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地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地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地理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主峰海拔高7556m,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重要过渡地带。如图为贡嘎山地区部分植被垂直带谱。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2.导致其东西坡雪线高低差异的因素是()

A.坡向B.坡度C.蒸发量D.太阳辐射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雪线的影响因素,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1.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贡嘎山1100-2200米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位于常绿阔叶林之上,依据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甲自然带为针阔混交林。故选D。

2.一般而言,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雪线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双重影响,但往往降水因素对其影响更大;读图可知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充足,故雪线较低主要是坡向要素产生的影响,故A正确。故选A。

【点睛】

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与当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地区自然带更替规律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数目越多;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因为阳坡获得热量多;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阳坡雪线比阴坡高。

2.1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7年4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雨水B.惊蛰C.谷雨D.清明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作用()

A.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逐渐减弱B.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加强

C.仅适用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D.最适用于珠江流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答案】1.C

2.A

【解析】

1.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可知,地球每天平均绕日公转大约为1o,从春分日3月2日到4月1日,刚好30天,因此地球转过30o,因此最接近的节气为谷雨。故选C。

2.“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因此最适合黄河流域,但是并不只适用于黄河流域,因此C、D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尤其是自然因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因此A正确,B错误。故选A。

3.地球表面的陨石易风化和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南极大陆却因环境特殊保存了大量陨石,被称为“陨石宝库”。下图为南极冰流域和陨石富集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陨石富集于图示地区的原因是

A.小天体闯入地球,受地磁引力大量落入该地

B.因洋流、海浪搬运作用富集该区域山脉附近

C.落到南极的陨石随冰川移动,在低处富集

D.因板块运动,落入海洋的陨石不断汇入该地

2.相对于其它地区,南极陨石科考价值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湿润,陨石不易风化B.冰雪覆盖,保存年代久远

C.环境洁净,对陨石污染小D.臭氧层薄,坠落的陨石多

3.全球变暖对南极陨石富集区的影响可能是

A.陨石类型减少B.陨石风化减弱

C.出露数量增加D.陨石埋藏加深

【答案】1.C

2.B

3.C

【解析】

1.因为地球引力,闯入地球形成的陨石应该是比较随机的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不是相对富集在地球某一个区域,且南北极地磁主要仅对带电微粒有影响,A错;图示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山脉周围陆地较高处,洋流海浪很难将海底陨石搬运至此,外力作用以冰川作用为主,B错;南极大陆因冰雪环境保存了大量陨石,冰川季节及日冻结与融化,内部陨石不断出露,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图示冰盖运动方向移动,遇地形阻挡在低处富集,C对;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而陨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落入海底的陨石重新参与沉积、固结成岩等圈层物质循环过程,很难聚集南极洲板块内部,D错。故本题选择C。

2.气候湿润,陨石更易风化,A错;冰雪覆盖,外部有良好的保护层,且气温低,各种外力作用都较弱,使陨石保存年代久远,B对;陨石科考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陨石自身保存完好程度,环境洁净程度的高低对其影响很小,C错;不是因为南极的臭氧层薄,而主要是南极的大气层较薄,陨石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更少,坠落到地面的陨石较多,D错。故本题选择B。

3.全球变暖使南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南极陨石失去了冰雪的保护,陨石数量会减少,而不是类型减少,A错;全球变暖,使陨石风化增强而不是减弱,B错;冰雪减少,出露数量会增加,C对;冰雪减少,陨石埋藏变浅而不是加深,D错。故本题选择C。

4.湖冰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既能反映区域与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反映当地气温变化。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完全封冻期为完全冻结日与开始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消融期为开始消融日至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是研究湖冰响应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纳木错站观测资料表明,在湖冰冻结期初始阶段,湖面较大风速将已冻结的湖冰破坏并吹至岸边;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下表为纳木错湖冰时间属性表。据材料和表格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注:表中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采用年内第多少天表达,如2月15日为年内第1天。每年变幅的值若为正,表示推迟或增加,若为负,表示提前或减少。

1.2011/2012年度,纳木错湖冰存在期及完全冻结日约为( )

A.219天 2月10日B.11天 6月23日

C.219天 6月23日D.11天 2月10日

2.2000-2013年期间,对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纳木错湖冰变化特征是( )

A.湖冰初冰日和开始消融的日期推迟B.湖冰完全封冻期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

C.湖冰冻结期延长,冬季冻结速率加快D.湖冰消融期缩短,春季消融速率加快

3.2002/2003与2001/2002年度比较,纳木错湖冰开始消融日和完全封冻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2002/2003年度流域所在区域( )

