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修辞中炼字的理解与认识

对汉语修辞中炼字的理解与认识
对汉语修辞中炼字的理解与认识

对汉语修辞中炼字的分析

0866116杨芸瑞

【摘要】炼字是修辞方法之一,也是汉语修辞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的表现人或事物。古人对写作中的用字特别讲究,因而有了炼字的说法。本文从汉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汉语修辞中的炼字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炼字的意义、途径以及方式,对炼字这一执着的人文追求进行了自我的阐述。

关键词:炼字修辞传统文化内涵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艺术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炼字在汉语修辞中有极高的地位。古人炼字要到达一字传情的境界,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意境深远,令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意境。

恰当地运用词语是修辞最重要的基本功。有人曾对几百篇同一作品的手稿与完成稿,初版与修改版的改动情况作过调查分析,得出的比例是:与词语有关的占七成,与句子有关的占两成,与修辞方式有关的占一成。由此可以看出,词语的运用在修辞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也。”可见,词语的运用是立言为文亦即修辞的基础。

古人对写作中的用字(古人观念中的“用字”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用词”大略相当)特别讲究,还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名称:“炼字”。仿佛千锤百炼之后,才得出一个满意的字。这种说法十分形象。古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据说唐代诗人贾岛有一次骑在驴子上边赶路,边作诗。为了硺磨在“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到底是用“推”字好还是“敲”字好,连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结果撞进当时的大官京兆尹(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韩愈出行的队列中而被卫士拿下。韩愈问明原委后,不但不怪罪,反而与他一道琢磨起来了。这就是词语“推敲”的来源和韩贾两人结成诗友的一段佳话。又如,王安石是写诗的高手,他为写好“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竟费尽心思。他先是用“到”字,不满意,改用“过”字,也不满意,再用“入”字、“满”字,还是不满意,反复修改了十余次,最后“炼”

出一个“绿”字,这才满意了。可见,有的时候,真要用好一个字,就是名家高手也不容易。难怪唐代的卢延让要万分感慨地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也由衷地感叹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尝一脔而知全鼎,下面,我们有所侧重地引例作一些说明。

炼数量词。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澡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庚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尽管元遗山慨叹"独恨无人作郑笺"于前,王渔洋表示"一篇锦瑟解人难"于后,"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垦词,在高明的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却是不争的事实。

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运用。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鸥",郭彦深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怎样描绘雪景?《诗经》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约是最早的答卷了,而黄山谷《咏雪》的"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可以说是后来居上。"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睛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是的,欣赏古典诗词中那些精妙的动词.我们只要翻开古典诗词集,就有如仰望夏夜晴空,星光灿烂,目不暇给。庚信的《春赋》中有"月入歌扇,花承节鼓"一句,清人许梿在《六朝文絜》中评为"生锭可喜",因为班婕妤诗有"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如果庚信化为"月似歌扇",当然也无不可,却远不如动词"入"的去熟生

新,情韵回荡,而前面所说杜甫的"红入桃花嫩",恐怕也还是受了庚信的启示。据说,王平甫对自己所作《甘露来》诗中的"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十分自负,苏东坡以为精神全见于"卷"字,而"飞"字与之大不相称,在王平甫的要求下易以"横"字,结果使他叹眼不已。由此可见,即使同为动词,也要根据诗的规定情境千锤百炼。

炼字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情境表达题旨服务,以收到最好的表达效果,所以适切是其最高准则。正如修辞学大家陈望道先生所言:“语言文字本身并无美丑,用得适切便是美,用得不适切便是丑。”

那么炼字有哪些用途和方式呢?

在修辞活动中,炼字的途径主要有四条,即对词语进行选择、修饰、改造和创新。

所谓词语的选择是指,从词汇仓库原有的词语中选出最适切的一个,在不须改变词语原有的意义、词性、形体、色彩、用法等固有特点的基础上直接运用。凡是对一个词语固有的某个方面已有所改变后才运用的,不属于“选择”的范围。

所谓词语的修饰是指,由于某个词语在直接运用时不足以表达说写者的意图,于是在其前或其后加上某些形容或限制的成分,使它所表示的数量、范围、程度、属性、状态等方面得以确定和彰显,以收到说写者所要求的表达效果。这种情况就是词语的修饰。词语的选择与词语的修饰不同的是,前者是对词语的直接运用,后者是用附加成分对词语作了形容或限定以后才加以运用。

