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年第3期宁夏农林科技

宁夏以黄河中上游的引黄灌区为依托,构成了以地缘相近、交通便利、经济关联度较高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市4个地级市、13个市辖区、县级市和县为基础的城市集合体,其中银川市以大商贸彰显特色,石嘴山市以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独树一帜,吴忠市具有明显的农贸加工特色,中卫市依托沙坡头为龙头打造滨河旅游城市。各地地理环境不一,又同享黄河之利,优化了宁夏城市的空间结构,宁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已基本具备。

1发展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宁夏“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优先发展能源化工、特色优势农业等。2008年宁夏政府工作报告也就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突出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支撑提出了明确要求。

1.1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

力的必由之路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当优势产业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后,集群内的各种相关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进行灵活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可以通过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时间,减少能源和原料消耗,减少库存量,降低生产成本[1];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合作竞争等,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和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

1.2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

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培育和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建设,全区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从客观现实而言,宁夏的工业发展相对于发达地区还很滞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只有加快工业的发展,才能实现宁夏的又好又快发展,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宁夏工业化的发展。

1.3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推进我区农村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宁夏农村地广人稀,受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发展成本较高,因而引导农村优势特色产业由离散向集聚演进,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推进工业化的最佳选择。同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的过程,也是城镇形成和扩大的过程。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优势特色集群经济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二是发展优势特色集群经济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发展优势特色集群经济能够提高农民素质。

1.4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三大转变”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这是宁夏经济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三个问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最佳途径[2]。

2宁夏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宁夏,无论是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还是发展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零星散布着一些初步形成的特色集群,但基本上是靠行政手段推动形成的,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

2.1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宁夏作为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工业体系基本上都是在“三线”时期国家重点投资推动下建设而成的,布局比较分散,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很多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大部分原材料输往区外,而加工工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又从区外输入[3]。这种产业链的缺损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2.2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

作的地方性合作网络

宁夏的现代工业主要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形成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这种重型结构从其发育之初,就形成了以倾斜于中央计划直接调控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的企业规模结构,且大都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工矿城市,基本上是按照“全能型”企业模式创建,形成集企业管理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为一体,基建、供应、生产、销售、生活服务自成体系的“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其产品的70%~90%销往区外,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区外。同时,地方性小企业规模不大,生产要素短缺且质量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尹爱军1,王庆锋1,姜羽2

(1.宁夏职工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宁夏银川750002; 2.北方民族大学)

摘要:在分析总结宁夏产业集群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09)03-0046-02

收稿日期:2008-12-13

作者简介:尹爱军(1961-),男,汉族,宁夏银川人,讲师,主要从事产

业集群和“三农”问题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宁夏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积极发展优

势特色产业集群。

46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3期

差,其产品主要在本地区寻找出路,很少能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远辐射性和地方小企业的内向性导致了两个关联程度极弱的循环体系双轨运行,形成宁夏特有的“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使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合作网络,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十分不利。

2.3缺乏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制度环境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

回报率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

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说,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地处西部的宁夏来说,市场化进程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纵向管理为主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使其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而人为地割裂了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本来内在联系与合作,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增加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还存在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惯性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4]

2.4中介服务业发展滞后

中介服务机构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宁夏

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多机构和协会都是由原来的机

关、

事业单位改制而成的,难以胜任市场中介服务的职责,影响了宁夏产业集群的发展。

3发展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对策

3.1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在宁夏,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企业制度变革缓慢而导致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缺乏,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是推进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一是加快市场化变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3.2

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

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高度分工、密切合

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目前一些大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之间“两张皮”、彼此封闭隔阻的结构现状,很不符合产业集群的内在要求。必须积极引导区内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推进区内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作与配合,依托特定的产业格局,深化分工,形成集群产业的新格局。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央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近辐射功能,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前、后向关联,通过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与大型企业经营方向有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并通过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集聚经济和乘数扩张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配套服务;通过增强地方小企业对中央企业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的相互传递与流动,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增强中央企业在本区的“根植化”。

3.3发挥政府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一是政府应在构建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下设计外资的目标

吸引政策,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区内,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

争优势的提升。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硬”环境[5]。三是政府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人才资源存量,确保竞争性产业成长环境的形成。四是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机构等,为集群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五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参考文献:

[1]梁军.低成本战略优势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2).[2]王庆锋,郝彩琴,杨淑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J].

