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导论课程习题

文学导论课程习题
文学导论课程习题

课程习题

文学起源是什么?

神话是什么?神话与传说,迷信有何区别?

我国古代有哪些常见的神话故事?

哪些是我国最早的散文?

诸子散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为什么说庄子的文章为晚周诸子莫能先?

为什么战国中后期的作者那么喜欢运用寓言?

什么叫“春秋三传”?

《左传》记事有什么特色?

《战国策》在写作上与《左传》有什么不同?《诗经》是怎样编成的?

为什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风、雅、颂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赋、比、兴?

诗经的现实主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端午节为什么要裹粽子和赛龙舟?

为什么说〈离骚〉中的思想可以与日月争光?〈离骚〉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哪里?

“九歌”是什么?

楚辞、屈赋、骚体诗有什么区别?

古代为何屈、宋并称?

〈诗经〉、〈楚辞〉之外,先秦还有什么诗歌?

秦代有没有文学?

贾谊与晁错的政治论文有何异同?

为什么说“文章西汉两司马”?

怎样理解〈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赋是怎样兴起和演变的?

什么叫乐府?汉乐府民歌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孔雀东南飞〉是杰出的叙事诗?

为什么历代对〈古诗十九首〉如此推崇?

五言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说曹操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为什么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章的自觉时代”?“七步成诗”是怎么回事?

我国第一个杰出的女作家是谁?

建安七子谁第一?

什么叫建安风骨?

“竹林七贤”是一班什么人?

什么叫游仙诗?

“洛阳纸贵”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说太康时期是文章之中兴?

陶渊明何不为五斗米折腰?

“桃花源”是个什么世界?

陶诗为何会耐人寻味?

山水诗是怎么样代替玄言诗的?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谁?

南朝和北朝的乐府名歌有什么不同?

什么叫骈体文?

哪些是我国最早的游记散文?

小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什么叫四声八病?

齐梁文学腐败在哪里?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讲写什么的?

钟嵘关于诗歌的滋味说包含什么内容?

〈昭明文集〉是一部什么书?

什么是“文”和“笔”?

唐代诗歌为什么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什么是近体诗?它是怎么样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

为什么书说陈子昂是初唐文学改革旗手?

李白和杜甫为什么推崇孟浩然?

为什么说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

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边塞诗各有什么特色?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李白的〈蜀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什么特色?

人们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

杜甫的“三吏”、“三别”讲了什么?有什么特色?

元洁、顾况的诗有什么地位?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和政治诗有什么成就?

何谓“大历十才子”?他们有什么值得称道?

唐代的新乐府运动是怎么一回事?

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什么思想意义?诗中是怎么描写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的?

唐宋“古文八大家”是谁?他们在古文创作上有什么成就?

怎样理解韩愈的〈马说〉和〈师说〉是不平之鸣?

韩愈的文章好在哪里?

柳宗元的寓言文有怎么意义?

“孟诗韩笔”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评价孟郊的诗?

贾岛为什么被称为苦吟诗人?

为什么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

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有什么价值?

杜牧的论史绝句有什么特色?

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什么特色?

什么是传奇?唐代的传奇发展情况怎么样?

晚唐小品文的成就在哪里?

黄巢的菊花为什么值得称赞?

变文是什么?唐代变文有哪些主要内容?

诗是怎样兴起的?敦煌曲子词有什么价值?

花间词派及其主要作家的词风怎样?

李煜在词史上有什么地位?

宋文学发展的大致情况如何?

怎样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张,欧和二晏的词有什么特色?

从〈醉翁亭记〉可以看出欧阳修山水散文的哪些特点?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出处在哪里?它是怎样写成的?

柳咏为什么自称为“白衣卿相”?他的词有什么值得肯定?

苏轼诗歌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为什么说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江西诗派”是首领是谁?如何评价他的诗论和诗歌?

有人说秦观的词的“词中上品”,对吗?

贺铸为什么称为“贺梅子”?

怎样理解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词?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为什么被人们广为传诵?

陆游的诗歌从哪几方面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是“诚斋体”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为什么“稼轩词”在宋代词坛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怎样评价姜夔的词?

为什么说文天祥的爱国诗是民族英雄的自叙诗?

什么是话本?宋代话本的一般情况怎样?

元好问的“丧乱诗”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说元朝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王西厢〉和〈董西厢〉有什么不同?

什么叫南戏?南戏和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高明为什么要在〈琵琶记〉中为蔡伯喈翻案?

元明时期被称为“四大传奇”的是哪些?

元代有哪些主要散曲作家,哪些著名作品?

为什么元代诗文和元曲相比显得暗淡无光?

章回小说怎样产生的?

〈三国演义〉是怎样写出来的?

