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重卡技术八大发展趋势

盘点重卡技术八大发展趋势
盘点重卡技术八大发展趋势

盘点重卡技术八大发展趋势集成——发动机研发趋势

张先生是国内某柴油机厂的技术人员,说起重卡产品的技术趋势,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智能化。

“以前自动变速器、后处理系统、ABS、导航、油耗计量仪等都有自己各自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由不同的公司来设计、制造。这些ECU之间的互相通信比较困难,一般是通过CAN总线,但是CAN总线价格较高,而且CAN总线数量越多,故障点也就越多。后来,发动机厂家开始将所有的控制功能集成到发动机的ECU上,比如发动机ECU可控制制动、ABS等,这样整个系统更加简单,通信速度也得到提高。这种智能化开发的难度不小,需要由ECU开发商和发动机厂家一起解决。目前GPS、分期付款管理系统等已经集成到发动机ECU里边了。”张先生告诉记者。

新材料助力轻量化

轻量化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材料、减轻自重,更重要的目的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运营效率和行车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计重收费之后,运输行业得到规范,在省道、国道上,55吨的总质量上限得到较好的执行,这也为厂家的设计、制造指明了方向。”东风商用车公司研发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中国重汽也很重视轻量化工作,2010年,中国重汽通过引入轻量化系统工程,采用高强度合金车架、橡胶悬架、铝合金变速器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实现整车的轻量化。

使用新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2月21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特聘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表示,中钢研已首度研发成功了第三代汽车钢,并首度进入工业化产品的开发和试制,最快有望于2014年得到商业化应用。第三代汽车钢最早是2007年由美国人提出并发起研发的项目,与前两代汽车钢相比,第三代汽车钢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有效结合。翁宇庆介绍,第三代汽车钢的成本只比普通钢材高5%,但其生命周期长,还节约了钢材,并可节约用油。同时,第三代汽车钢的安全性高,正常碰撞情况下死亡率很低。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强塑积均超过了30GPa%(抗拉强度为900MPa级时,延伸率达到了35%),比第一代汽车钢翻两番,而合金含量却不到第二代汽车钢的

1/3。

除了采用新材料,目前国内重卡的轻量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1.采用变截面少片簧结构板簧,钢板弹簧由于都是金属件,重量大,减轻板簧的重量也是减轻整备质量的重要措施。变截面少片簧由几片纵向方向上变截面的板簧组成,不但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通过减少板簧间的摩擦而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橡胶悬挂或者空气悬挂也可减轻悬挂系统的重量。

2.采用单层车架大梁。相比钢板弹簧,车架的重量更大,有效减轻车架重量将大大减轻整备质量。

3.使用复合材料。驾驶室是采用复合材料最多的总成,尤其是外覆盖件,包括前面板、包角板、翼子板、保险杠甚至顶盖等都使用复合材料。这一方面,有效减轻了整车重量;另一方面,由于复合材料成形性好,造型结构上较金属冲压件可以更复杂、更美观、尺寸更精确。

4.使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比钢材密度小,一些复合材料无法替代的部位可以使用铝合金材料,包括钣金件和铸造件等。轮辋、发动机机体、变速器机体等也在大量采用铝合金,在保证足够强度、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

5.使用高强度钢材。这样可以减薄钢板厚度,从而减轻重量。用来制造车身的冷轧钢板和制造车架的热轧钢板均可采用高强度钢材,以提高厢体强度,降低自重。

可靠性提升无止境

“说得通俗一些,可靠性就是不容易出问题。”在某重卡企业从事CAE设计的李先生向记者表示:“按照现在的市场规则,通常是客户定什么样的车,我们就做什么样的产品,所以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我的工作是通过CAE方法来对支架断裂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装配、设计时出现的问题。CAE主要是做结构分析。此外,还有CFD、碰撞、疲劳和NVH 分析等。”

可靠性也是东风商用车近来重点关注的领域。“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可靠性提升,最近1~2年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也比较多,特别是牵引车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这就对可靠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技术方面,我们有防止再发流程,降低故障发生的时间,比如将车辆行驶5万公里后损坏提升到8万公里。此外,我们从零部件质量进行把关,打造高端供应商平台,与优秀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提高可靠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我们在向国外学习,不过

能提高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李先生表示。

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

与新能源客车采用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多种驱动方式不同,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新能源卡车多为天然气卡车。天然气重卡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气体燃料重型汽车(CNG即压缩天然气;LNG即液化天然气)。按燃料使用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单燃料天然气汽车(发动机只使用CNG或LNG作为燃料)、双燃料天然气汽车(使用柴油+天然气,或使用汽油+天然气为燃料)。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单燃料天然气汽车。

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不少卡车企业带来了天然气产品:一汽解放J5P天然气牵引车采用CA6SL2-30E3N发动机,排量为8.6升,额定功率231千瓦,最大扭矩1100牛·米。北奔V3系列天然气牵引车,发动机为WP10NG300E40,最大功率221千瓦,最大扭矩1230牛·米。此外,长安重汽也带来了CNG6×2牵引车和LNG6×4牵引车、CNG6×4自卸

