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墨白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墨白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墨白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

LDR是存储器到寄存器的数据传送指令,题中是基址加变址寻址,且存储器值改变

伪指令在源程序中的作用是为完成汇编程序作各种准备工作,这些伪指令仅在汇编过程中起作用,一旦汇编结束,伪指令的使命就完成。

DCB为数据定义伪指令,用于分配一片连续的字节存储单元,并用伪指令中指定的表达式初始化。

DCB为ARM汇编器所支持的数据定义伪指令,用于分配一片连续的字节存储单元并用指定的数据初始化;

CODE16;伪指令通知编译器,其后的指令序列为16位的Thumb指令

CODE32 伪指令通知编译器,其后的指令序列为32位的ARM指令

MyTest EQU 15000;定义一个32位常量MyTest,值为15000

EXPORT伪指令用于在程序中声明一个全局的标号,该标号可在其他的文件中引用,可用GLOBAL代替,D项解释正确,故此题选择A、B。

EQU是等于伪指令,用于为程序中的常量、标号等定义一个等效的字符名称,最大数为32位,C正确;

EXTERN是外部标号引用声明伪指令,用于通知编译器要使用的标号在其他的源文件中定义,但要在当前文件中引用。

条件码标志

N=1负数

Z=1零

C=1加法包括(CMN)进位,减法包括(CMP)不进位

V=1溢出

EQ为相等

CS为无符号数大于或等于

VS溢出

LS为无符号数小于或等于

在ARM汇编语言程序中,子程序的调用一般是通过BL指令来实现的。

IMPORT伪指令用于通知编译器要使用的标号在其他的源文件中定义但要在当前源文件中引用;

MOV PC,LR在ARM汇编中用于子程序的返回。

CPRS为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记录了ARM运行过程中的标志状态;其中T为ARM与11111Thumb指令切换,F为禁止快速中断FIQ的控制位。

ARM对异常的响应过程如下:

将CPRS的值保存到将要执行的异常中断对应的各自SPSR中;

设置CPSR的相应位;

将引起异常指令的下一条地址(断点地址)保存到R14中;

给PC强制赋值,转入向量地址,以便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MMU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缩写,中文名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CPU)中用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

MMU进行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通过查找页表来完成,每次在访问内存时先查TLB,查不到时再到内存中去查整个页表。故MMU通过查TLB表得到的是物理地址

MMU控制存储器访问顺序

MMU控制存储器的访问权限

RS-232接口标准的最长通信距离为15m

基于UART可以构成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RS-232接口标准的最长通信距离为15m,而RS-485接口标准的最长通信距离为1200m。RS-485通常用于主从式多机通信系统,采用轮询方式,由主机逐一向从机寻址,当从机地址与主机发送的地址一致时,才建立通信链接,进行有效数据通信。

-----------------μCOS-II------------------------------ OSTickISR() 时钟节拍中断服务子程序,与时间管理相关。

OS_Sched() 任务调度

OSIntExit() 中断退出函数

OSTaskCreate() 任务创建

OSQCreate( )创建事件控制块

真正实现任务切换的函数是OSCtxSw()

任务级的调度是由函数OSSched()完成

中断级的调度是由函数OSIntExit()完成

main()函数在执行过程中,除了用户函数和硬件初始化函数之外,需要按顺序执行以下三个主要的μC/OS-II函数:OSInit();OSTaskCreate();OSStart()。

μC/OS-II不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法,因此赋给每一个任务的优先级是不相同的。μC/OS-II是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且每个任务拥有自用栈。

μC/OS-II属于源码公开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μC/OS-II的每个任务都是一个无限的循环。每个任务都处在以下5种状态之一的状态下。

这5种状态是休眠态、就绪态、 运行态、挂起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和被中断态。

μC/OS-II基本不包含设备驱动程序,只是一个纯内核。

μC/OS-II驱动程序属于底层,需要系统开发商自行开发。

使用μC/OS-II的栈空间校验函数,可以确定每个任务到底需要多少栈空间。

OSSched()函数是任务调度的前导函数,判断进行任务调度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

这三个条件是:(1)中断嵌套层数共享全程变量OSIntNesting=0,也就是所有的ISR已经执行完毕。

(2)任务调度加锁层数共享全程变量OSLockNesting=0,也就是调度没有被禁止。调度器上锁函数OSSchedlock()对共享变量OSLockNesting做加1操作,用于禁止任务调度,直到任务完成后,再调用给调度器开锁函数OSSchedUnlock ()对共享变量OSLockNesting做减1操作。(

