来我将以唐宋时期诗歌的异同之处来阐述唐宋文化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想谈一下唐代诗歌的文化特征。唐代就是中华民族相当繁荣鼎盛的时代,就是四海皆平的时代。纵观唐代诗歌,我们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就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吞并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她们都在做着这样悲壮之梦,她们的意志就是坚决的。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甫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邱。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誓以奉吾

君。”的壮阔诗篇。这也表明了唐代诗歌就是以大气磅薄,雄宏壮阔的豪迈气概为主。 而宋代的诗歌却以词的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众所周知,宋代的词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或许许多人由于的辛稼轩,陆放翁,苏东坡所写的豪放派诗歌的磅礴大气所吸引,但不得不说的就是在早期宋代引领潮流的却就是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派词曲。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就是代表了这种瞧法。那么婉约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呢?其特点主要就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也就就是说宋代文学的特征便就是一种柔美的特点。 瞧完唐代诗歌与宋代词曲的特点,我们对唐宋诗词的文化异同就有了一些结论。首先无论就是唐代诗歌还就是宋代的词曲都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在文学上的价值极高。而且在诗词的创作中,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学底蕴。无论就是运用典故,还就是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这都需要长期的学习,同时诗词还对平仄都要有要求。这也就是唐宋文学所继承的相同的地方。 但同时这两种文学创作方式都有不同的地方。而在情感与基调上也完全不同。就文学风格,题材唐文学大气磅礴,诗

唐宋文化的比较Word版

在唐宋诗词中对比唐宋文化 审美的方式 两条审美的脉络:一、以肥硕、端庄、雍容为美:杨贵妃——北方型的大家闺秀式的美、二、以苗条、清瘦为美:梅妃——南方型的小家碧玉式的美 唐宋文化的比较:唐:丰盛、热烈、光彩照人、宋:清瘦、典雅、略带病态 造型艺术:唐:唐三彩:色彩绚丽,富丽堂皇。宋:瓷器:宋代典雅文人淡泊宁志的情怀,纯净的心田。 绘画:唐:李思训、李道昭金碧山水画雍容华贵、绚丽辉煌;吴道子佛像绘画“衣带当风”;韩干画马雄健肥硕—热烈奔放的气质和精神、宋:米芾、米友仁父子水墨写意山水画含蓄缥缈、空淡朦胧;马远(一角)《寒江独钓图》,夏圭(半边)《松溪泛月图》—有无相生的哲学辩证法;一角山河的安逸,残山剩水的凄凉;—国破家亡的痛苦 书法: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张旭、怀素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厚,充满浩然正气、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张旭狂草 舞蹈音乐:唐人:舞剑,公孙大娘《剑器舞》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宋人吹箫,姜夔。“剑气”(阳刚)与“箫心”(阴柔)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风格趋向 生活方式:唐人:喝酒—热烈奔放、令人陶醉的感性世界 茶:宋人:茗茶——理性的享受、人生的感悟-唐人是浪漫的诗人,宋人是典雅的智者 喜爱花卉:唐人:喜欢牡丹花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杨贵妃——牡丹花,雍容华贵、宋人:喜爱梅花孤芳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唐宋文化差异原因 唐人的生活:自由开放少数民族、汉、南、北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时代 宋人的生活:严肃、拘谨宋朝的社会背景和理学兴起,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规范 唐宋词的艺术特质 表达心绪的文学唐诗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宋词则更多地把视角收缩到闺房之内、青楼之上,擅长于抒写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感情。 具体比较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粉红色的回忆,淡淡的怅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初次人生展望时的少年维特式的烦恼,始终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唐人的悲伤:甜蜜的忧愁 李泽厚《美的历程》:“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人:表面不愁,心里更愁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人:心胸开阔 宋人:感情有节制的含蓄表露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经典古诗词鉴赏5篇

经典古诗词鉴赏5篇 《送陈章甫》原文及赏析·唐·李颀【赏析】这是一首送友人罢官归乡的诗。主人公陈章甫是江陵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赏析·唐·张说1 送梁六自洞庭山 作者: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赏析】 这是诗人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陽)的送别之作。梁六为诗人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该是何等凄婉的怀抱《唐才子传》谓张说“晚谪岳陽,诗益凄婉”)?但开篇诗人只说到“巴陵一望”,本当续写望后的怅惘却成了“洞庭秋”,纯粹描写即目所见之景了。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

