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

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
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

溶液酸碱度中和反应

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小于7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常见的pH>7的物质有肥皂水、牙膏、草木灰水、厨房清洁剂;pH<7的物质有厕所清洁剂、醋、果汁等。pH=7的有水、食盐水、硝酸钾溶液等

2、改变溶液pH的方法

酸溶液增大溶液pH可以加水,或者加碱溶液。降低可以加pH更小的酸溶液,

碱溶液增大溶液pH可以加入pH更大的碱溶液,降低可以加水或者酸溶液。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4、pH的测定: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注意:如果读数是小数,那么这个值是错误的)

5、了解酸碱度的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

(2)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者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pH小于4或者大于8的土壤中一般不适应种植

(3)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胃液的pH在。测定人体内或者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因为溶有CO2);pH<的雨水为酸雨,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

二、中和反应

1、定义的理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利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蚊虫(含蚁酸)叮咬后,在皮肤上抹一些弱碱性溶液,例如氨水或者肥皂水等。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都是无色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溶液也是无色的,看不出是否发生反应。

利用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或者消失设计实验

(1)取氢氧化钠于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2)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所得溶液的pH>7,然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再次测量溶液的pH,结果小于氢氧化钠溶液的pH,说明两种发生化学反应。

(3)取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再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然后再加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没有产生蓝色沉淀或者产生少量的蓝色沉淀。说明第儿支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利用反应后盐酸减少或者消失设计实验

(1)取等量的稀盐酸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一定量的锌粒(或者其他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想该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锌粒(或者其他活泼金属),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或者产生的气泡很少。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取等量的稀盐酸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一定量的氧化铁粉末(或者其他金属氧化物),观察到粉末消失,得到黄色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想该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氧化铁粉末锌粒(或者其他金属氧化物),粉末不消失,或者少量溶解。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3)取等量的稀盐酸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一定量的碳酸钠粉末(或者其他碳酸盐),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想该试管中加入等量碳酸钠粉末(或者其他碳酸盐),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或者产生的气泡很少。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利用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分别取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于两支试管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t1,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振荡之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温度t2,t2 >t1,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注意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酸反应,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

练习

1、有三种液体①盐酸②氢氧化钠③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胆矾

D. 食盐

3、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A. 红→蓝→紫

B. 紫→蓝→红

C. 蓝→紫→红

D. 红→紫→蓝

4、王小毛同学在家中用pH试纸测得了食盐水、石灰水、汽水、食醋四种物质的pH.如果把小毛测得的结果用下图表示出来(a、b、c、d各表示一种物质的pH):则pH为d的物质是()

A. 食盐水

B. 石灰水

C. 汽水

D. 食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C. 凡是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 当溶液pH=7时,溶液呈中性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7、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仍显红色的是()

A. 稀硫酸

B. 氯化铜溶液

C. 碳酸钾溶液

D. 二氧化碳

8、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的pH小于7,且含有一定量的Cu2+,对农作物与人畜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加入()

A. 氧化铜

B. 硫酸钠

C. 石灰石

D. 生石灰

9、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0、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2)为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11、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

酸”,下同)滴入中,理由

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

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12、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 为,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13、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

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

施加(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

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B.HCl C.FeCl3D.Ba(NO)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化学方程式:

14、化学研究性小组做酸碱中和实验。

Ⅰ.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溶解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2)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B.用水洗净后的燃杯未干燥就直接用于配制

C.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

Ⅱ.当小组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实验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产生质疑,要对这瓶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分析]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吸收,还可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氢氧化钠样品部分变质。猜想二:该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反应:CaCl2 + Na2CO3 === 2NaCl + CaCO3↓

②部分盐酸溶液的pH如下表:

盐溶液CaCl2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

[进行实验] 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的问题:

研究性小组同学在步骤二中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反思] NaOH固体应保存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Ⅰ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Ⅱ. 无色液体是H2SO4溶液;Ⅲ. 。

【实验探究】(1) 猜想Ⅱ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

【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

【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A.取样,滴加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B.取样,加入锌粒.观察现象

C.取样,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D.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交流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7、计算: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 == Mg(OH)2↓+CaCl2现有海水样品(含NaCl、MgCl2、CaCl2)400g,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求海水中MgCl2的质量分数。(Mg:24,Cl:,Ca:40,H:1,O: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