所谓词语的改造是指,运用某种方法,使词语在意义、词性、色彩、用法或词形等原有特点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作了改动的情况下用于句中,以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修饰不能使词语的原有意义发生变化,而词语的改造则使词语的某一方面的固有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所谓词语的创新是指,使词语在原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式派生或创造出一个在意义、词形或用法上与原词既有某种联系,又有重大不同的新的词语,而不是指由于新事物的出现而为之命名所增加的词语。在一般情况下,修辞活动中创造的新词,只能临时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它就会逐渐成为进入词汇系统的真正意义上的新词。

在每种途径中又有若干种不同的方式方法。

“炼字”的过程就是对以上四种途径及其方式方法单独或综合运用的过程。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与他炼字的功夫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如果“炼字”功夫了得,那他必然是语言表达的高手;如果对“炼字”的各种“把式”都练不好,那他语言表达的能力自然就难上档次了。

“炼字”的过程十分复杂,在具体的操作中,有时是几经琢磨,反复修改;

有时则是妙手偶得,一挥而就,但无论如何,谁也不会考究哪是选择,哪是修饰,哪是改造,哪是创新,只要达到最佳效果即可。古人把炼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一种执着的修辞追求,我们应当将炼字的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讲课教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副词性宾语 .受事宾语 .谓词性宾语 .施事宾语 2、 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 D. 都是兼语句 .是存现句和兼语句 .都是存现句 .是兼语句和存现句 3、 “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 .正反问句 .选择问句 .是非问句 4、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语素 .短语 .词 5、 “不”和“没”都属于()。 .程度副词 .否定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6、 “彻底解决”是()。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7、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施事主语

.谓词性主语 .中性主语 8、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同位短语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串对 .正对 .反衬 .反对 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兼用加套用

.辞格连用 .辞格兼用 11、 “今天冷极了。”是()。 . F. 动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12、 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 E. 抬进去 .悄悄进来 .看小说 .门开了 13、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规范标准答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 副词性宾语 . 受事宾语 . 谓词性宾语 . 施事宾语 2、 a. 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 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以上两个句子()。. D. 都是兼语句 . 是存现句和兼语句 . 都是存现句 . 是兼语句和存现句 3、“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 . 正反问句 . 选择问句 . 是非问句 4、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句子

. 短语 .词 5、 “不”和“没”都属于()。 . 程度副词 . 否定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6、 “彻底解决”是()。 . 偏正短语 . 中补短语 . 动宾短语 . 主谓短语 7、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 施事主语 . 受事主语

中性主语 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 联合短语 . 偏正短语 . 主谓短语 . 同位短语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 串对 . 正对 . 反衬 . 反对 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 兼用加套用 . 辞格套用 . 辞格连用 . 辞格兼用

11 、 今天冷极了。”是( ) F. 动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12 、 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 E. 抬进去 悄悄进来 13 、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 、 “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 受事主语 施事主语 看小说门开了