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 气蒸云梦、波撼岳陽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天天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别的今天看来,是异样的。说穿了就是愈觉其“孤”。否则何以不说“日见‘青山’水上浮”呢。如果说这“孤峰”就是诗人在自譬,倒未见得。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却于有意无意得之。 关于君山传说很多,或说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疑是水仙梳洗处”),或说“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拾遗记》),这些神仙传说,使本来实在的君山染上几分缥缈。“水上浮”的“浮”字,既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这样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诗人目睹君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三句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入抒情。从字面上看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不与别情有微妙的关系么? 人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登仙”。说“梦见长安陌”是实写,说“神仙不可接”则颇涉曲幻。这也就是所谓盛唐兴象风神的表现。

唐宋诗的不同

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 1.题材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则不同。一般的说,唐诗多具抒情性,而宋诗多具哲理性: 同写庐山: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2.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同是写庐山,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3在说理诗上唐、宋诗各有各的特色,写景诗亦然。再如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风卷地百草折),虽然极尽描摹之能事,但款款道来,数换韵脚以作停顿,步骤合拍。宋诗中例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效仿韩愈《送石处士序》中的比喻手法,一气呵成,使人应接不暇;且中间不换韵脚,大有直下之势。诗的优美与文的流畅兼有,写作技巧可说比岑诗有进步,但不免失之急迫,没有唐诗的雍容之态。 4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中国舞蹈赏析

走近舞蹈: 遇见xx之美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苏东坡的菩萨蛮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王暕《咏舞诗》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举腕嫌裳重,回腰觉态妍,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 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逐唱会纤手,听曲动蛾眉。凝情眄堕珥,微睇托含辞。日暮留嘉客,相看爱此时。 ——何逊《咏舞妓诗》舞蹈是舞者借助自己的肢体以及表情向人们传递情感的一门艺术,在我看来一支好的舞蹈能唤起人类心底最原始的对于美的渴望,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多情才子被舞蹈所感染而留下赞颂诗篇。 而这里我要说的是我所喜爱的古典舞,这份热爱应该最早开始于过家家玩儿穿越的儿时吧。这同我喜欢古诗,喜欢汉服喜欢古典民乐一样都是源于对汉族古典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但这次舞蹈赏析的课程让我了解到了关于古典舞的更深层次的知识。 我国的古典舞,在古代应该叫宫廷舞更合适吧,在宋元之前发展的十分之好,其中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都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但宋元以后,由于战乱频发,舞蹈的发展受到影响,许多著名舞蹈竞相失传并逐渐被戏曲所替代。现今的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教授所诠释的: 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这是建立在浓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 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中国的古典舞是圆形的艺术,“圆、曲”、“拧,顿”、“收,放”、“含,仰”一招一式都是平面圆与立体圆的交叠,如同圆形给人的感受一样,是完美与不可挑剔;中国古典舞是形神兼备的艺术,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相互配合连贯,还要给人一种“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的感觉,这才算真正的形神兼备;中国古典舞是刚柔相济的艺术,动作讲究跌宕起伏,有动有静,看似柔软飘逸但在行云流水中却包含着干净利落的劲头。 喜欢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神韵飘逸洒脱,超然物外之美。这一点也是我观看了王亚彬所表演的古典舞《扇舞丹青》之后最深刻的感触。 有一首诗精辟概括、准确描述了此作品,那就是: “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xx。 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仅靠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动作反复多变却又宛若天成般自然衔接。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

陕师大 中文本科——《唐宋诗词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陕师大中文本科——《唐宋诗词研究》 作业题及答案 一、分析: 1.骆宾王《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全篇 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 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 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高适《燕歌行》: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 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4.李白《行路难》:《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伟大诗 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三首。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5.杜甫《兵车行》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 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6.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诗的主题是“长恨”。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这首《无题》描写了爱情的珍贵难得和对爱情的贤贞不渝,真 实地反映了封建文人对爱情生活的挚着追求和特有的恋爱心态,可看作一首爱情诗。此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语言精美,丰富多彩。深情绵邈,典丽精工,是此诗的风格特色,也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总体风格特色。 8.柳永《雨霖铃》: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 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明显受到了李白的影响,好像是抄袭,没有什么新 意。但苏轼的整个命意与李白有所不同。李白的主题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比是短暂的,但是,虽然短暂,仍然要潇洒地欢度,而苏轼的却不是。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具体时间的,而苏轼面对的月亮是中秋的月亮。李白的月亮固然引起了戍客的乡愁和思妇的怀远,但并不是指向具体的个人,而是一般概括,富于哲理性,而苏轼的月亮却很有个人色彩,充满对亲人的怀念。 10.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 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1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这是辛弃疾词的压卷之作,怀古伤今,苍凉悲壮。虽作用典 颇多,但能关合时事,用得极为贴切。 12.姜夔《扬州慢》: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 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二、论述:

