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徐子营

摘要: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因为鲁迅所提供的精神资源,是那样的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诠释,发掘与理解,实际上鲁迅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既因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获得了他的拥戴者的推崇;也因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对于我们这些远离鲁迅时代的人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客观而深入的认识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转折时期逆反批判时代特征

正文: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因为鲁迅所提供的精神资源是那样的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诠释、发掘与理解,实际上鲁迅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既因为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获得了他的拥戴者的推崇;也因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近百年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人之一。和同时代的一些先驱相比,也很明显。比如胡适,也是从反传统入手,主张建设新文化,但态度比较中和;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批判“非人”文学,也一度表现为坚决,但很快就由于传统结上了“气”;梁实秋更是直接批评“五四”新文学的激进、浪漫,失去基本规矩。相比之下,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确是最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去世几十年了,但他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有些至今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据说,英国人宁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重要性,英国人乃至很多的西方人已经把莎士比亚这样的经典当作民族精神的依持,当作生生不息的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鲁迅先生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着类似于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而且鲁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思考,其影响价值是更为现实的。现在网上和报刊上不时能看到颠覆鲁迅的议论,有的学者也对鲁迅持否定性的批评态度。因此对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的认识上我们每个人

应当做到客观而且深入。对于我们这些远离鲁迅时代的人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客观而深入的认识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一、鲁迅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或者可以隔断传统,而是有选择性的继承传统。

众所周知鲁迅本人国学修养很深厚,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四书五经都学完了。还有余力,于是又学了《尔雅》、《周礼》、《仪礼》。到了日本以后,鲁迅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他跟着章先生学习,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所以我们可以说,鲁迅是正宗的国学出身。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鲁迅先生对传统所采用的是分析的态度,他的褒贬鲜明,常有独到的眼光,绝非不负责任的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绝对,乃至全盘否定。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需在这里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房顶,他们就回来调和,愿意来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例如“五四”前后,许多搞传统文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孔。尊孔鲁迅是不同意的。我认为鲁迅当时对孔子的批判没有错。在鲁迅看来,孔子的策划和设想主要是为了治人者、权势者。鲁迅说的这话我觉得是对的。现在我们当然要发扬孔子思想中好的东西,例如他的教育思想之类。他的许多东西可以做现代性的转化,作为一种营养。这样的工作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在“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是很必要的,如果你不打倒这个,新的文化就起不来,新的文学也起不来。这就是一种策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考,只有更激烈的批判传统,甚至全盘否定传统,中国人才会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才会有选择的接受、继承传统。再如,鲁迅先生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十景病”、“大团圆”,认为其功用就是粉饰太平,制造瞒和骗的大泽。“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因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的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这批判是够激烈的了。但鲁迅对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概否定,而是主张将传统的“瞒”和“骗”的艺术剔除掉,给人们以全新的,真实的,真正的现实和艺术,而不是一味的粉饰太平。

在鲁迅研究的小说史的专著中,他都发现和肯定了古代文学中许多的值的继承和借鉴的成分。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鲁迅先生就非常赞许,认为其“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所肯定的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手法。要看到鲁迅既是对传统激烈的批判者,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解释者,他对传

统文化的解释中是在发现与肯定有利于新文学、新文化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价值重估”,即从文化转型的角度,对传统文化重新评析、判断和批判继承。同时,又在积极的为传统文化寻找出路,对其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1907年,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民族文化应与世界潮流会合,应更新”“外之既不后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斯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就是说择取传统文化中好的优秀的成分,融合外来新思想和良规,创立新文化。实际上,鲁迅一生做的就是这两项工作:一是批判、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以事实为例:鲁迅为此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整理了22部古籍,收集过大量的碑帖、拓片。

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仅仅是破坏、全盘否定的,而是另有他意的,是有选择的继承的。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带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转折时期的时代特征的

