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武隆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武隆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武隆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武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成功,武隆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本文将从武隆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出发,进一步阐述武隆的旅游资源类型,并对其相关特色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分析

一、背景分析

武隆地处重庆市西南地区,地处山区,地势复杂,地表崎岖,岩石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完全,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经过天然水对可溶性和易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现象与景观。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发育首先在于该地区岩石的可溶性。可溶性岩石的溶蚀速率一方面取决于岩石本身的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水的溶蚀能力,水的溶蚀能力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关,还与水的流通量有关。常被作为观赏的岩溶地貌景观有地上的峰丛、溶峰林、石芽、天生桥、穿洞景观和地下的地下河、溶洞及、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盾、石花、石盆等。武隆喀斯特景观主要是溶洞以及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仙人指路,巨幕飞瀑,大雁塔等。

二、武隆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武隆喀斯特景观属于自然景观里的地貌景观。自然景观是指由自然因

素作用形成(或构成)的景观,也就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天然存在的景观。自然要素主要指天文、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等非人为要素。自然景观可以由一种成景因素形成,也可以是几种成景因素综合形成,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显示出了自身的特色和形成原因。因为自然景观是受地球内外因力和组成物质控制的,内外因力和物质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景观除了普遍性外,更多的表现出了独特性。自然景观一般是在一定的区域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所以它还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地域性。自然景观还表现出其观赏、科学、文化、生态、环境、教育、经济等价值。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三、特色分析

武隆是重庆市首个岩溶地貌旅游景点,这是其景区的第一个特色,利用其在重庆区域内的位置独特性。第二、武隆喀斯特景观由于其属于自然景观,很显然的表现出独特性和一系列的客观价值。第三、武隆位于重庆主城区周边地区,更因为其海拔较高夏季凉爽,是一个避暑胜地,

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中国的旅行社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应用模型的解释和描述 PEST 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法律法规等因素。 E—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财务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形式等。 S—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公众的价值观念等。 T—技术因素:包括产品寿命,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变化速度、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波特的五力分析 1.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新加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但它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和原有行业的反击程度。 2.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包括目前竞争者采用的价格战,广告战,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质量等。 3.替代产品的威胁:包括那些与本行业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要求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服务和质量,这取决于购买商的实力是否强大。

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势力强大,这些手段就较容易实现。 目前的旅游业特征描述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前进。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PEST分析 1. 经济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等旅游业发展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式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旅游业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去,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求的旅游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也在大力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交通

旅游资源类型统计分析

旅游管理2班王瑶 12320320 一、旅游资源类型统计分析 内容; 三三六评价法 三个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市区内分布的古城 墙、古楼台,都有着浓浓的古嘉州文化风韵。 2、艺术欣赏价值:市区内的古城墙遗址、嘉州长卷的古嘉州风格建筑设计,都透出了 独特的古嘉州文化气息。建筑风格具有代表性,极具观赏价值。 3、科学研究价值: 三大效益 1、经济效益:嘉州长卷项目的开发修建,可以弥补乐山市区夜旅游文化的不足。吸引 更多的游客停留,分流大佛景区的客流,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 2、社会效益:嘉州长卷项目还将以绝佳的山水景观,特色的明清风格建筑,成为乐山 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同时,商业街等特色街区的修建,还能提供不同的就职岗位,满足社会就业需求。 3、环境效益:休闲公园、嘉州长卷等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风光结合,使乐山融人文 和自然为一体。更加突出乐山“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人居环境特色。 六大条件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乐山位于四川省中南部,距离成都仅有大约两小时车程。随 着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的修建,乐山的交通变得十分方便。 2、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乐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结合。滨河风 光、人造景观风格独特。以嘉州长卷为代表的人造景观紧邻江岸,景点地域组合紧密。 3、旅游资源容量条件:乐山旅游资源虽多,但是像大佛那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景点却 很少。且资源较分散,容量小,不能吸引较多游客。 4、客源市场条件:乐山距成都仅两小时车程,且随着成绵乐高铁的修建,乐山的客源 市场逐渐增大。大佛的知名度在世界的扩展,更多的游客也将慕名前来。乐山客源市场广阔。 5、开发投资条件:乐山交通的改善为乐山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旅游市场 的增大,乐山旅游资源投资开发也有更好的条件。 6、施工难易条件:乐山依山傍水,山地与河面面积较大,平地面积较少。相对的施工难 度较大。 三、定量方法评价三个区域的旅游资源,并得出各自的等级

