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成立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可行性报告

苏州成立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可行性报告
苏州成立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可行性报告

苏州成立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

可行性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汽车轻量化始于发达国家,最早由传统汽车巨头引领,经过发展已产

生一定规模。目前,北美汽车轻量化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预计该地区

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在2021年达到362.3亿美元。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亚太地区轻量化材料市场将是这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地区。2015年,该地区的产量占全球的50%。亚太地区的轻量化材料市场正在随

着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和轻型车需求而增长。

xxx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820.0万元,占公司股份71%;B公司出资3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9%。

xxx公司以汽车轻量化材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

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14650.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950.14万元,占总投资的74.74%;流动资金3700.83万元,占总投

资的25.26%。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84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404.99万元,税金及附加253.24万元,利润总额

6086.01万元,利税总额7178.70万元,税后净利润4564.51万元,纳

税总额2614.19万元,投资利润率41.54%,投资利税率49.00%,投资回报率31.16%,全部投资回收期4.71年,提供就业职位520个。

汽车轻量化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赛车运动,它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产生更高的加速度。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115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820.0万元,占公司股份71%;B公司出资3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9%。

(四)法人代表

万xx

(五)注册地址

xxx产业园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

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

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

8657.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61.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万人,

城镇人口815.39万人,城镇化率76.05%。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长三角中部,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占总面积的 2.7%。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

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代天下四聚之一,有人间天

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汽车轻量化材料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xxx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公司始终坚持“服务

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

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

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

根据规划,依托xxx产业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汽车轻量化材料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当汽车油耗压力步步紧逼,当续航里程短板亟待补齐,能够缓解这两大压力的轻量化已逐渐成为新车的重要标签,而比起结构上的优化或是制造工艺提升,车企及零部件企业的侧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轻质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采用。并且从目前来看,随着轻量化概念的持续升温,传统材料未来将面临大范围的更新及替换,而轻质材料之间也将掀起新一番的激烈竞争。

轻量化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难题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汽车自身减重成为车场关注的新方向。纯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还可以减少20%的电池成本以及20%的日常损耗成本。由于汽车轻量化可显著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已形成量产的产品有:乘用车、商用车的外覆盖件、内结构件等汽车轻量化车身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的外覆盖件等。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

一、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背景分析

汽车轻量化始于发达国家,最早由传统汽车巨头引领,经过发展

已产生一定规模。目前,北美汽车轻量化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预

计该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在2021年达到362.3亿美元。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亚太地区轻量化材料市场将是这个行业

中发展最快的地区。2015年,该地区的产量占全球的50%。亚太地区

的轻量化材料市场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和轻型车需求而增长。

德国是当前汽车轻量化材料占比最高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德国汽车工业十分发达,在新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领域聚集了世界上

最优秀的几个生产企业,具有推动汽车轻量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美国豪华品牌车型也较多,且电动汽车发展很快;日本是在碳纤维方

面属全球首位,以东丽公司为代表,目前该公司全球遥遥领先;中国

轻量化起步较晚,技术和应用程度都落后于德美日等发达国家。但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材料轻量化正在加速进行中。

中国轻量化材料市场广阔。一方面,对比国外发达国家,中国的

轻量化技术起步晚,平均整车质量更大,以国外的轻量化材料占比作

为标杆,中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受益于政策的驱动,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轻量化的需求,促使车企往轻量

化方向前进。

经过测算,中国在未来3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将逼近5000

亿元,其中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将拥有350亿元市场规模。对于先

进高强度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给出的规划是至

2020年,强度600MPa以上的AHSS钢应用达到50%。以1100kg的平均

车重计算,先进高强度钢的单车用量约为550kg。按照8000元/吨的单价,在2020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3000万辆和200万辆目标的情况下,先进高强度钢的规模将在传统汽车市场和新能源

汽车市场分别达到1320亿元和88亿元。

对于铝合金和镁合金,《路线图》中给出的规划是至2020年单车

用量分别达到190kg和15kg。按照铝合金4万元/吨、镁合金10万元/吨的市场价格计算,2020年金属合金的市场空间超过27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达到180亿元。

对于塑料及复合材料,对比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德国已经达到

了单车300-365kg,占到整个汽车的22.5%;美国、法国是220-249kg,占比16.5%;日本是126-150kg,占比10%左右;中国大约是90-110kg,占8%。按照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0万辆、平均整备质量

1100kg、增强塑料用量占比15%估计,需求量将达到33万吨。以2万/吨的单价测算,仅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空间就高达66亿元,相比2016