高中语文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题答题技巧

古诗词题型之语言风格解析 一、要点梳理 (一)什么是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是针对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乃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往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 1.从诗风渊源角度看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流派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侧重从主观内心出发,抒发对理想抱负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它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细节描写对于诗歌主旨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从诗人个性角度看 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不同,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进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前期清新温婉秀丽、后期寂寞悲凉。 3.从体裁看 诗词有所区别,即诗庄词媚曲谐。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奉皇帝命写作),则非庄不可;词多与男女情感,适于媚。 4.从题材内容上看 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2019-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 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阅读答案 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 唐宋两代都进行了文学复古运动,但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宋代的复古兼及于诗;唐代的复古是复三代两汉之古,宋代的复古是复唐代之古。无论唐代的复 三代两汉之古或宋代的复唐代之古,在当时都是一面大的旗帜。在这旗帜下进 行的,不止是复古运动,更重要的还有革新运动:唐代的革新运动是在针对着 魏晋以迄唐代的骈文,宋代的革新斗争是在针对着晚唐以迄宋初的时文。他们 一面复古,一面革新,再加上时代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是唐代的 文章并不全同于三代两汉而完成了唐代独特的风格,宋代的诗文也不全同于唐 代而完成了宋代独特的风格。 唐代的复古运动成于韩愈,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则所复之古当然是 三代两汉。他反对骈文,倡作古文是人所共知的,但找不到反对律诗的言论; 所作虽以古诗为多,但律诗也有八十首。他推崇李杜,李主张复古,杜兼取古律。和韩愈同时的元稹指出杜诗的特长是: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 少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正是就律诗而言。韩愈的复古源于独孤及,独孤及对于诗却称道沈佺期宋之问的:裁成六律,彰 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说是:绿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这实 质就是赞扬沈宋的完成律诗。可见唐代的复古止是文的以古代骈,诗则并不一 定以古代律,相反的还提倡律诗。 宋代的复古运动始于柳开,中间经过王禹偁诸人的努力,到欧阳修总集大成。 柳开初名肩愈,字绍先,意思是肩韩愈,绍柳宗元。王禹偁赠朱严云:谁怜所 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云:学者当至是而止尔。可 见他们都是在复韩、柳、李、杜之古,也就是在复唐代之古。自然他们也进而 复三代两汉之古,如柳肩愈的更名开,字孟涂,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既肩既 绍之文,又大探六经之旨,已而有包括杨孟之心,意谓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 为必开之为其涂矣。但复三代两汉之古既是在既肩既绍之后,知也是由唐代引导。 韩柳之古是文,李杜之古是诗。欧阳作苏氏文集序云:子美(舜钦)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 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 诗杂文。可见他们的复古不止在古文,还在古歌诗。欧阳修统名苏穆所作为古

