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社会动力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学在中国有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基础?

3. 请分别举自然界的例子、社会的例子和人造产物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系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符合一般系统的特点。

4.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组存在同一地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还是有坚实物质联系的整体呢?还是在两者之间?

5.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生物结构

1. 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和塑造生物?生物又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并影响到自然环境?

2. 举例说明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3. 如何利用生命表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期望寿命。

4. 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5. 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中,如何利用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原理?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综合结构

1. 你能举例谈一谈下列区域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别吗?

(1)山地—丘陵—平原—低洼地

(2)城市近郊—远郊—农村

(3)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低

(4)温带—亚热带—热带

2. 能够举例说明下述农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吗?

(1)农牧结合

(2)农林结合

(3)农渔结合

(4)林牧结合

(5)林渔结合

(6)渔牧结合

3. 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食物链结构类型?

4. 如何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充分利用下述其中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降水和地力资源?

(1)平原—农田(2)一片山坡地(3)一个鱼塘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吗?为什么?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1. 什么叫耗散结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吗?为什么?

2. 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有什么形式?有什么路径?

3. 初级生产者在能流中的地位怎样?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4. 试述次级生产中的能量平衡关系。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5. 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如何合理使用各种人工辅助能?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物流

1. 试用一个既能养猪又种水稻的农户为例分析氮、磷、钾、碳、水等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的途径。

2.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等干扰的方式及其生态环境后果是什么?有好的后果吗?该如何趋利避害?

3. 在一个缺乏化肥投入的生态系统中,如何尽量克服氮的制约,提高系统生产力?

4. 请举例说明你家乡或者附近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影响的污染物种类和来源。

第六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的效益

1. 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

2. 举例说明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如何处理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从产权的角度可以将资源分为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它们在开发利用中,有什么资源经济规律?

4. 什么是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5. 根据收益递减规律,集约化高投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能够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6. 为什么说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沙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与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有什么异同?

7. 计算题:设某种海洋鱼类的种群增长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r=0.25,K=500t),若该鱼群目前的种群数量为300t,计算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多少?最适收获量又是多少?最适开发能力又是多少?如果开发能力E=0.1,种群稳定平衡值是多少?

8. 请按生物经济平衡原理和本章公共渔场的例子计算下列问题:假如每吨位渔船成本提高到C=20元/吨位,会有什么后果?如果降低成本至C=8元/吨位,又会有什么后果?假如鱼的内禀增长速度比较大,r=0.35,会有什么结果?如果r=0.15,又会有什么结果?请比较各种结果并讨论。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1. 请举3个例子说明自然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不同特点。

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资金流与能物流有哪些类型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加剧了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克服经济外部性的思路是什么?如果您是县长,您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无价的问题引起无限制利用和随意破坏。参考表7-4举出不同的例子说明人为给资源与环境定价的思路和方法。

4. 自然界是如何实现协调、和谐、平衡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些机制吗?

第八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人类是如何逐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共识的?你认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

2. 请说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3. 人们都采用各种方式,试图寻求一种理想的农业,你认为未来理想的农业应当是什么样的?

4. 您是如何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句话的?

5. 要让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做些什么工作趋推动这个发展?农业怎么样才算可持续发展呢?

6. 有什么技术有助于农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九章中国的生态农业

1. 比较世界农业发展3个阶段的特征、目标和理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

2. 比较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异同。

3. 为什么说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现实选择?

4.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5. 什么是生态农业模式?举例说明生态农业模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6. 如何促进常规农业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7. 个别技术的生态化改造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农业发展中,如何才能将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技术的创新相配套?

