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

病原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
病原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67题,合计67.0分。)

1. 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温度达到

A.1ll℃ B.121℃ C.131℃ D.141℃ E.151℃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2. 2.以杀死下列哪种细菌为灭菌指标

A.结核杆菌B.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芽胞杆菌E.霍乱弧菌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 血清除菌最好采用

A.煮沸法B.流通蒸汽消毒法C.滤过除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4. 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汽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5. 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煮沸5分钟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汽消毒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6. 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100%B.95%C.75%D.50%E. 30%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7. 干烤灭菌法最常用的温度和时间

A.100~120℃,2小时B.120~150℃,2小时C.160~170℃,2小时D.180℃,30分钟E.200℃,30分钟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8. 消毒的含义是指

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E.物体中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9. 将牛乳加热62℃ 30分钟的目的是

A.灭菌B.防腐C.消毒D.保鲜E.灭活病毒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0. 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

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消毒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11. 紫外线诱导细菌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其

A.杀死细菌B.引起染色体畸变C.影响DNA突变

D.影响rRNA的功能E.形成胞腺嘧啶二聚体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12. 消毒剂不能内服是因为

A.难以吸收B.对微生物有毒性C.对机体有毒性

D.未滤过除菌E.未高压蒸汽灭菌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3. 用煮沸法,为提高沸点可加入

A.1%~2%氯化钾B.1%~2%氯化镁C.1%~2%氯化钠

D.1%~2%硫酸镁E.1%~2%碳酸氢钠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4. 消毒外科手术包应采用的消毒方式是

A.焚烧B.高压蒸汽灭菌法C.干烤D.煮沸E.间歇灭菌法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5. 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制是

A.干扰蛋白质的合成B.损伤细胞壁C.损伤细胞膜D.干扰DNA的构型E.破坏酶系统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16. 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维生素B.纤维素C.抗生素D.抗毒素E.微生态制剂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7. 正常菌群是

A.无侵袭力的细菌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C.健康人体内的致病菌

D.健康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8.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

A.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C.过敏性反应D.菌群失调症E.霍乱样腹泻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19. 正常菌群成员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A.变为耐药菌B.发生基因突变C.寄居部位改变D.变为L型细菌E.发生S-R变异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0. 条件致病菌是

A.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非致病菌B.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C.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的病原菌D.恢复期病人排泄的病原菌

E.以上都不是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1. 消毒是消灭和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

A.细菌B.芽胞C.细菌和病毒D.病原体E.微生物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2. 在1.05kg/cm2蒸汽压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

A.26~30min B.21~25min C.15~20min D.11~14min E.6~10min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23. 抗毒素、抗血清、抗生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

A.间隙灭菌法B.辐射杀菌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4. 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

A.50~100nm B.150~250nm C.100~200nm D.200~300nm E.265~266nm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5. 消毒是指:

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6. 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

A.100℃,15~20min B.121.3℃,15~20min C.100℃,10min

D.121.3℃,10min E.160℃,2h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27. 有关“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灭菌效果最可靠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2

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28. 可经巴氏消毒法杀灭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炭疽芽胞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肉毒梭菌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29. 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A.破坏酶系统B.损伤细胞膜C.干扰DNA复制D.干扰蛋白质合成E.干扰肽聚糖合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30. 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高压蒸气灭菌法━压力灭菌B.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

C.75%乙醇━菌体蛋白变性D.苯扎溴氨━损伤细菌细胞膜

E.3%过氧化氢━干扰细菌酶系统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A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1. 用于饮水、游泳池水消毒的最常用消毒剂是:

A.高锰酸钾B.生石灰C.氯D.臭氧E.漂白粉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2. 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

A.间隙灭菌法B.电离辐射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3. 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

A.间隙灭菌法B.电离辐射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4. 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毒