车。“LNG卡车市场前景广阔。‘十二五’是天然气重卡的高速增长期,必将成为各重卡企业争夺的重要细分市场。”李先生认为。

大马力成为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重卡逐步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仍以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为例,参展整车所匹配的发动机中,当属联合卡车搭载的发动机功率最大,其6×4牵引车搭载的YC6K460-40发动机功率达到460马力。采用YC6K420-30的联合卡车自卸车的功率也达到420马力。而单独展示的玉柴YC6K12型发动机的标定功率,更是高达400马力~520马力。对于在大马力发动机销售领域尚不占太大优势的玉柴来说,正好借助联合卡车这一新品牌推广大马力发动机,从而提升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欧曼展位的奔驰OM457LA发动机同样功率较大,覆盖了360马力~456马力。其他参展品牌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多集中在290马力~425马力之间。

从目前我国进口重卡的情况看,大吨位、大马力重卡在进口卡车中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所配装的发动机功率范围为410~450马力,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年,国内主力卡车车型的动力只有180马力,2002年上升到240马力,2003年为280马力,而到了2009年已经达到了300~400马力。

国内重卡的大马力趋势与国际重卡行业也是一致的。美国4~5级载

货汽车的销量占其总销量不超过1/5;6~7级载货汽车的销量占1/3强;8级以上产品的销量占1/2以上。从销售产品的结构看,载重级别越高的产品,市场销量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位置。日本过去重型汽车产品标准的极限定在总质量26吨以内,这与欧洲、美国等重型汽车划定的最大标准有差距。为使重型汽车标准同欧洲接轨,日本计划修订标准,将重型汽车标准总吨位提高到40吨以上,发动机输出功率从257千瓦提高到368千瓦。按照新修订的标准,日本多家载货汽车制造公司正在研制超大型车,例如日野公司的“超级海豚”和日产公司的“大拇指”重型汽车等。有人预计,在未来10年内,卡车的最大功率将达到735千瓦(1000马力),总质量将达到100吨。

列车化提升运输效率

2010年,全国公路货运量达到160亿吨,货车总数量约为7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全国公路货运量将达到200亿吨,货车总数量约为1000万辆。其中,重卡由于在运输效益方面的优势,将成为主要增长点。未来10年间,将新增一个销售规模约6000亿元的重卡市场。

记者在去年7月走访鄂尔多斯时发现,矿区正在流行卡车列车。“列车化有着明显优势,可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吨公里燃油消耗。列车化适应于特定工况,比如省际运输等。”杨先生认为。

专用化趋势明显

专用化也是一大发展方向。专用车产品功能强、技术含量高,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服务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管理这两大板块。

“以前,我们每年也销售不了几辆专用车,而现在专用车已经成为我们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某重卡经销商透露。

据统计,中国专用车的市场份额占全部载货车的40%,与发达国家专用车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差距明显。在欧美载货类专用车中,轻、中、重型比例为3∶4∶3;而我国目前仅为3∶5∶ 1,中型专用车多而重型专用车少。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形成了反差,这反映出我国专用车与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安全性日益提升

“生命高于一切”,随着物流行业的日益成熟,驾驶员的生命安全成为卡车厂家在设计、研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北奔重卡的钢板厚度比其他厚0.2毫米,同时,在发生撞击后,发动机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沉,这样可以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到目前为止,北奔用户没有因交通

事故而死亡的案例。”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宝营这样介绍道。

另外,豪泺重卡A7的安全性也较出色。2010年,一辆豪泺A7混凝土搅拌车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座高架桥上掉下,驾驶员基本没有受伤,车还能继续行驶。无独有偶,一位南京用户购买的豪泺A7牵引车在南通高速路上撞到桥墩,驾驶室严重损坏,但两位驾驶员只受了一点轻伤。据了解,A7驾驶室主体为整体钢架结构,抗撞击和抗外力压迫能力强。车身是在与国外专家共同设计的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上焊装的,全部现代化程序控制操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增加了国内独创的驾驶室横向稳定装置,具备国内率先配备的防前撞、防前钻的强力保护架。