第十章农业生态工程

1. 由3~5个同学组成小组,请你们尝试建立全面评价一个同学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大的方面,每一方面的具体指标项目和指标分值的计算方法由大家确定,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这样,你们已经建起了一套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可以尝试给几个人作个评价,看你们的评价系统是否合理,是否可行。

2. 请利用附录的线性规划程序求下述问题的最优解。

一个小流域共100hm2,其中宜林地30hm2,可发展林又可发展果的有75hm2。发展果树每公顷要投入资金500元,将来收益为每年每公顷1200元,土壤流失量为每年每公顷3t。造林每公顷要投入资金100元,将来收益为每公顷200元,土壤流失量为每年每公顷0.8t。现在经营者的资金总量为35000元,该地生态环境规定该流域的土壤流失量每年不能超过180t。经营者应如何规划该小流域才能得到最大经济效益,又不违反生态环境规定?(为了简化问题,设流域土壤肥力均匀)

3. 请运行绿色生态农场的灌溉系统程序,如果要得到图形结果,还要作些程序的改造。请把初始状态改为X1=100m3,X2=50m3,X3=30m3,看运行的最终结果与原来的比较有变化吗?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

课程农业生态学班级学

号成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F )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Y )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F )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Y )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F )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F )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Y )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Y )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F )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Y )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F )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Y )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F )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F )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Y )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B )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D )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 )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D )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D )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C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B )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C )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D )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 )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

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C )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C )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

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B )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C )的严重失调问题。

A、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

15、下列生物中,属于r-对策者的生物是(C )

A、银杏

B、狗

C、昆虫

D、大象

三、名词解释(15分)

1.群落演替: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

2.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为一种特殊的种间关系

3.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

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

4成本外摊: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生态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5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四、简答题(25分)

1、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

答:

①三效益的表现特点:社会效益表现最直接最迅速,经济效益表现较缓慢,生态效益表现较为长远和间接

②三者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③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与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正确处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

答:

1)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2)类型:

①生产环:增加的新环节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

如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养殖业

②增益环:新环节转化的新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但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

③减耗环:新环节可减少生产环的耗损,提高系统的效益

④复合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

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 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2) 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

3) 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输出,受人为活动影响

4) 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

5) 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

4、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

特点:

1)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

2)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3)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

4)劳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形相结合

5)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技术:

1)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

2)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

3)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

4)立体种养技术

5)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7)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

8)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5、简述r-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主要差异。

r-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具有较高的生殖率,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经常出现大起大落。

k-对策者:个体大,种间竞争能力强,繁殖率低,遭受激烈变动或死亡后,返回平衡水平的自然反映时间长,容易走上灭绝

五、论述题目(30分)

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答: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1)提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①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②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

③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④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

⑤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

⑥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

⑦改善农田微气象条件

2)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①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

②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禽畜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

③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禽畜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消耗;

④推广渔禽畜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3、分析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论述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仅提供纲要,每点应作适当解释)

答:影响:

1)土地的农业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农业耕作方式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农田杂草防治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杀虫剂及其使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放牧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作物间套轮作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农业动植物品种改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技术措施:

1)采取土地保护性利用措施,如湿地保护等

2)耕作方式方面:少免耕等

3)杂草防治:合理使用除草剂、采用割草的办法除草

4)杀虫剂: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1 绪论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

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概论读书报告

绪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 的思想。”他说,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关于农业和 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 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 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可见农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 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 认识将进一步拓宽与深化。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将会面临众多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 要我们共同努力。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诸多考古学和生物调查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640种最重要栽培作物中就136种是起源于中国的,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除粟、黍、豆等重要大田作物外,中国也是桃、李、杏和茶叶的起源地,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以世界7%的耕地供养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科学家在中国多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稻壳、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所以推测距今一万年前,中国南方稻作和北方旱作农业就开始发展。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夏周商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 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器的应用与推广 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诞生。如中国最早的和 最大的坡塘蓄水工程芍坡”、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都江堰等等,这些水利工 程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继续快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成型;隋唐宋元时期, 由于发生了多次人口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南方精 耕细作技术体系也趋于成熟。随着南方农业开发的加速,中国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黄河流域 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南方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东南太湖地区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多熟种植遍及全国,为中国经济规模 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近代以后,由于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转型及现代农业科教体系发展的缓慢,中国农业逐渐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得 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才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此期间,中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与 技术推广体系已普遍建立,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 饭问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

