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2018年第08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ZD-20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5B630020);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BSJJ063)。作者简介:刘春平(1980-),女,河南郑州人,语言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韩国语语言与文化、中韩文化对比。

据全球通史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茶文化萌芽的国家,绝大

部分国家的茶文化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我国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茶文化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然而其最初的茶文化知识却是经由朝鲜传入,而朝鲜又是我国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第一站。在历史上,虽然目前韩国现在也有自己独立发展的茶道文化,但是这改变不了韩国茶文化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这个事实,茶文化的精髓在于茶道精神。而所谓茶道,是指从与茶共事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修身养性的人生哲理。茶道精神初步形成于中国,在朝鲜被继续发扬光大。现如今,茶道精神在世界上的影响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在韩国,茶道早已被正式列入全民教育体系中,且部分大学已经开设“茶道”的专业课程供学生研习。我国宗教的传播与茶文化并行,相传陆羽的《茶经》其创作的灵感来源就是在制茶的过程中悟出的一系列生活哲理。也有一些史书记载,我国的“茶道”二字中的“道”最初是指代道教,道教亦是对茶文化最为推崇的宗教之一。本文探讨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次探讨更深入地认识茶文化与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茶文化的形象更加具体和生动。

1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1.1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

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其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养生哲学思想。道教的信徒普遍认为人要想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寿命,需要从身体到心灵的各个方面去遵循自然的规律。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晨夕,万事万物的运作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虽然人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如果人的活动违背自然的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道教养生哲学提到,人的标准作息时间为:卯时(5-7点)起床,午时(11-12点)小憩,戌时(19-21点)入眠。这个作息时间遵循了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因此,如果人的作息时间与这个标准差异太大,身体层面的影响就表现为:眼周发黑、皮肤松弛、脸色苍白、行动迟缓等;精神层面的影响就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而道教的这种养生哲学在中国茶文化中被充分体现出来。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内容就是对于茶禅养生哲学的探讨。茶叶从种植到采摘的整个阶段是一个遵循自然、根据自然规律而调节的过程,由此奠定了茶文化恬静、淡薄的精神内涵。茶文化在唐朝时期发展迅猛,饮茶之风一时兴起,且当时文人辈出,大量的诗人将“茶”写进自己的诗歌里,以此或暗喻自己的品格或表达自己的胸襟。因此,茶文化在文学领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精神相互融合、共为一体的哲学内涵。这也恰恰印证了道教“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思想。

1.2韩国茶文化中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

道教与韩国茶文化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饮茶的态度上。在道教饮茶哲学里,饮茶应该作为一种由外而内修炼身心的方式,因此不必过于追求礼仪,也不需要刻意强调精神境界。正确的饮茶态度应该是将饮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不应该怀抱某种目的性而刻意去饮茶,只要内心自发有饮茶欲望时就可以饮茶,做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完全体现了道教的饮茶哲学。在韩国茶文化风俗习惯里,饮茶几乎是家家户户日常生活的惯例。韩国人偏爱高汤和茶饮的这种喜好在全世界都很出名。也因此,韩国被称为是最注重养生的国家之一。在饮茶习惯上,中国人还是更多地把饮茶当做一种爱好,或者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比较注重饮茶的时节和场合,而日本人对茶道礼节的关注多过于饮茶本身,只有韩国人对饮茶是一种随缘的态度。

韩国的饮茶文化也包含有茶道礼仪以及茶禅精神,然而这两者在韩国的茶文化中并没有做突出强调。韩国的茶文化中多半都是关于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茶事,通过一些稀疏平常的小事展现韩国人对命运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安宁、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此可以看出,韩国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家饮茶哲学观,即:自然是人的本性,事物运行都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即可,不宜强求。2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2.1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被誉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入世”的思想,因其内容的核心在于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探索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所以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适合治国的一种思想文化。儒家哲学思想倡导从人的内心出发,用一颗“仁者爱人”之心善待周围的人和事,并时刻注意修炼自身品性,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而在我国礼节中,通常情况下,晚辈拜访自己敬重的长辈会选用上等的茶叶作为礼品表达心意。在稍显正式的餐桌上,晚辈也需要主动为长辈上茶以示敬意。这就表明,中国的这种茶文化传达的是一种做人礼节规范,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2.2韩国茶文化中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在我国所有的传统哲学思想里,影射到韩国茶文化最多的是儒家哲学思想。儒家哲学思想虽然起源于中国,然而由于中国哲学思想门派较多,因此在中国茶文化中的体现并不及韩国茶文化明显。在历史上,儒家哲学思想是同茶文化一起传入当时朝鲜的。由于儒家思想非常符合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需要,因此,一经传入就深得当时统治阶级的喜爱从而在当地得以发展。后来,随着儒家哲学思想在韩国的传播,对韩国以语言为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要很大的影响,儒家哲学思想对韩国茶文化的影响也从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现在了解到的韩国茶道、茶礼以及茶艺等无一不是在传达着儒家哲学“以仁待人,以礼养性”的思想,这在当今的韩国茶道中被保留和运用得很完整。3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佛家哲学思想3.1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佛家哲学思想

