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什么?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有哪些?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个代表”的含义及意义?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国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根本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各族人民的分配利益”

根本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主体全国各族人民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重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其意义是什么只有……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什么叫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支援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

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

则是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学生应该怎样维

护民族团结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谁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他们的共同政治基

础是

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个中国原则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和平统一、一国两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

我国的人口国情

(人口现状的基本

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遏制,局部地区有所发送但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行计划生育的目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意义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年男女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能更好地哺育后代,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俦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首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作用分别是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①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为什么?P58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

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就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应该如何坚持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③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作用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②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新时期应该怎样培育民族精神①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大的地位怎样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

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什么叫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

其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标准宪法和法律

对象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重要环

依法行政

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由哪几章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法律效力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公民的政治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

①选举权②建议权③监督权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或渠道有向人大代表或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信访;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社会舆论监督。

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行使监督权时,应实事求是,投诉举报时,不得诬告陷害,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什么叫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公民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配合他们的工作,为其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的基础

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包括哪几种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其重要作用和地位是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其重要作用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

位、作用分别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国家对其的态度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

我国应坚持怎样的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人或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进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中学生日常的消费和理财应注意些什么学习相关知识;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消费前作好预算;消费过程中,要有环保意识,注重精神需求

三个文明的关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最根本点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内容

思想首先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的地位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首先体系

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发展教育和科学的

地位

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的公民

责任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诺、任务、任命、职业、法律、习俗、道德、公民身份

子女孝敬父母

学生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朋友忠诚、互助、互谅

陌生人扶危济困

公民爱国

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原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才能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否则要承担后果,不然无法长大成人

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错。遵守约定,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承认错误

实质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23

承担责任的代价一方面,时间、精力、金钱;另一方面责备、处罚

承担责任的回报①金钱等有形的物质财富;②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

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

表现

不要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周边的问题也很棘手。朝鲜核试爆就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基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推进了一些周边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东北亚,历史问题迄今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日本不能在彻底深刻地反省、总结近代侵华战争的前提下早日面向未来,成为我国与日本建立互信的一条鸿沟。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这是时隔7年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使中日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然而2010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还抓扣中国渔船船长。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东海海底资源开发问题更为凸显,引起了两国民众的“口水之战”,两国的经济交往、民间往来倍受影响。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危机。但中日两国始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搬不开的邻居。作为世界上两大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中日两国的矛盾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影响着世界的和谐稳定。对于俄国,俄罗斯是世界主要力量之一。我们将按照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识,努力维护和发展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相互合作、安全上相互信任的新型睦邻关系。 在西南方,我们与周边中小国家的友好关系历经时势变迁考验,具有强大生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万年前地元谋人,止于年地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历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5E2R。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p1Ean。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地产生和民族危机地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地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地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地实现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地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地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地,取得地胜利是辉煌地.DXDiT。 建国后地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地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地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地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地“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地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地“五反”运动.对旧中国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地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地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

