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库登记表

出入库登记表

出入库登记表

仓库名称:仓管员: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修订版)

赣州市南康区康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 1、各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购置检测仪器设备 计划,填报《仪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申请表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由设备科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技 术负责人。 2、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拟购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进行论证,提出具体意见,属于高精度或重大型设备,由技术负责人邀请相关技术专家讨论决定后,报分管领导批准。 3、重要仪器设备的采购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采购小组与供应商联系,一般仪器设备由设备科负责人与供应商联系,用三台以上同类仪器设备对进行比对,并索取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材料和合同书,确定技术指标、运输、安装、调试要求、质量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及付款方 式等,最后签订合同。 (二)、仪器设备验收 1、仪器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与检测室负责人一起开箱,必要 时可通知供应商参加,按使用说明书和装箱单检查有无缺件或损坏。 2、供货商安装、调试、校准后,设备科组织人员进行仪器设备 验收,确认符合所规定的技术条件,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安装、调 试记录》、《仪器设备履历表》,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对其进行编号、

建卡、登记台帐,交设备管理员归档保存。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科负责人向供应商退货/返修。 3、经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4、经验收的新购置仪器设备需送有关单位检定合格并在仪器设备上张贴校准状态标识后,方可交付使用实验室启用。 (三)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1、设备管理员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唯一性标识管理。 2、唯一性标识应粘贴在仪器设备明显处,使用科室应保护标识的清晰完整,如有破损或字迹不清,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更换。 (四)仪器设备的校准 1、试验设备必须在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2、设备管理员根据仪器设备和检测试验情况,制定需要检定的仪器设备清单及仪器设备检定计划报设备科负责人审批。 3、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审批后,由设备管理员按计划与计量检定单位联系并在合格证时间内完成仪器设备检定工作。 4、仪器设备的自校,设备科管理员组织各检测室,根据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制定仪器设备的自检方法。 5、设备管理员应根据有效证书对仪器设备加贴量值溯源状态标识,并保证其有效和清晰完好。 6、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设备检定后,根据证书与相关规定技术参数对其进行确认,并填写《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 7、设备校准状态标识按三色标识管理,即:

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doc

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需求分析: 入库管理: 供货单位将货物连同填好的入库单一起送到仓库,仓库管理员将验收货物,首先将货物的代码、类型、规格和数量与入库单进行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将货物按名称分类入库,并填写货物入库登记表。 出库管理: 提货单位向仓库保管员出示出库单,仓库保管员根据有效产品出库单及时付货,取货人员将货物与出库单核对无误后,提取货物,同时把出库单交给仓库保管员,仓库保管员则按照出库单登记货物的出库信息。 库存管理: 每天入库、出库处理结束后,仓库管理员将根据入库登记表和出库登记表对货物分别进行累计,并将累计结果填入库存台账;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1.数据项 入库单号 数据项名:入库单号 说明:标识货物的入库登记表 类型:CHAR 长度:10 别名:空 取值范围:(10000000000,9999999999)2.数据结构

?入库单 数据结构名:入库单 说明:入库货物的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货物类型、规格和数量。 组成: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货物类型、规格和数量 3.数据流 ?入库登记 数据流名:入库登记 说明:货物连同填好的入库单一起送到仓库时,仓库管理员依据入库单验收产品,在核对无误后将产品按名称分类入库,同时对入库的货物做登记,以便于仓库的管理。 数据流来源:仓库管理员 数据流去向:货物 数据结构:入库登记表 数据结构名:入库登记表 说明:入库货物的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入库数量, 入库时间等 组成:入库日期、入库单号、货物编码、数量、进货价、 总额、已付货款、供货单位编码、供货单位、经办人编 码、经办人、增值税率、备注 4.数据存储

物品出入库管理办法

公司库房管理办法 为了能对办公用品、工具、现场活动物料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控制,保证相关物品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周期,降低遗失、流失率,并有效杜绝浪费现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库房管理机构设置 1、本办法所指库房,是指用于存放办公用品、工具、维修用品、保洁用品(以下统称“物品”)的库房。 2、每个库房设置库房管理员1人,专门对物品进出库进行管理。公司行政部门是对口监督部门,每月盘点工作由库房管理员、行政部门及财务部共同进行。 二、库房管理实施细则 库房物品的出入库管理,必须做到单、物、数、签字等信息相符,原则上必须做到程序规范及手续齐全。 (一)入库管理规定 1、物品采购回来后首先办理入库手续,库房管理员要根据物品清单的项目认真清点所要入库物品的数量,并验收物品的型号、规格、质量,做到数量、规格、品种准确无误,质量完好,配套齐全,并在接收单上签字。 2、物品入库,要按照不同的型号、规格、材质和功能分类存放,作到无遮掩,标牌要醒目,便于识别辨认。 3、要做到账货相符。如有误差不能随意的更改,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漏入库、多入库。 4、精密、易碎及贵重货物要轻拿轻放,严禁挤压、碰撞、倒置,要做到

