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6.3.1 基本概念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6.3.2 适用范围

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宜为5-15m。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其效果基本相同或差别不明显,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选用上述方法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

【例题15】为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宜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为()。

A、夯实水泥土桩法;

B、砂石桩法;

C、振冲法;

D、土挤密桩法;答案:D

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和工程实践表明,土或灰土挤密桩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论是消除土的湿陷性还是提高承载力都是有效的。但当土的含水量大于24%及其饱和度超过65%时,在成孔及拔管过程中,桩孔及其周围容易缩颈和隆起,挤密效果差,故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及处于毛细饱和带的土层。因此,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超过65%时,由于无法挤密成孔,故不宜选用上述方法。

因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具有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区已广泛应用。

6.3.4 加固机理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加固地基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属于深层加密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对湿陷性黄土则有部分或全部消除湿陷性的作用。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成孔时,桩孔部位的土被侧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以加密。

6.3.5 设计

1 桩的布置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局部处理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时,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

(2)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2 处理深度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有关规定。

3桩径

桩孔直径宜为300~45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为使桩间土均匀挤密,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s,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也可按下式估算:

6承载力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并不宜大于180 kPa;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7变形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其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采用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代替。土或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桩和桩间土及其下卧未处理土层的变形。前者通过挤密后,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明显改善,即土的干密度增大、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湿陷性消除,故桩和桩间土(复合土层)的变形可不计算,但应计算下卧未处理土层的变形,若下卧未处理土层为中、低压缩性非湿陷性土层,其压缩变形、湿陷变形也可不计算。8其他设计要求

(1)桩孔填料

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要求或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桩体的夯实质量宜用平均压实系数控制。当桩孔内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时,桩体的平均压实系数值均不应小0.96。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

【例题16】对于土或灰土挤桩,其桩体的夯实质量宜用()控制。

A、平均压实系数;

B、压实系数;

C、平均挤密系数;

D、挤密系数;答案:A (2)灰土垫层

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300~500mm厚的2:8灰土垫层,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

6.3.5 施工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法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工艺较为简单,但确定施工工艺、选择成孔方法、施工顺序、向孔内夯填填料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成孔工艺

现在成孔方法有沉管(锤击、振动)或冲击成孔等方法,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城乡建设和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往往限制使用,如锤击沉管成孔,通常允许在新建场地使用,故选用上述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现场土质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或冲击、爆扩等方法成孔。

施工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成孔或拔管过程中,对桩孔(或桩顶)上部土层有一定的松动作用,因此施工前应根据选用的成孔设备和施工方法在场地预留一定厚度的松动土层,待成孔和桩孔回填夯实结束后将其挖除或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应预留松动土层的厚度,对沉管(锤击、振动)成孔,宜为0.5-0.7 m,对冲击成孔,宜为1.2-1.5m。

2被加固地基土含水量

拟处理地基土的含水量对成孔施工与桩间土的挤密至关重要。工程实践表明,当天然土的含水量小于12%时,土呈坚硬状态,成孔挤密很困难,且设备容易损坏;当天然土的含水

量等于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桩孔可能缩颈,桩孔周围的土容易隆起,挤密效果差;当天然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时,成孔施工速度快,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好。因此,在成孔过程中,应常握好拟处理地基土的含水量不要太大或太小。地基土宜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的压缩性和湿陷性。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对不合格处,应采取加桩或其他补救措施。

2竣工验收

土或灰土挤密桩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桩总数的0.5%,并不应少于3点。

地基处理第七章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

第七章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7.1概述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炸药爆破)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它们属于柔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是横向挤密,但可同样达到所要求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的指标; 2)与土垫层相比,无需开挖回填,因而节约了开挖和回填土方的工作量。比换填法缩短工期约一半; 3)由于不受开挖和回填的限制,一般处理深度可达12~15m; 4)由于填入桩孔的材料均属就地取材,因而比其它处理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造价为低,取得很好的效益。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 (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A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