“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对以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认识是一个转折。明清以来,中国“闭关锁国”,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响,中国开开禁禁,形成了与西方与外国的复杂关系。一时“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一时又“耻于西学,有谈者皆诋为汉奸。”一时“渐知西学,而肯于讲求。”一时又“咸知变法,风气大开。”而“五四”所提倡的则是“破坏”、“否定”和“重估一切”。这样的时代精神在鲁迅的思想性格中有最显著的体现,而且他几乎是“五四”以来一直坚持这种批判精神的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呈现为一种决不妥协、一往无前的气势;为着冲破黑暗的传统、颠覆腐败的传统而采取攻击,绝不取宽容、兼顾、中庸守正的守势及立场;相反却以大无畏的气概拒绝“过生不如死“的古训,宁愿持“矫枉不忌过正”的斗争取向。1908年,鲁迅写了篇文章叫《破恶声论》。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有两种“恶声”,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世界人”,用现在的话说,都全球化了,还谈什么文化、民族或者其他的东西?另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国民”,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鲁迅说这两者都是“恶声”,因为这些说法中没有人的自觉、没有人自身的独特性,无非是鹦鹉学舌而已。在“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文化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得很“绝”。他甚至曾用义无反顾的语气表示:“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所有这些“偏激”、“激进”甚至“全盘否定”的批评是与“五四”时期的时代特征——“破坏”、“否定”“重估一切”分不开的,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

三、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鲁迅常采用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思维。

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硬塞给他的东西,哪怕是好东西他也不珍惜;他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他却想方设法地得到。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人的这种心理,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异于平常的批判方法——逆反批判。逆反批判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惊愕,虽然不习惯却又觉清醒、思路别开生面。这就好像佛门中讲究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和“顿悟”,虽严厉,让人惊愕,却可让人顿时清醒,幡然醒悟。

一些我们引以为荣的事,在鲁迅眼里,却可能有新发现,有入骨的质疑。如:雍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一般人认为是伟大的文化建设积累,盛世修史,有大的气魄。这是通常的评价。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也有其道理。但鲁迅先生不以为然,却把此事视为一种“文化管制”,是“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棘手的一种”。鲁迅要揭示的是“历史的阐释权”在造就有利于统治者的文化传统方面所起的作用。鲁迅认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明人刻古书而古书亡,清人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因为鲁迅对传统首先采用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是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如果不领会鲁迅的这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可能认为鲁迅太片面和绝对。鲁迅最为一些人所“诟病”的,是他甚至主张不要读中国书。在《青年必读书》中,鲁迅这么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外国书。”光就这言论来看,不无道理,的确有很绝对。问题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写这段话的背景。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而提出要“少看中国书”的,其中包含了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传统文化当然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宜一概言之,但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这就促使人们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从实际上看,鲁迅这种强烈的批判是针对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东西、是专制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包含“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以及种种使国民精神愚昧、麻木、迷信的那些糟粕。要提出这些千年来缠绕于身的“鳞甲”,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恋恋不舍,温文尔雅,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世人,最好就是大

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立场,去告别旧时代。

可见,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常采用逆反批判是有其作用的,是迫不得已的,同时也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他的目标就是“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使人们从对封建文化的迷恋中惊醒;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四、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是出于改造国民的目的

从“五四”时代起,鲁迅开创了所谓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他批评过复古派,批评过章士钊、《学衡派》,批评过现代评论派、古史辨派,批评过梁实秋、胡适,批评过中医、京剧和梅兰芳,批评过那个时代的“自由人”、“第三种人”、“民族主义文学”,