现代商业,2008年8月

[3]陈柳钦.产业集群: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5

年12月.

[4]王庆锋,郝彩琴,周蕾.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

设计[J].河北农业科学,2009(1)

[5]潘劲.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华南

农业大学学报,2007(3)

责任编辑:褚庆芳

关人员进行科学论证,做好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合攻关,确保休闲渔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目前,宁夏渔业进入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时期,发展以休闲渔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现代渔业,为全区渔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区渔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休闲渔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设具有宁夏塞上江南特色的都市型渔业,构建鱼米之乡有生态特色,展现塞上江南的美景,呈现“翠堤之畔鱼儿跃,连湖之

波潜龙现”的美丽画卷,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代学明,冯向阳.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开辟山城旅游亮点.中国水产,2006,365(4):78-79

[2]李尽梅,苏树敏.新疆休闲渔业发展的探讨.中国水产,2008,395(10):76-77

[3]杨云贤,杨建敏,将智.发展休闲渔业,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中国水

产,2006,365(4):79-80

[4]马树敏.怎样做好垂钓池塘的配套管理.天津水产,2007,(2-3):

46-47

责任编辑:王银惠

(上接第45页)

!!!!!!!!!!!!!!!!!!!!!!!!!!!!!!!!!!!!!!!!!!!!!!!!

47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是野生枸杞的天然生长区域。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的辛勤耕耘、选择和驯化,培育出了人工栽种的优良品种。“宁夏红宝”驰名中外,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传统名牌产品。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枸杞的种植和深加工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加快了宁夏枸杞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宁夏红”已成为代表宁夏枸杞产业、宣传宁夏文化的形象品牌。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在“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枸杞南移工程”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枸杞产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为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16亿元,与2000年基地规模13.6万亩、总产量0.6万吨、1.8亿元相比,净增了24.4万亩、4.4万吨和13.2亿元,分别增长1.79倍、7.33倍和7.8倍。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区域布局、规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全区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100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枸杞深加工发展势头强劲,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1家,产品档次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已具备了枸杞产业升级提速、加快发展的条件。2005年,枸杞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目前,已深加工利用的枸杞约8500吨,占总产量5万吨的17%。主要产品有枸杞酒、枸杞鲜汁、枸杞精粉等40余种。特别是中卫香山酒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区最大的枸杞深加工企业。 (二)主要特点 1、枸杞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随着枸杞基地的快速扩张,产量猛增,原料充足,促进了枸杞加工业的发展,先后建立大、中、小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8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果、籽、叶开发的10大类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25%,形成产值近8亿元。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枸杞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宁夏香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枸杞深加工,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国际品味的“宁夏红”枸杞酒,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宁夏红”枸杞酒的生产能力,年可消化鲜枸杞10万吨。2005年底“宁夏红”销售额实现2.1亿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在西北市

中宁枸杞市场现状分析

中宁枸杞市场现状分析 中宁枸杞,位居宁夏五宝之首,以原产地在中宁县城宁安堡而得名。中宁枸杞是家种名优农产品,是继承我国长期利用野生枸杞的传统经验,在宁安堡一带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贵重中药材。中宁已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建立“中宁枸杞专卖店”181家,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销售渠道和网点,枸杞干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宁枸杞”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近30亿元人民币,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44.5万亩,约占全国的30%。2005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