灰土挤密桩施工组织设计

阳泉市郊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大楼室外场地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_______ 审核:_______ 审批:_______ 时间:2015年5月_ 山西笃瑞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地层及地下水 二、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人员管理配备(一)项目经理部组成 (二)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一)工程工期 (二)施工进度计划 (三)保证工期的措施 四、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二)施工方案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计划编制依据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目标 (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七、主要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八、劳动力安排计划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审判法庭大楼室外场地地基处理工程施工,位于阳泉市郊区东部,江正大街北侧,南侧紧邻佳瑞园,西距郊区新政府大楼约400米,其外部场地填土层为杂填土及素填土,土层厚度为7-24米。 场地东南侧坐标为:X=103118.512m,Y=107958.201m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势呈北高南低,缓倾,审判法庭大楼室外场地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对地基进行处理。 设计灰土挤密桩直径φ=400mm,夯实后直径不小于550mm,桩间距S1=1100mm,S2=975mm,地基处理采用沉管成孔,深层孔内强夯。设计有效桩长为16m(7m),桩间土层换为3:7灰土,厚度为300mm。灰土挤密桩桩体的压实系数0.96,挤密后桩间土平均干密度1.55t/m3。成桩时,对人工地基进行消除湿陷性或承载力试验,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方可施工。 (二)场地地层及地下水 1、场地地层 根据钻探鉴别,场区地层在25m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由新近人工填土,第四系堆积物,石炭系本溪统泥岩、奥陶系石灰岩组成。地层特征分述如下: (1)①-1杂填土:杂色,以风化页岩灰岩为主混砖块、混凝土块、煤屑、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粘性土组成,成分复杂,结构松散,1#、2#、3#、4#、5#、6#、8#、9#、11#、17#孔控制地区揭露该层,厚度分布差别较大,厚度1.5~21.3米,层底埋深1.5~21.3米,层底标高783.02~763.39米。 (2)①-2素填土:褐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含碎石,煤渣等,结构松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法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法 1.前言 1.1工法概况 灰土挤密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进而进行素土,灰土、石灰土等物料的回填和夯实,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特点在于不取土,挤压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时,夯实物料进一步扩孔。 1.2施工工法原理 由于灰土挤密桩的桩体变形模量远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及桩间土侧向约束作用,地基承受荷载50%的受力由灰土挤密桩承担,从而降低桩间土的侧应力,限制土的侧向挤压力,使地基更加稳固。在软土地基中成孔,再分层装填灰土,用橄榄锤夯实,在桩体密实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时,挤压桩间土,使桩间土的密实度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就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的目的。 2.施工工法特点 2.1变形模量会有明显增大,抗变形能力有明显提高。 2.2 工序简单,工艺成熟,便于现场控制操作,适用性强。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土质的软土地基加固。 4.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5.本工程施工图纸。 5.施工方法

首先对所用灰土进行各种指标检测,根据设计桩位和桩距,现场放点施工,灰土挤密桩采用柴油锤沉管成孔,在成孔完成后,用钢卷尺、测绳和吊锤对成孔直径、桩长和孔体垂直度进行检测。分层填料,利用橄榄锤逐层夯实灰土成桩(每层填土厚度约50cm,每次填土压实厚度约25cm,夯击次数7击)。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成桩后,在桩上和桩间取土,对含水率、压实系数、挤密系数和湿陷性进行检测。 6.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流程 灰土挤密装施工流程见图1。 图1灰土挤密桩施工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对场地进行平整,满足正常施工要求。 6.2.2测量放线: 1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给施工单位交桩(坐标控制点),由我单位复测无误后,现场各单位工程师签署交接文件。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郑州市江山路拓宽改造项目道路、 雨污水工程地质处理(灰土挤密桩)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江山路扩宽改造工程K13+870-K14+100段为原黄河河道支流。方向为(南北)经现场开挖探坑勘察主机动车道中东中西25米范围内,地下 1.5米以下为胶泥土层厚度为(20-50cm)淤泥层厚度为(3m-4m),现提出处理方案。 路基基底均设置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 灰土挤密桩桩顶标高控制为道路路基顶标高,桩深控制为6米。灰土挤密桩桩径0.4m,桩间距为1.2m,呈等边三角形布臵,处理范围为两侧道路红线范围中东西18米布设,每行25根共165行(4125根)本段K13+025处原污水坑以片石处理不必做灰土桩处理需减少225根。实际灰土桩为3900根,总长度为23400米。 灰土挤密桩试用范围: 1、试用与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深度为5-15m 2、地基含水率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用灰土挤密桩法。 桩体材料的作用: (1)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内带正电荷钙离子与带负电荷粘土颗粒相互吸