B.无菌

C.防腐

D.灭菌

E.抑菌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35. 不可与红汞同用的消毒剂是

A.新洁尔灭

B.乙醇

C.杜美芬

D.碘酒

E.洗必泰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36. 下列消毒灭菌法那种是错误的

A.金属器械-漂白粉

B.排泄物-漂白粉

C.饮水-氯气

D.含糖培养基-间歇灭菌法

E.人或动物血清-滤过除菌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37.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

A.50-90nm

B.100-140nm

C.150-190nm

D.200-300nm

E.400-490nm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38. 新生儿预防淋球菌所致脓漏眼的消毒剂是

A.2%-4%龙胆紫

B.0.1%高锰酸钾

C.2%红汞

D.1%硝酸银

E.2%碘伏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39. 用煮沸法,为提高沸点可加入

A.10~20g/L氯化钾B.l0~20g/L氯化镁C.10~20g/L氯化钠D.10~20/L硫酸镁E.l0~20g/L碳酸氢钠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0. 巴氏消毒法的温度是:

A.62℃30min B.80℃15min C.75℃30min D.90℃45min E.85℃50min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A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1. 保持菌种的最佳方法是

A.半固体培养基培养B.冷冻真空干燥法C.血、肉汤培养基培养

D.固体培养基培养E.厌氧培养基培养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42. 防腐的含义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B.杀死病原微生物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E.能杀死细菌芽胞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3.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之

A.消毒B.灭菌C.无菌D.无菌操作E.防腐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4.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4级。第一级指的是

A.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及我国尚未发现或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B. 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C. 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危害,传播危险有限,实验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D.危害性最低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E.以上均不是。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5. 在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中,属于第一级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 天花病毒

C.登革病毒

D.新生隐球菌

E.小鼠白血病病毒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E

46. 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

A.Ebloa病毒

B.登革病毒

C.流感病毒

D.志贺菌

E.沙眼衣原体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47.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实验室可分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D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48.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

A.胃

B.骨髓

C.肌肉

D.血液

E.外耳道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49. 正常菌群引起感染到条件之一是:

A.变为耐药菌

B.发生基因突变

C.寄居部位改变

D.变为L型细菌

E.发生S-R变异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50. 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生态制剂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51. 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

A.寄生部位改变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D.菌群失调E.药物治疗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E

52. 无菌室消毒用

A.滤过除菌B.紫外线C.日光D.高压蒸气灭菌E.超声波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53. 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用

A.滤过除菌B.紫外线C.日光D.高压蒸气灭菌E.超声波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54. 粉碎细胞用

A.滤过除菌B.紫外线C.日光D.高压蒸气灭菌E.超声波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55. 细胞培养液的除菌用

A.滤过除菌B.紫外线C.日光D.高压蒸气灭菌E.超声波

考生答案:D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56. 利用干烤箱,将玻璃器皿加热至160~170℃,经2h此方法可达到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E.传染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57. 将注射器煮沸达5min,此方法只能称为

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E.传染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A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58.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E.传染

考生答案:A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59.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可达到

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E.传染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0. 地面消毒

A.0.1%新洁尔灭B.1% 硝酸银C.3%石碳酸D.10%甲醛E.3%过氧化氢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C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61. 新生儿滴眼

A.0.1%新洁尔灭B.1% 硝酸银C.3%石碳酸D.10%甲醛E.3%过氧化氢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2. 空气消毒

A.0.1%新洁尔灭B.1% 硝酸银C.3%石碳酸D.10%甲醛E.3%过氧化氢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3. 手术间的消毒宜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烤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考生答案:C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4. 动物免疫血清的除菌宜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烤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5. 手术用金属器械宜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烤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A

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

66. 玻璃器皿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烤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考生答案:B

参考答案:B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67. 饮水消毒用

A.高压蒸汽灭菌

B.干烤法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1 分(此题满分:1分)

得分:

0.0

二、病例分析题(答题说明:根据下面的案例的要求,请对该案例做出分析解答。共有1题,合计5.0分。)