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11.5万亩的40%,已有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9.5%和26%。 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里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当中,在期望的理论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具有以下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进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 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萎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1.4.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肖耀国、赵飞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及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刘志博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企业经营者供暖工作内容、特性、规律惊醒剖析,在理论上对企业经营者怎样进行正确的激励进行探讨,并强调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体制是对企业经营者进行长期的有效激励的关键所在。 王云生通过不对称信息存在的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企业行销人员的工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张向前构建了中国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模型:他认为,激励知识型人才,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法为教、自助激励和公平公正四大原则,并具体提出了激励知识型人才的具体十个措施。潘静在介绍了“激励”与“激励机制”的内涵及激励的几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阐明了激励机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从激励形式、观念、和措施等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员工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激励观,构建良好企业文化和鼓励员工参与管理等先进方式来优化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分析发现,理论界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方面研究较少,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定稿)

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摘要 “天下枸杞出宁夏”,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枸杞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至90年代初已形成稳定的出口贸易。近年来,宁夏枸杞对外贸易却遭遇了日本、欧美等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出口频频受阻,陷入了多年来少有的困境。本文立足于宁夏枸杞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对宁夏枸杞的外贸竞争优势做一分析,同时探索宁夏枸杞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枸杞对外贸易外贸优势制约因素对策

前言 枸杞是宁夏的传统特色产业和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宁夏出口创汇的重要经济作物,与二毛皮、甘草、发菜、太西煤统称为“宁夏五宝”。宁夏拥有全球第一大枸杞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直接产值超过48亿元。1 随着近现代医学对枸杞药理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新认识,宁夏枸杞及加工品日益受到世人的青睐,消费量猛增,出口额逐年攀升,外贸形势被许多人看好。近年来,宁夏枸杞虽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量锐减,对外贸易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对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和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 1 赵航:《枸杞产业链纵向延伸,宁夏红尽“龙头”之职》,载《证券日报》2011年11月16日。

一、宁夏枸杞生产和外贸的基本情况 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悠久,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户自给自足的有生产、无对外贸易时期;解放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有生产、无对外贸易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农户自主生产,企业自主组织出口的枸杞对外贸易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 (一)小农经济状态下自给自足时期 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古代文献记载,枸杞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明朝弘治年间,宁夏枸杞被列为“贡果”。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将宁夏枸杞列为《本草纲目》之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清朝时期,宁夏枸杞也一直保持了“贡果”的身份。乾隆年间, 宁夏中卫知县黄恩锡在其《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肤田岁早丰。”的佳句描述了宁夏中宁枸杞的种植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地位、高贵价格。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宁夏枸杞没有对外贸易的记载。 (二)解放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时期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宁夏枸杞生产十分重视,大力扶持宁夏的枸杞生产,1961年宁夏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但这一时期,枸杞主要是作为中药材使用,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基本没有出口贸易。参见图表一:

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地位的研究

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地位的研究 【摘要】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地位的研究对西部大开发宁夏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煤炭资源、电力、民族等独特优势,提出了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的产业战略定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宁夏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集中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发展势头迅猛。宁夏地处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地位独特,基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宁夏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找出差距,确定其战略定位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宁夏概述 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大西北的东部、祖国版图中轴线,海拔1090米。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回族222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全国回族人口的1/5,还有满、蒙古、朝鲜等33个散居少数民族。黄河过境397公里,年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犹如镶嵌在黄河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辐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宁夏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 二、宁夏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经济实力较弱 2009年宁夏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GDP继2008年后再一次突破一千亿大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9%,比全国同期增速8.7%快3.2个百分点,整体经济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11年在两位数平台上运行,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粮食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全国第6位,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为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绝对额是30年来最高的。虽然宁夏经济总体增速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依然较弱,在全国各省市区GDP中排第29位,在西部地区排第10位。 (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速度,通过计算1999-2009年11年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可知在西部地区宁夏的增长差异变化

枸杞产业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 (2006年)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44.5万亩,约占全国的30%。2005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