3)就绪表查找到的最高优先级任务的优先级比当前任务的优先级高。

OS_CPU_C.C用于创建任务的自用栈空间、定义用户接口hook函数原型等。

OS_CORE.C为核心调度代码,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启动多任务调度开始运行、任务创建管理与调度、TCB初始化、就绪表初始化、ECB初始化、任务事件就绪表、空闲任务等。

OS_MEM.C为内存管理,包括创建分区、获得存储块等。

OS_TASK.C为任务管理,包括改变一个任务的优先级、创建或者删除一个任务、挂起一个任务、恢复一个被挂起的任务等。

在μC/OS-II中,OSInit()函数先建立最初的任务就绪表,然后建立4个空白的数据链表。它们分别是任务控制块链表、事件控制块链表、标志链表和内存控制块链表。

一旦OSStart() 函数开始执行,就标志着μC/OS-II进入了多任务调度的正常运行状态。

基于μC/OS-II的嵌入式系统,其一般具有四层软件结构:最上层是应用软件层,然后是应用程序接口层,内核层,最下面是设备驱动层。

μC/OS-II系统内核提供的基本功能有: ___任务管理____、任务间通信与同步、任务调度、时间管理和 ___内存管理____等。

μC/OS-II允许中断嵌套,嵌套层数可达255层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Unicode/UTF-16采用的是双字节可变长编码。ASCII字符、标点符号、希腊字母、阿拉伯文和CJK汉字等均使用双字节编码,其他不常用字符则使用4字节编码。

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按指令集可分为两大类:复杂指令集结构(CISC)和精简指令集结构(RISC)。

进一步细分,按存储机制分为冯·诺依曼结构及哈佛结构。冯·诺依曼结构中数据和程序统一,使用一条总线;而哈佛结构中使用两条独立的总线,不允许指令和数据并存。指令集和存储机制可以共存。ARM处理器采用RISC结构。

ARM状态是32位指令的状态,指令代码全部是4个字节长度

Thumb状态为16位指令状态,指令长度为16位

Thumb-2状态兼容16位指令和32位指令编码

ARM与Thumb间可以互相切换。如果Thumb状态进入异常处理(异常处理要在ARM状态下进行),则当异常返回时,将自动切换到Thumb状态。

复位后为ARM状态

堆栈指针SP使用的寄存器是R13,

链接寄存器LR使用的寄存器是R14,

程序计数器PC使用的寄存器是R15。

CPSR是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

ARM处理器支持8位、16位和32位数据处理

MMU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缩写,中文名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CPU)中用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缩写是NVIC;

MPU为ARM处理器的存储器保护单元

MMU为ARM处理器的存储器管理单元

ARM复位后PC指针指向某个唯一的地址

除复位异常,其他所有异常处理完毕之后必须返回到原来程序处继续向下执行:

恢复原来被保护的用户寄存器;

将SPSR_mode寄存器值复制到CPSR中;

根据异常类型将PC值恢复成断点地址;

清除I和F标志,允许IRQ和FIQ中断。

ARM公司把ARM11之后的基于ARM Cortex-R内核和ARM Cortex-M内核的系列处理器称为嵌入式Cortex处理器。

ARM处理器中的R13被用作堆栈指针SP。当不使用堆栈时,R13 也可以用做通用数据寄存器,R14(link register)存储子程序的返回地址。

异常:

1复位,

6未定义指令,

6软件中断,

5指令预取中止,

2数据中止,

4外部中断请求,

3快速中断请求

在ARM汇编语言程序中,子程序的调用一般是通过BL指令来实现的。B为(无)条件转移,BL为带链接转移,BX为带状态切换的转移,BLX为带链接和切换的转移。

---------------------I2C------------------------------------ I2C即集成电路互连总线

I2C可用于连接嵌入式处理器及其外围器件,它是广泛采用的一种串行 ___半____双工传输的总线标准。I2C总线中,发起数据传输操作的I2C器件是 ___主____控器件。

I2C总线可以挂接多个器件,其中主动发起数据传输操作的I2C器件是主控器件(主器件),否则它就是从器件。

I2C传送数据时,每次传送的字节数目没有限制

I2C总线只有两条信号线,一条是数据线SDA,另一条是时钟线SCL,所有操作都通过这两条信号线完成。

I2C总线属于多主总线,即允许总线上有一个或多个主控制器件和若干从器件同时进行操作,通过总线仲裁的方式确定总线控制权;

I2C只有两条信号线,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所有操作都通过这两条信号线完成;