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

新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 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 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 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 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 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 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管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914)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参考书目为: 1、《管理学(第11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郭熙保:《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农业经济学》(第五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5、《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 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 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 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 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 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 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 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 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 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 致总分比较低。

农业生态学课件复习笔记

第一章 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2、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文明与支持这个文明的自然系统之间不协调,以致出现了不能持续发展的关。 3、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贝塔朗菲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5、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由二个以上的组分组成;组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整体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 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7、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不仅在“ 垂直” 方向研究特定地点上的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且在“ 水平” 方向研究异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把特定地点上的同质区域称为景观元素。 8、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 1 )组分上包括生物,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 2 )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性。 ( 3 )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变规律 ( 4 )系统的各组分间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各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性。 9、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 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的生态系统,既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也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10、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 11、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3)农业生态系统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 4)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各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 5)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规律和方法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生态农业建设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of Agriculture)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备地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交叉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化学、生物学、地学专长的复合型的农业基础科学和资源环境生态基本知识的专门人才。满足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继续深造,和在农副业生产行业从事农化生产资料设计和生产、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农业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规划设计等公益性行业部门从事农村资源开发与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监测分析、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 1.基本规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知识面广;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美育基本知识和美学感受与鉴赏能力;具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等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资源环境分析技术、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技术、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和土壤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等专门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2.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尤其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 3、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以及程序语言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土壤学 试卷 2012年

2012年土壤学期末试题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 分) 1、土壤肥力 2、阳离子交换量 3、土壤孔隙度 4、脱硅富铝化 5、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任课教师:系主任: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 分) 1、由自然成土因素形成的土壤,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所具有的肥力是。 A人为肥力 B 自然肥力 C 经济肥力 D 潜在肥力 2、在物理风化类型中,岩石受季节和昼夜气温变化导致岩石表层破碎剥落的现象由 引起。 A 热力作用 B 冰劈作用 C 溶解作用 D 卸荷作用 3、在山顶、山脊等地方的母质类型大多是。 A风积物 B 坡积物 C 残积物 D 洪积物 4、土壤有机质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物的过程称为。 A 分解过程 B 矿质化过程 C 腐殖化过程 D 还原过程 5、含砂粒多,充气孔隙多,持水孔隙少,通透性良好但不易蓄水保肥的土壤质地类型是。 A 砂土类 B 粘土类 C 壤土类 D 砾质类 6、土壤结构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最理想的土壤结构是。 A 粒状结构 B 块状结构 C 柱状结构 D 团聚体结构 7、离子交换能力是指一种阳离子将他种阳离子从土壤胶粒表面代换下来的能力,下列交换能力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l3+>Mg2+>Na+ B Na+>Mg2+>Al3+ C Al3+>Na+>Mg2+ D Mg2+>Al3+>Na+ 8、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列正确的代换方式是。 A等离子价代换 B等离子代换 C正负电荷代换 D不对等代换 9、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 A气态水 B 固态水 C 膜状水 D 毛管水 10、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成份上基本相同,但在比例上有较大差异,其中CO2的含量与大气相比为。 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11、植物残体被转化成腐殖质,聚集在土体上部而形成的暗色的层次是。 A淀积层 B腐殖层 C泥炭层 D斑毡层 12、自然土壤剖面大多可划分为A、B(E)、C三个层次,其中位于土层上部土壤物质淋溶损失较多的层次是。 A淋溶层 B 淀积层 C母质层 D犁底层 13、岩石经风化后成为疏松、多孔的散碎体,释放出大量矿质元素。这些物质随水流入江、河、湖、海,经沉积、胶结、硬化形成岩石,又上升出露地表再次进行风化的地球化学过程是。 A水的大循环 B水的小循环 C地质大循环 D生物小循环 14、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过程的土壤是。 A棕壤 B黄棕壤 C褐土 D红壤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821 环境学概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环境学概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考试大纲 《环境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学》是环境科学的入门学科,主要内容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机理、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生态社会效应和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噪声等物理性污染问题;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分科 三、环境学的发生和发展 四、目前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本章需要了解环境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以及主要解决思路;掌握目前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与解决方法。 第二章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二、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三、主要大气污染类型及转化 四、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本章需要了解相关的大气环境标准;理解主要大气环境污染物,大气污染扩散与转化规律;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控制措施。 第三章水体环境 一、水环境概论 二、水体与水体污染 三、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四、水体污染与自净 五、水环境污染控制及其管理 本章需要了解相关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理解主要水环境污染物,水体污染与净化规律;掌握水环境污染控制模式,水环境水环境质量主要控制措施。 第四章土壤环境 一、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二、土壤污染 三、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社会动力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学在中国有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基础? 3. 请分别举自然界的例子、社会的例子和人造产物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系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符合一般系统的特点。 4.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组存在同一地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还是有坚实物质联系的整体呢?还是在两者之间? 5.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生物结构 1. 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和塑造生物?生物又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并影响到自然环境? 2. 举例说明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3. 如何利用生命表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期望寿命。 4. 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5. 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中,如何利用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原理?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综合结构 1. 你能举例谈一谈下列区域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别吗? (1)山地—丘陵—平原—低洼地 (2)城市近郊—远郊—农村