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11.5万亩的40%,已有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9.5%和26%。 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了“宁夏红”、“杞浓”、“早康”、“杞王”等枸杞产品系列品牌,尤其是“宁夏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对“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品牌的保护,注册使用了“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在关联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枸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流通加工、印刷包装、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据初步统计,仅关联产业收入达15 亿元。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点,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10000余人。2005年,有40多万人加入了枸杞种植和深加工领域,有近20万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使

2018年建材批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建材批发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7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规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4)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6) 1、上游行业 (6) 2、下游行业 (6) 三、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7) 1、玻璃棉情况 (8) 2、橡塑保温材料情况 (9) (1)行业发展规模 (10) (2)行业发展趋势 (1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国家政策支持环保节能建材的使用 (13) (2)下游行业的需求推动 (14) (3)下游标准的完善促进了本行业的良性发展 (14) 2、不利因素 (15) (1)行业标准尚未健全 (15) (2)行业基础薄弱,技术投入不足 (15) 五、行业风险 (15)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5)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16)

六、行业竞争格局 (16) 1、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 (17) 2、力索兰特(苏州)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17) 3、亚罗弗橡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7) 七、行业进入壁垒 (18) 1、业务壁垒 (18) 2、资金壁垒 (18)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批发业行业的宏观管理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 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工信部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商务部主要职责为: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 2、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状况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状况 第一章枸杞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宁夏首个“世界第一产业”,拥有世界第一大枸杞基地和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到全国60%以上。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全区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60%。2011年直接产值超过48亿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百瑞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免洗枸杞,有机枸杞,枸杞果汁、枸杞芽叶茶、枸杞休闲食品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发展现代优势特色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建设“优质名牌枸杞基地”、“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格局。 2、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立足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4月下旬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科技工作大调研活动,全面掌握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查找不足,剖析原因,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现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见附件),占枣庄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1.5%,其中,今年新发展1家(滕州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有12家、过5亿元的有1家、过10亿元的有2家。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科技工作大调研活动,分别由局长、副局长带队组成三个调研组,深入到经济开发区、各镇街近120家企业,开展调研,宣传科技政策,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在调研中发现的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组织申报;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扶持。今年以来,已组织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山东海吉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滕州沃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大明消毒剂有限公司、山东风轮轮胎有限公司、山东安丽恒温有限公司、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 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发展情况 按原统计口径统计,滕州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7家,其中机械制造产业42家、电子信息产业19家、精细化工产业47家、新材料产业27家、资源与环境产业17家、生物医药产业3家、其它12家。按照今年省下发的新的统计口径,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主要包括以“四新一海”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我市属于新口径的企业大约120余家.因省科技厅修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口径,暂无今年1-4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数据。 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申请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授权专利115件。我市每个高新技术企业均拥有3项以上专利技术,多数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立足营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4月26日在龙泉文化广场举办了“山东省暨枣庄市‘4.26’第十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广场活动和中国(枣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滕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揭牌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材料发明审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一、我国建材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整体经营状况 在1999年,我国建材行业的整体经营形势大为好转,终于摆脱了自1997年以来的全行业整体亏损局面。在2000年上半年,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得以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回升态势。 1、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增长 在2000年上半年内,建材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3%。其中,县及县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建材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累计增长速度达到近6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本期行业生产销售状况的具体特点主要有: (1).主导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其中,水泥生产2.7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平板玻璃生产0.87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4.68%。在月度监测的24种产品中,有15种产品比上年同期有

所增长,其中,石膏板增长43.56%、水泥电杆增长40.14%、水泥压力管增长25.61%、玻璃纤维纱增长20.64%、大理石板材增长15.48%、水磨石板材增长12.27%。 (2)产品销售率提高,产销衔接趋于平衡。在2000年上半年,建材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79%。全行业工业品销售率为96.05%,比上年同期增长 1.47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6.79%,比上年同期增长0.26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销售状况继续好转,在工业产品销售率整体提高的带动下,行业产销衔接逐渐趋于平衡。 (3)部分产品的平均出厂价格继续回升。 2000年初以来,由于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控制在5%以下,所以价格得以逐月回升。上半年末,3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价格为6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4元;5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75.64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07元;5mm彩色玻璃每重量箱81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5.03元。在上半年末,只有水泥的平均出厂价格从总体看仍在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中小型水泥企业价格过低,致使全国