论文: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应和平崛起了 当今的世界局面,是和平与战争交织一起的时代,因为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营造出大范围的和平,但又因为利益的纷争,局部地区的冲突又时有发生。中国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但中国是可以和平崛起的! 和平崛起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国力做后防,而且需要妥当的外交方针。依我看来,中国目前应更积极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就以周边国家为范围,可以划分为北部的俄罗斯、蒙古,东北部的南北韩、日,东南部的东南亚等国,西南部的南亚等国以及西北部的前苏联分出来的西亚等国家。 依目前来说,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最为重要,是中国的战略命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对我国安全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从国家安全形势的新要求及国际形势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迫切需要创新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思路,迅速开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新局面。 近年来,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都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这个区域,世界主要大国对东南亚控制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使原本异常复杂的东南亚地区情况更加充满变数,甚至有朝对我国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印度出于地区霸权的野心,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将自己的触角努力向东南亚各个方面延伸,以期望在东南亚建立自己的霸权,并妄图以东南亚为基地挑战中国。日本对东南亚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日本近年来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通过有事法案,并以各种借口,在美国的支持下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军国主义阴魂不散,霸权欲望蠢蠢欲动。俄罗斯插手东南亚主要是希望在摆脱美国的战略围困的同时,制衡中国。美国则希望通过对东南亚地区的控制,以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并进而威慑俄罗斯。更令人担忧的是,东南亚区域内外的相关势力不断加强了相互勾结的力度。俄罗斯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帮助印度强大,一方面使在南亚的利益主体复杂化,避免美国或者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希望以印俄结盟为平台,将自己的影响渗入南亚。东南亚地区国家对中国缺乏区域认同感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引起高度重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东南亚国家普遍信奉佛教和崇尚儒家文化,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具有彼此认同的文化基础。但现在,一些国家无法正确对待中国的崛起,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周边国家普遍感到“压力”,甚至敌视中国经济的发展。 和平崛起必须遵循的原则:尊重历史,与邻为善,着眼未来,和平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与东南亚国家建立积极的新型军事关系 首要的是应该开拓国防思路,基于国界的防御国防理念应该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将东南亚纳入到自己的国防纵深范围,将国防前沿推移到东南亚以远直至海洋腹地。战略纵深在现代战争模式下显得更加重要。此外,基于国界的防御国防理念的最初出发点是以邻国为防御对象的。中国国防前沿的推移,并不会必然导致东南亚国家的敌视。实际上伴随中国国防前沿的推移,东南亚国家也相继置于我国国防的保护之下。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但为东南亚国家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精心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宣告 ,从 崛起的日本打败了中国,认识到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获得各种政治、经济利益。近代中国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第一,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包括割让领土、出让领土管制权、租

借地和租界、引水权、军舰驻泊权、内河航行权、驻军权等;第二,单方面开放通商口岸;第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第四,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第五,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任何国家都可以沿用这种规定,从中国索取利益;第六,规定鸦片自由贸易;第七,规定自由传教;第八,涉及大量对外赔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侵犯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屠杀中国军民,掠夺中国财产, 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 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他在回顾中国人民所走的历史道路之后得出结论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

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周边的问题也很棘手。朝鲜核试爆就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基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推进了一些周边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但是,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一、吉尔吉斯斯坦发生政变教训深刻。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急转直下,阿卡耶

夫政府陡然垮台,反对派取得政权。吉尔吉斯斯坦果然如此前预言所说,成为了独联体国家中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第三个发生“彩色革命”的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所发生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与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相提并论,前者(“彩色革命”)是后者的余波与延续。当年东欧国家的剧变比较彻底,彻底向西方靠拢,而前苏联解体后的各国则变化不大,大部分国家仍保持着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模式,故一旦其积弊过大,加之内外因共同起作用,时机一到,就会再次爆发所谓“革命”,以彻底摆脱前苏联体制。 吉尔吉斯斯坦政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阿卡耶夫政府的腐败无能与软弱无力,导致该国政治僵化、经济落后,民怨沸腾遂激起民变;外因则是美欧西方国家政府长期对该国进行渗透,尤其通过非政府组织渠道,如美国的“自由之家”等,以经济援助与推广民主自由为手段,对其和平演变,导致该国人心思变,最终颠覆原政权。总之,尽管冷战早已结束,但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的冷战思维依旧,认为其“革命不彻底”,将其视为“非我族类”,并欲将所谓“彩色革命”进行到底,对其逐一按西方模式加以改造。因此,独联体国家的“彩色革命”并未结束,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独联体中的其他中亚国家以及白俄罗斯均有可能爆发此类“革命”,难逃被西方彻底改造的命运。

对于中国周边关系的感想(形势与政策)

