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胎盘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胎盘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胎盘功能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摘要: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盘中含有丰富活性多肽和蛋白质。本文主要涉及对胎盘中活性肽的提取制备、结构及其特殊功能进行的综述。并对胎盘活性肽研究进行相关的展望和相关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胎盘;活性肽;制备;功能

Abstract: The placenta are mammals by embryonic germ membrane during pregnancy and maternal endometrial joint grow for the exchange of material between mother and son transitional organs.The placenta is rich in active peptides and proteins. This article mainly involves to the extraction of active peptide in placenta of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their special features are reviewed. And looks forward to related to the placental active peptid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issues.

Key words: placenta;bioactive peptide;preparation;function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药及医学的快速发展,原本自然界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的物质被大量合成出来被用于医学治疗,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抗药性人群和抗药性的菌株。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念被越来越为广大科学工作者所接受,胎盘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胎盘的应用方面以瑞士的羊胎素和日本的莱乃康LAENNEC人胎素制剂在美容抗衰老上最为著名。

胎盘又叫胞衣是哺乳类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盘可合成和分泌多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补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延缓皮肤衰老等功效[1,2]。自1985年刘月新报道采用“匀浆-透析法”提取胎盘肽(又称胎盘因子,胎盘免疫调节因子)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胎盘肽进行了大量的理化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并就其在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等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作了大量的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3]。

生物活性肽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以前,人们主要认为氨基酸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

主要以小肽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氨基酸更易、更快被机体吸收利用,这是肽研究理论实践重大突破[4]。在哺乳类动物胎盘中提取出来的多肽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强机体免疫、抑菌和促进细胞繁殖上面具有很高的功效。

1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类吗啡活性肽(神经活性肽):可起到镇痛及调节人体情绪、呼吸、脉搏、体温作用;(2)具有激素或调节激素功能,这些肽通过自身作为激素或调节激素反应而产生多种生理作用;(3)具有免疫活性;(4)作为酶调节剂;(5)促进矿物质吸收利用:酪蛋白磷酸肽可作为无机离子载体促进肠膜对Ca、Fe、Se、Zn等,尤其是Ca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动物受精能力,调节血压,还具有明显抗蛀牙、防止钙质流失等诸多生理功能;(6)具有抗氧化作用;谷胱甘肽在体内与过氧化物酶共轭使体内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脂质还原,具有保护生物体膜、守卫生物体的作用[5]。

2 胎盘功能活性肽的制备及其功能应用

生物活性肽生产制备方法和途径有三条:一是从自然界生物体中提取其本身固有各种天然性肽类;二是通过蛋白质降解途径可获得具有各种生理功能活性肽;三是合成方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包括化学合成法、酶合成法和重组DNA技术合成法。从天然生物体提取生物活性肽,生物体含量很低,加工成本却很高,且大量提取会造成物种资源萎缩;另外,提取生物活性肽残存有机溶剂又会带来毒性问题。化学合成法常用于合成高营养价值、中等长度的医药用肽,但采用这种方法制取活性肽反应底物和反应剂价格高,反应中会产生有害物质[6]。

2.1 胎盘肽的水溶液提取及其功能应用

胎盘中存在大量的水溶性成分,包括水溶性蛋白、水溶性多肽等。古今中外胎盘都是作为一种很好的药用物质,在治疗某些疾病上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在灵长动物体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它不能通过肾小球进行再吸收,只有10%的尿酸能通过尿排出体外,尿酸的控制受到酶控和非酶控的调节控制[7]。少量的尿酸在人体内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在正常人的血液中一般维持在0.3—0.5mM,尿酸能够作为一种类似于谷胱甘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在体内清除内源性产生的过氧化氢的有害物质[8]。然而过量的尿酸就会是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9,10]。日本科学家Satoshi Watanabe[11]等发现

利用人胎盘提取物在治疗尿酸症状上面比以往传统仅仅利用别嘌呤醇作为唯一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疗效好,但是并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物质的存在对尿酸症的产生起到了作用。

王善辉[12]等人利用山羊胎盘肽来喂食幼犬,发现幼犬血液白细胞总数、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球蛋白含量、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给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并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P<0.

01)。同时犬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较给药前相比有所增强,血清丙二醛含量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减少,并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实验结果提示中剂量(2 mg/kg·bw)、高剂量(4 mg/kg·bw)羊胎盘肽可提高幼犬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幼犬的抗病防病能力。

周国华[13]等利用超滤法从羊和猪胎盘中提取出了胎盘肽,采用改良的加脲Tricine-SDS-PAGE电泳法测定羊胎盘肽的分子量为4386Da;利用紫外光扫描得其最大吸收峰分别为225.4 nm和209.6 nm;并通过建立体外抑制兔淋巴细胞模型,利用MTT比色法测定所提取胎盘肽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羊和猪胎盘肽均可使顺铂抑制的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显著提高,其中羊胎盘肽以1:102、1:103和1:104三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而猪胎盘肽以1:102、1:103两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

免疫活性肽普遍存在于动物胎盘、胸腺等组织中,应用广泛,然而其成分复杂,且从中提取出单一有效成分的报道不多。目前分离纯化活性肽的方法有很多,吴开平等[14]采用凝胶层析法从羊胎盘提取液中分离出纯度为98.89% 的SPIF-I 组分,吴绵斌等[15]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胸腺肽β4,纯度为90.1%。

刘隆兴[16]等利用常规方法制备羊胎盘超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仪对羊胎盘提取液分离纯化及纯度分析,并利用 E-玫瑰花环实验对各组分进行免疫活性评价,Edman 降解法对其组分进行N端测序。结果:利用RP-HPLC 工艺成功分离出三种纯度较高的小分子肽,并确定其中两者具有免疫活性,对活性较强的肽进行测序、检索表明为未知组分。将峰2-3 用Edman降解法测序其N 端前10个氨基酸序列为:Trp-Glu-Pro-Asn-Val-Ser-Ala-His-Ala-Phe,将该氨基酸序列输入到蛋白质数据库

中查寻,未查询到与该肽同源性相似的蛋白质,故推测为一新肽。

房心平[17]等利用牛胎盘采用水溶性提取法,提取出来的水溶性多肽进行分离纯化对经过以上纯化操作得到的多肽采用基于不同分离机理的反相高效液相层析和分析电泳(CE)进行纯度鉴定。两种分离方法得到的牛胎盘水溶性免疫活性肽均只出现一个单峰,证明经多步分离纯化得到的牛胎盘水溶性免疫活性肽为纯品。也以此证明在牛胎盘中存在纯度很高的活性肽。