附,形成胶体凝聚,并随灰土龄期增长,土体固化作用提高,使土体逐渐增加强度。在力学性能上,它可达到挤密地基效果,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沉降均匀和沉降量减小。 (2)桩体作用在灰土桩挤密地基中,由于灰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灰土的变形模量为E0=29~36MPa,相当于夯实素土的2~10倍),荷载向桩上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土中的应力,消除了持力层内产生大量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的不利因素。此外,由于灰土桩对桩间土能起侧向约束作用,限制土的侧向移动,桩间土只产生竖向压密,使压力与沉降始终呈线性关系。 工艺参数的确定: 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的使用要求,正确选用施工参数,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 灰土挤密桩参数包括:承载力、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处理宽度、桩孔的平面布置、桩距、填料等。 填料和压实系数: 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要求或地基处理的目的确定。并应用压实系数λc控制夯实质量。 当用灰土回填穷实时:λc≥0.97,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确定: 载荷试验法。对重大工程,一般应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如挤密桩目的是为了消除地基湿陷性,则还应进行浸水试验。在自重

灰土机密桩法和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4.1 一般规定 14.1.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土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14.1.2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14.2 设计 14.2.1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 2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14.2.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有关规定。 14.2.3 桩孔直径宜为300-45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4.1 一般规定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lS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恍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晌.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14.1.2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 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 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14.2 设计 14.2.1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 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 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 2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 度,海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14.2.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 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有关规定。 14.2.3 桩孔直径宜为300--45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14.2.6 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

基础挤密桩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

基础挤密桩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

XXXXX集中供热工程 烟囱基础灰土挤密桩桩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写: 审核: 审批: XXXX建筑基础公司 2017年X月X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技术方案编写依据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一、施工目标 二、施工工序 第三章施工组织 一、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二、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一、施工部署 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三、施工场地三通一平 四、临设搭建 五、主要机械、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六、劳动力安排计划 七、技术准备 八、测量放线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工期保证措施 第六章施工方案 一、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第七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挤密桩施工技术措施 二、雨季施工措施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二、质量检查程序和质量控制 三、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一、安全管理措施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三、安全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竣工资料整理及归档 一、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综合资料 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三、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 四、施工图纸类资料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 一、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潼关县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桩长26.5m(含0.5米虚桩),成孔直径为400mm,成桩直径为550mm,灰土体积配合比3:7,灰土桩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成孔方式:采用机械洛阳铲成孔二次重锤夯扩的挤密桩法。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50194-93) 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一、施工目标 1、灰土挤密桩工期:总工期为 25天;质量:合格标准。 2、安全:月轻伤<0.2‰; 重大伤亡事故:0。 3、文明施工:按市级以上文明工地要求施工。 二、施工顺序 三、施工顺序:临建设施安排水电路布置场地整平测量放线 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地基检测合格验收交验。 第三章施工组织 一、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挤密桩施工工艺

