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等级划分

博物馆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等级一经评定,即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博物馆的等级证书、标牌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制作和颁发。

评分标准

博物馆评分标准分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500分)3个大项。综合得分达到800分的为一级博物馆,二、三级博物馆的标准分别为600分和400分。

其中一级博物馆的标准包括:藏品数量很大,或种类很多,或珍贵文物数量很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具有世界意义;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定期免费开放,且在60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等。

对于全国2000多家博物馆而言,在评级考试中拿到好分数,陈列展览、公共服务这些“软件分”是平级关键。从打分标准看,馆藏文物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评上一级,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才是关键。

分级制度对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交通要便捷,外部的中外文引导标识要清楚美观;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专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设有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博物馆网站;基本陈列的展品标牌要有中、外文说明等。

一级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要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要定期免费开放,时间必须在60天以上;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评比中还将获得附加分数。

和驾照一样,博物馆的等级资格也将定期进行“复检”。拿到“星牌”后,博物馆每3年将再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博物馆的“等级成绩”将被减分,甚至被取消原有等级资格进行“降级”处理。

在对博物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每类博物馆进行分级,依据不同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博物馆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每类博物馆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1.博物馆藏品总数及一般文物、珍贵文物所占比例。藏品是博物馆生存的基础,没有藏品博物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2.博物馆占地及建筑的所有权,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及展厅所占比例。

3.正式编制工作人员总数及中级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

4.博物馆各服务部门、业务部门设置是否齐全。如一级博物馆应拥有社会教育部、保管征集部、展览陈列部、科研工作部、综合办公室(行政、后勤、人事、财会、保卫)、文物鉴定及修复部门、拥有独立发掘资格的考古队、纪念品服务部、资料查阅室等齐全的机构,并可进一步细化到每一部门所设置的岗位情况,从而保证其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5.博物馆各硬件设施是否齐全。如博物馆配套设施应包括文物库房、活动室、报告厅、资料中心、防火防盗系统、取暖空调设备、录像放映、电脑触摸屏等;观众服务设施如厕所、垃圾箱、休息座椅、中英文说明牌、指示牌、中英文对照的博物馆简介、具有本博物馆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展厅语音导览设备、残疾人专用车及通道等。硬件设施标志着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6.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及每年举办的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和外展数量。该项目体现了博物馆的重要工作成绩。

7.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及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数量及成果。

8.博物馆对社会的开放时间。

9.博物馆历年平均年度观众流量。观众量的多少是社会对该博物馆是否认可的重要标志。

10.每年新增文物数量(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要有适当的比例)。这项可保证其事业的不断发展。

11.该博物馆在此类博物馆中的地位及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这项标准是无法量化的,但却是社会对博物馆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数,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定位。

博物馆分级制

一级博物馆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1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积极开展活动,运行机制效率高。

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明确的博物馆章程,有符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事业发展规划,经过专家论证,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有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b) 环境整洁、美观、舒适,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好。

4 人力资源

a) 人才结构、梯次合理,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75%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b) 有科学、规范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专业人员培训经费落实到位,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上岗专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充足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社会资助。

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与博物馆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严格、人员配置齐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素质高、业务精,工作程序规范、准确;档案齐全,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齐全;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c) 消防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处置各类火灾的应急预案;消防设施完善,有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消防配套设施、设备及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补充;消防设备操作规程科学、规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消防人员设备操作准确、熟练。

d) 公共安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救生等设施、设备完好;节日期间有应急医护人员。

7 办公信息化

有完善的行政、业务工作数据库;有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局域网。

藏品管理与科技研究

1藏品管理

a.)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并形成基本完整的体系。

b.)藏品数量很大,或种类很多,或珍贵文物数量很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具有世界意义。

c.)有适应本馆藏品状况、功能完善的藏品数据库。

d.)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有规范的藏品征集组织与制度,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好。

e.)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资料完整;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分类账准确合理,编目科学详实;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库房面积满足收藏需要;库房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库房设施、设备齐全,藏品存放环境达标;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科学、合理、规范; 三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藏品质地控制温湿度,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库房非常整洁,空气质量好。

g.)有规模较大、设备较多的藏品保护修复场所,并能有效运转;有文物藏品修复资质和具备文物藏品修复资质的人员;藏品修复、保养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2.学术研究与科技a.)有相对完善的学术机构,有较多数量的学术带头人;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定期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刊物;馆内人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系统收藏相关中外文学术期刊。

b.)有科技部门,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及相应科研仪器设备,能独立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科技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引进新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1 影响力

a) 具有独特的博物馆品牌形象并形成外在品牌标志;对博物馆品牌标志进行注册、运用;有系统的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新闻报道质量高。

b) 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极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极强,吸引国内外观众,或国外观众占较高比例;经常举办出境展览或引进外展。

