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齐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GRI--指标---问卷

要点编号GRI内容适用否负责部门提供资料索引号

1.战略与分析1.1 机构最高决策者就可持续发展与机构及其战略的关系的声明1.2 对主要影响、风险及机遇的描述

2.公司概况

2.1 机构名称

2.2 主要品牌、产品及(或)服务

2.3

组织运作架构,包括主要业务部门、业务公司、子公司和合资企

业的说明

2.4 机构总部的地址

2.5

机构业务所在国家的数量,以及主要业务涉及的国家与报告中对

可持续发展有特殊相关性的国家和名称

2.6 所有权性质和法律形式

2.7 所服务的市场

2.8 报告机构的规模

2.9 在报告期间机构规模、结构或所有权限发生的重大变化

2.10 报告期间获得的奖励

3.报告参数3.1 所提供信息的报告期间(例如,财政年度/日历年度) 3.2 上一次报告的日期(如果有的话)

3.3 报告周期(一年、两年等)

3.4 对报告或其内容有疑问时可供联系的方式

3.5 界定报告内容的程序

3.6 报告的界限

3.7 对报告范围或界限的具体限制

3.8 对合资企业、子公司、租赁设施、外包业务以及其他可能严重影响跨周期和/或跨机构可比性的实体的报告依据

3.9 数据评估方法及计算基础

3.10 如果报告机构重新声明以前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则说明重新声明

的结果和原因(例如,合并/收购、基准年度/期间、业务性质、评估方法的变化)

3.11 报告在范围、界限及评估方法上出现的重大变化

3.12 列表标明报告引用标准出现的位置:标明页码和对应链接3.13 为报告寻求外部认证的相关政策和现行做法

4. 公司治理4.1

报告机构的管治架构,包括最高管理层下负责专项事务(如制订

战略或对机构进行监管)的委员会

4.2 说明最高管理层的主席是否也兼任行政职位

4.3

如机构有完整的董事会体系,说明独立董事与(或)非执行董事

的数量

4.4 股东和员工向机构最高管理层提供建议或指导的机制

4.5 机构最高管理层、高级经理及执行主管的薪酬与机构业绩的联系4.6 最高管理层规避利益风险的程序

4.7

报告机构通过何种程序来确定最高管理层所需具备的素质和专门

知识,以指导机构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战略

4.8

内部制定的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及其实施情况相关的使命或

价值观、行为守则及原则

4.9

在最高管理层上设立的相关程序,以监督机构确认和管理经济、

环境和社会业绩,包括相关风险和机遇,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程

度、行为守则或原则

4.10 评估最高管理层自身业绩的程序,尤其是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4.11 关于机构是否及如何采取预防方法或原则的解释

4.12 机构签署或认可的由外部机构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章程、原则或其他行动计划

4.13 主要加入哪些协会(如行业协会)和/或国家、国际性倡导机构并为会员

4.14 机构利益相关者清单

4.15 识别及选择利益相关者的依据

4.16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方式,包括各类别以及各利益相关群的参与频率

4.17 利益相关者参与提出的重要主题和问题及机构如何回应这些重要主题和问题,包括通过报告作出响应

5. 经济指标5.1

产生和分配的直接经济价值(包括收入、经营成本、员工薪酬、捐

赠和其他社会投入、留存收益以及向出资人和政府支付的款项) 5.2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机构活动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和其他风险及机

5.3 机构明确承诺的固定福利计划的覆盖范围

5.4 政府给予机构的重大财务支持

5.5

在主要业务运营区,工资的标准起薪点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比

率范围

5.6 在主要业务运营地区,对当地供应商采购的政策、制度和比例

5.7

在主要业务运营地区雇佣当地员工的程序及聘用当地高级管理人

员的比例

5.8 通过商业活动、提供实物或免费专业服务而开展的主要面向大众

福利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服务及其影响

5.9 对其间接重大经济影响的理解与说明,包括该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6. 环境指标

