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计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计量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计量学基础》试卷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试卷一、填空题(每空分,共30分) 1、计量的特点可归纳为、、、。 2、国际上目前趋向于把计量分为、、。 3、计量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古典、、三个阶段。 4、年,国家计量局正式成立,统一管理全国计量工作。 5、直接测量法分为、两种。 6、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包括、、。 7、企业计量管理的内容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 8、误差合成有、、、四种方法。 9、测量设备配备与流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的设计配备、采购、验收、搬运、贮存、发放及、、、、、全过程的管理。 10、量制是和的总和。 11、测量误差从总体上讲有、、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12、检定系统框图分三部分、、、。 13、测量范围是指能保证的示值范围。 14、是指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15、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确认其是否具备开展的资格。 16、国家溯源等级图在我国也称,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对给定量的计量器具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它包括推荐(或允许)的比较方法和手段。 17、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18、计量立法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_________,计量单位的符号是

_________。 20、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具有法律效力。 21、计量器具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类,即,和。 22、强制检定的和强制检定的,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3、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24、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它是由规定的,来源于法文。 25、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 16 个词头,称为。 26、某仪表量程 0~10,于示值 5 处计量检定值为则示值引用误差为,示值相对误差为。 27、几次测量后,有残差νi,则计算单次测量标准差的贝塞尔式为,计算平均标准的贝塞尔式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计量的特点()。 A、准确性 B、溯源性 C、法制性 D、自发性 2.有一测量结果为米,修约后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按“2”的间隔修约,修约结果为、()。 A、米 B、米 C、米 D、米

3.为使测量设备进入正常的使用状态,有时要进行调整,下列哪种

行为是不允许的()。 A、零位调整 B、放大比例调整 C、满刻

度值调整 D、封印和封缄的调整 4.力矩的单位符号为N·m,则其

名为()。 A、牛顿·米 B、牛顿每米 C、牛顿米 D、牛顿乘

米 5.对测量设备的控制和产品检验、试验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测量设备的控制是实施产品检验和试验的重要手段

和条件 B、产品的检验、试验是测量设备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条

件 C、测量设备的准确可靠是实施检验、试验的重要保证

D、产品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结果正是测量设备应用的具体表现 6、

下列单位名称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是:()。 A、米(m)

B、摩尔(mol)

C、摄氏度(℃)

D、千克(kg) 7、下列单

位名称与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A、力矩单位是牛顿米

B、比热容的单位为 J/(kgK)

C、瓦特的表达式是焦耳/秒

D、2000m2 中文符号为 2 千米 8、SI 基本单位共有七个并有相应

的单位符号,以下哪个符号是正确的()。 A、质量——m B、物质的量——mm C、热力学温度——℃ D、电

流——A 、长度(m) 9、下列属于我国按基本单位定义复现的国

家基准的是:()。 A、压力(Mpa) B、物质的量(mol)

C、发光强度(cd)

D、电流(A) 10、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

()。 A、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接近于真值的响应 B、测量

仪器给出的能力测量结果相互接近 C、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测

量结果恒定 D、测量仪器给出的能力各测得值间的一致 11、测

量不确定度可用()来表示。 A、方差的平方根 B、标准差或其

倍数 C、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 D、准确度 12、在我国,国

家计量基准由()组织建立和批准承认。 A、各行业主管部门

B、国家计量行政部门

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D、以上都可

以 13、型式批准是指承认计量器具的型式符合()的决定。

A、企业质量标准

B、法定要求

C、用户使用要求

D、以上

都不对 14、()是指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

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A、精确度 B、准确度 C、测量不确定

度 D、正确度

15、校准测量能力是指通常提供给用户的(),它用包含因子 k2

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A、测量方法的误差 B、标准器具的

误差 C、最高的校准测量水平 D、以上都不对 16、()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以米制公约的签约日5月20日作为世界计量日。