2 展示和教育

a) 展厅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展柜内微环境适宜展品保护。

b) 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紧扣社会主题和公众需求,经常举办有影响力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有周密的前期策划和具体、可行的营销计划,媒体宣传力度大,展览的社会、经济效益好。

c)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周密

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和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社会教育计划;经常与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联系或建立共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积极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等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

d) 有高素质、稳定的讲解员队伍,其中部分可用外语讲解,定期进行义务讲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讲解词,讲解科学、准确、生动、有文采;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代化自助语音讲解设备。

3.社会服务a.)有“博物馆之友”等群众组织,章程明确,人员结构合理,定期开展相应活动。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并结合本馆特点和社会服务需求(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

b.)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定期免费开放,且在60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

c.)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清楚、美观;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无障碍通道。

d. )售票地点设在室内;参观游览线路合理、顺畅;免费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中、外文有关资料;主要陈列的标牌、展品等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和设备、餐饮服务设施和纪念品、书籍销售服务设施等;展厅内有观众休息设施;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并与环境相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有专门网站,网页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网页更新及时;馆内建立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或参与式的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服务有特色、质量高。

f.)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品种较多,制作精美,品位高、有内涵,产品销售情况好。

g.)有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复及咨询等便利公众的服务项目,向社会公示,并积极开展服务。

h.)利用互联网、观众留言本、观众调查表等方式,定期进行观众调查工作,征求观众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并尽可能采纳或实施。

二级博物馆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1 法人治理结构

有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

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博物馆章程,有符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或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

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

b) 环境整洁,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4 人力资源

a) 人才结构、梯次合理,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6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 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专业人员培训经费,并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上岗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

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稳定的社会资助。

6 安全保障

a)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专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程序规范;档案齐全,有交接班制度和记录;有安全演练。

c) 消防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针对特定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合理,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补充;消防设备操作规程规范,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 办公信息化

有行政、业务工作数据库。

藏品管理与科技研究

1. 藏品管理

a.)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形成一定的体系。

b.)藏品数量较大,种类或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 )有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良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管理制度完善;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合理; 二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 存放于专柜或专库,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库房重点部位能控制温湿度,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库房无异味。

g)有藏品修复场所,有基本的修复设备和材料,能简单保养或修复藏品。

2.学术研究与科技

a.)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业务刊物、著作;馆内人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

b.)有较强科研力量,具备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能力,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工作,并将有关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1 影响力

a) 具有博物馆品牌形象或品牌标志,有较为系统的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开展相关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有一定的报道量。

b) 在本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较强,国外观众占一定比例;经常引进展览并举办国内巡展。

2 展示和教育

a) 展厅环境整洁,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珍贵文物展品的保存环境良好。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体现本馆特色;策划方案合理,经过专家论证;内容研究深入,展品组织得当,文字说明准确;展览设计准确表达陈列主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展品更新;社会评价较好。、

c) 根据社区和公众需求,经常举办临时展览,展览社会效益较好。

d)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较详细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

e) 有素质较高的讲解员队伍;定期进行义务讲解;讲解准确、生动,有适合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

a) 有博物馆志愿者,并按照社会服务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2次以上。

b) 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特定时间免费开放,且在48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

c) 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清楚,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

d) 参观游览线路顺畅;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有关资料;主要陈列标牌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和纪念品、书籍销售服务设施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有专门网站,网站内容有特色;馆内有互动式或参与式的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

f) 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g) 利用观众留言本、观众调查表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观众意见调查,征求观众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并尽可能采纳或实施。

三级博物馆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1 法人治理结构

有理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

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博物馆章程,有适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有阶段性工作计划。

3 建筑与环境

a)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b) 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4 人力资源

a) 有适于本单位发展要求的人才结构,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5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 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能够对上岗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75%。