6.1 按重量和体积计算使用的原料

6.2 可再生原料的利用率

6.3 使用一次能源资源的直接能源消耗

6.4 使用一次能源资源的非直接能源消耗

6.5 通过节约及提高效率减少使用的能源

6.6

主动提供能源节约型或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通

过这些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减少

6.7 减少间接能源耗用的措施,以及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6.8 在各类水源采水的总量

6.9 因采水而受到严重影响的水源

6.10 可循环再利用的水的比例和总量

6.11

机构在环境保护区或保护区毗邻地区及保护区之外生物多样性丰

富的区域拥有、租赁或管理的土地地理位置和面积

6.12

描述机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保护区内及保护区之外生物多样性

价值高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6.13 生物栖居地的保护或重建

6.14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当前行动及未来规划

6.15

按照生物濒临绝种的风险,依次列出处于受机构经营活动影响的、

被列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List)和国家保护名录的物种数量

6.16 以重量单位计算的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6.17 以重量单位计算的其他相关的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6.18 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成效

6.19 以重量单位计算的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量

6.20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其他重要的气体排放(类型及重量) 6.21 按质量和目的地统计的总排水量

6.22 按种类和处理方法统计的废物总量

6.23 重大溢漏的总次数及溢漏量

6.24 按重量计算的根据《巴塞尔公约》附录1-4条款被视为危险废弃物的运输、进口、出口或处理数量及国际范围内运输废弃物的百

分比

6.25 受报告机构排放水和径流严重影响的水体以及相关栖息地的特征、规模、受保护状态和生物多样性价值

6.26 减轻产品与服务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及影响减轻的程度6.27 可分类回收的售出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比例

6.28 因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所受到重大经济罚款的数额和非经济制裁的次数

6.29 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产品、其他货品和原材料运输和劳动力运输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

6.30 按类型计算的环境保护的总支出和总投资

7.社会业绩

指标

7.1 劳工

7.1.1 以雇佣类型、雇佣合同及地区分类的员工总数

7.1.2 以年龄层、性别及地区划分的员工流失总数和流失比率

7.1.3 在主要业务中向全职员工提供而不向临时和兼职员工提供的福利7.1.4 劳资双方谈判达成协议涉及的员工比例

7.1.5 有关业务变更的最短告知时限及其是否在劳资双方的协议中作详

细说明

7.1.6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多少比率的员工提供职业健康建议等服务

7.1.7 以地区为单位的工伤、职业病、损失工时、旷工及与工作有关灾难发生的比例

7.1.8 教育、培训、咨询、预防和风险控制程序,以帮助患上重大疾病的员工及其家属和社区成员

7.1.9 与工会签订的正式协议中涉及健康与安全的内容7.1.10 按员工类别计算的每年每位员工的平均培训时间

7.1.11 帮助员工延长职业生涯和处理职业危机的各种技能管理和职业培训

7.1.12 接受定期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审核的员工比例

7.1.13 管理层的构成情况;按照性别、年龄、民族及其他多样性指标细分员工的构成情况

7.1.14 男、女员工的基本工资比率7.2 人权

7.2.1 含有人权条款或已经过人权普查的重要投资协议的总体数量和所占比率

7.2.2 已经过人权普查的重要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比率及采取的措施7.2.3员工接受的与人权相关的培训时间;接受这种培训的员工比例7.2.4歧视事件的数量和解决方法

7.2.5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益方面面临的重要风险及为保护员工的这些权利而采取的措施

7.2.6识别最有可能雇佣童工的情况及采取的避免措施

7.2.7识别最有可能发生强制劳动的情况及采取的避免措施

7.2.8在捍卫企业人权方面的政策和程序及培训的保安人员比例7.2.9涉及侵犯本土员工利益的事件总数以及企业采取的措施7.3 社会

7.3.1 评估和管理经营活动对社会影响(包括进入、运作和退出)的一切计划和操作的性质、范围和有效性

7.3.2接受腐败相关风险分析的业务单位的比例和总数

7.3.3企业中为降低腐败概率而培训的员工比率

7.3.4为惩治腐败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7.3.5公共政策地位和在公共政策发展和宣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7.3.6对政党、政治家和相关机构的资金投入或实物捐赠价值