鲁迅批评梅兰芳,我们能够说京剧都不好吗?鲁迅奉劝青年最好不读中国书,现在国学大兴,鲁迅的这些话有问题吧?我在这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一个个地去辨别。但有必要强调鲁迅的骂人并非出于私怨,实在是出于“公仇”。从不离开具体的情境讨论问题,这是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因此,他所谈论的具体的人与事往往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比如,以他对梅兰芳的批评为例,他批评的是梅兰芳现象,而不是梅兰芳本人,尤其是那种“女人看见男人扮,男人看见扮女人”的陋习。要是我们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对整个京剧艺术的否定上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现在有些人似乎很“爱国”,说鲁迅批判国民性把中国人说得太丑了,甚至担心会伤害民族的自尊与自信。他们可能并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这种批判。鲁迅毕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这也是他所理解的实现文化转型的切要的工作。他写小说、杂文,时时不忘揭露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说得最多的有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鲁迅声称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这对于凡事都比较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的确不合,也有悖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传统文化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我们读《阿Q正传》,看小说中那些“丑陋的中国人”的处世行为与心理表现,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这真是给我们的同胞揭了短,露了丑。但仔细一想,这又是何等真实的刻画,是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一些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也都麻木了,但是通过鲁迅的创作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我们周遭许多

落后的行为习惯,乃至心理模式、民风民性。比如“以祖业骄人”,总是向后看,摆“先前阔”;比如“比丑”心理,癞疮疤也可以作为骄傲的资本;比如自欺欺人的健忘症,不能正视失败和衰落的精神胜利法;比如那想睡上秀才娘子宁式床的狭隘的“革命”理想等等,是鲁迅笔下阿Q等角色的表现,又何尝不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精神弊病?

鲁迅是深刻的,但并非居高临下。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着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把中国人这个老病根给看出来了,这是非常伟大的地方。我们今天读鲁迅的小说、杂文,还是能看到许多国民性弊病的揭示,感到这些病现在有些依然严重,这就是鲁迅的深刻,鲁迅的厉害。我们看鲁迅的作品,有时候会觉得他写的那些沉重悲哀的东西,老是缠绕着你,甚至让人不得安宁。如果有了这种感觉,那就是读懂了一点鲁迅,慢慢接近了鲁迅。鲁迅不是给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预备的,读鲁迅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较多的人生历练。

总之,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哲人与战士。今天我们仍常读鲁迅,就是读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读鲁迅对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从而更好的理解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是对美好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无声的中国》作者:鲁迅

2《论睁了眼看》作者:鲁迅

3《文化偏至论》作者:鲁迅

4《中国小说的历史性变迁》作者:鲁迅5《突然想到》作者:鲁迅

6《破恶声论》作者:鲁迅

7《青年必读书》作者:鲁迅

8《买小学大全记》作者:鲁迅

9《阿Q正传》作者:鲁迅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 化十分丰富。诸子百家和历代众多名家的著作是传统文化,各地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人 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融铸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 化的要素,形成了保罗天地、蕴含人生的科学体系,并且历久不衰,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 力发展着、绵延着和创造着,因此我觉得弘扬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 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 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 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今天显得尤为 重要。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积极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诸子百家的 一些言论,在如今的做人、为政、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儒家思想在现今的经济学上也 有所应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还有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 化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味的盲从,我们也必须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不 断的总结反思,吸取优点,摒弃错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受到封建 思想的影响而遗留下的种种恶习,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消极的思想,我们不能继承。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护古建筑,而不是以牺牲古迹来换取城市面貌的现代化,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孔子学会,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 作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我 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下去,并且不断的创新、发展。 作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的精彩内容如下: 把根留住 中国在逐渐强大,打开大门引进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中国已经跟随着世界的潮流,走 在了风头浪尖。的确,我们跟上了别人的步伐,而我们民族的根呢?似乎又失去了…… 中国古代有无数的传世名作。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唐诗宋词,流芳千古;四大名著,熠熠 生辉……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可如今呢?“美女作家”“少年作家”层出 不穷,一篇篇穿着华丽外衣的文字活跃在文坛。而一些作家,辛辛苦苦创作了半生也还是