A、1995

B、1999

C、2001

D、2003 17、我国《计量法》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A、1985 年 9 月 6 日 B、1986 年 7 月1 日 C、1985 年 7 月 1 日 D、1986 年 9 月 6 日 18、出不确定度报告时,一般取()位有效数字。 A、1 位 B、2 位 C、1 至 2 位 D、3 位 19、已知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区间为 b,呈均匀分布,则其标准不确定度应为()。 A、b B、b/2 C、b D、2 b 20、随机误差有三条特性、有界性、对称性和()。 A、单峰性 B、抵偿性 C、双峰性 D、以上都不对三、判断题(每题分,共10分)(本项预计是20题的,但我把找到的都写上了,您筛选一下) 1.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开展周期检定工作。( F ) 2.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量值。(T) 3.在选择测量器具时,应根据工件的公差考虑测量器具的精度。( T ) 4. 为保证零件的加工与测量精度,应尽可能地保证零件的设计、工艺、测量基准相一致,并尽可能地以工艺基准为基准。( X )5.未经检定或经检定不合格(含超期未检)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T ) 6.计量检定的目的是判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T ) 7. 量值中的数值一般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F ) 8. 单位符号m2/s,当用于表示覆盖速率时,名称为“米的平方每秒”。( F ) 9.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中的9个计量基本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F ) 10.计量质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规定的计量要求由计量管理者提出。( F ) 11、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T ) 12、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在我国计量器具也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 T ) 13、实物量具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T ) 14、校准测量能力是指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校准测量水平,它用包含因子 k2 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T )

15、国际单位制就是国家法定单位制度。( F ) 16、误差与不确定度都是不能确定的。( F ) 17、对于同一被测量的不同测

量结果,其误差越大,则不确定度也就越大。( F ) 18、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 T ) 19、量具的偏差等于量具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差。( T ) 20、净含量的标注主要由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T ) 21、我国《计量法》是1985 年9月6日颁布,198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T)22、不管是贸易用还是企业内部节油考核用的燃油加油机全部都要进行强制检定。( F ) 23、凡是血压计(表)都要进行强制检定。( F ) 24、凡是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都要进行强制检定。( T ) 25、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它本身也具有不确定度。( T ) 26、一切测量必有不确定度。( T ) 27、测量设备是指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 T ) 28、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 T ) 29.按误差的表示方法来划分,测量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F ) 30、凡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统称为计量检定员。( F )四、问答题、(共30分,每题5分) 1. 什么是计量它的分类有哪些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可靠地活动。(精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法制计量,科学计量,工程计量我国电工仪表精度等级有那些精度、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0 20

最大误差不超过该量程的% 3.测量过程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满足产品性能的需求,产品的生产那个工艺规范,法制的或行业的规定,顾客的要求检定和校准有何区别 5.根据度量器在量值传递中的作用及准确度的高低,将其分为哪几种 6.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有那几种方法它们各适用与什么条件答案填空题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经典现代 1955 等精度(或等权)直接测量不等精度(或不等权)直接测量 6.测量数据测量过程测量设备工业计量法制计量科学计量代数合成法算术合成法几何合成法均匀分布合成法启用启封异动封存降级报废基本量导出量 11.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对象 12.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13.测量准确度 14.周期检定 15.量值传递 16.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17.测量不确定度 18.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19.开尔文 K 20.量值传递实施计量监督 21.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

作计量器具 22.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23.计量检定证件国际计量大会词头 26. 27. 二、单项选择题 1~5: D C D C B

