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带答案)汇总

磁场(带答案)汇总
磁场(带答案)汇总

15年

新课标卷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

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

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 .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 .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 .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答案】AB 24.(12分)

如图,一长为10cm 的金属棒ab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 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 ;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

解: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从b 到a ,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伸长为

10.5l cm

?=.由胡克定律和力的

平衡条件得

12k l mg

?= ①

式中,m 为金属棒的质量,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 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F IBL = ② 式中,I 是回路电流,L 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20.3l cm

?=,由胡克

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122()k l l mg F

?+?=+ ③

由欧姆定律有 E IR = ④ 式中,E 是电池的电动势,R 是电路总电阻。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0.1kg m = ⑤ 山东卷

17. 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现施加一

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

B .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

C .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

D .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 【答案】ABD

【解析】由右手定则可知,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选项A 正确;根

据E=BLv 可知所加磁场越强,则感应电动势越大,感应电流越大,产生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的机械能越快,则圆盘越容易停止转动,选项B 正确;若加反向磁场,根据楞次

O

× ×

定律可知安培力阻碍圆盘的转动,故圆盘仍减速转动,选项C 错误;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则圆盘中无感应电流,不消耗机械能,圆盘匀速转动。选项D 正确,选项ABD 正确。

24. (20分)如图所示,直径分别为D 和2D 的同心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 为

圆心,GH 为大圆的水平直径。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Ⅰ区)和小圆内部(Ⅱ

区)均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间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极板间有一匀强电场,上极板开有一小孔。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由小孔下方d /2处静止释放,加速后粒子以竖直向上的速度v 射出电场,由H 点紧靠大圆内侧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求I 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若Ⅰ区,Ⅱ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2mv /qD ,4mv /qD ,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H 点,求这段时间粒子运动的路程。

【答案】(1)2

mv qd

(2)4mv qD 或43mv qD (3)5.5πD

【解析】(1)设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对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2

122d qE

mv = ① 由①式得 2

mv E qd

= ②

(2)设I 区磁场感性强度的大小为B ,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qvB m R

= ③

如图甲所示,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有两种情况。若粒子轨迹与小圆外切,由几何关系得

4D

R =

④ 联立③④式得4mv

B qD

= ⑤

若粒子轨迹与小圆内切,有几何关系得

34D

R =

⑥ 联立③⑥式得43mv

B qD

= ⑦

(3)设粒子在?I 区和II 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1R 、2R ,由题意可知I 和II 区磁

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12mv B qD =、24mv

B q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11v qvB m R =,2

22v qvB m R = ⑧

代入数据得12D R =,24

D

R = ⑨

设粒子在I 区和II 区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1T 、2T ,由运动学公式得

112R T v π=,2

22R T v

π= ⑩

× × × × ×

× × × ×

×

I II O G

H

v d 图甲

据题意分析,粒子两次与大圆相切的时间间隔内,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根据对称可知,I 区两段圆弧所对圆心角相同,设为1θ,II 区内圆弧所对圆心角设为

2θ,圆弧和大圆的两个切点与圆心O 连线间的夹角设为α,有几何关系得

01120θ= ○11

02180θ= ○

12 060α= ○13

粒子重复上述交替运动回到H 点,轨迹如图丙所示,设粒子I 区和II 区做圆周运动的

时间分别为1t 、2t ,可得

1112360360t T θα??=

??, 2

22360360t T θα?=??

○14 设粒子运动的路程为s ,由运动学公式得

12()s v t t =+ ○15

联立⑨⑩○11○12○13○14○15式得 5.5s D π= ○16

14年

全国卷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D )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 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 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D ) A .2 B .2 C .1 D .

2

2 山东卷

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

图乙

θ1 θ1 θ2 α

图丙

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2.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

c

a表示c的加速度,kd E表示d的动能,c x、d x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

24、(20分)如

图甲

所示,间距为d垂直于纸面的两平行板P、Q间存在匀强磁场。取垂直于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由Q

板左端靠近板面的位置,沿垂直于磁场且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磁场区。d

v

Q

图甲

当B 0和T B 取某些特定值时,可使

t =0时刻入射的粒子经t ?时间恰能垂直打在P 板上(不考虑粒子反弹)。上述m 、q 、d 、v 0为已知量。

(1)若B T t 21=?,求B 0; (2)若B T t 2

3

=?,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若qd

mv B 0

04=

,为使粒子仍能垂直打在P 板上,求T B 。

24、解:(1)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2

000R mv

B qv = ①

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得

d R =1 ②

联立①②式得

qd

mv B 0

0=

③ (2)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2,加速度大小为a ,由圆周运动公式得:

2

2

0R v

a = ④

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得 d R =23 ⑤ 联立④⑤式得

d

v

a 2

03= ⑥

(3)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周期为T ,由圆周运动公式得

2v R

T π=

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

mv B qv 2

00= ⑧

由题意知qd

mv B 0

04=

,代入⑧式得 R d 4= ⑨

-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 1、O 2为圆心,O 1O 2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在第个T B 内,只有A 、B 两个位置才有可能垂直击中P 板,且均要求2

θ<

<,由题意可知

2

22B T T =+πθπ

⑩ 设经历整个完整T B 的个数为n (n=0、1、2、3……) 若在A 点击中P 板,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得

d n R R R =++)(θsin 2 ○

11 当n=0时,无解 ○12 当n=1时,联立⑨○11式得

)2

1

sin (6==

θπ

θ或 ○13 联立⑦⑨⑩○13式得

3v d

T π=

14 当2≥n 时,不满足2

θ<

<的要求 ○

15 若在B 点击中P 板,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得

d n R R R R =+++)sin (2sin 2θθ ○

16 当n=0时,无解 ○17 当n=1时,联立⑨○16式得

)4

1sin (41

arcsin ==θθ或 ○

18 联立⑦⑨⑩○18式得

2)41arcsin 2v d

T B +=

π

○19 当2≥n 时,不满足2

θ<

<的要求 ○

20

O

13年 全国卷

18.如图,半径为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 (q>0)。质量为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 的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

m

qBR

2 m

qBR

m qBR

23 m

qBR

2

山东卷 18、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

面)内。回路的ab 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风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F 表示ab 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 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

点评:也是很经典的的题型,电磁感应图像:分段分析,注意矢量的正负,16、17、18这三道题比

前几年的考题明显简单,尤其是2011年那道电磁感应,双棒切割,不容易,今年这一道题不

必动笔计算。。

23、(18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 的第一、第三象限内存在相同的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第四象限内有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自y 轴上的P 点沿x 轴正方向射入第四象

限,经x 轴上的Q 点进入第一象限,随即撤去电场,以后仅保留

磁场。已知OP =d ,OQ =2d 。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过Q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一确定值B 0,粒子将以垂直y 轴的方A

向进入第二象限,求B 0的大小。

(3)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另一确定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将再次经过Q 点,且速度与第一次过Q 点时相同,求该粒子相邻两次经过Q 点所用的时间。

12年

全国19.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 、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t

B

??的大小应为C A.

π

ω0

4B B.

π

ω0

2B C.

πω0B D.π

ω20

B 20.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

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 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 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A

山东卷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 )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20.如图所示,相距为L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将质量为m 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v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为P ,导体棒最终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 )

A .2sin P mgv θ=

B .3sin P mgv θ=

C .当导体棒速度达到

2v 时加速度为sin 2

g

θ D .在速度达到2v 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 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23.(18分)如图甲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竖直边界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边界上固定两长为L 的平行金属极板MN 和PQ ,两极板中心各有一小孔1S 、

2S ,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正反向电压的大小均为0U ,周期为0T 。在0t =时刻将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0q >)

的粒子由1S 静止释放,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在0

2

T t =

时刻通过2S 垂直于边界进入右侧磁场区。(不计粒子重力,不考虑极板外的电场)

(1)求粒子到达2S 时的速度大小v 和极板距离d (2)为使粒子不与极板相撞,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3)若已保证了粒子未与极板相撞,为使粒子在03t T =时刻再次到达2S ,且速度恰好为零,求该过程中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和磁感强度的大小

23.解:(1)粒子由1S 至2S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01

2qU mv =

由①式得

2qU v m

=

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

ma d =

③ 由运动学公式得

201()22T d a =

联立③④式得

d =

(2)设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qvB m

R

=

要使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不与极板相撞,须满足

22L

R >

联立②⑥⑦式得

B <

(3)设粒子在两边界之间无场区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用时为1t ,有

1

d vt = ⑨

联立②⑤⑨式得

014

T t =

若粒子再次达到2S 时速度恰好为零,粒子回到极板间应做匀减速运动,设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t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22v d t =

联立○9○10○11式得

22t =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01232T t T t t =-

--

⒀ 联立⑩⑿⒀式得

74

T t =

设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由○6式结合运动学公式得

2m T qB

π=

由题意得

T t

= ⒃

联立⒁⒂⒃式得

087m

B qT π=

15.(2011全国卷1)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1I 和2I ,且

12I I f ;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

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1I 和2I 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 点有可能,选C

25.(2011山东).(18分)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

摆。其简化模型如图Ⅰ、Ⅱ两处的条形均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干扰面。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 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Ⅰ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和方向夹角30θ=?

