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静态建模

系统静态建模
系统静态建模

实验一系统静态建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例(Use Case)、角色(Actor)、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的

概念。

2.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用例与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类的属性和操作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重点掌握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介绍

讨论一个系统,通过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用文字描述需求,同时建立系统的初始类图。

三、实验内容

(一)用例图

1.画出系统的用例图。

2.画出至少一个子系统的用例图。

(二)类图

1、在系统的分析模型中,通过对系统的分析,找出系统中涉及的类和各个

类之间的关系,画出类图。

Rose提供三种类的表示,即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边界类是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类的抽象;控制类是系统中的一些计算、控制类的抽象;

实体类是存储数据的类的抽象。请在模型中体现出来,并给出一些类的关键方法和属性。

UML面向对象建模 静态模型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5 —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2 2015年11月24日年级、专业、班计科122班学号201210405204 姓名邹华宇成绩 上机项目名称实验二静态模型指导教师付晓东 教师评语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原理: A.了解□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B.中等□ C.差□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B.基本规范□ C.不规范□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A.详细□ B.一般□ C.没有□ 注:5个A 为优 4个A为良 3个A 为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UML 的静态建模的方法。 2、实践用 UML 建立静态模型。 二、实验原理 对象类静态结构模型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构成系统的类和对象、它们的属性和操作,以及这些对象类之间的联系。实质上是定义系统“对谁做”的问题。 对象是一种人的认知概念,对应于现实世界和机器世界的各种元素。软件系统也是由对象构成的。要理解对象世界,首先要进行对象分析,建立对象类模型。类是对象的抽象,认识对象的类别是人类的本领。类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可以在对象世界里找到对应物。UML的对象类模型把类分解为属性和操作,属性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再进行分解,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原理。操作与系统的改变有关,系统的改变被分解为对象的变化,而类的操作代表与之相关的对象改变的计算过程。 在建立对象类静态结构模型时,主要是将对象间的关系(如继承、聚集等)标注在关联线上,使对象间的关联关系更加明了。根据已建立的用例图和客户业

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方法简介

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方法简介 李 燕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该方法承认控制点以外的储层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Deautch等根据模拟单元的特征,将随机模型分为基于目标的随机模型和基于象元的随机模型。 关键词:随机建模;克立金方程;地质统计学;储层结构 地下储层本身是确定的,在每一个位置点都具有确定的性质和特征。但是,地下储层又是复杂的,它是许多复杂地质过程(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复杂的储层结构(储层相)空间配置及储层参数的空间变化。在现有资料不完善的条件下,人们对它的认识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难于掌握任意尺度下储层的真实特征或性质。特别是对于连续性较差且非均质性强的陆相储层来说,更难于精确表征储层的特征。从而认为储层描述便具有不确定性即随机性。 1 随机建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在地质统计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中,法国枫丹白露地质统计学与数学形态学中心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人物M atheron是地质统计学的创始人。他的许多学生(如Journel,David等)后来都成了该领域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随机建模的发展中, Jo urnel领导的斯坦福大学油藏预测中心则是令人起敬的先锋。他们研制的GSLIB是公认的较完整、先进的地质统计学软件包。近年来研制了许多随机建模的算法,并做了应用研究。另外加拿大的David、原英国BP公司的H aldorsen、加拿大FSS International公司的Srivastava、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eutsch以及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得克萨斯大学澳斯万分校、挪威计算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处的一些学者都在这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地质统计学创建于本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基本上把克里金作为地质统计学的同义词。70年代末,Jo urnel(1978)在所著的《Minging Geostatistics》一书中,介绍了随机建模的基本思想。80年代中后期,尤其在90年代,随着克里金方法不但被用作插值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建立数据的条件累积分布函数(CCDF),随机建模得到了飞速发展。出于对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以及对时间、经费、人力和软硬件的考虑,发展了种类繁多、功能不同的随机建模方法和算法。 地质统计学引入我国较晚,早期都把克里金认为是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仅在近几年才得到重视,并引入油藏勘探开发研究中。西安石油学院张团峰、王家华等人(1995a,b)在引进国外资料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GASOR2.0),可用于建立储层模型。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刘明新等人在“八五”期间利用分形理论进行了储层建模研究。胜利油田“八五”期间在其研制的油藏描述软件中也加进了随机建模内容。一些青年学者在利用随机建模解决油田问题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石油大学纪发华(1994)在其博士论文中利用随机建模技术对油藏特征做了研究,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模拟退火研究了渗透率的空间分布。文键(1995)在其博士论文讨论了随机建模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统计特征量与储层空间分布非均质性特征的关系; 储层空间分布不确定性对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影响;统计特征量与样本间距、容量的关系;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经验(诸如岩性指示变差函数与砂岩面密度结合和表征砂体连续性特征),同时还利用序 收稿日期:2009-07-28 作者简介:李燕(1973—),女,现从事岩石物理反演工作。