浙大远程教育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全集

语法修辞 1.“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应用了( C移就)辞格。 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 动词、形容词)。 3.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D 走或留、书本钢笔)。 4.“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用的辞格是(C 暗喻)。 5.“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C 成分残缺)引起的。 6.“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用了( D 借喻)。 7.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书)。 8.“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 句子)单位中。 9.语体是(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10.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C 我们要学习文件)。 A 去北京玩 B 你为什么这样说 C 我们要学习文件 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11.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 解释:“突然”是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12.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 D 写了一句)。 13.“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用了(A 拈连)辞格。 14.“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C 感情色彩不妥)。 15.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D 公文公告)语境中。 16.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1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组合能力)。 18.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肉麻)。 19.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A 文学) 20.“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使用的辞格是(B 反语)。 21.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 C )。 A 看起来要下雨了 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 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1、课程描述 1、掌握新的语法的修辞理论。 语法:例:副词+名词很中国,很绅士,很女人,非常春天 修辞:例:教授曲解(修辞辞) 2、提高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能力。 3、一门语言应用理论的理解。 例:小草(主)偷偷(壮)的从土里(壮)钻(定)出来了(补),嫩嫩的,绿绿的。 例:《济南的冬天》,结尾:这就是冬天(定)的济南(中心语)。 小鬼,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不能调换,突出老班长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繁星》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六七月间的夜晚,在庭院中纳凉时,我最爱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看着那星天,我就会忘掉一切,仿佛就回到母亲的怀里(复句多意性)。(但……也)递进 论: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意义。(在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语言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老山界》: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红军战士形象:言行不文明,贬义褒用。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定)思想家(主)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2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修辞手段,精确表述,模糊表达。语法手段:倒装句(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字下有线的——讳饰,都表示去世。 2、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 《济南的冬天》用的儿话音多少(12处左右,喜爱,柔美)?用了多少小为词头的问?小山,小雪,小水墨画…….10多处(是虚化的写法,并非真的小,而是给人于亲切,喜爱的感情)。 例: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高,响亮(通感)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写外祖母: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写头发的密、黑、厚、长语法手段:形容词+补语+壮语+形容词词汇手段:重叠,变词语 二、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存在的不足 1、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无纲可依。 2、修辞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脱节。 三、现代汉语有那七种语法实体?举例说明。 答: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1、语素:是有意义的最小语法单位。例:徘徊(不自由语素)(不能分开)学(自由语素)、习(半自由)、山、水 2、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例:学习、徘徊(动、名、形)

2019大学语文试题(A)

南昌工学院2019年专升本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试卷类型: A卷 考试时间: 6月1日15:10-16:50 考试形式: 闭卷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试题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作出答案后,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规定处,不能作答在试题卷上; 3.本科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粗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蒹葭凄凄,白露未晞(xī) B.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C.訾(zī),黄其何不徕下 D.三年之丧,期(qī)已久矣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B.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C.知彼知己,百战不怠 D.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吃土豆也不过一千年左右,这在各种农作物食用历史中算是很短的了。 B.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勤奋好学。 C.他得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噩耗,萧红已经改变初衷,不和他一起去上海了。 D.语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 4.下列语文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劳燕分飞”中的燕,与燕子没有任何关系。 C.“家父”既可以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也可以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这得看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D.期间和其间没有区别。 5.下列关于英语和汉语标点符号差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英语没有顿号(、),汉语有顿号。 B.汉语中直接引语前的“某某说”等词语之后一律用冒号,而英语既可用逗号,也可用冒号。 C.当“某某说”等词语用在直接引语后时,汉语的引语句末用句号,而英语一般用逗号。 D.英语的句号和汉语的句号相同。 6.《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的作者是() A.余光中 B.韩少功 C.余华 D.韩寒 7.以下关于年龄的别称,错误的是() A.2至3岁称作孩提。 B.女子13岁称作豆蔻年华。 C.男子20岁称作弱冠之年。 D.女子20岁称作花信年华。 8.“士为知己者死”语出《史记》中所记载的哪一位刺客() A.豫让 B.曹沫 C.荆轲 D.聂政 9.从内容上说,《汉乐府·上邪》属于() A.思妇诗 B.闺怨诗 C.爱情诗 D.弃妇诗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第二章词类分析 [教学目的:本章将概括地介绍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词类划分依据、划分结果以及词类的主要特点等理论有全面的了解。认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特点,以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要求:认识词类划分的三种标准,了解选择其中功能标准划分词类的原因;了解每类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正确掌握词语兼类问题] 第一节词类划分的标准 在说到语法的抽象性时我们说到,词的数量是无限的,但这些无限数量的词,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归为不同的类别。 词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从表层形式看,每一个组合都是不同的词加合而成的,但从语法上看,其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某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词语,因此,在这里我们不能也不需要对具体词语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而是要求从类的角度对词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并由此将词归并成不同的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词类。 词类就是词根据它的语法功能的不同进行的归类。所以,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不同的词类在形态、意义、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词类是语言中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能够客观而科学地加以分析既是对全面认识词语语法特点本身的需要,是语法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划分词类也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由词构成的更高级语言单位如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结构特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现代汉语词语进行语法类别的划分,采用的标准至今主要有三种,它们 是: 一、意义标准 所谓意义标准就是以词表示的词义作为词归类的依据。 词,特别是实词,总会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些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快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所以在许多语法书里也就这样来定义词类: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动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 这一标准是传统主义语法学在分析词类是所采用的,最初时就直接将词汇意义当作了化分词类的依据,如《马氏文通》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王力先生早期也是这样理解词类的,如他曾说“实词之中,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理解,它们都能给予咱们一种实在的印象,所以实词也可以称为理解成分”,1而虚词“对于实物实质实情都无所指”,虚词被称为“语法成分”。2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有些词,如果从意义上看,意义的虚实很难判断,如“予以、加以”等动词,“如何、某、什么”等代词以及副词等等,照此标准,只能划归到虚词里,但它们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与连词、介词等有很大区别。因此,将词汇意义的虚实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很好地解释事实,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将意义理解为一类词所具有的能反映其成员共性的类别意义,我们认为,意义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词语的具体意义可以千差万别,但某一类词的成员之间在其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3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现代汉语再认识

