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经济学说史

一、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作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者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2、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第二等级是战士;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他认为,大土地所有者应亲身料理农庄,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

4、公平价格:公平价格的概念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5、自然价值:自然价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的人手的多少,实际上就是指的是价值。

6、自然价格:自然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自然价值。

7、货币数量论:休谟对货币数量论的观点作了出色的发挥。他把金属货币理解成铸币,又把金属铸币理解为单纯的价值符号,认为货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只是单纯的价值符号。货币对劳动和商品的关系,也不过是一种数量关系。休谟对早期货币数量论作了明确的表述,包含三点结论:(1)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2)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代表国内现有的全部商品量;(3)如果商品增加,商品价格就降低,或者说货币的价值就提高。

8、自然秩序:重农学派对自然秩序做出了解释: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规律。而斯密所说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种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物搞得井井有条。

9、财富论: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构成真正财富的是,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在他看来,凡是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财富。

10、经济表:经济表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系统地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的。经济表,是对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进行分析。

11、纯产品:从土地取得的盈利扣除了一切支出以后,所余的产品就构成了国家收入的每年创造的财富。

1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就是指必须通过交换和流动才能为投资者带来利润或收入的资本。固定资本就是指不必经过流动,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资本。13、斯密教条:“斯密教条”实质在于把商品价格全部地归结为各种收入,从而否定或忽略掉了不变资本部分的客观存在。

14、经济自由主义: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是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源。他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每个人为改善自身境遇所作的一贯的、恒常的努力,是社会、国家和私人富裕由以产生的源泉。基于人们这种利己主义的“交换倾向”,斯密认为满足人们“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

15、税收四原则:公平,即一国国民都必须按照各自收入的比例纳税,负担要公平;确定,即纳税数额、日期、方法,都必须明确,人人清楚,不得随意变更,以免税吏舞弊;便利,即纳税方法、日期,都要给纳税者以最大便利;经济,即要使国民纳税的税额尽量全部归入国库,尽量减少税收费用,避免困扰人民。

16、比较成本说: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好处。

17、萨伊定律:萨伊定律就是萨伊关于生产创制需求,产品是以产品购买的原理。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18、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工资是劳动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因而应成为劳动服务的报酬,成为劳动生产力的价格。利润是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因而应成为资本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资本生产力的价格。地租是自然力、主要是土地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因而应成为土地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使用土地生产力的价格。

19、历史统计方法:就是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或民族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考察和统计,使之系统化、数量化,然后从这些经济史实中归纳出一些经验法则。

20、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把主观心理因素与时间因素结合起来说明利息。庞巴维克把物品区分为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他认为,人们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总是高于对同等数量的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价。因此,现在物品比同等数量的未来物品具有更大的主观价值,也具有更大的交换价值和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

21、戈森定律:戈森第一定律:实质上描述的是人的某种欲望会随其不断地被满足而递减的规律,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戈森第二定律: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其内容是为了使享乐达到最大化,每个人可以在各种享乐之间自由选择。它表达的是在各种享乐之间如何选择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22、凯恩斯定律: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投资与储蓄是由不同的人群所进行的,没理由相信二者的数量永远相等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社会上必然存在多余的生产能力,社会总能生产出与需求相等的供给量。即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一说法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之为凯恩斯定律。

23、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认为,资本家之所以愿意在目前付出代价经营企业,是想在将来从经营中获取收益。这种收益被称为预期收益。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利润率是大致相同的概念;它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机器等设备的市场价格和预期收益。

二、简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经济论》是色诺芬根据自己管理领地经济的经验而写成的。典型地表现出奴隶主经济思想的特色。探讨奴隶主经济任务与如何经营奴隶制经济的问题,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

产业思想: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的职业。农业是奴隶制自然经济的物质基础。他对手工业抱着鄙视的态度。他认为,商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使人们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依据市场上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了解到商品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意识到由供求变化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分配。

价值、财富与分工:色诺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财富具有使用价值。他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色诺芬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必要的。他所规定的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更有效地剥削奴隶,以增加由奴隶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收入。

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其著作《神学大全》里,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

(一)阿奎那主要的经济思想

1、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阿奎那把社会解释为一个有机体,援引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不平等的论断,论证上帝创造万物时就有“高级”与“低级”之分。私有制,是人的理性创造出来的,也出自上帝的意志。私有权和地役权也都不是自然所规定的,它们是人类的理性为了人类的生活而采用的办法。

2、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1)马格努把商品交换的平等的基础归结为交换双方耗费了相等的劳动。阿奎那接受了这种观点,并把价格范畴说成是主观的范畴。

(2)从宗教伦理角度,强调在买卖中支付的价格必须是公平的。

(3)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开以后效用价值理论的先河。

(二)对阿奎那经济思想的评价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的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1)货币:货币是人类发明的工具,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但又不得不承认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有内在的稳定性,任意贬损货币价值无异于伪造重量和长度。(2)商业: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是合理的。

(3)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反驳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

3、重商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特点是什么?