6~10: C B D C A 11~15: B B B C C 16~20: B B C B A 判断题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问答题带有法制性质的测量称之为计量。它的分类有:几何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时频计量;电离辐射计量;标准物质。 2.我国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工仪表精度级别分别有:、、、、、、、10、20。精度表示在测量仪器的的量程范围内,最大误差不超过该量程的%;精度表示在测量仪器的量程范围内,最大误差不超过该量程的%。 3.(1)满足产品性能的需求;(2)产品的生产工艺规范;(3)法制的或行业的规定;(4)顾客的要求。检定是由法制计量部门(或其他法定授权组织),为确定和证实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而进行的全部工作。检定在我国主要是由各级计量院所以及授权的实验室来完成。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根据度量器在量值传递中的作用及准确度的高低,将其跟为基准度量器、标准度量器和工作度量器三种。 6. 标准不确定度,即标准差的评定方法,有白塞尔公式、别捷尔斯法、极差法和最大残差法。极差法和最大残差法是在测量次数教小时采用的方法;别捷尔斯法是贝塞尔法的近似计算法;当测量数据较多时,贝塞尔发为最佳,且数据越多效果越好。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2

医学统计学试卷-2

《医学统计学》期末试卷(考查)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参数(parameter )是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而计算的总体数值,如:总体均数用μ表示。( ) 2、 将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值即算术均数,统计符号为X 。( ) 3、 标准差可以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 ) 4、 假设检验有两类错误,其中,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0H ,为第一类错误。( )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6、 方差分析后,各总体均数不等,要想分析多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需用SNK-q 检验。( ) 7、 拉丁方设计可用来进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8、 正交表48(42)L ? ,表示最多可观察5个因素,其中1个因素为4水平,4个因素为2水平。( ) 9、 分类资料常用率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10、有序分类资料不是等级资料(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四分位数间距与 可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2、当均数相差很大或单位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应选 。 3、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4、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5、t 曲线是以 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曲线。 6、已知一个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样本均数为x ,样本含量为n ,总体标准差为σ,试估计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 。 7、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可将总变异分解为两部分: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 1.答: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体系是平均数,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均数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单峰对称或近似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描述。 几何均数:有些医学资料,如抗体的滴度,细菌计数等,其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各观察值之间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此时不宜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而应该使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几何均数一般用G 表示,适用于各变量值之间成倍数关系,分布呈偏态,但经过对数变换后成单峰对称分布的资料。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median )就是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理论上数据集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另一半比中位数大。中位数既适用于资料呈偏态分布或不规则分布时集中位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开口资料的描述。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者两端有不确定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 )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 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 %的观察值比P X 小,有(100-X )%观察值比P X 大。故百分位数是一个界值,也是分布数列的一百等份分割值。显然,中位数即是P 50分位数。即中位数是一特定的百分位数。常用于制定偏态分布资料的正常值范围。 2.答:常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尤以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 极差(range ,记为R ),又称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大。用极差反映离散程度的大小,简单明了,故得到广泛采用,如用以说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最短、最长潜伏期等。其缺点是:1.不灵敏; 2.不稳定。 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就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即:Q =Q U -Q L ,其间包含了全部观察值的一半。所以四分位数间距又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其意义与极差相似,数值大,说明变异度大;反之,说明变异度小。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没有利用所研究资料的全部信息,因此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反映资料的离散程度。 方差(variance )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由于利用了所有的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 )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 ),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3.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比,构成比和率。 比(ratio ),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 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 比=A /B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 ) 比例基数(单位总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率K ?= 构成比(proportion) 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