年全年增加近55亿。按照2020年3000万辆的汽车总规划量,在整个

汽车市场的规模达到990亿元,逼近千亿。

排放、油耗标准提高,汽车行业轻量化加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

全面步入欧Ⅴ、欧Ⅵ时代,我国也将在2018年全面实行国Ⅴ排放标准,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在各国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提高。此外,根据2016年6月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我国汽车排放国Ⅵ标准也已在

制定之中,预计将在2020年实行;同时,2020年我国乘用车还将实行根据《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

术路线图》所规定的5.0L/KM油耗标准,在目前发动机技术尚难实现

本质性突破,减排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措施

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排放及油耗。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汽车重量每减少100千克,每百公里可节

省燃油0.3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相应减少7.5克-12.5克;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可提高燃油效率6%-8%,由此可见,轻量化将是

整车厂商为满足各类节能减排指标需要的必由之路。

车轻量化带动铝压铸市场的发展。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其中材料应用轻量化是见效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选择。在材料应用轻量化领域中,铝合金因其较低的密度、优质的性能以及巨大的存量,已经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发展的主要方式,目前铝合金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

压铸作为一种高效的金属成型工艺,具有尺寸精度高、可铸造复杂零部件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的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在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铝压铸件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0年将实现470万吨的产量,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11%。

新能源车轻量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年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根据该路线图对2020-2030年新能源车能耗、续航里程以及制造材料等因素的规划,轻量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当汽车油耗压力步步紧逼,当续航里程短板亟待补齐,能够缓解这两大压力的轻量化已逐渐成为新车的重要标签,而比起结构上的优化或是制造工艺提升,车企及零部件企业的侧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轻

质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复合材料

的采用。并且从目前来看,随着轻量化概念的持续升温,传统材料未

来将面临大范围的更新及替换,而轻质材料之间也将掀起新一番的激

烈竞争。

据相关统计,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

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而不可否认,在轻量化趋势的影响下,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汽车,并且难以避免地将挤压一

些传统汽车材料的占比。

钢材一直是最主要的汽车材料,即使在轻量化要求加大的今天,

这一格局也仍未发生变化。田洪福更是明确指出,在2025年,钢材在

汽车中的应用比例仍然会达到在50%以上。当然,这里的钢材更多指的是高强度钢,它是在普通钢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能够达到减

重以及提高碰撞安全性的效果,在汽车底盘横梁加强板、悬架支架、

发动机支架等等部件广泛应用。尽管其成本相比普通钢材有所增加,

但是相较于其它轻质材料而言仍较有优势,是行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

时间内的发展重点。

铝合金的用量将仅次于钢材,这一材料除了应用于一些结构件、冲压件,还可用于车厢、车身等。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汽车单车平均用铝量大约为92kg,欧美单车用铝量达到150kg。而根据相关机构测算,铝合金在汽车中的使用空间最高可达540kg,可使汽车减重40%。由此看来,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当然,这还仰赖于其成本方面的突破。

镁合金是常用金属结构材料最轻的一种,其密度约为铝的2/3,钢的1/4,同时具备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大等优点,在汽车中的应用同样在上升,目前在汽车轮毂、进气歧管、离合器、传动外壳、齿轮箱等方面应用较多。不过,由于成本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汽车镁合金用量还不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平均用镁量约为3kg,北美的汽车平均用镁量也不到10kg,但是根据美国汽车材料协会预计,随着镁合金技术的成熟和轻量化需求增加,到2020年,北美生产的汽车镁合金用量将达到160kg。

作为兼具轻量化、安全性、舒适度和可靠性等优异性能的轻量化材料,碳纤维材料前景极被看好,但是在当前阶段显然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在于成本太高。据了解,同样是1公斤材料,钢材需0.8-1美金,铝材需2.4-2.6美金,而碳纤维则高达20-30美金,几乎

是钢材的20倍。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业内采用了改性沥青、木质素制备、聚烯烃制备、高强PANCF原丝、节能加工能源等方面技术来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但是从整个行业水平来看,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材料轻量化虽缺乏“大”突破,但“小”进展不断,例如佛吉亚的座椅轻量化方案、泛亚的隔热隔音材料以及索尔维的Technyl高性能材料等等。而不可否认,这些小进展正是汽车轻量化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提振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已被列入重要清单。民营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区域经济、安排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取得了

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

到了8.8%,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放缓、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等将拖累我国出口,但进

博会的成功举办有望改善我国贸易结构进而对出口形成支撑。整体看,我国工业企业出口增速可能会继续小幅放缓。稳中有进的宏观经济环

境将为企业效益持续改善提供坚实支撑,工业品价格涨幅的趋缓将带

动工业企业效益增速稳中趋缓。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将对工业企

业生产形成带动作用,有助于提升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为

企业效益改善奠定坚实基础;规范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等一系

列减费降税政策的落实,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去产能政策已取得阶

段性成果,产品供需有望实现新的均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趋于

平稳。

第三章市场营销

一、汽车轻量化材料行业分析

轻量化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难题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汽车自身减重成为车场关注的新方向。纯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还可以减少20%的电池成本以及20%的日常损耗成本。由于汽车轻量化可显著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已形成量产的产品有:乘用车、商用车的外覆盖件、内结构件等汽车轻量化车身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的外覆盖件等。