重庆武隆喀斯特导游词_导游词

重庆武隆喀斯特导游词 喀斯特旅游区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区,下有天生三桥、芙蓉洞、仙女山、印象武隆、芙蓉江、龙水峡地缝等景区。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重庆武隆喀斯特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重庆武隆喀斯特导游词(一) 芙蓉江过江速滑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秀美的芙蓉江上,天下第一洞芙蓉洞旁,是目前最长的过江速滑。它是一项引进国外设备,由专业设计施工单位修建的新颖独特、安全舒适、惊险刺激、老少皆宜的勇敢者挑战旅游项目。极具参与性。芙蓉江过江速滑属双向滑行,单程跨度为669米和559米。系上特制安全带,飞身过江,既可鸟瞰芙蓉江大峡谷之美,也可目睹烟波浩瀚的芙蓉江水电站库区全貌,领略自然、感受飞翔、飘然过江。 芙蓉洞距江口镇约3公里,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大体成形于100多万年以前。1993年5月26日,江口镇6个农民发现了这个溶洞,当地人以其位于芙蓉江流入乌江入口处的山腰上,名之为芙蓉洞,1994年4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探明的洞长2700余米,洞底宽12至15米,最宽处69.5米,洞高8至25米,最高处48.3米,底面积3.7万平方米,开发的游览道长1846.8米,整个洞体长大宏阔。洞内气温稳定在16℃左右,很适合进洞游览。由碳酸盐类和硫酸盐类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的石芽、石笋、石柱、石幔、石幕、石瀑、石1 / 20

旗和石膏花、石晶花、石梯田遍布于洞中,种类近百种,经过灯光调饰造成了300余处景观,绚丽缤纷,精彩迭见。其中的巨幕飞瀑、珊瑚瑶池、生命之源、石花之王和犬牙晶花5景,被誉为“芙蓉洞五绝”。巨幕飞瀑并生着幕一瀑,顺观赏行走方向,左边的石幕犹如一幅舞台巨幕,从洞顶一直垂落到地面;右边的石瀑高15.76米,宽21米,也从洞顶飞泻而下,酷似真正的瀑布。它们是由成片流水长期冲刷次生化学沉积物而形成的,始成于16万年以前,迄今仍在继续生长,在国内同类溶洞生成物中规模最大,完整性最强,观赏价值最高。石幕与石瀑之间,端坐着一尊芙蓉大佛,简直天造地设。珊瑚瑶池是由水中色泽浅黄的方解石品花和浮筏石笋构成的,水池面积30平方米,水深0.5至1.3米,在灯光下幻若珊瑚晶花瑶池。无论池水面积和深度,还是石晶花的数量和规模,目前都是世界之最。生长在品花浮筏上的两根翠玉般的石笋,宛似瑶池中一对仙姬,更是稀世珍宝。生命之源是一根特殊石笋,其形酷似阳具挺立,形与神都显示出天与人、科学求索与艺术联想相通的神圣和纯洁。石花之王和犬牙品花也都是极品,全国第一,举世罕匹。其他的如莲花观音、海底龙宫、艺术长廊、万箭挂壁、石田珍珠、林木峥嵘、大小雁塔、银 丝玉缕、贵妃浴池、奇花异草、玉柱擎天、仙山琼阁、金銮宝殿等景点、景观,无不是移步换景,神奇诱人。动物世界所在的辉煌大厅,底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全洞最大的一个景区。随导游游完全洞,一般需要1.5至2小时。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评价说,芙 2 / 20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成都到武隆旅游攻略

