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技术应用

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技术应用

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17T13:51:50.6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方剑峰沈华赵岗李全康郭金鸿[导读] 临床上常依赖影像学技术进行判断,影像学可以清楚地看出病变的大小,但是最后确诊往往需要病理组织学。

方剑峰沈华赵岗李全康郭金鸿(大理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CT 定位引导技术在经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5 月至2015 年1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60 名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在CT 定位引导技术下进行穿刺,分析其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60 例患者中58 例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96.67%。有12 例患者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准确度高,安全性高,对于肺内疾病的诊断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CT 定位;肺穿刺活检;引导;鉴别【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5-02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肺部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对该类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临床上常依赖影像学技术进行判断,影像学可以清楚地看出病变的大小,但是最后确诊往往需要病理组织学。近年来,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进行应用,已经成为肺部良恶性肿瘤确诊的主要方法,能够为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细胞学、病原学及组织学依据,具有准确度高、成功率高的特点[2]。本文就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5 月至2015 年1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60 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 名,女性23名,年龄在45-7

2 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6.12±1.09 岁,所有患者均发现肺部有肿块,符合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进行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仪器为德国西蒙西公司生产的螺旋CT 机,穿刺针为COOK 公司生产的18-20G 肺旋转切割活检针。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缓解其心理压力,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根据病变部位及肿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体位。当肿物的直径超过5mm 时,选择5mm 层厚扫描,肿物直径小于5mm 时,选择2mm 层厚扫描。

根据CT 扫描及自制体表定位器选择穿刺点,然后测量穿刺点与病灶中心及边缘的距离,确定穿刺角度及方向。常规进行局部麻醉,按照确定的麻醉方向进针1-2cm,然后CT 扫描进行麻醉针角度、方向及位置的确认,确认无误后,嘱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屏气,将穿刺针快速送至肺部病灶,到达预测深度后进行CT 扫描,确定穿刺针尖在病灶内部,进行病灶组织的快速切割,然后迅速拔除穿刺针,最后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并按压2-3 分钟,再次进行CT 扫描,观察患者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将取出的标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固定,及时送检。

1.3 观察指标观察病理组织结果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病理组织诊断结果60 例患者中58 例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96.67%。32 例为肺癌(其中鳞癌9 例,腺癌15 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 例,大细胞未分化癌

3 例),结核15 例,慢性炎症8 例,淋巴瘤3 例,2 例未作出明确诊断,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腺癌。

2.2 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中60 例患者术后有5 例出现气胸,发生率为8.33%,肺组织压缩大于30% 的有2 例,占

3.33%,肺出血3 例,占5%,咳血2 例,占3.33%。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且无后遗症出现。

3 讨论目前临床上取得肺部病变组织的方法主要有开胸、胸腔镜、经皮穿刺、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或者脱落细胞学检查[3]。但每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缺点。CT 扫描速度快,并且受胸部运动的影响小,能够清晰的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方便医生做出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肺部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但肿块的性质及确诊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的提出更加提前了对肺部肿块早期诊断的价值[4]。在CT 引导下,可以正确的判断穿刺点到病灶的距离,及时调整进针的角度及深度,以便准确到达病变组织,可以大大提高对肺部肿块的诊断率。本研究中,60 例患者中58 例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96.67%,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但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研究中有12 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气胸、出血、咯血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穿刺针损伤肺组织,患者为控制好呼吸等。但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并且无后遗症出现,说明该技术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还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此可见,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创伤性小、准确度高、应用广泛,能够对肺周围肿块进行定性分析,是诊断鉴别肺部疾病的可靠手段。

综上所述,CT 定位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能够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肺部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依据,大大提高了其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的选择穿刺层面,严格按标准步骤进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多的肺部损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1] 李祚雯, 胡兴荣, 邱妮妮等. 螺旋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38-39,47.[2] 孙占国, 陈月芹.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2):128-130.[3] 李文碧, 潘峰, 李海东等. 多种肺穿刺活检术对老年疑似Ⅰ~Ⅲ A 期肺癌的诊断运用评价[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81-1282.[4] 杨肖华, 黄新宇, 汪国祥等.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8):658-66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