(发展战略)重卡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发展战略

重卡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发展战略 -------------------------------------------------------------------------------- 2010年中国重卡迅猛发展,让许多业内人士对未来形势乐观不已。从各个重卡企业制定的2011年产销目标和纷纷上马的计划投资项目可见一斑。然而,2011年前四个月重卡销量同比下滑严重,市场寒意尽显,给未来重卡的市场增加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产销量的下降让许多业内人士膨胀的信心受到挫伤的同时,倒不失为一个认真审视中国重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契机。重卡销量的下降纵然有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市场透支等因素的影响,但也显露出行业本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重卡行业而言,目前重点要解决并不是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做大规模等问题,而是解决重复投资、产能过热,创新能力不足,利润低下等问题。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链的竞争,谁掌握产业链资源越多、处于产业链的位置越高,谁就越有竞争优势,而产业链整合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互补,无形资产的共享,资源控制力的增加,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重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重型汽车是一种复杂的产品系统,相关产品较多,其产业链的构成复杂,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等行业,下游涉及到运输、保险、金融、销售、维修等行业,汽车产业链之长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其产业链组成网状结构,纵向与横向企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非常地复杂。此外,汽车产业是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明显的产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繁杂的售后服务等活动也需要庞大的企业来支持。汽车企业通过淘汰、并购,其规模越来越大。对于中国重型汽车行业而言,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大而不强”,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链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纵向整合有余,横向整合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区的利益驱动、区域市场壁垒存在,各个区域之间重卡企业有效资源没有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具体表现为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白热化。加之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重卡利润普遍低下,各重卡厂商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相互协作不够,增加了厂商的试错成本。 重卡整车厂商不断地整合关键总成、改装厂、零部件供应商,增强了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整车厂商向上游零部件企业整合的趋势特别地明显,如中国重汽已逐步建成完整的关键总成体系。与纵向的收购屡屡诸于媒体不同的是,重卡行业横向合并或收购鲜有见闻。目前,中国的重型汽车厂商有名册的已有30家,年产销量不足千辆的企业有超过20多家。此外,还有“山寨重卡企业”的存在,可见整合的空间非常地大。 2.零部件供应商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水平低下。 欧、美、日汽车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汽车业只有在其零部件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持下

未来国际国内重型卡车发展趋势前瞻

未来国际国内重型卡车发展趋势前瞻 A .中国重卡市场需求量已居世界之首 世界上较有实力的载货汽车制造公司基本上都在欧洲和美国。从未来发展角度看,不论是产品的级别、质量还是高科技含量,欧美产品均是世界一流的。从重型汽车的销售量分布看,在整个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其中以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2009 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而重型卡车的产销量将可能超过60 万辆。乐观预期2012 年重卡产销量在90 万辆左右,2015 年将超过一百万辆大关,居全球各国重卡销量之冠。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国经济的崛起和经济快速增长刺激了基础建设、高速公路、物流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从而带动了对汽车需求的启动,尤其是对重型卡车的巨大市场需求骤增。 目前,北美地区现在是世界上较大的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载货汽车需 求量较大的原因。据去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重型汽车年销售量达40 万辆左右。美国重型汽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市场需求量,与其高度发达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以及公路货运量大成正比关系

但近年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经济衰退而导致重卡增速受到限制,因此导 致整个北美地区重型汽车市场需求全面下降,以致对全球重型卡车的产销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过去乃至未来的全球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中,之所以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关键在于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载货汽车销售市场。美国占全球重型汽车销售量的 1 /4,美国 汽车销售量的升降将直接影响全球载货汽车销售市场的格局。在未来几年中,美国和后起之秀 ——中国将充当全球重型汽车销量第一的角色,只有中国重型卡车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卡车行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这一市场的变化将对全世界载货汽车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欧洲和美国重型汽车产品统治世界将会成为历史。 全球主要卡车产量预测汇总(总重6 吨以上)(千辆) 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 1212.81252.51238.01243.51321.81399.3 亚洲 11.4% 3.3%-1.2%0.4% 6.3% 5.9%

(完整版)传感器的目前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传感器的目前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伟 1106032008 材控2班 摘要:传感器是高度自动化系统乃至现代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传感器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之后,综述了近几年高端前沿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状况。最后,展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研究现状;趋势 引言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1.1 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 广义地说,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转化为可感知或定量认识的信号的传感器。从狭义方面讲,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可能合二为一,而有的传感器不需要辅助电源。 1.2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特性 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转换成容易测量的量。被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称为静态信号;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也不同,因此,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一般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衡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漂移等。影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是传感器的固有因素,如温度传感器的热惯性等,动态特性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 2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 传感器技术是在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中,转化率比较低。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工业化浪潮下诞生的,并在早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研发以及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领域的试验研究。然而,随着各国机械工业、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传感器研发及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份额。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从“六五”到“九五”的国家攻关,在传感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可靠性改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传感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体系,并在数控机床攻关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为世界瞩目的发明专利与工况监控系统或仪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它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少传感器、信号

国内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架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目前国内重型卡车的悬架主要为非独立悬架,悬架弹性元件一般为钢板弹簧。 ●国内重卡悬架种类 板簧悬架 钢板弹簧悬架(简称板簧悬架)又分为少片变截面钢板悬架与等截面多片板簧悬架。目前国内95%以上的重卡悬架系统是以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的非独立悬架,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艺成熟,工作可靠。 钢板悬架示意图 缺点是汽车平顺性、舒适性较差;簧下质量大,无法适应重卡轻量化的发展,并且不能同时兼顾重卡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而空气悬架则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变刚性的特性,达到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目的。 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充入压缩空气(气压 为0.5~),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这种弹簧的刚度可变,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空气悬架示意图 目前空气悬架控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高度阀手动调节。另一种为电子控制(ECAS),使传统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悬架操作舒适性和反应灵敏度。 橡胶悬架

