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4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4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4.《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中的亲情。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形成关心他人的生活态度。

能力: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赞美家庭中的亲情。能够尊敬父母,常与父母交流,懂得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知识:知道怎样孝敬父母,学会关心、照顾、体贴家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赞美父母,感谢父母,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生活情况以及在学生家庭生活中,父母关爱孩子的感人事迹;采访父母,请他们讲述自己关爱孩子的事情,并填写调查表。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故事,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与大家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2-P26页内容,话题为“感悟亲情,赞美亲情”。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7-P30页内容,话题为“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情导入,走进亲情

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朋友,名字叫燕燕。请看大屏幕……

2.学生换观看燕燕的故事。

(故事梗概:燕燕早上起来,妈妈让她不要穿裙子,因为今天天气要变凉了,而且还有雨。燕燕不听妈妈的话,非要穿着裙子去上学。下午天气转凉了,燕燕冷的直打喷嚏,结果晚上发烧了,爸爸妈妈冒着风雨把燕燕送到医院,医生说燕燕患了重感冒,要住院打吊针。爸爸妈妈只好请了假,陪着燕燕在医院打吊针。燕燕看到爸爸妈妈疲倦的样子,难过的掉下了眼泪,她真后悔呀……)

3.思考:燕燕后悔什么?你能理解燕燕妈妈为什么要求燕燕穿衣服而不穿裙子吗?

小结:亲情是爱,亲情是人间无价的珍宝,亲情融化在家庭生活的细节当中。父母的眼神、动作、言语都包含着关心和爱护,流露着浓浓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父母的亲情吧!

【设计意图: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声有色的动画故事,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有感而发,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育主题。】

活动二事例分析,感悟亲情

1.回忆生活: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爱我们的。在生活中,你们与父母之间肯定也发生了许多真实的、感人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全班进行故事交流会,并说说听了这些故事,自己有什么感受。

小结:想听听我真实的感受吗?你们真幸福!我好像看到了爸爸妈妈对你们深深的疼爱!是生病时的呵护,是学习时的关心,是一盏熬夜的灯,照亮你们前进的步伐。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妈妈。

2.分析事例:出示两张帐单,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张帐单,你有什么想法?小子建想到的是什么?妈妈想到的是什么?

交流:在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过类似的想法,或者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不仅是深厚的,更是无私的。

3.学习两则小故事《无言的爸爸》、《唠叨的妈妈》。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透过爸爸的无言和妈妈的唠叨,你看到了什

么?你怎么理解父母长辈的爱?

小结:说得对,无论是爸爸的无言,还是妈妈的唠叨,都是爱,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一样。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感悟亲情,老师先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切身体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实实在在的。再通过分析“唠叨的妈妈”和“无言的爸爸”两则案例,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通过生活资源和教材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是那样深、那样真。】

活动三共诉心曲,赞美亲情

1.交流:老师讲述课文中的一个小故事《父亲》。小组讨论:如果你是王小满,你会不会请爸爸妈妈去参加家长会?

2.倾诉:母爱如同一潭湖水,柔波荡漾,父爱就像苍茫草原,广阔无垠,我们的成长饱含父母的辛勤与汗水。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美的语言赞美我们的父母吧!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诗歌——《母爱》

亚米契斯的一句名言……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3.老师献歌:听了同学们对父母深情的赞美,老师也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平时老师最喜欢唱歌,那就让我为天下所有的父母献上一曲《母亲》吧!

小结: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陪伴,严冬不再寒冷,长夜不再孤独;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教导,爱心与灵魂常伴,纯真在心田永驻;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关爱,让我感悟到了人间的真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引用他人的美言妙句和用自己的话赞美父母,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感。最后教师用歌曲赞美父母,在师生互动中掀起高潮。】

板书设计:

感悟亲情、赞美亲情

亲情是爱,人间的无价之宝

伟大、无私,赞美亲情

第二课时

活动一了解父母

1.导语:最亲天下父母情,最美天下父母心。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的恩情在我们心中越积越厚。今天我们懂事了,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父母、了解父母。