7.3.7为反不正当竞争、反托拉斯和反垄断所采取的法律措施的数量及结果

7.3.8针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严格罚款金额和非货币制裁总量

7.4 产品

7.4.1 为改良而评估产品及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对安全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必须接受这种评估的重要产品和服务类别的比例

7.4.2 产品或服务在使用期限内对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数量

7.4.3 商标注册过程中所需要的产品信息种类以及通过这一过程的产品比率

7.4.4 按结果分类的未进行商标注册的事件总数

7.4.5 为消费者满意而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效果的调研结论7.4.6 保证广告、促销、赞助行为符合市场传播法律和法规的程序7.4.7 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场交流的自愿原则的事件总数

7.4.8 因泄露消费者隐私和数据而遭到投诉的事件总数

7.4.9 由于供应或使用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而遭处罚的金额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 什么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公民和媒体的宪法权利,包括媒体搜集、制作、发布、传播新闻和言论的自由,及公民个人收受新闻、通过媒体发表意见和言论的自由,均应受法律保护, 也要受一定限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公民的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又有区分。 公民的新闻自由1、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公民行使表达权的自由) 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近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 出版自由是指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不予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而应当让公众知悉,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的信息,国家应该对这些非法干预和妨碍公民寻求、获取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或制裁。2、公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知情权3、公众拥有舆论监督的权利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1、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第一,在公开场合或约定场合,记者有自主采集、访问的权利,他人不得干预;第二,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题,记者有索取信息的权利。2、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一)广义上的闻报道权是指新闻媒体及记者自由地搜集新闻信息并将它们报道出来的权利, 也是让受众享受“知晓”的权利。(注:包含了采访新闻信息和传播新闻信息两个过程。)(二)狭义上的新闻报道权指新闻媒体及记者将自由搜集的新闻信息报道出来的权利, 也是让受众享受“知晓”的权利。3、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是新闻媒体权利的主要构成要件。其中知情权和表达权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参与权和监督权则是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 新闻媒介与公民的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 新闻媒介是公民行使新闻自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公民的新闻自由权又反过来无形中赋予了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权。 新闻媒介为公民行使自由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1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其他渠道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突出的作用。有时,它还可以使公民对政府机关行使监督的自由权利,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 2公民自由权无形中赋予新闻媒介新闻自由权。 1.公民的自由言论和出版权使新闻媒介拥有了新闻自由权。 2.公民作为受众和传播者,他们的自由权也在新闻媒介自由上得到体现。3、公民的知情权与新闻媒介知情权的关系:记者知道是为了让公众知道,所以记者有权报道的也就是公众应当知道的。公众不应当知道的,记者也无权知道,记者不应当有比公众更多的权利。 新闻媒介与公民的新闻自由之间的区别新闻工作者将寻求、获取、传播信息作为自己的职业,这种职业可以使广大公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等权利。新闻工作者在媒介上发表的言论、批评、评论等必须符合新闻单位的主旨和要求,遵守共产党的宣传纪律和新闻专业规范,比普通公民要受更多的约束,但同时,新闻记者享有比普通公民更多的接近消息源的权利。

浅谈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浅析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被打破,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是由媒体单一的、单向的传播,而是变为了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传播媒介处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介新旧交融的特殊时期。在媒介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 新闻传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愈来愈大,传播已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利器。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传播社会责任论的内涵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60多年来,社会责任论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社会责任论认为,媒介应当享有新闻自由,但自由与义务是相随的,媒介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强调责任与权利的统一,揭示了传媒负有引导理性生活、塑造道德精神的社会责任,强调有控制的新闻自由,提出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 ,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XXXX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消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同时强调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现状