2.2 胎盘酶解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酶解蛋白质制备生物活性肽需进行控制酶解,如筛选适宜的酶、确定适宜的水解时间、pH、水解温度、底物浓度、酶/底物及水解度(DH)等,这样可得到分子量大小适宜且包含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肽段,一般说来小分子肽特别是二肽、三肽等往往可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效应,而大分子长肽则可改善“母体”蛋白质的功能特性[18];如对酶解过程不加控制,则只能得到功能特性及生物活性均较低的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大多数蛋白质的酶解过程为:原料蛋白→预处理→酶解→分离→精制→成品[19]。蛋白质的可控酶解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活性肽已经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动物、植物蛋白可在适宜的条件下经酶解产生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植物蛋白主要以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等研究较多[20],也包括其它植物如昆清阿黎籽蛋白的酶解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效应[21]。而动物蛋白则以乳蛋白、海产蛋白及胶原蛋白研究较多,如Peňa-Ramos 将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的酶解物添加在猪肉饼中以达到抗氧化的效果[22];韩国的Se-Kwon K 等人利用鱼类加工厂的废弃鱼皮经三步酶解制得了抗氧化肽;Suetsuna,K.及Hattori, M 等人则分别利用沙丁鱼、酪蛋白及不溶性弹性蛋白水解制得了抗氧化肽[23~25]。

对含蛋白质多的物质进行酶解得到功能活性肽已经多现于国内外的报道,对胎盘底物进行酶解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活性肽已被很多人进行了尝试。宋晓燕[29]等选用胃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羊胎粉水解条件,制备抗氧化多肽。研究反应温度、pH、酶与底物浓度比(w/w)对水解度(DH)和产物还原能力的影响,水解条件不同对水解度和铁还原力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果表明,水解产物还原力最强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6.48 ℃,pH1.05,酶与底物浓度比(w/w)2.03%。朱蓓薇[30]等采用现代生物酶解技术制备羊胎盘生物活性肽,

以水解度(DH)和酸溶性肽得率(YASP)为指标,在单酶水解的基础上探索更加有效的新工艺——双酶水解工艺。实验确定了木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等活力混合酶为水解羊胎盘的最佳双酶组合。

房心平[17]等利用牛胎盘水溶性物质提取后的底物作为下脚料,利用蛋白酶进行一系列的酶解工艺优化,最后发现混合酶水解牛胎盘下脚料优于中性蛋白酶,而且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分别高达13.28%、13.34%和8.70%。并对酶解产物依次进行纳滤、超滤的分离,反相高效液相层析、 酶解产物的液质联用(LC-MS)分析。牛胎盘下脚料经过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混合酶解作用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00-50000之间。再对牛胎盘进行双酶水解的优化工艺处理之后并对酶解液进行超滤和纳滤的分离将具有显著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纳滤产物上样到Lichrospher C-18 反相层析柱上进行纯化。纯化收集反相层析得到的11 个组分并进行体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对细胞增殖比较明显的进行RP-HPLC、液质联用分析可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Gly-Ser-Thr 或Gly-Gly-Thr-Ser。通过紫外检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和蛋白质测序对牛胎盘水溶性免疫活性肽基本理化性质测定表明,多肽可能含有芳香族的Trp、Tyr、Phe 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134;等电点为 3.82;序列为Tyr-X-Phe-Leu-Gly-Leu-Pro-Gly-X-Thr(X-未确定的氨基酸)。

在酶解底物制备活性肽的条件上存在酶与底物溶液难分离的难题,酶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存在对活性肽的功能到底有没有影响一直都没有得到确定。

3 胎盘肽功能与构效关系

肽类不仅在油溶体系中能发挥抗氧化效果,而且在水溶体系、乳化体系及干燥体系中均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31~32];同时肽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如双肽对α,δ-生育酚就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肽的抗氧化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晰,但已有证据表明,活性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作用实现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1)螯合金属离子,很多蛋白质来源的肽表现出鳌合金属离子的作用,从而抑制了以金属离子为辅酶或辅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33];2)作为供氢体或供电子体清除游离基或抑制脂肪氧化,酪蛋白来源的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而胶原蛋白及蛋黄多肽则可抑制脂肪酸的氧化[34];3)促进过氧化物的分解。

尽管生物活性肽的结构和抗氧化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晰,但某些肽已表现出普遍的结构特点。酶解过程、分子量大小、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序列都会影响到肽类物质的抗氧化生物活性。

3.1 酶解过程对酶解物功能活性的影响

水解所用的酶对肽的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沈蓓英选择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实验,将三种蛋白酶解产物加到模拟溶液体系和实物体系中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发现抗氧化性能顺序为酸性蛋白酶水解物>胃蛋白酶水解物>中性蛋白酶水解物;刘大川等比较了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水解能力最强的是碱性蛋白酶2709,其平均水解度接近30%,水解后产生的大豆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35]。肽段长短也对肽的抗氧化活性有影响,如果肽段过长,具有抗氧化性的Val、Leu 未能呈现在肽段的C-端和N-端,则抗氧化性显示不出来;而肽段DH 较高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导致抗氧化活性反而下降,因此控制酶解过程对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酶解物意义重大

在房心平[17]的实验中其通过不同的酶进行酶解牛胎盘时得到的不同的酶解底物时发现其不同的酶解底物抗氧化效果有不同的抗氧化;效果混合酶的酶解液即呈现显著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并且水解时间越久,活性增殖能力越高。因此初步推断具有最高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混合酶水解产物具有较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且其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产量逐渐增多。

3.2 分子量与抗氧化活性

有研究表明肽的生物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能在体内起功能活性作用的肽往往是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 以下的小肽。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类分子量一般都较小,易被肠道吸收而直接在机体中发生作用。一般说来,肽类的抗氧化能力大于氨基酸。Wu 等人认为分子量约为1400Da 的肽在体外具有比900Da和200Da 的肽更好的抗氧化活性[36]。有研究人员选用来自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大豆短肽。他们提出具有抗氧化性的多肽片段大多由5-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在600-1700范围内[37]。而任国谱则认为分子量在2500-3000 的肽类抗氧化效果最为理想[38]。Jeon etal 采用超滤分离鳕鱼骨架蛋白酶解物,发现截留分子量为10kDa~30kDa的超滤膜的透过液表现出较为优异的乳化性能;

截留分子量为10 kDa 的透过液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截留分子量为3kDa 的透过液则表现出较强的ACE抑制活性[33]。

周国华等(2005)报道,山羊胎盘肽为微黄色的透明液体,具有可透析性,可超滤性,无热原的小分子多肽,pH 值为 6.7~7.0,紫外吸收集中在220nm~280nm 之间,其最大吸收峰为225.4nm,分子量为4.386KDa。刘宇等(2003)报道,通过低温透析和超虑到的羊胎提取液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可透析性,可超滤性,pH 值均在 6.8~7.5 之间,在251nm 波长处有一特征吸收,含17 种氨基酸,多肽、核酸、总氮含量和分子量依据不同工艺而定,蛋白质反应阴性,当分别加入同体积的20%磺基水杨酸时,都不出现浑浊或沉淀。刘士山等(2002)报道,羊胚胎盘肽的最高吸收峰在194nm 处,而高利臣(2004)报道,羊胎盘肽的最高吸收峰在253±2nm 处。杨秀芳等(2002)报道,所提取的活性羊胎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pH 为 6.8~7.6,分子量为3800~5000Da,紫外吸收峰在254~258nm 处。此上科研工作者们所得到的胎盘肽进行抗氧化实验时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因此可以断定胎盘中的活性肽的大致分子量的范围在4000Da左右。

