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炼油行业信贷投向指引[2020年最新]

银行炼油行业信贷投向指引[2020年最新]
银行炼油行业信贷投向指引[2020年最新]

炼油行业ⅩⅩ年信贷投向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所称“炼油行业”是指从原油提炼汽油、柴油、煤油等基础能源产

品的产业,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B0251),在我行现行行业分类中为石油化工的重要构成。

二、行业特征及政策环境

1、行业运行特征及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垄断特征明显。

炼油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其原料原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物

资,被世界各国作为战略性能源进行储备,是当前各国政治、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服务业以及居民消费领域,对一国经济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

由于炼油工业资金、技术密集,对原油供应依赖性较强,国内目前绝大部分成品油生产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而中海油、中国中化、中国化工、

延长石油等企业凭借其在上、下游较强的行业地位及资源优势,通过自建、兼并收购等方式亦形成部分产能,成为行业第二梯队。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

我国已投产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18家,合计产能 2.25亿吨,约占行业的50%。区域分布方面,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炼油规模分别占到全国的33%、15%、21%。

中国炼油能力分布构成变化(单位:万吨)

2005年2009年

项目能力占比(%)能力占比(%)

原油加工能力(万吨/年)32445——47300——中石化1635050.42140045.2

中石油1193536.81480031.2

中海油500.21950 4.1

延长石油————1400 2.96

地炼企业411012.7775016.64

炼厂个数122144——

中石化3327.13527

中石油3024.62923

中海油10.86 4.8

延长石油————3 2.1

地炼企业5847.57143.1

炼厂平均规模266——304——中石化495——588——

中石油398——476——

中海油50——310——

延长石油————450——

地炼企业71——105——地区32445——47300——

华东1107534.131550032.77

东北842525.97990020.93

华南383511.82720015.22

西北454514.01708014.97华北/华中420512.96762016.11

(2)炼油规模迅速增长与原油供应紧张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风险初显。

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炼油行业亦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

阶段。截止2009年底,国内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已高达 4.73亿吨,居世界第二;当年原油加工量为 3.93亿吨。ⅩⅩ年国内新增炼油产能3100万吨,合计产能将达5.1亿吨,而国内油品需求则相对稳定在4亿吨左右;同时国内一批已规划千万吨级炼油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至2015年,炼油产能将增至7.5亿吨。相比于炼油产能快速增长,我国目前原油产量则基本稳定在 1.8--2亿吨左右,新增产能原料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在目前国际原油产量已经接近峰值的情况下,未来紧缺的国内外原油供应将成为炼油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3)地炼企业发展困境短期内难以改变。

缺乏油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地炼厂开工率低下、产能闲置的主要原因;近期受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及环保标准提高的影响,其生存愈加艰难。中石油、中石化的开工率分别为85.8%、86.4%,而山东地炼企业平均开工率仅为30%。在此背景下,被国有石化龙头收编成为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整合模式,其中:中国化工已整合地炼企业6家,合计产能约1900万吨;中海油整合地炼企业3家合计产能约900万吨。

由于当前国内炼油产能已出现过剩,且地炼企业股权关系一般均较为复杂,

设备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整合价值),石化龙头对地炼企业整合进程亦逐步放缓,无法解决行业准入及环保要求提高后大部分地炼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多数地炼企业只能依靠扩产、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来规避政策风险,但却难以改变其经营困局。

2009年中国前十大地炼企业(单位:万吨)

排名地炼厂地理位置所属集团原油加工能力是否我行客户1昌邑石化山东潍坊中国化工800是

2华锦化工辽宁盘锦中国兵器500否

3利津石化山东东营地炼500是

4弘润石化山东潍坊地炼370是

5宝塔石化甘肃银川地炼350否

6正和集团山东东营中国化工300是

7东明石化山东青岛地炼300否

8青岛安邦山东东营中国化工300是

9华星石化山东东营中国化工250是

10恒源石化山东德州地炼200否合计————3870——

2、政策环境

(1)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市场化方向不变。

2009年5月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政府在成品油定价

方面决策的透明度,实行以来总体成效明显,但也因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使得其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初衷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市场在每次调价预期来临前都会出现

囤积和套利情况,在部分地区甚至造成供应紧张。同时,由于国内价格完全以国际价格为参考,并顾及炼油企业合理利润,易造成国内市场供需脱节。据国家发改委信息,围绕如何缩短政策时滞,新的更加透明化、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有望在

近期出台。

(2)炼油行业国家政策总体延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行业准入门槛

及环保要求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150多家炼油企业平均产能约340万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50%,其中大部分地方炼厂产能低于100万吨,且以淘汰类装置居多。为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产业布局、规模、节能减排等方面对炼油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

出炼油行业应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ⅩⅩ年以前淘汰100万吨及低效低质落后装置,积极引导100-200万吨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名义新建项目,并确定了至ⅩⅩ年的行业节能减排目标。随后石油和化工协会公布的《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至2015年我国炼油企业平均产能

提高至500万吨以上,汽油、柴油质量标准分别达到国Ⅳ、国Ⅲ以上,轻油收率

达到75%。预计未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低效产能淘汰步伐将逐步加快。

三、行业存量授信分析

1、行业客户评级情况

炼油行业在全行客户数量占比为0.44%,授信余额占比约为0.91%。目前,我行所有炼油行业非违约客户的平均PD为0.71%,平均级别为5级。全行非违

约客户的平均PD为1.3%,平均等级为6级。该行业平均PD略低于全行平均值。该行业五级分类口径不良率为0.27%,最近一年的实测违约率为 1.64%。下图反映了该行业客户的评级分布。

2、行业财务表现情况

炼油行业在我行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如下。总体而言,该行业财务表现总体优于全行平均情况。

3、行业债项评级情况

该行业平均LGD为33.83%,比全行的平均值38%略低,债项评级分布如下:

根据分析,影响行业债项评级的原因是抵押担保情况。该行业的抵押担保情况如下:

保证方式信用保证抵押质押其他

余额占比33.3%34.0%7.1% 2.5%23.1%

4、行业业务品种结构

该行业的业务品种情况如下:

5、额度的提用率

行业额度的提用率约为15.14%,比全行的平均值29.57%略低,额度使用率应适当提高。

6、行业的风险和收益匹配情况

根据分析,行业的整体风险低于全行平均情况,风险较低。平均EL为0.24%,平均贷款利率定价为 5.26%。全行平均利率为 5.47%,低于全行平均情况。此外,该行业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15.18%,低于全行平均水平(19.98%)。

7、重点客户授信情况

客户结构方面,三大石油集团及其与世界500强外资石化巨头合资企业合计

授信余额、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52.47%、60.01%,与行业产能结构基本吻合。

四、行业投向指引

1、总体目标和原则

炼油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明确,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以三大石油巨头为代表的优势企业集中。但同时现阶段国内已出现产能过剩趋势,且成品油标准逐步提高,未来行业将以结构调整、淘汰置换落后产能为主,新增产能将逐步放缓。综合以上因素,ⅩⅩ年确定炼油行业为积极进入类行业,总体信贷原则为:加大三大石油巨头各项业务渗透,提高贡献度和资本回报水平;择优支持地炼企业,侧重贸易融资,严控新增贷款;加快落

后产能存量减退,持续强化贷后管理。

2、信贷支持重点和限制领域

(1)重点支持具有明显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

石油巨头,及具有较强资源、资金、技术优势的世界500强石化企业在华投资企业。

(2)积极拓展中国化工、中国中化、陕西延长石油三大石化集团,稳固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