基本理论:1、认为金银就是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2、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流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在流通中产生,是商品转手贱买贵卖的结果。3、只有各国之间的流通才是财富的源泉。国内贸易只是把货币从一地转到另一地,一人之所得就是他人之所失,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4、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其基本原则是少买多卖。5、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特点:1、从“人文主义”出发来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2、破除了古代经济思想的“二分法”(将经济现象分为“经济”和“货殖”两类)的褒贬原则。3、以因果观点来观察现象。开始寻找各种经济现象的联系,企图了解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冲破了宗教规范的束缚。

4、简述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

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代表作为《近来我国各界同胞常有的一些抱怨的简单考察》。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作者还主张振兴农业,力图减少放牧的收益和提高农业的利益。

托马斯·孟,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发表了代表作《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答对这项贸易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一书。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并阐述了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

5、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过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1)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的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他们所坚持的主张是,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马林斯、博丹、安徒安·孟克列钦等

(2)晚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识到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为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能抵制国外的竞争对手;认为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力量,提出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和鼓励有熟练手艺技巧的工人移入。

6、英法重商主义思想家的思想提供给后人什么样的启示?(讨论题)

英国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的主要思想:强调商人和对外贸易在增加财富中的作用;反对禁止货币输出的理论;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并最终保持顺差的措施;主张发展航运业及转口贸易;要求实行保护关税。

法国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的主要观点:财富就是货币。谋取黄金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贸易;重视商业,认为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是手工业等各种职业活动的目的;提出增加财富的措施。管制外贸;用政府权力发展法国工商业;保护国家资源不准外国人勘探和开发。

7、对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历史评价。

重商主义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因而难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分析,但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时间及其经济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商主义政策在西欧各国的推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需的必要前提的迅速完成,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成长。这是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

重商主义在理论上有一些缺陷,但在经济分析的发展上也有进步。重商主义着重考虑了国家之间的货币与贸易平衡,这种分析本身是实用的,并具有理论分析的意义。贸易平衡分析必然逐步发展为对贸易及其他一些经济因素与工农商业之间关系的分析,最终会发展为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析,以及对国家如何让管理和控制的分析。在重商主义的许多具体分析中,包含有科学合理的因素,重商主义提出的许多具体政策及措施,也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总体来说,重商主义并未真正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过,重商主义在经济分析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在实质上成为对原有体系的自觉地自我脱离,这种特点既表现为重商主义从早期向晚期的过渡,又表现为它最终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8、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将理论研究领域从流通转移到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并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9、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的价值论主要发表在《赋税论》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10、试述配第价值理论。

配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用实际的而不是用想象的方法来计算商品的价格。他意识到不仅商品而且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量决定的。他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认识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他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11、配第在理论上有哪些不足?

1、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区分开。

2、他把独立生产者产品的剩余部分也称为地租,掩盖了地租的本质,造成理论的混乱。

3、没有把利润和地租区分开来

12、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财富观和“自然秩序”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反对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看法,认为货币并不是财富的惟一形式。在他看来,凡是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财富。也就是说他把财富定义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

他从货币是为了便利商品交换而产生,其自然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观点出发,指出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的总额。他还指出,金银并不是惟一充当货币的材料,历史上有各种物品充当过货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也可以用纸币来代替。他认为,货币是充当流通手段的,不应加以贮藏,应不断地投入流通发挥其作用,而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不同的。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具体来说,社会经济中有二百种以上的行业,它们形成“一条财富的链条”,各行业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是社会经济的“自然秩序”。而就各种行业来说,农业是最基本的,农产品价格是关键,如果农产品价格能补偿生产费用及经营者报酬,各行各业都会正常发展。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以致不能补偿生产费用,必然造成混乱和不协调。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的热烈拥护者。他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破坏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其结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

13、简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其理论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纯产品的定义:“从土地取得的盈利扣除了一切支出以后,所余的产品就构成了国家收入的每年创造的财富。”纯产品的理论,将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魁奈将社会不同的成员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级,即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生产的阶级,还包括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阶级(占有纯产品阶级,包括地主、国王、官吏、僧侣等人),不生产阶级(主要是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划分标准:是否生产或占有“纯产品”。

魁奈从经济角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一种首创。

14、《经济表》的流通过程包括五次交换行为(用图表说明)。

魁奈在《经济表》中把整个流通过程归结为包括商品和货币流通的五次交换行为,每次均流通10亿里弗尔产品,共50亿里弗尔产品,其中工业制造品20亿,农业30亿。具体过程:

1、土地所有者用生产阶级交付的20亿地租中的10亿来和生产阶级交换他们必需的生活资料;

2、土地所有者用剩下的10亿地租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用出售工业品给土地所有者所得的10亿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4、生产阶级为了生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价值10亿的工业品(生产资料)。

5、不生产阶级又以向生产阶级出售工业品所得的10亿向他们购置农产品以作为工业原料。

15、杜尔哥对重农学派有哪些发展?