2.亲情测试:我与父母心贴心

师:同学们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于父母的习惯、爱好、心愿了解吗?谁与父母的心贴得最近呢?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并填在表格中。

爸爸妈妈

生日

爱好

苦恼

爱吃的菜

心愿

……

对对碰:那究竟你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呢?在这个箱子里面,装着每个家庭的父母写来的卡片,请同学们上来抽取,对比一下,看看你究竟理解爸爸妈妈有多少。

交流:邀请在活动中最了解父母的孩子到前面来,其他同学做小记者,采访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

小结:这些同学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父母,去了解父母,他们能够努力走进父母的内心,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去关心父母。通过自己猜测与家长调查结果的对比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从而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

活动二感谢父母

1.听故事《第一次对妈妈说谢谢》,从故事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对爸爸妈妈说过“谢谢”吗?

小结:父母恩情似海,让我们学会对父母深情地说声“谢谢”。

2.小调查:你对父母长辈说过“我爱您”三个字吗?请坐出相应的选择并

回答问题。

A 经常说说“我爱你”后有什么感受

B 偶尔说在什么情况下说?

C 从不说为什么不说?

全班统计:A 人 B 人 C 人

3.小讨论:你觉得在哪些情况下对父母长辈说“我爱您”比较合适?

小结: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让我们来对爸爸妈妈大声地说出人间最动听的三个字:“我爱您!”

【设计意图: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有一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为使孩子对双亲产生发自内心的爱和真诚持久的感恩,借用具体、真实的生活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再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和交流,升华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要用心去感受,坚持做到感谢父母、感激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三回报父母

1.交流: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朝夕相处,当看到父母为我们做了一件有一件事的时候,除了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感恩的心,你们可曾想到也为他们做点什么?结合自己平时的做法谈谈。

引导学生讨论时,可结合课前的采访,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给父母带来的欣慰和快乐。

小结:我们可以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感谢,更要学会用行动表达多父母的感谢,在生活小事上多关心、照顾父母。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回报,就在这一句句话语里,一件件小事中。

2. 其实父母有时候并不是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只要我们不惹父母生气,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与休息,他们就会感到很欣慰。同学们认真填写教材第29页作业“如何让父母感到更欣慰”,并交流。

3. 师:原来让父母感到欣慰如此简单。有一个人感动了全中国人,他叫田世国,今年42岁。2004年,田世国65岁的母亲不幸患上晚期尿毒症,需要换肾,田世国瞒着母亲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了母亲,延续了母亲的生命。正因为这,他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我们来看看当年的颁奖场面。

(播放2004年“感动中国”田世国颁奖现场)

讨论:田世国为什么能够感动中国?

小结:母子血脉相连,田世国伯伯用孝心感动了中国,让我们一起向这位英雄人物致敬。(全体起立,敬礼)

4.故事会:搜索一段生活中让你感动的孝亲敬长的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5.总结:一个个平常之人,却做了一个个非常之举,透过这些举动,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一颗对父母热切的感恩之心。其实我们要感恩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老师、同学、祖国、社会……我们要感恩一切。同学们,就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从每天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吧!

【设计意图: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想出如何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然后说出让父母欣慰的方法,最后通过田世国的故事升华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明白不仅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一切,使学生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也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

板书设计:

学会感恩

关心父母,真心说声“谢谢、我爱您”

回报父母,真诚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bìkāi qǐtúyu guīchǔn shìshātān ( )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森林面貌吨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结净,联一艰杂草也没有。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彻( ) 拦( ) 嘲( ) 啄( ) 返( ) 砌( ) 栏( ) 潮( ) 逐( ) 板( )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鱼( )而出随心所( ) ( )想天开见( )不救 气( )吁吁不折不( ) ( )不可及争先( )后 五、选词填空。(10分) 温暖温和温存 1、嘲鸫不是一种性格( )的海鸟,它专门残害海龟。 2、小海龟非常喜欢在( )的阳光下到海滩上晒太阳。

