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发展报告

公路交通发展报告
公路交通发展报告

公路交通发展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公路交通发展报告

一、“十五”期间及2007年公路交通建设情况

纵观“十五”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贵阳市在交通路网建设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是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公路路网规划;二是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三是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在辖区范围内初步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公路网,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构想的雏形;四是公路好路率由1998年的46.3%上升到2005年的76%以上,公路保畅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公路管养工作连续两届获全省第一名。

2007年全市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站点建设驶入“快车道”,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稳步提高,综合验收转固工作年度目标完成,世行贷款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公路客货运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保持了公路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

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共481个,总投资89.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6.34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10亿元的目标任务。

1、举全局之力,仅用14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建设项目立项、工可到初步设计等从省内到国务院的各项报批手续,比原计划提前42天。2007年12月28日举行了开工仪式,整个工程全线开工,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好环城高速路,献礼国庆六十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超计划完成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安投资10.2亿元。完成路基工程形象进度70%;完成涵洞工程形象进度80%;完成防护、排水工程形象进度40%;完成桥梁工程形象进度95%;完成隧道工程形象进度58%。全线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

3、全面完成了贵遵高速公路扎南段征地拆迁任务,确保了贵遵高速公路于2007年12月31日顺利通车。

4、全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77公里,完成投资3680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221公里,村公路完成856公里,顺利完成了10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实事目标任务。农村乡镇客车站共开工14个,完工10个,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的实事任务。

(二)站点建设驶入“快车道”

1、客流园区枢纽总站C区封顶,已完成三层以上装修。

2、完成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

3、完成世行贷款乡镇客运站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

4、启动清镇客运站站务楼工程建设。

(三)交通世行贷款项目工作进展顺利

1、2007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将世界银行贷款贵阳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报告》,批准同意农发行贷款8.2亿元纳入财政预算内还款。

2、完成了“油小线”世行正式评估、工可评审、初步设计评审等阶段性关键工作,省发改委批复“油小线”初步设计及概算。“油小线”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面启动。

3、完成与世行就“贵阳交通项目”的正式谈判,农村公路项目一期(含10条公路202.15公里,10个车站)的勘察设计开标、评标工作顺利完成。

(四)加强项目库建设工作,助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根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拟定了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项目库为载体,结合今后五年交通工作目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项目库,涉及公路建设、站场建设、运输枢纽建设、码头建设及“通江达海”等项目,计划2008—2020年建设项目共4020个,总投资246亿元(含2008至2015年共计实施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3个,总投资估算146亿元)。

(五)水上交通运输

建成9道乡镇渡口和渡口道路,整治通航秩序,规范水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完成了“贵阳通江达海”课题调研。认真做好了全市水路运输行业年度审验工作,对辖区内水运企业1775艘营运船舶运输证进行了年度审核。同时,还加大了现场管理力度,加强源头管理,打击“三无船舶”,严把船舶经营资质关,确保了水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化,水路运输市场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客运量125.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03.2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6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743.43吨公里。

(六)公路客货运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2007年全市公路运输取得新的突破,快速客运依托高速公路主骨架平稳发展,跨省、市客运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春运”、“黄金周”期间,全市道路运输投入客运运力5226辆,完成客运量26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全面完成课本运输、新兵运送等指令性任务及其它应急任务。全年实现客运量17612万人,同比增长6%,旅客周转量36846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货运量5319万吨,同比增长3%;货运周转量20455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各项指标均超过年初下达计划数。行政许可与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整脏治乱”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交通规费征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七)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顺利出台了《贵阳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使我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积极实施水毁修复、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对13条共58公里的公路进行了大中修。完成公路绿化里程210公里。全年共查处违章超限车辆98166车次,恶性超限运输控制在5%以内。全市列养县乡路路况好路率96%,超计划好路率21%。差路率为零,压缩计划差路率1.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全省大检查中连续三次蝉联第一,创下我市完成路况任务的最好记录。