妥善保存,贵重物品应存入公司保险柜等保全措施更高的地方保存,不能存放库房,以防失窃。 5、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鼠工作,严禁公司内外无关人员进出库房。 6、如出现以下情况,库管人员应拒绝办理入库: (1)物品未到货; (2)物品验收质量不符合要求; (3)数量不够,规格型号不符或物品清单内容不明确; (4)相关凭证、单据内容有涂改; (5)不按公司规定采购的物品。 (二)出库管理规定 1、物品出库时,库管人员要做好记录,领用人签字。 2、物品出库数量要准确(账面出库数量要和出库单、实际出库数量相符)。做到账目、标牌、货物相符合。如有误差不能随意的更改,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漏出库、多出库。 3、库房管理员要严格执行凭出库单出库、无单不出库、内容填写不准确不出库、数目有涂改痕迹不出库的原则和规定,并且在发生上述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的责任人做好物品的核对,保证出库物品的正确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领用,保证不耽误领用部门的工作需要。 4、物品出库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做到保管条件差的先出,包装简易的先出,存放周期短的先出。 5、为了防止出现出库货物差错,要严格遵守出库管理规定,应先写好出库单并且相关责任人签字后,交库房管理员进行出库登记,原则上领用人不得进入库房,完成后库房管理员将物品取出交与领用人。

物资入库登记表

黔西南州大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物资入库登记表 入库日期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经手人入库人备注12.02.07 洗衣粉1公斤 1 塑料刷子把 1 棉被.棉垫床 1 配钥匙把10 烧水壶把 1 管钳 1 活动扳手 1 剥线钳 1 尖嘴钳子 1 电笔 1 螺丝刀 3 绝缘胶布卷 5 万能胶水小瓶 2 锤子把 1 手电筒 2 修枝剪刀 1 多用插板 1 12.02.08 声控开关个10 白炽灯泡25W/盒 1 铁门暗锁把 1 12.02.09 电饭锅700W 1 盘子 4 小碗 6 筷子 1 铲子 1 炒锅 1 菜刀 1 菜板 1 塑料水桶 2 塑料盆 1 汤盆 1 汤勺 1 毛巾 2 拖把 1 扫把 1 撮子 1 卫生纸 1 一次性水杯 2 垃圾袋 2 收款收据三联/本20

笔筒 2 铅笔 1 削笔器 2 垃圾筐 2 打印纸A4/件 3 灯泡25W/盒 1 黑板80*120 1 三角彩旗 1 彩色粉笔 1 2012.2.18 绿茶 1.5斤 球阀20“ 1 2012.2.20 停车卡(月)100 停车卡(季)50 停车卡(年)50 杜正萍 2012.3.2 文件夹(小)本10 唐利南 电话台 1 唐利南文件夹(大)本 4 唐利南笔记本本 1 唐利南 一次性水杯包 5 唐利南 剥线钳把 1 小尖钳把 1 插板个 1 卫生纸卷10 杜正萍尹国秀2012.3.3 水龙头个 3 2012.3.6 毛巾条 2 杜正萍王晓萍 标签包 1 杜正萍王晓萍 筷子包 1 杜正萍王晓萍 锅铲把 1 杜正萍王晓萍 筷萝个 1 杜正萍王晓萍停车票(3元)本50 杜正萍尹国秀 停车票(1元)本100 杜正萍尹国秀 停车票(5元)本100 杜正萍尹国秀订书机 1 杜正萍唐利南 笔记本本10 杜正萍唐利南 订书针盒10 杜正萍唐利南 固体胶支 2 杜正萍唐利南 斜边三角尺把 2 杜正萍唐利南 直尺把 1 杜正萍唐利南 剪刀把 1 杜正萍唐利南 四层笔筒个 1 杜正萍唐利南 记事本本 2 杜正萍唐利南 水性笔盒 1 杜正萍唐利南碳素中性笔芯盒 1 杜正萍唐利南2012.3.6 抽屉锁钢针把 1