3.3 氨基酸种类、序列与功能活性

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肽链长度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对肽的抗氧化能力有重要影响。氨基酸残基的存在对肽的抗氧化活性很重要如Glu、Leu 及His等对提高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作用。Riisom等人认为Try 和His 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Gly和Ala活性较弱[39]。芳香氨基酸残基也被认为是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因为它们可提供质子给含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达到淬灭自由基的效果,同时通过共振结构保持自身稳定。也有研究认为含His的肽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如强抗氧化剂肌肽(β-Ala-His)和从发酵贻贝调味料中提取出的七肽His-Phe-Gly-Asp-Pro-Phe-His都因为含有His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40]。含His 的肽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性,与它结构中的His关系密切,因为His上的咪唑环可以螯合金属离子,清除脂质自由基,同时His的疏水性也使肽与脂肪酸更好地结合[41]。研究还发现由支链氨基酸Phe、Leu、Ile 等组成的肽可表现出抗氧化活性;Kawashima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含碱性氨基酸的活性肽可作为电子受体夺取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的自由基的电子从而阻断因自由基引发而造成的不饱和脂

肪酸氧化链的延长[42]。

除此之外,氨基酸的序列对抗氧化性也很重要。Chen等人分离到6个抗氧化肽,由5~16个氨基酸构成,N 末端为疏水氨基酸Val或Leu,多次重复Pro、His或Tyr 的顺序;将这几种单体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后并不表现出抗氧化活性,说明氨基酸的序列才是真正让肽表现出抗氧化活性的原因[43]。Se-Kwon K酶解得到分子量在1500-4500Da 的抗氧化肽,经分离纯化后得到分别由16 个和13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段,二者的 C 末端均为Gly。Suetsuna等人对酪蛋白的酶解产物氨基酸序列与对O2·-清除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EL>YFYPEL>FYPEL>PEL,由此可知,Glu-Leu 序列的存在对肽的抗氧化活性十分重要[33]。以Ala 为N-端的双肽中,Ala-Tyr、Ala-His 和Ala-Try 的抗氧化能力很强,其它双肽也都比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抗氧化能力强。唯一例外的情况是三肽Gly-Gly-Gly,其抗氧化能力比Gly 的双肽及Gly 本身都弱。实验还证明以Met和His 作为C-末端的双肽抗氧化能力大,相反Try 及Tyr 位于N-末端的抗氧化力强。所有的抗氧化肽基本都含有Pro 残基,但Pro 肽却极易氧化。Chen 等人确认大豆酶解物的抗氧化性基于活性肽Leu-Leu-Pro-His-His 序列的存在[44]。

经过检测胎盘中的氨基酸含量大致分布在羊胎盘活细胞素的水解产物中,共检出16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Glu 含量最高,约占氨基酸总量的16.07%,16 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是Pro、Lys、Leu、Ile、Met、Val、His、Thr,约占氨基酸总量的33.5%。胎盘提取物中的Glu和Leu含量高这可能与其存在大量的Glu-Leu片段有关。房心平在牛胎盘中测定出一种较好免疫效果的活性肽,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34;等电点为 3.82;结构序列为Tyr-X-Phe-Leu-Gly-Leu-Pro-Gly-X-Thr(X-未确定的氨基酸)。

除了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会影响肽的抗氧化性以外,蛋白质酶解后疏水性的增加据称也与抗氧化活性的提高有关[45];如胶原蛋白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氨基酸,经酶解后,含疏水氨基酸的肽大量释放出来,参与到酶解物的抗氧化进程中,这些疏水氨基酸与油有较好的亲和力且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可在亚油酸体系中发挥较好的抗氧化功能[28]。

4 胎盘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蛋白活性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抑菌肽、降压肽、免疫活性肽等许多具有功能活性的肽类物质已有了广发的开发。

选择适宜的蛋白酶来制备蛋白水解物成为了当前蛋白质制品的发展方向[46],特别是海洋生物、食品废弃物或低价值食品原料成为了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的首选原料。目前日本、西欧和美国的市场上已有蛋白质酶解产品,日本以蛋白水解物为基料的医药品市场规模每年超过200亿日元,食品也在80 亿以上,日本的森水、明治、雪印等公司已开发出相对分子量在1000 以下的肽制品并应用于过敏和高血压等患者食用的保健食品中[47]。我国的蛋白酶解物和活性肽的研究相对落后,有关研究刚刚起步。过去主要以大豆蛋白、乳蛋白、蛋清蛋白等为原料开发提取蛋白水解物,近年来有关畜肉、动物血及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受到重视[48]。国外对鱼肉蛋白的酶解利用主要集中在对近海鱼类的水解如沙丁鱼、太平洋白鱼肉、牙鳕等[49-50],国内对蛋白水解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利用一些低价值海鱼及鱼的下脚料(如鲢鱼内脏、皮骨等)进行酶解,研究特性也主要集中在风味强化、表面功能特性(如乳化稳定性、发泡性、水合性等)和营养改善方面,对大宗养殖淡水鱼的研究几乎没有,对鱼类蛋白质水解产物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降血压、抗菌性及增强免疫力方面的研究也涉及较少。

在酶解胎盘制备活性肽的条件下存在酶与底物溶液难分离的难题,甚至也没有搞明白酶的存在到底对酶解底物存不存在影响,因此有人提出用固定化酶法来酶解底物,但这种方法在已有杂志上并没有刊载出来。

在用特定的酶来酶解的基础上,有些科研工作者开始寻求利用产蛋白酶的微生物来进行产酶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杨秋明[51]等利用米曲霉来定向发酵鱼骨。李树明[52]等利用白酒丢槽来筛选较优菌株进行产酶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来生产饲料发现白地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发酵后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了6.49%以上;对这4种菌进行组合筛选,发现由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白地霉组合发酵,能将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9.96%。但是这些微生物发酵来产蛋白酶进行酶解获取蛋白肽和蛋白质仅限于动物饲料之类的东西,用微生物以此来获得供人类消费的东西还鲜有报道。对胎盘之类的东西进行发酵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由于微生物发酵之后很多成分难以分离、检测和控制:另一方面是发酵之后的产物很复杂安全性很难进行评估。尽管如此

用微生物来发酵制备活性肽的前景依然很是广阔。

参考文献

[1]陈新霞,石根勇,吕中明等.羊胎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6):291.

[2]汤新之,崔乃杰.临床生物化学[M].天津:科学出版社,1999.289.

[3]许代娣,李琪,何树生.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的制备[J].广西医学,2001,23(4):798-799.

[4]邹远东.生物活性肽: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宠儿”[J].当代经济,2002,(l):20-21.

[5]石岗.生物活性肚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二)[J].食品科技,2002,(7):64-65;68.

[6]蒲首丞,王金水.酶解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5,(3):16-17.

[7]Child, R. B., Wilkinson, D. M., Fallowfield, J. L.and Donnelly, A. E. (1998) Elevated serum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plasma malon dialdehyde concentration in response to a simulated half-marathon run.Med. Sco. Sports Exerc., 30, 1603–1607.