(八)公路交通安全及管理

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有关交通法律法规与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防止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一般事故的发生频率。2007年,取得了企业生产伤亡事故为零,水上运输死亡为零,公路施工建设伤亡事故为零,消防安全事故为零。道路运输非改制企业未发生乘客伤亡事故。已改制运输企业贵阳境内运输事故3起,死亡9人。综合道路运输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

二、2008年公路运输发展展望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十七大”和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第一年,做好交通各项工作,对于保持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开创交通工作的新局面十分关键。

(一)科学筹划,倾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十件实事”顺利完成。继续实施国债农村公路硬化改造,开工建设通乡油路6条100公里,完成国债续建项目4个85公里;完成进村公路500公里;继续推进贵阳客流园区枢纽总站建设,今年B区主体工程完成竣工并验收,A区、D区结构封顶,开工20个乡镇车站;完成7道渡口续建任务,8道渡口水面以上工程,积极配合省交通厅作好开阳港建设前期工作。

2、继续抓好重点公路建设。一是重点工程南环线项目,今年拟完成工程量70%左右,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二是精心组织实施好世行贷款项目“油小线”建设工程,确保今年完成工程量30%,完成投资5亿元;三是加快白云至修文道路建设工程建设速度;积极配合抓好久长至开阳二级公路建设,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年底完成工程量的30%。

3、积极推进交通世银贷款项目各项前期工作,确保今年开工建设10条农村公路和10个农村汽车站建设任务;

4、建设1条农村精品公路。加大治理力度,抓好市属列养县乡公路和农村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确保好路率达75%以上。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项目库的建设

在已经确定的项目库基础上,结合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继续完善和深化项目库。一是结合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战略和前瞻性思维,把项目库规划年限延伸到2030年;二是分类和深化,形成“谋划一批,规划一批,立项一批,可研一批,初设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循环;三是尽快启动第二批世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按100亿元的项目盘子进行安排。

(三)坚持依法治理,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大力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遏制非法营运;确保道路客货运运输经济指标按省厅要求完成,继续抓好应急运输工作;着力开展专项治理整顿,清理违章经营和占道经营,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继续做大做强交通技工学校,多渠道地做好资金筹措工作,做好国家财政支持的贵阳市汽车维修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申报及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这篇文章,实现招生与就业并重;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水上运输和道路施工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全年全行业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严厉措施加强营运车辆管理,凡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一人的,停牌一年;死亡两人的,停牌两年;死亡三人的,永远不得从事营运。

(四)进一步推动交通企业改革改制和维稳工作

加强交通系统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工作,加快完成其余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帮助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维稳工作。

(五)抓好灾后重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2008年初,贵阳市遭遇50年不遇的最严重的凝冻灾害天气,使全市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农村公路因灾合计受损40585.47万元,已建农村公路受损总里程为756.8公里;在建村公路受损里程为600余公里。在建县乡公路受损路面187公里。道路运输系统因灾合计受损615.42万元。停车坪受损34500平方米,车站站务房屋面受损3090平方米,水上运输系统因灾受损1000多万元。为此,一是要科学组织实施灾后工作。按照“先重后轻、先通后畅、先干后支、远近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同时,结合受灾情况,及时调整公路养护大中修和路网改造工程项目,尽快组织实施。二是继续把保畅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放松,进一步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三是对受灾路段桥梁承重结构受力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重新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对损害严重的桥梁,及时纳入危桥改造工程,采取加固改建措施予以修复;对一时无法修复改造的危桥,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加强监测和监管,确保运输安全。四是切实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增强公路交通的抗灾能力。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建设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项目,力争逐步做到各个区、县、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 告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公路交通转型发展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命题。 **公路交通往哪儿转,转什么,怎么转,是时期必须直面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日前,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调研组,就此在全省公路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来**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期间,全省公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路网完善、管养提升、依法治路、科技创新、安全保畅、惠民服务、资金保障、人才支撑八大工程为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一是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公路交通发展总纲领。 **公路发展的内涵从建设为主向养护管理为主转变扩充为建设为主向管理养护和服务为主转变,更加注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在科技创新、路网运行监