A.气候变暖,湖冰完全冻结后风速较大

B.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完全冻结日提前

C.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冻结期后期阶段以后风速较大

D.冬季平均气温较高,湖冰冻结初始阶段风速较大

【答案】1.A

2.D

3.C

【解析】

1.由材料知“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2011/2012年度初冰日为第290天,完全消融日为次年第144天,间隔219天。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为116天,故可推知完全冻结日为次年第38天,接近2月10日,故选A。

2.气候变暖则湖冰开始消融日提前,A错误;湖冰封冻期缩短,B、C错误;湖冰消融加快,D正确。3.2002/2003与2001/2002年度比较,纳木错湖冰开始消融日晚,而完全封冻期更长,说明冬季低温偏低。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会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故2002/2003年度风力偏大,选C。

5.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保护资源的再生条件。对水资源保护而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水循环的

A.蒸发环节B.输送环节

C.降水环节D.径流环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

水循环的存在,尤其是海陆间循环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成为一种再生资源,可以永久使用。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尺度上影响着水循环,人类的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环节,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是否合理关乎水资源是否可以再生,因此对水资源保护而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水循环的径流环节,D正确。人类对蒸发环节、输送环节、降水环节影响较小,ABC

错误。故选D。

6.191-2007年十年间来,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如图示意新疆播种面积比重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播种面积增加明显的作物是

A.花卉B.水稻C.棉花D.春小麦

2.新疆新增播种面积主要分布在

A.降水丰富地区B.河流沿岸C.沙漠腹地D.山麓地带

3.新疆播种面积增加,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石漠化C.盐渍化D.酸雨

【答案】1.C

2.D

3.C

【解析】

1.注意材料所给信息中,粮食作物和食用作物的播种面积有减小的趋势,选项中花卉和棉花不属于粮食作物和食用作物,但新疆缺水,不适宜花卉种植,因此最可能是棉花。

故选:C。

2.新疆气候干旱,需要在有水源的绿洲地带发展种植业,新疆河网稀疏,绿洲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故D 正确,A、B、C错误。

3.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酸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石漠化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上,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关注图例是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第二、三小题容易。

7.玫瑰湖,位于塞内加尔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喜盐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玫瑰湖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粉色的时间是

A.3-4月B.6-7月

C.9-10月D.12月一次年1月

2.玫瑰湖骤增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A.流水搬运和沉积B.风力搬运和沉积

C.湖水的侵蚀作用D.湖内生物的遗体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1.读材料“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是由于水中喜盐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形成”可知,玫瑰湖呈粉色要在充足的阳光作用下。结合区域定位,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要在热带草原气候的旱季,即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处于旱季,光照充足,东北信风带来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带来充足的矿物质,湖泊才会形成粉色。故选D。

2.题干信息“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表明,无河流能通过搬运作用将矿物质搬到湖泊沉积,A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可知,矿物质来自外部环境,而非湖泊内部,CD错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出现在12月一次年1月,此时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大量沙尘入湖,给湖泊带来了充足的矿物质,B正确。故选B。

8.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台风,雨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④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列不属于该地区区位优势的是

A.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B.廉价劳动力

C.科技发达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C

2.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马来西亚(西)天然橡胶分布及天然橡胶习性为材料,设置了两道试题,涉及区域气候特征、经济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1.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位于半岛沿海,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因临近赤道沿海地区,应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水平风力较小,因此选项①③符合区域特征,也是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气候条件。该地因临近赤道,地转偏向力较小,不易形成台风或离台风源地较远,如果有台风临近,对天然橡胶也是不利条件。

2.本题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属发展中地区,科技发达不属于当地的优势,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东南亚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工资水平不高,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丰富;东南亚石油、锡等矿产资源丰富。故选C。

9.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坡度不超过25°的山地应修筑梯田种植农作物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建设水库会出现漏水现象,故喀斯特地貌区不适合建设水库大坝,故不符合题意;

B、海积地貌是指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淤泥质海岸,航道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航行,故不符合题意;

C、坡度不超过25°的山地,坡度缓,可以开辟梯田种植农作物,故正确;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土壤比较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喀斯特地貌区建设水库大坝会出现漏水现象,建水库大坝要避开喀斯特地貌;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黄土地貌区的黄土较为肥沃。

10.哈马丹风被称为“非洲魔鬼”。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北非当地人非常地惧怕。每年的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給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哈马丹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马丹风盛行的时期是()