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哲学思想研究的重点在于入世规范,道教哲学思想重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佛家哲学思想多半都在阐述“出世”的道理,其核心关键词在于“境界”二字。佛家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相对的,一切有关于“主客观”、“实与虚”、“对于错”的探讨都是基于某种定量,而绝对的定量是不存在的,因此探讨是不具备事物本身意义的。佛家哲学思想宣扬一种“无我”的境界,试图消除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隔阂,主张人通过不断对外奉献来救赎自己内心的阴暗。相传,我国《茶经》的创作者陆羽生性顽皮不羁,正是在不间断制茶的历程中渐渐修炼了自己的内心,从而变得睿智、通透和沉稳。陆羽的《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蓝本,至此以后中国茶文化开始向着茶禅文化的方向发展,其思想内涵越来越具有佛家的“味道”。现如今,中国茶文化中“和,敬,清,寂”的思想精髓均体现出了佛家哲学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3.2韩国茶文化中蕴含的佛家哲学思想

与道教、儒家哲学思想相比,相对而言佛家哲学思想在韩国茶文化中的渗透较少。韩国茶文化中蕴含的佛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佛家“奉献”精神上。在韩国茶文化中,日常茶叶的泡制、茶艺的表演、茶具的选购和清理都是一个家庭中妻子应该承担的责任。除此之外,身为妻子还有培养孩子、照顾老人等义务。由于责任过于沉重,很多女性在结婚不久之后就纷纷辞去自己的工作,专心做一名全职太太,也因此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个人空间。据统计,韩国的离婚率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低。而这与韩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奉献是分不开的。韩国女性在本国茶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她们在家庭中的奉献精神也让韩国茶文化与佛家哲学思想形成了某种关联,为佛家哲学思想在茶文化中更大面积的渗透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蔡文治.韩国传统茶文化[J].当代韩国,1994(1):84-88.

[2]魏常海.以"和诤"思想为中心看中韩传统思想与现代化[J].当代韩国,2001(4):33-35.

[3]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化为主[D].中央民族大学,2006.

[4]余志勇.论“和”的思想是中韩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2):44-46.

[5]刘圆圆.论韩语—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从文化传统和地缘关系看韩语专业的重要性和恒久性[J].青年文学家,2012(23):216-216.

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刘春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儒家、道家、佛家这三大派别的哲学理论构成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文化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而在韩国也展现出不同的风采。由于茶文化思想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禅意,因此与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内容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中韩茶文化中有关于生命的追求、自然的生长法则以及茶学精神等内容均可与道、儒、佛这三家的哲学思想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对此,本文分别从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以及佛家哲学思想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中韩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希望能够对当前中韩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韩;茶文化;传统;哲学思想

历史·文化

401

西方的茶文化基本介绍

西方的茶文化基本介绍 英国茶文化 英国人从1660年代开始进口茶叶。当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 拉甘萨(CatherineofBraganza)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 爱好带进英国宫廷。开始英国人从荷兰进口茶叶,1689年(康熙二 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直接从中国厦门进口茶叶运回伦敦。到1750年代,茶叶已经变成英国人的全民饮料。由于英国从中国大量 进口茶叶,而中国从英国进口货物很少,两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 英国一方面从中国引进茶树到其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种植,另一方面 在印度殖民地种植罂粟,制造鸦片出口中国,最终引起鸦片战争。 在英国和爱尔兰,“茶”(tea)不仅指这种饮料的名称,而是有下午 便餐的意思,即下午茶(英国以外称为hightea,在英国则是指晚便餐),名称来自使用的“高”脚桌。英国人多喝红茶,茶种包括英国 早餐茶(EnglishBreakfastTea)和格雷伯爵茶(EarlGrey),由中国传 入的茉莉茶,以及日本传入的绿茶,也成了英国茶的标准部分。英 国人喝茶,颇成痴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 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 次“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 天起码4顿。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 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 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 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柠檬而喝。 美国茶文化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由茶叶引起的。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 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这个事件引起英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瑰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茶文化,更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宴饮,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说到茶文化,就不得不提中国的茶道。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便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所包含着许多中国古代人民的优秀理念。如:尚和、重德、贵真等。 “尚和”是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