融资租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一、融资租赁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我国《合同法》和《融资租赁法·草案》的定义,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最短租赁期限为一年的交易活动。 融资租赁的特征包括: (一)融物和融资的双重职能 融资租赁使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租赁公司兼有金融机构和贸易机构的双重功能,因此融资租赁比银行信用具有更强的约束力。由于融资租赁将设备的生产厂商与设备的实际使用单位连接起来,有利于促进产销结合。 (二)融资租赁具有三方当事人,并且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 融资租赁的三方当事人包括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三方之间需签订并且履行租赁合同与购货合同,从而构成一笔租赁交易的整体。租赁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购货合同签订和履行的前提,购货合同的履行是一笔租赁业务完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上述关系为前提,出租方有根据购货合同购买物件,并且支付货款的责任和义务,承租方则有根据租赁合同获得物件的使用权,并且按合同规定的条款支付租金的责任和义务。 (三)承租方有对租赁物及供货方进行选择的权利 出租方不能干涉承租方对租赁物的选择,承租方还有权选择供货方。如果出租方是应承租方的要求,或是出于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可以向承租方推荐租赁物件或推荐供货方,但是其决定权仍是承租方。因此,出租方也不对承租方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四)所有权归出租方,使用权归承租方 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呈分离状态。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摆脱了传统的财产占有观念,所有权因素被淡化,有利于确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园林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史良1,邬海涛2,郝月成,,吴文俊4,马洪霞4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政府,乌拉山镇014400;2.乌拉特前旗林业局封育飞播站,乌拉山镇014400;3.巴彦淖尔市封育飞播站,乌拉山镇014400;4.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摘要:文章介绍了乌拉特前旗枸杞栽培现状,分析了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枸杞产业思路,促进当地枸杞产业发展。 关键词:枸杞产业;现状;发展思路;乌拉特前旗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B 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总面积7476km2,总人口34.4万,其中,农村人口20.9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乌拉特前旗地处河套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乌拉山冲积扇与黄河河套平原淤积形成的洪积土、灌淤土,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水质独特,黄河水灌溉配套设施便利。正是这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枸杞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枸杞种植是乌拉特前旗前山地区的主导产业,有50a的种植历史,199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枸杞种植示范基地,201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乌拉特前旗在多年的枸杞产业发展中,经历了很多起伏波折,近年来,旗委、政府将其确定为大力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 1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现状分析

1.1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乌拉特前旗是枸杞种植大旗,面积达5333.3hm2,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枸杞主产区。被誉为“全国枸杞第一乡”的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枸杞种植面积达4533.3hm2,户均0.4hm2,人均0.1hm2,年产枸杞干果1~1.3万t,产值近4亿元,产量占全国1/7,枸杞已成为农民真正的“摇钱树”。2011年,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扶祥”牌商标,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可直销欧洲及“台湾”等地,同年,本产品在第二届国际林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2年,在第十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参展,受到广大群众消费者一致认可好评。 乌拉特前旗以专业合作社创建绿色食品为龙头,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但是针对乌拉特前旗大面积的枸杞来说,这种合作社加农户走绿色食品的种植而积比例还较小,乌拉特前旗整体枸杞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1.2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因素 在枸杞产业发展中已出现诸多不利因数,制约当地枸杞产业发展。分析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经营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政府部门没有真正把加快培育枸杞产业和发展其他主导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安排落实、管理服务等环节上没有下到功夫,影响了提升枸杞经济效益及产业的扩张升级。 二是管理粗放,品种优劣不齐。目前,当地枸杞仍然以小户经营为主,缺乏栽培管理技术人员,在优良品种选育及更新上,没有大的突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经济效益低。