测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公路资源通过科技应用得到有效整合,收费公路清理整顿进一步深化,出行服务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公路发展与人、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是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站在新的起点上,**公路始终紧扣两个率先的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统领,提出了一个网络,三个体系(为公众提供并维护一个安全、畅通、智慧、高效、绿色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公众满意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配置一个稳定充分的支撑保障体系)的率先现代化发展愿景。在苏州、徐州率先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整体示范,辅之以畅安舒美示范工程和重点主题性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供给、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改革驱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加凸显。 **公路交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改革。面对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两个路网体系(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省管县等一系列改革,**公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形成了职能定位报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公路养护现代化行动纲要等支撑成果,并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先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1月14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条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 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 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11-1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

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交通运输)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交公便字(2004)22号 目录 1总则 2控制要素 3路线 4路基路面 5桥涵 6隧道 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村镇路段 1总则 1.0.1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乡级(包括乡级)以下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西部县际公路特殊路段可参照执行。 1.0.3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规划先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1.0.4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因受经济、地形、地质和其他自然条件限制实施困难的路段(以下简称受限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且报审通过,可按本《指导意见》执行。可是,当条件具备时应尽快改建,以达到等级公路标准。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2控制要素 2.0.1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2.0.2除受限路段外,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受限路段的设计速度推荐按不低于10km/h控制。 2.0.3不同路段交通量变化较大时可采用不同标准分段实施,不同设计速度的路段间应设置过渡段,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变化的地点,且设置警示标志。 2.0.4壹条路线宜采用同壹净高,壹般不宜小于4.50m。经技术经济论证能够适当降低,但应满足当地农村公路的运输需求。 3路线 3.0.1壹般规定 1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根据工程造价、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方面要素,保证线形连续、均衡,行车安全。

精选-交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3.46%,公路密度为144.7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4.7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96.33%,较上年增加3.8%。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7.6%;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3.2%;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0.8%;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4.1%;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4.5%。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10514

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交通标准化 张 华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51) 摘要:影响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线形及组合不利、防护工程不到位、安全设施配置低、道路交通环境恶劣、养护不及时和安全意识薄弱六个因素,应从建设资金投入、工程质量标准、交通标志设立、养护机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786(2013)02-0146-03 Safety Factors of Rural Highways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Control Measures ZHANG Hua (Hubei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Wuhan 430051,China) Abstract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highway safety in mountainous area include linear and adverse combi -nation,unplaced protective engineering,being lack of safety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difficult road work environ -ment,untimely maintenance and weak safety consciousness.The prevention measures involve the aspects of con -struction funding,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ards,traffic signs setting,maintenance mechanism,publicity and edu -cation. Key words :rural highway;transportation safety;influence factor;control measure 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 防治措施 引言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县道是指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公路。乡道是指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之间及通达行政村的公路。村道是指村与村之间联通的道路[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公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6.40万km ,比上年末增加5.74万km 。山区农村公路的特征表现为技术标准较低,安全设施少,地形条件复杂,混合交通严重,缺乏有效的 养护措施,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农村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5%以上[2],其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庄郁辉[3]、马忠英等[4]等人先后对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的六大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防治措施。 1 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1.1 线形指标低山区农村公路由于受资金的制约,其线形标准较低,为保证通达,许多路段路线往往采用极限指 交通工程 Traffic Engineering 146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doc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 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公路交通转型发展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命题。**公路交通往哪儿转,转什么,怎么转,是"xx"时期必须直面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日前,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调研组,就此在全省公路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以来**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xx"期间,全省公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路网完善、管养提升、依法治路、科技创新、安全保畅、惠民服务、资金保障、人才支撑八大工程为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xx"公路交通发展总纲领。**公路发展的内涵从"建设为主向养护管理为主转变"扩充为"建设为主向管理养护和服务为主转变",更加注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xx"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在科技创新、路网运行监测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公路资源通过科技应用得到有效整合,收费公路清理整顿进一步深化,出行服务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公路发展与人、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是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站在新的起点上,**公路始终紧扣"两个率先"的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统领,提出了"一个网络,三个体系"(为公众提供并维护一个"安全、畅通、智慧、高效、绿色"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公众满意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配置一个稳定充分的支撑保障体系)的率先现代化发展愿景。在苏州、徐州率先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整体示范,辅之以"畅安舒美"示范工程和重点主题性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供给、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改革驱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加凸显。"xx"**公路交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改革。面对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两个路网"体系(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省管县"等一系列改革,**公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形成了职能定位报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公路养护现代化行动纲要等支撑成果,并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四是发展的因素更加开放多元。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在"xx"公路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主导公路发展的力量和因素远不仅限于上级行业部门的计划和指令,公路发展环境从以往的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渐变。策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以来,全省继续保持干线公路适度建设规模,稳步推进新一轮国省道网规划落地,并及时启动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标准