,1,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广 从报纸、广播到电视、电影再到互联网络,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新闻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广。 ,2,受众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受众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包括观众、听众、读者等,近年来受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向高素质的趋向发展。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架构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的对信息进行取舍,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更为专业。 ,3,讯息呈现出病态的暴增 传播学中的讯息指的是由一组互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 整意义的信息。这个概念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是有意义,近些年来,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果把人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比作杯子,那么,当今的信息便是那不断溢出来的水。日趋暴增的信息已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更无暇去分辨有意义和没有意义了。 信息的这种病态暴增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力的下降,影响社会的安定。 ,4,新闻信息反馈渠道越来越多,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反馈渠道也进入现代化,由过去的去电台反馈或来信请寄变为直接在网上留言或在论坛里发表意见和建议,加强了信息反馈的力度。这种传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使得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能够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呼声,利于对事实真相的发掘和监督。 2.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一,真实、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内容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 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构建诚信和谐品牌 有限公司 集团始创于1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力5强、中国信息化5强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集团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有总资产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亿元,拥有5个高科技产业加工基地,19个子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主要产业涵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国家大型企业,属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届被消费者满意单位评审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被评为“诚信企业”;被评为“AAA”信誉企业;连续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多年来,集团切实履行着社会责任,一直在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把共同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企业精神,把发展经济和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把承担相应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作为自觉行为,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赢得了各级政府、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提高企业效益;赢得声誉,树立良好形象;体现企业文化取向和价值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有利于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成为提升实力、增强竞争的基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就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起完善的

社会责任体系,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集团公司大力宣传社会责任体系,转变思想观念,使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去,推动了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经济,缓解就业压力 集团现有职工56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9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按照“设备现代化、产业规模化、产品高档次”的目标,投资111亿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0万吨的生产基地。2年创利税1亿元。 目前,发展了地方经济,解决了部分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尽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强化科学管理,注重保护环境 公司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对周边环境、职工的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更多地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自建立该体系以来,公司未发生任何生产事故、设备事故、未接到任何环境投诉等。公司产品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化生产。 公司于2000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于同年七月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自体系运行以来,我公司以让用户满意为宗旨,确保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8%以上,确保用户满意率为98%以上,确保用户回访答复满意率为98%以上。