对于中国周边关系的感想 我国陆上边境线与海上边境线漫长,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海上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我国面临着朝鲜核危机、中韩苏岩礁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领土问题等邻国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远在北美洲的美利坚不甘寂寞,用力搅浑亚洲关系,近些年来更是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加大“围堵”中国的决心,意图遏制中国的发展。 与俄罗斯 我认为俄罗斯对于中国也是一个大危险,前苏联曾吞噬中国大面积国土,承认“伪满洲国”、“伪蒙古国”,并把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现在的俄罗斯,依然在勾结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俄罗斯向印度出口航空母舰及大量军事武器便是很好的证明。俄罗斯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虽然加入的“上合组织”,但依然小动作不断。 与朝鲜 近期朝鲜频繁发射卫星,进行核试验。严重威胁了我国国防安全。更是发生了朝鲜士兵在中国海域扣押中国渔民的事件,可以推断,中国虽然竭尽全力维系与朝鲜的牢固关系,不惜拂逆不少国民的反对意见,执意对朝鲜进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支持,希冀朝鲜政权和朝鲜半岛保持稳定,为中国周边扎紧一个牢固的栅栏,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然而双方关系远不像中国所期望达到的那样亲密无间,朝鲜对中国的隔膜和疏离感仍不时困等重大问题上向来我行我素,朝鲜已经很少认真听取中国的意见了。 与韩国 近年来中韩渔业纠纷频发,韩国多次扣留我国渔船。并存在苏岩礁归属问题。当韩国方面开始主张苏岩礁是韩国所谓的“离於岛”后,韩国的单方面动作越来越 大: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韩国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在苏岩礁最高峰的南侧65米处,兴建了一座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吨,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巨大钢筋建筑物,还把它取名为“韩国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约1320平方米,建有直升机停机坪、卫星雷达、灯塔和码头。上面有8名常驻的所谓研究人员,15天轮换一次。韩国总统前李明博2012年3月12日宣称,苏岩礁不是领土纠纷地区,如果韩中两国就专属经济区(EEZ) 达成协议,它“将自然而然地属于韩国”。 钓鱼岛问题 今日钓鱼岛问题不断恶化,新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上任之初便声称“在钓鱼岛问题上绝不退让”。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 特别是2012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2年9月11日,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这都可以说明,我们同日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要求我们对待中日关系是要理智、客观、冷静。 我国和朝鲜、韩国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与日本那样复杂,但也是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抗美援朝,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保卫了自己和朝鲜人民的家园,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可以说,我们与朝鲜本应有着革命战友般的友谊,但是朝鲜核问题也使我们与朝鲜兄弟之间有些不愉快的小矛盾。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历史上,虽然我们帮助朝鲜军民抵御了侵略,但在韩国人眼中,我们却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现状的凶手之一。两国关系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国境内现有超过一百万的韩国公民居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海外居住地。我国的白菜、葱、蒜等农产品大量销往韩国,我国大量持有着韩国国债,持有量位居前三。同时韩国也向我国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同日本一样,我们与韩国也日益成为联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要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我国北方边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历史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三四十年后民国政府因内战失败而退守台湾。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

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议题: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发言提纲如下: 一.开场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叙述): 在西方列强来扩张到东方前,中国与周边地区和民族形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关系,史称华裔秩序。在西方列强到达东方以后,先是以坚船利炮打开了周边国家的大门,在那里实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然后以这些地区为跳板,对中国进行侵略和蚕食。 新中国成立前后,大部分邻国也获得独立,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中国的国内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逐步改善了与东盟、蒙古、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 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思想,积极落实“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化解热点,参与或促成一些多边机制,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但是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二.分析中国周边国家中的不利因素 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2.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资料 答:制定过程,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本位的思想,导致当时的领导人拒绝苏联和美国的粮食援助。各地出现严重饥荒,进而导致工业发展也严重滞后。1960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国家计委党组的汇报之后,提出在“调整、巩固、提高”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主要内容 1、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 2、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3、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 4、节减财政支出。 5、稳定市场物价,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 6、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协作。 7、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 试述"八字”方针的制定与内容。 答:从1960年夏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势,并对大跃进运动进行整体的反思。1960年9月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是没有能够贯彻。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八字方针的制定标志着国民经济由"大跃进”进入了大调整阶段。压缩基本建设项目,调整发展速度,是大跃进以来经济指标工作的一个重大转变。 万隆会议: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在谈论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之前,我想应从一个更大 点的视野,即从目前我国的周边关系谈起。前不久我作为位高访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呆了一段时间。访问期间,曾见过不少美国的专家与学者。他们几乎都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了巨大变化,使得你们中国的周边关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政策没有变,国外对我国的看法,对我国的政策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不论发生点什么事,都会来责怪我们,真是不公 平。”这两种看法如此不一样,如此对立,反差之大令我非常 震惊。这也促使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应该做进一步深刻的分析。 实际上,国内对上述问题,分歧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 对我们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的看法很不一致。且先后出了很多影响较大,足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书。大家都说中国崛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历史,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但翅膀又不是特别硬朗的时期,有两个非常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第一、高估自己力量;第二、错估外