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情况及发展趋势

1.湖南汨罗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2011年总体发展情况和运行特 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我们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传统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推进致力产业升级。中南大学与平桂制塑实业有限公司两者联手共同承担了废塑料加工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了六项专利,其中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四项发明专利;2010年长江铜业与中南大学共同承担了废铜加工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攻克了“低温扒渣”工艺中铜损耗大的行业难题,为产品打开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废铜分拣流程的优化,铜的损耗降低了2个百分点。 加紧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将陆续在再生铝、再生不锈钢等领域建立产、学、研实验基地,创建再生资源研发中心,加大再生资源领域的科技推广和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加工工艺的科技水平。比如,湖南宏拓铝业公司与中南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联手攻克铝熔炼炉降低烟气排放难题。 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经省科技部门批准的有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平桂制塑实业有限公司、湘能金一电器有限公司、音品电子有限公司、长江铜业有限公司、鸿昱新材料有限公司、鑫祥炭素有限公司。近年,园区的科研能力得到加强,已申请国家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正在申请专利的6项,引进国外国际领先专利技术2项。 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 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出口下降,资金回笼慢,招工难,人员流动大,污染大,货源少,融资难,周边闹事,税负重,退税慢,村民环境为由干扰,价格波动,

周边偷盗,税率无优势,百姓刁难找茬,高技术企业没配套企业,成本增加,市场疲软,贷款手续办完,贷款迟迟不下,房产土地过户收费太高,资金紧,利润低,电费高。 要求出台政策专门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比如,长江铜业有限公司和其它铜企业因铜价格原因,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2.湖南汨罗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2012年-2015年发展趋势及建议: 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企业将从以下方面突破:智能水表研发及产业化,铝箔带的开发挤压生产线,铝粉生产线,废铝预处理,干式变压器套管开发、高压互感器在线监测装置开发、高性能智能电表开发、新型高压隔离开关开发,废旧家电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回收,插秧机、玉米收获机械开发。 高新技术应先由科研院所研发成功,然后由有市场的企业试制生产、销售,在生产、销售中完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国家应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一项高新技术的诞生首先在科研院所,企业的责任仅仅在实践中完善,把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到企业,企业无精力,做不到,也做不好,企业仅仅是高新技术的中试场所。

建材经营部可行性分析报告

xx建材经营部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XX建材经营部位创办于2015年7月,位于厦门市XXXXXX7080号。文栋建 材经营部主营瓷砖销售,代理了龙帝瓷砖、惠德众陶瓷、骏步陶瓷、宾利陶瓷4个品牌,致力于通过良好的产品的质量,打造消费者口碑,为周边的村民提供更好的装修服务。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经过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文栋建材经营部和同行业相比,具备以下竞争优势: 1.地理区位 根据2015年新圩镇政府统计数据:至2015年,新圩镇工农业总产值将达120亿元,镇区建成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达到3万以上,城镇化水平70%。xx建材经营部位于新圩路,而新圩路交通便捷地处同安区和翔安区的交界中心位置,周边辐射五显,新圩2个镇七八个村庄,周围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的消费能力也处于平均小康水平,对于xx建材经营部的购买具备消费能力。因此xx建材经营部具备地理区位优势。 2.价格优势 xx建材经营部属于自有店面,充分利用了自家的店面进行经营,店面每年房租的固定成本是不需要在额外支出的。而根据新圩镇周边店面的房租物价,每年店面的租金成本为10万-20万之间。因此,xx建材经营部可以通过减少房租固定成本的支出,在同等产品的基础之上,定价比同行优惠,将实惠实实在在的反馈给消费者,具备价格竞争的优势。 3.技术优势