[8]Ames, B. N., Cathcart, R., Schwiers, E. andHochstein, P. (1981) Uric acid provides an antioxidant defense in human against oxidant- and radical cause daging and cancer: a hypothesis. Proc. Natl.Acad. Sci. U.S.A., 78, 6858–6862.

[9]Turleau, C., de Grouchy, J., Dufier, J. L., Phuc, L.H., Schmelck, P. H., Rappaport, R., Nihoul-Fekete,C. and Diebold, N. (1981) Aniridia,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gonad oblastoma, mental retardation,and del 11p13. Hum. Genet., 57, 300–306.

[10]Alderman, M. and Aiyer, K. J. (2004) Uric acid: role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ffects of losartan.Curr. Med. Res. Opin., 20, 369–379.

[11]Satoshi Watanabe,* Yumi Kimura, Kaoru Shindo, and Tetsuya Fukui.(2006)Effect of Human Placenta Extracton Potassium Oxonate-Induced Elevation of Blood Uric Acid Concentration.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52(6) 738–742 .

[12]王善辉,葛利江.山羊胎盘肽对幼犬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123—127.

[13]周国华,孟凡军,王永志,葛利江.羊和猪胎盘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3):20—22.

[14]吴开平,陈丙波,魏泓.羊胎盘提取液及其组分(SPIF-I)的免疫活性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28(3):62-64.

[15]吴绵斌,徐银君,孙明.胸腺肽β4分离与纯化工艺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8, 17(22):1945-1947.

[16]刘隆兴,任兴红,汤禾静.羊胎盘免疫活性小分子肽的分离纯化[J].食品科学,2013.

[17]房心平,夏文水.牛胎盘免疫活性肽提取与酶法制备研究[J].2007.

[18]Silvestre, M. P. C. 1996. Review of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protein hydrolysates. Food Chem., 60, 2: 263~271.

[19]李琳,赵谋明.鳙鱼蛋白控制酶解及酶解物抗氧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6.

[20]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8—120.

[21]Aluko, R. E., & Monu E. Functional and bioactive properties of Quinoa 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 J. Food Chem., 2003, 68, 4: 1254~1258.

[22]Peňa-Ramos, E. A. & Xiong, Y. L. 2003. Whey and soy protein hydrolysates inhibit lipid oxidation in cooked pork patties. Meat Sci., 64, 259~263

[23] Suetsuna, K., Ukeda, H., & Ochi, H. 20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peptides derived from casein. J. Nutr. Biochem., 11,128~131

[24] Hattori, M., Yamaji-Tsukamoto, K., & Kumagai, H. et al. 1998.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soluble elastin peptides. J. Agric. Food Chem., 46, 2167~2170

[25] Jeon, Y. J., Byun, H. G. & Kim, S. K. 1999.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od frame protein hydrolysates using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Process Biochem., 35, 471~478 [28]Mendis, E., Rajapakse, N., Byun, H-G., Kim, S-K. 2005. Investigation of jumbo squid skin gelatin peptides for their in vitro antioxidant effects. Life Sci., 77,2166~2178

[29]宋晓燕,高彦祥,袁芳.响应面法优化羊胎粉中抗氧化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J].添加剂与调味品.2008,33(11):237—241.

[30]朱蓓薇,葛瑞宏.双酶水解法制备羊胎盘活性肽[J].生产与科研经验.2003,29(11):42—45.

[31]Matsumura, Y., Egami, M., Satake, C., Maeda, Y., Takahashi, T., & Nakamura, A.2003. Inhibitory effects of peptides-bound polysaccharides on lipid oxidation in emusions. Food Chem., 83, 107~119

[32]Peňa-Ramos, & Xiong, Y. L. 2002.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y protein hydrolysates in a liposomal system. J. Food Sci., 67, 8: 2952~2956

[33]Suetsuna, K., Ukeda, H., & Ochi, H. 20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peptides derived from casein. J. Nutr. Biochem., 11,128~131

[34]Saiga, A., Tanabe, S. & Nishimura, T. 2003.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ptides obtained from porcine myofibrillar protein by protease treatment. J. Agric. Food Chem., 51, 3661~3667

[35]丁晓雯,李洪军,章道明.抗氧化肽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J].2003,24(3):36~38

[36]Wu,H. C.,Chen,H. M.,Shiau,C. Y. 2003. Free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as related t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n protein hydrolysates of mackerel (Scomber austriasicu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6, 949-957

[37]Chen, H. M, Muramoto, K.,Yamauchi,F.et al.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histidine-containing peptides designed from peptide fragment found in the digests of a soybean protein. J. Agric. Food Chem, 1998, 46: 49-53

[38]Majameer, M. & Basheer, I. Comparison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neural network-based classifiers for bacterial growth. Food Microbiology. 2003(20), 43~55

[39]Riisom, T., Sims, R. J., & Fiorti, J. A. 1980. Effect of amino acid on the autoxidation of safflower oil in emulsion. J. Au. Oil Chem., 57, 354~359

[40]Rajapakse, N., Mendis, E., Jung, W. K., Je, J. Y., & Kim, S. K. 2005. Purification of a radical scavenging peptide from fermented mussel sauce and it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Food Res. Int., 38, 175~182

[41]Uchida, K., Kawakishi, S. 1992. Sequence-dependent reactivity of histidine-containing peptides with copper(Ⅱ)/ascorbate. J. Agric. Food Chem., 40, 13~16

[42]Kawashima, K., Itoh, H., Miyochi, M. et al. 1979.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derivatives. Chem. Pharm. Bull. 27: 1912-191

[43] Chen, H. M., 1998.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histidine-containing peptides designed from peptide fragments found in the digests of soybean protein. J. Agric. Food Che,. 46, 49~53

[44] Chen, K. M. , Decker, E. M. 1994. Endogeneous skeletal muscle antioxidants[J]. Crit. Rev. Food Nutri. 34: 403-426

[45] Chen, H. M., Muramoto, K., & Yamaichi, F. 1995. Structure analysis of antioxidative peptides from soybean β –conglycimin. J. Agric. Food Chem., 43,574~578

[46]Zammer, C. 2002. Protein power. Food Processing. 6, 29~30.

[47]葛轶群,俞建瑛,宋伟文等.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8,19,(6): 404-406

[48] 冯杰龙,林炜铁,徐晓飞.生物活性肽及其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探索[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2,18(3):36-38.

[49] Ravallec-Plé, R., Charlot, C., Pires, C., Braga, V. et al. 2001. The presence of bioactive peptides in hydrolysates prepared from processing waste of sardine. J. Sci.Food Agric,1120~1125.

[50] Benjakul, S. & Morrissey, M. T. 1997. Protein hydrolysates from Pacific whiting solid wastes. J. Agric. Food Chem., 45, 3423~3430.

[51]杨秋明,肖安风,杨远帆,蔡慧农.米曲霉的定向发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2(25):53—57.