USB有多个版本,如USB 1.0、USB 1.1、USB 2.0、USB 3.0等。

USB总线(1.1和2.0)有4根信号线,采用半双工差分方式,用来传送信号并提供电源。Mini USB也提供电源。

USB总线通常采用主从方式,它有一个主机,负责管理所有USB设备的连接与删除、发起与USB设备的通信等。

对SPI的操作,首先要选择让基于SPI接口的从设备的SSEL处于被选中状态,表示将要对该从设备进行操作,然后才能按照SPI时序要求进行数据操作;

CAN总线是针对实时性要求很强的工业控制领域推出的适应多主系统的有线通信接口,能够实现多主通信;CAN总线的数据帧由7个不同的域组成,其中域的长度可选为0~8 B;

CAN协议采用CRC检验并可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一般面向控制应用领域的ARM芯片内部已经嵌入了CAN总线控制器,外部仅需要连接CAN的收发器即可构建完整的CAN网络。

UART即通用异步收发器,是可以用于全双工串行异步通信的;

它由发送器、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 ____波特率___发生器等构成。

ARM芯片中的UART收发信息时,可以采用FIFO模式,也可以采用普通模式;

UART传送信息的格式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

UART传送信息时,一次传送的数据位可为5、6、7、8位,由编程决定;

基于UART可组成RS-232接口。

AMBA 是ARM公司公布的总线协议,其中文名为"先进微控制器总线体系结构";

用于连接和管理片上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开放标准和片上互连规范;

AMBA有多个版本,至2011年,AMBA已从AMBA1.0发展到了AMBA4.0,性能随版本的发展而逐步提高,ARM7采用AMBA1,而ARM9采用AMBA2。

按照AMBA规范,以ARM内核为基础的嵌入式处理芯片采用系统总线与外围总线的层次结构构建片上系统。

AMBA的系统总线主要用于连接高带宽快速组件。

AMBA的外围总线主要连接低带宽组件以及与外部相连的硬件组件。

系统总线通过桥接器与外围总线互连。

AMBA 是ARM公司公布的总线协议,是用于连接和管理片上系统 (SoC) 中功能模块的开放标准和片上互连规范。

标准规定了ARM处理器内核与处理器内部高带宽RAM、DMA以及高带宽外部存储器等快速组件的接口标准,也规定了内核与ARM处理器内部外围端口及慢速设备接口组件的接口标准。

按照AMBA总线规范,以ARM内核为基础的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采用系统总线与外围总线两层结构的方式构建片上系统。

连接到系统总线上高带宽组件主要包括:电源管理与时钟控制器、测试接口、外部存储器控制接口、DMA控制器、USB主机、中断控制器等;

RTC是与外围总线连接的硬件组件。

ARM内部的DMA控制器(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是一种硬件组件,使用它可以将数据块在内存与外设以及内存与内存之间互相传送,且传输过程不需要CPU参与,可显著降低处理器负荷;

DMA主控制器与AMB的系统总线部分相连;

在ARM处理芯片中,许多与外部打交道的通道如串行通信端口、USB接口等既可以由ARM内核控制其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DMA控制器控制数据传输。

DMA连接在AMBA的系统总线上;

DMA一般采用向量中断或嵌套向量中断方式管理中断,

向量中断区分中断的优先级,并且每个中断都有各自的中断处理程序地址,

高优先级的中断可以进入低优先级中断的处理过程中,待高优先级中断处理完成后再继续执行低优先级中断处理。

GPRS是GSM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通常支持用AT指令集进行呼叫、短信、传真、数据传输等业务;

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又称为WiFi;

蓝牙是一种支持短距离通信的无线低速通信技术,它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

嵌入式系统中的常用无线模块主要包括GPS、GPRS、WiFi、蓝牙及通用射频通信模块等,通信连接接口有UART,也有基于USB的。

GPC和GPD作为LCD液晶屏接口引脚。

RTC组件的寄存器读/写有一个使能位,这是与其他模块不同的地方,在访问RTC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打开这个使能位,在读或者写结束以后关闭此位,其他时间里此位也是关闭的,这是为了保护系统的实时时钟不受误写。

实时时钟模块RTC采用单独的供电引脚和单独的时钟源,采用32.768KHz晶体,由XTIrtc和XTOrtc引脚接入,通过2^15时钟分频器得到1Hz的脉冲,进而得到时钟的最小单位时间1s。

-------------------------Linux------------------------------- Linux的源代码与Unix的源代码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函数和命令的功能、

处理结果、函数名称和参数十分相同,以及Unix的行命令、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在Linux上能够运行。Unix是优秀的主流操作系统,Linux属于一种"类Unix"系统,Linux的运行效率还没有超过Unix。 同一个应用程序在UNIX环境下的运行速度和效率往往高于Linux环境