一、道路交通标志 1、设计原则 交通标志的设置力求做到种类齐全、功能完善,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道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为其提供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映时间。 2、版面设计 交通标志主要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以及各类辅助标志。由于现行的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中主要对指路标志的设置有一定区别,故本标准主要根据国标及现行规范,针对XX市路网特点,对XX市指路标志牌、路名牌及交通标杆进行统一设计。 2.1、版面字高 汉字高宽比一般为1:1(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高宽比),汉字间距满足有关规范要求,英文(大写)字高为汉字字高的0.3h(h为汉字高度)。 根据以上原则,城市道路行车速度基本为40~70 km/h ,所以指路标志汉字高度选用40cm。当行车速度大于70 km/h时,汉字高度选用50cm。

2.2、版面内容及尺寸 1)按道路的等级划分,指路标志分为以下四类:

A类:城市快速路; B类:城市主干道、放射性主干道和其他一些区域内起主干道作用的次干道组 成的道路网络上的指路标志; C类:除系统道路以外的系统性不强的次干道和双向四车道(含四车道)以上 的交通性支路指路标志; D类:除C类以外的双向四车道以下的生活性支路的指路标志。 各类指路标志的选定及版面内容、尺寸详见参考《XX市交通指路标牌设计》(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支路路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图如下: 2)路名牌 考虑到与指路标志版面风格统一的原则,路名牌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 2.3、此次调整增加的内容 1.标志的汉字、拼音字母、拉丁字母、数字等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中文和拼音字对照。 2.此次增加了分车道标志,

城市道路与交通试题及答案

系别专业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2、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 3放射环式路网和自由式路 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3.5m。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7、道路横断面是由路肩、行车道、中间带、排水沟、防护工程等部分组成。 8、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6倍。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2倍。道路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圆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缓和曲线形式宜采用回旋线。 9、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_3.50米,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1.5米. 10、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2.5%,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0.5%。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修建立体交叉的方法来改善。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1 1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3 篇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第 1 篇一、调查时间:2015 年7 月8 月二、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群众的日常出行,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府关心,百姓关注,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交通顺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营秩序,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城市的整体对外形象越来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解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并在此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四、调查方式: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了解查阅文献五、调查正文: (一)基本情况其地理位置位于省东北部,京沈线上重要城市之一,不仅是我国北方对外贸易重要的口岸,更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目前,拥有常驻人口约310 万人,此外,该市每年来接待全国各地旅游人口约160 万人。 2 目前,公路通车里程约3604 公里,路网密度为41.9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109 公里,一级公路148公里,二级公路471 公里,三级公路1009 公里,四级公路1488 公里。目前,全市75 个乡镇实现村村通,通油路率达89.7%。已形成了以大字型高速公路和三纵六横九条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干支结合、内外通畅的现代化公路网体系。全市目前拥有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 2.07 万辆,载客汽车836 3 辆,公路货运量能力年849 4 万吨,货运周转量年60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年8133万人,客运周转量年37.5亿人公里。 此外,根据统计,截止2012 年年底,作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