橡胶悬挂示意图 橡胶悬架是以橡胶弹簧为弹性元件,由于橡胶弹簧具有变刚度的特点,因此,整个悬架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橡胶悬架在承载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使用的钢板悬架更具优势,而且能够适应矿山作业等恶劣工况。 ●国内重卡悬架发展现状 板簧悬架 国内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企业160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0.8万吨以上)约80余家。产品质量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国家90年代水平。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散乱差问题较严重。 其中真正形成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仍停留在简单生产工艺的水平上,产品成本较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能够生产高档次汽车钢板悬架弹簧的企业只有4家: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山东汽车弹簧厂,他们都具有生产多种叠片簧、渐变刚度弹簧、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双曲率半径及平直段的汽车钢板弹簧的能力。国内能够同时生产客车、货车、轿车悬架弹簧的厂家只有三个: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山东汽车弹簧厂。 在重卡领域,每家主机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钢板弹簧配套厂家,一汽解放重卡板簧悬架主要是由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配套;东风重卡板簧悬架主要由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配套;中国重汽板簧悬架

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传感器正向着微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这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导致建立新型工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向微型化发展:各种控制仪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大,要求各个部件体积能占位置越小越好,因而传感器本身体积也是越小越好,这就要求发展新的材料及加工技术,目前利用硅材料制作的传感器体积已经很小。如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是由重力块和弹簧等制成的,体积较大、稳定性差、寿命也短,而利用激光等各种微细加工技术制成的硅加速度传感器体积非常小、互换性可靠性都较好 向高精度发展:随着自动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传感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必须研制出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互换性好的新型传感器以确保生产自动化的可靠性。目前能生产万分之一以上的传感器的厂家为数很少,其产量也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向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发展:传感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抗干扰等性能,研制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的传感器将是永久性的方向。提高温度范围历来是大课题,大部分传感器其工作范围都在-20℃~70℃,在军用系统中要求工作温度在-40℃~85℃范围,而汽车锅炉等场合要求传感器的温度要求更高,因此发展新兴材料(如陶瓷)的传感器将很有前途。 向微功耗及无源化发展:传感器一般都是非电量向电量的转化,工作时离不开电源,在野外现场或远离电网的地方,往往是用电池供电或用太阳能等供电,开发微功耗的传感器及无源传感器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以提高系统寿命。目前,低功耗损的芯片发展很快,如T12702运算放大器,静态功耗只有1.5μA,而工作电压只需2~5V。 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感器的功能已突破传统的功能,其输出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模拟信号(如0~10mV),而是经过微电脑处理好后的数字信号,有的甚至带有控制功能,这就是所说的数字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

国内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搜狐博客琪玮2010-4-20 8:16:08 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架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目前国重型卡车的悬架主要为非独立悬架,悬架弹性元件一般为钢板弹簧。 1.板簧悬架 钢板弹簧悬架(简称板簧悬架)又分为少片变截面钢板悬架与等截面多片板簧悬架。目前国95%以上的重卡悬架系统是以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的非独立悬架,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艺成熟,工作可靠。缺点是汽车平顺性、舒适性较差;簧下质量大,无法适应重卡轻量化的发展,并且不能同时兼顾重卡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而空气悬架则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变刚性的特性,达到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目的。 2.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 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 一个密封的容器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这种弹簧的刚度可变,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目前空气悬架控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高度阀手动调节。另一种为电子控制(ECAS),使传统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悬架操作舒适性和反应灵敏度。 3.橡胶悬架 橡胶悬架是以橡胶弹簧为弹性元件,由于橡胶弹簧具有变刚度的特点,因此,整个悬架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橡胶悬架在承载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使用的钢板悬架更具优势,而且能够适应矿山作业等恶劣工况。 国重卡悬架发展现状 1. 板簧悬架 国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企业160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0.8万吨以上)约80余家。产品质量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90年代水平。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散乱差问题较严重。其中真正形成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仍停留在简单生产工艺的水平上,产品成本较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能够生产高档次汽车钢板悬架弹簧的企业只有4家:一汽集团汽车弹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红岩汽车弹簧厂、汽车弹簧厂,他们都具有生产多种叠片簧、渐变刚度弹簧、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双曲率半径及平直段的汽车钢板弹簧的能力。国

中国重卡轻量化发展趋势及介绍

中国重卡轻量化发展趋势及介绍 发展趋势 目前,在计重收费法规即将全面推广的情况之下,由于国内油价高位的运行,重型卡车的轻量化改进将会为用户降低可观的使用成本。当下国产重型卡车的轻量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采用变截面少片簧结构板簧变截面少片簧是由几片纵向方向上变截面的板簧组成的,不但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通过减少板簧间的摩擦而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橡胶悬挂或者空气悬挂也可以减轻悬挂系统的重量。 2、采用单层车架大梁相比钢板弹簧,车架的重量更大,有效减轻车架重量,将会大大的减轻整车的整备质量。随着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的提高,材料性能的提高,单层车架在标准载荷的工况下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使用复合材料驾驶室是采用复合材料最多的总成,尤其是外覆盖件:前面板、包角板、翼子板、保险杠,甚至顶盖,都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这样一方面有效的减轻了整车重量,另外一方面由于复合材料成形性好,造型结构上较金属冲压件可以更复杂、更加美观、尺寸更加精确。目前国产重卡仍偏好全钢结构的驾驶室结构,这主要和中国重卡的恶劣工作环境有关。从近年