可持续发展指标简评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 标体系研究现状简评 陈 迎 【摘要】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根据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方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通过三类方法的评介和比较说明,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具有现存统计体系的坚实基础,在资料易得、计算简单、信息丰富、便于实践等方面较其他方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陈迎,1969年4月生,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 100084) 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时期。60年代末以来,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围绕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罗马俱乐部对增长面临的自然极限的预言,在全球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自身发展问题的严肃思考。以1972年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新篇章。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 CED)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将可持续发展正式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此之后,“可持续发展”一词风靡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1992年,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方针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多项协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21世纪发展规划所广泛遵循的基本原则而被纳入其行动计划之中。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已跨越概念和理论探讨的范畴,成为人类采取全球共同行动所努力追求的实际目标,人类开始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艰难历程。 在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和理论逐步推向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以定量化、可操作地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缺乏这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只能是动听的言辞,或停留在道德原则的概念而被束之高阁,难以真实考察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效果,因此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及国内外研究的重视并开展了大量工作。归纳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 二、环境经济学方法 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用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从而应用经济学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方法决定资源的配置,评价人类活动的实际效果。 1.“绿化”GN P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基础上的。因此很自然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修正传统的GN P指标,以更真实地衡量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GN P指标的种种不足,如: ?GN P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不能全部包含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因素; ?GN P未计入经济活动中影响社会福利水平或状况的外部效应,如环境损失; ?GN P因难以采用经济价值尺度计量而未计入社会福利中的环境因素; ?GN P未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而不同的收入分配对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有感 班级:传播2班学号:32009061222 姓名:高小娜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出于对媒体所有者人数越来越少的担心,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传播学研究者等,组建了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报告开宗明义:在美国这个号称头号自由民主之邦的国度,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新闻自由处在危险之中。报告提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由很明显:现代新闻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崭新而陌生的,而长期以私有私营来谋取政治独立的美国新闻界,则可能由于商业化的过度发展受到腐蚀,转型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商业。相对于总人口,新闻单位的数目显著减少了;由于所有权的集中,新闻及意见来源的多样性受到了限制,这对民主不是一个好消息。 书中指出新闻自由是创建自由、文明社会的保证,是政治民主的基础。这源自美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更可以看做是美国崇尚自由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的果实。对此,该书为自由的新闻界提出了要求:“一个自由的新闻界不受制于任何力量,无论是政府的还是社会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凡是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都让公众倾听。”并为媒介的角色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位:“一种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一个交流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一种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一种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一条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显然,这一角色的实现必须要以新闻自由为保障,同时这一角色的实现又反过来更好地保障新闻自由。 而当时美国新闻界的情景是新闻界掌握在一些庞大的商业机构中,对于民主生活非常重要的大众传媒未能完成履行对公众应付的责任。也就是新闻自由由于媒体资源掌握在少数人中,媒体多按商业机构运作,以赢利为目的。这一方面影响了大多数人言论表达的渠道和意见交流的便利,限制了新闻自由;同时,媒介功能扭曲了新闻理念,新闻报道出现煽情、庸俗等现象,媒体没发挥大众传媒应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永续性地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本身内涵了伦理道德因素,也体现了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引导社会朝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观、和谐、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变为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共同进步为宗旨。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要求将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当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看待, 同时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个人类向着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趋近。其次,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不同, 这种新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这种新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人。再次, 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最初含义是指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当赋有自觉的类意识, 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世界环境在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个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以保证发展的后续力和持续性,第二,公平性原则,它的和性是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中的利益(代际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同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坏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内公平)。要维护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第三,共同性原则,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具有共同性,人类的未来也具有共同性,因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它表明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全球生态观,它把当代人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使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会毁坏子孙后代的发展。让我们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这样为人们、国家以至地球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赵玉川胡富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 一、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首先必须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原则为基准,展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内涵。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今后的发展道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地说,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下几点内容 :1.贯穿“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至今尚有几千万人口处于贫困之中。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置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增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力度。 2.体现“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代价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3.体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素质较低,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在长期内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国策;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是与计划生育同样重要的基本国策。 4.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非常低,另外经济也不很发达,试图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资源的稀缺是不现实的。另外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整体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资源的浪费明显地阻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5.体现科教是立国之本。 资源终归是有限的,而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是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在当今世界,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谁就会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谁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永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在具体制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我们必须参照《中国21世纪议程》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两个重要文件进行。可以说,这两个文件是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纲要”。 从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设置关键指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联合国和英国等国家,也是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所遵循的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思想贯穿了“可持续发展”这种全新的发展观,将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全面、科学的反映和论述了中国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而《纲要》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及其后十年所要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提要简要地介绍了生态占用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此指标衡量可持续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生态占用与资源承载力的异同点;基于《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分析了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生态占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政策含义以及运用于青藏高原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生态占用;指标体系;可持续性;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0)04-0375-08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如何衡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难点。目前主流的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体系在衡量可持续性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生态占用 (ecological footprint)[1]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试图向我们描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现状与未来,告诉人们“我们是否接近或者远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旨在阐述生态占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采用《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探讨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政策含义。 1 概念 《21 世纪议程》充分认识到了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倡议建立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便能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2];然而,里约热内卢会议 8 年后的今天,全球人口、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更多,贫困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可供利用的新鲜淡水、耕地资源和平流层臭氧则在减少,森林遭到破坏,……。许多迹象表明:我们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远了!但究竟有多远?生态占用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生态占用?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 rees 教授及其学生 wackernagel 教授和 wada 博士提出并加以发展的[1、3、4]。生态占用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5]。针对于不同的研究层次,生态占用可以是个人的、区域的、国家甚至全球的,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占用是一个和人口承载力既相似又不同的概念。所谓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的数量。而生态占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生态空间。这里的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占用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对于其他动物而言,这两类方法的结果是相等的,但对于人类,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面积在不同区域差异相当大,这源于人类的资源利用强度、消费水平、废物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性[6]。例如,中国能够养活 16 亿中国人,但决不是美国人或者欧洲人。所以,用人口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十分谨慎,必须清楚资源所承载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生活质量的人口,资源的承载力显然是不同的。因此,人口承载力难以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此外,人口承载力还难以分析贸易的影响。国际资源贸易改变了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无疑,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的人口承载力远远低于其目前的人口规模。但是,超载的人口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的生活质量,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而生态占用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这种面积是不具有区域特性的,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比较。区域的实际生态占用如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就表现为生态赤字 (ecological deficit);如果小于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ecological surplus)。区域生态占用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 1.CSR简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报告)指的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披露CSR报告已经成为全球领先公司的通行做法。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快速发展,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企业概况 华为技术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 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目前,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 华为技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2008年是华为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元年,从此华为保持每年以份CSR报告的频率。2008年至2015