(3)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低 (4)温带—亚热带—热带 2. 能够举例说明下述农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吗? (1)农牧结合 (2)农林结合 (3)农渔结合 (4)林牧结合 (5)林渔结合 (6)渔牧结合 3. 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食物链结构类型? 4. 如何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充分利用下述其中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降水和地力资源? (1)平原—农田(2)一片山坡地(3)一个鱼塘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吗?为什么?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1. 什么叫耗散结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吗?为什么? 2. 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有什么形式?有什么路径? 3. 初级生产者在能流中的地位怎样?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4. 试述次级生产中的能量平衡关系。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5. 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如何合理使用各种人工辅助能?

土壤学

土壤学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土壤学 英文名称:soil science 定义1: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学总论(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土壤循环系统 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目录

编辑本 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

地球科学 ,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 土壤学教材 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如细菌与粘粒结合,可使细菌在极端严酷的条件存活,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土壤(或母质)。现在人们已发现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着DNA质粒或片段在不同生物细胞间的迁移,可导致物种变异或进化。 土壤学就是研究土壤这个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体的活动,来完成生命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其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或使其无害化。 土壤学家认为:土壤同自然界中的其它物质一样,不仅是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实体,而且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历史,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母质在生物等因素的参与下逐渐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学是界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环境科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除农业外,它又可服务于水利以及工业、矿业、医药卫生、交通和国防事业等。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土壤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以前,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观性质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依据。如中国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根据土壤颜色、土粒粗细和水文状况等进行的土壤分类,其后许多农学家有关多粪肥田和深

最新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921)农村发展概论 参考书目为: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2 2、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 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 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 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 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 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 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 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 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 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 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 文文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921)农村发展概论专业课复习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期末题一 一、选择题 1、某些食品生产中需要进行调酸处理,啃个对食品之地产生影响,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B、叶绿素可能会脱镁褪色 C、可能有利于维生素C的保存 D、 2、下列食品添加剂那种不是天然色素() A、叶黄素 B、辣椒红 C、姜黄素 D、萝卜红 3、下列哪种物质的呈味物质为异硫氰酸酯的是() A、姜 B、萝卜 C、大蒜 D、辣椒 4、制作果酱时,有时会另外加入果胶和钙离子,其原因是 5、下列那种食物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B族维生素() A、疙瘩汤 B、馒头 C、煮挂面 D、油条 6、下列哪种糖进行羰氨反应的速度最慢() A、水苏糖 B、乳糖 C、果糖 D、半乳糖 7、下列关于α-亚麻酸说法错误的是() A、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B、是ω-6 脂肪酸 C、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 D、是顺式脂肪酸 8、下列哪种做法不能加快淀粉的老化() A、降低水分活度 B、添加脂肪 C、降低温度 D、增加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9、腌制时间长的绿叶咸菜会被呈褐色,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保持