唐宋诗之别

唐宋诗之别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具有永恒的魅力。然宋诗之于唐诗,就一般学术史上的看法,似乎前者远不及后者。1.唐、宋在时间上相近,但就开国的气象来说,唐远胜于宋。唐朝国力强盛,物质充裕,声威远播,唐太宗甚至被称为“天可汗”。而宋朝则承五代败乱之局面,国力孱弱,且一直受到辽、金、西夏的武力骚扰与侵略,国势日见衰落。正是唐、宋两朝不同的国力根基,促成了唐、宋两朝知识分子不同的生命类型和精神气质。唐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强大的国力和充裕的物质条件之下,尽情地挥洒自然生命的才气,表现自然生命的华彩。而宋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孱弱的国力和宽和的世风条件下[2],尽情地发掘理性生命的灵光,表现人格生命的高致。关于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唐朝人的生命精神,若用牟宗三的话说,即是综合的尽气之精神,即其精神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让自然生命充沛而不滞[3]。虽然唐朝人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但“若能尽气则不自觉中亦有近道者存焉。其尽气中的…自然的强度?亦含有精神的,而非为纯物质的也”[4]。故唐朝人总的来说,亦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这在知识分子中尤为如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但这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停留在主观状态中,始终不能客观化出来而成为规范者。则这种尽气之精神在气尽时即提挈不住,堕落而为纯物化之气,于是便产生了以李林甫、李德裕为代表的一大批毒民病国之臣。更有甚者,迨及唐朝灭亡,竟没有一个洁身自守之臣。3,把宋代的心性之学,道德人格的全体大用给表诠了出来。可以说,唐代近三百年,乃依其自然生命之霸力;宋代三百余年,乃赖其理性生命之坚韧。正因为如此,迨及宋王朝祚竭数尽时,其情形与唐王朝时大不相同。《宋史·忠义一》中说:“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此可见,宋代诗人因受宋儒心性之学的影响,较之于唐代诗人,多能向内在修养用功,以“治心修性为宗本”,在生活上更为严肃,更为理性。虽然他们在学问上没有像宋儒那样做“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工夫做得如此深切,但他们由生活之严整持正自然要会归到修养工夫之上。故陆放翁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剑南诗稿》卷四十二)。可以说,宋代诗人的“学”与“养”都接上了心性之学的内蕴,不只是唐代诗人的广见博闻。从唐代诗人和宋代诗人不同的“学”与“养”中,我们来看他们各自的诗或诗论。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盖非一日之积也”七字,道出了宋代的社会风气和士人的修养之功。5因唐代诗人的“学”与“养”皆是外在的,致使他们的诗作多停留在对现象世界的描述和情感世界的抒发上,这两种表现方式从创作方法上说都属于模仿,只不过前者是对事实或事件的模仿,后者是对感情或情绪的模仿[6]。就前者而言,杜甫的“三吏”、“三别”及白居易的“讽喻诗”即是其典型代表。本来,歌咏生民艰难,社会悲苦,乃伟大同情心之表现,但他们不能由此进一步收束凝聚,“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考诸圣人哲士,推明章典文物,以见天德天理之流行,为世间立千年之人极。而其歌咏不离于一代,取材不离于一身,使其篇什终不免于史实,意境总不能开阔流长。6 唐代诗人不从涵养方面开掘诗之表现深度,徒从广见博闻中求诗之表现广度,使得他们的诗完全是现象的、平面的,虽然亦有阔大之气象,然完全是由自然生命的气与力所促成,此气与力可承载一时之事迹,却不可承载人间之气运。

唐宋诗中的疟之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8809453.html, 唐宋诗中的疟之比较 作者:白珊珊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6期 摘; ; 要:疟疾作为一种疾病历史悠久,古籍中常见其记载。唐宋时代,随着诗歌的发展,饱受病痛折磨的诗人们也常常将疟疾写入诗中,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典故,生发出一些特别的生命感悟。本文拟从此入手,分析唐宋诗中有关疟的现象,并比较其内容与情感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唐宋诗; ; 疟; ; 比较 疟疾作为一种疾病历史悠久,古籍中常见其记载。如《难经本义》中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 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1](491)《左传·昭二十年》曰:“齐侯疥,遂痁。”[2](4544) “疟”“痁”和另外一个字“痎”均表示疟疾。《说文·疒部》:“疟,热寒休作。从疒,从虐,虐亦声。”[3](155)段玉裁注:“谓寒与热一休一作相代也。”[4](350)《说文·疒部》:“痁,有热疟。从疒,占声。”段玉裁注云:“痁,有热无寒之疟也。”《说文·疒部》:“痎,二日一发疟,从疒,亥声。”段玉裁注:“人谓间二日一发为大疟。”而“痎”字往往出现于医学典 籍之中。 到了唐宋时代,随着诗歌的发展,饱受病痛折磨的诗人们也常常将疟疾写入诗中,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典故,生发出一些特别的生命感悟。本文拟从此入手,分析唐宋诗中有关疟的现象,并比较其内容与情感方面的异同。由于在古代文獻中,“疟”“痎”“痁”三个字均表示疟疾,所以本文在讨论唐宋诗中的疟时,也主要聚焦于这三个字所出现的诗歌。 在《全唐诗》[5]中,提到疟的诗歌共有21首,其中元稹5首,杜甫4首,韩愈4首,白居易2首,沈佺期、罗隐、皮日休、李商隐、李涉、王维各一首。《全宋诗》[6]中提到疟的诗歌则相对较多,共有119首。其中写的较多的有赵蕃(12首)、陆游(8首)、舒岳祥(6首)、刘克庄(4首)、项安世(4首)、梅尧臣(3首)、虞俦(3首)等,此外,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等人也写过此类诗歌。 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诗,在提到的疟的诗歌中都有几点共同的现象:一是瘴、疟并称,二是认为疟疾是由于“疟鬼”行疟所致,三是以疟为喻。 一、瘴、疟并称