来各重卡厂商推出的新产品来看,复合材料在整车所用材料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是必然的趋势。 4、使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比钢材密度小,因此在一些复合材料无法替代的部位,可以使用铝合金材料,包括钣金件和铸造件。铝合金钣金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油箱,油箱采用铝合金材料,不但自重减轻,而且油箱内不易生锈,免除定期清洗的麻烦。车身也可以采用铝合金代替冷轧钢板。轮辋、发动机机体、变速器机体等,也可以大量采用铝合金铸造,可以在保证有足够强度、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 5、使用高强度钢材使用高强度钢板,可以减薄钢板厚度,从而减轻重量。欧美重卡,重卡使用的钢材几乎100%是高强钢。以前国产重卡采用高强度钢板的比例较少,最近几年逐渐广泛使用,甚至自卸车的车厢都开始使用高强度钢板,以提高厢体强度、减轻自重。 6、使用拼焊板驾驶室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由于各部位的结构和受力情况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钣金件也会采用不同牌号的钢板,一辆重卡的驾驶室可能采用几十种不同牌号、不同厚度的钢板。然而随着CAE技术的发展,经过模拟实验和分析,可以计算出同一个钣金件的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为了减轻一些零件局部的不必要厚度,激光拼焊技术应运而生。激光拼焊技术是将经不同表面处理、不同钢种、不同厚度的两块或多块钢板通过激光焊接方法,自由组合成为一块钢板。

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传感器课程报告 ——————之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发现及其四大重要领域的论述马竞怡 在当今社会,传感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21世纪将是传感器的时代。总体说来,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五化: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多样化、可移动化。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有四大领域可能成为传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 第一种领域是可穿戴式应用。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是最受关注的硬件创新。谷歌眼镜内置多达10余种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等,实现了一些传统终端无法实现的功能,如使用者仅需眨一眨眼睛就可完成拍照。它的主要结构包括,眼镜前方悬置的一台摄像头和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的电脑处理器装置,还有一条可横置于鼻梁上方的平行鼻托和鼻垫感应器,鼻托可调整,以适应不同脸型。在鼻托里植入了电容,它能够辨识眼镜是否被佩戴的。根据环境声音在屏幕上显示距离和方向,在两块目镜上分别显示地图和导航信息技术的产品。音响系统采用骨导传感器。眼镜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一个微型投影仪实现,简单来讲,这是一个微型投影仪,我们的视网膜是幕布。 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领域正从外置的手表,眼镜,鞋子,戒指等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apple watch,小米手环,智能运动鞋,甚至智能戒指,电子肌肤等。日本东京大学已开发出一种可以贴在肌肤上的柔性可穿戴式传感器。设想用于保健、医疗、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还计划嵌入体内使用。 第二个领域是无人驾驶领域。以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项目开发为例,通过车内安装的照相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以每秒20次的间隔,生成汽车周边区域的实时路况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分析,预测相关路况未来动向,同时结合谷歌地图来进行道路导航。另外无人飞行器,无人探测器,无人航天等也有上升空间。 第三个领域是医护和健康监测。 红外传感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传感器,我们可用它来进行监测,预防森林火灾,可用来设备故障监测,甚至名画防伪。 现在一种全新的医疗监测技术正在到来,由传统的电荷耦合设备(CCD)图像传感器技术到基于标准CMOS 技术的新型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过渡。基于CMOS的新型图像传感器技术以其高度灵活性、出色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以及在各种系统环境下表现出的易集成性在医用电子产品行业中开创出了一个全新领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CMOS传感器相比于CCD而言,它的系统集成度更高,动力要求较低,图像抓取功能更为灵活界面智能化程度更高,动态范围更大,感光度更高,拥有更高的系统集成度。此外CCD需要数种工作电压、外部时钟发生器以及高级驱动力和分析电子元件,这对空间和电能消耗有很高的要求。因此,CCD图像传感器在性能特性以及使用的灵活性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市场的系统需求,从CCD图像传感器到CMOS区域传感器的改朝换代已在所难免。 CMOS已经开始席卷了医疗领域,内窥镜将会chip to tip ,它将很小的传感器芯片移到内窥镜顶端以减小内窥镜尺寸,为传递电信号用细线代替光纤,为简化插入操作而提高柔软度。低成本CMOS传感器还有望实现一次性内窥镜。这是因为,存在购买新的内窥镜比消毒成本更低以及消毒不到位等情况。通过更好的设计,像素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将得到改善。对于内窥镜无法到达的小肠,胶囊内镜是对这一部位进行检查的唯一一种无创方法,对于胶囊内镜等以此种传感器为基础开发的生物的生物测量应用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极大型传感器面积代表着另外一种发展趋势。这类传感器可用作操作过程复杂的传统X射线胶片的替代品。