现代汉语再认识 ――作家韩少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韩少功讲演者小传 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职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社;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调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天涯》杂志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现兼任海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主要著作有《韩少功文集》(10卷),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另有长篇笔记小说《暗示》,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马桥词典》曾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台湾《中国时报》和《联合报》最佳图书奖,入选海内外专家推选的“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部经典”。作品有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汉语眼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外来语、民间语以及古汉语这三大块资源,在白话文运动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包括文言文的资源是否需要走出冷宫从而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都是问题。眼下,电视、广播、手机、因特网、报刊

图书,各种语言载体都在实现爆炸式的规模扩张,使人们的语言活动空前频繁和猛烈。有人说这是一个语言狂欢的时代。其实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语言危机的时代,是语言垃圾到处泛滥的时代。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一、走出弱势的汉语 来这里之前,我和很多作家在法国参加书展,看到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在法国出版,估计有一两百种之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完全可以与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量相比。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现实。以前在法国书店的角落里,可能有一个小小的亚洲书柜。在这个书柜里有个更小的角落,可能放置了一些中国书,很边缘。但现在出现了变化。这次书展足以证明,中国文学已开始引起世界瞩目。 所谓中国文学,就是用中国文字写成的文学。中国文学在法国以及在西方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确立重要地位的过程。汉语,在这里指的是汉文、华文或者中文,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字。 环视中国的四周,像日本、韩国、越南,以前都大量借用汉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了汉语文化圈的一部分,更准确地说,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但后来随着现代化运动的推进,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浪潮,他们都觉得汉语不方便,甚至很落后,纷纷走上了欧化或半欧化的道路。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当然不是。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己不久以前对汉语也是充满怀疑的,甚至完全丧失了自信心。早在民国时期,国民党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比较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并判断“偶然”和“偶尔”的词性。 答: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结构。 二者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可以作定语和状语,如:偶然因素/偶尔的事,此处修饰名词是定语;偶然听到鸟鸣/偶尔写,此处修饰动词,是副词。但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2.怎样区分宾语和补语? 答:补语和宾语都位于动词后,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一般是动作对象,比如吃苹果,苹果就是动词”吃“的宾语;补语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是补充说明动词的,例如想清楚,清楚是补充说明“想”的,即想到的程度。当然还有很多可作补语的,比如看两遍,两遍是补充说明“看”的。 3.什么是助词?常见的助词分哪些类别? 答: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的类型: ①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1、“的” 2、“地” 3、“得” 4、“所” ②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 “着” “了” “过” “看” “的” “来”和“来着” “着呢” ③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一般、一样”等。 例如:

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导演像说京剧道白似的冲着演员大喊。 他咧着嘴直笑,高兴得孩子一般。 他驱车在大街上,随着流水一样的车河,东西南北地奔波。 他熄了发动机,像猎犬一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④表数助词 Ⅰ表示复数的助词 Ⅱ表示概数的助词 4.同义词语在意义方面有什么差别? 答:同义词在附加意义上的不同有:评价不同,语体不同,搭配不同,理据不同。 5.举例说明比喻的修辞效果,说说在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比喻修辞:使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浅显易懂。注意的问题:喻体应常见易懂;贴切;富有感情色彩;区分比喻和非比喻;具有新颖性。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副词性宾语 .受事宾语 .谓词性宾语 .施事宾语 2、 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 D. 都是兼语句 .是存现句和兼语句 .都是存现句 .是兼语句和存现句 3、 “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 .正反问句 .选择问句 .是非问句 4、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句子 .语素 .短语 .词 5、 “不”和“没”都属于( )。 .程度副词 .否定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6、 “彻底解决”是()。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7、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施事主语 .受事主语