〈三国演义〉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些什么成就?

〈水浒传〉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为什么说〈西游记〉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为什么喜欢孙悟空?

〈封神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能说〈金瓶梅〉是一部“淫书”吗?

什么叫“三言”、“二拍”?

明清长篇戏曲为什么称为传奇?

明代杂剧在戏曲史上有什么地位?

什么叫“玉茗堂四梦”?

明代前后七子是哪些人?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为什么说李贽是明代反复古的先驱?

为什么说〈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杰作?

公安派和竟陵派的的文学主张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说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是张岱?为什么说俗曲是明代文学的一绝?

为什么说〈聊斋志异〉的出现使读者的“耳目为之一新”?

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是最杰出的讽刺小说?

为什么曹雪芹能写出伟大的小说〈红楼梦〉?

为什么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贾宝玉为什么要出家?

为什么〈清忠谱〉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说〈长生殿〉的下卷比上卷写的较差一些?

〈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明末清初有哪些富有民族气节的诗人?

清初“南施北宋”是谁?

为什么说吴嘉纪的诗“言冷危苦”?

清代“岭南三大家”指的是谁?

王士祯为什么要倡导“神韵说”?

沈德潜“格调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袁枚的“性灵说”有较进步的意义?

桐城派提出了什么文学主张?他们的散文有什么特色?

“清词中兴”是怎么一回事?

英美文学导论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英美文学导论》是电大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 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 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 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 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 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 平。 2.课程内容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开放教育学习的特点确定的。本课程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个部分 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和作品选读。 文学史部分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简要介绍英美两

国文学各个历史断代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选读部分主要节选了英美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 除绪论部分外,本大纲对其他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 上篇英国文学 (绪论部分内容常识性了解)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

文学导论知识点

poetry (一)Elements of Poetry Rhyme (Rime) Rhyme is the repetition of the stressed vowel sound and all succeeding sounds 1. Single or Masculine rhyme单(阳)韵----rhyming sounds involve only one syllable. E.g. cold, bold; thing, king; day, way 1.Double or Feminine rhyme双叠(阴)韵----rhyming sounds involve two or more syllables. E.g. begin, again; flatter, matter; 3. Triple rhyme三叠韵----a kind of feminine rhyme in which identical stressed vowel sounds are followed by two identical unstressed syllables. E.g. machinery, scenery; tenderly, slenderly; spitefully, delightfully; remember, September 4. Internal rhyme(行内韵)----at least one of the rhyming words are within the line. E.g. “Each narrow cell in which we dwell”; “the grains beyond age, the dark veins of her mother” 5. End rhyme(or Terminal rhyme)(行尾韵)----the both rhyming words occur at the ends of lines. (The commonest and most consciously sought-after sound repetition in English poetry.) E.g. Under my window, a clean rasping sound When the spade sinks into gravelly ground. Let us roll all our strength, and all Our Sweetness, up into one ball. 6. Beginning Rhyme行首词韵----rhyme that occurs in the first syllable or syllables of successive lines. E.g. Why should I have returned? My knowledge would not fit into theirs. I found untouched the desert of the unknown. 7. Interlaced or Crossed Rhyme交错韵----Words in the middle of each line rhyme. It occurs in long couplets, especially the hexameter. E.g. Laurel is green for a season, and love is sweet for a day, But love grows bitter with treason, and laurel outlives not May.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文学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专科段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是理论性质较强,实践意义深远的课程。它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又需要文学实践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现象、文学语言、文学写作、文学阅读等问题有比较正确和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分析文学现象,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论修养,从而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它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课内学时54,共3学分,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共分为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九章,这九章内容,是有机的整体。教学上有如下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讲授离不开大量的文学实践,理论知识的积累要有一定的文学实践的积累。理论的阐述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因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二)实例教学讲授原则。 每一章都将涉及一个重点教学案例,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实践检验,也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层次探索。引导学生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文理论学

习的兴趣,增强文学的感悟能力,批评鉴赏能力。 (三)多种媒体互动原则。 从教学手段上,采取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互动,实时在线学习与非实时讨论结合,主教材与参考资料互为补充的原则。理论教学内容伸缩余地大,涉及范围广,难免挂一漏万,最好的措施就是利用较好的教学手段,从不同方面展开理论教学的多层面解析。 (四)学习讨论相伴原则。 理论学习要有思想交锋,教学活动要多安排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学习讨论。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通过理论研讨、辩论,深化理论学习,能够学有所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先生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主教材。文字教材依据本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也是组织教学和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编写共有八章,分为文学界说、文学文本、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类型、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每章的编写均设计为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建议、教学内容、章节小结、综合练习和参考题等部分。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 录像课为专题性质讲授类型。共设计为引论部分、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阅读与批评、期末复习等六讲。音像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为辅导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思路,帮助同学理清学习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把各章节的内部关系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为配合教学活动,制作4讲IP课件,作为录像教材的重要补充,主要目的是,案例讲解。分为文本案例、体裁案例、创作案例和鉴赏案例。 (三)辅助教学资料的使用 文学概论涉及较多的历史典故、历史名人、重要概念,大量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经典内容,主教材难以包容。辅助教材将对主教材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文学概论课程复习笔记