Linux内核主要由5个子系统组成:进程调度(SCHED),内存管理(MM),虚拟文件系统(VFS),网络接口(NET),进程间通信(IPC)。

Linux内核包含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网络接口和进程间通信等模块;

Linux内核的主要作用是:进程管理与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网络接口和进程间通信。

进程调度模块负责控制进程对CPU资源的使用,所采取的调度策略是使得各个进程能够公平合理地访问CPU,同时保证内核能及时地执行硬件操作。

Linux内存管理模块的功能之一是屏蔽各种硬件内存结构的差异并向上返回统一的访问接口

支持进程之间各种通信机制,其通信机制主要包括信号、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和套接字

Linux内核为用户进程提供了一个虚拟接口(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是Linux中用户进程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重要接口。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由用户进程、OS服务组件和Linux内核3个子系统组成。

用户进程是在Linux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集合,某个应用程序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时,它就成为一个用户进程;

OS服务组件是位于Linux操作系统内核之上的一层服务模块或实用程序的集合;

Unix、嵌入式Linux、WinCE、Mac OS、Android OS和DOS操作系统是典型的单内核操作系统。属于微内核结构的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有Symbian、VxWorks、QNX、μC/OS-II、iOS等。

IEEE的实时UNIX分委会认为实时操作系统应该具备7个特征:具有异步

I/O和中断处理能力;任务切换时间和中断延迟时间确定;优先级中断和调度;抢占式调度;内存锁定;连续文件;同步。

Tiny OS是UC Berkeley开发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属于深度轻量级的操作系统;专为嵌入式无线传感网络设计,功耗较低,特别适合传感器这种受内存、功耗限制的设备;Tiny OS的技术特点是轻线程、主动消息、事件驱动和组件化编程。

μC/OS-II/III是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不含设备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μC/OS-II是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而它的升级版μC/OS-III是商用操作系统;μC/OS-II具有良好的可裁剪性和可移植性,能够支持的任务数最多为64;任务按优先级抢占式调度方式进行。

Android(安卓)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半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便携设备;如果使用不同的软件开发包,则使用的编程语言也不同。谷歌公司不对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第三方软件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促使第三方应用软件发展迅速。

VxWorks操作系统属于大型商用操作系统, μCLinux RTLinux μC/OS-II 均属于开源操作系统,

四个选项中仅有C选项的RTAL是典型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之一,其中文含义是实时应用接口。

QNX是由加拿大QSSL公司(QNX Software System Ltd.)开发的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符合POSIX基本标准和实时标准,使其应用可以方便的进行移植;它具备一个很小的内核,即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内核提供4种服务: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底层网络通信和中断处理。

iOS的系统结构分为以下4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核心服务层,媒体层,触摸框架层(the Cocoa Touch Layer),因此A正确;WinCE的主要优点是源代码数量庞大,API函数丰富,B正确;Windows Phone 8针对Windows Phone7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大量技术升级,因此C错误;Android是国际上目前最流行的手持设备开发平台之一,

微内核操作系统是对单内核做了结构改进后推出的,在这种操作系统内核机构中,将任务管理、调度器、中断管理和进程间通信模块编译成一个功能精简、空间紧凑的模块,称为微内核;内核小巧,传统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许多部分都被移出内核,采取服务器方式实现;所有进程请求使用统一接口,进程不需要区分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服务。

单内核结构是传统操作系统采用的结构,也称为宏内核(Macro Kernel)。其缺点是占内存空间大,缺乏可扩展性,维护困难,任务执行时间的可预测性较低,可靠性较低,排除故障和增加新功能需要重编译。其优点是应用程序生成效率高,系统花在内核功能切换上的开销非常小,对外来事件反应速度快,操作系统内核的运行效率高;Android是典型的单内核操作系统。

---------------------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包含大量开发工具,软件开发工具通常包括:项目管理器、编辑器、编译器、连接器、定位器等;

这些软件开发工具往往都使用统一的用户界面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以提高开发工作效率;

有的开发平台中还包含一些中间件和软件组件,以满足特定应用领域的各种应用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大多采用宿主机-目标机的架构,宿主机是开发用机,目前大多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调试都是通过宿主机开完成。

利用ADS1.2工具软件来开发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时

一个工程项目中至少应包含一个生成目标,ARM提供的可执行输出文件的模板包括了下面3个生成目标:Debug、Release、DebugRel。

ADS1.2采用工程项目形式来管理应用程序中涉及的源文件、库文件、头文件等。工程项目中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分组管理文件。