挤密桩施工工艺 2.12.1 工艺概述 挤密法加固地基是在软弱地基中先成孔,再在孔中填以砂、石、土等材料,分层振(挤、冲)实成桩,使桩挤密周围软弱土或松散土层,土与所成桩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有土桩、灰土桩、水泥桩等。 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加固。 2.12.2 作业内容 1.成孔挤密; 2.填料配置; 3.桩孔分层夯填; 4.质量检验。 2.1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挤密桩的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检 验方法见表2.12.3-1。 表2.12.3-1 挤密桩施工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验收方法

表 2.12.3-2 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2.4。 样 位 填 验 图2.12.4 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12.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 明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 (1)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和整平,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 部挖除,为挤密桩施工做好场地平整。 (2)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疏干场内积水,使周边水不再进人场内,雨水、渗水随时排出。 (3)做好临时储备材料及设备场地。 (4)完成现场便道及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2.材料准备 备用挤密桩所用全部材料,保证施工连续。如采用改良材料,须先完成配比设计。 3.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

置备件、耗材。 4.技术准备

(1)施工前需在工程现场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 3 根,以便按实际试试桩结果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批准。 (2)编制挤密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并经审批,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进行原材料性能检测。用石灰改良的原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用水泥改良的原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2%。 (4)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应采取浸水预湿地基等措施,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增湿处理应于地基处理前4~6d,将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浸入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中。 二、测量放样 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做到熟悉设计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施工图要求,绘制桩位平面布置图,并按行列顺序进行编号,利于施工时记录。 2.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出挤密桩区域的控制桩,然后使用钢卷尺根据桩距传递放出桩位位置,用小竹签做好标记,并撒白灰标识,确保桩机准确就位。 三、桩机就位 1.成孔应按设计要求、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情况,选用沉管法、冲击法和爆扩法或洛阳铲成孔法,一般常用沉管法。 2.使打桩机桩尖对准白灰标识的竹签,完成桩机就位;机身应平稳,桩管或冲锤应与桩位对正,并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位移。 3.桩管和冲击钻机钢丝绳上应设醒目牢固的尺度标志,标志点间隔0.5m。 四、成孔挤密 1.沉管法 (1)沉管法是利用柴油打桩机或振动沉管机,将带有通气桩尖或活瓣桩尖的钢管沉入土中,直到设计深度。桩管用无缝钢管制成,壁厚约10mm,外径与桩孔直径相同,桩尖有活瓣式或锥形活动桩尖,以便拔管时通气消除负压。 (2) 沉管开始阶段应轻击慢沉,待桩管方向稳定后再按正常速度沉管。 (3)若孔底出现饱和软弱土层时,可加大成孔间距,以防由于振动而造成已打好的桩孔内挤塞。 (4)当孔底有地下水流入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后再回填填料或向桩孔内填入一定数量的干砖渣和石灰,经夯实后再分层填入填料。 2.冲击法 (1)冲击法成孔是利用冲击钻机将重力为6~32KN 的锥形冲击锤提升0.5~2.0m 高后再自由落下,如此反复冲击成孔,用泥浆护壁,在土中形成400~600mm 的桩孔,适于处理湿陷性较大的土层。 (2)开始冲孔时,应低锤勤击,待锤头全部入土后再按正常冲程锤击成孔。一般不宜过多用高冲程,以免引起坍孔、扩孔或卡锤等事故。 (3) 钢丝绳上应有长度标志,以及时观测冲孔的深度。五、拔管成孔桩管沉至桩底位 置后应及时拔出,不能在土中搁置时间过久,拔管困难时可用水浸润桩 管周围土层或将桩管转出后再拔管。 六、桩孔回填夯实 1.成孔后应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少于8 击,并立即夯填。 2.桩孔分层回填夯实,每次回填厚度宜为250~400mm,人工夯实用重25kg、带长柄的混凝土锤,机械夯实用偏心轮夹杆或夯实机,一役落锤高度不小于2m,每层夯实不少于10