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基本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社会资助。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防范措施。

b) 有专职保卫人员;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工作程序规范,有交接班制度。

c) 消防责任明确;有针对一般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配备一定数量消防设施;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 办公信息化

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会熟练使用计算机,人均电脑占有率不低于50%。

藏品管理与科技研究

1.藏品管理

a)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

b)藏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初步鉴定。d)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

e)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一级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并专柜存放;库房无异味。

f)有相应的藏品保养制度和措施。

2.学术研究与科技

a)编辑出版业务刊物、著作,馆内人员发表有专业论文。

b)有一定科研能力,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工作,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1 影响力

a) 有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开展相关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有一定的报道量。

b) 在本地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不定期引进展览。

2 展示和教育

a) 展厅环境整洁,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重要展品的保存环境较好。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体现本馆特色;基本陈列研究深入,展品组织得当,文字说明准确;展览设计有特色;社会评价较好。

c) 能够根据社区和公众需求,举办临时展览,展览社会效益好。

d) 有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社会教育工作方案;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

e) 有具有较高素质的讲解员;展览讲解准确、生动;有适合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有针对未成年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

3.社会服务

a)有经过培训的博物馆志愿者,志愿者每年为观众服务应在2次以上。

b)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特定时间免费开放博物馆;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

c)外部引导标识清楚。

d)参观游览线路顺畅;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有关资料;卫生设施干净整洁。

e)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

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介绍

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介绍 博物馆是保护、展示和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也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重要场所。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规定,博物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博物馆。 一、一级博物馆 一级博物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极高学术、艺术、科学价值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通常拥有丰富的藏品和研究成果,并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文化服务。一级博物馆的评定标准包括: ●藏品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领先。 ●科研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拥有高级的研究设备和人才。 ●展览和教育活动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管理和运营水平卓越,具有高效的运营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一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 量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以展示上海及周边 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为主。 二、二级博物馆 二级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学术、艺术、科学价值,为公众提供较全面的教育和文化服务。评定标准包括: ●藏品数量和质量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同类博物馆中领先。 ●科研水平处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研究设备和 人才。 ●展览和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管理和运营水平较好,具有较为完善的运营团队和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二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收藏了 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以展示辽宁 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为主。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博物馆之一,展示 了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三、三级博物馆 三级博物馆在地区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学术、艺术、科学价值,为公众提供一定的教育和文化服务。评定标准包括: ●藏品数量和质量在地区内同类博物馆中领先。 ●科研水平处于地区内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研究设备和人才。 ●展览和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管理和运营水平较好,具有较为完善的运营团队和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三级博物馆: ●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 展示了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成都,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展示 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生活和创作。

国家博物馆等级划分

博物馆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等级一经评定,即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博物馆的等级证书、标牌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制作和颁发。 评分标准 博物馆评分标准分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500分)3个大项。综合得分达到800分的为一级博物馆,二、三级博物馆的标准分别为600分和400分。 其中一级博物馆的标准包括:藏品数量很大,或种类很多,或珍贵文物数量很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具有世界意义;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定期免费开放,且在60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等。 对于全国2000多家博物馆而言,在评级考试中拿到好分数,陈列展览、公共服务这些“软件分”是平级关键。从打分标准看,馆藏文物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评上一级,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才是关键。 分级制度对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交通要便捷,外部的中外文引导标识要清楚美观;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专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设有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博物馆网站;基本陈列的展品标牌要有中、外文说明等。 一级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要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要定期免费开放,时间必须在60天以上;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评比中还将获得附加分数。 和驾照一样,博物馆的等级资格也将定期进行“复检”。拿到“星牌”后,博物馆每3年将再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博物馆的“等级成绩”将被减分,甚至被取消原有等级资格进行“降级”处理。 在对博物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每类博物馆进行分级,依据不同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博物馆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每类博物馆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1.博物馆藏品总数及一般文物、珍贵文物所占比例。藏品是博物馆生存的基础,没有藏品博物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博物馆分级标准