A.5月~10月B.6月~9月

C.10月~次年4月D.11月~次年3月

2.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

A.地中海B.几内亚湾

C.撒哈拉大沙漠D.阿拉伯半岛

3.哈马丹风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B.沙尘暴

C.风暴潮D.狭管效应

【答案】1.D

2.C

3.B

【解析】

【分析】

1.根据“每年的一段时期,这股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判断,这一股风应为东北信风,当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南时,东北信风会影响到几内亚湾沿岸,时间是每年的11月~次年3月。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根据“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和该时期东北信风的影响范围判断,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干热的撒哈拉大沙漠。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根据材料“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和撒哈拉大沙漠沙漠遍布等知识推断,哈马丹风会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即沙尘暴。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发达国家人为地设置贸易壁垒,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简化海关进口手续②制定苛刻技术要求③降低相关环保指标④增加进口商品关税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简化海关进口手续,有利于鼓励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不符合题意。

②制定苛刻技术要求,能够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故正确。

③降低相关环保指标,降低了商品的进口要求,不符合题意。

④增加进口商品关税,能够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故正确。

综上,B②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两类。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如制定苛刻技术要求,增加进口商品关税,提高相关环保指标。

12.春分后15天为清明。据记载,隋唐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东地区

生长,且降水偏多。

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原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为

A.冲积平原B.向斜

C.褶皱D.地堑

2.古时对“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

②北方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

③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

④北方地区白昼变长,大气透明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影响酒都杏花村盛产汾酒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位于河流沿岸,河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②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③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

④位于山前冲积扇,地下水丰富,是酿酒的重要水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D

2.A

3.B

【解析】

【分析】

1.地质构造要依据岩层结构分析,结合图例可知太原盆地两侧是断裂构造,两侧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吕梁

山和太岳山,而中间相对下沉形成盆地,说明该盆地是两个断层之间为陷落带,这是地堑的概念,故选D。褶皱是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后形成的波状弯曲,向斜是褶皱的形态,而太原盆地并没有出现岩层弯曲形态,故排除BC。冲积平原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属于地质构造,排除A。故选D。

2.对古时“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句话的理解,清明时节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①对。西北风减少,北方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②对。清明时节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北方春雨少,③错。北方地区昼变长,对大气透明度影响不大,④错。A对,B、C、D错。故选A。3.影响杏花村盛产汾酒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水源、原料。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区,河水混浊,河水不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①错。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②对。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酿酒的原料丰富,③对。位于地堑构造中,不是山前冲积扇④错。B对,A、C、D错。故选B。

【点睛】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褶皱是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发生弯曲,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断层是岩层受力破坏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即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断层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即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包括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沿着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水质纯净。

13.如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图中建了一座可欣赏到“大河落日”的观景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拟建公路需修建桥隧的数量为

A.一桥一隧B.一桥二隧C.二桥一隧D.二桥二隧

2.观景台景观赏不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月份是

A.4月份B.6月份C.8月份D.12月份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拟建公路穿越了两次山谷、一次山脊,因此要修两架桥和一个隧道。故选C。

2.4月份、6月份、8月份这三个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据图可知观测点无障碍阻挡,可以看到日落,所以A、B、C不符合题意。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西南,据图可知观测台西南有山脊阻挡视线,看不到日落,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注意图中的指向标。

14.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下图为某地一处下沉式温室大棚的景观设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棚顶主要采用玻璃材质能够

A.增强太阳辐射B.减轻棚顶重量

C.提高光利用率D.加速积雪融化

2.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两边为砾石沟,反映了大棚内

A.热量条件差B.土壤含水量大

C.昼夜温差小D.土壤透气性差

3.该大棚设施在我国使用过程中,主要缺点是

A.光照不足B.热量易散失C.水源不足D.土壤肥力低

【答案】1.C

2.B

3.A

【解析】

1.玻璃材料有利于光线射人,但无法增强太阳辐射;由于光线射人之后,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

难以透射出去,从而提高了光利用率。所以选C。

2.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主要目的是增大孔隙,加强水分下渗,所以反映出大棚内土壤含水量大。故选B。3.该大棚设施采用下沉式,建设成本比普通大棚高,因此主要在我国北方纬度较高地区使用,由于作物种植区沉降于地面之下,加之我国北方在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因此会造成采光不足。故选A。

15.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2000年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城市新区,近20年来,郑东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两幅图分别是郑东新区某村落的旧貌和新颜景观对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景观的变迁可直接说明

A.城市道路立体化B.第二产业水平高

C.服务业比重上升D.城市化速度较快

2.目前,郑东新区已经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其未来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

