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市场理论 总结框架

微观经济学 市场理论 总结框架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图 均衡含义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共同作用 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决定 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均衡价格 变动 一般含义含义 弹性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 弹性概念的扩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易腐商品的售卖 价格放开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价: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

第三章效用论 知识结构图 效用论概述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概述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关于偏好的假定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价格消费曲线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 预算线的含义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收入消费曲线 含义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第四章生产论 知识结构图 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几种具体形式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内容;(2)成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等产量曲线(1)含义;(2)形状及特征长期生产函数含义,表达式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成因 含义,方程 等成本线 特征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生产者最优要素投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入组合均衡条件 等斜线、扩展线的含义 规模报酬(1)含义;(2)类型;(3)规律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体系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 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00~1920)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现了需过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产品价值实现不成问题。与此相适应市场营销学开始创立。早在190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和伊利诺大学的经济系开设了市场学课程。以后相继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匹茨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开设此课。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市场营销研究的先驱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肖(Arch.W.Shaw),巴特勒(Ralph Star.Bulter),约翰·B·斯威尼(John B.Swirniy)及赫杰特齐( J.E.Hagerty)。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齐走访了大企业主,了解他们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于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销售学教科书,它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里程碑。 阿切·W·肖于1915年出版了《关于分销的若干问题》一书,率先把商业活动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从整体上考察分销的职能。但当时他尚未能使用“市场营销”一词,而是把分销与市场营销视为一回事。 韦尔达、巴特勒和威尼斯在美国最早使用“市场营销”术语。韦尔达提出:“经济学家通常把经济活动划分为3大类:生产、分配、消费……生产被认为是效用的创造”。“市场营销应当定义为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是创造形态效用,营销则是创造时间、场所和占有效用”,并认为“市场营销开始于制造过程结束之时”。 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理论同企业经营哲学相适应,即同生产观念相适应。其依据是传统的经济学,是以供给为中心的。 2.功能研究阶段(1921~1945) 这一阶段以营销功能研究为其特点。此阶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克拉克(F.E.Clerk),韦尔达(L.D.H.Weld),亚历山大(Alexander),瑟菲斯(Sarfare),埃尔德(Ilder)及奥尔德逊(Alderson)。1932年,克拉克和韦尔达出版了《美国农产品营销》一书,对美国农产品营销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市场营销目的是“使产品从种植者那儿顺利地转到使用者手中。这一过程包括3个重要又相互有关的内容:集中(购买剩余农产品)、平衡(调节供需)、分散( 把农产品化整为零)”。这一过程包括7种市场营销功能:集中、储藏、财务、承担风险、标准化、推销和运输。1942年,

市场营销学原理第(1)次作业

作业名称市场营销学原理第(1)次 作业 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20-4-27至2020-5-27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我们把它称之为() A、营销信息系统 B、市场调研 C、市场预测 D、决策支持系统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自古至今许多经营者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这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属() ?A、推销观念

?B、产品观念 ?C、生产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确定目标市场,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东西属于()?A、推销观念 ?B、产品观念 ?C、营销观念 ?D、生产观念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环境保护意义与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所形成的市场观念称为 ?A、大市场营销 ?B、直接市场营销 ?C、关系市场营销

?D、绿色市场营销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是交换活动的基础,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 ?A、销售 ?B、交易 ?C、购买 ?D、营销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形服务不属于产品 ?B、产品的价格是产品价值的反映形式 ?C、市场营销组合通常是不可控变量 ?D、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因素经确定后一般不变

微观经济学 市场理论总结 不同市场对比分析

不同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对比 P=D=MR=AR 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既是它的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它的边际收益曲线。在这条AR=D 厂商的需求曲线即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较为平坦,接弯折的需求曲线AR=D 各个厂商在给定其竞争对手的行为后将做它所能做得最好的。 AR=D 厂商的需求曲线即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较为陡峭)的曲线,与平均收益短期供给曲线 P=SMC ,且P ≥minAVC 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不变、成本递增和成本递减 斯塔克伯格模型 基本假设:同时确定产量变为依次确定产量 先行者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需求变动导致价格变化,但产量不变 2.MR=MC P>MC MR

MR=LMC=SMC=LAC=SAC 其中:MR=AR=P MR=SMC=LMC P>MC MR

微观经济学基本架构

微观经济学基本架构 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一一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E s(注意:转嫁与E d,E s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P与TR无关 E d<1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E xy=0 E M>1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 第二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 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Q 0 f (Q )dQ -p 0Q 0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市场营销学原理