“等级成绩”将被减分,甚至被取消原有等级资格。 国家一级博物馆标牌 一、评定和标志 博物馆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等级一经评定,即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博物馆的等级证书、标牌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制作和颁发。 二、评分标准 博物馆评分标准分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500分)3个大项。综合得分达到800分的为一级博物馆,二、三级博物馆的标准分别为600分和400分。 其中一级博物馆的标准包括:藏品数量很大,或种类很多,或珍贵文物数量很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具有世界意义;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定期免费开放,且在60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等。 对于全国2000多家博物馆而言,在评级考试中拿到好分数,陈列展览、公共服务这些“软件分”是平级关键。从打分标准看,馆藏文物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

能评上一级,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才是关键。 分级制度对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交通要便捷,外部的中外文引导标识要清楚美观;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专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设有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博物馆网站;基本陈列的展品标牌要有中、外文说明等。 三、复检 一级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要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要定期免费开放,时间必须在60天以上;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评比中还将获得附加分数。 和驾照一样,博物馆的等级资格也将定期进行“复检”。拿到“星牌”后,博物馆每3年将再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博物馆的“等级成绩”将被减分,甚至被取消原有等级资格进行“降级”处理。 四、划分依据 在对博物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每类博物馆进行分级,依据不同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博物馆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每类博物馆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1、博物馆藏品总数及一般文物、珍贵文物所占比例。藏品是博物馆生存的基础,没有藏品博物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2、博物馆占地及建筑的所有权,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及展厅所占比例。 3、正式编制工作人员总数及中级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 4、博物馆各服务部门、业务部门设置是否齐全。如一级博物馆应拥有社会教育部、保管征集部、展览陈列部、科研工作部、综合办公室(行政、后勤、人事、财会、保卫)、文物鉴定及修复部门、拥有独立发掘资格的考古队、纪念品服务部、资料查阅室等齐全的机构,并可进一步细化到每一部门所设置的岗位情况,从而保证其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5、博物馆各硬件设施是否齐全。如博物馆配套设施应包括文物库房、活动室、报告厅、资料中心、防火防盗系统、取暖空调设备、录像放映、电脑触摸屏等;观众服务设施如厕所、垃圾箱、休息座椅、中英文说明牌、指示牌、中英文对照的博物馆简介、具有本博物馆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展厅语音导览设备、残疾人专用车及通道等。硬件设施标志着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6、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及每年举办的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和外展数量。该项目体现了博物馆的重要工作成绩。 7、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及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数量及成果。

博物馆规模分类

博物馆规模分类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各种文化、历史和科学艺术品的场所。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博物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将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 一、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通常位于该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这些博物馆通常拥有丰富的收藏品,展示着该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例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二、地方性大型博物馆 地方性大型博物馆通常位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这些博物馆致力于展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德国的柏林国家博物馆等都是地方性大型博物馆的代表。 三、专题性大型博物馆 专题性大型博物馆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收藏和展示。这些博物馆通常收集与该专题相关的文物、艺术品和科学实物,以便深入探究该领域的知识和历史。例如,英国的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的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等都是专题性大型博物馆。 四、中型博物馆

中型博物馆规模适中,通常位于较大的城市或地区。这些博物馆致力于展示本地区或专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虽然规模较小,但中型博物馆也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和教育活动。例如,中国的上海博物馆、法国的奥塞博物馆等都是中型博物馆的代表。 五、小型博物馆 小型博物馆通常位于小城镇或乡村地区,规模较小但内容丰富。这些博物馆致力于展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尽管规模较小,但小型博物馆对于保护地方文化和历史遗产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的大足石刻博物馆、美国的纽约市消防博物馆等都是小型博物馆的代表。 六、个人博物馆 个人博物馆是由个人或家族创建和维护的博物馆,通常收藏与他们个人兴趣和爱好相关的物品。这些博物馆虽然规模较小,但展现了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收藏品。例如,荷兰的范高尔德珍藏博物馆、日本的广田艺术博物馆等都是个人博物馆的代表。 总结起来,博物馆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地方性大型博物馆、专题性大型博物馆、中型博物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博物馆等。每种类型的博物馆都拥有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无论规模大小,博物馆都扮演着保护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角色。