xx建材经营部主营瓷砖销售,代理了龙帝瓷砖、惠德众陶瓷、骏步陶瓷、宾利陶瓷4个品牌。龙帝虽然是二线品牌,但是品质优良,性价比高;惠德众瓷砖质量好,颜色鲜艳,纹理比一般厂家都清晰,平整度好;而骏步陶瓷则顺利通过ISO9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3C认证及广东省技监站GB6566-2001《建筑材料厂放射性核素限量证书》,并获得《中国名优产品》、《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等称号;宾利陶瓷的微晶石、抛光砖、瓷片、仿古砖、全抛釉系列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产品的选择上,xx建材经营部涵盖国内瓷砖优秀品牌,提供了产品的技术保证,xx建材经营部致力于通过良好的产品的质量,打造消费者口碑,为周边的村民提供更好的装修服务。 4.人员优势 xx建材经营部设有店长1名,营业员2名,店务管理1名,对外业务员2名。人员根据店面的实际经营做到了合理的配置,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其中店长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具备建材行业5年从业经历,对于每月销售指标的制定及商品物料管理及店面经营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营业员XXX/XXX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接受过瓷砖门店经营3个月专业的培训,具有良好的瓷砖销售素质;店务管理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出身,具备处理店面账务的专业能力;对外业务员XXX XXX是新圩镇本地人,熟悉周边的环境,人脉网络灵活,有3年的瓷砖销售经验,在对周边村庄的业务维系上驾轻就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综上所述,xx建材经营部的人员配比科学合理,有的放矢,具备从业经营的优势。 三、项目的经营和组织管理模式 xx建材经营部有以下的经营管理模式: 1.免费送货上门,包退包换 只要是在xx建材经营部进行消费的,均提供免费送货上门,产品凡是有质量问题,一概包退包换。 2.免费打印,让客户提前预览装修效果 xx建材经营部配备一台电脑,一台扫描仪和一台彩色打印机,免费为顾客设计效果图:只要想装修,不管在不在文栋建材经营部买瓷砖,只要给出房屋的基本面积,结构,选择哪种瓷砖,就可以帮顾客把瓷砖“贴”到“墙”上,还免费打印出来,让顾客提前对装修效果一目了然。 四、人员机构配置 xx建材经营店有以下的人员机构配置:

中宁县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2018年修改)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 中宁县人民政府 2018年3月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背景 枸杞是中宁的地域符号、特色产业、文化品牌。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中宁枸杞”知名品牌已成为助推枸杞产业崛起的首要任务。枸杞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国药瑰宝”。中宁是枸杞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世界枸杞的正宗原产地,“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中宁枸杞甲天下”。千百年来中宁枸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甘美异于他乡”的特有品质,成为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红色名片”,中宁已成为全国枸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区。 1.1枸杞是我区优势特色战略性主导产业 按照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自治区“两区建设”的战略部署,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发展壮大枸杞产业若干意见》(宁政发【2013】117号)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区枸杞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产品出口率达到10%以上,枸杞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建立,“三品”认证率达到85%以上;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的枸杞加工流通企业 10-15家,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为实现《意见》目标,自治区林业厅下发了《枸杞产业发展提升规划(2013-2017)》,指导全区枸杞产业发展。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和市场开拓,推进枸杞产业现代化进程,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加强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的指导意见》(宁政办发

【2014】57号)。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颁布,进一步确立了枸杞在优势特色产业中的战略性主导地位,同时也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1.2中宁是枸杞产业的核心产区 中宁是枸杞产品生产与文化聚集的核心区,是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中宁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成立了推进中宁枸杞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汇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系统描绘中宁枸杞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标准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细化方案、明确职责、严格考核监督,把中宁枸杞产业放到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加快中宁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宁枸杞品牌价值,提升枸杞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中宁枸杞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1.3 中宁枸杞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宁枸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4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有1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记载于多种医书中,神奇功效为历代医家和食疗学家所推崇,也是大多数家庭保健常用的滋补品。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本经上品,清代《中卫县志》记:“各省入药枸杞皆宁产也”。中宁枸杞是中华人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是中华人民国药典收载的唯一药用枸杞来源。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种植