当地址映射关系比较简单时,使用编译、连接选项来确定输入文件的连接顺序。

当地址映射关系比较复杂时,使用scatter(分散加载)格式的文件来确定输入文件的连接顺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题目要求 所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共有16路信号输入,每路信号都是0~10mV,每秒钟采集一遍,将其数据传给上位PC计算机,本采集地址为50H。要求多路模拟开关用4067,A/D转换用ADC0809,运算放大器用OP07,单片机用89C51,芯片用 MAX232。 设计其电路原理图,用C51语言编制工作程序。 2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传感器首先采集16路信号,然后被多路模拟开关4067选通某一路信号,接着通过信号调理电路,由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发送给单片机,之后通过MAX232由RS232串口进行通讯,最终将数据传递到上位PC计算机。因此,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2.1信号选通环节 由于题目要求采集的信号路数达到了16路,每一路信号的流通路线均相同。如果为每路信号都设置相应的放大、A/D转换单元,成本将大幅度提升。因此可以接入一个多路模拟开关4076,轮流选通每一路信号,实现多路信号共用一个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单元,即降低了成本,又简化了电路。 4067为16路模拟开关,其内部包括一个16选1的译码器和被译码输出所控制的16个双向模拟开关。当禁止端INH置0时,在I/N0-I/N15中被选中的某个输入端与输出公共端X接通,外部地址输入端A、B、C、D决定了被选通端;当INH置1时,所有模拟开关均处于断路状态。 2.2信号调理电路 为了方便信号的进一步传输和处理,一般均要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变换、隔离、放大、滤波等处理。此处的信号波动范围只有0~10mV,属于微弱信号,需要进行放大处理。按照题目要求,本文设计的系统选用运算放大器OP07。OP07是一种高精的度单片运算放大器,其输入失调电压和漂移值均很低,适合用作前级放大器。 2.3A/D转换器 由于单片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需要接入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本文采用题目提供的ADC0809,它可以和单片机直接通讯。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此处采用中断的方式使数据在单片机与ADC0809之间进行交换,端口地址为 FF50H;P0口和WR信号共同生成单片机的启动转换信号;为了在启动转换的同时选通通道,将通道地址锁存信号ALE与START相连;把P0口和RD同时处在有效位的组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 结题报告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组长: 组长电话: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一、课题概述 (4) 二、课题实施方案 (4) 2.1 方案说明 (4) 2.1.1 LCD图像显示模块设计方案 (4) 2.1.2 触摸屏模块设计方案 (5) 2.1.3 音乐播放模块设计方案 (5) 2.1.4 键盘模块设计方案 (6) 2.2 工程规范 (6) 三、课题实施过程详述 (6) 四、系统测试方法 (8) 五、结果分析 (8) 六、总结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兴起,ARM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本文旨在初步接触嵌入式ARM技术。我们使用了天嵌TQ2440开发板以及ADS1.2来进行相关实验,主要制作了一个带背景音乐、可以使用触摸屏和键盘进行前后照片切换的数码相框。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ARM技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编程和调试技术。 关键词:嵌入式,LCD图像显示,触摸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computer, ARM has already become a leading 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vider in global market. More than 95% of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computer use the ARM framework. ARM has the advantages in performance, cost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aim at having a rough contact with embedded ARM and we use TQ2440 and ADS1.2 to conduct relevant experiments. Generally, we have made a digital album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by touch panel.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we have grown a general acknowledge of ARM technology and master some coding and debugging technology. Keywords:embedded system, LCD display, touchpanel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 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 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 有限等待时间 有限响应时间 用户控制 可靠性高 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实时时钟管理 (2)连续的人—机对话 (3)过载 (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 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游戏机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制作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08级(2)班 学号:200840210212 姓名:童俊 指导教师:邓彬伟李玉平 设计时间:2011/11/14~2011/12/2 设计地点:K2自动化综合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童俊学号200840210212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08级(2)班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游戏机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 1、什么叫嵌入式系统? 答: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所做的电路中有哪几个任务? 答:总共六个,分别是:功能选择,贪吃蛇游戏,时间温度显示,PS2键盘控制,温度采集,时间采集。 3.贪吃蛇这个游戏是怎么实现的? 答:在这个游戏中主要用到两个长度为二的数组控制蛇的头部坐标和尾部坐标,蛇的初始化长度为3,通过定时器没隔一定的时间给蛇一个步进信号,在蛇移动的过程中和转弯的过程中需判断前面是否有食物,是否碰到自己身体。食物的坐标也是通过定时器的高八位和第八位的数字余上30所的。 成绩评定依据: 实物制作(40%): 课程设计考勤情况(20%): 课程设计答辩情况(20%): 完成设计任务及报告规范性(20%):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12 月2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林忠航专业班级: 08电信本1、2 指导教师:邓彬伟、李玉平工作部门:电信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为了提高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际的应用能力,开始为期三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巩固所学单片机知识的基础之进一步把其与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以及与当前专业的前沿知识结合,达到对μC/OS-II操作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为以后从事嵌入式工作的研究和开发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把μC/OS-II操作系统移植到51单片机上,能完成基本的输入和输出,输入采用4*4的键盘,输出采用1602液晶。再此基础之上,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扩展应用系统,具体可参考以下五种扩展方案的实现。 1、设计的游戏机,在游戏机工作时有背景音乐放出。 2、设计的是电子琴以及1602液晶显示。 3、设计的流水灯、蜂鸣器、闪烁灯任务。, 4、设计的流水灯和电子书功能。 5、(1)所有灯灭,(2)1602显示 93)LED灯闪烁,显示字符。 四、进度安排 序号设计内容所用时间 1 布置任务,学习μC/OS-II操作系统5天 2 开发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代码3天 3 制作基于51单片机的硬件系统2天 4 软硬件集成和调试2天 5 答辩、撰写设计报告书3天 合计15天 五、基本要求 1、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输入和输出电路。 2、用4×4的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3、用LED或LCD进行显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知识重要资料归纳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 1.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 3.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 5.运算速度,MIPS衡量 6.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7.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8.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 9.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 10.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 11.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 12.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 13.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 14.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 15.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 16.最小信息单元,位(bit) 17.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 18.0有唯一编码,补码 19.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 20.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 21.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 22.微机=主机+外部设备