年共计8份,2016年的报告将于2017年下半年发布。在这已发布的8份报告中,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报告名称明确为“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2011年至2015年,华为发布的涵盖了CSR报告的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报告,。与国企、央企的CSR报告相比,作为一个非上市的民营企业,华为的报告更聚焦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强调与业务发展紧密联系。几年来华为不断完善报告的基本框架和结构,CSR报告无论是在框架结构上还是设计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体现了华为一贯的正向开发的原创性,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框架和本。华为更是获得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评选的“20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强第一名”。 2010年,华为确定了“公平经营,消除数字鸿沟,绿色环保,提升供应链CSR管理,关爱员工,回馈社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组织建设,设立了专职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和人员,保障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管理。 3. 报告分析 3.1报告纵向对比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414644.html,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王平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0期 摘要:为使各城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文章借助DPSIR模型,遵照科学性、可行性、简明性和敏感性原则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能够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它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的发展观,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崭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全国实施。具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一项相当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联合国统计局、美国、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等均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创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而我国的一些学者等也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些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均存在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和宽泛,指标数目过多,处理过程难度过大等问题,使得这些指标很难获得实际的运用。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无疑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1DPSIR模型的原理 DPSIR模型的全称是Drive、Pressure、State、Impact and Response模型,是由欧洲环境组织1998年提出,该模型提出后主要运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分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它主要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把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细分为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这五部分。其中,“驱动力”指的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要指该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压力”则代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等相关系统的影响;“状态”表示在目前的动力与压力状况下,社会、资源与环境所表现的特征;“影响”表示在目前状态下于生态系统、社会资源等对人类社 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变更能力;“响应”则表明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及制定的积极政策,如减少污染、增加环境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DPSIR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1987 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提交联合国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中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means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 to meet thEir own needs.”--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这个时代的主题,需要许多指标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做一个度量。而GGDP(绿色GDP)作为目前最新、最合理、最科学的指标之一,在报刊、电视上频频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绿色GDP 这一 宏观经济核算指标呢?一、认清GGDP(绿色GDP)的重要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衡量经济增长使用最广泛的综合型指标就是GDP 及其增长速度。GDP 核算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源愈加速 耗减、环境愈加速降级,在某种程度上愈增加了GDP、愈推动了经济增长;(2)而开展资源恢复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活动,又增加了一次GDP,表现为经济增长。从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双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虚增了GDP,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无效增长。也就是说传统的GDP 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 影响。而绿色GDP 就是在GDP 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考虑能源环境等因素后的绿色GDP宏观评价指标显示,整个90年代我国的全部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是惊人的。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至少有3%-7%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下同。)取得的,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帐”。换句话,如果按年均GDP增长速度为9.8%计,其中约有4-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这些损失仅代表90年代“绿色GDP"与GDP的差额,而没有包含中国自然资源长期的累积 性损失)。具体如下:1.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损失至少有1061.01-1310.42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98%-4.92%,即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98%-4.92%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取得的。其中损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森林40%,水31%,大气17%。换句话说,1992年GDP增长速度为14.05%,其中4.3-5.31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2.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2199.38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7%,即1995年GDP增长速度为10.5%,其中4.2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3.199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3239.123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4.35%,也就是说,1997年GDP增长速度为8.8%,其中4.39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获取的。[1]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规划和发展中的核心议狻=⒄⒄辏⒄⒄瓶沙中⒄⒄拐铰裕⒄⒄噬缁崾⒄肿⒄芈躺獹DP 研究。绿色G D P ,曾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利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指出,绿色GDP 是 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3]只有在关注