成都到武隆自助游玩 主要景点包括: 芙蓉洞、天生三桥、仙女山、天坑、地缝 都是5A级景区 1、成都到重庆动车,班次很多,前一天订票就行。票件97元,时间2.5小时。 2、到达重庆北之后,不用出来,直接乘坐地铁3号到四公里乘坐到武隆的大巴。票价4元, 时间30分钟。 3、坐大巴:四公里到武隆县城:班次滚动发车,乘坐的人还行等的时间不会太长。票件60 元,时间2.5小时。 4、公交路线 武隆县城到接待中心 武隆县城(汽车站)→(公交汽车)→仙女镇游客接待中心----------8元,车时0.5小时 武隆县城到仙女山 武隆县城(汽车站)→(公交汽车)→仙女山---------------------16元,车时1小时 武隆县城到芙蓉洞 武隆县城(汽车站)→(公交汽车)→芙蓉洞---------------------8元,车时0.5小时,需要在江口镇换一下车。 下午到的时间比较早的,可以先去芙蓉洞玩,因为仙女山、仙女镇游客接待中心在一个方向,晚上住宿在江口镇,房价很便宜,50~80元左右的标间。可以找一个江边的,享受一

武隆县城到天生三硚、龙水峡地缝乘车线路:先在武隆县城的汽车站乘坐小巴到仙女镇游客接待中心(此费用大约8元/人),再凭景区门票在游客接待中心乘车喀斯特公司提供的中转环保车(此费用包含在景区门票内)。 如果要打出租车到仙女镇游客接待中心费用在60元左右。 从游客接待中心回到武隆县城:游客接待中心对面马上边乘坐到武隆县城的小巴车。 吃:在天生三硚出口有一些卖小吃的店,如果要就餐推荐在仙女镇上,也可自备一些小零食。 武隆——仙女山:早上8:00开班,下午16:30收班; 仙女山——武隆:早上8:00开班,下午17:00收班。 景区内游览时间 天生三硚、龙水峡地缝、芙蓉洞、芙蓉江大致都是2个小时,仙女山较为灵活。 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行程时间 天生三硚→龙水峡地缝:20分钟; 武隆县城→仙女镇游客接待中心:40分钟, 游客接待中心→仙女山:20分钟