(1)杜尔哥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进一步明确地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主要阶级,进行了比较正确的解剖和说明,指出资本家占有和投入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而赚取利润;雇佣工人则一无所有,靠给别人劳动,只能挣得工资。

(3)对于工资理论的发展:他把自由竞争的原则应用到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上,提出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工资理论。正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竞争的现象,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资限定在为维持他们生活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水平。(4)带有重农主义的偏见使他对雇佣工人的理解存在着混乱和缺陷。由于他把土地看做财富的惟一源泉,认为被雇佣者不仅有一无所有的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还包括投入资本经营农业或工业的资本家。

(5)杜尔哥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魁奈把“纯产品”不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说成是自然的恩赐。认为土地所有者如不通过土地耕种者的劳动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6)他把地租视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在使用价值的形态上进行考察。忽视了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和研究。

(7)在资本的来源和用途方面,杜尔哥进行了独特的论述。他举出资本的五种使用方式:买进田产,租用土地,从事工业、制造业生产,经营商业和放债。

(8)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

16、试述斯密价值规定的二重性及其演化。

斯密就提出的两种价值论:一种是生产中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一种是交换中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

前者是对配第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宣称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实际上是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把商品价值量归结为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量了。后者则把价值问题又从生产领域推到了流通领域,混同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混同了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混同了价值形成和价值表现。但在斯密看来,两者是一回事。因为所购买的劳动或所支配的劳动应当同所花费的劳动一样,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斯密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他感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有矛盾,特别是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二者量的不等,因此便抛弃了劳动价值论,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由三种基本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来构成和决定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

17、评述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则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存在着”地区分工“,这种分工对大家有利,而保护政策却断送了这种本来可以分享的利益。斯密这一主张的理论根源,在于他在批判重商主义时提出的优势原理。他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认为一个社会要实现它的生产目的,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发展生产,在国际间开展自由贸易,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品和必需品。斯密从一国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自由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强调,不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要充分利用优势。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在成本分析方面,忽略需求面的影响;所以无法解释贸易利益在各国间的分配问题。

18、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

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列宁曾把他的学说称为经济浪漫主义。

(1)西斯蒙第的学说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他从小生产的破产和工人的贫困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必然性,否认资本主义是合理的和自然的制度,表现了政治经济学自身的怀疑。(2)西斯蒙第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发生。

19、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在历史上与现实中的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即比较成本原理)在历史上与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李嘉图原则上肯定了各国所交换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在国内与国外不同,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里接触到了国际价值规律问题,但未能作出科学的表述。

2、一般说来,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各国都发挥其自然条件或其他人为条件方面的优势,全世界各国都把资本与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样,世界上的产品必定极为丰富,数量多质量好,社会劳动得到节约,各国处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虽然各国所获利益大小不同。

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这个原理对现实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怎样理解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

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

(1)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丧失了收人,从而降低了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者之间受自由竞争支配,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纷纷采用大量生产、低价售卖的政策,为此,必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工资的下降使工人消费日益萎缩。因此,一方面,在追求利润、采用机器和企业不断集中下,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收人不足,这将使国内市场越来越狭窄,使生产和收人之间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产品的实现受到严重的障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21、评析萨伊的三分法。

萨伊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消费,这就是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三分法”。萨伊的“三分法”,否认经济规律的历史性,抽掉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企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像化学、物理学、天文学一样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劳动群众的贫困和失业,说成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普遍的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然后反过来用这个所谓人口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作用所形成的最好制度,认为只有这种制度才能使人口的增加受到自然的限制,才能改善人类的德性,使人类得到最适当的发展。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决定社会发展的不是人口,而是人们获得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本身同样是受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口状况就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

他把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等同起来,抽象地从人的情欲中引伸出一个所谓永恒的自然的人口规律,来掩饰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特殊性质。事实上,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所描绘的贫困、失业和罪恶,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特殊现象。当马尔萨斯宣扬这种贫困与罪恶是由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引起的时候,正是英国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远远地超过人口增长的历史时期。被马尔萨斯看做是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的贫困与罪恶,完全不是什么根源于人类本胜的无法避免的现象,而纯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马尔萨斯关于工资水平决定于工人人口数量的观点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a.劳动基金即社会生活资料不是不变的数量;