扬州市职业大学 毕业作业 作业题目:Principle of Marketing (英译汉) 系别:外国语学院1 专业:商务英语1 班级:10商务英语(1) 姓名:翁云霜1 学号:101101129 指导教师:沐卫萍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提纲 一、前言 二、市场营销的定义 1.市场营销包含的内容 2.市场营销产生的条件 3.市场营销是一种交换活动 4.市场营销的变化因素 三、为什么学习市场营销 1.营销行为促进活动的产生 2.市场营销创造利润 3.市场营销提高生活质量 四、市场营销概念 1.营销理念的主要目的 2.市场营销是一种管理观念 3.市场营销的理念是获利 五、结语

市场营销学原理 摘要:市场营销是对商品、服务和理念进行开发、设计、促进、价格定位,从而在一定动态环境中推动圆满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市场营销在不断演变并且逐步在现代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促进交易和合作关系都至关重要。而且,市场营销包含了比大多数人能意识到的更多的活动。除了一般的广告宣传和销售,它还必须开发和管理产品以此来满足某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这一概念在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本文就通过对市场营销的概念、实现条件及其发展的论述引出与之有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并呼吁企业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原理。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概念,交换,市场定位,顾客需求,理念 Abstract:Marketing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distributing,promoting,and pricing goods, service and ideas to facilitate satisfying relationships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Marketing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tak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modern trade.It is very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What is more,marketing contains many more activities than most people can realize.It must develop and manage a product to satisfy certain needs besides advertising or sell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daily life.Through the accounts of the marketing concept,its realizing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deals with some theoretical knowledge related to marketing.Meanwhile,enterprises are requir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marketing. Key words:marketing;marketing concept;exchange;market orientation;principle of marketing,exchange,marketing positioning,customer’s demand;concept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教学框架 2009.9 一、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目标 1.学说。指人们为解释自然社会复杂现象而形成的体系化理论。经济学则是解释经济社会复杂现象而形成的体系化理论。 ①解释,是对体系化理论的定位。我们一般描述人们对复杂现象了解、认识,按其认识深度分别采用说明、解释、揭示三个概念。解释居中,高于说明,低于揭示。意味其体系化理论仍然可能是不完备的,存在发展空间。经济学远没有达到揭示经济社会复杂现象的水平。 ②解释,通过体系化理论实现人们对现象认识的描述。解释与体系化理论等价。体系化理论不是现象本身,不能创造现象。但在体系化理论指导下可形成技术、规则、政策等行为, ③体系化,意味构成其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范畴、概念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并联系在一起组成完备的系统。 2.经济学研究目标。是对解释的目的即体系化理论界定。目标不同,构成解释的理论不同。目前经济学研究目标的描述; ①解释资源如何配置。表述为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②解释行为主体的行为和结果。主体包括个体、企业、国家。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③解释市场的运行机理。行为主体在市场的行为和结果。 经济学是从行为主体的市场选择、决策行为方面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其提出行为主体市场选择行为依据的目标和条件。

二、经济学体系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高级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西方经济学主题思想演进评述”提要这里不是对经济学说的发展作系统地介绍,而是通过简要的勾勒出一个经济学主题思想演进的框架,提供一些背景分析材料,同时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明确研究主题,并追索一下他的发展轨迹。这是我们深刻认识与把握理论并有所创新的基础。 所谓经济学主题思想,反映人们对经济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不同时代、不同的经济活动水平,形成不同的主题背景。但有一些思想内容是超越时代的、跨时期的。按照拉卡托斯科学方法论的观点,这些主题构成了经济理论的内核。从历史角度考察,很多经济学主题向古典回归,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1.人类经济实践与经济思想是经济学理论形成的基础。 2.近代科学方法为形成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环境。 3.政策导向的早期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理论。 4.经济学说的诞生:亚当. 斯密《国富论》。 5.李嘉图的经济学方法与古典经济学派。 6.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三、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通过建立行为主体市场(交易)选择行为的目标和依据条件的理论体系,解释经济活动现象。该理论包括; 1.界定行为主体概念、市场概念、各行为概念、各行为目标的概念、实现选择目标的条件概念等理论;按概念内涵可定义相关要素(因素)、设定相关变量。