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

武隆导游词

武隆导游词 武隆位于重庆东南139公里的乌江下游,它是继张家界,九寨沟等地之后全国第6处,重庆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拥有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高山草原等多种景观形态以及土家族,苗族等独特的民族风情,目前对外开发开放的有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大草原,天坑三桥,龙水下地缝,黄柏渡漂流六大景区以及大型山水实景晚会——印象晚会! 武隆始建于唐武德2年(也就是公元619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前的武隆为一二三四五的五,飞龙在天的龙,因为清朝时贵州省也有一个武隆县,为了避免重名,后来更改为武术的武,生意兴隆的隆,寓意兴旺发达。武隆县东邻彭水县、酉阳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区、涪陵区,北与鬼城丰都县相连。武隆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隆县常住人口为35.1万人(户籍人口为41万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武隆县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获得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2012年度中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中国户外运动基地”等光荣称号。武隆海拔高低不一,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最高,高达2033米;大溪河口海拔最低,海拔为160米。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以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武隆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41.7℃,武隆县的老百姓以前过着贫穷落后的日子,外来人问他们,你们一天吃啥啊?他们会说,早上吃土豆,中午吃洋芋,晚上吃马铃薯,可见,他们一日三餐都是吃的同一件东西,直到1993年,芙蓉洞被当地6名村民偶然发现,既而国家和政府对武隆县内各大景区的相继开发,武隆县人民的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尤其是仙女山上的居民,过上了家家有别墅,家家有跑车的好日子。 非常6+1(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非常6+1,武隆的旅游资源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芙蓉洞 芙蓉洞位于距县城21公里的江口镇,他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与美国的猛犸洞,法国的克拉姆斯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同时有“天下第一洞”的美誉。它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120多万年前,1993年当地6位村民偶然闯入洞中,才得以让世人见识它独特的美。芙蓉洞主洞长2700 米,游览路程186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以上,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整个芙蓉洞的最大静态客容量为185000人。芙蓉洞有五绝,第一绝:巨幕飞瀑——宽15.76米,高21.04米的巨型石瀑布;第二绝:面积32平方米,水深0.8米的珊瑚瑶池第三绝:长120厘米,周长124厘米的“生命之源”;第四绝:生长旺盛的石花之王以及第五绝——世界绝无仅有的犬牙晶花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芙蓉洞,您可以看到东海的海底龙宫,您可以看到西安的大小雁塔,您可以看到西昌的卫星发射基地,您可以看到动物园的动物世界,甚至您还可以看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以及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世界稀有的石葡萄。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3112267.html,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作者:刘思洋 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28期 [摘要]焦作成功实现了由“煤城”向“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变,本文从焦作本身所具备的区位、经济、资源等各方面,借助于现代产业环境分析中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焦作市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变化因素,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焦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焦作;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76-01 SWOT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得出结论,提出符合具体研究对象的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也是现今比较广泛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术,通过对SWOT分析法的应用,有助于找出焦作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发展的瓶颈,可以更好地探索出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战略方向。 1 SWOT分析——优势 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邻黄河,与山西省晋城接壤,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 东接新乡,西邻济源。北接太原、东连京广,南达陇海,同时穿越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焦作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将近3万人,星级以上饭店15家,旅行服务社接近20家。经济发展属河南上游,污染企业逐步减少加之城市市民,清洁工人的维护,城市卫生有目共睹,交通较为便捷,都为旅游业或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焦作市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令人叹止。母亲河的源远流长,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塑造了焦作旅游的丰富资源。云台山在南太行五大著名景点中最能体现焦作山水的特色,以水叫绝,以山称奇,堪称华夏第一高瀑的老谭沟云台天瀑布更是令人叫绝。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而在全国骤然引起强烈关注。 一直被人们誉为“北方小三峡”的青天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可与江南秀丽风光媲美。青龙峡风景也是享有河南省唯一的峡谷型省级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原第一峡谷”。神农山风景被誉为“太行精粹”,它的奇、绝、险、雄让人流连忘返。这幅犹如山水画的立体长卷是带动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以云台山为中心,各大旅游景点为辅助的集群效应正在慢慢显现。以第二产业为 主转向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武隆景点导游词

武隆景点导游词 武隆县地处重庆东南部乌江下游,东连彭水,西邻涪陵、南川,北接丰都,南界贵州道真。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武隆景点 导游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隆景点导游词1 中国,重庆武隆,位于重庆东南,距重庆主城区170公里。地处中国著名山脉――大娄山 与武陵山的交错地带,长江中游最大支流――乌江横贯县境,发育形成了中国独有而丰富 的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等地质奇观,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国家荣誉称号,是长江三峡库区集雄、奇、险、峻、秀、幽、绝等特色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位于东经 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万亩,县城建成区5.1平方公里。东邻彭水,南 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距重庆市区128公里,处于重庆“一 圈两翼”的交汇点,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是千里乌江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辖26个乡镇,40.84万人,县城所在地为巷口镇。 武隆设治,始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 一统志》载:今核桃乡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龙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 元1380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 相沿至今。 武隆景点导游词2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区,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2901.3平方公进里,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现辖46个乡镇,共人口有39.8万人。 武隆县辖10镇乡,分为巷羊片区、土坎片区、白马片区、长坝片区、鸭江片区、平桥片区,江口片区、桐梓片区、火炉片区等9个片区。 武隆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有主要乔木、灌木147种,珍稀树种有银杉、水杉、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汪舟,杨春丽,张同健 (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摘要: 乐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业的 SWOT 分析可以为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有助于制定长期的、合理的、有效的旅 游规划,从而全面提高乐山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SWOT 分析; 旅游产业; 旅游城市 中图分类号: F592. 3 文献标识码: A 乐山市是四川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也是闻 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之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 源。但乐山市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仅处于全国中等水 平。因此,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 而SWOT 分析是乐山市旅游资源规划研究的基础, 为规划研究提供合理的策略支持。 1 乐山市旅游业研究背景 乐山市旅游业的SWOT 分析,在以前的相关研 究中已有所涉及。刘琼英、孙颖分析了乐山市乡村 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1]。陈兴中、郑柳青从 乐山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