传统文化作文之传统文化的丢失作文

传统文化的丢失作文 【篇一:传统文化的消失英语作文】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rapidly developing of the society ,culture have changed greatly.in the city, no one can escape from the fast pace.and as a resul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believed becoming lost. however ,wh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becoming lost?first, we eat the popularized fast food and enjoy the popularized fast food culture. since we get used to such fast things that many traditional things have been ignored.second, we have brought up many other cultures,those culture are more popular than our owe culture for the young people ,they interest in the other cultures because those cultures are new things and the youngs are curious about new things .and young people stand for the future culture. so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ll gradually be lost. to some traditional cultures that are on decline, we have taken active measures to conserve them. experts have come up with proper advice on protecting such cultures. many volunteers have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studying them. first and foremost,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discer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we are sure that our efforts will lead to a brilliant future. if a culture wants to gain an eternal life, it should change itself to cater to the people in its age. so does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s adhering to modern means appear rigorous. for example, we make cds for classic music so that it can not only meet modern needs but also spread further and more successfully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hanges, but the essence will never change and will be well accepted. 【篇二: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 文】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作文教学 2012-09-22 22:04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 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 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 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周海婴: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 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

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5月30日

摘要:经过近段时间就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关心,但认知的程度非常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很多的人连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价值出现差距、教育体制欠缺、青年学生缺乏有效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等。这种情况警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青年个人而言,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新事物,喜欢过洋节日,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慢慢淡化,但是作为炎黄子,传承是他们的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字: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对当代青年也产生了影响,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出现了很大变化,部分青年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黄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思考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年,乃至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

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 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 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 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首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 种良好方式。然而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情 人节等一系列节日的广泛传播,传统节日却渐渐 被淡化了。鲜少有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在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在中秋节赏月,庆团圆;在腊 月初八熬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祈平安。在西方节 日被人们热火朝天的庆祝之时,谁还会想起这些 内涵丰富,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呢?恐怕,早已将它们抛之脑后了吧? 其次是传统的歌舞。凤阳花鼓,云南花灯, 东北秧歌等早已被人们认为是俗不可耐,在公园 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时,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加以 嘲讽,而西方传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却被年轻

人大加追捧,成为他们的心头大爱。而在一些摇滚,Rap等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中国的一些民间音乐以及国粹京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抛弃了传统歌舞,转而奔向了流行音乐与舞蹈的怀抱。 不仅如此,曾经在民间大放异彩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传统的绘画书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遗弃。这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不禁令人堪忧。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而还是为了各种外来的文化,节日,兴奋不已。在我看来,在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传统文化就会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为了不使我们中国人遗憾,后悔,我们每个人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努力使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彩,恢复生机与活力,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民俗文化与作家作品关系_浅论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_张昕