A.发展绿色交通B.实施潮汐通道车道

C.成为中原城市枢纽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答案】1.D

2.A

【解析】

1.读图可知,该村旧貌多为低矮的平房,新貌为高楼大厦,可知该地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D正确。从景观图对比无法直接判断城市道路立体化、第二产业水平高、服务业比重上升,A、B、C错误。故选D。2.绿色生态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故应注重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A正确。潮汐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可变车道,故潮汐车道只需要在早晚出入城交通拥堵的路段设置,无需重点推广,B错误。郑东新区近20年的规划建设中较合理地考虑了城市道路规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其所在的郑州市也已经是中原城市枢纽,C、D错误。故选A。

16.纳马夸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毫米,却有超过3000种植物,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000多种。在某些时候大部分多肉植物会选择“休眠”甚至“自残”度过。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其他荒漠地区相比,纳马夸兰地区植物种类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山地地形,垂直落差大,垂直分异明显

B.有河流作为灌溉水源,水源充足

C.冬雨和冷雾带来湿润的水汽和补充土壤水分

D.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土壤含水量大

2.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选择“休眠”甚至“自残” 的时间大概是()

A.1月B.4月C.1月D.10月

【答案】1.C

2.A

【解析】

1.据图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不是山地地形,垂直分异现象不明显,故A项错误;纳马夸兰地区无河流分布,故B项错误;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补充土壤的水分,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容易形成大雾,可以带来湿润的水汽,故C项正确;该地山脉无永久性高山冰雪分布,故D项错误。2.据材料可知,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该地的沙漠,热浪、高温肆虐,生存条件恶劣,故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选择“休眠”甚至“自残”的时间大概是1月,A项正确。

17.肯尼亚位于非洲高原东部。下左图为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右图为肯尼亚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肯尼亚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带海拔分布南坡高于北坡B.雪线海拔南坡低于北坡

C.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南坡大于北坡D.平均坡度南坡小于北坡

2.关于肯尼亚山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主要是东南信风带来降水B.北坡主要是东北信风带来降水

C.山地雨林是降水量最多的区域D.北坡七月降水量大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雪线高低的号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明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解答本题要根据肯尼亚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因素方面分析。确定不同海拔高度下降水量多少的方法如下:过地剖面线某点,并做过此点的垂线与降水量线相交,读相交点对应的降水里即可,确定降水量多少对应海拔高度也用此方法。

1.雪线高低的号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二是降水量,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读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可知,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雪线海拔南坡低于北坡;自然带谱复杂程度一样;自然带海拔分布和平均坡度南坡与北坡差异不大,故ACD错误。

故选B。

2.根据肯尼亚地理位置,肯尼亚山南坡是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A对;

北坡降水主要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在山地迎风坡产生降水,B错;

读图知,山地森林是降水量最多的区域,C错;

北坡七月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量小,D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贔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了解不同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案例,能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18.上海是传统的草莓种植地区,往年草莓5月开始上市,现在冬月12月份就开始上市了。影响草莓上市时间改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市场需求

C.地形条件D.科学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上海传统种植草莓5月开始上市,而现在

冬季12月就可以上市,属于反季节蔬菜的范畴,正是利用科学技术改变了热量条件,使得冬季也能够草莓能够正常生长,进而上市,D正确,而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市场需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一般不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因此ABC错误,故选D。

19.深秋初冬时节,晴朗的夜晚多霜冻的主要原因是

A.夜晚风力微弱B.大气逆辐射弱

C.地面辐射较强D.太阳辐射较强

【答案】B

【解析】深秋初冬时节,晴朗的夜晚多霜冻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B对。夜晚风力微弱不是霜冻的成因,A错。与地面辐射强弱无关,大气逆辐射弱,是地面热量散失的快,C错。夜晚没有太阳辐射,D错。

点睛:大气逆辐射将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射向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并不改变地面辐射强弱。

20.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B.云贵高原文化区

C.黄土高原文化区D.东北黑土文化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

云南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独具特色,是全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聚居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达25个,其中16个跨境而居,15个为云南特有。所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方,而云南属于云贵高原文化区,所以云贵高原文化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B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加快了“新陈代谢”速度,拆旧建新工程与日俱增。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建筑垃圾带来的困扰。下图示意运输途中的城市建筑垃圾。

分析城市建筑垃圾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答案】来源:城市建设,建筑拆迁等均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城市道路上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在运

输过程中散落的。措施: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推广利用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改进运输工县实行封闭式运输等。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城市建筑垃圾来源以及治理措施,需要结合课本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

城市建筑垃圾的来源包括城市建设,建筑拆迁等均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城市道路上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散落的。措施主要是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推广利用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垃圾,应改进运输工县实行封闭式运输等。