MEMS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M E M S传感器的现状及 发展前景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毕 业 设 计 指 导 课 论 文 MEMS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MEMS传感器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传感器,具有很多新的特性,相对传统传感器其具有更大的优势。在追求微型化的当代,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受到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MEMS传感器的分类和典型应用,然后着重对几个传感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MEMS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MEMS传感器;加度计;陀螺仪;纳米技术;微机构;微传感器StatusandDevelopmentProspectofMEMSSensors Abstract:MEMSsensorisanewtypeofsensorwiththedevelopmentofnanotechnology.Ithasma nynewfeatures,whichhasagreatadvantageovertraditionalsensors.Inthepursuitofminia turizationofthecontemporary,itsgoodprospectsfordevelopment,willbesubjecttomorea

ndmoreattentioninvariouscountries.Firstly,theclassificationandtypicalapplicatio nofMEMSsensorareintroduced.Then,severalsensorsareintroduced.Finally,thedevelopm enttrendanddevelopmentprospectofMEMSsensorareanalyzed. Keywords:MEMSsensor;accelerometer;gyroscope;nanotechnology;micro- mechanism;micro-sensor 目录 一、引言 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的新型传感器,是MEMS器件的一个重要分支。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的问世开创了MEMS技术的先河,MEMS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 进了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作为MEMS最重要的组成部分,MEMS传感器发展最快,一直受到各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美、日、英、俄等世界大国将MEMS传感器技术作为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纷纷制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进行专项研究。 随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加工工艺的发展,MEMS传感器凭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易于集成以及耐恶劣工作环境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发展。MEMS传感器正逐步占据传感器市场,并逐渐取代传统机械传感器的主导地位,已得到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化工及医药等各领域的青睐。

国内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重型卡车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搜狐博客刘琪玮2010-4-20 8:16:08 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架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目前国内重型卡车的悬架主要为非独立悬架,悬架弹性元件一般为钢板弹簧。 1.板簧悬架 钢板弹簧悬架(简称板簧悬架)又分为少片变截面钢板悬架与等 截面多片板簧悬架。目前国内95%以上的重卡悬架系统是以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的非独立悬架,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艺成熟,工作可靠。缺点是汽车平顺性、舒适性较差;簧下质量大,无法适应重卡轻量化的发展,并且不能同时兼顾重卡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而空气悬架则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变刚性的特性,达到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目的。 2.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 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 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这种弹簧的刚度可变,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目前空气悬架控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高度阀手动调节。另一种为电子控制(ECAS),使传统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悬架操作舒适性和反应灵敏度。 3.橡胶悬架 橡胶悬架是以橡胶弹簧为弹性元件,由于橡胶弹簧具有变刚度的特点,因此,整个悬架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橡胶悬架在承载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使用的钢板悬架更具优势,而且能够适应矿山作业等恶劣工况。 国内重卡悬架发展现状 1. 板簧悬架 国内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企业160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0.8万吨以上)约80余家。产品质量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国家90年代水平。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散乱差问题较严重。其中真正形成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仍停留在简单生产工艺的水平上,产品成本较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能够生产高档次汽车钢板悬架弹簧的企业只有4家:一汽集团辽阳汽车弹簧厂、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山东汽车弹簧厂,他们都具有生产多种叠片簧、渐变刚度弹簧、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双曲率半径及平直段的汽车钢板弹簧的能力。国内能够同时生产客车、货车、轿车悬架弹簧的厂家

未来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未来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未来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六日

目录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3) 一、引言 (4) 二、传感器的历史 (5) 三、未来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7) (一)未来传感器的特点 (7) (二)未来传感器的几大方向 (8) (三)几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8) 四、结束语 (9)

摘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的,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最前端的一个阵地,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工程科学与技术领域里,可以认为:传感器是人体“五官”的工程模拟物。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体现了新型传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在传感器生产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兼顾引进国外和自主创新两方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也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传感器生产产业规模。发现新效应,开发新材料、新功能;研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等为主要寻求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化关键趋势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human today, people of all social activities are based 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nformation conversion as the center, senso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nformation conversion a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s the same a position, is the foundation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technical one. In the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can think: sensor is human body \"facial features,\" engineering simulation object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ensors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in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ensors stage, it reflects the new sensor to miniaturization, muti_function change, digital, intelligent, systematic and network the gene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n the sens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should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wo aspects. In introduc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ir technology, but als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domestic market, formed the sens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cale. Find new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new function; Research on biological research, develop bionic sensors senses as the main seek sens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new way. Keyword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formation conversion informatization key trend