K e X u e F a Z h a n g 科学发展☆作者简介:张昕(1980-),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从事汉语言研究,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民俗文化与作家作品关系 ———浅论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张 昕 (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象征系统,是在广大劳 动人民中流传,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的感情创作。鲁迅认为民间文学是生产者的艺术。 无论是古代的文人学者,还是现当代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无不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有人说:无论就时间、美、创作天才说,人民总是第一个诗人、哲学家,他们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源泉。由此可见,作家所受的民间文化的熏陶对其审美惯性和民俗性格均起到了重要影响。鲁迅就 是受民俗文化影响极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汉魏以来的志怪小说中的鬼神迷信、 原始信仰、神话传说等描写所进行的分析和阐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民俗学方面的识历和见地。 民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他的创作上。鲁迅自己就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 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① 每一个作家都会把自己独有的生活面带进作品中去,特别是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而当这种影响伴随着时代的风云和作家一同成熟起来,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毕生的作品。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内容方面,也体现在艺术形式方面。作家自觉不自觉地使他的作品带有了家乡风情和民俗色彩,并打上了自己思想情感和性格的印记。 一、民俗心理的制约:在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作家很难摆脱和背离在思想情感深处的民俗心理的制约 翻开一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杰出的人物,无不受到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与此同时,他们又以自己的人格精神汇进传统文化中。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其独特的题材选择和情思表述,他以其“偏苦于不能全忘记”的记忆深处的故乡的乡镇生活为主要创作素材,以故乡中的下层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建构起他笔下独特的鲁镇世界。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乡土情结则是一种包容了人类祖先往昔岁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原始意象。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除了《社戏》和《故乡》中抒写了故乡童年的美好记忆外,大多数作品都刻意展示了一个古 老丑陋、 缺少温暖的乡土社会,而鲁迅以解剖刀般的笔细细写出,就是揭示出病苦引出疗救的注意。基于鲁迅心灵深处那种受奚落的情绪记忆:大家庭的变故,少年的屈辱和奚落,事态的炎凉,对故乡的憎恶成为他心灵中最浓烈的情绪记忆,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他常以冷漠的笔调,愤懑的情感描写乡镇社会下层人们受奚落、侮辱的场景,揭示批判缺少诚和爱的国民性。 二、民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俗传统观念在作家作品形象塑造中具有重要渗透作用 在鲁迅小说中所渗透的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是令人 无法忽视的。 他采取了理性的分析态度对民族传统进行反省:既猛烈批判其中的封建糟粕,也注意吸取和弘扬民主性的精华。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对旧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控诉,一方面表现了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弘扬。《明天》中,单四嫂子对宝儿的爱就通过一系列的民俗描写表现得憾人心灵。为给儿子治病,她求神签,许心愿,讨单方,请何小 仙,耗尽心血。儿子死后, 她痛不欲生,烧纸钱,烧《大悲咒》 ,入殓时给他穿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小玩意都一一放在枕头旁边,以至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想不出一点缺陷。这是中国古代女子在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表现。这一细节,对于表现中国式的人伦之情也是相当具有典型意义的。 在小说《故乡》中,当老年闰土叫“我”为“老爷”时,不禁使“我”感到此时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而在气闷、痛苦的同时,又希望下一辈的水生和宏儿能够永远“一气”,不再隔膜。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对鲁迅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充分表现,民俗文化的这种渗透就是随着一代代的作家作品传承给华夏子孙的,这种文化情绪也必将为我们所继承。 摘要:中国作为悠久的文明古国, 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更是为我们华夏子孙所继承,而这些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情感的民俗文化也对历代文人学者的思想及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亦可以体会到其 中的意蕴。 关键词:民俗心理; 民俗传统观念;民俗纠葛;民俗语言;民间风俗中图分类号:K 8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9—0127—02 W e n X u e Y a n J i u ☆文 研究127