随机模型方法及应用1范文

随机模型、方法及其应用(一) 一元线性回归 第一节大数定律与数理统计的若干知识 §1﹒1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low of large numbers)及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不仅为概率论(theary of probability)提供统计方面的理论保证,而且也为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1 ЧебЫШв不等式 (2.1) 1﹒1﹒2 Bernoulli大数定律 (2.2)1﹒1﹒3 ЧебЫШв大数定律

(2.3) (2.4) 1﹒1﹒4 Хинчин大数定律 (2.5) (2.6)1﹒1﹒5 Lèvy-Lindeberg中心极限定理 (2.7) (2.8)1﹒1﹒6 De Moivr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 (2.9) 12

(2.10) §1﹒2 基本统计量和常用统计分布 在数理统计中,统计量(statistic)及其分布被广泛用于参数估计(parameters estimation)和假设检验等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的过程中, 1﹒2﹒1 统计量的定义及常用统计量 定义2.1 sample), 定义2.2 常用的统计量有 1、样本均值(sample mean): (2.11)MATLAB: mean(x) 2、样本方差(sample variance): (2.12) 13

3、样本标准差(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2.13)4、修正的样本方差(repaired sample variance): (2.14)MATLAB: var(x) 5、修正的样本标准差(repaired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2.15)1.2.2常用统计分布 :设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2.16) (2.17) MATLAB: chi2cdf(x,n) 并且有 14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刁成嘉-课后答案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刁成嘉-课后答案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演变 1、系统建模的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2、软件的分类: 按软件的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按软件的规模划分: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甚至超大型软件 按软件的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和批处理软件 按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一次性使用软件和使用频度较高的软件 按软件失效的影响程度划分:一般性软件和关键性软件 3、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软件本身的特点相关;二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4、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渐增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 5、UML的特点:唯一性、连续性、维护性、复用性和逐步完善 6、面向对象的三大重要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7、软件开发方法从结构化开发方法、模块化开发方法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8、软件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服用的全过程 9、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有:对象、类急气封装性、多态性、继承性和消息传递 10、软件开发过程由客户端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以测试与维护四个四个阶段组成 11、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过程以体系结构为中心,以用例为驱动,是一个反复、渐增的过程 课后习题: A 1、封装是吧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C 2、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目的是使对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 B 3、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继承机制使子类可以自动地拥有复制父类全部属性和操作 D 4、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现的一种方法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演变 1、系统建模的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2、软件的分类: 按软件的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按软件的规模划分: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甚至超大型软件 按软件的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和批处理软件 按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一次性使用软件和使用频度较高的软件 按软件失效的影响程度划分:一般性软件和关键性软件 3、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软件本身的特点相关;二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4、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渐增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 5、UML的特点:唯一性、连续性、维护性、复用性和逐步完善 6、面向对象的三大重要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7、软件开发方法从结构化开发方法、模块化开发方法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8、软件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服用的全过程 9、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有:对象、类急气封装性、多态性、继承性和消息传递 10、软件开发过程由客户端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以测试与维护四个四个阶段组成 11、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过程以体系结构为中心,以用例为驱动,是一个反复、渐增的过程 1、封装是吧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2、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目的是使对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 3、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继承机制使子类可以自动地拥有复制父类全部属性和操作 4、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现的一种方法是多态性 5、软件按照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和批处理软件。 6、软件生存周期由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的使用维护和更新换代三部分组成。 7、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等五种主要模型 8、面向对象技术采用以类为中心的封装、继承、多态等不仅支持软件复用,而且使软件维护工作可靠有效,可实现软件系统的柔性制造。 9、UML的优点是:唯一性、连续性、维护性、复用性和完善性。 第二章统一建模语言UML 1、UML的五种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构件视图、进程视图和配置视图 2、UML的三大类模型图是:用例模型图、静态模型图和动态模型图 3、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主要用于需求分析阶段 4、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包括:类图、对象图、包图、构件图、配置图 5、UML的动态模型包括4种兔: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合作图 6、软件的开发过程即生命周期划分为开始、详细规划、系统构造、移交四个阶段。