.谓词性主语 .中性主语 8、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同位短语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串对 .正对 .反衬 .反对 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兼用加套用 .辞格套用 .辞格连用

.辞格兼用 11、 “今天冷极了。"是()。 . F. 动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12、 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E. 抬进去 .悄悄进来 .看小说 .门开了 13、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 “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英语》专升本考试大纲(2019年)

《英语》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9年) 一、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总分:100分 四、考试范围 1.英语基础知识运用 考查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较为简单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2.阅读理解能力 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的能力。 3.翻译能力 能恰当地运用参考书目中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翻译句子。 4.应用文写作能力 掌握感谢信、邀请信、祝贺信、道歉信、投诉信、求职信、推荐信等英语应用文的基本写作格式、结构和常用句型,注重词汇和语法的使用准确性,文章要求有连贯性和逻辑性。 五、考试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作文题等。 六、参考教材: 1.《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宋乃康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大学英语综合教程Ⅱ》,宋乃康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计算机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9年) 一、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二、考试时间:100分钟 三、考试总分:100分 四、考试范围: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中央处理器的组成及功能;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常见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 (3)计算机语言的分类;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进制的概念及数制间的相互转换。 (4)多媒体技术概念与应用。 (5)计算机安全,病毒的预防与消除使用知识。 2.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2)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3)Windows7操作系统文件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查找、重命名、更改属性、隐藏等操作)。 (4)Windows7操作系统桌面外观的设置:任务栏、桌面背景、分辨率、屏幕保护等相关操作及设置。 (5)Windows7操作系统控制面板的使用:用户账户、防火墙、键盘、鼠标、输入法、日期和时间、字体、文件夹选项等相关设置。 3.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的功能和使用 (1)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和保存等基本操作。 (2)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复制与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 (3)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及页面格式的设置(缩进、项目符号和编号、页面背景、分栏、首字下沉、脚注及尾注、批注、页眉及页脚等基本排版技术)。 (4)表格的创建、修改、修饰;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表格中数据的排序和公式计算。 (5)图文混排:剪贴画、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等对象的插入和编辑。 (6)邮件合并的使用。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库2

现代汉语题库(修辞·试题) 一、填空题 1.汉语修辞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学分科。 2.______年,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3.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辞活动要求十分适合语境,不但要适合______,还要适合______。 6.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7.学习修辞,一要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 8.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9.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10.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 11.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13.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14.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6.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7.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8.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9.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20.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21.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22.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23.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24.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25.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6.句式修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修辞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29.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0.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1.“希望的种子在她的心田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中所用的比喻辞格具体属于______喻。 32.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小类。 33.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34.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南昌工学院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南昌工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本课程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的能力,具体分为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实际写作能力考察三部分。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将简单的文言文翻译成 规范的现代文。 (2)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文言文、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 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例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 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二)阅读理解能力 1.了解作品的题材,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实际写作能力 1.以议论文和抒情性散文为考试备选文种。 2.能准确、合理地理解题意。 3.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具体。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5.语言通顺、连贯、得体。 6.字数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篇目 《甲骨》、《现代汉语再认识》、《“新婚燕尔”是何方“燕”》(外三则)、《怀李叔同先生》、《十八岁出门远行》、《回答》、《世说新语》(三则)、《诗经》(二首)、《当你老了》、《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三年之丧》、《论语》、《活着》(节选)、《江城子?记梦》、《梦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节选)。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黄春慧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五、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100分

汉语修辞练习题

现代汉语修辞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 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 A.电脑、海浪B.学习、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 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 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 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 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 A.游行、哭B.示威、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

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分别是()。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他们工作疏忽和水平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 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抢救”的政策。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它们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A.分布分析B.替换分析C.变换分析D.直接成分分析E.中心词分析 12.下列语法属性中,主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A.可以做谓语B.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C.可以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D.可以做补语E.可以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 A.小王有两本书B.小王的两本书C.他的到来 D.欢迎他的到来E.本国生产的和外国进口的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课程单元15