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国家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使命。为了确保国家二级博物馆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包括展览、收藏、教育、研究等方面。以下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展览方面的标准: 1. 展览内容:国家二级博物馆应重点展示相关国家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体现本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2. 展览设计:展览设计应结合展品特点和主题,合理布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良好的参观体验。 3. 展品保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展品,包括恒温、恒湿环境的控制、灰尘、紫外线、震动等的防控措施。 二、收藏方面的标准: 1. 收藏范围: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收藏应围绕展览内容确定,涵盖相关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科技文物、民俗文物等。 2. 收藏管理:应建立科学的收藏管理体系,包括登记、分类、鉴定、保管、修复等环节,确保收藏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教育和传媒方面的标准: 1. 教育活动:国家二级博物馆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讲解、展览陈列设计等,加强公众的艺术鉴赏和文化认同。 2. 多媒体应用:应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互动体

验,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 四、研究与科技方面的标准: 1. 学术研究:国家二级博物馆应建立科学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2. 科技应用:国家二级博物馆应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展陈效果和参观体验。 五、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标准: 1. 沿革和档案:国家二级博物馆应建立详细的沿革和档案记录,确保历史真实可考。 2. 安全措施: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保障参观者和文物的安全。 3. 观众服务:应提供齐全的参观设施和便利的服务,包括休息区、导览服务、无障碍设施等。 以上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国家二级博物馆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和参观体验。

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文物局针对博物馆的建设和管 理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国家三级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中最高级别的一 级博物馆,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标准包含了博物馆的整体 规划建设、展陈内容、文物保护与管理以及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建设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的重要内容。标准要求博物馆建筑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建筑面积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容纳大量的文物和展览内容。博物馆的布局和设计应合理,便 于参观游览和展览的流动,同时要考虑到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便利性。博物馆的外部环境和景观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有利于营 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次,展陈内容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展览 内容应有一定的时代性、代表性和针对性,能够充分展示中国优秀的 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标准要求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应遵循专题统一、 时间顺序、空间流动的原则,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展示 方式,向观众生动地讲述历史和传统文化,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要求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有一 定的要求。博物馆应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部门,建立完善的文 物保护制度和文物修复技术,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标准还要求 博物馆要加强对文物的监管,做好文物的登记、鉴定、调查等工作, 防止文物流失和损失。 最后,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还关注博物馆的服务体验。标准要求 博物馆要设立专门的导览服务和讲解员团队,提供专业的讲解和服务,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展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博物馆应提供舒 适的参观环境和便利的设施设备,如休息区、无障碍通道、厕所等, 以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总之,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是中国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建设、展览内容、文物保护与管理以及服 务体验等方面的内容。符合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的博物馆能够更好地 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提供优质的参观 体验。

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 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是指在中国国家文物局对各类博物馆进行评级及管理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基本条件、收藏展览、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一、基本条件 1. 建筑与环境:博物馆建筑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安全、环保等规定,建筑面积应满足收藏和展览需要,并且必须具备文物储存保护设施。 2. 文物保护:博物馆应配备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具有必要的文物储存、保护设施和技术。文物保护工作应符合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3. 设备与设施:博物馆应配置现代化的设备与设施,包括观众导览系统、安全监控、防火和环境控制等设备,以确保文物保护与展览安全。 4. 管理与人员:博物馆应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配备符合专业标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确保博物馆正常运营。 二、收藏展览 1. 文物收藏: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应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收藏品应有多样性、丰富性,并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2. 特色展览:博物馆应定期举办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展览,展示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文物或主题。 3. 教育活动:博物馆应开展适合不同对象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培训、讲解、讲座等,以促进公众对文物的认知

和理解。 4. 数字化展示:博物馆应积极推动文物数字化展示,以便更多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博物馆的收藏和展品。 三、科学研究 1. 学术研究:博物馆应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开展与文物收藏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2. 出版与交流:博物馆应积极组织文物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并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 文物鉴定与保护:博物馆应设立和配备专门的文物鉴定实验室和人员,开展文物鉴定、修复与保护工作。 四、社会服务 1. 参观服务:博物馆要提供良好的参观服务设施,包括导览讲解、导览地图、电子導覽系统等,并要注重无障碍参观环境的建设,以方便各类人群的参观。 2. 社区服务:博物馆应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等。 3. 线上服务:博物馆应在互联网上建立良好的官方网站和其他在线平台,提供在线展览、文物知识普及、视听资料等服务,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以上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这些标准旨在规范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保护文物,展示文化遗产,提供教育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博物馆应积极遵循这些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众对文物的需求和期待。