汽车轻量化优势明显。所谓“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及续航里程,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甚至提升汽车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汽车轻量化优势凸显,降低油耗和排放,汽车每减重10%,可减少油耗8%~10%,排放减少10%;操控性更强,汽车质量降低,提升汽车转向、加速及制动的灵活性;续航里程提升,电车每减重10%,续航能力增加5%~8%;提升安全性,有效减少事故时汽车势能对外物的冲击力。

政策逐步落地推进国内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内接连颁布汽车轻量化产业规划政策与支持政策。其中2015年颁布的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掌握汽车低碳化、轻量化材料等核心技术

产业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推进轻量化产业发展;2016年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出应加快调整先进基础材

料产品结构,扩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范围,支撑汽车轻量化发展。

汽车轻量化发展路线与目标已确定。根据2016年10月26日,中

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会中,指出汽车轻

量化技术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重点发展目标之一。其中要在2025年,

力争整车质量平均减轻20%,汽车钢铁比例占汽车总重的30%,单车用

铝合金达到250kg,单车用镁量达到25kg,碳纤维使用量占车辆比重

的2%。

轻量化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当前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汽车轻量化技术分为结构优化、材料升级和工艺创新。其中,结构优

化和工艺创新侧重于汽车前期设计与制造工艺层面,以目前国内的技

术水平来看,汽车轻量化程度提升空间不大,研发周期较长;而对汽

车材料的更换和升级,能从根源减少汽车总重量,可行性更强,成为

汽车轻量目前阶段最主要方向。

轻量化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车身轻量化材料主要的技术路径主

要包括超强度钢、铝部件、复合材料玻纤碳纤等,不同国家选用的方

向不同。欧洲选用的技术路径主要是采用复合材料玻纤碳纤进行替代,美国基本是用铝,比如特斯拉,国内刚起步,技术路径还未确定。不

同材料在强度、质量、耐蚀、抗热、抗震和加工性等均有自身不同的

优势,也决材料在不同汽车零件上的应用。参考国外的技术路径,复

合材料与铝合金将成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两个主要材料方向。

二、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分析预测

汽车轻量化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赛车运动,它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产生

更高的加速度。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

离更短。

汽车轻量化绝非是简单地将其小型化。首先应保持汽车原有的性

能不受影响,既要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要保证汽车行驶

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汽车本身的造价不被提高,以免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压力。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

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

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汽车轻量化技术目的。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

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

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

指标。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2010-2016年我国

汽车保有和产量快速上升。2016年国内汽车产量2819万台,同比增长13.5%,汽车产量仍处于逐步上涨趋势中。另2017年8月末我国民用

汽车保有量达到2.05亿辆,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44辆/千人,与发达

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500辆左右相比,国内汽车保有仍会持续上升。

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排放污染引起注意。机动车大多是

以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为动力,这两类发动机均直接排放细颗粒物,其中汽油机排放的颗粒物相对较少,而柴油机排放量多,是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PM2.5来源解析报告显示,在雾霾所有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占28%~36%,本地污染贡献,其中机动车污染占到31%,为主要来源。

各国为控制汽车排放量,纷纷提出汽车能耗和排放目标。到2020年,除美国之外的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国家和地区对乘用车燃

油油耗的要求都将严格限制在5L/100km以下的水平,而且碳排放也更

为严格(国内在2020将采用国Ⅵ的排放标准)。

汽车轻量化将成节能减排主攻方向。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主要是

指通过汽车制造商一些技术措施配合相应的国家政策,建立起完善的

机制等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主要技术措施为汽车轻量化

技术、发动机关键技术、改善油品品质和排放控制技术。其中,发动

机技术与油品改善需要较长时间技术积累才能提升,而轻量化技术是

目前最容易实现的技术,将成为减排主攻方向。

汽车排放与汽车重量高度相关。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

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

燃料消耗,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整备质量降低100Kg,汽车每百公里油耗将减少0.3~0.6L,汽车重量减低1%,油耗可减低0.7%,减排效果明显。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

由政策扶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50.7万辆,同比增长53%。截止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车11月当月

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106.7%。

新能源汽车销量前景广阔。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新能源汽车

200万辆的年产销量规模,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市场前景广阔;

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42万辆,CAGR达到46.88%;2020年新能源汽车车型将达244款,较2016年55款增增加189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