随机建模综述

内容摘要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油藏类型的复杂性,加之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性,导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精确预测井间储层参数分布和剩余油富集区域。针对上述难点和挑战,通过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及其预测模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精细油藏描述中基础数据的管理。利用随机建模的储层建模技术是当今油藏表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能有效刻画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随机建模地质统计学储层

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该方法承认控制点以外的储层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了评价储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人们广泛应用了随机建模技术。所谓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可能的储层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等可能随机储层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以满足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在一定风险范围的正确性的需要,这是与确定性建模方法的重要差别。 一、随机建模的理论依据 某一时刻的地下储层本身具有确定的性质和特征.但是,由于造成这种确定的性质和特征的地质过程具有随机性,其性质和特征的空间分布在具有某种程度的确定性规律的同时还具有随机性规律.而且,其在现有资料不完善的条件下,人们对它的认识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难于掌握任意尺度下储层的真实特征或性质,从而认为储层具有随机性.自然界中储层岩性物性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和认识局限带来的认识的随机性是储层随机建模的理论依据. 二、随机建模原理 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该方法承认控制点以外的储层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具体过程是这样来实现的:首先建立所要研究的某种储层属性的概率模型(以概率分布函数、协方差函数或变差函数等数字特征来表征),然后抽取等概率的来自概率模型各个部分的可能的属性值,这些属性值(随机变量)的一系列联合实现就是随机建模结果.由于建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使得人们在对所研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结构性获得认识的同时,还能得到属性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的信息. 三、随机建模的分类 Haldorsen等根据研究现象的随机特征,将随机模型分为离散模型、连续模型和混合模型。Deautch等根据模拟单元的特征,将随机模型分为基于目标的随机模型和基于象元的随机模型。此外,Journel等人讨论了不同的模拟算法,如序贯模拟、误差模拟、概率场模拟、矩阵分解、模拟退火等,并从实用角度入手,综合考虑模型和算法,将随机模型进行了综合分类。综合上述划分方案,根据研究现象的随机特征,将随机模型分为离散型模型和连续型模型。(1)离散型模型。该模型用于描述具有离散性质的地质特征,如:砂体分布,隔层的分布,岩石类型的

静态建模

第三章静态建模 3.1 静态建模简述 静态视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的静态结构。它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关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 还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通过分析用例和问题哉,就可以得到相关的类,然后再把逻辑上相关的类封装成包。这样可以很好体现出系统的分层结构,使人们对系统层次关系一目了然。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有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图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一个对象是类图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存在。包由包或类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关系。 3.1.1 类图和对象图中的重要概念 一个系统的类模型可以由多张类图描述:一个类可以出现在几张类图中。类的图形符号表示分为长式和短式。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它描述了类图中类的特定实例以及某一时刻这些实例之间的特定连接。 类和对象都由名称、属性和方法(操作)组成。区别如下: 表 3.1 类与对象的比较 类对象 名称类名是一个有意义的标识符对象名加下划线,对象名后面可以接 冒号和类名 属性定义属性的类型和属性名与类的属性名相同,但是有具体值 与类中的方法定义相同 方法定义方法(操作)——返回类型、操 作名、传递参数。 类图中除了能定义类自身的属性、方法等,更重要的是能表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聚集、继承、依赖、细化等。 关联是类之间的语义联系,代表类的对象(实例)之间的一组连接(链)。在UML中常常把关联定义成类,称为关联类。关联的每个链都是这个关联类的实例。关联类也有属性、操作并与其它的类关联。 聚集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联,它指出类间的“整体-部分”关系。聚集是关联的特例,它可以有重数、角色、限制符号等。 对于几种关联的比较,见下表。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演变 1、系统建模的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2、软件的分类: 按软件的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按软件的规模划分: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甚至超大型软件 按软件的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和批处理软件 按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一次性使用软件和使用频度较高的软件 按软件失效的影响程度划分:一般性软件和关键性软件 3、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软件本身的特点相关;二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4、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渐增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 5、UML的特点:唯一性、连续性、维护性、复用性和逐步完善 6、面向对象的三大重要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7、软件开发方法从结构化开发方法、模块化开发方法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8、软件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服用的全过程 9、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有:对象、类急气封装性、多态性、继承性和消息传递 10、软件开发过程由客户端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以测试与维护四个四个阶段组成 11、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过程以体系结构为中心,以用例为驱动,是一个反复、渐增的过程课后习题:ACDB 1、封装是吧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2、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目的是使对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 3、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继承机制使子类可以自动地拥有复制父类全部属性和操作 4、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现的一种方法是多态性 5、软件按照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和批处理软件。 6、软件生存周期由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的使用维护和更新换代三部分组成。 7、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智能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等五种主要模型 8、面向对象技术采用以类为中心的封装、继承、多态等不仅支持软件复用,而且使软件维护工作可靠有效,可实现软件系统的柔性制造。 9、UML的优点是:唯一性、连续性、维护性、复用性和完善性。 第二章统一建模语言UML 1、UML的五种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构件视图、进程视图和配置视图 2、UML的三大类模型图是:用例模型图、静态模型图和动态模型图 3、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主要用于需求分析阶段 4、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包括:类图、对象图、包图、构件图、配置图 5、UML的动态模型包括4种兔: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合作图 6、软件的开发过程即生命周期划分为开始、详细规划、系统构造、移交四个阶段。