2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冰洞是指全年都存在冰的洞穴, 是一种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山西宁武冰洞位于宁武县东寨镇麻地沟村东南约2 km的公路旁,洞口海拔2220 m,洞深38米。该洞中的冰体形成与第四纪冰川时期以来的严寒气候有关,进入宁武冰洞,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的古冰。下图为冰洞景观图。

说明冰洞景区吸引游客的原因及进入冰洞旅游的注意事项。

【答案】原因:景观独特,美学价值高;古冰保存较好,科学研究价值高;能满足游客探险猎奇的心理需求。注意事项:洞内气温低,准备防寒衣物;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保障安全;地面湿滑,谨防摔倒;切勿触碰冰体,以免造成景观破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价值及旅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知识。

【详解】

分析旅游景观吸引游客的原因主要分析其所存在的价值。冰洞作为一种神秘的旅游地,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古冰形成时间较早,可以通过对其的研究获得当时的气候状况的相关资料,具有科研价值。冰洞内通道崎岖幽深,古冰造型独特,可以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求。

在此地旅游时应注意不要对景观和游客造成损伤。由于古冰形成时间长,且较为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所以在游览时要注意不要随意碰触古冰。洞内冰水较多,地面湿滑要注意小心行走,防止游客摔伤。与其他洞穴景观相似,洞内气温较低,应让游客多添加衣物,防止着凉等。

2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7月5日下午17时45分左右,两艘载有127名中国游客的船只在返回泰国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分别在珊瑚岛和梅通岛倾覆。

材料二:据曼谷报道,2018年黄金周期间,从事中国线路的泰国旅游公司,业务下滑50%,损失惨重。这跟一系列负面事件尤其沉船事件似乎有关。下图为普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泰国旅游业出现的问题,对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启示。

【答案】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齐全的救生设备;加强旅游管理,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做好景区应急预案;加强对游客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控制景区的接待人数;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出现的问题和面对问题带来的启示。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既要结合所学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发散性思维。

【详解】

旅游业的负面问题有沉船、翻车、超载等交通问题,也有“宰客”问题,还有人满为患问题,再有酒店卫生和安全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海岛旅游的启示如下,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齐全的救生设备,一旦有生命危险可以得到即使救助;加强旅游管理,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做好景区应急预案,让不法分子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对游客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减轻游客的伤害;控制景区的接待人数,使游览更有意义;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使游客玩舒心、放心。

【点睛】

要多角度多思维去回答问题,但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例去思考。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潮汐是表层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亚马孙、钱塘江、恒河口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三大潮涌区,其成因主要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但也与河流入海口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

材料二:阿拉瓜利河(如图)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220千米。流城内人烟稀少,三角洲地区河浞纵横、沼泽广布,河流两侧树木大多呈倒伏状态,岸上也几乎找不到城市。

(1)简析阿拉瓜利河、钱塘江两河河口涌潮壮观的共同原因。

(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两岸沼泽广布的原因。

(3)试对“河流两侧树木大多呈倒伏状态,岸上也几乎找不到城市”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直线上,对地球表面引力大;河口形状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入海口附近河水较浅;河口附近吹向岸风且风力强。

(2)地势低洼平坦,排水不畅;三角洲地区河汊纵横,来水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多;涨潮时海水与河水相互顶托,水流漫溢。

(3)树木大多呈倒伏状态原因:三角洲地区土质疏松,树木根系不发达;涨潮时潮流力量大,推倒了树木。

岸上几乎找不到城市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河流两岸沼泽广布,生态脆弱;流域内经济落后,人口稀少;潮流冲刷作用强,两岸不适合建港口。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潮汐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

【详解】

(1)首先分析引潮力,再联系当地的河床特征、风力的影响、河流的流量等方面进行思考。每年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风影响,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河流虽然年径流量大,但是入海口受到河道底部沙坎的影响,水深突然变浅,形成涌潮,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2)本题主要考查沼泽的成因,主要与降水、河流、地势、海水顶托等因素有关。有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而且该地河道弯曲,流速缓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水常溢出两岸,造成地表积水,逐渐形成沼泽;再加上该地每年4月,会形成涌潮,受潮水的顶托,会使水体泛滥,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该地地表常年有积水存在,从而导致沼泽不断发育。

(3)该题主要思考土壤特性,因土壤疏松,树木根系不发达;涨潮时潮流力量大,容易推倒了树木。找不到城市可以从城市的区位因素进行思考:具体主要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气候、地形、水源和生态等,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思考。读图可知,阿拉瓜利河的地理位置和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