b.资数量不是直接取决于社会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

c.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水平是受相对过剩人口数量调节的。

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是错误的,但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人口规律,制定适合于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口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23、李嘉图学派为何解体。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后,形成了李嘉图学派。站在李嘉图对立面的马尔萨斯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挑起了一场理论上的论战,在马尔萨斯一方也聚集了一批反李嘉图学说的经济学家。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也日益暴露,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过,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李嘉图学说的反对者,利用李嘉图理论中的矛盾,企图证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而李嘉图学派的代表力图对李嘉图学说进行宣传和解释。但是,他们在对劳动价值论和利润理论的解释过程中,由于不能解决两大难题,所以,不仅没能克服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的矛盾,反而丢失了李嘉图理论中的科学与合理因素,这被马克思称为对李嘉图经济学说的庸俗化,并表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西尼尔对价值的论述是同对财富的说明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财富或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效用、稀少或供给有限、可以转让。他认为效用是一种人对于物品的主观心理感受。供给有限是指事物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具有稀缺性,他把这个看做是价值的最主要条件。

西尼尔把价值看做物品交换的一种比例关系,他认为,确定这种关系取决于两方面原因:(1)这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2)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使某一种商品有效用,并使它的供给有定限的那些原因,称为商品价值的内在原因。使和它交换的那些商品有效用,并使其供给有定限的那些原因,称为商品价值的外在原因。财富或价值的生产有三种要素:劳动、资本和自然要素。供给受这三种生产要素或手段的制约。在这三种要素中,劳动是对劳动者安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是资本家对自己欲望的节制,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两种牺牲生产出来的。劳动者牺牲的报酬是工资,资本家牺牲的报酬是利润,这二者构成生产成本,价值也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构成的。

西尼尔曾研究了独占问题,是较早研究垄断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价值理论最终归结为生产成本论和供求论。不过,他对商品效用做出了主观心理的解释,从而成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25、怎样理解巴师夏的和谐经济论?

巴师夏承认社会中存在垄断特权、战争动乱、奴役贫穷等祸害。不过,在他看来,这些祸害的存在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由交换原则缺乏认识和没能正确选择的结果。根据他的观点,资本主义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制度是一种和谐的制度,正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社会。他断言社会一切阶级将会无止境地接近于不断提高的水平,一切人的境况都会不断“改善”,并趋向于平等化。他认为劳资双方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和谐”的,要求以信任的眼光来对待资本家,不存在什么阶级对立。

26、简述新历史学派经济研究的特点。

新历史学派在方法论上继承了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斯穆勒特别强调充分运用统计资料和当时已经很发达的统计学方法。他称自己的方法是“历史的统计方法”,以区别于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的生理方法”。大量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是新历史学派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新历史学派强调研究本国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不仅应该研究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特点,而且应该研究意识形态、国家政权等对经济的影响,这对于考察一国经济的发展及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27、为什么说约翰.穆勒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约翰.穆勒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他在说明经济规律时,把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区分了开来。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依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分配规律则完全不同,财富的分配完全是人类的制度问题。他在综合各派经济学的基础上,特别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在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他发挥西尼尔“纯经济学”的原则中以最少牺牲获取最大利益的思想,提出“经济人”的概念。(2)他根据“经济人”概念,认为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所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法。(3)他提出了趋势法则的概念,即由于干扰因素的影响,或由于经济理论本身的不够完善,所做的判断和预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精确性,而只能按照预测和判断的方向指出一个趋势。

他在李嘉图的分类基础上,把商品分为三类:(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2)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3)供给数量可以增加,但其单位生产费用会随之提高的商品。

他在说明需求和供给决定市场价值时,也分析了供求均衡问题。

他赞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观点。他认为,在自由竞争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商品同另一个国家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价值,不像国内商品的价值那样决定于生产费用,而是由为支付进口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即这个国家的出口总额恰好等于支付进口总额所需的价值。

他承认现有私有制存在问题,主张对私有制加以改良。他认为私有制就意味着可按契约自由取得财产,反对所有权的滥用。

在所有制论述中,穆勒对劳动和资本的所有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所有制的根本原则是保证一切人能拥有靠他们的劳动生产和靠他们的节欲积蓄的物品。”在他的观念中,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本则是过去已积累起来的劳动,所以,依靠它们建立的所有制是合理的。对于土地所有权,穆勒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利润问题上,他吸收了西尼尔的“节制论”,并加以补充。他把总利润分为三个部分: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认为资本家在生产开始时,预付了工人的工资,进行了“节制”,因而利息是资本家节制的报酬。保险费是对资本家承担投资风险的报酬。管理工资则是资本家管理企业、组织领导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的代价。

他的地租理论基本上沿袭了李嘉图的理论。不过,他提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

28、简述李斯特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1、反对“世界主义经济”,主张国家经济学:他所说的国家经济学是从某一国家所处的具体形式和特有的国际关系出发,研究某一特定国家如何发展经济,达到繁荣富强。他认为英法流行的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只有在世界一切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都一样时才有意义。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应该是世界主义经济学,而应该是“国家经济学”。

2、反对价值论,主张生产力论:生产力是财富的源泉;一国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落后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关税保护。