[52]李树明,黄治国罗慧波卫春会.白酒丢糟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的菌种筛选[J].西南大学学报.2011,10,33(10):27—30.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汇总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 摘要: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功能性良好的生命因子,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增加矿物质吸收、调节血压、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免疫调节之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种类、生理功能、吸收、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生理活性,吸收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Abstract:Bioactive peptides as one rich sources, wide variety, good functional life factors have been a global research hot spo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crease mineral absorption, adjust blood pressure,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decrease cholesterol, regulate immune. What’s more, they als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human nutrition, so they have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The kind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bsorp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bsorb 1.功能肽的简介 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由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肽的总成。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1]。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 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2,3]。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 - 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 mL 的多肽用60 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功能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是多样化且来源充足的食品原料,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如易消化吸收、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4]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后,大部分是以寡肽的形式

胎盘怎么吃

胎盘怎么吃 【导读】胎盘,又名紫河车,中药经典称是大补之物,很多动物,如猫产崽后就将自己的胎盘吃下,补偿产后的虚弱。无论是产妇还是小孩,吃了健康的胎盘,都能增强抵抗力,对身体很有好处。胎盘的好处不少人都知道,但是胎盘怎么吃呢?下面跟着专家一起来看看。用胎盘炖汤的营养价值很高 虽然注意的是,胎盘可以吃,但这里指的是健康人的胎盘。胎盘是一个营养和病毒可能同时存在的组织,母体如果存在一些病毒,如风疹、肝炎、艾滋病病毒等,那么这样的胎盘是不能吃的。 1、炖胎盘 据说这样炖汤的营养价值很高,不过这对食客”的心理素质是个挑战。将胎盘洗净、切块,加红枣、冰糖、莲米等炖汤煮熟服食,也可以加入肉类、鸡鸭等一起炖。 网友“轩妈”:我的拿回来挑干净血管,用牙签把细微血管放血,洗干净后切小方块,放半个土鸡,加点瘦肉没那么腥,汤也比较甜,放点姜丝放点枸杞,党参就随便放不放,隔水炖一个钟。吃起来没腥味,就像鸡肉汤一样,胎盘的口感跟猪肺相当。 网友“宴琳妈妈”:炖汤很简单,一个胎盘,一只鸡去皮,十碗水左右,放红枣,杞子,北芪,龙眼肉,党参,淮山,当归,加几片姜,炖三个钟,加一点盐。我吃的是干的胎,效果还是很好的,女人吃,增强抵抗力,美容。 网友“vicy”:可以炖汤,最有营养,在胎盘中放入当归,砍碎的水鱼,党参,明目子,松茸菇。 网友“kisons”:洗干净,像烧猪脚一样火烧之后,太阳大时晒干,切粒,煲汤放下去就可以吃了。 2、做成肉馅 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胎盘和猪肉一起绞做成肉馅、饺子馅等,这种吃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胆小的人设计的。 网友“天天燕子”:将血管剪破,反复冲洗干净,之后可以与猪肉一块剁碎蒸汤喝。这是听医生朋友说的。 网友“鸿仔妈”:我记得妈妈是用瘦肉一起煲的,煲出的汤是奶白色的。 网友“AB宝贝”:有个朋友也在新西兰生孩子,她住在一个老中医家里,老中医让她要回胎盘。老中医将胎盘带回家后,将里面的血管挑走,剁在肉馅里包饺子给回产妇吃。我朋友吃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胎盘。 网友“MickyChris”:我的是做成肉丸子那样吃的,毕竟生一次孩子女人的亏损太大了,能补就补吧。 3、研磨成粉,制成胶囊 将健康产妇的胎盘,除去羊膜脐带等,洗净烘干,研磨成粉,制成中药,每次将1.5~3g 装入胶囊中吞服,1日2~3次,重症者用量加倍;或入丸散。 胎盘是什么 中药学名又为紫河车,为健康人的胎盘,多呈不规则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碟状,直径9-16cm,厚薄不一,紫红色或棕红色,去血的为黄色,一面凹凸不平,有多数沟纹,为绒毛叶. 一面为羊膜包被,较光滑,在中央附有脐带的残余,四周散步细血管。重50-100g,质硬脆,有腥气。 延伸阅读 大揭秘!胎盘真的能吃吗? 【知识大爆炸】吃胎盘大补?揭秘胎盘进补真相

植物源活性肽研究进展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多肽是由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其中可调节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多肽称为生物活性肽。与蛋白质相比,活性肽不仅有比蛋白质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还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和降血脂等生理机能。此外活性肽还有较好的酸、热稳定性,水溶性及粘度随浓度变化迟钝等优点,易于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我国农作物种类品种繁多,利用这些廉价的植物蛋白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肽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降血压肽、抗氧化钛、降胆固醇肽这3类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将其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同时归纳了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并指出其发展应用前景。 1.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1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肽通常由细菌、真菌产生,或从动植物体中分离。它们尽管在结构上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的抗菌肽都是阳离子型的,两亲结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1]。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抗菌肽能够增强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而且在体内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1.2 免疫活性[2] 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从人乳和牛乳的酪蛋白中已检测到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肽片段,这些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另外,乳蛋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等通过适当酶解处理也可产生具有免疫 活性的肽类物质。 1.3 抗高血压活性 血压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on enzyme,ACE)的作用下进行调节的,血管紧张素Ⅰ在A C E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降血压肽是具有抑制ACE活性的肽类, 来源广泛,ACE 抑制肽的主要来源是乳制品和鱼蛋白(沙丁鱼、金枪鱼、

胎盘大是什么原因

胎盘大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一、胎盘大是什么原因*二、胎盘大如何预防*三、胎盘大如何治疗 胎盘大是什么原因普通状况引起畸形的缘由有孕期用药欠妥,病毒传染,长时间处在有毒气体的情况中等。。有可能是胎盘发育异常,要注意产检。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突然发生无诱因的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应考虑为前置胎盘,若出血早、量多,则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大。 胎盘大如何预防避免搬重物:怀孕中后期,生活细节要多小心,不宜搬重物或腹部出力,以免危险发生。 视情况暂停性行为:如有出血症状或进入怀孕后期,就不宜 有性行为,此外,较轻微前置胎盘的患者,也要避免太激烈的性行为或压迫腹部的动作。 有出血应立即就诊:有出血症状时,不管血量多寡都要立即 就诊,如果遇上新的产检医生,也应主动告知有前置胎盘的问题。 不要太劳累:高危险妊娠的孕妇都应该多休息,避免太过劳 累而影响孕产的顺利。 注意胎动:每日留意胎动是否正常,如果觉得胎动明显减少