(1)当Ⅰ区宽度L 1=L 、磁感应强度大小B 1=B 0时,粒子从Ⅰ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

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 0及粒子在Ⅰ区运动的时间t 0

(2)若Ⅱ区宽度L 2=L 1=L 磁感应强度大小B 2=B 1=B 0,求粒子在Ⅰ区的最高点与Ⅱ区的

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

(3)若L 2=L 1=L 、B 1=B 0,为使粒子能返回Ⅰ区,求B 2应满足的条件 (4)若1212,B B L L ≠≠,且已保证了粒子能从Ⅱ区右边界射出。为使粒子从Ⅱ区右边

界射出的方向与从Ⅰ区左边界射出的方向总相同,求B 1、B 2、L 1、、L 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

解析:

14.(2011全国理综).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

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

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

18(2011全国理综).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

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

A .只将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

B .只将电流I 增加至原来的2倍

C .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 .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 变为原

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解析: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利用动能定理有221mv BIlL =,B=kI 解得m

lL

kI v 22=。

所以正确答案是BD 。

25.(2011全国理综).(19分) 如图,在区域I (0≤x≤d )和区域II (d≤x≤2d )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和2B ,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 平面。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q >0)的粒子a 于某时刻从y 轴上的P 点射入区域I ,其速度方向沿x 轴正向。已知a 在离开区域I 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 相同的粒子b 也从p 点沿x 轴正向射入区域I ,其速度大小是a 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 射入区域I 时速度的大小; (2)当a 离开区域II 时,a 、b 两粒子的y 坐标之差。

解析:(1)设粒子a 在I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为C (在y 轴上),半径为R a1,粒子速率为v a ,运动轨迹与两磁场区域边界的交点为P ',如图,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1

2

a a R v m

AB qv = ① 由几何关系得θ='∠P PC ② θsin 1d R a = ③ 式中,0

30=θ,由①②③式得m

qBd

v a 21=

(2)设粒子a 在II 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为Oa,半径为1a R ,射出点为a P (图中未画出

轨迹),θ'='∠a a P O P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

2)2(a a

a R v m B qv = ⑤

由①⑤式得2

1

2a a R R =

C 、P '和a O 三点共线,且由 ⑥式知a O 点必位于d x 2

3

=

⑦ 的平面上。由对称性知,a P 点与P '点纵坐标相同,即h R y a p a +=θcos 1 ⑧ 式中,h 是C 点的y 坐标。 设b 在I 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1b R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3

()3(

a b a v R m B v q = ⑨ 设a 到达a P 点时,b 位于b P 点,转过的角度为α。如果b 没有飞出I ,则

πθ22'=a T t ⑩ π

α21=b T t ○11

式中,t 是a 在区域II 中运动的时间,而

v R T a a 222π=

○12 3

21

1v R T b b π= ○13

由⑤⑨⑩○11○12○13式得0

30=α ○

14

由①③⑨○14式可见,b 没有飞出。b P 点的y 坐标为h R y b p b ++=)cos 2(1α ○15 由①③⑧⑨○14○

15式及题给条件得,a 、b 两粒子的y 坐标之差为

d y y b a p p )23(3

2

-=

- ○16

25.(2011全国卷1).(19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MN 将空间分成I 和II 两个区域。一质量为m 、电荷量

为q (q >0)的粒子以速度0v 从平面MN 上的0p 点水平右射入I 区。粒子在I 区运动时,只受到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作用,电场强度大小为E ;在II 区运动时,只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求粒子首次从II 区离开时到出发点0p 的距离。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

解析:设粒子第一次过MN 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1角,位移与水平方向成α2角且α2=450,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则有:

02,1,2v t x x y

Eq at y a m

====得出:

10

tan 2at

v α=

= 002,5y v v v v ==

在电场中运行的位移:22

2

2

0012222v mv s x y a Eq

=+==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且弦切角为α=α1-α2,

1212tan tan 110tan ,sin 1tan tan 310

αααααα-=

==

+? 2v qvB m R =得出:0

5mv R qB

=

在磁场中运行的位移为:0

222sin mv s R qB

α==

所以首次从II 区离开时到出发点0p 的距离为:200

12222mv mv s s s qE qB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