23.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 24.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 25.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 26.外部:PCI,AGP 27.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 28.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 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 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 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 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 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 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 6.Linux,自由操作系统 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 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 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 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 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 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 13.文件存储单位,簇 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 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 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 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点归纳

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匀速缓冲存储器) 主机总线 输入/输出接口 硬件系统外存储器 1、计算机系统外部设备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换信息的表达方式。 会话层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会话连接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以及数据的交换。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对端服务。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的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3、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专门为用户提高应用服务。 传输层负责在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端到端通信。 互联层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 主机—网络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4、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星状拓扑结构、环状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和总线形拓扑结构。 5、IP地址分类: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用于组播。 E类地址:暂时保留。 6、计算机的发展史。

7、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5大部分及其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时存储在运算存储器。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算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输入设备: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化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将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 8、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 答:按通信围和距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LAN:最常见、应用最广。连接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 MAN:可看成是一种大型的LAN。 WAN:传输速率比较低,网络结构复杂,传输线路种类比较少。 1、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分组交换技术分为:数据报与虚电路。 3、网络协议3要素:语义、语法、时序。 4、通信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5、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 证。 6、物理连接分为:点对点连接与多点。 按信道数分: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7、点对点连接的通信方式按数据传送方向和时间分:全双工、半双工与单工。 按同步类型分位同步(外同步法、同步法) 字符同步(同步式、异步式) 8、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无线与卫星通信。 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宽带同轴电缆) 9、数据编码方法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数字数据编码(非归零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姓名:梅航赵震王继潘晨阳陈川江李洪波朱啸林何永强张智炫班级:10计算机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1.题目选择 如皋港港口物流交易平台 2.项目描述 如皋港物流交易平台一共分为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主要是宣传如皋港的港口文化和港口风采,弘扬如皋港精神;二期工程着重于港口的物流交易部分,一个关于货主,物流公司和平台方的三方交易。 2.1 一期内容描述 2.1.1 首页 首页版面内容主要包括会员登录区域、董事长致辞、港口要闻(图文展示)、招商引资(项目发布)、视频新闻、创先争优、港口论坛、港航资讯、如皋港电子信息交易平台图片链接、如皋港货运物流信息平台图片链接、如皋港电子口岸平台图片链接,及各相关行业网站图片链接等内容: 1.会员登录区域 提供会员登录,会员登录分为员工登录和客户登录两部分,所有用户均由管理员根据员工及客户级别统一分配用户和初始密码及用户权限,用户登录后可修改初始密码。 2.董事长致辞 董事长致辞版块在首页的左上角显眼位置,提供董事长的工作照及亲笔致辞、签名印章等等。