医学统计学01护理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A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业 年级(本科) 《医学统计学01》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考试时间:2010.6 补(重)考:(是、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9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 年龄(岁) 10~ 20~ 30~ 40~ 50~ 60~ 人数 6 40 50 85 20 1 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 A 、线图 B 条图 C 直方图 D 圆图 2、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是( )。 A 、 以例数较小者为 B 、以例数较大者为 C 、以秩和较小者为 D 、以秩和较大者为。 3、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 t 检验的关系是____ 。 A .完全等价且 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 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 t 2=F 4、Poisson 分布独有的特征是______。 A. 离散型分布 B. 参数是总体均数 C. 方差等于均数 D. 当样本较小时是偏倚分布 5、甲、乙两个医院某传染病各型治愈率 病 型 患者数 治愈率(%) 甲 乙 甲 乙 普通型 300 100 60.0 65.0 重 型 100 300 40.0 45.0 暴发型 100 100 20.0 25.0 合 计 500 500 48.0 45.0 由于各型疾病的人数在两个医院的内部构成不同,从内部看,乙医院各型治愈率都高于甲医院,但根据栏的结果恰好相反,纠正这种矛盾现象的统计方法是:() A 、重新计算,多保留几位小数 B 、对率进行标准化 C 、对各医院分别求平均 D 、增大样本含量,重新计算 得分 阅卷人 (签全名)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三)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三)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评价某人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所用的范围是。()t2.配对资料若用成组检验处理,就降低了统计效率。() 3.因为两类错误的存在,所以不能凭假设检验的结果下结论。() 4.随机区组设计的区组变异和误差两部分相当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组内变异。()P5.抗体滴度资料经对数转换后可做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得<0.05,则可认为实测数据的各总体算术均数不全相等。() 6.五个百分率的差别的假设检验,>,可认为各组总体率都不相同。() ZZZ4.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中,若≥,则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0.05()P5.在t检验中,若拒绝H, 值越小,则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06.对三个地区 血型构成(A、B、O、AB型),作抽样调查后比较,若有一个 理论频数小于5大于1且n>40,必须作校正检验。() 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8.Ⅱ期临床试验是指采用随机盲法对照实验,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9.临床试验中,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通常不让受试者及其家属知道他参与这项试验。()10.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为-0.9,P<0.05,1122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

的相关系11数r为-0.9,P<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 高。()221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 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的道德原则。() 12.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 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 关关系。() 13.偏回归系数表示在除X以外的自变量固定 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ii化。以外的自变 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化。()i 14.单盲法是让病人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对照组,但不知道用 什么处理。() 15.重复原则是指少选择样本例数。()16.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17.在相同条件下完全 随机设计比随机区组设计更节约样本含量。() 18.配对符号 秩和检验中,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可不计算平均秩次。()19.非参数统计的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 nTnTT20.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现=15,=153,=10,=126,则 检验统计量=126。()1122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种新药可以控制某病,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如果 某地采用该药则该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 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以上都不对2.用触诊和X摄片对100名妇女作乳癌检查, 触诊有40名阳性,X摄片有70名阴性,两种方法均阳性者10 名,两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的人数是。 a.20 b.30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2类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考试 答案 (中)(93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说的话? A.袁绍 B.曹操 C.袁术 D.董卓 2.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下列哪位人物说的?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3.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刘备此话中的“其母”指的是谁的母亲? A.徐庶 B.庞统 C.蒋干 D.诸葛亮 4. “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这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哪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庞统 B.诸葛亮 C.单福

D.荀彧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于谁? A.荀子 B.孔丘 C.庄子 D.孟子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A.《尚书·五子之歌》 B.《荀子·王制》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公孙丑下》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哪些属于新加坡倡导的八德的“共同价值观”范畴? A.礼 B.义 C.廉 D.耻 2.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中刘备集团的智囊成员为() A.孔明 B.庞统 C.法正 D.关羽 3. 我国古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以下哪些?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作者的主旨是盼和平、求统一、安民生,推崇的是“仁政德治”和忠义,反的是暴力统治,主张以“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正确 错误 2.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关羽报仇,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反映出了忠义观念的内在矛盾。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帝王作为实践“仁政德治”的主体,应该有怎么样的政治追求,具备怎么样的政治品质,就是实行王道,反对霸道,讲求人道。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对统一中国北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确 错误 5. 梅敬忠教授指出,“仁政德治”是一个标杆,是一个要害,是根本的判断标准。对于老百姓、对于作者来说,是否刘姓血统,是否是汉王玄孙都在其次,仁政德治是标杆。 正确 错误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二章 1?答: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体系是平均数,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均数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单峰对称或近似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描述。 几何均数:有些医学资料,如抗体的滴度,细菌计数等,其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各观察值之间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此时不宜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而应该使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几何均数一般用G表示,适用于各变量值之间成倍数关系,分布呈偏态,但经过对数变换后成单峰对称分布的资料。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median)就是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表 示。理论上数据集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另一半比中位数大。中位数既适用于资料呈偏态分布或不规则分布时集中位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开口资料的描述。所谓开口”资料, 是指数据的一端或者两端有不确定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 X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P X小,有(100-X)%观察值比P X大。故百分位数是一个界值,也是分布数列的一百等份分割值。显然,中位数即是P50分位数。 即中位数是一特定的百分位数。常用于制定偏态分布资料的正常值范围。 2?答:常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尤以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 极差(range,记为R),又称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大。用极差反映离散程度的大小,简单明了,故得到广泛采用,如用以说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最短、最长潜伏期等。其缺点是:1?不灵敏;2?不稳定。 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就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即:Q= Q u —Q L ,其间包含了全部观察值的一半。所以四分位数间距又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其意义与极差相似,数值大,说明变异度大;反之,说明变异度小。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没有利用所研究资料的全部信息,因此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反 映资料的离散程度。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于利用了所有的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 ), 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3?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比,构成比和率。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 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二A/B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 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 率.= 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迸比例基数(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