诗之唐宋辨(一)

诗之唐宋辨(一) 摘要:唐诗主情,宋诗逐理。文章从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诗歌形式入手,通过对二者的师承对象、学风政风差异的比较,以及词出现之后,诗词承栽功能的异同分析。来阐明诗分唐宋的成因,以深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诗歌范型。 关键词:唐宋诗歌;异同 唐宋诗歌,在风格情调上有其整体性差异,这早已是诗学界公认的事实。自南宋始历代诗论家便十分重视二者的比较,且褒抑不一,其中较中肯的评述莫过于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诗分唐宋”之论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夫人各有禀性,各自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简单地说就是唐诗重情,而宋诗逐理。把握缘何形成这两种审美追求明显不同的诗歌范型。是深入了解唐宋诗分别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从这一话题入手,试作一粗疏探索。 1诗分唐宋情理各妙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宋诗》中,对唐宋诗之分有精彩论述:“唐宋诗之异点,……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唐诗在整体情调上气韵酣畅,情昧淳美。它在继承前代诗歌成果的基础上,一洗建安时代的“萧瑟”与“悲哀”,以鲜明的艺术特色,改变了玄言的寡淡和齐梁诗体的繁缛,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朝气蓬勃之感。王维以清新浅近见长,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让我们领略尽风光旖旎,山林闲适之趣。刘禹锡达观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即便是一首用以写仕途艰难的《行路难》,也被李白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悲而不伤的大气。可以看出。唐人作诗是将气象和笔力结合,倡言笔力雄健,气象浑厚.诗歌境界的追求偏于壮美。唐人之所以有这种开阔的胸襟,得益于他们擅长通过大量的意象来构成意境。严羽《沧浪诗话》云:“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冰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且唐诗中对“意象”的刻画,并非描写对象的平面书写,而是能够“起兴”的某一特定时空中的“象”。唐人对兴象的偏爱,促使他们偏重于主性情,一刹那的灵光闪现和妙手捕捉,使他们吟咏的通常是瞬间便能摄住人们情感的风景,因此,唐诗极富于深情、激情,极富于深思、想象,“一往情深于天地万象,诗情勃然而兴。” 与唐诗多情不同,宋诗在审美追求上则注重思辨,擅长析理。宋代诗人大都以积极用世的态度去驱遣笔墨,用诗意来表达哲理,极富思理的情调,显露出美不胜收的理趣。道学家朱熹借景喻理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水之清澈缘于活水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补充新知,启示后人不断学习以达到新境界。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将抽象的哲理用诗化的形象生动表达,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地阐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非凡的智慧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深刻的启迪,耐人回味。可以看出,相比于唐诗的高华浪漫,运之以情,宋诗更显朴实理智,骨鲠健峭。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缘于宋人以儒家的冷静自足.辅以禅学的活泼有趣和老庄的恬淡通达,自成寓理于形象的一代诗风:宋诗格物体情,观景取象,以议见理,以“文字,才学,议论”为特色,浓郁的哲理色彩使其议论思辨超越了形象思维。虽然宋诗也有情,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但和唐人的沉迷不同,宋人常常在情之深处,翻转上来,转柔弱为刚健,化悲哀为通达,在冷静观物的同时,也冷静的观照自我。 综观上述,唐诗重情韵和气象,多生动形象,富于抒情性,美在情辞;而宋诗重思辨和析理,多索求缘由,富于哲理性,绝在理趣。如缪钺先生言:“唐诗如芍药海棠,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 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 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概括桂花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它的象征意义。 5.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词。 6.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7.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 8.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 9.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 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 3.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4.桂花色泽暗淡、轻黄,秉性柔和、雅致;情怀疏淡,踪迹偏远,香气纯正;朴实无华,具有独特的内在美。桂花是情操高洁、特立独行的君子的象征,又是词人傲视世俗、卓尔不群的正直品格的生动写照。 5.咏物 6.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7.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冠。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语言,1分。 8.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9.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三层议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2013-12-30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 婉约----- 隽永----- 朴素自然---- 屈原—王安石—李商隐—李清照— 陆游——杜甫——白居易—— 李白——王维——辛弃疾—— 杜牧——苏轼—— 二、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 三、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的词: 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4.拟声词 5、色彩词: 四、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例题1 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示例:“依”字有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之态,