敏锐敏捷敏感 3、蝙蝠是一种行动( )的动物,都有一双( )的眼睛。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 4、(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它照样能灵巧地自由飞行。 5、我们( )发现有破坏森林的行为,( )应该坚决制止。 六、依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6分) 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改为陈述句) 2、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修改病句) 3、海岛上有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的太平洋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修改病句) 七、根据提供的语句组成四句谚语,然后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谚语(8分+2分) 风雨不久到冬雾雪鸡迟宿晒谷不用翻春雾风天上鱼鳞斑 晚霞行千里鸭欢叫秋雾阴朝霞不出门夏雾雨 八、口语交际(7分) 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呢?请你写一写。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九、(一)、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基于PLC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设计2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两台电机顺序起动与停止控制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原理及选用器材的介绍 (5) 2.1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5) 2.2电动机的选型 (8) 2.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9) 2.4熔断器的原理 (9) 2.5继电器 (10) 2.6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 (12) 第三章工作原理 (14) 3.1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如下: (14) 3.2工作过程: (14) 3.3PLC控制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 (15) 课程设计的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2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两套异步电机M1和M2,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时间继电器,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1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同时我们还采用PLC进行控制。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继电器、PLC控制

第一章绪论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在这种情况的要求下,将电动机的转动规律设计清楚显得尤为重要。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以小型实用性电力拖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主。 本设计是根据顺序控制设计法对电动机进行顺序启动/停止控制。

小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卷面综合评价 等级 一、基础知识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词语。 wān yán chuí bèi yú chǔn zuìè lónɡ yǎ 2、读读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给.(ɡěi jǐ)予憎.(zēnɡ zènɡ)恨山涧.(jiān jiàn) 骨髓.(suí suǐ) 颤.动(chàn zhàn)蓑.衣(shuāi suō)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心( )目形态( )( ) ( )( )不解天( )地( ) 响彻( )( ) 波( )壮( ) 4、选词填空。 开卷有益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千言万语 手不释卷千山万水初出茅庐千辛万苦(1)读书就是这样,因为我懂得( ),所以才( )。 (2)有了刘备的( ),才有了诸葛亮的( )。 (3)为了开发西部,奋斗者们艰苦创业,他们走尽了( ),说 尽了( ),历尽了( ),想尽了( ),终于如愿 以偿。

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成反问句) (2)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地,露出了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缩句) (3)我告诉了温迪外公捐献器官的心愿。(改成“被”字句) (4)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题目的意思是:。最能体现农忙的诗句是:。 (2)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 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它。一切,。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澄江一道月分明。 (2)老吾老,;幼吾幼,。 (3)蚂蚁搬家蛇过道,。

生态系统和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l)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上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2)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景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 教学内容分析: 第2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在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要继续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节包括三个部分,首先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然后了解这种结构具有什么主要功能。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每一部分都安排了分析讨论活动。 (1)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 2010-2011学年度 机电工程系系机电一体化专业 班级班学号 课题名称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10年12月2日