市场营销学原理

《市场营销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市场营销学原理是一门市场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现代管理课程。市场营销学原理的性质可以认为是一些重要基础学科的延伸。它广泛吸取了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和基础数学的知识。经济学提供了在使用稀缺资源中寻找最佳结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行为科学提供了解释消费者和组织购买行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管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认市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数学则是表达各种重要变量之间关系的精确语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员深刻理解现代企业如何进入市场,学会分析市场的方法,掌握选择目标市场和策划进入的战略与战术。 教学任务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员将市场营销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企业领域;在实际能力方面,通过较多实例解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采用教材《市场营销学原理》,梅清豪、林新法、陈洁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版,远程辅导课时15课时。 [教学内容] 一.21世纪营销的任务 1.营销的基本观念与内容 2.企业营销导向的演变 3.迎接新经济时代的营销任务 4.新产品的采用过程 二.扫描市场环境 1.企业的宏观环境 2.企业的微观环境 3.竞争环境的分析 4.消费者购买行为 5.商务购买行为 三.寻找市场机会和定位 1.辨认细分市场 2.目标市场选定 3.市场差异化的工具 4.制定定位策略 四.顾客满意和关系营销 1.实现顾客满意 2.关系营销的内容与实施 五.管理产品与服务 1.产品计划中的决策因素

2.服务与服务营销 3.管理产品生命周期 六.定价目标与方法 1.商品价格的客观依据 2.确定定价目标 3.设计定价方法 4.研究定价策略技巧 5.价格折扣和补贴 七.导入整合营销传播 1.设计整合传播 2.开发整合传播 3.策划广告传播 4.策划营业推广 5.策划公共关系 6.设计因特网营销 八.营销活动的管理 1.建设营销组织 2.计划营销活动 3.控制营销活动 九.走向世界和国际营销 1.国际市场特点和发展 2.国际营销环境分析 3.国际化进程 4.国际营销组合决策 5.国际营销方式 《组织间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组织购买是各种正规组织为了确定购买产品和劳务的需要,在可供选择的品牌与供应者之间进行识别、评价和挑选的决策过程。组织购买品是指由工商企业、政府、机构等组织为用于生产、再销售、资本设备的维修、研究与发展及为公共提供服务等目的而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组织购买品与最终消费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区别:购买对象不同;购买目的不同;组织购买品与最终消费品相比,往往还具有技术复杂、价格高昂、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制造等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员深刻理解:什么是企业市场,它与消费者市场有什么区别?组织购买者面临的是什么购买形势?谁参与企业购买过程?在组织采购中的主要影响是什么?企业购买者是如何作出他们的采购决策?机构和政府市场与企业市场的相似点在哪里? 二.课程内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基本概念:稀缺、经济学、效率、机会成本、理性人、边际变动、激励、市场经济 2.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权衡取舍、成本、边际量、激励 3.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贸易、市场、政府 4.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货币—物价、通货膨胀—失业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循环流量图(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考察(内部、外部、边界);表达(效率、选择、机会成本)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概念:市场、需求量、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2.基本概念:低档品、正常品、替代品、互补物品 3.基本概念:供给量、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4.基本概念:均衡、过剩、短缺、供求定理均衡分析的步骤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基本概念:弹性、需求价格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3.计算:中点形式(弧弹性),微分形式(点弹性) 4.收益与弹性关系 5.其它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 6.弹性的应用:(1)谷贱伤农(2)OPEC 合谋的失败(3)禁毒的社会效应分析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价格限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分析步骤:(1)限制价格高于均衡时,……, (2)限制价格低于均衡时,…… 2.税收影响 (1)抑制了市场活动,销售量…… ( 2)买者与卖者分担税收负担 ( 3)对卖者或是买者征税,均衡效果一样 3. 弹性与税收归宿 ( 1 )基本概念:税收归宿 ( 2)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的时候,买者承担更多的税收。 ( 3)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的时候,卖者承担更多的税收。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基本概念: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2.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3.基本概念: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成本——销售意愿——生产者剩余 4.价格变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 5.基本概念:效率、平等 6.市场均衡(完全竞争)的福利结果 ( 1 )自由市场把物品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由卖者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 2)自由市场将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 结论:市场上的供求平衡可以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社会计划者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的生产量并不能增加经济福利。 第八章:赋税的代价 1.基本概念:无谓损失 2.税收对参与者的影响,画图分析 3.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弹性越大意味着无谓损失越大。