素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桩的布置 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局部处理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时,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 1.00m。 (2)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2 处理深度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有关规定。 3 桩径 桩孔直径宜为300~50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为使桩间土均匀挤密,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s,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 成孔和回填夯实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成孔和孔内的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对整片处理,宜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大程,可采取分段工;对局部处理,宜从外向里间隔1-2孔进行。 (2)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0 (3)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4)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5)经检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人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此外铺设灰土垫层前,应将桩顶标高以上预的松动土层挖除或夯(压)密实 承载力 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并不宜大于180 kPa;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变形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52555

灰 土 挤 密 桩 施 工 方 案2012年5月18日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场地地形平坦,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Ⅱ级。灰土挤密桩桩径400 mm,9#楼桩长8.9m,10#楼桩长8m,12#楼桩长8.5m,桩距800 mm,排距690mm,9#楼总桩数为3330根,10#楼总桩数为2662根,12#楼总桩数为2736根。 二、设计要求: 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3:7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剩余湿陷量≤150mm。桩长范围内,桩间土湿陷性全部消除。桩孔内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时,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7;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均不小于0.93。 三、施工准备: a)施工前,项目技术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并对每个桩进行编号,做到一一对应,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重点和施工规范,安排人员、设备进场,测量定位等各项工作。 b)机具设备: ①成孔设备:螺旋钻桩机三台、桩管、桩架三套。 ②夯扩设备: 2t细长锤及自行式夯机9台;50装载机6台; ③拌和设备: 灰土拌和机一台;40装载机两台。

④主要工具: 电焊机两台 配电柜四个 Φ2.5mm三相电缆线1200米 铁锨架子车若干 四、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及 技术要求,灰土挤密桩施工顺序采用先里排后外排,隔排隔桩跳打法施工。 2、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成孔→成孔验收→夯填→记录。 3、放线定桩位: 根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引测至基坑周边,然后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桩中心位置,用木楔或白灰点(用钢钎打入土中20~30cm拔出后用白灰灌孔)做好标记,桩位偏差控制在45mm以内。总承包单位放线员及时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根据所放桩点成孔。为了保证放线的准确性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免夜间放线错误因发现不及时造成较大质量问题。 4、成孔:灰土挤密桩采用螺旋钻法施工,桩机就位后,先将钻管对准所放 桩中心位置,用线锤从两个不同方向校正钻管垂直度在规范允许范围 1.5%内后,用螺旋钻成孔。成孔后应将地表松散土块由孔中心向四周拔开,以免掉入桩孔内影响成桩质量。 5、夯填 1)填料要求: ①土料:采用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且土颗粒粒径不大于15mm,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2.1.1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2.1.2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主要机具设备 2.2.1 成孔设备 或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2.2.2 夯实设备 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2.2.3 主要工具 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作业条件 2.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 2.3.2 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搬迁。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2.3.3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2.3.4 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2.3.5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及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2.3.6 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打桩工、焊工。 2.4.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灰土挤密桩试桩专项方案

陕西省咸阳市亭口水库工程电站厂区地基处理工程 灰土挤密桩 试验方案 编制:吕锋刚 审核:汤海涛 陕西河海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管理人员配置 (3) 三、主要施工机械和劳力配置 (5) 四、试验方案和方法 (5) 五、试验时间安排 (11) 六、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3) 八、试验资料整理 (14)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陕西省咸阳市亭口水库工程电站厂区地基处理 工程地点: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黑河下游出口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采用2:8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2、现场状况 施工现场平整,交通方便,水电满足施工需要。 3、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基土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试桩工程量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要求和设计技术要求;灰土挤密桩试桩:7组,每组7根,桩数49根,孔径400mm。 5、试验方案编制依据 《电站厂区地基处理平面设计图》[TK-DZ(Z)-SG-0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工程施工规范规程。 二、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的配置 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

全、材料等进行统一管理。 2、人员配置情况表:见附表一,附表二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6.3.1 基本概念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6.3.2 适用范围 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宜为5-15m。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其效果基本相同或差别不明显,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选用上述方法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 【例题15】为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宜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为()。 A、夯实水泥土桩法; B、砂石桩法; C、振冲法; D、土