绿色() A、柠檬酸 B、更多的氯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钙 10、下列哪个蛋白质的功能性与表面作用无关() A、鸡蛋打发起泡 B肉皮冻生成凝胶 C、牛奶乳业的形成 D、冰激凌的形成 11、下列哪个来自于美拉德反应() A、冰糖葫芦的糖浆呈黄色 B、苹果切块后会变成褐色 C、松花蛋制作中蛋清变成褐色 D、虾煮熟后会变红 12、豆类中含有的()会妨碍营养吸收,其富含磷 A、单宁 B、植酸 C、草酸 D、 13、用离心泵把水池中的水抽到水塔中,离心泵正常工作,当加大开口阀门的开度时,压头和功率的变化分别是? 14、()是电渗析中的主要传递过程 15、一定湿度的湿空气,当总压下降时,露点怎么变化? 16、湿空气在预热中不变的参数是() 17、蒸发中,人一效的溶液的沸点不()二次蒸汽的温度。 二、判断题 1、粉丝久煮不化的原因,是因为淀粉经过充分糊化。 2、为防止有反式脂肪酸,幼稚的氢化可以用加成来代替。 3、巧克力属于植物油脂,所以其中的脂肪酸一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4、蛋白质分子在经过磷酸化改性后,用作增稠剂更好。 5、脂质的自由基可使食品中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损失。

土壤学研究前沿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 CiteSpace 软件,分析了 2016 年国内外土 壤学及环境科学领域中与土壤有关论文的关键词,揭示了 2016 年环境土壤学的研究热点 和方向,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业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 我们以 Soil 为关键词,在 Web of Science 上检索到环境科学和土壤科学SCI论文11747篇。关键词的聚类结果显示2016年的研究热点是“重金属污染与生物累积效应”、“土壤有机污染与生物降解”、“土壤管理与元素循环”、“土壤固碳与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美国发文量名列前两位,国内中国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列发文量前两位。 在CNKI数据库中共检索到2936篇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土壤微生物与环 境污染”、“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盐运移”、“土壤有机碳与环境效应”、“土壤区域环境 与空间变异”为国内期刊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 引言“:土壤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土壤在粮食安全与生产、环境保护、全球气候 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土壤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其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理 论与方法构建日渐成熟,各分支学科不断创新演进。在宋长青等著《土壤科学三十年:从 经典到前沿》中,回顾了土壤学 4 个分支学科,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学,近 30 年的发展特征、研究方向的演进等,发现土壤学服务农业生产是永恒主题,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成为重要方向,土壤学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更加紧密,土壤多学科、交叉学科创新不断涌现等基本发展态势;还通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阐明了各分支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及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土壤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在《土壤学若干前沿领域研究进展》一书中,宋长青等基于文献计量学对土壤重金属 污染与修复,土壤有机污染与修复,纳米颗粒、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等新兴污染物等环境科 学领域研究进展做了相关分析,目前土壤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污染物层出不穷,科学研究 手段不断更新,成果显著,学科交叉明显,推动了环境土壤学的进展。 文献计量学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被广泛用于文献情报分析,进而 评价某领域科学发展现状及水平。本文利用 CiteSpace 软件,试图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 2016 年国际及国内土壤学及环境科学领域中与土壤有关的研究核心方向及研究热点。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5.0.R2 SE 版本),是一种用于分析和 可视化共引网络的 Java 应用程序。主要利用关键词共现图谱、国家合作图谱等可视化分 析 2016 年度以“土壤”为主题的文献报道中,属于土壤科学和环境科学两种学科类别的 发展特点、研究热点、合作关系等。 关键词共现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 之间连线的粗细表示关键词共现强度的高低,即与两者共被引次数成比例,彼此间相邻的 关键词表示他们经常出现在相同的文章中。图中节点年轮的颜色和厚度,表示关键词出现