品整合概念的基础上,从地域整合、线路整合和内涵 整合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的整合途径,并提出了建立乐山大旅游圈的构 想[2]。王瑛在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 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区域 文化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 合、突出特色与国际化为原则,提出了乐山国家旅游 发展的方向,认为乐山应着力打造以世界遗产旅游 和山水文化体验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 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3]。但是,这些研究具有一定 的片面性,没有从整体上实现系统的SWOT 分析。 2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SWOT 分析 2. 1 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第一,乐山市具有悠久的旅游历史文化。 乐山在北周时称嘉州,在北宋时称为嘉定府,又 收稿日期: 2012 - 04 - 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1BJL074) 作者简介: 汪舟( 1983 - ) ,女,四川乐山人,讲师,硕士.因古时城内遍植海棠,享有“海棠之国”的美誉。 1995 年,乐山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和甲类风景区。乐山之山,首推峨嵋。峨眉山 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而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 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常常用旅游来缓解工作压力和提高生活水平,旅游业对对经济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旅游业依然存在影响其发展的许多限制性因素和问题,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旅游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下面通过对旅游业各方面分析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便找到分析乌镇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办法,为下一步提供乌镇旅游业发展策略奠定杂实的文献基础。 SWOT分析法理论研究 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史提勒于80年代初提出来的,旨在为项目开发、企业营销等重大投资机决策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对研究对象所处情景进行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

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SWOT分析的结果视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称谓。在战略研究中称作战略计划;在发展研究中称作发展对策;在市场研究中称作市场对策;在管理咨询中称作管理对策等。 姜涛2005[1]等指出在对某一对象进行决策时,可通过调查将四个方面因素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唐韬智2002[2]也将SWOT分析的程序归纳为:明确目标,确定分析对象,信息搜集与整理,进行SWOT分析。而在SWOT分析中,首先要构造SWOT矩阵, 即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那些对发展有重大和长期影响的因素有限 排列,反之则做次要排列;其次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即对列出因素按照其重要程 度,分别确定一个加权系数,然后对其进行逐项打分,并加权求和,以判断其中 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 章长生等2007[3],将Michael E.Porter的“战略轮盘”理论应用于SWOT 分析模型的构建,并结合目前市场行情,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做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发展弊病;并结合SWOT分析方法,制定了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SWOT分析模型和优异发展战略的选择。 韩晓静2006[3]较详细的阐述了层次分析法AHP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应用于SWOT分析决策中,可以弥补SWOT分析的缺少定量分析的缺陷。并在研究中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AHP?SWOT分析。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成都到重庆武隆自驾游线路