68. 患者,男,64岁。慢性气管炎病史20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抗生素治疗2周后未见好转,近2天咳嗽加重,痰呈脓性来院。查体:体温38.8℃,口唇发绀,口腔黏膜可见点状白膜。痰涂片见真菌菌丝,未找到抗酸杆菌。3次痰培养见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胸部X线:肺见纤维条索影,斑片状密度半高影。

思考题:

本病例诊断为肺炎,发病原因是什么?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白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出现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各部位的感染。本病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抗生素治疗后引起了菌群失调出现肺炎。

得分:0 分(此题满分:5分)

得分:

三、简答题(答题说明:根据提问,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有5题,合计10.0分。)

69. 简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3)温度;(4)酸碱度;(5)有机物.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0. 湿热灭菌法包括哪些?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巴氏消毒法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1.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衰老作用、(5)抗肿瘤作用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2. 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有哪些?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细菌寄居部位发生改变、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的菌群失调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3. 干热法包括哪些?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焚烧、烧灼、干烤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得分:

0.0

四、名词解释题(答题说明:请解释下列名词。共有9题,合计18.0分。)

74. 消毒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

75. 正常菌群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正常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上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有些甚至有益的。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6. 灭菌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7. 无菌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8. 条件致病菌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指有些细菌寄居在健康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79. 菌群失调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是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间的比例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80. 无菌操作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得分:0 分(此题满分:2分)

81. 菌群失调症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由于严重的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82. 二重感染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由于菌群失调往往是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原有感染的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新感染,故临床上又称二重感染。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 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 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 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 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 4.做好使用记录 3.微生物知识 1.细菌按形态分类: 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 3.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如肺炎双球菌 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 菌毛 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5.真菌 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如:酵母菌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5选1 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3.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灭菌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使物体不含活菌 6.防腐的概念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无菌是指: 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A.牛奶 B.空气 C.手术器械 D.基础培养基 E.物体表面 9.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100℃ 10分钟 B.121℃ 15分钟 C.80℃ 10分钟 D.62℃ 30分钟 E.71.7℃ 30分钟 10.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10~20分钟 B.121.3℃15~20分钟 C.80 ℃ 5~10分钟 D.62℃30分钟 E.71.7℃15~30分钟 11.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免疫功能降低 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D.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抗炎症作用 D.免疫作用 E.抗衰老作用 14.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皮肤 B.口腔 C.外耳道 D.肠道 E.尿道 15.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胃 B.口腔 C.皮肤 D.外耳道 E.尿道 16.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 A.外源性感染 B.微生物失调 C.交叉感染 D.环境污染感染 E.潜伏感染 17.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类毒素 E.微生物制剂 18.*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双岐杆菌 B.乳酸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肠球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055656565 指导教师:xxxxxx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 施研究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于皓 姓名:乔利敏 专业(班级):环境11-2班 学号:1129010211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0:引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

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为例)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原理,掌握常用灭菌方法的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等。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一样.雷菌和酵母的培养基的pH一般是偏酸性的,而细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的(嗜碱细菌和嗜酸细菌例外)。所以配制培养基时,都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将培养基的pH调到合适的范围。此外,由于配制培养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