3、反对自由贸易,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关稅从短期看使产品价格上升,但对长期而言卻能提高未來的生产力;战争时,能保证工业独立;有条件的关稅保护。

29、什么是边际革命及边际革命的特点?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特点:1、持续时间长。2、范围广。边际主义学说在1880年代突飞猛进和席卷欧美经济理论界。3、边际革命之所以成其革命,不仅在于它在分析前提、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其前辈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取而代之,而且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与科学性。4、反对当时流行的英法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正是边际革命三位发起者的矛头所向,也是促使他们创立新学说的重要动机。5、边际革命三位奠基人理论的核心是,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思路,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30、评述庞巴维克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庞巴维克认为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商品价值由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庞巴维克认为,一个产品可满足多种不同的欲望,这一系列的欲望的重要性并不一样;同样,在满足某一种欲望时,随着这种欲望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加,产品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处在边沿上的效用,叫做边际效用。他认为决定物品的价值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对于生产性物品的价值,门格尔提出是由它们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决定的。他把物品分为若干等级,说明生产资料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从消费品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过程。庞巴维克还在其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客观交换价值论”,即价格理论。他的客观交换价值论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通过在市场交换中的竞争而最后确定的市场价格。

31、数理学派的理论特征是什么?

1、把各种经济事务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代替理论分析。

2、以交换作为应用数学方法的出发点,把生产、分配、消费都说成是交换的不同形态。

3、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

32、简述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瓦尔拉斯的主要贡献,就是在“稀少性”效用论也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均衡论。

一般均衡:就是一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均衡,一切商品的价格的形成。

一般均衡论是把边际效用分析从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关系扩大到全部商品的范围,不但要解释相互交换的一对商品的价格形成,而且要解释市场上全部商品价格的形成。

瓦尔拉斯的稀少性原理是以效用和需求曲线的变动法则和最大效用原理为前提。在他看来,效用和需求会随物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随其数量的减少而增加,这是一条法则。33、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是生产三要素论、资本生产力论、边际效益论和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混合产物。他把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认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也是递减的,从而得出一个一般的“生产力递减规律”,然后又把边际概念引进来,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论。所谓边际生产力就是生产要素最后单位的生产力或边际劳动、边际资本的生产力。

34、克拉克的新三分法?

第一部分是一般经济学也就是普遍规律:一般经济学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现象,一般经济现象就是存在于任何社会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是指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规律。这样的规律主要有三个:消费品级差效用规律、资本级差效用规律和劳动级差效益规律。

第二部分是静态经济学:所谓静态经济规律,就是在社会组织和活动方式不变和消费倾向不变等情况下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他认为静态社会是一种抽象的假设,但只有在这些因素不变的静态中才能发现自然的正常的规律。静态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抽象化。

第三部分是动态经济学:动态经济规律说明在社会组织和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等情况下财富、生产和分配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静态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抽象化,而动态社会是由抽象又回到了具体。动态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静态社会的均衡状态如何受到破坏,静态正常规律的作用如何被阻止和改变,说明如何从一种均衡过渡到另一种均衡。

35、简述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

1、连续性是马歇尔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2、供求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的理论中心;

3、局部均衡是马歇尔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4、以静态分析为主兼有动态分析;

5、恰当地利用数学是马歇尔经济学的又一个特点;

6、马歇尔的全部经济学体系,主要由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价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四部分构成。其中价值理论是中心;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准备,表现为价值理论的两翼;分配理论则是价值理论的延伸和应用。

36、马歇尔的生产要素包括哪四方面?

马歇尔通常把劳动、土地和资本作为生产的三个要素,还提出了“组织”也应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是影响生产的第四种要素。他所说的组织,是指企业经营和工业组织。

37、简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

(1)价值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就是他的价值理论,是他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他主要阐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用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论证他的均衡价格理论。他认为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共同决定的,是通过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共同决定的。当供求力量均衡时,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相等,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

(3)时间因素与均衡价格:

对时间因素重要性的强调和把时间的影响引入供求均衡分析,是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马歇尔对传统供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马歇尔把需求和供给视为价值决定的两股基本力量,犹如剪刀的两刃,并没有孰轻孰重之分,所以他的均衡价格理论也被称为“剪刀式价格论”。不过在加入时间因素以后,马歇尔承认需求与供给两者的实际作用会有所不同。通过引用时间因素,马歇尔成功地把古典经济学派和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调和在一起了。

(3)垄断理论:

马歇尔的垄断理论是建立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的,也是均衡价格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马歇尔认为垄断并不排斥竞争,竞争会使垄断放弃一部分垄断利益,从而有利于消费者的福利。垄断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马歇尔认为,垄断不仅给垄断厂商带来了利益,而且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利益,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38、凡勃伦有哪些主要经济思想?