时,需尽快就医检查。 挑选合适的产检医院:如果是第三及第四级的前置胎盘患者,最好选择大医院或医学中心产检,一旦发生早产、大出血等问题时,可以立即处理。 不可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也可能引发前置胎盘出血或其他症状,因此,这种类型的孕妇不宜进行太激烈的运动。 胎盘大如何治疗木耳,木耳中铁的含量极为丰富,故常吃木 耳能养血;此外,木耳含有维生素K,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症的发生。 草菇,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用于脾胃气弱,抵抗力低下,或手术后伤口恢复缓慢。 草鱼,草鱼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的功效,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有促进新陈代谢、开胃滋补的作用,手术后的病人体质虚弱,食用草鱼,有助于调养身体。 一般只作阴道窥诊及穹窿部扪诊,不应行颈管内指诊,以免 使附着该处的胎盘剥离引起大出血。若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甚至危及生命。阴道检查适用于终止妊娠前为明确诊断并决定分娩方式。必须在有输液、输血及手术的条件下方可进行。若诊断已明确或流血过多不应再作阴道检查。近年广泛采用B型超声检查,已很少再作阴道检查。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丽娜, 赵瑞利, 雷连成, 王教玉, 韩文瑜 作者单位:江丽娜,赵瑞利,雷连成,韩文瑜(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王教玉(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刊名: 中国水产 英文刊名:CHINA FISHERIES 年,卷(期):2008(5)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张书剑.Zhang Shujian几种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研究2007(12) 2.李华.杨桂文.温武军鱼类抗菌肽研究概况[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2) 3.黄平.章怀云.HUANG Ping.ZHANG Huai-yun鱼类抗菌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 4.杨学明.江林源.蒋和生.YANG Xue-ming.JIANG Lin-yuan.JIANG He-sheng水生动物抗菌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讯2006,17(1) 5.王克坚.林志勇.杨明.任洪林.黄文树.周红玲.邓尚龙.陈君慧.蔡灵.蔡晶晶海水养殖鱼类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5 6.王小玲.尹建文.Wang Xiaolin.Yin Jianwen鱼类的先天性抗菌和抗病毒机制[期刊论文]-现代渔业信息2006,21(7) 7.叶星.白俊杰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0,15(4) 8.单晓枫.郭伟生.张洪波.钱爱东鱼类体液中的几种抗菌因子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81920400.html,/Periodical_zhongguosc200805040.aspx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豌豆肽: 从豌豆蛋白水解而得,豌豆肽的PH值呈中性。豌豆肽没有苦味,且价格较低廉,与前述乳蛋白肽共同添加、其不仅营养合理,成本上也容易接受,有望应用在育儿调制奶粉方面。 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但人体有8种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需由外界摄取。豌豆多肽中这8种氨基酸的含量除蛋氨酸稍低外,其余的氨基酸比例接近于FAO/WHO推荐模式。 中国的豌豆蛋白资源广泛,价格便宜,但由于这些氨基酸基本上以聚合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严重影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Mattews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用后主要以小分子肽的形式吸收,通过试验证明低肽的吸收率比氨基酸的吸收率大,比氨基酸更易更快被人体吸收、利用。基于这种理论,利用生物工程定向酶切技术开发出的豌豆多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前置胎盘大出血应急演练

前置胎盘大出血应急演练 妇产科高危区:李小蓉时间:2014年10月某天 地点: 妇产科高危病房 人物: 医生:夏医生、杨医生(实习) 护士:李护士、王护士、林护士(手术室) 患者:张小兰(患者基本病情:G1P0孕34+W 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 患者家属:小陈 场景:小陈急急忙忙的找到张小兰(5床)的管床护士小李:“小李护士、小李护士,你赶快去看一下5床张小兰,她一直躺在床上的,但是突然出了好多血。” 小李护士立即拿着胎心多普勒,一边安抚着家属一边来到了5床张小兰床旁,“张小兰,你不要紧张,我先看一下你阴道出血的情况(同时估计出血量)”触摸腹部,“腹部质软”听胎心“胎心138次/分”“王护士赶快去通知医生过来”。 李护士:“张小兰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了,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 张小兰:“我心里有点心慌” 李护士:“我给你氧气吸上,然后给你安置心电监护,好监测你的生命体征。(同时测量)”