课程单元 15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4 分)
1 . 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性谓语句的是( )。
? ? ? ?
A.她表演得太精彩了。 B.他不清楚去哪儿了。 C.今天周目。 D.你去不去?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2 . “我认为你的想法很奇怪。”是( )。
? ? ? ?
A.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3 . “她的脸红扑扑的。”属于( )。
? ? ? ?
A.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4 . "快跑!”属于( )。
? ? ? ?
A.名词性非主谓句 B.动词性非主谓句 C.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D.拟声词句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不许乱动。”属于( )。
? ? ? ?
A.感叹句 B.祈使句 C.陈述句 D.疑问句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她上街买菜。”属于( )。
? ? ? ?
A.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7 . “小张为什么没有来?”是( )。
? ? ? ?
A.是非问 B.特指问 C.正反问 D.选择问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8 . "蛇!“属于( )。
? ? ? ?
A.名词性非主谓句 B.动词性非主谓句 C.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D.拟声词句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9 . “哈哈!太幼稚了!”属于( )。
? ? ?
A.感叹句 B.祈使句 C.陈述句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组合特点、结构特点 5、动宾、主谓 6、主谓短语 7、区别词 8、组合能力、造句功用 9、实词和虚词 10、附着、句子的结构成分 11、(1)的(2)地(3)的(4)的(5)得 12、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构 13、暗喻 14、以作者代作品 15、(1)B (2)A (3)E (4)D 16、介词、副词和动词 17、(1)介词(2)连词(3)动词(4)动词 二、单项选择 1、C 2、C 3、D 4、B 5、B 6、B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B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13、×14、√15、×16、×17、√18、×19、×20、× 四、改错: 1 “的”多余,应删除。 2、“的”的存在造成歧义,应删除。 3、宾语残缺,应在“奖金”之后加上“制度”。 4、动宾搭配时顾此失彼,应把“坐”改为“用”。 5、动词“感到”要带动词性宾语,可改为“感到了婆媳之间的气氛相当紧张”。 6、“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饲料成本减少一半”。 7、该句缺少一个必要的主语,删去“使”,“终于”移到主语“我们”的后边。 8、“不管”改为“尽管”,“终于”改为“还是”。 9、“在……上”,“在……下”等句法格式中,只能嵌入名词性的词语,而“起早睡晚、终日劳动”是动词性短语,应改成“在……的情况下” 10、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要放到分句主语之后。 五、语言现象分析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 1、昨天从家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状]中 状]中 动| 宾 定)中 定)中