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1、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仁、义、礼、智、信,应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否则,它只能为宗法专制服务。——袁伟时 在自由之外要带进公正。在理性之外,要带进同情、慈悲。在法治之外还有礼让。个人尊严以外,还有社会和谐。现代西方所代表的基本核心价值,是扎根在西方的普适价值,但同样有一些可以是扎根在中国、在东方的普适价值。——杜维明 袁伟时: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贡献应该肯定,但不能否定它有天生弱点。例如,虽有一些抗议精神,但制度上没有形成权力制约;没有形成法治精神,对经济自由也是压制的。结果,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发展不起来。再加上先秦诸子思维方法的弱点:缺少逻辑、实证精神,也发展不出现代科学。 杜维明:我像牟宗三先生一样认为,一个民族自信心彻底丧失,它是无力的、无气的、无理的,一个失去自信的民族,要向西方学习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可能性太小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非常强烈的批判时,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精华,把它的优质部分好好保护,批判糟粕与发扬精华相辅相成。 中西文明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文明类型来看,中西文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伦理型与法理型、内向型与外向型、整体性思维型与分析性思维型、家族本位型与个人本位型。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西方传统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而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独立性和进取精神、求真求实等。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1.人的价值在于道德 2.道德价值至上3.重义轻利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态度 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坚持文化自省。 没有文化自信,就难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没有文化自省,就难免会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仅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往往会将自己的文化强行输出,搞文化霸权;仅有文化自省的民族,往往缺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动力和魄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其“软实力”的主要资源,但中国仍需要充实并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和感召力,来平衡西方社会的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没有这种现代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对内的凝聚力势必受到影响,对外则很难占领所谓“道德制高点”。没有一个富有竞争性的政治价值体系,在国际上很难得到真正的尊重。其他国家只是根据他们是否可以在经济、安全和外交上得到好处来决定他们的对华政策,而不是出于他们对中国政治价值的认同。 只要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不断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1501王亮201404010626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 鲁迅生于清光绪七年,卒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做了一辈子的反动派,至死不妥协可谓善始善终,就这一点是历史上大多数文人比不了的。由于从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鲁迅从骨子里拥有传统文人的一种气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迅是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上,纵他一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它最为确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要对此点进行界说的话,也许就可以写出不少的论著来,然而鲁迅并不是一位系统探讨和专门研究某一种学科的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和剖析也同样是如此,他并不是从概念的界说着手,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包括哪几个基本的方面,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或尖锐矛盾的种种关系,探索这种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的轨迹。鲁迅是一位异常犀利和深刻的思想家,像他这样对于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和深刻剖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于表现在中国的许多书籍、绘画、建筑里面,以及渗透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中间的这种思想文化状态,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之后,作出有力的批判。作为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重要著作《摩罗诗力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沦丧且新文化没有完全建立的时代就具有其重要意义。从青年时期开始,鲁迅就以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潮的深切感受,作出过下述的宏观性的判断,认为“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应该说这种从他自己切身感受中间升华出来的哲理概括,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特征。“理想在不撄”,确实是在这几千年中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这种“不撄”的“理想”,规定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精神现象,教诲着人们既不要去直面或改变严酷的现实,又不要去坦诚地披露或触动内心中的思想,而只需沿着一条既定的思想和精神轨迹,按照早已定型的道德伦理规范去思想与行动就成了。 由于这种传统的文化理想,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学审美品格的缺乏真情实感,缺乏思想的震撼力量,从而变得平庸和荏弱,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无有为沉痛著大之声,撄其后人,使之兴起;即间或有之,受者亦不为之动。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情况来看,“伟美强力高尚”的审美品性确实是相当缺乏的,其问自然也偶或有咏叹“沉痛著大之声”的伟大诗人出现,然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理想已经渗透和笼罩在许多人的顶空,所以那些杰出的诗篇也就无法很好地打动他们。按照鲁迅的这种逻辑推理,即“不撄”的传统文化理想造就了“不争之民”,而“不争之民”又无法很好接受反对这种“不撄”传统的声音,鲁迅的感受和结论无疑是十分符合于整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的。 问题还在于这种严酷和枯燥的专制主义文化精神,早已成为广大民众的惯性思维方式,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是在虐杀和麻醉他们的思想与精神。鲁迅那种控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张,不但几乎无法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而且就是产生了这种光辉的思想认识之后,也很少有人会去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在本质上虐杀人们的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线索,麻痹和陶醉着广大人们,鲁迅将这称为“软刀子”。因为“我们看这些古东西,倒并不觉得于中国怎样有害”,“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把“软刀子”,确实是很难被人们清醒地认识的,尽管已经有鲁迅这样的伟大启蒙主义者,早就发出了“警戒”的声音,然而这种思想主张竟也像流进沙漠的泉水