王护士来到夏医生面前:“夏医生,5床出血有点多,你赶快去看一下” 夏医生“赶快建立双静脉通道” 夏医生胡王护士来到了5床面前,王护士立即建立双通道。 夏医生:“李护士,5床大约出了多少血,胎心正常吗?现在生命体征怎么样?” 李护士:“我估量了一下,出血大约700ml,胎心138次/分腹部质软,现在p:110次/分、BP:93/60mmhg、spo2:95%、R:21次/分” 夏医生:“王护士给予氨甲环酸1g和复方氯化钠两个通道快速静滴” 王护士:“氨甲环酸1g和复方氯化钠两个通快速静滴” 夏医生:“李护士,帮着抽合血,并且准备术前准备” 李护士:“5床请问叫什么名字”“张小兰”“我看一下你的手腕带,住院号:123456”核对完毕,抽血完毕后交给夏医生。 夏医生再次核对,“小杨,赶快送合血,并通知手术室来接病人”李护士“备皮、导尿,术前准备已做好”。 手术室林护士:“5床准备好了没有”。 李护士:“准备好了,林老师我们两个再次核对一下,5床、张小兰、住院号:123456” 林护士:“核对正确” 李护士:“林老师,这是5床的手术中带药,5床张小兰,你不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青霉素的发现使人们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不再束手无策,并由此发展了大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上述“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产生出诸多新问题。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一代抗菌剂。近期的研究发现,某些阳离子型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抗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1]。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1975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2]等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cecropia)蛹中诱导分离得到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cecropin。此后,许多抗菌肽相继被分离、纯化。一些抗菌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和基因序列得到确定。80年代,有关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的经济昆虫。90年代以来,在继续对大型经济昆虫进行研究的同时,又扩展到一些小型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及脊椎动物,抗菌肽已成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抗菌肽的作用机理[3,4],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其中昆虫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最受重视[5,6]。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包括细菌、动植物和人类。这种内源性的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被认为是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大多数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有些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起作用。对某些真菌、原生动物,尤其对耐药性细菌有杀灭作用,并能选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1. 抗菌肽的分类迄今为止从不同生物体内诱导的抗菌肽已不下200种,仅从昆虫体内分离获得的就多达170余种。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Cys)的抗菌肽,或由无规则卷曲连接的两段а-螺旋组成的肽。该类包括天蚕素Cecropins, Magainins等。Magainins最初是从非洲爪蟾的皮肤中发现的,它是爪蟾的皮肤在一定的环境压力下分泌出的抗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由两个紧密相连的肽链组成,每一个肽链有23个氨基酸,低浓度便可抑制许多细菌和真菌生长[7]。(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Cys的抗菌肽。如富含脯氨酸(Pro)或甘氨酸(Gly)残基的抗菌肽。如从猪肠内分离的抗菌肽PR39中Pro含量占49%[6]。鞘翅肽Coleoptericin和半翅肽Hemiptericin的全序中富含Gly[8]。(3)含一个二硫键的抗菌肽,该二硫键的位置通常在肽链C端。如爪蟾皮肤细胞中产生的Brevinins[9]。(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 折叠结构的抗菌肽。如绿蝇防御素(Phormindefensin),分子内有6个Cys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肽链C末段是带有拟β 转角的反向平行的β片层[10]。实验证明,分子中的二硫键在其抗菌作用中至关重要。(5)由其他已知功能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力的肽。 2. 抗菌肽的作用及机理 2.1抗菌肽的抗菌作用及其机理抗菌肽分子可以在细菌细胞质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孔道,造成细菌细胞膜结构破坏,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而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抗菌肽分子首先结合在质膜上,接着其分子中的疏水段和两亲性α-螺旋也插入到质膜中,最终通过膜内分子间的相互位移,抗菌肽分子聚集形成离子性通道,使细菌失去了膜势而死亡[10-14]。但是,Gazit[15]等得出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1 大豆肽 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经酶解或微生物技术处理而得到的水解产物,它以 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大豆多肽的分子质量以l 000 Da的为主,主要出现在300—700 Da 内。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具有消化吸收率高,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和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大豆多肽还具有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调整蛋白质食品的硬度、改善口感和易消化吸收等特性,其氨基酸组成几乎与大豆蛋白完全一样。研究发现,大豆肽能够有效预防“负氮平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肌红蛋白的合成,缓解机体的缺氧症状,达到抗疲劳的效果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大豆肽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对于因ACE引起的人体血压升高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 酪蛋白磷酸肽 酪蛋白磷酸肽:简称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有α-酪蛋白磷酸肽β-酪蛋白磷酸肽,富含磷酸丝氨酸的天然多肽。CPP能在人和动物的小肠内与Ca+2、Fe+2等二价无机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其吸收利用。 3 玉米肽 玉米肽是从天然食品玉米中提取的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及特定小肽分离技术而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物质。 玉米肽作为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而获得的多种小肽的混合物,除具有肽类物质的优良特性——优于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直接吸收、溶解性强(在大范围的pH 值下均能完全溶于水,无浑浊和沉淀物产生)、稳定性强(对热稳定,组分不改变,功能不丧失)、安全性高(天然食品蛋白,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性以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殊功能。玉米肽所独有的特殊功能源于它特别的氨基酸分布,通过实验室的检测,发现玉米肽的氨基酸分布非常特别,它与大豆低聚肽中各种氨基酸分布均匀的特点不同,玉米肽中氨基酸的分布主要以丙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3种氨基酸为主,这也就注定了玉米肽拥有以下与大豆低聚肽不一样的特殊功能。玉米肽具有抗疲劳、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玉米肽独特的氨基酸构成,有利于促进酒精代谢,具有醒酒作用;玉米肽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出现, 研发新型抗菌物质已迫在眉睫。而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的多肽。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结构,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肽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耐药性,抗菌肽;作用机理;前景 抗菌肽,简称ABP,是由宿主产生的一类能够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1980 年,瑞典科学家Boman 等从天蚕蛹的血淋巴中分离得到天蚕素( cecropin ) 抗菌肽,使人们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 700余种。由于热稳定性强,且对较高离子强度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 而且有的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杀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杀伤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却又极少破坏动物体内的正常细胞,因此,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昆虫学、生理学、药理学研究热点,在动植物转基因工程及药物开发领域及农业、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抗菌肽的结构 1 .1 一级结构 据报道,已分离并测定其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的抗菌肽达几十种,且一级结构都比较相似,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由20~7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其N 端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等阳离子型氨基酸,C 端富含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等非极性氨基酸,中间部分则富含脯氨酸,且在许多特定位置都有一些较保守的氨基酸残基,这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是一些抗菌肽分子具有抗菌活性所不可缺少的, 1. 2 二级结构 通过圆二色性分析、二维核磁共振谱法及脂质体模拟实验研究抗菌肽的二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抗菌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a-螺旋和β-折叠结构。a-螺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水脂两亲结构,即圆柱形分子的纵轴一边为带正电-的亲水区,而对称面为疏水区。这种两亲性结构是抗菌肽杀菌的关键,改变a-螺 旋的螺旋度会影响抗菌肽的活性。抗菌肽有许多保守序列,在N端易形成a-螺旋,中间部分易形成β-折叠或铰链。a-螺旋肽主要包括天蚕素、爪蟾抗菌肽ma g a i n i n 、c a t h e l i n d i a 等,β-折叠肽主要包括哺乳动物防御素、植物防御素、昆虫防御素和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等。 2 抗菌肽的来源 2.1微生物抗菌肽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 百科名片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目录[隐藏] 概述 特性 作用 食品中的应用 1.殊营养品 2.保健食品 3.乳品 4.糕点 5.糖类 6.其他 重要活性肽研究简介 1.乳肽 2.大豆肽 3.高F值寡肽 4.谷胱甘肽(GSH) 活性肽的分类 生产方法 原料选择原则 中国活性肽研究进展 [编辑本段] 概述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类摄食蛋白质经消化道的酶作用后,大多是以低肽形式消化吸收的,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很小。进一步的试验又揭示了肽比游离氨基酸消化更快、吸收更多,表明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更高。这也正是活性肽的无穷魅力所在。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生物活性肽 20世纪末,科学家在破解基因的秘密的同时,也对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另一类奇妙物质的研究发生极大的兴趣。这类物质就是生物活性肽,或称功能肽,由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比如胰岛素,就是一种多肽,再如在日本应用广泛的促进钙吸收的CCP,在欧美风靡一时的促进生长的HGH……。 [编辑本段] 特性 1、它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氨基酸和蛋白质都高。 2、它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是一个例子。 3、肽的活性很高,往往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高中生物】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所含化合物的特异性,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许多机遇与挑战。由于海洋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如高压(深海)、低温(极地、深海)、高温(海底火山口)和高盐等。为了适应这些极端的海洋生境,海洋生物蛋白质无论氨基酸的组成或序列都与陆地生物蛋白有很大的不同。生物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同时,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蛋白资源,并且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1海洋天然生物活性肽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包括肽类抗生素、激素等生物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组织系统,如骨骼、肌肉、免疫、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活性肽。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P-HPLC,2D-NMR,TOF-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目前研究的海洋活性肽主要包括来源于海鞘、海葵、海绵、芋螺、海星、海兔、海藻、鱼类、贝类等的活性肽以及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防御素。 1.1海鞘多肽 海鞘(Ascidian)属于脊索动物门,海鞘纲与尾索动物亚门的另外两个纲称为被囊动物(Tunicate),约有2000种,海鞘是被囊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一类。自1980年Ireland等从海鞘中发现一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 以来,不断有环肽从此类海洋生物中发现。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加利福尼亚海域及加勒比海中群体海鞘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出的3种环肽DidemninA~C,它们都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idemninB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卵巢癌具明显的抑制活性。同时,它还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内活性较环抱霉素A强1000倍,有望成为新型