国内重型卡车向高端发展必是大势所趋

国内重型卡车向高端发展必是大势所趋 ?2013年05月07日 11:27 ?来源:搜狐汽车 目前,中国整个经济现在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整个商用车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它受到宏观环境背景的制约,整个商用车未来发展都会受到宏观环境背景的制约。中国整体经济总量仍然保持很大的规模,将使商用车保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或一定的增长,经济总量决定载货汽车整个货运量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近年来,在人民币不断对外升值却对国内内贬的精心精准设计下,国家巨额外汇被吞噬,出口企业的成本随之上涨,出口业崩溃一大半,其结果是导致国内通胀,物价飞涨,百姓的价值被榨取压干,其中人工成本是上涨最快的一环。真正的实体经济支柱——制造生产业却日趋溃不成军、江河日下,而让位于强拆血拆经济的泡沫房地产业。预期接下来人民币内外走向可能将由升值快速转为贬值。在这场货币战争与实体支柱经济转移至泡沫房地产业化中,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可能按照美帝国主义战略家们蓄谋已久的精确设计下,并在国内贪官污吏的贪腐共同推波助澜下,可能彻底崩溃。 尽管整体制造业不景气,但全国政治性的房地产业规模化推进是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部分基础设施要建设,这个对于重型载货和工程车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此外,从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粗放型传统制造工业正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衰减正快速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这样的过程将会对重型卡车带来市场区域的影响,东部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端中重型卡车的需求份额将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重卡中低端产品在中、西部却有广阔的市场,说明商用车正在进入一个市场和产品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时期。 此外,未来五到十年中我国的运输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未来要建成“五纵五衡”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业,中国的高速公路将形成强大的网络优势,巨大高速公路的通行优势,未来交通部要重点打通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形成网络以后全国30万以上城市人口都要被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这意味着商品的快速配送就成为可能,意味着今后我们国家高质量的运输货车就大大需要。

重型卡车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重型卡车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4T15:24:46.1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阙志中于鑫胡泽一[导读] 重卡行业的发展直接受到用户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既包括增速和总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重型卡车的发展趋势愈加清晰,在客户需求的变化,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重卡行业的网络化、共享化、智能化、电气化的技术革命正在进行着。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正在快速迭代,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为此,本文对重型卡车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型卡车领域;现状;发展趋势;研究 前言重卡行业的发展直接受到用户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既包括增速和总量,同时还有行业政策、宏观调控、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科技的进步等很多方面,直接影响着当前可以做什么,决定了未来技术进步和突破的方向;用户需求作为核心因素始终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可预测出,未来5~10年,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着我国重型卡车工业技术的发展,随着用户群的变化和需求的升级,在对进口品牌先进技术持续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产品,使其更好的发展。 1重型卡车领域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近一些年,在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加、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带动了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公路货运量的增加,“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带动了工程类车型飞速增长的势头,使重卡得以良好的发展。从2016年到现在,逐步落实了国五排放、921 治超新政落地、新版GB7258、GB1589颁布,导致运输能力的释放、增加了对车辆的更新需求,同时重卡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中国重型卡车2016年,年销售量为734000台,增幅为33.2%。重型卡车2017年为1117000台的销量,52.2%的增幅。年产销量突破百万,在世界上连续12年成为最大的重型卡车生产消费国。总销量高于美国加欧洲的总量,在卡车细分市场中,重型卡车也将是最有前景、最有潜力的车型。重型卡车市场未来十年,将持续高水平发展,国内市场将保持每年约80万辆的良好势头。 2重型卡车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稳步推进重大战略,《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等政策的出台,在智能互联网、环保、节能等方面商用车的技术路线,在发展重卡车过程中,下面几点使能够推进商用汽车技术升级的相关因素:(1)排放法规近年来门户网站、权威报纸的头版均是有关霾天气的报道,有关政府对其尤为重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排放法规已进入了一个明确的最后阶段。颗粒物、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等使主要的排放的污染物。相应的排放法规早已经在日本、欧洲、美国和等国家进行了制定。中国有和欧洲一样的排放法规指标体系,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所收紧,国六a,2020 年实施,国六 b,2023 年实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可能提前实施国六标准。 (2)二氧化碳限制更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将会使未来的汽车行业备受限制。世界各国逐渐颁布了严格的燃料消耗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计划。中国还实施了第四阶段石油消费控制指数体系,预测在2025年达到和美国相同的水平。世界主要国家已陆续宣布停止燃料汽车的计划,在2030—2040年,中国也有可能实施燃油汽车的停售。 (3)综合成本近年来,油气价格、劳动力成本,在客户需求、物流环境不断变化条件下,也日趋在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重型卡车的运营成本。尽管客户追求低维护成本、长维修周期、高平均车速、低油气消耗等。但客户更加关注是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鉴于此,对智能服务、运营成本、整车性能的要求会更高。 (4)生产效率智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车辆技术的进步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在线诊断与维护、自动驾驶、智能车货匹配等等。运力共享、无车承运人、智能物流平台等商业模式的出现,降低了无效行驶里程,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最终效率。 以下是未来十年,重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2.1大马力 用户喜欢大马力重卡,为了充分满足运输的及时性和电力对爬坡的明显优势,大功率柴油机具有低速,高扭矩的特点。车辆可动力十足的进行起步、爬坡,从而拓宽了发动机的经济速度区,使车辆能够高效率地行驶,可缩短单条路线的运输时间并提高其效率。在市场上畅销的长途牵引车一般都高于460马力。解放,东风,重型汽车,欧曼和陕汽等主流重型汽车公司也都相继生产了超过500马力的车型。500多马力市场份额继续提升。预计未来发动机制造商将推出600-650马力的车型,未来市场中的一大显著的趋势就是大马力。 2.2高端化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较为喜人,所以,需要充足的车辆为其作保障,重型卡车产业向高端发展势在必行,市场需要的高端重型卡车需要具备舒适、智能、安全、节能性特点。使具有高可靠性、高效、高技术的特点重卡将取代进口重卡,全自动驾驶,智能管理;舒适,汽车设定怠速小于50db的噪音,保温时间超过33分钟;可靠,B10可达180万公里的寿命,换油周期30万公里,底盘维修可免除;安全,智能车辆行驶、路高协调安全网络;节能,减少50%的燃油消耗,减少50%碳排放,100%提升运输效率。 2.3市场细分 细分化、专业化是运输类型方向发展的主要方向,每个制造商都是基于对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产品运作模式和客户需求挖掘的研究,对细分市场进行了定义,如煤炭运输、快递运输以及日用工业品等,并且针对地域特征,对南方版、高原版以及北方版进行了定义,只要用户可以对货物类型、运输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就能为用户定定制满足需要的车型方案,同时,由于细分市场不同,其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