中国博物馆展览等级分类及标准

___展览等级分类及标准 引言 随着中国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展览也变得愈发多 样和丰富。为了保障博物馆展览的质量和各类展览的分类,___行 业制定了一套展览等级分类及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___展览等级 分类及标准。 一、展览等级分类 根据展览规模、主题、内容等多项指标,___展览被划分为以 下四个等级: 1.一级展览 一级展览是指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展览面积大的重点展览。它通常是举办博物馆的重要项目,包括大型主题展览、重要历史文 化展览等。一级展览需要充分研究、策划,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学 术价值。 2.二级展览

二级展览是指规模适中、持续时间较短、展览面积较小的展览。它可以是某一特定主题或特定文化领域的展览,也可以是传统文化、当代艺术等方面的展览。 3.三级展览 三级展览是指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展览面积相对较小的 展览。它通常是一些地方性文化节或特色文化主题展览。三级展览 在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4.特别展览 特别展览是指某一特定主题或特定文化领域的临时展览。它可 以是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研讨会、艺术展等。特别展览通常具备 良好的创意和独特性,为观众提供不同寻常的博物馆体验。 二、展览等级标准 不同等级的展览在策划、组织、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 着不同的标准: 1.一级展览标准

一级展览应有明确的学术目标和研究意义,展览内容应与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方向相一致。展览设计需精细,展览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展览装置和文物陈列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组织方应配备高水平的策划、设计和研究团队。 2.二级展览标准 二级展览的学术目标和研究意义要明确,展览内容与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关联。展览设计需精心策划,展览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之间,展览装置和文物陈列需要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组织方应配备专业的策划、设计和研究人员。 3.三级展览标准 三级展览应有明确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研究意义,展览内容应与地方文化相关联。展览设计需简洁实用,展览面积在5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之间,展览装置和文物陈列需要符合展示需要。组织方应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4.特别展览标准

国家一级博物馆用地面积标准

国家一级博物馆用地面积标准 一、博物馆主体建筑 博物馆主体建筑的用地面积应满足其功能需求,包括展览区、藏品库房、研究室、保护修复室、技术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等。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等级,主体建筑的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标准: 1. 一级博物馆主体建筑用地面积应不小于馆舍建筑面积的1.5倍; 2. 二级博物馆主体建筑用地面积应不小于馆舍建筑面积的1.2倍; 3. 三级博物馆主体建筑用地面积应不小于馆舍建筑面积的1倍。 二、观众服务设施 观众服务设施包括门厅、观众休息厅、售票处、纪念品商店等。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等级,观众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标准:1. 一级博物馆观众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8%左右; 2. 二级博物馆观众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6%左右; 3. 三级博物馆观众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4%左右。 三、行政管理区域 行政管理区域包括博物馆的管理部门、会议室、职工食堂等。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等级,行政管理区域的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标准:1. 一级博物馆行政管理区域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8%左右;

2. 二级博物馆行政管理区域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6%左右; 3. 三级博物馆行政管理区域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4%左右。 四、室外活动空间 室外活动空间包括室外广场、草坪、绿地等。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等级,室外活动空间的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标准: 1. 一级博物馆室外活动空间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20%左右; 2. 二级博物馆室外活动空间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15%左右; 3. 三级博物馆室外活动空间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10%左右。 五、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根据博物馆的规模和等级,停车设施的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标准: 1. 一级博物馆停车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10%左右; 2. 二级博物馆停车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8%左右; 3. 三级博物馆停车设施用地面积应占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的6%左右。

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21年版)

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21年版) 目录 1、前言 (2) 2、范围 (2)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3) 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 (5) 5、术语 (6) 6、博物馆等级及标志 (7) 7、博物馆等级划分条件 (7) 7.1 一级 (7) 7.2 二级 (14) 7.3 三级 (22) 8、评分细则 (28)

1、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加强博物馆质量管理,促进博物馆履行保护、诠释和推广人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职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国内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技术规程,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同时,根据自《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2008年起用、2016年7月修订沿用至今的实施情况,在原标准基础上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博物馆的发展实际和发展方向。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16年7月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 2、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博物馆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原则性要求。 2.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经登记管理机关依

法正式登记,并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文物、标本、资料、模型等藏品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的,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博物馆。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博物馆办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 《博物馆管理办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