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综述了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结和抗肿瘤活性等,并对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胶原蛋白;生物活性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氧化 Research Progress of Collagen Peptides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collagen was introduced and biology active of collagen peptides, includ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ntioxidation, anti-platelet clotting and anticancer etc.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The exploiting potential foreground of collagen active peptides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collagen;bioactive peptides;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antioxidation; 前言: 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它是机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食物蛋白质当作一种营养丰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生物活性肽是指具有特殊富的成分,认为蛋白质只有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1902年伦敦大学医学院的Bayliss吸收,它只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氮源和必需氨基酸,但和Startling从动物的胃肠中发现了一种能引起胰腺分泌是在后来的研究中证明大量氨基酸是以2~6个氨基酸组活动的物质,称为分泌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生物成的寡肽形式被吸收,寡肽有助于肠道吸收。此后,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酸运输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下,摄入寡肽却能获得技术的飞速发展,肽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正文: 一.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 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骨、腱、肌鞘、韧带、肌膜、软骨和皮肤中,是结缔组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蛋白质,起着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的功能。胶原蛋白的种类很多,一般皮肤和骨骼中的是Ⅰ型胶原蛋白,软骨中的是Ⅱ型胶原蛋白,胚胎皮肤中的是Ⅲ型。胶原蛋白,细胞基底膜中的是Ⅳ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由三条多肽链构成三股螺旋结构,即3 条多肽链的每条都向左形成左手螺旋,3 条肽链再以氢键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右手超螺旋,这种超螺旋结构十分稳定。组成胶原蛋白的主要氨基酸为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大多数蛋白质中的同一条多肽链中,氨基酸一般不会有周期性的重复顺序,但胶原蛋白却有“甘氨酰- 脯氨酰-羟脯氨酸”、“甘氨酰- 脯氨酰- X ”和“甘氨酰- X -Y ”( X 、Y 代表除甘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04002424 赵谦一 青霉素的发现使人们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不再束手无策,并由此发展了大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上述“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产生出诸多新问题。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一代抗菌剂。近期的研究发现,某些阳离子型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抗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1975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从惜古比天蚕蛹中诱导分离得到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cecropin。此后,许多抗菌肽相继被分离、纯化。一些抗菌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和基因序列得到确定。80年代,有关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的经济昆虫。90年代以来,在继续对大型经济昆虫进行研究的同时,又扩展到一些小型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及脊椎动物,抗菌肽已成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其中昆虫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最受重视。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生

物界,包括细菌、动植物和人类。这种内源性的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被认为是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大多数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有些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起作用。对某些真菌、原生动物,尤其对耐药性细菌有杀灭作用,并能选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1.抗菌肽的分类 迄今为止从不同生物体内诱导的抗菌肽已不下200种,仅从昆虫体内分离获得的就多达170余种。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Cys)的抗菌肽,或由无规则卷曲连接的两段а-螺旋组成的肽。该类包括天蚕素Cecropins, Magainins等。Magainins最初是从非洲爪蟾的皮肤中发现的,它是爪蟾的皮肤在一定的环境压力下分泌出的抗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由两个紧密相连的肽链组成,每一个肽链有23个氨基酸,低浓度便可抑制许多细菌和真菌生长。(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Cys的抗菌肽。如富含脯氨酸(Pro)或甘氨酸(Gly)残基的抗菌肽。如从猪肠内分离的抗菌肽PR39中Pro含量占49%。鞘翅肽Coleoptericin和半翅肽Hemiptericin的全序中富含Gly。(3)含一个二硫键的抗菌肽,该二硫键的位置通常在肽链C端。如爪蟾皮肤细胞中产生的Brevinins。(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如绿蝇防御素,分子内有6个Cys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肽链C末段是带有拟β转角的反向平行的β片层。实验证明,分子中的二硫键在其抗菌作用中至关重要。(5)由其他已知功

前置胎盘大出血应急演练

前置胎盘大出血应急演 练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前置胎盘大出血应急演练 妇产科高危区:李小蓉 时间:2014年10月某天 地点: 妇产科高危病房 人物: 医生:夏医生、杨医生(实习) 护士:李护士、王护士、林护士(手术室) 患者:张小兰(患者基本病情:G1P0孕34+W 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 患者家属:小陈 场景:小陈急急忙忙的找到张小兰(5床)的管床护士小李:“小李护士、小李护士,你赶快去看一下5床张小兰,她一直躺在床上的,但是突然出了好多血。” 小李护士立即拿着胎心多普勒,一边安抚着家属一边来到了5床张小兰床旁,“张小兰,你不要紧张,我先看一下你阴道出血的情况(同时估计出血量)”触摸腹部,“腹部质软”听胎心“胎心138次/分”“王护士赶快去通知医生过来”。 李护士:“张小兰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了,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 张小兰:“我心里有点心慌”

李护士:“我给你氧气吸上,然后给你安置心电监护,好监测你的生命体征。(同时测量)” 王护士来到夏医生面前:“夏医生,5床出血有点多,你赶快去看一下” 夏医生“赶快建立双静脉通道” 夏医生胡王护士来到了5床面前,王护士立即建立双通道。 夏医生:“李护士,5床大约出了多少血,胎心正常吗现在生命体征怎么样” 李护士:“我估量了一下,出血大约700ml,胎心138次/分腹部质软,现在p:110次/分、BP:93/60mmhg、spo2:95%、R:21次/分”夏医生:“王护士给予氨甲环酸1g和复方氯化钠两个通道快速静滴” 王护士:“氨甲环酸1g和复方氯化钠两个通快速静滴” 夏医生:“李护士,帮着抽合血,并且准备术前准备” 李护士:“5床请问叫什么名字”“张小兰”“我看一下你的手腕带,住院号:123456”核对完毕,抽血完毕后交给夏医生。 夏医生再次核对,“小杨,赶快送合血,并通知手术室来接病人” 李护士“备皮、导尿,术前准备已做好”。 手术室林护士:“5床准备好了没有”。 李护士:“准备好了,林老师我们两个再次核对一下,5床、张小兰、住院号:123456” 林护士:“核对正确”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王亮赵协常维山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抗菌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 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据研究表明,抗菌肽对细菌、部分真菌、原虫、病毒、肿瘤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从目前国内外在抗菌肽研究热点着手,分析阐述了抗菌肽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肽基因工程,及抗菌肽在农业、畜牧业中的应用,并对微生物针对杭菌肤的耐药性进行了简单讨论。关键词:抗菌肽;基因工程;耐受性;作用机理;阳离子抗菌肽。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 tide)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多肽, 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围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不仅对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及一些活性细胞有杀伤活性, 还在免疫调节、激素调节及刺激伤口愈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寻找合适的活性物质来替代抗生素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抗菌肽具有水溶性好、热稳定、广谱抗菌及不易引起病原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笔者就目前国内外对抗菌肽的研究及抗菌肽在农业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发展历程 1975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2]等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cecropia)蛹中诱导分离得到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cecropin。此后,许多抗菌肽相继被分离、纯化。一些抗菌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和基因序列得到确定。80年代,有关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的经济昆虫。90年代以来,在继续对大型经济昆虫进行研究的同时,又扩展到一些小型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及脊椎动物,抗菌肽已成为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动物来源的抗菌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小组在单个两栖动物个体中发现了107种新型的抗菌肽类似多肽,占全世界已知抗菌肽总数的10%左右,并克隆了372条抗菌肽基因,分属于30个不同的多肽家族,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丰富的抗菌肽资源。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2 抗菌肽的分类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3 抗菌肽的作用及机理 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菌肽与质膜的相互作用的问题上。抗菌肽与细胞膜的作用大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