传感器发展趋势

传感器应用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1 引言 随着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传感器在机械加工,温度监测,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交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水平,传感器在实现自动化控制及测试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近年来,我国传感器市场发展比较迅猛,但是我国传感器技术并不成熟,在国际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传感器市场被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国家所主导。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它将由简单的传感器系统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网络化、多样化的复杂传感器系统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传感器产业快速增长,应用模式也日渐成熟。传感器的重要性可说是不言而喻的,它在机械加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传感器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的最新应用,以及目前传感器的市场前景、现代科技中,自动化与智能化己经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传感器作为自动测量与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3]。 1 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1 光电传感器技术 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为测量媒介、以光电器件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卓越特性。随着光电科技的飞速发展,光电传感器己成为光电传感器己成为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并在传感器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在非接触式测量领域更是扮演者无法替代的角色。光电传感器工作时,光电器件负责将光能(红外辐射、可见光及紫外辐射)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光电器件不仅结构简单,且具有响应快、可靠性强等优势,在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光电传感器除了对光学信号进行测量,还能够对引起光源变化的构件或其它被测量进行信息捕捉,再通过电路对转换的电学信号进行放大和输出[4]。 1.2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生物功能物质的分子识别部分和转换部分前者的作用是识别被测物质,当生物传感器的敏感膜与被测物接触时,敏感膜上的某种生化活性物质就会从众多化合物中挑选适合于自己的分子并与之产生作用,使其具有选择识别的能九转换部分,是由于细胞膜受体与外界发生了共价结合,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诱发了一系列的电化学过程,而这种变换得以把生物功能物质的分子识别转换为电信号,形成了生物传感器[5]。 1.3气敏传感器技术 气体传感器是指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被测气体的种类

未来国际国内重型卡车发展趋势前瞻

未来国际国内重型卡车发展趋势前瞻 A.中国重卡市场需求量已居世界之首 世界上较有实力的载货汽车制造公司基本上都在欧洲和美国。从未来发展角度看,不论是产品的级别、质量还是高科技含量,欧美产品均是世界一流的。从重型汽车的销售量分布看,在整个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其中以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而重型卡车的产销量将可能超过60万辆。乐观预期2012年重卡产销量在90万辆左右,2015年将超过一百万辆大关,居全球各国重卡销量之冠。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国经济的崛起和经济快速增长刺激了基础建设、高速公路、物流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从而带动了对汽车需求的启动,尤其是对重型卡车的巨大市场需求骤增。 目前,北美地区现在是世界上较大的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载货汽车需求量较大的原因。据去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重型汽车年销售量达40万辆左右。美国重型汽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市场需求量,与其高度发达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以及公路货运量大成正比关系。

但近年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经济衰退而导致重卡增速受到限制,因此导致整个北美地区重型汽车市场需求全面下降,以致对全球重型卡车的产销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过去乃至未来的全球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中,之所以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关键在于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载货汽车销售市场。美国占全球重型汽车销售量的1/4,美国汽车销售量的升降将直接影响全球载货汽车销售市场的格局。在未来几年中,美国和后起之秀——中国将充当全球重型汽车销量第一的角色,只有中国重型卡车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卡车行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这一市场的变化将对全世界载货汽车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欧洲和美国重型汽车产品统治世界将会成为历史。 全球主要卡车产量预测汇总(总重6吨以上)(千辆)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1212.81252.51238.01243.51321.81399.3亚洲 11.4% 3.3%-1.2%0.4% 6.3%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