文学观念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文学概论》课程参考书目

3-4-3:参考书籍、文献、网站等 《文学理论》 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和专业杂志介绍 一、《文学理论》参考书目: 第一编:《金玫瑰》(戴骢译),帕乌斯托夫斯基,百花文艺出版社; 第二编:《基础诗学》,徐岱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编:《艺术创造工程》,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四编:《艺术本体论》,王岳川,上海三联出版社; 第五编:《文学理论》,王一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其他综合类: 1、《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三联书店1984; 2、《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佛克马、易布斯著,三联书店1988; 3、《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特里.伊格尔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张首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卷),敏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中国古代文论译讲》,赵则诚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7、《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钱中文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最新西方文论选》,王逢振等编,漓江出版社1991; 10、《美学》(第一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86; 11、《判断力批判》(上、下卷),康德著,商务印书馆1987; 12、《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小说修辞学》,布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西方哲学史》(上、下卷),罗素著,商务印书馆1991; 15、《文学理论》(李平译),乔纳森·卡勒,辽宁教育出版社; 16.《文学理论》(伍晓明译),特雷·伊格尔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个英语生的文学导论课笔记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Literature 一、What is literature? ?Literature comes from Latin "litterae", meaning "letter" in English. ?The word literature literally means "acquaintance with letters" and the term "letters" is sometimes used to signify "literature," as in the figures of speech "arts and letters" and "man of letters." ?General meanings? ①published writings in a particular style on a particular subject (publications, books, brochures and so on) ②creative writing of recognized artistic value (artistic and literary writings) ③the profession or art of a writer (vocation) ④the humanistic study of a body of literature (subject) ⑤musical product ⑥knowledge or learning ⑦reading (supplementary literature) A Crazy Act ?Literature is about writing in a particular country of a period, all over the world in general. ?Literature is a writing which has claimed to consider underground of beauty of form, and emotional effect. (Aestheticism) ?Literature is all the writings that have permanent value, excellent form and great emotional effect. ?Literature is a writing having excellence of form or expression, and expressing ideas of permanence of universal interest. (critical mind) ? A developing term. Aestheticism Aestheticism (or the Aesthetic Movement) was a 19th century European art movement that emphasized aesthetic values more than socio-political themes for literature, fine art, the decorative arts, and interior design. Generally, it represents the same tendencies that symbolism or decadence represented in France, and may be considered the British version of the same style. It was part of the anti-19th century reaction and had post-Romantic origins, and as such anticipates modernism. It was a feature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from about 1868 to about 1900. The artists and writers of Aesthetic style used the slogan "Art for Art's Sake"(艺术是纯粹的), tended to profess that the Arts should provide refined sensuous pleasure, rather than convey moral or sentimental messages. Instead, they believed that Art did not have any didactic purpose; it need only be beautiful.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英美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外语与文学双重作用。 英美文学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有益学生心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性、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传统英美文学课授课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因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信息的输入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与记忆者。 这样的文学模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而主动探索的意识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勿庸置疑,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现代化的需要。 因此,我们对我院“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材料输入(即选材)、教学过程(即教学理念和方法)和成果输出(即学生讨论、研读报告、作业、成绩考核)等各个环节中均体现创新教育的特色,加大了师生互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挥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育理念的转变长期以来,包括英美文学课教师在内的大部分中国英语教师一直采取“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很少或几乎不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 1/ 15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使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变成了大规模生产的“标准件” ,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