目录 课题、摘要、关键词 ---------------------------------------- 3 1. 电动机的选择、维护及常见故障 ---------------------------------- 3 1.1电动机的选型 ------------------------------------------------- 3 1.2 电动机的维护 ------------------------------------------------ 4 1.3 电动机常见故障 ---------------------------------------------- 4 2.PLC特点 ------------------------------------------------------- 4 3.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 6 4.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参考程序及梯形图指令表 -------------- 7 4.1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 ------------------------------- 7 4.2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 7 4.3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 -------------------------------- 7 4.4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程序 ------------------------- 8 4.5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 9 4.6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参考 ------------------------------------ 9 小结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2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9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 ①输入??? 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生物:生产者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传递转化、散失过程 通过上述图解可以看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相同的三个去向是: a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提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 (2)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提示】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4)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2.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作用的说法的正误。 (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4)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1.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泥溪镇2015年春期第一学月学情检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 一、听力题(4分) (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相信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我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西岳、南岳衡山、北岳、中岳 嵩山,其中东岳为五岳之首。 2、我国的五大湖指的是、鄱阳湖、洪泽湖、、巢湖。 二、积累运用(37分) 3、看拼音,写词语。(6分) qítúmǐn ruìbú zhuō ()()( ) zhè jiāng jīng zhàn kuǎn dài ( ) ( ) () 4、比一比再组词。(4分) 例()拔()蜒()据()列()拨()蜓()剧()5、标上正确的读音。(2分) (1)这个时侯,饮()马溪边,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2)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 6、按要求填空。(4分). 要查的带点的字音序 字母 部首查字法 字典里的解释 应取哪 种解释部首再查几画 愚蠢.①愚笨②愚弄③用于自称的谦辞幼.龟①小;未长成②小孩儿 7、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的看; ⑥用手平整的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里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8、选词填空。(4分) 只要……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即使……也…… (1)()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错误,()我们不能忽视它。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4分) 争()恐()狼()虎()骨()如()将()比()面呈()()不解()而出()不堪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答案。(10分) (1)从《独坐敬亭山》中的一句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孤独的心情。(2)从《望洞庭》中的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出洞庭山水的秀美。(3)从《忆江南》中的一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江南色彩明丽的风光。 (4)非常地相信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5)大漠孤烟直,。 (6)春江潮水连海平,。 (7)爱人者,;敬人者,。 三、阅读小书房(24分) (一)、默读课文《桂林山水》然后做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 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 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的翡翠。船桨激 起的微波()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 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 象,像骆驼,(),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 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 上,人在画中游”。 11、读上面这段话,按原文填空。(4分) 12、用“”画出一个排比句。(1分) 13、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生命物质——无机环境和有生命物质——生物群落(图10-6)。 无机环境包括作为系统能量来源的太阳辐射能;温度、水分、空气、岩石、土壤和各种营养元素等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物质代谢的原料如CO2、H2O、O2、N2和无机盐类等,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又称为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 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据估计,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8个。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动植物残体内的可溶性有机物来生活,在消化过程中,把无机养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蚯蚓等将植物残体粉碎,起着加速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转化的作用。此外,这些土壤动物也能够在体内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类,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图10-6) .生态系统的功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时限:90分钟,满分105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书写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漂亮。(8分) shěng luè cán kuì cōng máng shù shāo huī yìng ( ) ( ) ( ) ( ) ( ) huāng yīng dàng yàng shǎn shuò pèi dài mǐn jié ( ) ( ) ( ) ( ) ( ) bān bó cāng sāng mèi lì qián tǐng wā jué qī wǔ ( ) ( ) ( ) ( ) ( ) ( ) 二.补充成语 (8分) 筋( )力( ) 安然( )( ) ( )( )充数 ( )云( )雾 斑( )陆( ) ( )门( )类 声( )力( ) 无( )于( ) 目( )口( ) ( )以为( ) 雪中( )( ) ( )兔三( ) ( )头( )尾 不( )而( ) ( )( )如生 破烂( )( ) 三.组词(5分) 销( ) 峦( ) 徽( ) 暇( ) 泽( ) 消( ) 恋( ) 微( ) 瑕( ) 择( ) 稍( ) 询( ) 残( ) 赚( ) 抑( ) 梢( ) 旬( ) 溅( ) 谦( ) 仰( ) 四.照样子写词语(6分) 1、表示笑的 例:嘲笑 2、例:笔墨纸砚 3、例:千山万水 4、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 学校 班级 姓名 ……… ………… …… …… ……… …装……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英迈发布日期:2011-06-08 11:14:20.0 一、教材分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生物圈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学习的,已经知道了在生物界中影响生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也具备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再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片、网上的文字资料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产者的学习和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型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小鱼和水草 学生: 收集各种图片或拍摄各种风景照片,记录一周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 五、教学过程:

第九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课时作业·巩固提升]单独成册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错误;化石燃料除了燃烧可以产生CO2,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D正确。 答案:C 2.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 B.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C.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开花也需光信息刺激 D.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须信息传递 解析: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为需光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某些植物开花依赖于光周期,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答案:D 3.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