茶文化活动策划

前言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一、活动目的 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茶、了解茶,让爱茶的人更亲近茶。将茶真正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生旅途中。我们从茶中品味人生,从茶中懂得道理,从茶中得到行为的规范,同时大家也在协会中畅所欲言,结识挚友,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做一个高雅脱俗,热情向上,平易近人的茶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向大家展示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让同学们漫步于茶文化沁人心脾的小径之中. 二、活动主题 “以茶会友”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茶社 指导老师:*** 四、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河北**大学全体学生 五、活动安排 活动地点:一餐小广场 活动时间:春末夏初(待定) 六、活动准备 1、物品安排::茶叶若干,桌子八张,椅子十把,热水瓶六把,一次性杯子三套,插线板若干,餐巾纸两包,桌布一块,音响一对,无线话筒两个,相机一个,太阳篷四顶;

2、准备有关茶的一系列书面文件,例如:茶叶知识_茶文化_茶艺_茶道等. 3、场地审批 4、人员安排:主持人两名,礼仪四名,维持场地秩序四人,音响管理人员两名,物品管理人员两名,工作人员若干 5、服装:主持人服装(自备),礼仪服装-旗袍,茶艺表演人员服装,其他人员全体正装(自备)统一佩戴工作证 七、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宣传: a、活动前三天在一餐门口放置一大一小展板宣传此次活动 b、活动前一天在各个宿舍楼的宣传栏上张贴宣传海报 2、人员培训: a、活动前期由老师对表演人员进行强化训练 b、提前一周确定主持人员及礼仪并进行训练 3、场地布置: A、广场正东方四张桌子,南北方向各两张桌子, 场地示意图 B、音响的布置 C、主场的布置 D、整体的布置 活动现场:

中西茶文化比较

东西方茶文化比较 内容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中西方的饮茶文化在饮茶时间、饮茶对象、茶道以及茶室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起源探索和分析,探索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中国茶传到西方之后,经过西方茶人的发扬,形成其独特的西方开放式茶文化。文章通过对东西方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东西方茶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茶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茶文化及其理念 茶之于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诸子百家,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由此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须臾不离的关系。中国人饮茶讲究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礼,这就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2]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往往无法使用精确的方式去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茶对于中国人是有特殊涵义的,中国人喝茶并非简单的解渴,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 大约在魏晋时期,玄学家开始提升茶的精神内涵,茶除了解渴、药疗之外,还可以作为清谈助兴,沟通天地的作用。[3]也正是这个时期,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求静,佛学以茶助禅,茶的精神内涵已超出其本身的物质层面。 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儒家茶文化具有“乐感”与雅志的特点,注重“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它融入了一种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是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体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4] 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推崇无为、守朴、归真。道家对茶的认识很早,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茶之品格,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品茶主要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道家主张静修,而茶是清灵之物,通过饮茶能使自己的静修得到提高,于是茶成了道家修行时的必需之物。[5] 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而得道的特点。佛家以“普度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诫相适应。所以,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表面看,中国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儒家以茶励志,佛家在品茶中明心见性,道家寻求避世超尘。其品茶意境、价值取向不同。其实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处处贯彻着和谐、平静的精神。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

什么是茶文化

什么是茶文化 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品位。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 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点茶,斗茶: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亦称“茗战”。中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随着贡茶的兴 起应运而生。 3.泡茶: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 加调料。这种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加上 后来的沸水冲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这种饮茶方式,一直 沿用至今。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 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 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 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 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 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 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 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 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 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 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 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茶文化活动策划

茶文化活动策划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前言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一、活动目的 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茶、了解茶,让爱茶的人更亲近茶。将茶真正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生旅途中。我们从茶中品味人生,从茶中懂得道理,从茶中得到行为的规范,同时大家也在协会中畅所欲言,结识挚友,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做一个高雅脱俗,热情向上,平易近人的茶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向大家展示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让同学们漫步于茶文化沁人心脾的小径之中. 二、活动主题 “以茶会友”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茶社 指导老师:*** 四、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河北**大学全体学生 五、活动安排 活动地点:一餐小广场 活动时间:春末夏初(待定) 六、活动准备 1、物品安排::茶叶若干,桌子八张,椅子十把,热水瓶六把,一次性杯子三套,插线板若干,餐巾纸两包,桌布一块,音响一对,无线话筒两个,相机一个,太阳篷四顶; 2、准备有关茶的一系列书面文件,例如:

3、场地审批 4、人员安排:主持人两名,礼仪四名,维持场地秩序四人,音响管理人员两名,物品管理人员两名,工作人员若干 5、服装:主持人服装(自备),礼仪服装-旗袍,茶艺表演人员服装,其他人员全体正装(自备)统一佩戴工作证 七、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宣传: a、活动前三天在一餐门口放置一大一小展板宣传此次活动 b、活动前一天在各个宿舍楼的宣传栏上张贴宣传海报 2、人员培训: a、活动前期由老师对表演人员进行强化训练 b、提前一周确定主持人员及礼仪并进行训练 3、场地布置: A、广场正东方四张桌子,南北方向各两张桌子, D、整体的布置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海南大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 《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 题目: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姓名:黄卫和 学号:20092506310014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09级市场营销一班 老师:杨红老师 成绩: 2012年06月18日

【摘要】 本文先是从中国茶种、茶文化的起源、发展说起,接着结合当前世界各地人民饮茶的现状,分析中国茶文化和饮茶的习惯,以及茶种的对外传播,对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交流

目录 Contents 引言 (1) 1.茶的起源 (1) 1.1饮茶的起源 (1) 1.2 饮茶的起因 (2) 1.3 茶树的发源地 (2) 2.茶的对外传播 (2) 2.1茶马古道 (2) 2.2中国茶的外传史 (3) 3世界各国的茶文化 (4) 3.1亚洲国家 (4) 3.1.1日本 (4) 3.1.3其他亚洲国家 (5) 3.2欧美国家 (5) 3.2.1英国下午茶 (6) 3.2.2美国茶文化 (6) 4总结 (6)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引言 “公元·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十七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这是一则农夫山泉出品的东方树叶茶饮品广告。从短短不足百字的广告词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在很早之前,中国的茶文化就向世界各地传播了。而当今,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人均年饮茶0.5公斤,日均消费茶近4亿杯。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为此,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推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茶的精髓和内涵,并且从中得知茶对我们的生活文化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作用。 1.茶的起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成为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的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过去的。 1.1饮茶的起源 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音上加以附会,说神农有一个水晶的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胃肠洗涤的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而成为茶的起源。

中西方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对比论文

中西方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对比论文 中西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 [摘要]人类历史的发展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间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因此,了 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有必要。文章着重把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 化进行比较,解释形成不同文化的原因。 [关键词]茶;咖啡;文化;跨文化交际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在中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上至帝王将相,下 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它不仅 是一种饮料,更承载着中华文化。咖啡与茶代表着中西方两种不同 的文化。 1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又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 半封闭的、农业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 所决定。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 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守 常”“平衡”“对称”。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相符。通过饮茶可以自省,也可以养廉,赋予茶以清廉、高洁的品性。儒家学说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沟通思想,增进彼此的友情,协调 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而茶文化中从采茶、制茶、煮茶、点茶、泡茶、品饮等一整套的茶事活动中无一不是渗透着和 的思想。在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待客时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布朗族史书《奔闷》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先民的首领。一千多年前,他率领人在澜沧县景迈、芒景一带大规模开垦种植茶园,并给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腊",从此,与种茶有关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枯族都把茶称为腊。如今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和芒景古茶园仍然生机勃勃,明清以来景迈、芒景一直是普洱茶重要产区,恩泽后人。布朗族《祖先歌》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每年农历六月初七日,布朗族人和傣族都要在一棵大茶树下,祭祀茶祖叭岩冷。 陆羽:传奇“茶圣”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

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白居易:乐天知命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

中国茶文化活动策划书精选

中国茶文化活动策划书精选 雅轩茶艺社招生策划书 一、招生背景 二、招生目的 1.宣传雅轩茶艺社的茶文化,普及茶知识,让广大新老同学认识、了解我们社团。 2.吸纳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同学到我们社团,为我们社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共同交流的舞台,让大家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承担起本届建设好社团的重任。 3.给个别能力较弱却积极进取,想得到锻炼的同学创造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独立策划、集体合作、动手和交际等 多方面的。 时间:9月18号 第二部份 成立条件 地点:商学院环湖广场 对象:11级新生 四、招生细则 (一)前期宣传 1、宣传部提前一周左右制作海报,贴横幅的形式告知11级新生社团招新的信息。

2、各部组织人员下寝宣传,到新生寝室楼下派发社团招新宣传 (二)正式招新 1、场地设于学校环湖广场,准备两张桌子,两张凳子,及饮水机,发票等等,由外联部负责 2、悬挂横幅,海报,搬桌子,搭帐篷,由策划部负责 3、招新咨询工作由社团内部轮流值班进行,为新生提供相关生活咨询 4、现场进行茶艺表演,由培训部及部长负责 5、欲入社的学生,报名之后,只需交20元入社费,即可成为社员,由办公室及财务部负责收取会费 (三)招生结束 (四)申请成为会员的基本条件: 2自觉拥护本社团的章程。 3有加入本社团的意愿。 茶文化活动策划 引言: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中国茶文化简述