武隆天坑自驾游 线路走向: 1.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 沿三环路行驶1.9公里,朝成南高速/遂宁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南立交沿成南立交行驶760米,在成南立交从入口进入沪蓉高速公路。 2. 沪蓉高速公路 沿沪蓉高速公路行驶132.3公里,朝遂渝/遂宁/重庆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桂花互通全路段收费,沿桂花互通行驶 1.4公里,从入口进入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3. 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1) 沿成渝环线高速公路行驶136.4公里,直行进入渝遂高速公路全路段收费 2) 沿渝遂高速公路行驶20.6公里,朝华岩/内环快速/G75/G9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渝遂互通部分路段收费 3) 沿渝遂互通行驶320米,在渝遂互通从入口进入内环快速路 4) 沿内环快速路行驶25.3公里,朝南川/G65/G75/綦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环互通 5) 沿南环互通行驶260米,过吉庆村约270米后直行进入南环立交 6) 沿南环立交行驶370米,在南环立交朝武隆/南川/G65方向,稍向左转 7) 继续沿南环立交行驶450米,从入口进入包茂高速公路 4. 包茂高速公路 1) 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138.4公里,从武隆仙女山/武隆服务区/武隆出口离开进入武隆互通全路段收费 2) 沿武隆互通行驶130米,在武隆互通朝武隆/仙女山方向,稍向右转 5. 武隆县内驾车方案 1) 继续沿武隆互通行驶520米,朝武隆/仙女山方向,稍向右转 2) 行驶890米,直行 3) 行驶150米,朝仙女山/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方向,右前方转弯 4) 行驶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S203 5) 沿S203行驶17.8公里,右转进入翠云路 6) 沿翠云路行驶1.8公里,右前方转弯 7) 行驶2.2公里,右转 8) 行驶590米,过右侧的武隆天坑地缝国家地质公园,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旅游资源分类表(2018新)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点) A 地文景观 AA 自然景 观综合体 AAA 山丘型景观 AAB 台地型景观 AAC 沟谷型景观 AAD 滩地型景观 AB 地质与 构造形迹 ABA 断裂景观 ABB 褶曲景观 ABC 地层剖面 ABD 生物化石点 AC 地表形 态 ACA 台丘状地景 ACB 峰柱状地景 ACC 垄岗状地景 ACD 沟壑与洞穴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土圈灾变遗迹AD 自然标 记与自然现 象 ADA 奇异自然现象 ADB 自然标志地 ADC 垂直自然带 B 水域景观 BA 河系 BAA 游憩河段 BAB 瀑布 BAC 古河道段落 BB 湖泊 BBA游憩湖区 BBB 潭池 BBC 湿地 BC 地下水 BCA 泉 BCB 埋藏水体 BD 冰雪地 BDA 积雪地 BDB 现代冰川 BE海面 BEA 游憩海域 BEB 涌潮与击浪现象 BEC 小型岛礁 C 生物景观CA 植被景 观 CAA 林地 CAB 独树与丛树 CAC 草地 CAD 花卉地 CB 野生动 物栖息地 CBA 水生动物栖息地 CBB 陆地动物栖息地 CBC 鸟类栖息地 CBD 蝶类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天象景 观 DAA 太空景象观察地 DAB 地标光现象 DB 天气与 气候现象 DBA 云雾多发区 DBB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C 物候景象 E 建筑与设 施 EA 人文景 观综合体 EAA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 EA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EAC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EAD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EAE 文化活动场所 EAF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EAG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EAH 交通运输场站 EAI 纪念地与纪念活动场所 EB 实用建 筑与核心设 施 EBA 特色街区 EBB 特性屋舍 EBC 独立厅、室、馆 EBD 独立场、所 EBE 桥梁 EBF 渠道、运河段落 EBG 堤坝段落 EBH 港口、渡口与码头 EBI 洞窟 EBJ 陵墓 EBK 景观农田 EBL 景观牧场 EBM 景观林场 EBN 景观养殖场 EBO 特色店铺 EBP 特色市场 EC 景观与 小品建筑 ECA 形象标志物 ECB 观景点 ECC 亭、台、楼、阁 ECD 书画作 ECE 雕塑 ECF 碑碣、碑林、经幢 ECG 牌坊牌楼、影壁 ECH 门廓、廊道 ECI 塔形建筑 ECJ 景观步道、甬路 ECK 花草坪 ECL 水井 ECM 喷泉

旅游发展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003-2-24 0:00:00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ICS 03.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2003-02- 24 发布200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