(完整版)仓库管理规定

仓库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公司物资仓库管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不断完善管理 机制,实行仓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规定: 二、入库制度: 1、所有入库物品进库必须要有登记手续,并详细填写入库登记 表。 2、固定资产入库必须附有固定资产验收单。 3、做好入库物品检斤检质工作,入库物品如有质量问题、破损及 数量短缺,应拒收入库。 4、假冒、伪劣物品及过期、变质的商品不准进入仓库。 5、所购备品备件无厂名、厂址、无中文标识、无使用说明书和产 品合格的物品一般不予以入库。 6、如供应商直接送物品至仓库入库,必须经采购人员或主管部门 同意后方可接收入库。 7、危险物品要经过安全专工验收后方可入库。 8、入库物品一经验收符合入库条件,应及时归库归架,并建立卡 片。 三、物资管理: 1、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层层负责,合理 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必须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建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同时要求购置有计划,验收有

凭据,领用有手续,出库有登记。 2、库存物品必须健全帐目,做到账、卡、物相符,凡是购进、库 存、发出的物品必须有明细帐。做到家底有去向,心中有数。3、仓库内的物资必须按类分库分架存放,存放原则要易放、易领、 易管、易查,不同类物品不得混搅,所放物品必须在货架上标明品名、数量。 4、物资的入库、发放、存放均应入帐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年终 盘存,做到帐物相符。 5、认真做好仓库物品的保管工作,除一些必发的用品之外,领物 及物品发放必须严格掌握审批手续,领物登记必需将日期、姓名、用途填写清楚。 6、仓库人员每天对所领用的物品进行盘点,要保持账、物两清, 发现问题查代原因,及时汇报。 7、库房重地,因严禁无关人员入内,领物者未经同意不得私自入 内。 8、仓库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办理借物手续,并做到随借 随还。 四、物品出库制度 1、仓库物品出库必须要有严格手续,其中大宗备品备件的领用需 要实行领用审批手续,同时附有物资申购单;如生产抢修急需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补齐手续。低值易耗品除计划定期领用的,必须要有公司规定的批准人签字后方可发料出库。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5553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 第三条权责划分 质量管理部负责仪器设备管理。 使用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 第四条申购 使用部门提出购置检测仪器设备计划,填报《仪器设备申购单》,需写出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 第五条审批 使用部门负责人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采购 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人员、综合办公室共同进行采购,并将购置合同原件、《仪器设备申购单》及发票扫描件交质量管理部存档。 第七条验收 仪器设备购入后,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采购人员、相关检测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设备管理员等)进行验收。 一、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5.按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核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以及零配件、性能等是否相符齐全。 二、验收合格: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由采购人员负责填写《新设备入库登记表》,采购人员、设备保管员双方签字,方可验收入库。由设备管理员负责送检、建档、登记台帐。 仪器设备验收入库所需资料如下: 1.购买合同、发票; 2.厂家证件复印件包括:营业执照副本(年检过的)、税务登记证副本、资质证书(大型设备需要) 3.产品说明书(原件); 4.产品合格证(原件);

5.装箱单; 6.其他配件资料(如光盘等)。 详见《购置仪器设备验收表》。 三、验收不合格: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联系退货,提出索赔要求。 第八条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一、设备管理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仪器设备管理号编制,并保证所有在用仪器设备都有唯一仪器设备管理号,并在仪器上标明; 二、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或自校并做到标示明确(合格、准用、停用),以确定其状态,防止错用。标志内容包括:仪器型号、编号、检定(自校)日期、下次检定日期和管理员。 三、每台仪器设备均加以仪器设备编号、状态标签<红牌.黄牌.绿牌>。三种标志应用范围如下: 1.合格证<绿色>:凡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2.准用证<黄色>: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计算机、打印机);多功能检测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计量检定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3.停用证<红色>: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不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校验周期者。 第九条出入库登记 一、检测人员借出仪器设备需向设备保管员说明借出原因,经相关检测所所长同意,方可借出。 二、使用部门到质量管理部办理领用仪器设备手续,登记《设备出入库领用登记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明确领用人与检测人。 三、领用人因检测情况变动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变更,并及时归还仪器设备。 四、仪器设备归库需上架摆放整齐。 第十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 一、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必须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由仪器设备保管员负责。 三、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四、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格、具有一定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