中国茶文化简述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 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 现形式。 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 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 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 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 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 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 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 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 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 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 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 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 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 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 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 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 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就是劳动生产物,就是一种饮料。茶文化就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就是茶与文化得有机融合,这包含与体现一定时期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人类漫长得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得21世纪,茶文化更就是得到了空前得发展与进步、然而,各国得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1、中西方茶文化得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得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得独立战争。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得影响之深远。红茶得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得“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红茶只以传统得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得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得饮茶习俗。以英国为例。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

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得声誉。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得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她们得灵丹妙药与社交得风行饮料。由于皇后得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得风尚。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就是不可或缺得东西。茶作为风靡世界得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得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得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就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得饮品。”韩国人认为茶文化就是韩国民族文化得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就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得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得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得文化艺能——茶道。2、各国得茶文化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得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得特色。不同得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得不同价值理念与文化取向。下面选取了一些代表国家与地区,去领略同一片绿叶,被赋予得不同内涵。第一站:美国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在美国市场上,中国得乌龙茶、

中国茶文化论文总结

中国茶文化论文总结 篇一:中国茶文化论文 中国茶文化 摘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关键字:茶文化;发展;茶道;大学生;养生;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明代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

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纤弱。清末明初,中国多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二、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

中国茶文化公关活动策划案

中国茶文化公关活动策划案》文章核心内容提示: 边城水恋中国茶文化公关活动策划案文字摘要:本案将深刻挖掘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结合边城水恋客户群体特征,着力于紧密联系城市精英的第二居所这一形象和水域特色,渲染边城水恋所营造的怀恋、亲和、宜心养性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推广宣传效果。 “边城水恋”中国茶文化公关活动策划案 文字摘要:本案将深刻挖掘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结合“边城水恋”客户群体特征,着力于紧密联系“城市精英的第二居所”这一形象和水域特色,渲染“边城水恋”所营造的怀恋、亲和、宜心养性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推广宣传效果。 案首语: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涵义。宋朝著名诗人林逋有诗云: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于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来说,品茗聊天是笑谈人生、抒发情怀的最佳休闲方式。秋凉时分,一壶清茶,沏出浓浓的感悟;一杯在握,芬芳绕指,便有了三日不绝的袅袅情思。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冲和恬淡。而在四川,饮茶更是古老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除了对饮茶有着天然的喜好之外,更倚赖茶文化所带来的舒逸、亲和、利于交流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本案将深刻挖掘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结合“边城水恋”客户群体特征,着力于紧密联系“城市精英的第二居所”这一形象和水域特色,渲染“边城水恋”所营造的怀恋、亲和、宜心养性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推广宣传效果。 一、活动拟订目标: u全面展示楼盘形象,利用现有设施硬、软件进一步贴合、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u消除观望性客户在落单选择上的疑虑,并于行销推广中不断挖掘、增长目标客群,为二期销售冲刺储备富足的客源 u加大力度丰富和提升“边城水恋”的文化定位 u实现十一月的营销热潮 二、活动执行标准: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2005-1-24

中外茶文化的比较

中外茶文化的比较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书面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后传入西方。17世纪起,饮茶成为英国贵族圈的风尚。之后,英国人又将 西方独特的下午茶文化带入中国。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饮茶 有着不同习俗。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由茶叶引起的。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 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这个事件引起英 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制裁,最终导致美国独立革命发生。美国人 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 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 除源自于欧洲的西方茶文化外,美国市场上的东方茶(乌龙茶、 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柠檬红茶)。美国人与中国 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 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 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 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东方茶) 加上糖之习惯。 1657年茶叶出现在德国的药店,但是除了东弗里西亚(今下萨克森)一带地区之外,没有赢得德国人太多的兴趣。现在德国人也喜欢 饮茶。比如,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 窨制过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 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

中国传统茶道的介绍

中国传统茶道的介绍 中国茶道起源于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说法。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中国传统茶道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一、茶道简史 茶是中国的国饮,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茶道发源于中国,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

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二、茶谚诗词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历代文人们或著述或赋诗以赞茶之功能及妙赏,以茶为诗者难以计数,其中尤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人称道。全诗如下:“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诗道尽饮茶之妙用。 三、茶与礼仪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

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以英国为例。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2、各国的茶文化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下面选取了一些代表国家和地区,去领略同一片绿叶,被赋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