1、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凡勃伦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凡勃伦用进化论来说明制度的发展。

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凡勃伦按照他的经济制度持续演进论的思想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个阶级,一个是从事物资生产,另一个是从事商务活动。由于思想习惯不同,形成“机器操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日益尖锐,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本原因。凡勃伦还专门抨击了企业家为推销产品竞相大做广告的活动。他比较充分地揭露了“企业经营”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种种弊病,他认为现代的资本家是“寄生”的“有闲阶级”。他并没有主张消灭有闲阶级,也没有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而得到克服。

3、改良主义的政策主张: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不仅表现为机器利用与企业经营的矛盾,还表现为技术人员和企业家之间的矛盾。他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案是,组织“技术人员苏维埃”,把经济的控制权转到它手中,以此来代替企业经营,这样,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企业经营就将被抛弃,由此产生的一切矛盾就自然会消失。

39、康芒斯的政策主张。

康芒斯认为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法律制度,那么,它的缺陷和弊病,也可以通过法律的调解而加以克服。他提出了用“法院的看得见的手”,来代替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主张,以此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调解。

40、简述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通论》发表之后,希克斯和汉森对其进行解释、修补和延伸,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试图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进行对比,甚至沟通,建立了IS-LM模型,这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开端。

40—50年代,帕廷金和萨缪尔森根据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的结论,更深入、广泛地进行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沟通工作,并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传播,“新古典综合”的名称正式形成。

70年代,滞胀使新古典综合饱受批判,萨缪尔森在1972年的《经济学》第8版中取消了“新古典综合”的术语,自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后来,他又在1976年的第10版中,启用“现代经济学”的名称,但内容并没有重大的修订。1985年的第12版进行了萨缪尔森所说的最彻底的一次修订,主要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的基础上,把后来形成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企图建立一个能为各派所接受的折中体系。

41、凯恩斯革命的基本内容。

凯恩斯“革命”以30年代经济危机为时代背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创建以需求管理的政府干预为中心思想的收入分析宏观经济学。它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严重破坏性。

2.屏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

3.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外因论”,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结构,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创立了有效需求原理及三大心理定律。

4.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原因,以区别于单个商品,单个厂商,单个消费家庭之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

5.摈弃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主张膨胀性财政政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不可否认,凯恩斯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减少了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世界经历了长达25年之久的“繁荣”。但是,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后果带来了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不得不退出“官方经济学”宝座,让位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即使如此,在各国目前实施的经济政策中,仍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42、希克斯有哪些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贡献?

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积累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利息理论、社会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希克斯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均衡理论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因而他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一般均衡理论:(1)序数效用论;(2)一般均衡理论;(3)IS-LM模型。

(二)经济周期理论:希克斯认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和就业,决定于该国总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其中投资支出的变动是影响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三)通货膨胀理论:(1)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2) 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

43、简析凯恩斯理论对当代的影响。

(1)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

《通论》构成了逐渐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凯恩斯成为西方新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1948年,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以前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学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滞胀现象逐渐恶化,新古典综合派地位动摇,受到“右”的和“左”的思想的攻击。双方争论的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牵涉到对《通论》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凯恩斯对目前的西方经济理论上的影响仍然很大。

(2)对西方经济政策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所支持的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已在不同程度上为西方国家所执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虽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在西方实施,但其效果不佳。因此,目前凯恩斯理论所主张的政策仍在使用,不过使用的方式和过去的有些不同,而且人们对政策的信心有着很大程度的减弱。

(3)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

凯恩斯学说在西方思想界构成形形色色的言论的基础:1.混合经济。目前的西方,相当多的人把现代西方社会称为“混合经济制度”或“双重经济制度”。认为标榜为混合经济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个理想社会。2.西方的一些民主社会主义分子,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控制、修正、甚至更替作出了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此外,凯恩斯的理论也给可调节的资本主义、有计划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趋向于社会主义等论调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理论基础。

44、为什么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萨缪尔森对经济学下了定义,他认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分析改善资源配置模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大化或最小化为目的进行选择的行为,它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从这个定义出发,他把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体系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既然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下的选择问题,那么经济学研究无非可以归纳为两个相关问题。其一,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在有限条件下,如何使社会或经济单位获得最大的福利和利润,这是最大值问题;如何使成本最小,这是最小值问题。在最大或最小问题上,经济学和数学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就是萨缪尔森著名的“对应原理”。其二,均衡问题,即如何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以及如何维持均衡状态的问题,这同样可以归结为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问题。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把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当作分析单位,而凯恩斯经济理论则依靠大批的总量概念进行研究。为此,它们分别被称为“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和“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在《经济学》第10版和以前的版本中,萨缪尔森把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他所说的“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止,这一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成为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所信奉和宣传的教义。

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沿袭了汉森的说法,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一部分是私营部门,另一部分是公营部门,即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部分。他断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可以补救资本主义自发作用的不足,宏观经济学开出的药方能够治疗资本主义的各种疾病,使它成为微观经济学所颂扬的“理想制度”。