农业概论

高纲082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87农业概论 南京农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概论》课程是现代农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让应考者全面了解世界农业和我国农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与国民经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农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涉农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内容共分五篇,共计十七章。第一篇,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的农业,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阐述了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与农村内部结构的基本关系;第二篇,世界农业,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阐述了世界农业发展简史,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概况;第三篇,中国农业概况,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的资源与规划、生产与经营等情况;第四篇,中国农业,包括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从不同角度具体对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工程分别进行了介绍;第五篇,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及农产品国际贸易,包括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阐述了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概论有较强的概括性、政策性和实用性,学员应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讨论,多实践,加深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解并掌握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与农村内部结构的基本关系; 2、理解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概况; 3、掌握中国农业的资源与规划、生产与经营状况; 4、理解并掌握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5、掌握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及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一门涉农的基础课程,课程全面介绍了农业的地位、作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本课程与农业经济管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等课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课程对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些相关课程内容将有很大帮助。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课程内容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成、分布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土壤资源的地理背景及土壤分布规律,我国各种主要土壤类型的性质、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 4.1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4.1.1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与功能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土壤是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地球系统的一个圈层。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犹如地球的地膜,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生物体的生物膜。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它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土壤圈的功能如下(1)对生物圈(biosphere)。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但土壤圈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也起不良影响。(2)对气圈(atmosphere)。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氧化亚氮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3)对水圈(hydrosphere)。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面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4)对岩石圈(lithosphere)。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互为交换与地质循环。 4.1.2土壤的形成因素 土壤圈不仅对周围圈层发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受到其它圈层的很大影响。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巨大空间中,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土壤圈中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不同土壤。土壤圈中形形色色的土壤,正是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受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作用的产物。这些影响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自然因素,称为成土因素,包括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等五个方面。 (1)气候对土壤形成来说,气候既是因素也是条件。大气降水和太阳辐射是土壤水分和热量的根本来源。影响成土过程的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量、降水分布、热辐射平衡、气温及其变幅、大气湿度、干燥度和风等。气候因素影响岩石的风化特点和风化过程的方向与进程。母质及土壤风化层的厚度,随土温和湿度的增高而加厚。土壤的水、热状况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植被类型的更替、有机质积累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合成、腐殖质的类型等。气候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淀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一般土壤的氢离子浓度增加,钙积层深度增加,全氮量增加,胶粒量增加,阳离子代换量增加。在半湿润的温带,随着气温的增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量下降。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精品课件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社会动力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学在中国有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基础? 3. 请分别举自然界的例子、社会的例子和人造产物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系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符合一般系统的特点。 4.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组存在同一地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还是有坚实物质联系的整体呢?还是在两者之间? 5.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生物结构 1. 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和塑造生物?生物又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并影响到自然环境? 2. 举例说明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3. 如何利用生命表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期望寿命。 4. 生物次生代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5. 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中,如何利用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原理?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综合结构 1. 你能举例谈一谈下列区域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别吗? (1)山地—丘陵—平原—低洼地 (2)城市近郊—远郊—农村

(3)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低 (4)温带—亚热带—热带 2. 能够举例说明下述农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吗? (1)农牧结合 (2)农林结合 (3)农渔结合 (4)林牧结合 (5)林渔结合 (6)渔牧结合 3. 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食物链结构类型? 4. 如何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充分利用下述其中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降水和地力资源? (1)平原—农田(2)一片山坡地(3)一个鱼塘 5.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吗?为什么?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1. 什么叫耗散结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吗?为什么? 2. 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有什么形式?有什么路径? 3. 初级生产者在能流中的地位怎样?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4. 试述次级生产中的能量平衡关系。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5. 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如何合理使用各种人工辅助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