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①错误、②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③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④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⑤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⑥错误。 答案:B 4.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未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符合题意;干扰害虫正常交尾的性引诱剂为化学信息,B不符合题意;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和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都是利用的物理信息,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A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后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 zūn yán cái fùkuǎn dài dào dé ( ) ( ) ( ) () píbèi qìzhòng???? míhuòbùjiě?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遵()例()喉()瘦()酷()尊()列()候()搜()配()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梦寐(?? )(?? )面()菜()狼()虎()骨()如()走()串()将()比()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改为“被”字句: 2、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 3、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香味俱佳的食物来。 缩写句子: 4、我给父亲当帮手。 扩句:。??? 5.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背吗?” 改为转述句: 6、《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修改病句: 五、我会填。 1、一个人只要活得、,就等于 。 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讲究。 3、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富翁,因为

。 4、如果我们生活中能,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对孩子增加一份,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 5、学完本组课文,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原因: 6、请写出两条关于诚信做人的格言: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读《中彩那天》片段,回答问题。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 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了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 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看,终于看到中彩的 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是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 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 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1、“捎”的音序是(),部首是()。 2、给文中的“闷”选正确的音节和字义划上“√”。 闷:①mēn ②mèn ①心情不舒畅②不透气③声音不响亮④在屋里呆着,不到外面去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烦闷()辨认() 反义词:喜气洋洋() 4、“我迷惑不解”的问题是。 5、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他是这 样处理这个难题的。 6、你赞赏“父亲”的行为吗?为什么?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吻

第4讲 生态系统

第4讲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2)生态系统的类型 ①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②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大气、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两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开始,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渐递减。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 3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相反,生物种类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稳定性越低。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5 【例1】(2008·浙江衢州)《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这段话所反映的食物链是()A.蝉→螳螂→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树D.黄雀→螳螂→蝉→树【精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从题中不难发现,“蝉高居悲呜饮露”,知露是蝉的食物,“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知蝉是螳螂的食物,“黄雀在其(螳螂)傍也”,知螳螂是黄雀的食物。串起来便是树→蝉→螳螂→黄雀。 【解答】B 【失分警示】本题易错选A。关键是要充分掌握食物链的概念,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即植物)开始。 【拓展延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树叶→蝉→螳螂→黄雀。 【例2】(2008·浙江温州)楠溪江水网密布,流水通畅,是瓯江最大的支流。楠溪江风景区溪水环山,生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属于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精析】从题中描述的“溪水环山”可知,该风景区有水和土壤,当然作为自然风景区肯定还有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又从题中“生物种类繁多”可知该风景区还有各种生物因素。于是由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解答】生态系统 【失分警示】解答本题时,容易出现由于强调“生物种类繁多”而忽略非生物因素造成错选“群落”的结果。所以在解类似的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的文字信息,找出相应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即可判断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当然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概念也应该具有辨析能力。 【归纳整理】种群:是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3】(2009·浙江湖州)地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她的一切,她为我们提供食物,为我们提供能源。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了“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 (1)我们食物中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制造的。 (2)地层中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并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因此“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这句话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 【精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等,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解答】(1)光合作用(2)生物圈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电路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电路原理图 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如上图当辅助设备的接触器KM1启动之后,主要设备的接触器KM2才能启动,主设备KM2不停止,辅助设备KM1也不能停止。但辅助设备在运行中应某原因停止运行(如FR1动作),主要设备也随之停止运行。 工作过程: 1、合上开关QF使线路的电源引入。

2、按辅助设备控制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辅助设备运行,并且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3、按主设备控制按钮SB4,接触器KM2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主电机开始运行,并且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4、KM2的另一个辅助常开触点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作用,无法先停止辅助设备KM1。 5、停止时只有先按SB3按钮,使KM2线圈失电辅助触点复位(触点断开),SB1按钮才起作用。 6、主电机的过流保护由FR2热继电器来完成。 7、辅助设备的过流保护由FR1热继电器来完成,但FR1动作后控制电路全断电,主、辅设备全停止运行。 常见故障; 1、KM1不能实现自锁: 分析处理: 一、KM1的辅助接点接错,接成常闭接点,KM1吸合常闭断开,所以没有自锁。 二、KM1常开和KM2常闭位置接错,KM1吸合式KM2还未吸合,KM2的辅助常开时断开的,所以KM1不能自锁。