部形势。 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学者,特别是我们东南亚研究学者, 确实值得深层次地从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我们对我国的周边关系做一个回顾: 从历史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面镜子。一般 的规律是,中国强大的时候,与周边国家关系是好的中国 衰弱的时候,和周边国家关系是不好的。现在,应该说中国比较强大。是不是与周边的关系已经出现一种逆转了呢?我们说,现在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最好的时期,当然也不一定就用最好这个词,但肯定是个较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周边关系问题上做出了三个方面 的努力: 当然,东盟的十个国家差别很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 样。比如说越南,就抓住南中国海问题。印尼,要重新做东盟的主导,担心中国在东盟有更大的发言权。新加坡作为 个小国,总是标新立异来突显自己等等。但总体来说,东盟作为一个地区,对中国实力上升的担心,从没有停止过。 而且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这种担心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大。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更多的思想准备。 从东盟本身来说,对华政策是有限度的。它有很好的基

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

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和日本、韩国有2000亿美元左右、与东盟有1000多亿美元的经贸关系,这对于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发展经济和追求和平发展的中国来说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占我国对外总贸易额的1/4,逐渐接近1/3。中国与周边国家有几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和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世代“友邻、睦邻、富邻”的重要基础 和保障。 然而,有时事实与愿望相违。近年来,亚洲处于多事之秋,处于多国领海、国境、历史、文化的紧张、对立关系,这对于正在和平发展和崛起的中国来说,并不是值得心安理得的事情。国际比较,世界大国都较少发生过、现实和未来再发生类似争端的可能性不大,这对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构筑和谐社会和世界”的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来说,不是值得乐观、欣慰的事情。 我们看来,在文化、经贸方面受益于与中国交流与合作的周边国家应俯首称臣、感恩不尽,为什么愈发感到紧张、对立呢?答案很简单,周边国家认为中国现在是韬光养晦,将来实力强大了会以武力和实力解决任何纷争与争端,对本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未来发展带来威胁。在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未来,中国这个“大哥”会与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侄子外甥”抢糖吃。要化解这些误解,取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取向。 我们看来,这不是歪曲事实、造谣诽谤嘛,中国历来没有侵略过外国,没有欺负过外国,没有蚕食过外国,至少在“天朝”、“朝贡”、“华夷”体系(周边国很反感这些词)中,中国给的多、取得少,而多数周边国家认为“天朝”、“朝贡”、“华夷”是不平等和屈辱历史的代名词,而且记忆犹新,就像日本人陶醉于“大东亚共荣圈”、“王道乐土”、“皇国史观”时,中国和周边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国家人民感到莫大的屈辱一样,这叫换位思考。这就像不懂得社会心理学的执政党困惑于国政一样,不懂得国际心理学的国家,很难受人尊重。 我们看来,儒学是“和为贵”、“和而不同”,不像西方列强那样对外实行蚕食、吞并、掠夺、奴役和殖民化,但周边国家至少与西方文化比较以后,认为传统儒学是主张“上下”、“贵贱”、“从属”的社会主张,尽管孔子是“为人师表”的化身,但“君臣父子”、“长尊有序”的上下从属关系,让人感到持久的委屈、不安。 中国需要正常、持续发展,就要像“大哥哥”那样宽容、善良、开阔、大度、矜持、主动,不能与“弟弟”“妹妹”们过于计较,这不是软弱,而是包容、宽宏、民主和伟大:在资源紧缺时,不应“抢糖”吃,应平等、协商、大度;在人家在竞技比赛中优胜时,不能争风吃醋,应大方、宽厚;在发生纷争时,不应以势压人,要忍让;在人家不幸和委屈时,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大事件 2009-10-10 12:20 ·1949年开国大典在京举行新中国成立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1955年海陆空三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7年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 ·1960年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 ·1961年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年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