挤密桩法;答案:D 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和工程实践表明,土或灰土挤密桩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论是消除土的湿陷性还是提高承载力都是有效的。但当土的含水量大于24%及其饱和度超过65%时,在成孔及拔管过程中,桩孔及其周围容易缩颈和隆起,挤密效果差,故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及处于毛细饱和带的土层。因此,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超过65%时,由于无法挤密成孔,故不宜选用上述方法。 因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具有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区已广泛应用。 6.3.4 加固机理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加固地基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属于深层加密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对湿陷性黄土则有部分或全部消除湿陷性的作用。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成孔时,桩孔部位的土被侧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以加密。 6.3.5 设计 1 桩的布置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灰土挤密桩试桩方案

灰土挤密桩试桩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工程地质情况 (1) 三、试桩地点、布置及内容 (2) 3.1地点 (2) 3.2布置 (2) 四、试验段的内容及目的 (2) 五、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 (4) 六、试验段的意义 (5) 七、试验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 八、试桩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7) 九、试验数据收集整理 (9) 十、质量保证措施 (9)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10)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10)

灰土挤密桩试桩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B10106-2010; 1.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1.4《路基个别工点设计通用图》,图号:京沈客专施路通-13; 1.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1.6《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1.7《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 1.8本标段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标段区间路基及站场灰土挤密桩施工的地段见下表: 灰土挤密桩统计表 本次灰土挤密桩试验设在DK348+620处进行。 2.2工程地质情况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水位季节变化幅度2~6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VI度)。土壤标准冻土深度1.20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35m。 特殊地质条件:新黄土具I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及中等膨胀性;粉质粘土具中等膨胀性,泥质砂岩具膨胀性。

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Lime soil pile)和土挤密桩法(Earth pile)概述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法都是利用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土被挤向四周,使桩间土挤密,然后灰土或素土(粘性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夯填密实至设计标高,前者称为灰土挤密桩,后者称为土挤密桩法。 土挤密桩法是前苏联门阿别列夫教授于1934年首创,20世 纪50年代中期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开始进行土机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所谓湿陷性黄土:在上覆盖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湿陷性黄土的工 程特征: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且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 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 生危害。 但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 选用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

灰土机密桩和土挤密桩法具有原位处理、深层挤密和以土治 土的特 点,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广泛用于处理深厚湿陷性黄 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计计 算 采用灰土挤密桩或者土挤密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 载力特征 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 初 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 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 合地基 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 2.0倍,并不宜大于 250kpa ;对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 的1.4 倍,并不宜大于180kpa 。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布桩, 其设计计算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桩孔直径,宜为 300?450mm ,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方法 确定。 桩孔问题 桩孔间距可为桩孔直径的 2.0?2.5倍,也可按下式估 算; 式中 S 一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m ) D 一桩孔直径(m ) d max 一 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t/m3) :d 一 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t/m3) c 一桩间土径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 要工程, 不宜小于 0.93,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 0.90o S =0.95D max c 「d max 一

灰土挤密桩施工标准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113-2004)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 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 ,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主要机具设备 成孔设备 或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夯实设备 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主要工具 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作业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 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搬迁。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及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作业人员 主要作业人员:打桩工、焊工。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3.2.1 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土层,冲击成孔,宜为~,然后在坑内施工土桩。桩的成孔

挤密桩施工工艺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挤密桩施工工艺 工艺概述2.12.1 挤密法加固地基是在软弱地基中先成孔,再在孔中填以砂、石、土等材料,分层振(挤、冲)实成桩,使桩挤密周围软弱土或松散土层,土与所成桩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有土桩、灰土桩、水泥桩等。 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加固。作业内容2.12.2 质量检验。桩孔分层夯填;4.2.填料配置;3.1.成孔挤密;2.1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挤密桩的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表 2.12.3-1。 挤密桩施工质量标准、检验数量及验收方法2.12.3-1 表