白居易《杨柳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白居易《杨柳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 练附答案 导读:【原文】: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注释】: 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诗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1“依依”二句:是说青青的杨柳枝相偎相依,勾引来春风吹拂,摇曳起舞,婀娜多姿,显出无限风情。“依依”,相偎相依,依依不舍。“袅袅”,经风摇曳的样子。 2“白雪”二句:是说像白雪一样的柳絮,随风在空中飘舞,然后落下沿着地面飞滚;绿嫩的柳条弱不禁风,轻得似乎站不住一只黄莺。“白雪花繁”,指柳絮。“扑地”,满地。唐时人口语。 【翻译】 柳丝袅娜,一片青色,以致春光照在她身上便似有无限的柔情。白雪一样的花多得像被子一样扑在地上,而柳条软弱无力,竟连莺想在上面停歇都承受不了。 【赏析】: 此诗极写杨柳之绰约风姿,细细品味,犹觉次句“勾引”二字之

妙。想那柳条必定是细的、长的、轻的、柔的,若是粗的、短的、重的、刚的,纵使春风柔情万种,料也是勾他不动。想那春风必定是温的、和的、酥的、润的,若是冷的、烈的、干的、涩的,料必只作摧折之势,而不成勾引之态。白居易一个“勾引”,便把杨柳之细之长之轻之柔,与春风之温之和之酥之润写尽,不得不令人叹服。 “勾引春风无限情”句实在教人惊煞、喜煞、怜煞、爱煞,于是情不自禁,脱化而成《眼儿媚》小令一首: 眉眼谁偷杏花红?无语笑东风。柳条勾引,春情无限,燕子呢哝。郎君若解春情意,折个与君同。相思已在,杏花枝上,杨柳阴中。 “勾引”二字用之于人,也是含蓄的,委婉的,风流的,蕴藉的。比方说,我勾引你去植物园赏花,必是和颜悦色,用了含笑的眼神、温柔的言语与轻盈的体态;若是一本正经,一脸严肃,肢体语言僵硬,那就不是勾引,而是命令或者强迫了。 赏析二: 柳,是泄露春天信息的使者,复苏蛰眼生命的物候。它,风姿绰约,婀娜含情,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少名流志士和墨客骚人因与柳树“心有灵犀”,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赞美它有诗的风韵,舞的倩影,刚的禀赋。白乐天,这位唐代诗词大家,在《杨柳枝》诗中云:“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羽不胜莺。”均把柳树枝的长、轻、软的风姿,在春风里翩翩起舞,染得春色浓如酒的诱人景象描绘得真切动人。 【阅读训练】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1、知识储备 (1)常见的语言风格 ①平淡质朴(陶渊明)②辞藻华丽(杜牧)③明白如话(白居易)④婉约含蓄(李商隐)⑤清新自然(王维)⑥雄浑豪放(苏轼)⑦清幽淡雅(李清照)⑧沉郁顿挫(杜甫)(2)答题思路 ①指出其语言风格类型; ②结合诗句举例说明之; ③分析其塑造形象或表达情感的作用。 2、范例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干曲(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请赏析其语言风格。 请你试做: 老师作答: 3、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赏析其语言风格。 自己作答: 参考答案:

【《长干曲(其一)》译文】 你家住在哪儿?我家就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长干曲(其一)》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诗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春怨》译文】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到不了辽西去会见亲人。 【《春怨》鉴赏】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这首诗正是如此。它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辽西一带戍守的士卒往往长期不得还家,甚至埋骨荒陲。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诗歌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在当时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与哀怨情绪。

诗分唐宋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代文学》课程作业 时间: 2016 -2017 学年第2学期任课教师:江合友 班级: 2015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学生姓名:张浩楠 学号: 2015510546

诗之唐宋 【摘要】古往今来,中国之于文学造诣在几千年来都是独树一帜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不乏惊世之作。说到唐宋就固有的认为唐代诗,宋代词。 其实宋代不仅词类众多,诗类篇章也是精品倍出。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来说一说唐宋之诗。 【关键词】诗分唐宋韵律诗风 引言:唐诗和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然而每一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社会环境因而文学必有其独特风格。唐诗宋诗孰优孰劣,一直在南宋便开始争论不休,且褒贬不休。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的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形式。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的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的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 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样式,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文学样式亦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比较大的文学样式。在宋代,虽然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但在一个诗的国度里,宋诗的发展也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唐诗,它并非唐诗的遗留产物,更确切地说是唐诗高度发展。但是,二者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在唐诗的继承上,宋诗另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心路子。 正所谓诗分唐宋,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1 1选自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