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的酸碱度所带来不利的影响。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持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气不能道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基础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能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 提供无机盐。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琼脂在常用浓度下96℃时溶化,实际应用时,一般在沸水浴中或下而垫以石棉网煮沸溶化,以免琼脂烧焦。琼脂在40℃时凝固,通常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根据琼脂的质量和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 内容 1.土壤中的微生物 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土壤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水体中的微生物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中溶解或悬浮着多种无机和有机物质,能供给微生物营养而使其生长繁殖,水体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天然场所。 ?淡水微生物 淡水中的微生物多来自于土壤、空气、污水或动植物尸体等,尤其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中。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一部分生活在营养稀薄的水中,一部分附着在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上,一部分随着泥沙或较大的有机物残体沉淀到湖底淤泥中,成不水体中的栖息者,另外也有很多微生物因不能适应水体环境而死亡。因此,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 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对该水源的饮用价值影响很大。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验中,不仅要检查其总菌数,还要检查其中所含的病原菌数。由于水中病原菌数比较少,所以通常采用与其有相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判断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从而间接推测其他病原菌存在的概率。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37℃,培养24h),而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则不能超过3个(37℃,48h)。 ?海水微生物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咸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5%。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左右,所以海洋中土著微生物必须生活在含盐量为2%~4%的环境中,尤以3.3%~3.5%为最适盐度。海水中的土著微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藻类以及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等。 3.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并不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充足的水分和其他条件,相反,日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因此,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存。然而,空气中还是含有一定数量来自土壤、生物和水体等的微生物,它是以尘埃、微粒等方式由气流带来的。因此,微生物的分布是世界性的。但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凡含尘埃越多或越贴近地面的空气,其中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在医院及公共场所的空气中,病原菌特别是耐药菌的种类多、数量大,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十分有害。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2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学习要点 一、细菌的分布 1. 土壤 主要存在一些自营菌和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土壤中也有一些随着人及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残骸进入土壤的致病菌,但只有能形成芽胞的致病菌,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长时间存活。 处理被泥土污染的创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的感染。 2.水 如被人和动物粪便污染,就可能带上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钩端螺旋体等。通过水源易引起各种感染,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空气 空气中的细菌是吸附在尘埃微粒上,常见的致病菌有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军团菌等,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或伤口感染。 4.有生命物体的表面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这些部位能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存在着复杂的细菌群及其它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5.无生命物体的表面和与外界相通的内表面 其细菌均来源于土壤、水、空气以及人和动物的污染。 二、消毒与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外环境中及机体体表的微生物,以防止微生物污染或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方法。 以下术语常用来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灭芽胞或某些非

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需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用器材要求绝对无菌。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是物品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的处理过程,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1.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但细菌芽胞对温度的抵抗力较繁殖体强。 (1) 干热消毒灭菌法 ①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②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③干烤: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 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2) 湿热消毒灭菌法 ①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食物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今广泛采用加热至71.7℃持续15~30s。 ②煮沸法:一般细菌的繁殖体5min能被杀死。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③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当蒸汽压力达到103.4 kPa(1.05kg/cm2),温度为121.3℃,如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和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热物品的灭菌,是医院使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 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 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二、实验目的: 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 1、培养基的制备 包括一下几种成分: (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 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 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 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 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若 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带答案2016.10.30