3.港口要闻 作为中国·如皋港对外新闻发布的唯一官方平台,该版块将置于整版最中央最上方位置,作为如皋港的重大新闻、图文资讯发布浏览平台,右侧区域作为新闻图片展示窗口,实现图片定时切换功能。 4.招商引资 作为如皋港重大招商项目信息发布的官方平台,提供招商项目信息的发布浏览,包括项目简介、项目前景、项目现状、合作方式等内容的发布。 5.视频新闻 发布关于如皋港重大活动、会议的视频新闻供会员及游客观看,更直观的展示如皋港对外形象。 6.创先争优剪影(社会管理创新) 作为新型国有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在此区域将发布党建工作活动新闻。 7.港口论坛 港口论坛作为思想的聚集地,为港口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提升港口凝聚力。 8.港航资讯 提供港航资讯浏览,通过抓取相关港航业新闻,保持与港口行业与时俱进。 9.如皋港电子信息交易平台 作为中国·如皋港的重要子系统,如皋港电子商务平台的登录页面须在整版的右侧提供显眼的图片登录链接,点击图片链接后进入如皋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马木材贸易、长江煤市、邦略再生资源等交易平台。客户用户根据自身用户权限可直接进入各大平台进行在线咨询交易。(具体功能描述见后) 10.如皋港货运物流信息交易平台 首页提供图片链接,点击后进入如皋港货运物流信息交易平台页面,登录用户可直接进入交易平台(具体功能描述见后) 11.如皋港电子口岸平台 首页提供图片链接,登录用户点击后直接进入如皋港电子口岸平台(具体功能描述见后) 12.各行业网站链接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嵌入式理论及应用 设计题目:基于μC/OS-II8*8点阵的设计与制作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一、概述 1. 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2. 单片机历史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1.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2.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在大型电路中,这种模块化应用极大地缩小了体积,简化了电路,降低了损坏、错误率,也方便于更换。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二、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1.AT89C55芯片 AT89C55单片机芯片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全国一级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 1、世界上第一台公认的电子计算机ENIAC:产生年代(1946年)、诞生的国家,冯·诺依曼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2、计算机发展历史中,每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元器件,电子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物理组成,主机与外设的构成。 4、CPU的组成、功能,控制器、运算器的功能,CPU的性能指标。 CPU时钟频率的单位MHz(GHZ)。 5、指令的功能、组成(操作码+地址码)。 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MIPS。 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2.4GHz。 7、存储器:内存的功能、分类,常见的外存,内存与外存的特点对比,存储单位,存储速度排序。 CPU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 RAM和ROM的特点。 优盘的特点。 磁道的概念。 磁盘读写操作的含义,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的单位 8、CD光盘和DVD光盘的分类。 9、地址的概念。 10、常见的输入设备及性能指标,常见的输出设备及性能指标。 11、常见的接口。 二、软件 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程序+数据+文档)、分类。 2、系统软件有哪些? 3、应用软件有哪些? 4、操作系统的地位、作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三、多媒体技术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算术运算规则,基数、权值的含义。 2、二、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其相关计算。 3、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 例如5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表示的范围:00000~11111B,十进制数值范围是0~31。 4、西文字符编码ASCII码:个数(128个),表示位数(7位),学会推算字母的ASCII 码值。 相同字母ASCII码值(十进制):小写-大写=32。 5、GB2312:汉字总数,一级、二级汉字分类依据和字数。 6、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之间的转换方法。 任意一个汉字的机内码均>A0A0H 7、点阵字形存储空间的计算。 存储一个24×24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72字节。 四、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通信协议,组网的目的或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常见的局域网有哪些?Novell网等 3、网卡的作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4、IP地址(IPV4)的正确表示形式。 5、域名的概念,域名系统的作用。 识别域名中各个子域的含义。 6、E-mail地址的格式,收发邮件的注意事项。 7、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防范方法,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常用的杀毒软件。 8、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9、能保存网页地址的文件夹是收藏夹。 五、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些? 4、什么是可移植性? 5、编译,解释,链接。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嵌入式处理器 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组成: 定义:以应用为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满足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体积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硬件:处理器、存储器、I / O设备、传感器 软件:①系统软件, ②应用软件。 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特点: 分类:①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处理器。一块芯片,没有集成外设接口。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 ②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片机)。一块芯片集成整个计算机系统。 ③EDSP(Embl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运算速度快,擅长于大量重复数据处理 ④SOC(System On Chip)偏上系统。一块芯片,部集成了MPU和某一应用常用的功能模块 3.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计算机处理器的区别: ①嵌入式处理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 ②嵌入式处理器能力相对较弱,功耗低 ③嵌入式系统提供灵活的地址空间寻址能力 ④嵌入式系统集成了外设接口 4.①哈佛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嵌入式存储结构) 特征:在同一机器周期指令和数据同时传输 ②·诺依曼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器——(通用式存数结构) 数据存储结构(多字节): 大端方式:低地址存高位;小端方式:高地址存高位 6.ARM指令集命名:V1~V8 (ARMV表示的是指令集)