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

现代汉语再认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韩少功 今天讲演的题目,是格非老师给我出的。我在这方面其实没有特别专深的研究,只有拉拉杂杂的一些感想与同学们交流。我想分三点来谈这个问题,讲得不对,请同学们批评。 一、走出弱势的汉语 来这里之前,我和很多作家在法国参加书展,看到很多中国文学在法国出版。我没有详细统计,但估计有一两百种之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我们很多中国作家在那里出书一本、两本、三本、四本法文的书。这个翻译量,完全可以与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量相比。虽然在翻译质量上,在读者以及评论界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上,中法双向交流可能还不够对等,但就翻译量而言,中国不一定有赤字。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现实。以前我多次去过法国,知道这种情况来之不易。以前在法国书店的角落里,可能有一个小小的亚洲书柜。在这个书柜里有个更小的角落,可能放置了一些中国书,里面可能有格非也可能有韩少功等等。很边缘呵。但现在出现了变化。这次书展足以证明,中国文学已开始引起世界瞩目。有些法国朋友告诉我,一般来说,这样的专题书展一过,相关出版就会有个落潮。但他们估计,这次中国书展以后,中国文学可能还会持续升温。 所谓中国文学,就是用中国文字写成的文学。中国文学在法国以及在西方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确立重要地位的过程。汉语,在这里指的是汉文、华文或者中文,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字。 大家如果没有忘记的话,在不久以前,汉语是一个被很多人不看好的语种。在我们东边,日本以前也是用汉语的,后来他们语言独立了,与汉语分道扬镳。在座的王中忱老师是日语专家,一定清楚这方面的情况。同学们读日文,没有学过的大概也可以读懂一半,因为日文里大约一半是汉字。另一半呢,是假名,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是一种拼音文字。平假名的历史长一些,是对他们本土语的拼音和记录。片假名则是对西语的拼音,里面可能有荷兰语的成分,也有后来英语、法语的音译。在有些中国人看来,日文就是一锅杂生饭,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西文。(众笑)当然,日本朋友曾告诉我:你不要以为日本的汉字就是你们中国的汉字,不对,有时候用字虽然一样,但在意义方面和用法方面,有很多细微而重要的差异。我相信这种说法是真实的。但他们借用了很多汉字却是一个事实。日语逐渐与汉语分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再看韩文。韩国人在古代也是大量借用汉字,全面禁用汉字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甲午战争以后的事。在那以前,他们在十五世纪发明了韩文,叫“训民正音”,但推广得很慢,实际运用时也总是与汉语夹杂不清。我在北京参加过一个中韩双方的学者对话,发现我能听懂韩国朋友的一些话。比方韩国有一个很著名的出版社,叫“创作与批评”,发音差不多是chong zhuo ga pei peng(众笑)。你看,你们也都听懂了。还有“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等等,我不用翻译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韩文也是拼音化的,是表音的,不过书写形式还用方块字,没有拉丁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文是有一部分的字好认,但发音完全是外文;韩文相反,有一部分的音易懂,但书写完全是外文。这就是说,它们或是在发音方面或是在书写方面,与汉语还保持了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们环视中国的四周,像日本、韩国、越南这些民族国家,以前都大量借用汉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了汉语文化圈的一部分,正如他们在政治上构成了中央帝国朝贡体系的一部分。但后来随着现代化运动的推进,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浪潮,他们都觉得汉语不方便,甚至很落后,纷纷走上了欧化或半欧化的道路。其中越南人经历了法国殖民时期,吃了法国面包,喝了法国咖啡,革命最先锋,一步实现了书写的拉丁化。日语和韩语的欧化多少还有点拖泥带水和左右为难。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当然不是。其实,不要说别人,我们中国人自己不久以前对汉语也是充满怀疑的,甚至完全丧失了自信心。早在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就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了拉音化与拉丁化的改革方向。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共产党政府不管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在意识形态上多么不同和对立,也同样坚持这个文字改革的方向。只是没有做成而已。你们也许都知道,改来改去的最大成果,只是公布和推广了两批简体字。第三批简体字公布以后受到的非议太多,很快就收回,算是胎死腹中。 汉语到底应不应该拼音化和拉丁化?汉语这种方块字是不是落后和腐朽得非要废除不可?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这里先不要下结论,还是先看一看具体的事实。 学英语的同学可能知道,英语的词汇量相当大,把全世界各种英语的单词加起来,大约五十万。刚才徐葆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填空: 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2、基础语法实体作为句子樊孤语法实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3、现代汉语的研究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起点。 4、词的语法特征: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5、短语分类:(1)据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是否明显,分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2)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短语分成分短语(一般的短语都是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3)从整体功能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6、语气类型分: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7、“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整比,偏比,领比。 8、复句的关系类系统,由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转折类复句。 9、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0、就语体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广告语体可以说是随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独立出来的新兴语体。就构成而言,可以说是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同文艺语体交融而成的混合语体。 11、广告语体具有开放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特征。 名词解释: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 关系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有明显语义关系的短语。又可分成分配对式和依次排列式两类。标志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比较模糊,只从语表上找出标志短语。 语气:指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色彩,它是以语调、语气词等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语法范畴。 “除”字句:通常是指由介词”除“或“除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归同性结合:是句子中心总分用“也”和“还”的“除”字句。 基础的语法实体:是用为句子构成基础的语法实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显异性排除:是句子中心总分用“都”、“全”的“除”字句。特点:(1)VP1和VP2在语义上是对立的。(2)在说话人心目中,A+B=1(100%),即逻辑上是周延的。 表语气的“才”字句:所表示的语气与其句子结构形式关系极大,期中的才字一般看作语气副词。小三角:是由表――里――值构成的一个三角,表是语表形式的简称,指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里是语昊意义的简称,指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值是语用价值的简称,重视在比较中考察研究对象的语用效应,回答它到底有何价值的问题。 大三角:大三角是由普――方――古构成的一个三角。普是普通话的简称,指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方是方言的简称,指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事实。古是古代及近代汉语的简称,指汉语里跟现代相对的古代及近代的语法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