外国文学期末重点

小知识点: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2、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教诲诗。 《神谱》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3、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4、贺拉斯《诗艺》,继承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被视为经典。 5、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模仿赫西俄得《工作与时日》,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6、《伊利昂记》题名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整个诗篇围绕着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而展开; 《奥得修记》题名原意是“奥得修斯的战争”,描述的是希腊英雄奥得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还乡的故事。 7、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恩格斯称他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悲剧7部:《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包括《阿家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带火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统称为“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8、索福克乐斯写作了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典范的《俄底浦斯王》。 9、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家庭悲剧,弃妇形象,为妇女鸣不平) 10、《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的最重要作品,它是在民间创作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形成于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 11、但丁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12,《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作品,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 13、《论俗语》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格律的专著,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古罗马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

经济学说史 课程大纲

【课程功能】 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为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同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课程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课 主要内容: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探寻经济学说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按时间顺序考察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本课程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在国内首先设置,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鲁友章、李宗正教授为主编,编撰了国内第一本《经济学说史》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该教材1979年经修订再版,为国内最早的权威经济学说史教材。为适应经济学说史教学需要,1992年出版陈孟熙主编的《经济学说史教程》,将经济学说史考察范围的下限从19世纪末的马歇尔经济学说后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该教材2003年又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2003年由姚开建主编出版了新的《经济学说史》,在原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陈孟熙主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基础上,将20世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全部列入经济学说史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注意介绍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突出说明主要经济学范畴或概念的演变,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记住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探索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等教学形式。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不拘形式、随时提问,进行灵活的师生对话,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相应增加讲授内容,特别是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容。 本课程也向学生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与阅读书目,并介绍阅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教学大纲】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编写组)聂珍钊-考试重点部分

阿基一踵:指再强大的英雄,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要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物哀:(美学特征)通过宫廷男女的恋情悲剧,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悲苦体验,从而激起令人兴叹、使人哀伤的情怀,以便让内心情感超越卑污烦恼的俗世,将人情欲望升华为审美对象。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要内容(特征):(1) 用人权反对神权。(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概述 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 《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经济是关于家庭财产管理的学问,经济=家庭+法律; 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财富,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鄙视手工业和商业; 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到分工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 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著作:《理想国》(提出了一个力图实现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理想方案)、《法律论》 “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 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 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经济思想:分工思想: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工的原则——正义原则。按照天赋本性分工; 财富思想:把财富分成三等:第一等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德性;第二等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第三等一般的物质财富; 公有财产思想: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实现共产共妻共子,过集体生活,是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货币和利息思想:从分工出发,认为交换、商业、货币的产生与分工有因果关系,也是自然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著作:《政治论》、《伦理学》“古代的黑格尔”,自成“逍遥学派” 经济思想:“自然”的经济伦理思想: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财富是达到幸福目的的物质手段的集合;经济是自然的手段,其目的是满足消费,经济手段包括生产和交换;认为,交换是由物物交换开始,再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零售业,最后又过渡到以赚取货币为目的交换,即大商业;为财产私有的辩护;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 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 1.感伤主义: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 于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终于一事无成。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 3. 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4.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第一章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著述:《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经济思想: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商业存在有必要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著述:《理想国》和《法律论》 2、柏拉图以分工学说为基础论述了理想国家。认为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产业思想: 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商业是必要的。商品交换中必须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经济思想 1、著述:《政治论》和《伦理学》 2、思想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他还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

矛盾。 评价: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 斗”。 2、.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阿奎那的价值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其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 六、恩格斯根据异教的阶级内容,把异教分为城市市民异教(温和派)和农民平民异教(激进派)。 1、城市市民异教:主要代表在意大利和德国是阿尔诺德,在英国是约翰·威克利夫,在捷克是胡斯。 2、农民平民异教:代表人物在英国有博尔、在捷克有杰士卡、在德国有闵采尔。 3、.尼科尔·奥雷斯姆: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C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C )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D )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B )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 )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D )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C ) 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 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B ) A、大卫?休谟 B、范德林特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D ) A、历史演绎法 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 D、历史归纳法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斯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于劳伦斯·1.感伤主义:,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2.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着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为社会的“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奥普希金在《叶甫盖尼·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终于一事无成。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 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 3.湖畔派诗人: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 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启蒙文学184. 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也创造了不少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有时忽视文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19多余人”5.“是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浪费自己的才华。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特点是多余人:19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虽不满现实,却远离人民;受过良好教育。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他们虽有