·1968年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3年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 ·1975年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0年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 ·1983年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 ·1984年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1985年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中国近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010年9月7日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推向了今年来最紧张的时期,同时也使世人再次开始关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同时我国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14个陆上邻国,还有日本、韩国、菲律宾等6个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海上邻国,是世界上邻国数目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 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东亚篇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像中日关系航船所在航道之中的暗礁,每当甜蜜航行之时,必然要跳出来搅局,给中日关系蒙上层深深的阴影,引起抗议与反抗议、制裁与反制裁,成为最为中日两国首脑头疼的症结。就像这次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和东海石油资源问题同时引爆的一颗水雷,险些将这艘大船掀翻。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右翼势力的抬头,一次又一次的跳梁小丑般的举动,成为中日之间友好关系最大的障碍。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特别是对中国的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局势。在历史遗留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了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再次激化了两国之间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中日

中国历史大全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两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我国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展开了大量的贸易合作,但在合作中又存在着冲突。由此,便引发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思考。与所有的周边国家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一直是我国对外政策之一。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外交成效显著,全方位的改善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国家的不安,特别是与我国一些相邻的国家,虽然我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他们的不安也会时时的表现出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周边国家对我国的海洋资源垂涎不已。而向来南海都是一个敏感的地区。原因就是出于此,菲律宾想要霸占我们的黄岩岛,他们认为黄岩岛离他们国家近就属于他们,其实他们时看上了黄岩岛的资源,黄岩岛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面对菲律宾的无理取闹,我国比没有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列举出一系列的证据,证明黄岩岛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同样的,越南也跟我们国家有海洋领土的争端,据路透社北京时间12月12号,中国与越南再次因为南海问题起冲突。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行动方面越南在整个南海方面都是非常的激进的,越南试图霸占大半个南海的资源,其在南海的油气田开采量也是

遥遥领先其他的南海沿岸国家,不少油气井多是处于争议海区。甚至有一些位于我国的海域内,但我国对于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是丝毫不会手软的,也会退步得。在我国与越南的争议的海域内,我国推出了985钻井平台,以此来捍卫我国的合法权益,然而越南方面却不知悔改,继续在我国的海域内窃取我国的海洋资源。对此,我国政府丝毫不会手软。所以,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我们也会不断的解决问题。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因此,他们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更与我国的和平稳定发展相关,所以,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二.我国与我国北部周边国家的关系 位于我国北部的大国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但是,虽然是这样,俄罗斯也像一颗定时炸弹,只要你对他稍有不顺,俄罗斯就有可能与我们翻脸。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密切,我国除了煤炭,什么都要进口,特别是在因为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例如,我国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所以,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要比其他国家好的多。 位于我国北部国家还有蒙古。我国与蒙古的关系将在?我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中阐述。 三.我国与我国东部周边国家的关系 相比之下,我国与日本的关系就要比俄罗斯的关系差多了,我国与日本关系历史悠久,在封建时代,日本向我国学习,然而日本强大以后,却想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因此,我国与日本的关系跌落到冰

中国周边关系与海洋权益

形势政策——中国周边关系与海洋权益中国周边关系 “唇亡齿寒”,“远亲不如紧邻”,这是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历史经验的写照和总结。 新中国成立前后,大部分邻国也获得独立,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状况: 一是新中国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对周边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政治、道义和物资的支持。 二是差不多与中国同时获得民族独立的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与中国面临共同的处境,具有有共同的愿望。缅甸和印度分别是第一个承认和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国在解决与印度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与印度和缅甸共同向世界各国倡议。 三是反对超级大国利用周边对中国的威胁。在新中国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面临着一个或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威胁。这种威胁都直接来自中国的周边:最初是美国的威胁,首先来自东北的朝鲜半岛,其次来自东南的印度支那。后一段时期则来自苏联来自南北的战略包围和武器威胁。 随着中国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边界问题的解决日益提到议事日程。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 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思想,积极落实“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化解热点,参与或促成一些多边机制,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首先是东南。中国政府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政策,以及采取克制的态度对待同个别国家的领土主权争议,改变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在经济领域,通过东盟与中日韩(10+3)和东盟与中国(10+1)合作框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在西北,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在苏联解体后为探讨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于1996年和1997年分别在上海和莫斯科达成关于在边境地区增加军事领域信任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有力推动了中国与这个地区国家间的信任。在此基础上2001年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西南,中国同南亚国家领导人,特别同印、巴之间互访不断,推动中印关系的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