文学概论课程提要

文学概论 课程提纲 (2014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级别:2014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班级:1班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课程代码:10212050 学 时:48 学 分:3 考试性质:考试二、【教师信息】: 授课教师 电话 E-mail 办公室答疑时间 2204 两周一次上课时间与地点5-304周三(6、7、8) 三、【课程简介】: “文学理论”是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在中国新式高校出现的。真正纳入高校科目设置 始自1933年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1940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正式颁发了全国 统一的《大学科目表》,“文学理论”位列其中。高校开设《文学理论》(或《文学概论》) 最早可追溯到1924年,时年李笠在国立广东大学开授此课。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全国 统一的教学计划,《文学理论》成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文 革前十七年的教材主要以前苏联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内容,1960年代初期以群和蔡仪主编的 两部文学理论教材则成为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主要教材。198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放和 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呈现多元发展态势。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 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也 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目前经再修订而形成的第四版,吸收了近年来在教 材使用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意见,与过去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改动。全书内容分为五编:第一编导 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 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特点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三编论述了文学创造的过 、管路敷设技术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电气课件中调试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1001 课程名称:文学理论 总学时数:48学时 后续课程:文艺心理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以培养合格的高等院校中文本科生为根本目标。通过系统的文学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文艺观,能对错综复杂的文艺现象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为学好后续课程,初步具备文艺学方面的科研能力打下一个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理论指导文学实践活动,繁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 4.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编文本论、第三编创作论、第四编接受论。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业,实践专题研讨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使用由顾祖钊著《文学原理新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参考书: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欧阳友权《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鲁枢元等著《文学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6]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刘勰著《文心雕龙》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祖保泉解说)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运熙等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7.其它说明:相同课程,学时上下不超过4学时,可以本大纲为准,作适当安排。 二、正文部分 导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文学概论的意义﹑性质、发展,掌握文学理论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央电大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文学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专科段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是理论性质较强,实践意义深远的课程。它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又需要文学实践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现象、文学语言、文学写作、文学阅读等问题有比较正确和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分析文学现象,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论修养,从而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它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课内学时54,共3学分,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共分为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九章,这九章内容,是有机的整体。教学上有如下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讲授离不开大量的文学实践,理论知识的积累要有一定的文学实践的积累。理论的阐述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因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二)实例教学讲授原则。 每一章都将涉及一个重点教学案例,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实践检验,也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层次探索。引导学生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文理论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学的感悟能力,批评鉴赏能力。 (三)多种媒体互动原则。

英美文学导论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英美文学导论》是电大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2. 课程内容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开放教育学习的特点确定的。本课程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和作品选读。文学史部分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个历史断代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选读部分主要节选了英美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 除绪论部分外,本大纲对其他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 上篇英国文学 (绪论部分内容常识性了解)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文艺复兴运动概述 1.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2.人文主义思潮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渊源 4.英国的文艺复兴 5.宗教改革运动及影响 (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1.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2.意大利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3.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 4.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 A 埃德蒙。斯宾塞 1.斯宾塞的生平

文学导论

Thesis The dubious progress of women?s status under the overturned sexual roles — A Star-equilibrium Approach to D. H. Lawrence?s “Tickets, Please!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号:222013310032056 姓名:司西惠 班级:2013级英语5班 课程名称:文学导论 指导老师:胡蕾

Content 摘要 (3) Abstract (4) I.Introduction (5) A.Introduction to D. H. Lawrence and Tickets, Please! (5) B.Theoretical Basis: “star-equilibrium” (6) II.The overturned sexual roles (7) A.The analysis of overturned sexual roles (7) B.The reasons of the overturned sexual roles (8)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5589443.html,wrence?s attitude towards this overturned sexual roles (9) III.Dubious progress of women?s status (10) A.How to reflect the dubious progress of women?s status (10) B.The reasons of dubious progress of women?s status (11) IV. Conclusion (12) Works Cited: (13)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大学课程文学概论第六课

第六课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 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 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以西方精神史为例 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物质生产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 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 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的制约 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与科学 科学:理性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获取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文学:情感体验、感受、评价—表达主观感受—传达给他人—满足人的情感需要 文学区别于科学: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认识被情感化、诗意化、审美化文学和宗教 相似性: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 宗教:以虚幻的唯心主义为基础—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以现实的真实感受为基础—发现、认识、回归世界—导向体现人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区别 科学话语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 日常言语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 文学言语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采用修辞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

《英美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导论 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文学史的简介,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通过作品选读教学,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英文原著,并能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写出读书报告。通过课外学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为更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1、《英美文学导论》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对英美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史为纲、文史结合;讲授宜简不宜繁,深入浅出,切忌支离破碎、博而寡要。 3、讲解作品时,除解决文字疑难问题外,还应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修辞手段等作简要介绍、分析与评论。 四、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吴伟仁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8月)。参考《新编英美文学概论》(庞好农、陈许等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吴翔林编注,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1985年6月)、《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史为纲、文史结合;所选作品力求题材广泛、难易适度、形式多样。 五、作业布置及考核形式 每个单元学习后,要求学生整理出读书笔记,回答相关问题,并作讨论。第五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写一篇书评,第六学期为闭卷考试。 大纲内容 第五学期(总计34课时) 第一章中世纪英国文学(2课时) 贝奥武甫 英国民谣 乔叟及《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4课时) 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英国文艺复兴、莫尔、马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