尊重传统文化作文3篇

尊重传统文化作文3篇 在中韩端午节相争韩国最终申遗成功后,举国感到忿忿不平,国人们纷纷指责韩国卑鄙,下贱,无耻,抄袭中国申遗项目的人各有 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国人能够反思自身呢?与其说是韩国抢走中国 的端午节,不如说是国人自己扔掉它罢了。 其实,韩国申报成功并非是坏事,恰恰相反,还是件好事。何解?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在接受采访时 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 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 认为不是一件坏事。”是的,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那些忽视中国 传统文化的国人们打响了警钟;给以那在背后骂骂咧咧,指责韩国过 错的无知国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件事件进行深刻 反思。 时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中看见被岁月给尘封,被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掩盖的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甚至传统习俗。面对灯红酒绿, 层楼叠榭的摩天大楼,谁会甘愿住在那破旧,老土的四合院,窑洞,吊脚楼,过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谁还会对那传统的造物技术——简单粗糙的物件和纯手工高强度劳力而放弃学习更先进的机械制 造技术从而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在眼球经济,泡沫经济盛行的今天 又有多少人能够保留住中国的国粹——京剧……少之又少罢了。 今天,大多数80后,90后,00后不过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在一次小学生问卷调查中,有专门“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 序的题目,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填写了“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端午竟成为孩子们眼里最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和清明、 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学生们更愿意过圣诞节等洋节。“我最喜欢过圣诞节了,能收礼物和贺卡,大家还能一起玩,很开心。端午节就很平淡了,唯一盼头就是放假,就连吃粽子也是平时 就能吃到。”某小学生回答说。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过圣诞节,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鲁迅是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中最激烈最深刻的反传统反封建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广的文化批判,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上镌刻着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与渴望。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呐喊》和《彷徨》等著作是新文化运动的扛鼎之作。他对旧文化礼教的批判和对国人民族性的剖析,无论从深刻、精确方面来说,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 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清醒和深刻使他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直指反动阵营的要害;而他的彻底和不妥协,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以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妥协意识。鲁迅先生对旧文化旧礼教中那些反动腐朽没落方面的批判的彻底性与深刻性,从《狂人日记》就可以看出。此外如《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祝福》等作品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黑暗面的猛烈抨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鲁迅对孔子以及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批判是极为猛烈的。这当然是因为孔子及其儒学也是有它的局限性,可是更为根本的是在于孔子及其儒学从汉代董仲舒以后就被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从他们的目的出发改造利用,经常地变成了卫护封建统治和愚弄人民的工具。鲁迅抨击的是那些尊孔派手中经过历代统治者改造之后代表着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作为“敲门砖”和统治工具的“孔子”和“儒学”。当然在这个批判中对原始的孔子和儒学也有所连带。而这个连带也正是孔子和儒学中所包含的缺陷,即主要是“开不出民主与科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的文化思想和创作道路是本着改造国民性、挽救民族危亡,创造民族新文化这样的目的进行的。本着这样的目的,他不管是对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凡是合于以上目的的,就“拿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形成鲁迅先 生的精神、品格、才具、胆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生平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勇于自新、大智大勇、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诸多优秀品格无一不是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优良文化传统的陶冶熏染所致。鲁迅先生对孔子本人的人格和他所创立的真正代表他的儒学精神是给予了十分明确的肯定和赞扬的。鲁迅反那些残暴腐朽的统治阶级愚弄统治人民的礼教,反那些被残暴腐朽的统治阶级乔装改造过的愚弄统治人民的所谓的“周孔”。鲁迅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这种敢于直面残酷现实勇于牺牲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战斗精神,才有大勇和大智,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此次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看法,借以反映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谢谢您的合作! 1. 您是女生or 男生? 2. 您认为自己了解传统文化吗? A.很深的了解 B.知道一点 C.不了解 D.漠不关心 3.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吗?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必要 D.无所谓 4.您平日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有: A.课本 B.长辈讲述 C.各种媒体活动 D.各类书籍 E.其他 5.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您了解么? A.知道并且可以区分三者的观点 B.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陈述 C.只知其中一两家 D.不了解 6.您对下列哪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者了解: A.手工艺(当地民俗) B.文学艺术(戏曲、诗歌、小说、国画等) C.科学技术(天文、地理) D.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 E.饮食文化 F. 其他

7.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如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您 A.非常喜欢 B.可以去看看 C.不感兴趣 D.非常讨厌 8.对于古代经史子集,您的看法是 A.爱不释手 B.偶尔翻阅 C.敬而远之 D.深恶痛绝 9.对于中国四大名著,您 A.多次看过 B.都翻阅过 C.部分看过 D.都没看过并且不打算看 10.“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现在: A.一直是我的理想 B.我会考虑 C.别人的事情 D.已经过时 11.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您所受的教育: A.自小耳濡目染 B.课外书上有看过 C.难以判断 D.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 12.您选择旅游地点时,会首先考虑哪个因素? A.文化底蕴 B.自然风光 C.特色民俗 D.现代都市 13.对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被定为法定节日,您有什么看法? 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 C.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 D.无所谓,不关心 14.您是否乐意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