医学统计学试卷-1

《医学统计学》考查试卷(必修)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4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填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统计思想是用样本 估计(或推测)总体 ,它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3、统计步骤包括 、 、 、 。 4、统计资料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 和 。 5、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6、假设检验的原理是 。 7、假设检验得到 ,可认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 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8、直线回归反映两个变量的 ,而直线相关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的 。 9、2x 检验的思想可以概述为看 和 吻合程度如何。 10、秩和检验和Ridit 分析均属 ,前者关键是 ,后者关键是 。 二、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当均数相差很大或量刚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 应选 。 (1)极差 (2)变异系数 (3)方差 (4)标准差 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 (1))96.1,96.1(s x s x +- (2))58.2,58.2(s x s x +- (3))96.1,96.1(x x s x s x +- (4))58.2,58.2(x x s x s x +- 3、四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参数假设检验为 。 (1)0H :4321x x x x === (2) 1H :4321x x x x ≠≠≠ (3)0H :4321μμμμ=== (4)1H :4321μμμμ≠≠≠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 (1)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2)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3)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5、分类资料的配对设计差异性(或优势性)检验需选用 。 (1)Pearson-2x 检验 (2)CMH-2x 检验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2类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考试 答案 (下)(100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在《三国演义》中,占有“地利”,经略江东的是下列哪位?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 《菊与刀》的作者是以下哪位? A.赖斯 B.伊藤宪一 C.时殷弘 D.本尼迪克特 3. 在世界三大兵书中,出自日本的是() A.《孙子兵法》 B.《战争论》 C.《五轮书》 D.《菊与刀》 4. 中国大智慧包括外王和内圣两个层面,下列不属于外王层面的是() A.格物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梅敬忠教授所讲,以下哪些属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旗帜”? A.以“挟天子以令诸候”为旗帜 B.有“地利”,以经略江东为旗帜 C.自封汉室之胄,以兴复汉室为旗帜 D.谋“人和”,以“仁政德治”、“以人为本”为旗帜 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法国思想家德?托克维尔曾指出,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象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在展示谋略文化中,特别推崇具有战略思维眼光的大谋略。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分析天下大事,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大战略,奠定了蜀汉崛起的基础,意义非常深远。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试题精选2009-12-20 12:28:11 阅读6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简述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③确定调查方法④确定调查方式⑤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⑥制定资料整理分析计划⑦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3.试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比较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办到。 (2)系统抽样优点是: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②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由于样本相应的顺序号在总体中是均匀散布的,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①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但对于适合采用系统抽样的情形,一旦确定了抽样间隔,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系统误差②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因此这样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一般偏大。 (3)分层抽样优点是:①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观测值的变异度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在样本含量先锋等的情况下其标准误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标准误②便于对不同的层采用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 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 1+ n 2 (B)n 1+ n 2 –1 (C)n 1+ n 2 +1 (D)n 1+ n 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