市场营销学原理完整版wps 4

市场营销学原理 第1章营销学的核心内容 1.营销:1)就是要管理市场,促成满足人们欲望和需要的交换。2)交换过程:卖者必须寻找买者,确认其欲望,为其适当的产品和服务,确定价格、促销、存储和运输。3).营销的核心内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沟通、分销、定价以及服务等等。 2.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以及同其他个人和群体交换产品和价值而满足需求和欲求的一种社会的和管理的过程。实质是需求管理,任务是在实现预期目标。 3.需要:人类的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欲望:是指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时的愿望。(人类需要受到文化和个人性格影响所采取的形式,当人们趋向某些特定的目标以获得满足时,需要变成了欲望。)需求:是指对于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具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化成求。 4.营销者:是指寻找一个或更多的能与他交换价值的预期顾客的人,预期顾客是指营销者所确定的有潜在愿望和能力进行交换价值的人。 5.营销创造需要还是满足需要?(1)营销者并不创造需要,需要是发生于营销活动之前的,营销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和刺激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2)例如,1.人们认为坐头等舱能够体现出他的社会地位,营销者会以这个为理由建议顾客乘坐头等舱。2.营销者可能向消费者推广这种观念,ipad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时尚的数字个性生活的需要,奔驰汽车能满足人们对社会地位的需要,然而,营销者并没有创造人们对个性生活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营销管理实质是需求管理。 6.商品:任何能满足人类需要或欲望而进行交换的东西 7.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来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是无形产品。 8.市场: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得到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顾客所构成(市场=顾客=人员+购买力+购买愿望)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某种商品现实和潜在顾客的总和,是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9.行业:是指按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劳物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作用而形成的工业类别,是生产满足同一类别顾客需求的产业(是指一组提供同类相互密切的代替商品的公司)10.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是根据消费者在人文、心理及行为上的差异来划分顾客群体。公司可判断出能为他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 基本概念:稀缺、经济学、效率、机会成本、理性人、边际变动、激励、市场经济 2.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权衡取舍、成本、边际量、激励 3.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贸易、市场、政府 4.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货币—物价、通货膨胀—失业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循环流量图(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2.生产可能性曲线: 含义;考察(内部、外部、边界);表达(效率、选择、机会成本)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 概念:市场、需求量、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2. 基本概念:低档品、正常品、替代品、互补物品 3. 基本概念:供给量、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4. 基本概念:均衡、过剩、短缺、供求定理均衡分析的步骤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 基本概念:弹性、需求价格弹性 2.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3. 计算:中点形式(弧弹性),微分形式(点弹性) 4. 收益与弹性关系 5. 其它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 6. 弹性的应用:(1)谷贱伤农(2)OPEC合谋的失败(3)禁毒的社会效应分析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 价格限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分析步骤:(1)限制价格高于均衡时,……, (2)限制价格低于均衡时,…… 2.税收影响 (1)抑制了市场活动,销售量…… (2)买者与卖者分担税收负担 (3)对卖者或是买者征税,均衡效果一样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复习资料终极

1.论述你对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理解? 答: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及其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它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阶值观的影响。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绝对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第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 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2.综述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用图形表示为: 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具体解释如下: 1.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市场调研报告

微观经济学市场调研报告 导语:作为大学生,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快递服务带给我们的快捷和方便,同时也会因为不同的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微观经济学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微观经济学市场调研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和快递在我国普及开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大学周边的快递市场需求量大,快递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传统的EMS 邮政和新崛起的民营快递企业几乎瓜分了校园周边的所有快递业务。身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我们,作为大学生,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快递服务带给我们的快捷和方便,同时也会因为不同的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本调研正是从紫金港校区的快递服务出发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出多家民营快递公司的优劣,以及学生们对快递公司的选择,从而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思考未来如何建立更良好的高校快递网络,让大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快递服务,也让学校周边的民营快递公司有更好的工作网络。 1 我国内快递行业快速发展 自 1979年出现第一家快递企业起,中国快递业已成为市场中关注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报告网物流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购物狂欢节等网络促销的拉动,

即使在经济低迷的20xx年,快递业增速依然高达51、2%。同时,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目前我国注册快递企业逾6000家,从业人员达 60 多万。快递行业中,国有企业加速改革,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国际快递加强中国市场战略部署。 2、国际快递行业发展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快递公司接踵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际快递公司就迅速瓜分了中国快递市场80%的份额。近几年,在欧美市场,几大快递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这是他们将更过的资金投入到正在火热发展的中国快递市场。XX年敦豪与UPS在华营业额猛增60%,是亚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FEDEX和UPS,德国的DHL,荷兰的TNT以逐渐成为划分中国快递市场的四大外资快递巨头。他们纷纷以与本土快递公司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快递市场站稳脚跟。对于FEDEX来说,他们选择了与大田物流合作,而DHL与中外运成立了中外运敦豪。虽然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快递市场已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国际快递公司还在不断的抢占内陆市场。国际快递公司跻身中国市场,其主要在于自己控制的全球网络和先进的全球通讯技术及管理经验。而中国国内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际快递公司来说比EMS和民营快递公司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和包裹承运商,UPS以在中国投入品牌服务城市达40个之多,