储层随机建模综述

储层随机建模研究综述 摘要:油气储层随机建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刚刚萌芽兴起的一项油藏描述高新技术。它是为适应油气田开发的深入,应用先进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本文阐述了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算法原理,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比较成熟的随机建模软件。 关键词:储层表征,随机建模,应用软件 引言 储层表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观测结果例如岩心、测井响应、地震响应等研究目的层的各种非均质性.建立起能够反映三维空间地质特征的储层地质模型。从目前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看,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确定性建模,即根据各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多井解释,井间则主要依靠地震信息来描述,这样井间的每一个点都有确定的数值,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可以称为确定性模型。但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该方法只能解决勘探早期储层描述的要求,对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来讲该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另一种方法就是随机建模,建立预测模型。即综合各种方法取得的信息,主要依靠沉积学的方法加上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井间参数作出了一定精度的细致的预测估值,故称之为预测模型。随机建模的具体方法目前发展较快的是地质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思路是寻求比较符合地质规律的地质统计模型和方法.来表征各种沉积类型的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用这种已知的规律,对井间未知地区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作出预测估值。 1 储层随机建模概述 1.1 随机建模的概念及意义 地下储层本身是确定的,它是许多复杂地质过程(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综合的、最终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性质和特征。但是,在现有资料不完善的条件下,由于储层结构空间配置及储层参数空间变化的复杂性,人们又难于掌握任—尺度下储层的确定且真实的待征或性质。待别是对于连续性较差且非均质性强的陆相储层来说,难于精确表征储层的特征。这样,出于认识程度的不足,储层描述便具有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需要通过“猜测”确定的储层性质,即为储层的随机性质。 由于储层的随机性,储层预测结果便具有多解性。因此,应用确定性建模方法作出

《系统建模》实验指导

辽东学院自编教材 《系统建模》 实验指导书 高素春编 信息技术学院 2015年2月

目录 实验一 UML的静态建模机制 (1) 实验二 UML的动态建模机制 .................................... .6

实验一 UML的静态建模机制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课时: 4 指导教师: 时间:201 年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___周 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 一、实验目的 1.设计并绘制用例图 2.设计并绘制类图 3.设计并绘制包图 4.设计并绘制构件图 5.设计并绘制部署图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为了加深对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构件图、部署图的理解,通过一个实际的系统来说明各个图的创建过程。以比较常见的图书管理系统为例说明如何绘制实际应用系统中的各个图。 1.用例图 确定系统涉及的内容;确定系统参与者;确定系统用例。 使用Rational Rose2003来绘制用例图: (1)读者请求服务的用例图 读者有查询图书用例,借阅图书用例,归还图书用例,查询借阅信息用例,预订图书用例。如果要查询借阅信息和预订图书,读者要先登录系统,需要添加一个登录系统用例。归还图书时,如果超出了规定时间,还要交纳罚金,需要再添加一个交纳罚金用例。 (2)图书管理员的用例图 图书管理员有图书借阅处理用例,图书归还处理用例。在图书借阅处理时,需要检查用户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不允许借阅书籍;如果之前该图书已经被该借阅者预定,需要删除该图书的预订信息。在图书归还处理时,要检查图书是否过期,如果过期,还要收取罚金,需要再添加一个收取罚金用例。 (3)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 系统管理员有添加书目用例,更新或删除书目用例,添加书籍用例,更新或删除书籍用例,添加读者用例,更新或删除读者用例,查询读者信息用例,查询书籍信息用例。 2.静态视图 静态视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建立系统的静态视图的过程是对系统领域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静态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类图的建立,也就是找出系统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分析,最后用图形表示出来。 研究分析问题领域,确定系统的需求;发现对象和对象类,明确类的属性和操作;发现类之间的静态关系,一般与特殊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研究类之间的继承性和多重性;设计类与关系。 使用Rational Rose2003绘制图书管理系统的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