2、不能顺序启动KM2可以先启动; 分析处理: KM2先启动说明KM2的控制电路有电,检查FR2有电,这可能是FR2接点上口的7号线,错接到了FR1上口的3号线位置上了,这就使得KM2不受KM1控制而可以直接启动。 3、不能顺序停止KM1能先停止; 分析处理: KM1能停止这说明SB1起作用,并接的KM2常开接点没起作用。分析原因有两种。 一、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常开接点未接。 二、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接点接成了常闭接点。 4、SB1不能停止; 分析处理: 检查线路发现KM1接触器用了两个辅助常开接点,KM2只用了一个辅助常开接点,SB1两端并接的不是KM2的常开而是KM1的常开,由于KM1自锁后常开闭合所以SB1不起作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素质检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6分) ní nán dào niàn kāng kǎi tiào wàng ( ) ( ) ( ) ( ) bù gǒu chūn nuǎn 一丝( ) ()花开 2.从括号里找出正确读音画“——”。(4分) 转载.(zài zǎi)曾.经(cénɡ zēnɡ) 便.宜(biàn pián)论.语 (lún lùn)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陪()辩()诱()悔() 培()辨()绣()侮() 2.写写反义词(4分) 简单()冷清()违反()隐藏()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目()口()眉()()笑()()相照 胸有()()手()无()斗()星()4.照样子,写词语(3分) 不.知不.觉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例:(雄壮)的国歌 ()的河流()的翅膀()的云朵 ( )的火焰 6.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益:○1增加○2利,好处○3更

1).它们是有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2).适当的锻炼可以使得老年人延年益.寿。() 3).人民军队在日益.壮大。() 4).一本好书就像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1.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3分) 即使……也……因为……所以……尽管……还是…… 1)()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有许多人嘲笑,木匠()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3)()花生的味道美,营养丰富,()大家都爱吃。 2.给“生病”的句子治好病。(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 1)数学对我很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飞快的赶紧跑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5分) 1)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钱,你能有那么多钱吗? 改陈述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将句子补充完整。 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我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 4.比比看,谁的积累多。(6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喜雨》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学习了《桂林山水》,我知道桂林的山具有 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提问:(1)生态系 统的概念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什么?(2)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 为哪两部分?它们 各自包括了哪些成 分? 认真思考,回 答提问: (1)在一定自 然区域内,所 有生物及其生 活的环境共同 构成生态系 统。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圈。(2) 生态系统由生 物和非生物环 境两部分组 成。生物包括 植物、动物、 承上启下, 既巩固已 学知识,又 为学习新 知识做铺 垫。

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 导入新课讲述:我们已经知道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具有各自的生态功 能,那么,生态系统 中各种成分的关系 如何?它们之间的 关系对生态系统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节课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 进入新课学 习。 问题导入, 明确学习 任务,激发 学习兴趣。 食物链和食物网1、活动:分析草原 生态系统中部分生 物的关系 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1)草原上的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有什 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与草原上的植 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之间存在着什 观察、思考、 讨论、回答: (1)草原上的 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 物,供给该生 态系统中的各 种动物利用。 (2)吃与被吃 的关系。 (3)草原上的 各种动物之间 的关系是捕食 关系,如青蛙 捕食蝗虫,而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做中 学”增强学 生学习的 兴趣。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 P L C系统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毕业论文(设计) 2010-2011学年度 机电工程系系机电一体化专业 班级班学号 课题名称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PLC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10年12月2日 目录 课题、摘要、关键词 ---------------------------------------- 3 1. 电动机的选择、维护及常见故障 ---------------------------------- 3 电动机的选型 ------------------------------------------------- 3电动机的维护 ------------------------------------------------ 4电动机常见故障 ---------------------------------------------- 4 2.PLC特点 ------------------------------------------------------- 4 3.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方案的选择 -------------------------------- 6 4.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参考程序及梯形图指令表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运行原理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 -------------------------------- 7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程序 ------------------------- 8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 9 两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参考 ------------------------------------ 9 小结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