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安全保通方案改

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 段安全保通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公路建设安全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公路建设期间的道路安全保通工作,确保施工和过往车辆、人员的安全,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有效缓解工程施工与道路通行之间的矛盾,切实做到工程建设和交通安全畅通两不误,结合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段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情况介绍: 广南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标段主建设项目总有四条公路包括广南县砖厂至维莫、西松桥至普南、里铺至龙旺洞、石丫口至麻巫农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主线所经过的地形环境复杂,施工与道路交叉路口位臵较行车流量较大,沿线村寨多,形成了施工安全保通的重大压力。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安全保通各项具体措施,强化监督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因施工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和道路阻塞事件的发生,确保建设工程顺利进行,为公路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通行条件。

三、保通目标 建立安全保通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解决建设施工与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杜绝因违规施工而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行为。以保障人员、车辆的通行安全和建设物资、设备运输的安全畅通为目标。保畅通、促进度、保工期,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各类控制指标和要求有效贯彻实施、落实到位,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组织机构 (一)为全面落实安全保通工作整体要求和部署,项目部成立安全保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保通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组长:袁强(项目部经理) 副组长:秦尚友((项目部副经理) 组员:杨荣恒、郭庆召、覃维光(安全生产管理员、技术员、施工现场管理员、保通员) 领导小组办公设在安全保通处,主要负责建设项目沿线安全保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安全保通工作`部署,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保通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办公室主任:张生品 工作人员:贾国强、李开鸿、代荣辉、普祥云 办公室联系人:郭庆召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十三五”期间X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交通事业发展迅猛,交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先行军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区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X多亿元,建成高速公路X公里,一级路X公里,二级路X公里,三级路X.X公里,乡村公路X公里,X年全区X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 (一)五年来公路建设情况。X、农村公路方面:X年我区农村公路项目X个建设里程X.X公里,总投资X万元。X年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里程X.X公里,总投资X万元。X年建成三级路X.X公里,修建连接重要农村产业基地、人口密集地村级道路(村际联网工程)X多公里;修建了一批贫困村屯道路和“一事一议”屯级道路X公里;实施扶贫路项目X个建设公路X.X公里及新建一座桥梁(XmX);修建建制村硬化项目X个X公里;完成窄路基加宽项目X个X.X公里;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项目X个,维修里程X.X公里;危桥改造项目X个X米。X年建设并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X个,处治隐患里程X公里,整治并完成危桥X座,完成投资X万元。

X、重大项目方面:X年底开工建设X至隆安高速公路,该项目在我区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X年X月通车运营。 X年开工建设居仕至樟木三级公路,该扩建项目长X.X公里,投资约X万元,X年X月建成通车。 X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根竹至平天山二级公路,该项目长约X公里,投资X万元,X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X年X月X日开工建设X至X线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工程,该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X年X月主体完工全线通车。 X年X月开工建设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已经完成投资约X.X亿元。X年因资金不足停工。 X年开工建设X西外环高速公路、项目全长X.X公里,投资X.X 亿元,计划X年建成通车。X年底开工建设X至黎塘界一级路,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计划X年建成通车。 (二)管养情况。X年,全区管养农村公路总里程X公里,其中县道X.X公里,乡道X.X公里,村道X.X公里,专用道X.X公里,按等级划分:二级公路X.X公里,三级公路X.X公里,四级公路X.X公里,等外路X.X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X.X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农村公路全部列入养护,列养率达到X%。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3.46%,公路密度为144.7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4.7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96.33%,较上年增加3.8%。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7.6%;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3.2%;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0.8%;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4.1%;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4.5%。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 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 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 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 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 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 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20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 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 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医生的讲述近视眼的危害会影响智力发育、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习,甚至会导致失明。上网、书籍近视眼的预防多做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隔一段时间往远处 望望。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20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 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1 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也是《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 1.0.2本导则适用于市区围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活动,郊县围可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规定中未包括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阶段”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 2.0.2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围。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控制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