7.ARM核命名:. 命名规则:ARM{x}{y}{z}{T}{D}{M}{I}{E}{J}{F}{S}{x}——系列(版本) {y}——当数值为“2”时,表示MMU(存管理单元) {z}——当数值为“0”时,表示缓存Cache {T}——支持16位Thumb指令集 {D}——支持片上Debug(调试) {M}——嵌硬件乘法器 {I}——嵌ICE(在线仿真器)——支持片上断点及调试点 {E}——支持DSP指令 {J}——支持Jazzle技术 {F}——支持硬件浮点 {S}——可综合版本 8. JTAG调试接口的概念及作用: ①概念:(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检测PCB和IC芯片标准。(P CB→印刷电路板IC→集成芯片) ②作用(1)硬件基本功能测试读写 (2)软件下载:将运行代码下载到目标机RAM中 (3)软件调试:设置断点和调试点 (4)FLASH烧写:将运行最终代码烧写到FLASH存储器中。 9.GPIO概念:(General Purpose I/O Ports)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即处理器引脚。 10.S3C2410/S3C2440 GPIO引脚 S3C2410共有117个引脚,可分成A——H共8个组,(GPA,GPB,…GPH组) S3C2440共有130个引脚,可分成A——J共9个组,(GPA,GPB,…,GPH,GPJ 组) 11.GPxCON寄存器,GPxDAT寄存器,GpxUP寄存器的功能,各位含义和用法 ①GPxCON寄存器(控制寄存器)——设置引脚功能 →GPACON(A组有23根引脚,一位对应一个引脚,共32位,拿出0~22位,其余没用) (若某一位是)0:(代表该位的引脚是一个)输出引脚 1:地址引脚 →GPBCON——GPH/JCON(用法一致,两位设置一个引脚) 00:输入引脚 01:输出引脚 10:特殊引脚 11:保留不用 GPBCON ②GPxDAT寄存器(数据寄存器)——设置引脚状态及读取引脚状态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出引脚,写此寄存器相应位可令引脚输出高/低电平。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入引脚,读取此寄存器可知相应引脚电平状态。GPBDAT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知识点(完整版)

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的计算机部件主要的有: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等。 21、裸机指的是仅有硬件组成,没有软件的计算机。 第三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2、中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编码是GB 2312-80,字符用ASCII码来表示。ASCII码是8位二进制编码,最高位恒置为0。五笔字型属于字型码,对于同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输入码;利用键盘输入汉字时所使用的编码是汉字输入码,任何汉字或字符在计算机内用唯一的机内码来表示,汉字点阵中的一个点是1bit。一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两个字节(16bit)。 为了避免混淆,二进制数的单位用B来表示,八进制数的单位用O来表示,十进制数用D来表示,十六进制数的单位用H来表示。 23、存储容量的单位: bit(存储容量的最小的单位) Byte(字节),1 Byte=8bit KB ,1KB=210B=1024B MB ,1MB=210KB=1024KB GB,1GB=210MB=1024MB TB,1TB=210GB=1024GB 24、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二进制。要求掌握不同进制数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求能够写出不同进制之间转换的过程)。十进制数向非十进制数转换方法:整数部分(除基逆向取余);小数部分(乘基正向取整)。非十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换的方法是写出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具体方法是:先找小数点,然后分别向左向右编号,向左的编号从0开始、向右的编号从-1开始,然后写出对应的多项式之和) 注:考试时的计算题主要是考察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只考整数部分的转换)。请大家务必掌握! 25、ASCII码的规律: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DEL键除外);同一序列的ASCII码值按顺序依次增大。 26、一张标准3寸高密双面软盘的存储容量为1.44MB。软盘的磁道是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磁道从外向内编号,扇区是存储的最小单位,1个扇区的标准容量是512字节。 27、磁盘容量的计算: (1)已知某牌号的硬盘有20个盘面,1024个柱面,每个磁道上有128个扇区数,每个扇区可存放512B的数据,则该硬盘的容量为。 20×1024×128×512=1342177280B (2)一个双面软盘,每个面有4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8扇区,每个扇区可存放512B,则该软盘的容量为2*40*8*512B=327680B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