(完整word版)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路升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引言 宁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工种植枸杞的发源地,明朝时已经开始大量进行人工栽培,清朝黄恩锡的《竹枝词》中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诗句。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即宁夏中宁是世界枸杞的正宗产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枸杞文化底蕴。同时,宁夏地处平原,又有黄河水灌溉,再加上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适中,降水稀少,很适合枸杞的种植,农户经过多年的种植已掌握了丰富的枸杞种植技术,并且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2003年宁夏枸杞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因此,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竞争也十分激烈[1]。 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 苟金萍提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枸杞产业的发展,使宁夏枸杞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由1 996年的0.1 7万公顷扩大到2007年的3.3万公顷。选育出“宁杞1号”、“宁杞2号”、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实现了构杞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目标,增强了产品出口竞争力[2]。 沈滨、刘大伟在《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中也提到宁夏枸杞的一些现状:宁夏中宁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了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截至2007年底,宁夏共拥有各类从事构杞干果、酒、药、汁、粉、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30多家,形成了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0多家;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39万bm2,枸杞产量70000吨,产量占全国枸杞产量的65%,枸杞加工企业产值约21亿元;有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3]。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投资优势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投资优势 (一)自治区发展概况和投资优势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40万,其中回族占35.8%。宁夏地处祖国版图的中轴线上,1500公里内辐射所有省会城市;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位于华北与西北的过渡地带,非常适宜人居;年平均气温8℃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宁夏各民族相互尊重包容,关系和谐融洽,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 宁夏在开放上有三大平台: 一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给予宁夏很多优惠政策,赋予宁夏“先行先试”权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在税收、土地、航权、签证、金融、油气进口、石油美元定向定额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聚集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二是银川综合保税区。这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仅有的3个保税区之一,在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外汇管理等方面享有极大的优惠政策,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监管区域之一。综合保税区是跨国、跨地区企业首选的投资平台,惠普、三星、富士康等行业巨头都从中获益匪浅。 三是“黄河善谷”。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慈善模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慈善理念,聚集慈善资源,发展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把公益慈善与经济发展、扶贫济困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已建成六个慈善产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

宁夏在资源上有三大优势: 一是能源资源丰富。宁夏地处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带,已探明矿产50多种,人均自然资源潜值全国第5位,人均产煤第3位,年人均发电第1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同时,宁夏又处于国家“西气东输”和中俄原油输油管道的咽喉地带,原油过境量超过3500万吨。目前已有煤化工产能1400多万吨、石油化工产能900多万吨,煤化工在建项目合计产能1000多万吨,主产品焦炭、甲醇、烯烃等等,可以衍生出苯、芳烃等几百种产品。 二是农业资源优良。俗语讲“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第3位;引黄灌溉便利,是全国4大自流灌溉区和国务院确定的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宁夏是中国的“枸杞之乡”、“甘草之乡”、“马铃薯之乡”、“长枣之乡”、“滩羊之乡”和清真牛羊肉、牛奶、中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80%的农产品属于绿色有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经吸引了中粮、伊利、蒙牛、雨润、汇源等龙头企业投资建厂。宁夏还是香港重要的蔬菜基地,产品口感好、无污染、绿色、新鲜,已有八家基地被香港渔农署授予“信誉农场”荣誉称号,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菜”。 三是旅游资源独特。宁夏堪称中国生态的微缩盆景,既有舒缓的平原,也有巍峨的高山;既有长河蜿蜒,也有翠湖连天;既有大漠风光,也有水乡风景,西夏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六盘山被誉为“胜利之山”,沙坡头是全国20个最好玩的景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2013年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宁夏名列第20位。我区正在规划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打造集旅游、健康、运动、休闲、文化、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宁夏在环境上有三大特点: 一是绝佳的要素组合。宁夏年可利用黄河水4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总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