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意义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改变原有生产的产品方式及方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决不能走为了生产产品就不顾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我们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与治理结合,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品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意义重大。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品,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产品,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产品作用重大,才能为人类及后代子孙谋福。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1、观的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人与关系的转变 实例1 香烟产业创新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重要作用及成效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于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端到端的客户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36家。 公司管理团队致辞 一百多年前,电话的出现,让天各一方的人们有机会告别“鸿雁传书”的传统方式,以便捷的语音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今天,电信网络已成为改善人们沟通、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率的关键驱动力量之一;不久的未来,在一个网络化世界里,人人可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从而帮助每一个人发挥无限潜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沟通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人们沟通需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电信行业的使命所在。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作为愿景,运用通信领域专业经验,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平等、自由地接入到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绿色环保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我们成立了专职的节能减排工作团队,确保节能减排贯彻到产品与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交付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中。一方面,通过开发更多的创新电信业务,我们帮助人们削减不必要的差旅、物流,减少社会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持续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可持续能源方案的应用,协助运营商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以实际行动积极为所在国家和社区做出贡献。无论是汶川地震,华南冰灾,还是阿尔及利亚洪灾,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帮助当地运营商恢复通信,帮助灾区人民抗击自然灾害。我们还在非洲、亚洲等地区捐助教育网、资助当地大学教育,促进当地通信技术水平提升与经济发展。 作为联合国“全球盟约”成员,我们将“全球盟约”倡导的企业公民权利与义务融入公司文化与商业活动之中。经过全体员工讨论,大家一致认同“至诚守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还发布了《华为员工商业行为准则》,要求所有员工在处理华为业务活动与业务关系时诚实守信、恪尽职守;我们设置了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进一步完善了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我们通过建立供应商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引导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与我们一同履行企业责任。 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自华为成立以来,我们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2008年公司保持了持续增长,合同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经营运作状况良好。截至2008年12月底,我们累计向国家纳税525亿人民币。 2008年,我们在全球开展了系列企业社会责任主题活动。本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活动,以及我们在消除数字鸿沟、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了解并对我们所作的努力提出意见。我们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1.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应当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责任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因为媒体传播直接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每一个传播工作者都应当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行这一责任的时候,其他社会机构可以加以干预,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借助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它不再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人都可享有的,并且不受剥夺的、绝对的自由。 2.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及政策建议 社会责任是社会责任标准指南中最主要的术语,也是其主要内容的核心概念。社会责任是指,“组织通过透明的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标准中社会责任的提出在加强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美国在二十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这也是关于媒体社会责任最早的研究。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制订的《报业法规》中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第二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主席C.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报业要对社会“负责”。二战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R. M.哈钦斯在《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媒介机构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对新闻报道时客观按、《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责任论的诞生。 在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媒体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围绕社会发展目标,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和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浅谈网络媒体的商业化与社会责任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是指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网络新闻传播活动和经营活动时,对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及公民身心健康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5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回顾与断想 对新媒体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一方面需要从时间的向度对传统媒体社会责任进行历史梳理,另一方面需要在现时的媒介生态空间框架下对这一概念的适用性进行审视。我国现有关于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界定大体存在三个维度。一是源自官方的权威解释,如2003 年,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的蔡名照认为网络媒体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批驳歪理邪说,使互联网站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公共利益维度进行界定,认为“网络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承担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责任,又要承担提供正确舆论监督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责任”。三是从媒体的职能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也“应当在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社会问题、民意表达、网络文化、内容健康、知识产权和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承担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责任”。以上三个维度虽然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界定角度不同,但关注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