经济学说史重点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在政治上拥护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首创了“经济”这一词汇,对奴隶主的家庭经济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代表作《居鲁士的教育》、《雅典的收入》。 2、理想国:由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的以分工为基础的设计。对应于人的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理想国三个自由民阶层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及平民。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 3、公平价格:由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提出,指某一时期不受市场影响的,大多数人一次进行交易的稳定价格,其实质是商品的价值。 二、问答题 1、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家庭管理与货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是相对有限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是相对无限的。前者是合乎自然的,后者是违背自然的。 2、阿奎那经济思想中的折中主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学说折衷主义的特点。关于货币:一方面,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另一方面,货币有内在的稳定性,反对任意贬损货币价值。关于商业:一方面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关于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另一方面又认为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1、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最早出现于公元14、15世纪。是18世纪前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2、柯尔培尔:17世纪末法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家,1665年做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推行了一套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是重商主义的实践家。 3、重工主义: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贸易顺差增加本国货币。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晚期重商主义又叫做重工主义。 二、问答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思想? (1)社会财富观念: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2)财富源泉的观点: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3)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力主中央集权的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 (4)奖励增加人口: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主张增加人口。 2、托马斯孟有哪些主要的经济思想? (1)认为商人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一个全才的外贸商人所必需具有的品质。(2)提出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3)发展对外贸易是孟的重要主张。为使国家致富,他提出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4)论证了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如发展转程运输业等。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重点

填空题 1、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3、公元前8~12世纪,古希腊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果度,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 代”,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与史诗。 4、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6、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7、.赫西奥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8、被称作“基督教之父”的是(斐洛)。 9、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伊利亚特》一开篇就提出它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奥德塞》的主题是(还乡)。 10、女诗人萨福是古希腊抒情诗中最著名的诗人,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1、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古典时期”这种文学繁荣的是 戏剧。 12、“古典时期”的文艺理论为后来欧洲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最杰出的代表。柏拉图的主要理论著作是《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主要著作是《诗学》。 13、古典时期(雅典时代)诞生了以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为《俄瑞斯忒亚》)、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三大悲剧家。 14、索福克勒斯写作了被亚里斯多德尊为悲剧典范的《俄底浦斯王》。《俄底浦斯王》取材 于神话传说。 15、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 16、新喜剧的代表作家是米南德,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是忒奥克里托斯。 17、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代表作《诗艺》。 18、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9、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被看作是最早的长篇小说。 20、《俄瑞斯忒亚》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 21、.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22、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弗洛伊德曾根据这部悲剧提出了著名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23、欧里庇得斯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又由于他善于刻画人的心理而被誉为(心理戏剧鼻祖)。 24、阿里斯托芬的(《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林间飞鸟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云中鹁鸪国),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25、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贺垃斯的(《诗艺》)和奥维徳的(《变形记》)。 26、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27、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 ·《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着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分工思想 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 (二)主张“共产主义” 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 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 (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 (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 (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 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 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 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 1、主要着作:《神学大全》 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主观价值论,比较简单和粗陋,只分析利率形成的表象。) 8新历史学派?

经济学说史试题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简述魁奈的“经济表” 3、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4、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利益说、比较利益说 5、试论李嘉图地租理论及其意义 注:五道题目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25分。 课后答案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外国文学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学源头及反映的历史特征 1.希腊思想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 2.希伯来思想重视未来本位、神本位、灵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等。 二、古罗马文学的代表作家 维吉尔(公元前70- 19)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史诗《埃涅阿斯纪》。 三、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及众多的神 1、希腊神话的显著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2、给后世西方文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元素 3、想象瑰丽优美,谱系完整,形象生动,故事动人 4、神名 四、《荷马史诗》的结构及塑造的人物形象 《伊利亚特》结构

24卷,15693行,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它描写了4天的战争和21天的埋葬仪式,再加了没有事件发生的26天空虚时间。而十年中的其他情况通过倒叙的手法给予回顾和解释。 《奥德赛》结构: 1、奥德修斯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通过倒叙回顾十年,高度浓缩。 2、“一条绳子的结构”,一个情节串起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流浪汉小说结构”——火车头结构。 3、史诗采用倒叙、顺叙和打破时间顺序前后穿插的方法,在叙述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 主要人物形象: 1、阿喀琉斯 希腊军队的勇猛武士,半人半神的美男子。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俊美高大,骁勇善战,能言善辩,慷慨大方,武功盖世,重友情,看重个人荣誉。 但也残忍、易怒、任性、执拗,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全体希腊人的利益 2、赫克托耳 富于集体主义精神,作战勇猛,指挥英明,把保卫国家和为部落牺牲视为己任,尽社会义务,对家人感情强烈,视荣誉比生命更可贵,具有崇高的悲剧色彩。 3、奥德修斯 以机智和刚毅为特色。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不屈不挠,精力旺盛,忠于自己部落,睿智老练机敏灵活。 性格缺陷:狡诈、私心重,个性狭隘念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五、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 (一)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是世界悲剧艺术的开拓者,古希腊悲剧创始人,被誉为“悲剧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