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选择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或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全诗。请先写上题目再默写诗句。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18分)

2.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未几,高垣睥睨末几

②惟危楼一座危:

③窗扉皆洞开洞:

④或凭或立凭:

(2)翻译下列句子。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描写了山市的变化?山市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7八上·江都期中)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客见赵王①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②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 ,而社稷不血食④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受宠幸的小臣。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________

②何故至今不遣________

③皆无危补于国________

④未之闻也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与“未得相马之工也”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 . 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

B . 楚王闻之(《晏子使楚》)

C . 是能得之乎内

D .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4)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4. (14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l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

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自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划线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5. (18分)(2020·桐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群猴轶事

史铁生

群山幽谷之间,地势陡然舒缓,密林流溪,野兽出没父辈们于此掘沟竖网,铺路架桥,建起一座野生动物园.若千年后,阿迪承其父业,在这里照看猴群。

某年围网失修,走漏了猴王麦.群猴不可一日无主,阿迪忧心忡忡。麦未走时,年轻的闪与雷即巳各怀雄心,如今天赐良机岂可坐视?于是“烽烟”顿起。优胜劣汰,天经地义,阿迪暗喜。

谁料二猴势均力敌,久战难分胜负。猴群遂分两派,各拥其主,相互厮杀,恰所谓“战斗正未有穷期”阿迪转喜为忧,深知一山难容二虎,否则两败俱伤事小,猴群的长治久安才是重中之重。

久观战事,见闪每占上风却不足胜雷,阿迪心生一计:移雷别养。

闪称王,猴群治。

雷呢?虽是阶下囚,却如座上宾—住单间,吃小灶,可谓万事无忧。怎奈猴群的吵闹声不时隔山入耳,又不免心烦气躁。阿迪深感对它不住,常来探望.雷或怒目圆睁,或调头面壁。阿迪走后,雷绝一回食,发一顿狠,听听猴群那边依旧歌舞升平,也只好睡吧——“梦里不知身是客”。

雷的精神日渐委顿,胃口亦趋低迷。阿迪不忍,偶尔放他出来过过风。一日放风归来,阿迪有意无意地忘记锁门,回身再看时,雷已风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阿迪唏嘘半晌,喜忧参半。喜的是,雷已重获自由;忧的是,它会不会养精蓄锐再来争王?

所幸雷一去不归,反惹得阿迪时有牵挂。

数年后阿迪进山采药,途遇一孤身老猴,或前或后地总是跟着他,疑为雷、投食引之,不理不睬。挥拳驱之,不惊不媚、开怀迎之,那猴似笑非笑,作揖顿首,而后款款离去,隐于深山。

【链接一】

史铁生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1972年,21岁的他因瘫痪开始了他的轮椅生涯,之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链接二】

史铁生和轮椅有着割不掉的联系,因着轮椅的禁锢,年轻的他会懊恼生气也会抱怨,而在几十载岁月的温柔沉淀后,轮椅却成了他解放心灵又能回归现实最为具象的机体……史铁生谈到曾经四目相对的狗,看到眼底深处时仿佛可以和那缕“狗魂”对话,他有着超脱的跳出禁锢的体验和思想,恰是他不能自如的身躯给予他来去自由的心灵。

——豆瓣读书网《他和这个世界的和解》

下面内容是小桐与小海阅读《群猴轶事》及链接材料后开展的对话,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10分)

小桐:我很喜欢读史铁生的小说,他的小说中有很深沉的生命意识,读来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小海:桐桐,你推荐的这篇《群猴轶事》我感觉好特别,这篇小说的深层意思我好像也不是很懂。

小桐:要读懂小说不难呀,我们就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情节、环境、人物。

小海:嗯,情节我能梳理!先是“猴王走漏,两猴争王”,接着“________”,然后“精神委顿,放雷归山”,最后“跟随采药,作揖顿首”。

小桐:小海,你这四个字四个字地概括,语言功底不错啊!其实小说的语言也是很有特色的。运用修辞,“大词小用”,还用了大量的短句呢!你不妨也找一句具体分析分析呗!

小海:好嘞!我从文中找出一处赏析赏析,比如________。

小桐:哇塞,你的阅读能力真强啊!但要真正读懂小说,我们还要关注人物形象。

小海:对阿迪这个人物,我是这样评价他的:________。

小桐:你能结合小说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这样的方法是很正确的。

小海:其实,小说中的雷,也是个重要的角色,不可等闲视之。

小桐:是的。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及角色之后,我们也要来关注一下作者的情感,尝试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

小海:听你这么慢慢分析下来,再回顾文章内容,结合链接材料,我似乎能理解你说的作者的生命意识了。

小桐:哦!作者的生命意识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说来听听。

小海: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

6. (17分)(2012·黑河)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校门前,执勤交警每天忙碌而有序地指挥交通,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1)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你怎样说?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2020·巴中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参加抗疫阻击战:白衣战士逆风而行,人民警察维护安宁,社区干部保障后勤,志愿者扎根岗位,普通百姓都居家静守……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祖国共克时艰。

请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构思故事、叙写感受、发出倡议、发表看法等。

要求:①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②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③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有创意地表达,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18分)

2-1、

2-2、

2-3、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4-1、

4-2、

4-3、

4-4、

5-1、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

6-1、

6-2、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