第三章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单 5 选1 1.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2.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 无菌 D. 防腐 E. 无菌操作 3. 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防止污染与感染的方法称为: A. 消毒 B. 灭菌 C.无菌 D.防腐 E. 无菌操作 4.消毒的含义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5. 灭菌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杀死细菌繁殖体 E. 使物体不含活菌 6. 防腐的概念是: A.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7. 无菌是指: A. 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 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8. 下列哪项可经巴氏消毒法灭活 : A. 牛奶 B. 空气 C.手术器械 D. 基础培养基 E. 物体表面 9. 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0 C 10 分钟 B.121 C 15 分钟 C.80 C 10 分钟 D.62 C 30 分钟 E.71.7 10.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参数为: A.100 C 10?20分钟 B.121.3 C 30 分钟 C 15?20 分 钟 C.80 C 5?10分钟 D.62 C 30分钟 E.71.7 C 15?30 分钟 11. 正常微生物群是指: A. 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脏的微生物群 B. 存在于正常人体所有腔道的微生物群 C. 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也无利的微生物群 D. 存在于出生前后的正常人群体表的微生物群 E. 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的微生物群 12. 条件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 ?免疫功能降低C.微生物群分布失调 D.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正常微生物群被抑制 E. 使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 13. 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 .生物拮抗 B .营养作用 C .抗炎症作用 D .免疫作用 E .抗衰老作用 14. 大肠杆菌通常寄生于正常人体的: A .皮肤 B .口腔 C .外耳道D 15.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 .胃 B .口腔 C .皮肤D 1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属于:肠道E.尿道外耳道E.尿道 A .外源性感染 B .微生物失调 D .环境污染感染 E .潜伏感染 C .交叉感染 17. 治疗微生物群失调症可使用: A .维生素 B .纤维素 C .抗生素 D. 类毒素E. 微生物制剂 18.*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明显减少的细菌是 A. 双岐杆菌B .乳酸杆菌C .大肠杆菌D .葡萄球菌 E .肠球菌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新)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 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反思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通过学生在课下自习,并完成学案,在课上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有力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物课堂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自由和充分发展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微生物技术方面的概念与操作,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来总结出特点及操作方法。以弥补部分学生预习时走马观花,应用时模模糊糊的现象。如,在学生做学案前,我们给了同学2分钟的时间阅读了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画出重难点,并把不懂得在课本做好标记。这样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依托教材,寻找问题答案的好习惯。 二、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能将有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为学习者与知识间架起有效的桥梁。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身边的实例,在夏天经常看到馒头长了一些“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另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领悟到细菌和多数真菌较“小”“分布广”的特征。 再比如,学生对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只有从书上简短的几行文字中有个大致印象,而后面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具体应用这些方法步骤。我认为学生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教学中上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加以指导,教师既为后面学生的探究学习扫清障碍,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由于时间有些紧张,这节课中设计方案展示环节讨论的不 够充分,只展示了两个小组。并且组间评价展开的也不充分。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1/ 1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 _____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树立“有菌观念”,从而认识无菌操作对 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性。 2. 了解正常人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引起人类疾病,称为正常菌 群。熟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 观察细菌鞭毛的变异 4. 熟悉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二、 实验材料 三、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枯草杆菌肉汤培养液、无菌毛细吸管、 肉汤培养基管、电炉、锅子、高压灭菌器、接种环、酒精灯、紫外线灯、大肠杆菌培养物 四、 操作方法 1. 细菌的分布 1) 空气中的细菌(8人一组) 2) 取普通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盖暴露于空气中约15-30分钟,然后盖好,放37℃ 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有多少个菌落。 3) 手指皮肤上的细菌(8人一组) 4) 用手指直接涂于普通琼指平板上,放37℃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 有多少种不同特征的菌落。 2. 消毒和灭菌 1) 煮沸与高压灭菌法(2人一组) 2) ●菌液: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3) ●甲组:煮沸(100℃,5min ) 4) ●乙组:高压灭菌法(121 ℃,20min ) 5) ●丙组:不作任何加热处理 6) 紫外线灭菌(8人一组) 图1 图1 ① 以灭菌接种环挑取大肠埃希菌培养物,于琼脂平板上作来回密集划线接种。 ② 半启皿盖(将皿盖遮住涂面的1/2),置于紫外线灯下lm 以内接受照射30分钟。 ③ 盖上皿盖,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 抗生素的抗菌试验 图2 4.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 号、2号 5. 示教 抑菌圈 uv30’ 培养箱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点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馒头变质长的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真菌中的霉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强调:一个菌落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4、高温灭菌的作用:杀死混在培养基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2、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3、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一颗小米粒),单细胞结构。 4、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 绿体;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 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有些细菌在生 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 能力的休眠体)。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6、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7、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数837799111812 平均数86.313.7 浓度 1.726×1070.274×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726×107ml/cm^3 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0.274×107ml/cm^3 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2.233×107ml/cm^3 讨论: 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也有可能是靠近酒精灯附近使得温度升高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或者降低了活性。 从实验图片中可以看出,涂布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固体培养基上不平滑,有多处破损,细菌在破损处的生长大多是不规则的连续紧挨在一起的,所以不便于菌落的计数,也会影响最终实验数据。 课后提问 使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出来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呢?误差有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