1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2.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见表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2.12.3-2 表

2.12.4 工艺流程图。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2.4 成孔拔管施测挤密桩 工桩成孔或拔机量设至钻成桩放准夯检就备计深孔 度位样填验 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12.4 图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2.12.5 一、施工准备明 施工场地1.部草皮、腐植土等全树根、(1)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和整平,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挖除,为挤密桩施工做好场地平整。渗水随时排出。做好临时排水设施,(2)疏干场内积水,使周边水不再进人场内,雨水、做好临时储备材料及设备场地。(3)完成现场便道及临时用水、用电工程(4)备用挤密桩所用全部材料,保证施工连续。如采用改良材料,须先完成 2.材料准备配比设计。页眉内容2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3.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置备件、耗材。 技术准备4.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1)施工前需在工程现场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 3 根, 以便按实际试试桩结果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批准。 (2)编制挤密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并经审批,对操作人员进 行技术交底。 (3)进行原材料性能检测。用石灰改良的原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用水泥改良的原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2%。 (4)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应采取浸水 预湿地基等措施,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增湿处理应于地基处理前4~6d,将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浸入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中。 二、测量放样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做到熟悉设计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施工图要求,绘制桩位平面布置图,并按行列顺序进行编号,利于施工时记录。 2.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出挤密桩区域的控制桩,然后使用钢卷尺根据 桩距传递放出桩位位置,用小竹签做好标记,并撒白灰标识,确保桩机准确就位。 三、桩机就位1.成孔应按设计要求、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情况,选用沉管法、冲击法和爆扩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70087

目录 目录 (1)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1) 1....................................................................................................................................... 编制范围 1 2....................................................................................................................................... 编制依据 1 3................................................................................................................. 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 1 3.1、工程概述 (1) 3.2、主要工程数量 (1) 3.3、地质概况 (1) 4....................................................................................................................................... 施工准备 1 5.................................................................................................................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2 5.1、试桩 (2) 5.2、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 (2) 6......................................................................................................... 灰土挤密桩施工控制要点 4 7................................................................................................................. 灰土挤密桩质量检验 4 8.............................................................................................................................. 施工安全措施 5 9.................................................................................................................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5

灰土挤密桩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度㎡。 8m ~14.6m 600mm ,回填采用3:7灰土。 二、编制依据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施工图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三、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查看施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下土质情况、土层分布、地下水位标高等的地质情况。 2、建设单位为设备进场整修进场道路,平整施工场地,提供施工所用的道路及满足 3 4 5 6 7 8C区一同 700根。 9、劳动力安排:施工现场配备管理人员10名,施工作业人员55名,分为两班施工作业。 10施工机械:

四、施工工艺 1、施工顺序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机械就位 分次成孔 2、机械选择 本工程灰土挤密桩采用了两种成孔施工工艺,一种为步履式柴油打桩机,该成孔机械主要用于8m深度挤密桩前三次成孔施工。第二种为长螺旋钻孔机,该成孔机械主要用于8m深度挤密桩第四次成孔和10m~14.6m深度挤密桩成孔以及步履式柴油打桩机成孔缩径后的二次成孔施工。

夯实机选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夯锤用铸钢制成夯锤重量不小于1.5T。 3、测量放线 (1)、在施工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将控制点投放至基坑周边控制桩位上,并做好基坑周边的控制桩位的保护工作。 (2)、根据已投放到基坑边的控制点,按照施工图纸测放出具体的轴线位置。施工时利用已投放的纵、横向轴线进行桩体定位放线。 (3 (4 4 (1 (2 (3 (4 (5 (6)桩管打入土层中至设计深度,然后缓慢拔出桩管即完成成孔。 5、长螺旋钻机成孔 (1)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移位。 (2)钻孔: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控制深度,停钻、提钻。 (3)检查成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