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摘要: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简要论述,阐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方法等,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最后简要指出当前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理论发展。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框架;缺陷与发展

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1.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又称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条件下,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也将古典经济框架下的一些问题:分工与专业化及组织结构重新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加以分析和讨论,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等,当然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现实解释的需要也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选择等),是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进行重要的补充的一门社会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机制亦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各自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单个市

场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一步说明在所有单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所实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为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所制定和执行的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及其根本解决方法 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二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 三是基本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有:第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其目标也要考虑其效率,因为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市场、风俗习惯等。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研究方法 3.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资源的稀缺。资源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消费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

市场营销学原理作业

作业名称:市场营销学原理第2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10.2 内容: 目前的目标市场细分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调查 B、分析 C、细分 D、定位 学员答案:ABC 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10.2 内容: 市场细分的原则有() A、可衡量 B、可进入性 C、有效性 D、稳定性 学员答案:ABCD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内容: 市场细分惯用的和最主要的标准是() A、地理因素 B、人口因素 C、心理因素 D、行为因素 学员答案:B 题号: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4.08 内容: 就目标市场战略的选择而言,产品同质性高时,适合采用无差异策略;同质性低时比较适合采取差异化策略或集中性策略。 1、错 2、对

题号: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4.08 内容: 所有产品都可以进行某些程度的差异化,所有的差异化都是有价值的.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内容: 防御性战略通常是()采取的战略 A、企业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进入者 D、市场追随者 学员答案:A 题号: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4.08 内容: 补缺者通常都会避免与大公司进行竞争,选择大公司不大感兴趣的小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又可称为市场利基者。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内容: 生命周期往往快速成长又快速衰退的产品生命周期类型是() A、循环—再循环产品生命周期 B、式样型产品生命周期 C、流行型产品生命周期 D、扇型产品生命周期 学员答案:C 题号: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10.2 内容: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投入期

微观经济学框架

微观经济学脉络图 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d ,Es (注意:转嫁与Ed ,Es 的关系) Ed与总收益 应用题E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d=1 P与TR无关 E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奢侈品:EM>1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M>0 0< E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d = Qs 蛛网理论 第二章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MU1 /P1= MU2/P2 =……= MUn/Pn =λ 由MU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递减规律) 预算线:P1X1+P2X2=I 效消费者均衡 用序数效用分析均衡条件:MU1 /P1= MU2/P2 论(无差异曲线分析)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南大远程教育 市场营销学原理第2次作业

目前的目标市场细分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调查 B、分析 C、细分 D、定位 学员答案:ABC 题号:2 市场细分的原则有() A、可衡量 B、可进入性 C、有效性 D、稳定性 学员答案:ABCD 题号:3 市场细分惯用的和最主要的标准是() A、地理因素 B、人口因素 C、心理因素 D、行为因素 学员答案:B 题号:4 就目标市场战略的选择而言,产品同质性高时,适合采用无差异策略;同质性低时比较适合采取差异化策略或集中性策略。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题号:5 所有产品都可以进行某些程度的差异化,所有的差异化都是有价值的.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题号:6 防御性战略通常是()采取的战略 A、企业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进入者 D、市场追随者 学员答案:A 题号:7 补缺者通常都会避免与大公司进行竞争,选择大公司不大感兴趣的小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又可称为市场利基者。 1、错

学员答案:2 题号:8 生命周期往往快速成长又快速衰退的产品生命周期类型是() A、循环—再循环产品生命周期 B、式样型产品生命周期 C、流行型产品生命周期 D、扇型产品生命周期 学员答案:C 题号:9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学员答案:ABCD 题号:10 当潜在市场的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该产品时,使用的一种高价格、高促销的策略是()。 A、快速渗透策略 B、缓慢渗透策略 C、快速撇取策略 D、缓慢撇取策略 学员答案:C 题号:11 在产品投入期的营销策略根据价格和促销力度可以分为哪几种() A、快速撇取策略 B、缓慢撇取策略 C、快速渗透策略 D、缓慢渗透策略 学员答案:ABCD 题号:12 当产品进入成长期,大量的新顾客开始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题号:13 整体产品的概念可以分为() A、核心产品 B、有形产品 C、附加产品 D、潜在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